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浮图”与“拐子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4:55:51
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之谜
[作者]大好河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0c9370100060n.html

一.历史变成了演义  
南宋名将岳飞大破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的故事早已经家喻户晓,本文打算从新的角度对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作一解释。 关于金军的“铁浮图”、“拐子马”部队,《宋史.岳飞传》是这样记载的:“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郾城之战),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宋史.岳飞传》的相关记载源于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是对金军“拐子马”(又叫“铁浮图”)这支部队一种传统的看法。
而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所著的《岳飞传》是研究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力作,他认为金军根本不存在象“拐子马”那样“三人为朕,贯以韦索”的部队,而后世流传的“拐子马”只是以讹传讹的谬说。邓广铭先生发出的质疑声音,与历史界的传统看法迥然不同。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铁浮图之谜

无论是历史界的传统看法也好,标新立异的声音也罢,任何人将“铁浮图”与“拐子马”这两支完全不同的部队混为一谈都是错误的。下面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铁浮图”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根据邓广铭先生的考证,南宋一代的历史记载当中,最先提及拐子马的并非是在郾城之战,而是亲自参加了顺昌之战[1]的杨汝翼,他在战后写了《顺昌战胜破贼录》,其中有一段文字说:“(绍兴十年六月)初九日平明,四太子遂合龙虎大王及三路都统,韩将军、翟将军人马,还至城下。甲兵铁骑十有余万,阵列行布,屹若山壁。旗帜错杂,大小有差……四太子披白袍,甲马,往来指呼,以渠自将牙(按同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图,又号扢叉千户。其精锐特甚。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至是,亦为官军杀伤。先以枪揭去其兜牟,即用刀斧斫臂,至有以手捽扯者。极力斗敌。自辰至戌,贼兵大败。遽以拒木障之。少休,……去拒马木,深入斫贼,又大破之。……方其接战时,郦琼、孔彦舟、赵提刀等皆单骑列于阵外。有河北签军告官军曰:‘我辈元是左护军,本无斗志。所可杀者,止是两拐子马。'故官军力攻破之。皆四太子平日所依仗者,十损七八。”[2]

而当时顺昌通判汪若海,尽管在作战期间不在现场,可是事后“躬往战地,或访亲身临战之人,或质被掳得脱之士”,“聊述顺昌之战胜”,写成了一篇《札子》,其中有专谈“铁浮屠”和“拐子马”的一段:“兀朮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被两重铁兜牟,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子马,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军。(六月九日)刘某出军五千人接战,……始与虏骑往来驰逐,后直冲入虏军中,手相扯捽,刀斧相斫,至有提去虏兜牟而刺之者。军士有中刀洞心而犹刺虏不已者,有偶失地利与虏相抱于城濠而死者。血战自辰时致申,虏乃败走,横尸遍野,不知其数。刘亦敛兵入城。兀朮大怒,亲拥三千余骑,直扣东门,射城上人,着城上炮架皆满。又被城上军以劲弩射走。兀朮既大败,乃移寨于城西门,开掘濠堑,……欲为不战之计而坐困顺昌。……”[3]

