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将军王:充分注意台湾问题的关联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16:54
大将军王:充分注意台湾问题的关联性

作者: 大将军王   (解放军报国防论坛2004-7-31发布)


 
目前,台湾问题是个热点,是全体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热点,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统一与完整,事关中国传承已久的道德、文化、社会意识及中国人深厚的民族情感等等的一系列,是一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存在基本认同的未决问题,是一个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我们同时还有必要注意到,台湾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台湾岛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关系更广泛的问题,对现阶段和未来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具有更为广泛的关联性。
一、解决台湾问题是民族复兴过程中重要的不可获缺的一环
人们在谈及台湾问题时可能会涉及较多的具体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等)问题,必须同时注意到台湾问题还涉及到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大问题——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不仅仅是个口号,还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题目,是一个需要全民族深入思考、认同、作为的大题目,对关心国家政治的人尤其是这样。民族复兴可以作为口号,但同时也是存在可考量的基本具体要素,比如:经济技术处于领先或发达地位;在国际生活中具备相应的地位;文化影响力具备相应的地位;领土主权的安全顾虑充分的减小;建立稳固、良好的周边关系等等。
台湾问题的解决,将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但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即不是全部也不是终点。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台湾问题的解决的将伴随着解决诸多问题,但那时我们必定将面临诸多新课题,甚至是棘手的新课题。
因此,将台湾问题纳入民族复兴的大课题考虑,有利于促进对实现诸多近、中、远目标的考虑和把握,无论是对台湾问题还是长远目标都是有益的。
二、解决台湾问题是巩固民族团结,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汉民族人数居绝对多数,但全体中华民族包括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曾留下不可获缺的印记,都曾有过重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告诉我们,凡民族团结出现问题时,无论是那个民族遇到麻烦,整个中华民族都曾面临灾难,凡民族团结比较好的时候,全体中华民族都曾面临发展和机遇。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我们一切的基石,必须千百倍的予以呵护。
民族团结是存在境界的,良好和趋于一致的民族默契是民族团结的最高境界。对民族发展方向、既定目标、基本过程形成全民族的趋于一致的认同是良好的民族默契的基本标志。参照内外是有许多正反事例的:
大家都知道巴以冲突,也知道以色列内部有鸽派和鹰派的区别。尽管在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方面是一致对外,一致反抗以色列,一致期望建国,但在方法、手段、策略方面却始终无法形成接近一致的认识,各派别杂乱无章,往往是关键时节个吹个的调,个打个的鼓,个有个的具体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巴勒斯坦人策应了以鹰派的选举,现在的鹰派是在巴方协助下执政的。
大家可能还知道南韩和日本有个“独岛”之争。在这个问题上,南韩的民众、媒体、行政机关、军队、政府就体现出较好的默契,尽管各自方式不同,看似各自独立作为,但目的一致,有序有制。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代,也曾有过良好的民族默契,典型的有两次,一次是抗日,一次是抗美援朝。抗日之初有贩洋货的也有烧洋货的,有投日的绥靖的也有揭竿而起的…… 较为混乱,但最终多数人还是接受了《论持久战》。抗美援朝,则是一派新景象……
统一的中国是民族团结和形成良好并趋于一致的民族默契的前提,前面提到的台湾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因此是解决这个问题是契机也是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前一段钓鱼岛事件,媒体、保钓勇士、外交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的作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我当时说“中国政府并无内部压力可言”。
如何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契机和题目,潜移默化的使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变成一个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以利民族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并具体行为的课题。
三、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社会形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存在重要关系
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中的环境,无论是于内于外都是这样,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机制、体制也都是这样,对社会形态的研究大概属于更高层次的社会哲学的范畴(我是绝对的外行)。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任何社会不管其社会形态如何几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都需要不同形态间的交流和比较,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应该是不同形态适应各自的具体环境,确保持续发展,保持相对独立的基本需要。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和自我适应的需要,因为只有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才能产生动力和优势。
