为什么要研制650吨发动机用于登月?对其他几种登月推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2:00:53


看到论坛上说龙老说登月要研制650吨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提出到底是为什么呢?

按照长征5号的模块组合方法,原则上发动机推力应该成一定系列才好,这样可以便于组合实现不同推力,满足不同运载能力要求。按照这个原理,看不出目前的650吨推力能够和其他推力范围能够组成推力组合。

在推力组合上,可以借鉴当时对钱币的设计,选择了5/2/1的组合,这样可以比较方便的减少纸币类型数量和使用时的纸币数量,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火箭推力最好也采用这种办法。

当然,我们看不出来不等于研制者不知道,估计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吧,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大家说呢。

看到论坛上说龙老说登月要研制650吨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提出到底是为什么呢?

按照长征5号的模块组合方法,原则上发动机推力应该成一定系列才好,这样可以便于组合实现不同推力,满足不同运载能力要求。按照这个原理,看不出目前的650吨推力能够和其他推力范围能够组成推力组合。

在推力组合上,可以借鉴当时对钱币的设计,选择了5/2/1的组合,这样可以比较方便的减少纸币类型数量和使用时的纸币数量,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火箭推力最好也采用这种办法。

当然,我们看不出来不等于研制者不知道,估计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吧,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大家说呢。
这个650吨的煤油如果研制,除了可以用于登月火箭以外,估计一台650吨煤油应该可以塞进5米直径箭体吧
lvshoutao 发表于 2010-10-12 21:43
嗯,可以搞出大号版的宇宙神5,用来发射新一代的7吨左右的通信卫星还是很合适的。
lvshoutao 发表于 2010-10-12 21:43
3.35米或是5米(实际上我认为5米正好,3.35米小了点)助推器一台650吨发动机,也可以用这个做火箭第一级。CZ-2F/CZ-3B第一级8台YF20总推力600吨,替换起来差不多了
ssizz 发表于 2010-10-12 21:46

请教SSIZZ老大,如果这个研制了是不带助推可以打7吨的通讯卫星吗,如果是的话,那如果再加上四个助推器大概能有多少的GTO轨道运载能力
现在想那么多干嘛?
空间站啊空间站。。。
根据龙老的叙述,LEO是130吨,那么起飞推力在3000-3500吨,那么650吨的发动机的数量是5台(3250吨)有点不够用,6台有点多(3900吨),

按照说法是捆绑助推器的,5台发动机怎么捆绑?
芯级+助推:芯(1发)+4助推(1发),芯(1发)+2助推(2发),芯(3发)+2助推(1发)?

如果是6发,那么是:芯(2发)+4助推(1发),芯(2发)+2助推(2发)?
这东西是和200T氢氧机配合用的,TG需要自己的土星5。
另外一个矛盾之处是,利用长五发展出的CZ-5DY,芯级用了4台120吨,捆绑6个助推器(2发),第一级就是4+6*2=16台,这个数量也太多了点吧!远远超过后面提出的登月第一级在8台一下的提法。

所以,回头来看长五,当时论证的发动机推力总是感觉有点对凑的感觉,是在实力不能达到情况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如果拉长来看,那么是不是该选择另外一种推力的发动机推力组合,这样会更好些呢?
ion 发表于 2010-10-12 22:13


    第一级全是大推力的,上面级才是氢氧的,似乎是这样的安排。

这东西是和200T氢氧机配合用的,TG需要自己的土星5。
ion 发表于 2010-10-12 22:13





   如果是芯级就用氢氧,芯级采用200吨,按照3000-3500吨的推力范围,组合如下:

芯级(1X200)+4助推(1X650)=2800吨,有点勉强;
芯级(2X200)+4助推(1X650)=3000吨,基本可以;
芯级(3X200)+4助推(1X650)=3200吨,能力较强;
芯级(4X200)+4助推(1X650)=3400吨,运载能力很可观,但是会这样用吗?

总的来说都没有超过8台发动机的要求。不过200吨的氢氧发动机简直比650吨的煤油发动机更难,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当然如果研制出来那是大大值得赞赏的。

---------------------
上面计算错误,修改了一下。
这东西是和200T氢氧机配合用的,TG需要自己的土星5。
ion 发表于 2010-10-12 22:13





   如果是芯级就用氢氧,芯级采用200吨,按照3000-3500吨的推力范围,组合如下:

芯级(1X200)+4助推(1X650)=2800吨,有点勉强;
芯级(2X200)+4助推(1X650)=3000吨,基本可以;
芯级(3X200)+4助推(1X650)=3200吨,能力较强;
芯级(4X200)+4助推(1X650)=3400吨,运载能力很可观,但是会这样用吗?