邓广铭先生所引的这两种史料非常重要,正确理解它,就解开了“铁浮图”之谜。无论是《顺昌战胜破贼录》的作者杨汝翼、还是《札子》的作者汪若海都没有说金军的“铁浮图”及“拐子马”是同一个兵种,也没有说金军的“铁浮图”是骑兵,事实的真相是金军的骑兵虽然利害,但只利于野战,而攻城只能靠步兵。故金军的“铁浮图”并非是骑兵,应当是攻城的步兵。《札子》描述“铁浮图”时称:“兀朮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被两重铁兜牟,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子马,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这里所说的“拒子马”,亦叫“拒马”,拒马并不是马,而是防马的障碍物。金军在作战时为了显示不后退的决心,用拒子马放在“铁浮图”军的后面,“铁浮图”军前进一步,拒子马也跟着移动一步。
在中国古代实战中,也有用拒马“维以铁索”以达到阻拦对手骑兵的例子,例如《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彦贞之兵施利刃于拒马,维以铁索”。不过,在宋金顺昌之战中,金军是否也用铁索维着拒马,则不清楚。但是,金军的“铁浮图”军作战时的确是“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因为金军的这种作战方式,不单止在顺昌之战使用过,在陕川战场上与宋朝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作战时也使用过。例如在宋朝绍兴二年的饶风岭之战中,“金人被重铠,登山仰攻。一人先登则二人拥后;先者既死,后者代攻。”[4]拿金军在此战中的战术与顺昌之战中“铁浮图”军“三人为伍”的战术相比较,何其相似。不过此战金军究竟有没有“以皮索相连。”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绍兴四年二月的仙人关杀金坪之战中,则有史料明确的记载金军的攻坚步兵用“铁钩相连。”在此战中,金军攻宋将吴璘驻防的垒壁时,“金生兵踵至,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5]身披重铠的金军用铁钩相连着前进,这与顺昌之战中“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的“铁浮图”军相比较,又何其相似。至于金人为何要用“皮索”或“铁钩”把进攻中的士兵连在一起,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临阵退缩吧。上述事实足以证明,所谓的“铁浮图”,只是金军攻坚的步兵,并不是金军的骑兵,而且在历史上是存在的。

三.“拐子马”之谜

探讨了金军的“铁浮图”之谜,该轮到金军的“拐子马”了。

清朝的乾隆皇帝令其臣僚以他的名字编篡《御批通鉴辑览》时,认为《宋史·岳飞传》中“三人为朕,贯以韦索,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之说不通,因而写了一条“御批”,对之进行驳斥,说道:“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拐子马之说,《金史·本纪·兵志》及兀朮等传皆不载,唯见于《宋史·岳飞传》、《刘锜传》,本不足为确据。况兀朮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则进,得退则退之道,岂肯羁绊已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耳目。”

《岳飞传》的著者邓广铭先生据此认为:“《通鉴辑览》中的这条‘御批’,不论用以驳斥‘铁浮图’或‘拐子马’,全都是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的。”邓广铭先生认为“‘拐子’一词乃北宋人的习用语词”,包含有“左右翼”及“两翼”等意思,而“拐子马的正确解释是左右翼骑兵”,换言之,金军并不存在“拐子马”的部队。 其实,在阵营的“左右翼”布兵不是金军的专利,宋军也在经常使用,例如《宋史.吴璘传》记载宋朝名将吴璘总结宋军与金军的作战经验,新立叠阵法,在布阵时,“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可见,宋军与金军作战时,其阵营也有“左右翼”骑兵的。由此可见,在阵营的左右翼布下骑兵,都是宋军和金军一种累见不鲜的阵法。可是,为什么宋人面对金军的左右翼骑兵还会大惊小怪呢?这可能表明,金军的拐子马并非左右翼骑兵那么简单。 回顾历史,远在金国崛起之前,北宋军队就曾经碰到过经常用“钩索绞联”战马的对手,《辽史.西夏传》记载西夏骑兵:“衣重甲,乘善马,以铁骑为前锋,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落。”这种把人“用钩索绞联”在马背上的西夏骑兵就是著名的“铁鹞子,”[6]不过,并没有史料记载西夏骑兵出现过类似金军“拐子马”的“三人为朕,贯以韦索”的战术。