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基于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也包含了这大量的外来输入和影响,在外来因素中即包含主动的也包含被动的,即有温和平顺的过程也有刀光血影的过程。交流比较的形式可以是完全不同文化背景间的,也可以是相同或类似文化背景间的,其中相同或类似文化背景间的交流比较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更为直接。一国两制的畅想不仅是一个解决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的可行方式,也为这种有益的交流和比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香港、澳门的实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港澳的社会形态与大陆有很大不同,历史原因那里存在较为明显的殖民色彩和较为简单直白的商业气息,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那里也同时存在大量可以借鉴、可资利用的有益的东西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东西可以是有益的财富,尽管这种财富的获得是一段辛酸的经历,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则可能是更大的遗憾和不幸。
台湾也是一个可以比较的地方。近来台湾几乎很少有可以提及的成果,民主差不多是台湾唯一可以标榜的“成果”了,美国人可以公开赞扬台湾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东西了。民主是个好东西,也是非常有益的、积极的、进步的、不能回避的必然,大陆也有许多人在追寻这个民主。
台湾的民主实践,至少告诉我们:民主除去某些公认的基本准则外,也是有DNA的,也必须根据具体环境、场合有所不同。简单的、有限范围的、封闭的多数原则未必就是真正的民主,你在拥有民主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获得认知、判别的权利和能力,民主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可以被用来骗人的。有人称台湾最近的选举是个天大的笑话。应该看到,这也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民主尽管好,如果只是简单的运用或移植也会水土不服,也会走向反面…… 至少在亚洲赞许台湾民主的人很少,在大陆就更是发人深思,台湾是一个反面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反面同时却告诉了我们正面的道理。
科学研究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证明某某事物可行(主流),另一个的就是证明某某事务不行或可行的先决条件。这种反面实践所传布的正面道理,要比许多正面的描述还要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并可引发相当的深入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是反面的,但作用并非不包含正面意义……
四、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军事现代化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
台湾问题的由来几乎人所共知。现在台湾问题的性质或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浓重的意识形态和所有制矛盾已经下降,统独矛盾上升到首要和突出的位置,台湾问题已经切实威胁到中国历经几千年形成的版图和文化根基。古今中外分裂与反分裂的矛盾从来就有,这些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很少有不曾流血的过程,无论最终的解决方式是和平还是战争,达到目的的一方都是以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为基础和后盾的。
我们的防务现状有两个基本主要特征,一个是地域前提,一个是客观现实。
1、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周边关系复杂,海洋问题繁多,这是一个基本的地域前提。
2、由于客观和历史原因我们在军备防务上存在大量历史欠帐(不仅仅是装备、人员);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为改善防务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军备防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现实。
台湾问题无论是从基本的地域前提,还是从我们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看,都是一个最为直接、最为需要、最为有效和最为必要的基本的军备需求。
军事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做为大国必须靠自身力量承担安全防务,防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标志着中国的整体水平,是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所不能替代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军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但无论是比较强国还是比较邻国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缺口(横向对比要比纵向对比更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也加重了防务安全的需求,台湾问题的存在,更使这种军备需求变得非常紧迫和现实。一方面军事现代化需要经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经济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现代化军事来确保足够的安全;一方面经济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安全防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对安全防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内容,中国的发展情况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证,台湾问题使我们面临的这方面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现实。
可能发生的台海作战及可能的外部介入,对中国军备和军队的现代化需求具有强力的拉动作用,近几年的客观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一个高起点的需求、非常有针对性的预定指向,起到了加速了我们填补历史欠帐和缺口的作用。台湾问题引发的军事问题,起点高、涵盖面广、综合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直观的效益性,对中国军备和军队的现代化是重要契机也是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只要将其纳入整体规划,综合考虑,方法路子对头不仅对军事现代化有利,对拉动经济也是有益的。
从另一角度看,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善,对改善对外军备交流也是有所益处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台湾问题,人家对你短时间搞那么多的的装备,对你搞高新技术引进会怎么看?(但这种军备交流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需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相辅佐才行)。
……,……
五、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周边关系存在密切关联
我国已明确的提出和平崛起,和平崛的起实质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宣誓,是一种政治表态。或许目前对此还存在不同理解,我以为对此予以正面的理解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联系到前面的几点理解)。
