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消息?BRAVO要国产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5:47:28
<br /><br />9月19日,广汽菲亚特将在长沙正式宣布首批经销渠道启动运营。记者获悉,本次发布会还有一个“弦外之音”,即是新款进口车博悦将成为首款投放于广汽菲亚特经销渠道的产品,同时,有消息称广汽菲亚特的首款国产车型将是博悦。
2010-09-14 20:11 太平洋汽车网bravo.jpg
高六又多个对手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br /><br />9月19日,广汽菲亚特将在长沙正式宣布首批经销渠道启动运营。记者获悉,本次发布会还有一个“弦外之音”,即是新款进口车博悦将成为首款投放于广汽菲亚特经销渠道的产品,同时,有消息称广汽菲亚特的首款国产车型将是博悦。
2010-09-14 20:11 太平洋汽车网bravo.jpg
高六又多个对手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3_80:}菲亚特又和广汽合作了?
又一个1.4T.....

1.4T是黄金分割点咩?
2012年上市吧
感觉博锐的价格有点偏高,1.4T的就要二十多万,比高6贵不少啊,配置上也不比高6有优势嘛!
wuyangtttt 发表于 2010-9-15 23:42


你说的那是进口的,凑合了,高6国产还卖那么贵,到现在还要加价,不加价就无限期等……

Bravo十万起步比较好。
品牌接受度有待提高啊。一般人对菲亚特的印象只有最早的126P,在用的派力奥和商用猪头车依维柯,其他的说不上几个。
广汽应该比南汽有出息些吧?
回复 6# 航母司机老狼
十万起步?奢望吧!我看起码是十五还要往上说,中国市场这块大肥肉谁不想来咬一口?
chinpi2000 发表于 2010-9-16 09:56


    一般人是不会知道依维柯是菲亚特集团的……
wuyangtttt 发表于 2010-9-17 00:49


    十五万是不会的,英朗1.6T才多少钱,考虑到菲亚特这牌子的含金量在国人眼里不比中华和比亚迪强多少,至少是不比kia这种牌子好,它就不敢叫高价。
博悦如果国产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以前法国人干过这种事,赛纳。可以类比。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博悦的发动机更为先进……不但比七年前的赛纳先进,而且比现在几十万的所谓豪车更为先进。

没有人说它不好,甚至所有人都说它好。结果呢,只有极少数人买。这是两者最大的相同。

作为赛纳车主,我完全可以预言,只要博悦国产必然以销售惨淡导致短时间内停产而收场。


当年,许多对着赛纳流哈喇子的人……却口口声声骂它“跟夏利一样大怎么这么贵”。

至今,对着博悦仍然如此。它还会有什么好下场么?……哈哈。
爱卡博悦车友的帖子们……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0704643
法拉利也是菲亚特集团的,而且是菲亚特集团亏损大户。

bravo这个车在意大利算是国民车,法国也不少,汽油车全配也就是一万八欧元,最便宜也得一万二吧,我没有准数字,这个都是一般估计的。

发动机都是主流技术,发展了也2代了,就是这么个车。
赛纳是什么车?
回复 15# cedric
建议LS的百度一下----东风雪铁龙塞纳。
wuyangtttt 发表于 2010-9-18 17:26

XSARA啊,咋说呢,这车挺烂的,在法国也不增么样,属于二手跌价很快的车。

但是XSARA-picasso买的却非常好,同一个地盘不同的销量。
航母司机老狼 发表于 2010-9-17 01:38


    可以贴马标卖嘛。。小发R啊瑞
cedric 发表于 2010-9-18 19:19


  呵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赛纳车主,也同毕加索车主们打过多年交道的我,非常怀疑你到底了解不了解这两款车的情况,乃至你在大街上认不认识赛纳……毕竟赛纳的销量太少了,整个中国不过一万出头,你不认识也是正常的。闲话不多说了。以下是我在四五年前写过的帖子,简单编排一下,针对你的发言再贴一次,同时也供网友们参考。重复一下我上一贴的感觉:博悦如果国产,结局一定会与赛纳一样。

  至于毕加索,比赛纳好不了多少。你贴子里所说的“毕加索卖得非常好,同一个底盘不同销量……”云云,恐怕只能出现在你的梦里。你不知道实际情况倒也罢了,不知就为不知,感兴趣就听听人家怎么说,不感兴趣就别看,但如果不知实情而又控制不住嘴巴,那就是思考方式和态度问题了。最起码,你发言之前得查一查数据吧,搜一搜销量总可以吧,你即便搜一搜都不会那么讲。呵呵,明显态度不严肃。我精力有限,上网就是图个乐子,以后不会跟你的帖子了。

  二汽之所以投入巨大……而将毕加索勉强国产,是因为之前对这两款车都有过市场规划。在赛纳惨败……实在不敢将其国产化之后,则无论如何要在毕加索上坚持一番。这里有个投入方向、市场判断、销售目标的问题,有责任。如果两款车都判断错误、退市,而这段期间并没有规划别的车型来替补……造成市场空白,那要有人承担责任的!所以对毕加索只能赶鸭子上架……国产化。实际上呢,有目共睹,毕加索即便国产化、降价销售之后也是惨惨淡淡,无疾而终。

  好了,以下转自我2005、06年左右的帖子,里面都谈到过赛纳:


  争论三厢与两厢的优缺点,无外乎那个屁股。

  以爱丽舍(或富康988)为例,等于是在富康上加个屁股。好看不好看呢?……说好的与骂街的都有,见仁见智。不争论了。

  而性能上呢?……明摆着:加个屁股,原水滴型外观设计被破坏无遗,风阻系数增大,车重增加,带来油耗增大、操控性与稳定性下降。另外,像什么停车更不方便呀、重心偏移造成潜在危险增加呀(底盘并没有因为屁股而重新设计)等等。