历史可是会重复的,到了明代,竟又出现了类似宋金战争中“拐子马”的战例。明朝未年,女真人重新崛起建国,史称“后金”。与后金作战过的明将熊廷弼在描述后金军作战的情况称:“奴兵战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亡,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一一效阿骨打、兀术等行事。”[7]熊廷弼认为后金军仿效阿骨打、兀术等人的战术,而金兀术脍炙人口的骑兵战术无凝就是与岳飞作战的“拐子马”了。 需要指出的是,后金军“骑双马冲前”的原因,是当一匹马疲惫或伤亡时可以迅速换上另外一匹马,继续冲锋,这种战法就是著名的“副马之制。”[8]所谓“副马之制”,就是指后金军作战时,除了本人骑的一匹马之外,通常还配备了另外的马,而多出的马,就是“副马”,也可以称之为“从马”。副马不一定仅仅限于一匹马,也可以是两、三匹马、甚至四、五匹马等等。而金军与宋军作战就象后金军与明军作战一样,有用副马的习惯。例如《金史.突合速传》记载,“突合速从马五(即五匹副马)、沃鲁破宋兵四千于文水。”
根据明将熊廷弼的描述,可以判断后金军骑着双马、甚至三、四马冲锋陷阵时,为了避免众多副马四面散开,必然要把其余副马长长的缰革系在主马,对手在远处看见,可能会产生“贯以韦索,三人为联”的错觉。“三人为联”的真相其实是“三马为联”(或者数匹马联在一起)。宋金战争期间的金军重骑兵也应该是象后金军这样作战的,明将熊廷弼就宣称后金军的战术效法金军阿骨打、兀术。宋军远远看见金军的重骑兵部队,就误认为是“三人为朕,贯以韦索,”而在近战时由于宋军“勿仰视,第斫马足”的原因,根本没有机会细细分辨那些“韦索”究竟是系在人身还是系在马身,不过,有一点是确实无疑的,就是金军的“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
还要强调的是,与明军作战的后金军重骑兵,不单止士兵披着重甲,而且马匹也有精铁护具,这与宋朝时金军的重骑兵几乎一模一样。例如《明史纪事本未》之《熊王功罪》记载:“建州兵(指后金军)结阵,前一层用板约五六寸,用机转动如战车,以避枪炮,次一层用弓箭手,次一阵用小车载泥填沟堑,最后一层仍用铁骑,人马皆重铠,俟火炮既发,突而出,左右翼殊死战,人莫克当者,官兵不能支。”

综上所述,宋朝人记载的“铁浮图”、“拐子马”等金军精锐部队,由于以各种原因,可能与真实的金军有出入,但“铁浮图”、“拐子马”在当时确实存在是原型的。事实的真相并非就是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所说的“左右翼骑兵”那么简单。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曾经在抗金战争大破金军“铁浮图”、“拐子马”等精锐部队,民族英雄岳飞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1]顺昌之战发生在绍兴十年,比同年的郾城之战要早。顺昌之战的详情可读《宋史刘锜传》 [2]《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八 [3]《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
[4]、[5]《宋史·吴玠、吴璘传》

[6]《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7]《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第四册,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38页

[8]从史书的记载中看,副马之制似乎是始于北魏。据《资治通鉴》载: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拓跋王圭追柔然,诸将请还,王圭问:“若杀副马为三日食,足乎?”胡三省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宋文帝元嘉六年,“魏主至漠南,舍辎重,帅轻骑兼马袭击柔然”。胡三省注:“兼马者,每一骑兼有副马也。”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之谜
[作者]大好河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0c9370100060n.html

一.历史变成了演义  
南宋名将岳飞大破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的故事早已经家喻户晓,本文打算从新的角度对金军“铁浮图”、“拐子马”部队作一解释。 关于金军的“铁浮图”、“拐子马”部队,《宋史.岳飞传》是这样记载的:“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郾城之战),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宋史.岳飞传》的相关记载源于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是对金军“拐子马”(又叫“铁浮图”)这支部队一种传统的看法。
而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所著的《岳飞传》是研究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力作,他认为金军根本不存在象“拐子马”那样“三人为朕,贯以韦索”的部队,而后世流传的“拐子马”只是以讹传讹的谬说。邓广铭先生发出的质疑声音,与历史界的传统看法迥然不同。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铁浮图之谜