与台湾毗邻最近的地区是东南亚地区,我国与诸南亚国家存在岛屿海域的归属争议。受历史因素影响东南亚国家对我存有戒心和疑虑,尽管东南亚距离我们很近,但那里却是美、日传统的势力范围,我要想有大的发展,要想走出去就必然要经过那里。由于包括经济(如金融危机)在内的综合原因,前些年美、日在该地区有所收缩,负责任的中国成功的抓住契机与东盟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功的切入东南亚(这是前几年中国外交最可圈可点的得意之笔)。随着时局的变化,近来美、日有排挤我,试图恢复在东南亚的位置的趋势,台湾经济也存在流向和转移以减少依赖大陆的倾向。
东南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存在诸多矛盾,东盟本身内部也是不均衡的(需要区别对待),即需要综合实力也需要相互理解。对美、日重新恢复的企图需要综合实力、传统影响和地域及经济结构及文化的优势,对顾虑戒心需要理解和具体措施,对争议即需要利益牵引也需要实力和解释,因此切入仅仅是第一步,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台湾问题的存在不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解释,如果能以干净漂亮的军事动作结束,还有利于解决诸多争议问题。
和平崛起与维护统一并无矛盾之处,与加强防务和地域安全更是相辅相成,和平需要保卫是一个最好理解的道理了,关键看你怎么理解、怎么做。和平崛起与维护统一,与维护和平环境是一致的,即需要环境也需要实力。
北部和其他方向亦有类似道理……
六、“军事斗争准备”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所在
前面已经提到,统独矛盾已经上升为台湾问题的主要和首要矛盾。任何国家在各种国家权利中和国家机器中,军队(即武装力量)都是最基本的支撑和基础。无论是从事割据还是分裂,还是形成事割据或分裂的过程都必不可少的需要军队或武装力量,而反割据反分裂的一方也亦同,台湾问题也正是这样。这种矛盾无论最终以何种方式解决解决,武装力量都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
分析台海局势,自产生台湾问题以来,一直是存在军事对立的,目前这种军事对立不仅呈显著上升趋势还加入了实质性的挑衅、试探的内容,发生战争可能性是自有台湾问题以来最高的阶段,这种可能性还在不断的升温被趋于成为现实。长期的割据加之大陆发生的巨大改变,使台湾的割据者产生了种种危机和认识变异,台独势力正是利用这个缝隙在外部势力的作用下形成气候的。
就战争可能性分析,台湾方面已经形成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1、台湾岛内的统治者已经发生变化,台独由被打压者变成了打压者。
2、台独正逐渐对台湾岛(含台湾居民)形成了绑架态势。
3、死硬坚决的台独分子尽管是少数,但已经形成系统的核心集团,并呈不断强化的趋势。
4、台独不仅步骤在加快,而且还在逐渐涉及和进入实质性阶段,已基本完成舆论准备的阶段。
5、军备准备呈现孤注一掷,加紧在军事上捆绑美国,地域关系上关联日本。
另一方面:
1、经济和对外关系方面已经形成绝境。
2、岛内呈现分化趋势(独、统、现状、中间)。
3、台独尚未完全掌握国民党经营多年的台湾军队,军事系统对独立的与大陆作战接触存在疑虑。
4、最难解决的文化认知和传统道义认知的问题并未解决。
5、经济和知识层面缺少足够的支持和环境。
总体讲台湾当局已经抛弃了一个中国的道义顾虑,舆论准备已经或接近完成,经济和对外关系陷入绝境,对经济的考虑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顾虑最大的是军事顾虑和能否成功的捆绑美军的问题。
大陆方面在政治、经济及外部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里暂不重述。军事斗争准备至今已经进行多年,台湾问题是一个准备了多年等待了多年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中国人对希望结果和可能结果最趋于一致的问题。尽管和平的尝试和努力并未最后终结,但台独死硬分子的种种作为已为多数人感到厌倦,并对台独的危险极度警觉和担忧。
积极面…… 顾虑面……


<P>衡量战争的危险,传统上通常有三条标准:实力、舆论、实际部署。比较两岸的态势可以发现,似乎三条都在悄然的成熟。尽管尚未发生两岸的直接军事接触,尽管金门炮战已停息多年,但战争的可能性却是自有台湾问题以来最高的,军事和武力在台湾问题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军事斗争准备已成为非常关键的现实。
必须注意到“军事斗争准备”应该是一个涵盖诸多新内容的概念
不仅仅是攻台兵力、兵器、作战、训练的准备。这个过程更多的功夫在于大陆方向,是一个更为全面的问题。应该说军事斗争准备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全面过程,前面提到的经济高速发展与防务安全的矛盾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考虑到可能的外部介入,我方作战区域将不局限与台海,也不局限于渡海作战的模式,而是更具综合、全面和涉及更多领域的攻防兼备的过程。我以为有必要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引入两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内容:一是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名词或新概念——战场管理;二是被充填了新内容的法律、舆论、心理战(即三战)。
战场管理的概念
过去我们曾持续很长时间进行战场建设,在积极防御的作战准备中曾进行了大量的预定战场永备设施的建设。这种活动属战前时段的“固态”活动。参考近几次高技术战争,应该将那种战前时段的“固态”活动延伸扩大为包含由战前到战争结束全时段的动态活动——即在全时段利用国家机制在战时体制下,综合的调度、调整我方包括占领区域在内的控制区域(陆、海、空)内的作战资源、要素、要志,以实现整体作战企图为核心,支持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借以达成不同时段的作战企图。
无论是科索沃战争还是海湾的两次战争,都反映出注意“战场管理”的必要,尤其是在空袭与反空袭以及在反空袭的同时展开其他前出行动都是这样。这不仅仅是“灯火管制”和电磁管制的内容和意义,而是通过对我控制区域(陆、海、空)的全面有效的控制、调度、调整实现打破对方对我控制企图的目的,是一种基于控制的反控制,是一种基于控制的有作战部队直接参与的作战行为。有效的全时段的控制,需要通过高效的全时段的管理——即战场管理来实现。
现代作战及其重视和强调控制,控制即包括对对方的控制也包括己方的控制,控制又与情报和及时准确的打击等密切相关。贯穿全时段的有效的战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遏制对方不同阶段、时段的侦察和情报收集,降低效能,最大程度的阻碍、破坏对方对我纵深进行的特种作战和人力侦察及火力引导。如:可以根据我方作战企图在不同时段人为的大范围的改变地形地物的电磁特征(如大面积的设置或改变电磁反射器),降低对方远程防区外打击兵器的效能。
“战场管理”不仅是“后方管理”和防空、反特,而是以实现整体作战企图为核心,在统一指挥下,支持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的一种作战行为,需要作战部队有计划的直接参与。除按需要部署防空力量外,还应在预定区域布置任务明确的反特种作战、反空降、反偷袭和打击敌搜索营救的快速机动部队,按整体作战企图在相应区域设置电子战部队,在不同时段实施不同形式的电磁干扰和详动。通过诸如此类的作战活动和部署,使我方控制区域形成有层次的具备相互备份的整体,使防空、情报(含预警)、内部机动等作战动作和资源网络化并具备不同层次的相互修补功能;达到击落的跑不掉,来营救的回不去,防区外打不准,防区内不敢来,该堵的时候能堵住,该放的时候放得开,让对方看不清猜不准,心想又怕,即打人又打心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应充分强调战场管理的有机层次,紧紧的围绕整体作战企图这个核心,为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提供及时、有利的支撑,防止出现缺乏层次、重点不突出的均匀配置和调度。