总的来说都没有超过8台发动机的要求。不过200吨的氢氧发动机简直比650吨的煤油发动机更难,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当然如果研制出来那是大大值得赞赏的。

---------------------
上面计算错误,修改了一下。

如果是芯级就用氢氧,芯级采用200吨,按照3000-3500吨的推力范围,组合如下:

芯级(4X200)+4助推(1X650)=3500吨,运载能力很可观,但是会这样用吗?
TSQ 发表于 2010-10-12 22:25


对,这就是中国的能源火箭,也是最可能的构型。芯级1,2台氢氧发动机的可能性不存在,推力太小了。
如果是芯级就用氢氧,芯级采用200吨,按照3000-3500吨的推力范围,组合如下:

芯级(4X200)+4助推(1X650)=3500吨,运载能力很可观,但是会这样用吗?
TSQ 发表于 2010-10-12 22:25


对,这就是中国的能源火箭,也是最可能的构型。芯级1,2台氢氧发动机的可能性不存在,推力太小了。
芯级(4X200)+4助推(1X650)=3400吨..........
ssizz 发表于 2010-10-12 22:40


    前面算错了,已经改过。
看了几个论坛上朋友的提供的信息,看来登月发动机的研制推力范围众说纷纭啊。
1、选择350-400吨级别
这是考虑到了5米直径装备几台发动机的问题,400吨以上就装不了两台发动机,所以选择上线是400吨。
2、选择500吨级别级别
这是考虑到当前试车台的推力承受范围,估计张贵田院士或许也是这样考虑的。
3、龙老的650吨级别
从适应5米直径和试车台来讲,似乎都不占优势,组合方面似乎也不是很好,但对专门登月来讲,的确有好处。

到底什么样的方案是最好的呢?看来还是要好好算算经济账了。
实际上,选择多大推力是要算个经济账的。经济账的算法多样,最根本的就是所谓的投入产出比。

投入比较好估计,对于火箭发动机这类设备,制造量不大,研制费用就显得占用比例很大,所以,压缩研制费用就非常重要。

另外,关于火箭发动机自身的研制,就是所谓的采用单室还是多室的问题,当然单室更好,但多室未必不可接受,推力达到可靠性能够保障,多室结构可以通过扩展当前火箭发动机方式实现,研制费用较低。

在产出方面,关键看运载,很显然,在相当长时间内,登月都不是很有必要,而大运载能力的用途,也只有太空站,自然是将这些发动机用在建太空站上能够更节省费用。

从这些角度来看,俺还是比较赞赏采用500吨级别的,400吨也可以接受,350吨太小了,650吨太大了。500吨可以用现在试验台,650吨要建设新的实验台,配套很多设施。500吨发动机通过120吨火箭发动机和多室技术来实现,降低研制费用。500吨还可以用在一次登月情况。350吨推力上形成模块化组装方式更灵活,但实现大推力要并联很多发动机,降低了可靠性。

实际上,早在2008年俺就想过这些问题,写了个帖子《500吨发、2000吨箭、太空站、二步登月》,连接见:
http://lt.cjdby.net/thread-461565-1-1.html
觉得搞大推力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搞像"能源号"那样的可重复使用的助推器。低成本、重复使用能力才是航天运载工具发展的水平标志,而推力大小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当年上马120吨级,现在看来不理想;
不过,新上火箭发动机是件劳民伤财的事,现在只好先搞定这个再说。
不知道当前的120吨能否并联成500吨级别的,如果可以,那研制难度和费用比研究全新500吨的都要小不少。
TSQ 发表于 2010-10-13 13:26

120吨的推力还不够N1火箭所使用的NK-15的推力,N-1是30台NK-15并联,咱们也搞个40台并联?
感觉还是大固推经济可靠。
rolltide 发表于 2010-10-13 13:35


    这是两个感念,俄罗斯的RD-170就是4个喷管,实际上相当于四个200吨发动机并联,所以在RD-170基础上通过减少喷管数量来形成新型号,提供不同推力,但发动机还是一台,而不是四台。

   这里提的4个合一的办法是与由RD-170的研发过程反过来而已。
没错,RD170是四个燃烧室共用一套泵。单个的超大燃烧室对稳定燃烧的控制要求很高,俄国选择了多燃烧室的发动机结构。
TSQ 发表于 2010-10-12 22:25
最大的可能是是现在的CZ5的放大版,8米芯级2氢氧机,两5米助推共4煤油机,两3米助推共2煤油机,总共8台。
纯子 发表于 2010-10-13 13:46


   泵设计自然要调整,从研制费用上来讲,还是省了单燃烧室的设计。
  总之,这类发动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看不到大规模使用的场景,研制费用在个人看来,能省就省吧。
rolltide 发表于 2010-10-13 13:55


    俺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省点钱,毕竟我们还不富裕。
600吨喷口直径2.9米,适合于3.25米芯级的火箭,650吨的也应该可以用于3.25米的。
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强化内陆发射能力。