无论是历史界的传统看法也好,标新立异的声音也罢,任何人将“铁浮图”与“拐子马”这两支完全不同的部队混为一谈都是错误的。下面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铁浮图”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根据邓广铭先生的考证,南宋一代的历史记载当中,最先提及拐子马的并非是在郾城之战,而是亲自参加了顺昌之战[1]的杨汝翼,他在战后写了《顺昌战胜破贼录》,其中有一段文字说:“(绍兴十年六月)初九日平明,四太子遂合龙虎大王及三路都统,韩将军、翟将军人马,还至城下。甲兵铁骑十有余万,阵列行布,屹若山壁。旗帜错杂,大小有差……四太子披白袍,甲马,往来指呼,以渠自将牙(按同衙)兵三千策应,皆重铠全装。虏号铁浮图,又号扢叉千户。其精锐特甚。自用兵以来,所向无前,至是,亦为官军杀伤。先以枪揭去其兜牟,即用刀斧斫臂,至有以手捽扯者。极力斗敌。自辰至戌,贼兵大败。遽以拒木障之。少休,……去拒马木,深入斫贼,又大破之。……方其接战时,郦琼、孔彦舟、赵提刀等皆单骑列于阵外。有河北签军告官军曰:‘我辈元是左护军,本无斗志。所可杀者,止是两拐子马。'故官军力攻破之。皆四太子平日所依仗者,十损七八。”[2]

而当时顺昌通判汪若海,尽管在作战期间不在现场,可是事后“躬往战地,或访亲身临战之人,或质被掳得脱之士”,“聊述顺昌之战胜”,写成了一篇《札子》,其中有专谈“铁浮屠”和“拐子马”的一段:“兀朮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被两重铁兜牟,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子马,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军。(六月九日)刘某出军五千人接战,……始与虏骑往来驰逐,后直冲入虏军中,手相扯捽,刀斧相斫,至有提去虏兜牟而刺之者。军士有中刀洞心而犹刺虏不已者,有偶失地利与虏相抱于城濠而死者。血战自辰时致申,虏乃败走,横尸遍野,不知其数。刘亦敛兵入城。兀朮大怒,亲拥三千余骑,直扣东门,射城上人,着城上炮架皆满。又被城上军以劲弩射走。兀朮既大败,乃移寨于城西门,开掘濠堑,……欲为不战之计而坐困顺昌。……”[3]

邓广铭先生所引的这两种史料非常重要,正确理解它,就解开了“铁浮图”之谜。无论是《顺昌战胜破贼录》的作者杨汝翼、还是《札子》的作者汪若海都没有说金军的“铁浮图”及“拐子马”是同一个兵种,也没有说金军的“铁浮图”是骑兵,事实的真相是金军的骑兵虽然利害,但只利于野战,而攻城只能靠步兵。故金军的“铁浮图”并非是骑兵,应当是攻城的步兵。《札子》描述“铁浮图”时称:“兀朮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被两重铁兜牟,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子马,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这里所说的“拒子马”,亦叫“拒马”,拒马并不是马,而是防马的障碍物。金军在作战时为了显示不后退的决心,用拒子马放在“铁浮图”军的后面,“铁浮图”军前进一步,拒子马也跟着移动一步。
在中国古代实战中,也有用拒马“维以铁索”以达到阻拦对手骑兵的例子,例如《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彦贞之兵施利刃于拒马,维以铁索”。不过,在宋金顺昌之战中,金军是否也用铁索维着拒马,则不清楚。但是,金军的“铁浮图”军作战时的确是“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因为金军的这种作战方式,不单止在顺昌之战使用过,在陕川战场上与宋朝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作战时也使用过。例如在宋朝绍兴二年的饶风岭之战中,“金人被重铠,登山仰攻。一人先登则二人拥后;先者既死,后者代攻。”[4]拿金军在此战中的战术与顺昌之战中“铁浮图”军“三人为伍”的战术相比较,何其相似。不过此战金军究竟有没有“以皮索相连。”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绍兴四年二月的仙人关杀金坪之战中,则有史料明确的记载金军的攻坚步兵用“铁钩相连。”在此战中,金军攻宋将吴璘驻防的垒壁时,“金生兵踵至,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5]身披重铠的金军用铁钩相连着前进,这与顺昌之战中“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的“铁浮图”军相比较,又何其相似。至于金人为何要用“皮索”或“铁钩”把进攻中的士兵连在一起,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临阵退缩吧。上述事实足以证明,所谓的“铁浮图”,只是金军攻坚的步兵,并不是金军的骑兵,而且在历史上是存在的。