仅是一个尚不成熟的想法,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较大的系统和综合课题,不仅仅是上面列举的几个方面,如果必要是需要深入“研讨”的。
被充填了新内容的法律、舆论、心理战(即三战)
三战已经被提到日程,之所以放到一起议论,不仅是因为三战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还因为三战已经成为现代作战过程的一部分,已经是作战内容和作战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军事斗争准备”而言,三战不仅是贯穿战前至战争结束的全过程,还应该延续到战后的一段时间。
对台作战,并可能发生外部介入,这即涉及防止分裂也涉及大量的国际法理和利益关系。我们常说法律是武器,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与维权的方面。其实现代战争中法律同样是可以“伤人”的,得理还要得势,得理又得势必然会涉及人的心理。
我军有心理战和舆论战的传统,过去我们也有专门的“敌工部”专事对敌人的工作。但在现代条件下三战的内容不仅被充填了许多内容,更是贯穿于作战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作战行为的一部分。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是有能力终止巴格达的广播系统的,但直到最后进入巴格达城区的前夕才炸停巴格达的广播,除去情报方面的原因外,很大程度是为了新闻舆论对战的原因(对战需要双方才能对起来)。同样美军千军万马兵临城下,又犹豫不绝时莎哈夫也正是通过新闻媒介的通道利用“谎言”吓阻美军的。
新闻与舆论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战是舆论战的一部分,同时又与舆论战有所区别。舆论战是通过各种媒介(含新闻),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信息传送到对方或第三者,并力求达到在对方或第三者内部“发酵”和再次传播的目的。这里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传播,第一次是开始,而是否达成目的取决于能否达成再传播,如果首次传播的质量好有针对性,就有可能产生再次传播,一旦再次传播就产生战斗力了,一旦“打动人心”也就达到“伤人”的目的了。
美军是及其重视此道的,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及装备专营此道。在平时就大量收集“素材”、研究对象和方法,战时则根据不同时节和态势采取不同形式,其作战系统通常也将法律、舆论、心理战结合使用并纳入作战规划和作战过程,甚至安排作战部队予以配合。美军事系统和情报系统及普通媒介在这方面是存在协同关系的,在最近的虐俘事件中也可见一斑。美军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不仅值得警惕也值得借鉴。
三战(法律、舆论、心理战)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的贯穿起来就成了一件“杀人不见血”的武器,把三战有机的纳入“军事斗争准备”和作战过程的始终,三战就成了又一类精确制导兵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法律战的法理性和人性化的结合以及有针对性的结合对方社会环境公认的法律、道德准则,要注意“法律责任”和人性化的关系。这个过程甚至要延续到战后的一段时间,案犯不处理不足以警戒后人,也不是法律的终结。
解决台湾问题军事斗争准备是关键,把握主动综合运用是各种方式方法的要点
在不同时节,不同情况下,无论是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坚持把握主动,尤其是在采取军事行动时更应注意。主动并非时不分时节、情况事事主动出击,而时把握整体态势与走向,当先则先当缓则缓。
七、台独的死结在那里?对台湾问题而言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提到台独武力抗统时,对台湾方面的防御问题已有许多分析,其中多把台湾防御纵深狭小作为分析要点之一。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死结就是海,就是那一片海水,台独闹独、割据是缘于这个海,翻船、覆灭也是缘于这个海。
台湾防御纵深狭小的原因是什么?海!是海水使台湾成为岛。台湾生存靠什么?海!没了海就没了所有通道。正是因为这片海水,距离台湾最近的陆地(或其他岛屿)是大陆,打个借用体育竞技的比喻,我让你先跑一刻钟,最先到达的最终还是我!这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
就具体的军事活动而言,应该是很具体的,这里仅做简要分析。海看似阻断了大陆与台湾的交通联系,其实在人类没有发明现代交通工具以前,水就是最好最便捷的运输媒介,现在仍然是这样。海峡看似形成了防御隔离,其实正是这个海(当然不仅仅是海峡)不仅使攻击的隐蔽性、突然性大大增加,同时还使攻击方向变成了360度。从大陆看台湾岛即似一个小线段(是“似”不是“是”),更是一个点(是“是”不是“似”)。
解放军还会是雄师,雄狮必定跨越海峡,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或诺曼第式的悲壮不会在海峡重演。现代科技和工业及军事已经有足够的利用海达成军事目的的方法。
我不怀疑台独有主动攻击大陆的可能、计划或设想,这种可能、计划或设想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或许没有意识到,中国曾出现过战争史上最奇特的战争现象:一支被击败的军队,一支被迫困守孤岛的军队,曾在溃不成军之后仍拥有攻击骚扰对方纵深的能力,而对方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力阻止这种攻击和骚扰,(这正是最初时的军事态势)。因此,台湾存在主动攻击大陆的可能、计划或设想,一点也不奇怪。问题是台湾主动攻击大陆,对台海军事态势不会产生任何有益于台湾的影响,大陆主要目标存在“落弹”的可能,但“效果”微乎其微,不足以对两岸力量对比产生有益于台湾的影响。
讨论中曾有速战速决与持久战的争论,并有对一旦攻击失利的担忧。我以为这种担忧不仅是好事,同时这种担忧只差一步就到了点子上了。在BBS公开的讨论中,我历来回避具体的作战问题(具体的作战问题有许多现役的专家在研究,我乱说也不合适),这里仅略谈一点毛皮:
1、情报和控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最为重要的不是兵力投送,远程精确打击也仅是手段之一,情报和控制才是关键和核心。
2、制止并剿灭台独是战争目的。
3、充分的注意并利用“海”,“海”是台湾永远无法关上的门。
我曾称战争规模为战役(规模),如果不考虑外部介入的方向(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仅就本岛而言规模的确是有限的。如此等等只要注意到了加之现代的意义,不仅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或诺曼第式的悲壮必定不会再现,如果愿意完全可以在半个月内半个月打你三次。(说明一下我属乱议论,具体的还请请教专家。)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军,在军事意义上非常好的理解了我们的老前辈孙先生的理论。回顾美军不战而屈人的事例,几乎很少可以找到毫无战争准备的,几乎都是经过周密准备的。现代条件下,军事层面的不战而屈人,仅靠吓和拢是不行的,对台湾问题就更是这样。
在台湾问题上军事意义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箭在弦上,拉满弓,直指对方咽喉,形成千钧一发之势,只要对方稍有不适或我方扶箭之手失去“耐心”,利箭将直取对方首级。军事上的“不战”是建立在“战”的基础上的,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作好战之必胜的准备。