这样内陆发射
650吨芯级加4台120吨助推
1130吨起飞推力,做到950吨起飞质量没有问题
这样运力就有30吨以上
650芯级加4台650吨助推的话……登月都够了……
TSQ 发表于 2010-10-13 13:26
研制大推力液体有两大麻烦,一是大燃烧室,二是大功率涡轮泵。YF100四室并联只能绕来高压大单室的难题,大功率涡轮泵如论如何也绕不过去,必须重新设计,难度同样非常大。YF100的涡轮功率是26MW,500吨煤油机的涡轮功率则要达到100MW
bombers 发表于 2010-10-13 14:04


    就算是降低一个难度吧,把大燃烧室绕开,毕竟这类发动机使用率不高,不必要投入太多,够用就行。燃烧室和喷管和当前120吨能够兼容,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rolltide 发表于 2010-10-13 13:36


    大固推一点也不经济,它的工作时间很短,所以只能当助推。
          算起来比液推贵,适用范围也窄
TSQ 发表于 2010-10-12 23:46

试验台又不是自己搞不了,完全可以新建更大的。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我估计复杂程度最多相当于发射台,新建有何不可???????
简单总结一下个人观点:
研制500吨推力,采用小步快跑策略,分两步走:
1、 先研制大功率涡轮泵,用并联燃烧室和喷管
   大功率涡轮泵是必须研制的,但大燃烧室未必。这样可以降低研制压力和费用,尽早出成果,满足短期内要求。

2、 当发动机使用率达到一定程度,在必要时展开大燃烧室研制。
大燃烧好处明显,但只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体现出研制的必要性,这个等使用的一定程度,必要性明显时再研制。
xixingmanji 发表于 2010-10-13 14:41


    原则上只要投入,什么东西都可以去干。
但是,就像居家过日子,如果能够用更省钱、更快速方式实现,干嘛要费钱费时间呢?

600吨喷口直径2.9米,适合于3.25米芯级的火箭,650吨的也应该可以用于3.25米的。
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强化 ...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0-10-13 14:01



这样太浪费了吧?
650吨级的研究费用高,制造成本高,却只用来发射小吨位的货(相对于100吨LEO)


而500吨级的,据说5米的箭体只能装一台

个人感觉以前看到的那个4000KN的煤油液氧不错
5米的箭体可以容纳两台,效率高。

要发展更大运力的,可以开发八九米箭体
装4-6台发动机

在4000KN搞成功后,如果在远期(2040~)有需求时,还可以考虑12000KN的单室,据说苏联曾经考虑过,后来放弃了。
600吨喷口直径2.9米,适合于3.25米芯级的火箭,650吨的也应该可以用于3.25米的。
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强化 ...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0-10-13 14:01



这样太浪费了吧?
650吨级的研究费用高,制造成本高,却只用来发射小吨位的货(相对于100吨LEO)


而500吨级的,据说5米的箭体只能装一台

个人感觉以前看到的那个4000KN的煤油液氧不错
5米的箭体可以容纳两台,效率高。

要发展更大运力的,可以开发八九米箭体
装4-6台发动机

在4000KN搞成功后,如果在远期(2040~)有需求时,还可以考虑12000KN的单室,据说苏联曾经考虑过,后来放弃了。
TSQ 发表于 2010-10-13 14:49


  现在研制大燃烧室,短期内用不到,而且世界上也没几家采用。
  不过大功率涡轮泵难度也不小,
据说YF75的都是山寨D21上的,自研不知多久才能攻关成功啊
650吨大概是这么来的:
对比一下长5的3.35米模块和5米模块的体积,把5米模块改装液氧煤油,再用YF100的燃烧时间、比冲、和推进剂消耗率来折算。5米模块正好够一台65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烧150秒的样子。

另外,650吨发动机虽然可以硬塞进3.35米直径里面,但是为了装足液氧煤油,这个储箱会长到50米以上,要变成筷子了。
YF100足以满足当前要求了。
不过以后如果打算开发大家伙,650吨还是很有好处的。而且,650吨可以替代掉YF100的许多应用,可以直接用来改造长5和长7。


大固推的运输是个大难题。
水运当然不成问题,但是陆上运输就很麻烦。固推必须装填后才能够出厂,而液推就可以运空壳子。分段的话,就必须在发射场组装。

大固推的运输是个大难题。
水运当然不成问题,但是陆上运输就很麻烦。固推必须装填后才能够出厂,而液推就可以运空壳子。分段的话,就必须在发射场组装。
按照龙老以前的论述,按道理他是一个很会“算计”的人,但是为什么这次提出650吨,的确显得有点突兀。这其中的道理,咱们是难以猜测到的。

但从研制费用和基础来看,俺还是希望通过120吨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产品,这样更经济。如果涡轮泵的问题能够解决,可以通过组合,形成120/240/360/500吨的组合,这样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