三.“拐子马”之谜

探讨了金军的“铁浮图”之谜,该轮到金军的“拐子马”了。

清朝的乾隆皇帝令其臣僚以他的名字编篡《御批通鉴辑览》时,认为《宋史·岳飞传》中“三人为朕,贯以韦索,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之说不通,因而写了一条“御批”,对之进行驳斥,说道:“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拐子马之说,《金史·本纪·兵志》及兀朮等传皆不载,唯见于《宋史·岳飞传》、《刘锜传》,本不足为确据。况兀朮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则进,得退则退之道,岂肯羁绊已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耳目。”

《岳飞传》的著者邓广铭先生据此认为:“《通鉴辑览》中的这条‘御批’,不论用以驳斥‘铁浮图’或‘拐子马’,全都是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的。”邓广铭先生认为“‘拐子’一词乃北宋人的习用语词”,包含有“左右翼”及“两翼”等意思,而“拐子马的正确解释是左右翼骑兵”,换言之,金军并不存在“拐子马”的部队。 其实,在阵营的“左右翼”布兵不是金军的专利,宋军也在经常使用,例如《宋史.吴璘传》记载宋朝名将吴璘总结宋军与金军的作战经验,新立叠阵法,在布阵时,“骑,两翼以蔽于前,阵成而骑退”,可见,宋军与金军作战时,其阵营也有“左右翼”骑兵的。由此可见,在阵营的左右翼布下骑兵,都是宋军和金军一种累见不鲜的阵法。可是,为什么宋人面对金军的左右翼骑兵还会大惊小怪呢?这可能表明,金军的拐子马并非左右翼骑兵那么简单。 回顾历史,远在金国崛起之前,北宋军队就曾经碰到过经常用“钩索绞联”战马的对手,《辽史.西夏传》记载西夏骑兵:“衣重甲,乘善马,以铁骑为前锋,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落。”这种把人“用钩索绞联”在马背上的西夏骑兵就是著名的“铁鹞子,”[6]不过,并没有史料记载西夏骑兵出现过类似金军“拐子马”的“三人为朕,贯以韦索”的战术。

历史可是会重复的,到了明代,竟又出现了类似宋金战争中“拐子马”的战例。明朝未年,女真人重新崛起建国,史称“后金”。与后金作战过的明将熊廷弼在描述后金军作战的情况称:“奴兵战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亡,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一一效阿骨打、兀术等行事。”[7]熊廷弼认为后金军仿效阿骨打、兀术等人的战术,而金兀术脍炙人口的骑兵战术无凝就是与岳飞作战的“拐子马”了。 需要指出的是,后金军“骑双马冲前”的原因,是当一匹马疲惫或伤亡时可以迅速换上另外一匹马,继续冲锋,这种战法就是著名的“副马之制。”[8]所谓“副马之制”,就是指后金军作战时,除了本人骑的一匹马之外,通常还配备了另外的马,而多出的马,就是“副马”,也可以称之为“从马”。副马不一定仅仅限于一匹马,也可以是两、三匹马、甚至四、五匹马等等。而金军与宋军作战就象后金军与明军作战一样,有用副马的习惯。例如《金史.突合速传》记载,“突合速从马五(即五匹副马)、沃鲁破宋兵四千于文水。”
根据明将熊廷弼的描述,可以判断后金军骑着双马、甚至三、四马冲锋陷阵时,为了避免众多副马四面散开,必然要把其余副马长长的缰革系在主马,对手在远处看见,可能会产生“贯以韦索,三人为联”的错觉。“三人为联”的真相其实是“三马为联”(或者数匹马联在一起)。宋金战争期间的金军重骑兵也应该是象后金军这样作战的,明将熊廷弼就宣称后金军的战术效法金军阿骨打、兀术。宋军远远看见金军的重骑兵部队,就误认为是“三人为朕,贯以韦索,”而在近战时由于宋军“勿仰视,第斫马足”的原因,根本没有机会细细分辨那些“韦索”究竟是系在人身还是系在马身,不过,有一点是确实无疑的,就是金军的“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
还要强调的是,与明军作战的后金军重骑兵,不单止士兵披着重甲,而且马匹也有精铁护具,这与宋朝时金军的重骑兵几乎一模一样。例如《明史纪事本未》之《熊王功罪》记载:“建州兵(指后金军)结阵,前一层用板约五六寸,用机转动如战车,以避枪炮,次一层用弓箭手,次一阵用小车载泥填沟堑,最后一层仍用铁骑,人马皆重铠,俟火炮既发,突而出,左右翼殊死战,人莫克当者,官兵不能支。”