敬请注意:区分台湾问题与台独问题的不同和意义……</P>
<P>一点小补充:关于“半个月打你三次”,我的看法与讨论中的用远程兵器随便“砸”一下有很大区别。办法虽然简单可行,并较为把握,只是方式过于敏感,“天机”一漏就不灵了,时机、对象适当我才会直说的。 </P>大将军王:充分注意台湾问题的关联性

作者: 大将军王   (解放军报国防论坛2004-7-31发布)


 
目前,台湾问题是个热点,是全体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热点,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统一与完整,事关中国传承已久的道德、文化、社会意识及中国人深厚的民族情感等等的一系列,是一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存在基本认同的未决问题,是一个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我们同时还有必要注意到,台湾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台湾岛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关系更广泛的问题,对现阶段和未来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具有更为广泛的关联性。
一、解决台湾问题是民族复兴过程中重要的不可获缺的一环
人们在谈及台湾问题时可能会涉及较多的具体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等)问题,必须同时注意到台湾问题还涉及到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大问题——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不仅仅是个口号,还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题目,是一个需要全民族深入思考、认同、作为的大题目,对关心国家政治的人尤其是这样。民族复兴可以作为口号,但同时也是存在可考量的基本具体要素,比如:经济技术处于领先或发达地位;在国际生活中具备相应的地位;文化影响力具备相应的地位;领土主权的安全顾虑充分的减小;建立稳固、良好的周边关系等等。
台湾问题的解决,将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但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即不是全部也不是终点。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台湾问题的解决的将伴随着解决诸多问题,但那时我们必定将面临诸多新课题,甚至是棘手的新课题。
因此,将台湾问题纳入民族复兴的大课题考虑,有利于促进对实现诸多近、中、远目标的考虑和把握,无论是对台湾问题还是长远目标都是有益的。
二、解决台湾问题是巩固民族团结,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汉民族人数居绝对多数,但全体中华民族包括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曾留下不可获缺的印记,都曾有过重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告诉我们,凡民族团结出现问题时,无论是那个民族遇到麻烦,整个中华民族都曾面临灾难,凡民族团结比较好的时候,全体中华民族都曾面临发展和机遇。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我们一切的基石,必须千百倍的予以呵护。
民族团结是存在境界的,良好和趋于一致的民族默契是民族团结的最高境界。对民族发展方向、既定目标、基本过程形成全民族的趋于一致的认同是良好的民族默契的基本标志。参照内外是有许多正反事例的:
大家都知道巴以冲突,也知道以色列内部有鸽派和鹰派的区别。尽管在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方面是一致对外,一致反抗以色列,一致期望建国,但在方法、手段、策略方面却始终无法形成接近一致的认识,各派别杂乱无章,往往是关键时节个吹个的调,个打个的鼓,个有个的具体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巴勒斯坦人策应了以鹰派的选举,现在的鹰派是在巴方协助下执政的。
大家可能还知道南韩和日本有个“独岛”之争。在这个问题上,南韩的民众、媒体、行政机关、军队、政府就体现出较好的默契,尽管各自方式不同,看似各自独立作为,但目的一致,有序有制。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代,也曾有过良好的民族默契,典型的有两次,一次是抗日,一次是抗美援朝。抗日之初有贩洋货的也有烧洋货的,有投日的绥靖的也有揭竿而起的…… 较为混乱,但最终多数人还是接受了《论持久战》。抗美援朝,则是一派新景象……
统一的中国是民族团结和形成良好并趋于一致的民族默契的前提,前面提到的台湾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因此是解决这个问题是契机也是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前一段钓鱼岛事件,媒体、保钓勇士、外交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的作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我当时说“中国政府并无内部压力可言”。
如何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契机和题目,潜移默化的使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和对未来结果最为一致的问题,变成一个形成、建立、完善民族默契的过程以利民族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并具体行为的课题。
三、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社会形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存在重要关系
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中的环境,无论是于内于外都是这样,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机制、体制也都是这样,对社会形态的研究大概属于更高层次的社会哲学的范畴(我是绝对的外行)。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任何社会不管其社会形态如何几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都需要不同形态间的交流和比较,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应该是不同形态适应各自的具体环境,确保持续发展,保持相对独立的基本需要。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和自我适应的需要,因为只有适当合理的交流比较才能产生动力和优势。
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基于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也包含了这大量的外来输入和影响,在外来因素中即包含主动的也包含被动的,即有温和平顺的过程也有刀光血影的过程。交流比较的形式可以是完全不同文化背景间的,也可以是相同或类似文化背景间的,其中相同或类似文化背景间的交流比较的意义和具体作用更为直接。一国两制的畅想不仅是一个解决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的可行方式,也为这种有益的交流和比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香港、澳门的实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港澳的社会形态与大陆有很大不同,历史原因那里存在较为明显的殖民色彩和较为简单直白的商业气息,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那里也同时存在大量可以借鉴、可资利用的有益的东西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东西可以是有益的财富,尽管这种财富的获得是一段辛酸的经历,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则可能是更大的遗憾和不幸。
台湾也是一个可以比较的地方。近来台湾几乎很少有可以提及的成果,民主差不多是台湾唯一可以标榜的“成果”了,美国人可以公开赞扬台湾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东西了。民主是个好东西,也是非常有益的、积极的、进步的、不能回避的必然,大陆也有许多人在追寻这个民主。
台湾的民主实践,至少告诉我们:民主除去某些公认的基本准则外,也是有DNA的,也必须根据具体环境、场合有所不同。简单的、有限范围的、封闭的多数原则未必就是真正的民主,你在拥有民主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获得认知、判别的权利和能力,民主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可以被用来骗人的。有人称台湾最近的选举是个天大的笑话。应该看到,这也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民主尽管好,如果只是简单的运用或移植也会水土不服,也会走向反面…… 至少在亚洲赞许台湾民主的人很少,在大陆就更是发人深思,台湾是一个反面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反面同时却告诉了我们正面的道理。
科学研究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证明某某事物可行(主流),另一个的就是证明某某事务不行或可行的先决条件。这种反面实践所传布的正面道理,要比许多正面的描述还要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并可引发相当的深入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是反面的,但作用并非不包含正面意义……
四、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军事现代化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
台湾问题的由来几乎人所共知。现在台湾问题的性质或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浓重的意识形态和所有制矛盾已经下降,统独矛盾上升到首要和突出的位置,台湾问题已经切实威胁到中国历经几千年形成的版图和文化根基。古今中外分裂与反分裂的矛盾从来就有,这些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很少有不曾流血的过程,无论最终的解决方式是和平还是战争,达到目的的一方都是以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为基础和后盾的。
我们的防务现状有两个基本主要特征,一个是地域前提,一个是客观现实。
1、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周边关系复杂,海洋问题繁多,这是一个基本的地域前提。
2、由于客观和历史原因我们在军备防务上存在大量历史欠帐(不仅仅是装备、人员);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为改善防务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军备防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现实。
台湾问题无论是从基本的地域前提,还是从我们所面临的客观现实看,都是一个最为直接、最为需要、最为有效和最为必要的基本的军备需求。
军事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做为大国必须靠自身力量承担安全防务,防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标志着中国的整体水平,是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所不能替代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军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但无论是比较强国还是比较邻国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缺口(横向对比要比纵向对比更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也加重了防务安全的需求,台湾问题的存在,更使这种军备需求变得非常紧迫和现实。一方面军事现代化需要经济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经济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现代化军事来确保足够的安全;一方面经济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安全防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对安全防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内容,中国的发展情况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证,台湾问题使我们面临的这方面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现实。
可能发生的台海作战及可能的外部介入,对中国军备和军队的现代化需求具有强力的拉动作用,近几年的客观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一个高起点的需求、非常有针对性的预定指向,起到了加速了我们填补历史欠帐和缺口的作用。台湾问题引发的军事问题,起点高、涵盖面广、综合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直观的效益性,对中国军备和军队的现代化是重要契机也是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只要将其纳入整体规划,综合考虑,方法路子对头不仅对军事现代化有利,对拉动经济也是有益的。
从另一角度看,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善,对改善对外军备交流也是有所益处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台湾问题,人家对你短时间搞那么多的的装备,对你搞高新技术引进会怎么看?(但这种军备交流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需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相辅佐才行)。
……,……
五、台湾问题的存在与中国周边关系存在密切关联
我国已明确的提出和平崛起,和平崛的起实质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宣誓,是一种政治表态。或许目前对此还存在不同理解,我以为对此予以正面的理解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联系到前面的几点理解)。