综上所述,宋朝人记载的“铁浮图”、“拐子马”等金军精锐部队,由于以各种原因,可能与真实的金军有出入,但“铁浮图”、“拐子马”在当时确实存在是原型的。事实的真相并非就是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所说的“左右翼骑兵”那么简单。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曾经在抗金战争大破金军“铁浮图”、“拐子马”等精锐部队,民族英雄岳飞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1]顺昌之战发生在绍兴十年,比同年的郾城之战要早。顺昌之战的详情可读《宋史刘锜传》 [2]《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八 [3]《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
[4]、[5]《宋史·吴玠、吴璘传》

[6]《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7]《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第四册,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38页

[8]从史书的记载中看,副马之制似乎是始于北魏。据《资治通鉴》载: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拓跋王圭追柔然,诸将请还,王圭问:“若杀副马为三日食,足乎?”胡三省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宋文帝元嘉六年,“魏主至漠南,舍辎重,帅轻骑兼马袭击柔然”。胡三省注:“兼马者,每一骑兼有副马也。”
我很同意这里“铁浮图”与“拐子马”是不同兵种的见解,但是觉得“铁浮图”还是应该是骑兵。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把披了重型马甲的马连起来冲锋不可能呢?把连起来的马想象成战车,只不过御者和武士骑在马背上不是一样的么?而且贯以皮索就一定是死死的绑在一起么?如果是那样骑兵的腿早被磨断了,应该是留有相当的间隙,使其既不会相互擦碰又不会漏过步兵。比如间隙60-80厘米,完全可以。
刺刀上膛 发表于 2010-9-18 01:37


    说得好

连环马确实是史籍中存在的。而且作用也是向你所说,类似于肉体战车或者说肉体城墙。
回复 2# 刺刀上膛


    楼主是原创还是转载?如果是转载请编辑掉原创字样。如果是原创会有加分。
慕容恪搞连环马是为了克制石闵的个人冲击力,是一种完全放弃骑兵机动优势的做法,将5000骑兵连接起来结阵引诱敌方来冲击,而不是自己去冲击敌人.和岳某人描述的用法完全不一样.

关于铁浮图的原始记载就那么点,要证明他们是骑兵是不可能的.
好像还有说铁浮图是一种大炮的?不知对不对
hanbing 发表于 2010-9-19 09:21


    说大炮的人怎么不说是坦克
我倒觉得的"铁浮图"应该解释为:一种装备了"铁浮图"的精锐部队,在攻城时如何...在野战步战时如何...在野战骑马时如何...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9-18 11:05


    主贴是转载。我帖子里没有“原创”字样啊?这个版不是发转载的么?
回复 9# 刺刀上膛


    收到。有的朋友可能是把自己的博客的文章转过来的,所以确认下。
就现有的资料来说,金军根本就没有什么铁浮图、拐子马的正常编制,所谓铁浮图是攻城时由精锐部队为基础,临时组建的一支护具加强性部队.所谓拐子马只不过是部署的位置类似宋军的自己的拐子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