与台湾毗邻最近的地区是东南亚地区,我国与诸南亚国家存在岛屿海域的归属争议。受历史因素影响东南亚国家对我存有戒心和疑虑,尽管东南亚距离我们很近,但那里却是美、日传统的势力范围,我要想有大的发展,要想走出去就必然要经过那里。由于包括经济(如金融危机)在内的综合原因,前些年美、日在该地区有所收缩,负责任的中国成功的抓住契机与东盟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功的切入东南亚(这是前几年中国外交最可圈可点的得意之笔)。随着时局的变化,近来美、日有排挤我,试图恢复在东南亚的位置的趋势,台湾经济也存在流向和转移以减少依赖大陆的倾向。
东南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存在诸多矛盾,东盟本身内部也是不均衡的(需要区别对待),即需要综合实力也需要相互理解。对美、日重新恢复的企图需要综合实力、传统影响和地域及经济结构及文化的优势,对顾虑戒心需要理解和具体措施,对争议即需要利益牵引也需要实力和解释,因此切入仅仅是第一步,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台湾问题的存在不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解释,如果能以干净漂亮的军事动作结束,还有利于解决诸多争议问题。
和平崛起与维护统一并无矛盾之处,与加强防务和地域安全更是相辅相成,和平需要保卫是一个最好理解的道理了,关键看你怎么理解、怎么做。和平崛起与维护统一,与维护和平环境是一致的,即需要环境也需要实力。
北部和其他方向亦有类似道理……
六、“军事斗争准备”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所在
前面已经提到,统独矛盾已经上升为台湾问题的主要和首要矛盾。任何国家在各种国家权利中和国家机器中,军队(即武装力量)都是最基本的支撑和基础。无论是从事割据还是分裂,还是形成事割据或分裂的过程都必不可少的需要军队或武装力量,而反割据反分裂的一方也亦同,台湾问题也正是这样。这种矛盾无论最终以何种方式解决解决,武装力量都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
分析台海局势,自产生台湾问题以来,一直是存在军事对立的,目前这种军事对立不仅呈显著上升趋势还加入了实质性的挑衅、试探的内容,发生战争可能性是自有台湾问题以来最高的阶段,这种可能性还在不断的升温被趋于成为现实。长期的割据加之大陆发生的巨大改变,使台湾的割据者产生了种种危机和认识变异,台独势力正是利用这个缝隙在外部势力的作用下形成气候的。
就战争可能性分析,台湾方面已经形成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1、台湾岛内的统治者已经发生变化,台独由被打压者变成了打压者。
2、台独正逐渐对台湾岛(含台湾居民)形成了绑架态势。
3、死硬坚决的台独分子尽管是少数,但已经形成系统的核心集团,并呈不断强化的趋势。
4、台独不仅步骤在加快,而且还在逐渐涉及和进入实质性阶段,已基本完成舆论准备的阶段。
5、军备准备呈现孤注一掷,加紧在军事上捆绑美国,地域关系上关联日本。
另一方面:
1、经济和对外关系方面已经形成绝境。
2、岛内呈现分化趋势(独、统、现状、中间)。
3、台独尚未完全掌握国民党经营多年的台湾军队,军事系统对独立的与大陆作战接触存在疑虑。
4、最难解决的文化认知和传统道义认知的问题并未解决。
5、经济和知识层面缺少足够的支持和环境。
总体讲台湾当局已经抛弃了一个中国的道义顾虑,舆论准备已经或接近完成,经济和对外关系陷入绝境,对经济的考虑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顾虑最大的是军事顾虑和能否成功的捆绑美军的问题。
大陆方面在政治、经济及外部环境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里暂不重述。军事斗争准备至今已经进行多年,台湾问题是一个准备了多年等待了多年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中国人对希望结果和可能结果最趋于一致的问题。尽管和平的尝试和努力并未最后终结,但台独死硬分子的种种作为已为多数人感到厌倦,并对台独的危险极度警觉和担忧。
积极面…… 顾虑面……


<P>衡量战争的危险,传统上通常有三条标准:实力、舆论、实际部署。比较两岸的态势可以发现,似乎三条都在悄然的成熟。尽管尚未发生两岸的直接军事接触,尽管金门炮战已停息多年,但战争的可能性却是自有台湾问题以来最高的,军事和武力在台湾问题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军事斗争准备已成为非常关键的现实。
必须注意到“军事斗争准备”应该是一个涵盖诸多新内容的概念
不仅仅是攻台兵力、兵器、作战、训练的准备。这个过程更多的功夫在于大陆方向,是一个更为全面的问题。应该说军事斗争准备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全面过程,前面提到的经济高速发展与防务安全的矛盾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考虑到可能的外部介入,我方作战区域将不局限与台海,也不局限于渡海作战的模式,而是更具综合、全面和涉及更多领域的攻防兼备的过程。我以为有必要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引入两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内容:一是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名词或新概念——战场管理;二是被充填了新内容的法律、舆论、心理战(即三战)。
战场管理的概念
过去我们曾持续很长时间进行战场建设,在积极防御的作战准备中曾进行了大量的预定战场永备设施的建设。这种活动属战前时段的“固态”活动。参考近几次高技术战争,应该将那种战前时段的“固态”活动延伸扩大为包含由战前到战争结束全时段的动态活动——即在全时段利用国家机制在战时体制下,综合的调度、调整我方包括占领区域在内的控制区域(陆、海、空)内的作战资源、要素、要志,以实现整体作战企图为核心,支持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借以达成不同时段的作战企图。
无论是科索沃战争还是海湾的两次战争,都反映出注意“战场管理”的必要,尤其是在空袭与反空袭以及在反空袭的同时展开其他前出行动都是这样。这不仅仅是“灯火管制”和电磁管制的内容和意义,而是通过对我控制区域(陆、海、空)的全面有效的控制、调度、调整实现打破对方对我控制企图的目的,是一种基于控制的反控制,是一种基于控制的有作战部队直接参与的作战行为。有效的全时段的控制,需要通过高效的全时段的管理——即战场管理来实现。
现代作战及其重视和强调控制,控制即包括对对方的控制也包括己方的控制,控制又与情报和及时准确的打击等密切相关。贯穿全时段的有效的战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遏制对方不同阶段、时段的侦察和情报收集,降低效能,最大程度的阻碍、破坏对方对我纵深进行的特种作战和人力侦察及火力引导。如:可以根据我方作战企图在不同时段人为的大范围的改变地形地物的电磁特征(如大面积的设置或改变电磁反射器),降低对方远程防区外打击兵器的效能。
“战场管理”不仅是“后方管理”和防空、反特,而是以实现整体作战企图为核心,在统一指挥下,支持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的一种作战行为,需要作战部队有计划的直接参与。除按需要部署防空力量外,还应在预定区域布置任务明确的反特种作战、反空降、反偷袭和打击敌搜索营救的快速机动部队,按整体作战企图在相应区域设置电子战部队,在不同时段实施不同形式的电磁干扰和详动。通过诸如此类的作战活动和部署,使我方控制区域形成有层次的具备相互备份的整体,使防空、情报(含预警)、内部机动等作战动作和资源网络化并具备不同层次的相互修补功能;达到击落的跑不掉,来营救的回不去,防区外打不准,防区内不敢来,该堵的时候能堵住,该放的时候放得开,让对方看不清猜不准,心想又怕,即打人又打心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应充分强调战场管理的有机层次,紧紧的围绕整体作战企图这个核心,为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提供及时、有利的支撑,防止出现缺乏层次、重点不突出的均匀配置和调度。
仅是一个尚不成熟的想法,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较大的系统和综合课题,不仅仅是上面列举的几个方面,如果必要是需要深入“研讨”的。
被充填了新内容的法律、舆论、心理战(即三战)
三战已经被提到日程,之所以放到一起议论,不仅是因为三战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还因为三战已经成为现代作战过程的一部分,已经是作战内容和作战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军事斗争准备”而言,三战不仅是贯穿战前至战争结束的全过程,还应该延续到战后的一段时间。
对台作战,并可能发生外部介入,这即涉及防止分裂也涉及大量的国际法理和利益关系。我们常说法律是武器,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与维权的方面。其实现代战争中法律同样是可以“伤人”的,得理还要得势,得理又得势必然会涉及人的心理。
我军有心理战和舆论战的传统,过去我们也有专门的“敌工部”专事对敌人的工作。但在现代条件下三战的内容不仅被充填了许多内容,更是贯穿于作战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作战行为的一部分。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是有能力终止巴格达的广播系统的,但直到最后进入巴格达城区的前夕才炸停巴格达的广播,除去情报方面的原因外,很大程度是为了新闻舆论对战的原因(对战需要双方才能对起来)。同样美军千军万马兵临城下,又犹豫不绝时莎哈夫也正是通过新闻媒介的通道利用“谎言”吓阻美军的。
新闻与舆论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战是舆论战的一部分,同时又与舆论战有所区别。舆论战是通过各种媒介(含新闻),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信息传送到对方或第三者,并力求达到在对方或第三者内部“发酵”和再次传播的目的。这里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传播,第一次是开始,而是否达成目的取决于能否达成再传播,如果首次传播的质量好有针对性,就有可能产生再次传播,一旦再次传播就产生战斗力了,一旦“打动人心”也就达到“伤人”的目的了。
美军是及其重视此道的,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及装备专营此道。在平时就大量收集“素材”、研究对象和方法,战时则根据不同时节和态势采取不同形式,其作战系统通常也将法律、舆论、心理战结合使用并纳入作战规划和作战过程,甚至安排作战部队予以配合。美军事系统和情报系统及普通媒介在这方面是存在协同关系的,在最近的虐俘事件中也可见一斑。美军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不仅值得警惕也值得借鉴。
三战(法律、舆论、心理战)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的贯穿起来就成了一件“杀人不见血”的武器,把三战有机的纳入“军事斗争准备”和作战过程的始终,三战就成了又一类精确制导兵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法律战的法理性和人性化的结合以及有针对性的结合对方社会环境公认的法律、道德准则,要注意“法律责任”和人性化的关系。这个过程甚至要延续到战后的一段时间,案犯不处理不足以警戒后人,也不是法律的终结。
解决台湾问题军事斗争准备是关键,把握主动综合运用是各种方式方法的要点
在不同时节,不同情况下,无论是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坚持把握主动,尤其是在采取军事行动时更应注意。主动并非时不分时节、情况事事主动出击,而时把握整体态势与走向,当先则先当缓则缓。
七、台独的死结在那里?对台湾问题而言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提到台独武力抗统时,对台湾方面的防御问题已有许多分析,其中多把台湾防御纵深狭小作为分析要点之一。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死结就是海,就是那一片海水,台独闹独、割据是缘于这个海,翻船、覆灭也是缘于这个海。
台湾防御纵深狭小的原因是什么?海!是海水使台湾成为岛。台湾生存靠什么?海!没了海就没了所有通道。正是因为这片海水,距离台湾最近的陆地(或其他岛屿)是大陆,打个借用体育竞技的比喻,我让你先跑一刻钟,最先到达的最终还是我!这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
就具体的军事活动而言,应该是很具体的,这里仅做简要分析。海看似阻断了大陆与台湾的交通联系,其实在人类没有发明现代交通工具以前,水就是最好最便捷的运输媒介,现在仍然是这样。海峡看似形成了防御隔离,其实正是这个海(当然不仅仅是海峡)不仅使攻击的隐蔽性、突然性大大增加,同时还使攻击方向变成了360度。从大陆看台湾岛即似一个小线段(是“似”不是“是”),更是一个点(是“是”不是“似”)。
解放军还会是雄师,雄狮必定跨越海峡,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或诺曼第式的悲壮不会在海峡重演。现代科技和工业及军事已经有足够的利用海达成军事目的的方法。
我不怀疑台独有主动攻击大陆的可能、计划或设想,这种可能、计划或设想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或许没有意识到,中国曾出现过战争史上最奇特的战争现象:一支被击败的军队,一支被迫困守孤岛的军队,曾在溃不成军之后仍拥有攻击骚扰对方纵深的能力,而对方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力阻止这种攻击和骚扰,(这正是最初时的军事态势)。因此,台湾存在主动攻击大陆的可能、计划或设想,一点也不奇怪。问题是台湾主动攻击大陆,对台海军事态势不会产生任何有益于台湾的影响,大陆主要目标存在“落弹”的可能,但“效果”微乎其微,不足以对两岸力量对比产生有益于台湾的影响。
讨论中曾有速战速决与持久战的争论,并有对一旦攻击失利的担忧。我以为这种担忧不仅是好事,同时这种担忧只差一步就到了点子上了。在BBS公开的讨论中,我历来回避具体的作战问题(具体的作战问题有许多现役的专家在研究,我乱说也不合适),这里仅略谈一点毛皮:
1、情报和控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最为重要的不是兵力投送,远程精确打击也仅是手段之一,情报和控制才是关键和核心。
2、制止并剿灭台独是战争目的。
3、充分的注意并利用“海”,“海”是台湾永远无法关上的门。
我曾称战争规模为战役(规模),如果不考虑外部介入的方向(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仅就本岛而言规模的确是有限的。如此等等只要注意到了加之现代的意义,不仅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或诺曼第式的悲壮必定不会再现,如果愿意完全可以在半个月内半个月打你三次。(说明一下我属乱议论,具体的还请请教专家。)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军,在军事意义上非常好的理解了我们的老前辈孙先生的理论。回顾美军不战而屈人的事例,几乎很少可以找到毫无战争准备的,几乎都是经过周密准备的。现代条件下,军事层面的不战而屈人,仅靠吓和拢是不行的,对台湾问题就更是这样。
在台湾问题上军事意义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箭在弦上,拉满弓,直指对方咽喉,形成千钧一发之势,只要对方稍有不适或我方扶箭之手失去“耐心”,利箭将直取对方首级。军事上的“不战”是建立在“战”的基础上的,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作好战之必胜的准备。
敬请注意:区分台湾问题与台独问题的不同和意义……</P>
<P>一点小补充:关于“半个月打你三次”,我的看法与讨论中的用远程兵器随便“砸”一下有很大区别。办法虽然简单可行,并较为把握,只是方式过于敏感,“天机”一漏就不灵了,时机、对象适当我才会直说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