  标致307本来是两厢车,现在到国内又加了个屁股,因此,尽管它的发动机与赛纳相同,但操控性上就受影响了。

  赛纳的发动机于上世纪末开始使用,现广泛应用于法国标志雪铁龙公司的品牌车型,比如雪铁龙C5(2.0款)、标致206、307cc、407、807等。属于轻型铝合金四缸引擎,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在每分钟6000转时产生最大功率100千瓦,在每分钟4100转时产生最大扭力190牛米。标称的0至100公里加速时间为9.8秒(实际上手挡车友跑过8.6,自动挡基本在10秒多不到11秒),最高时速210公里每小时(实际上不管是手挡还是自动挡,很多车友都开到过220,也就是爆表了)。可配五速手动变速器和四速自动变速器,从车友们的统计来看,手动挡油耗百公里8.5升左右,自动挡9.5升左右。

  该发动机的轻合金缸体采用铸铁缸套,曲轴为球墨铸铁,经铝制单体发动机罩固定,再经镶圈,以进一步使之稳固。发动机及外罩包有轻合金外壳,且与车架梁焊死(雪铁龙的特点之一),以最大限度减低发动机的震动。

  为了缩短净化器的升温时间,采用4合1式排气歧管,排气管路上依次安装了陶瓷催化转化器、中间消音器及尾消音器,排放符合欧3标准。

  总体上看,这款发动机还算当时与国际市场同步的机器之一。

  另外,雪铁龙公司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技术改造,在进气凸轮轴上装备可变正时系统(VVT),这一特性使发动机响应性能与功率都得到了提高。同时,球墨铸铁曲轴加配8个平衡补偿,经平衡调整,可使发动机转速高达每分钟7300转时也不会产生过标振动。对铝制缸盖也进一步采用横流式设计,并采用经过优化设计的冷却室包围的燃烧室,有效降低了燃烧室和气阀的温度。发动机电脑可根据发动机机油温度、负荷和转速控制进气正时角度。

  这款经过改进的发动机在功率上达到了130千瓦(7300转时),扭力上达到了202牛米(4750转时)。这在2.0排量、自然吸气的发动机里应该算是顶尖水平了。

  雪铁龙公司以这款改进型发动机为基础,重新为赛纳加装配置了机械与涡轮双增压器、底盘则加装了四轮驱动系统,并在2003年重返世界拉力锦标赛(wrc),最终连夺2003、2004、2005三年的车队总冠军,外加2003年车手个人亚军和2004、2005车手个人总冠军,造就了传奇车手勒布的同时,也将老冤家日本的富士车队再次斩于轮下,在斯巴鲁曾经辉煌的星标一次又一次的暗淡中,续写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雪铁龙zx的辉煌。

  


  赛纳这个车,在目前大陆市场上是个很奇怪的车,是很多矛盾的交接点。

  比如:

  很多人骂它(主要是骂二汽),也有很多人夸它;有很多人觉得它丑,也有很多人觉得它漂亮;有很多人认为它的动力性、操控性一流,也有很多人认为它的内饰、车内空间恶劣,等等。

  怎么说呢,所谓的骂它,主要是骂它的价格。刚上市的时候,顶级的自动挡是19.28万、手动是16.98万。很多人觉得它不值这个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首先要看看它在法国的价格,看看他在亚洲国家、比如日本的价格,再比较一下中国大陆的定价。这就应该很清楚了。

  2003年年中,第一批的赛纳车主,到现在都几乎没人认为自己“买贵了”、“上当受骗了”,因为欧洲的定价是17000欧元左右,算一算……合多少人民币?

  后来,二汽大幅降价。自动挡的直降三万多,手挡的降得也差不多。这是在2005年初的事。那一个月,赛纳的销量达到1000多辆,搞得很多赛纳车友们烦了……怎么见到的赛纳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就臭大街了!而更多的人则继续持币待购,他们认为还会降。

  事实上,两个月以后,二汽把价格又上涨了两万多!紧接着便宣布实行订单化生产……等于是软性停产了。这终于引起了痛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降价以后买得这么好……你怎么不坚持继续降价呢?……你怎么就不知道薄利多销呢?骂二汽。

  实际上,拿四S店的销售人员的话来说:卖一辆赔一辆……实在赔不起了。你不降价吧……反正也没人买,那库存的都一年多了,扔着也是要锈掉的,总得出手呀,于是大幅降价,忍痛割肉。等这库存的差不多卖完了,自然又会涨上去。为什么涨?……我傻呀我……明摆着赔本我还卖什么?谁不知道薄利多销?……傻瓜都知道薄利多销,……可我这明摆着是挥泪大甩卖。我是抖库底子呢,抖完了就停产。

  诸位,你们见过这样卖车的么?……我告诉你,这样的事情只有在赛纳这款车上能碰上,以后再也不会有了。想想持币待购、盼望赛纳继续降价的人们……你了解这款车么?

  二汽恨极了赛纳,因为它在赛纳上根本没挣钱,甚至是赔了钱的。……你信么?

  恨到了什么程度呢?……现在,尽管赛纳的排放已经达到了欧洲三号标准、接近欧4,但是,二汽根本就不给它申请“国三”标准。为什么不申请?……因为如果要申请的话、要向国家环保局交一笔好几百万的检测费。二汽对赛纳这款让它伤心的车是恨不得它早点停产的……怎么还可能给它花几百万去申请国三呢?

  从今年年初开始,北京市场再也不会出现新的赛纳了。其他随后实行国三标准的城市也不会出现了。

  你要喜欢一个人,总要了解她吧?……所以说,错过赛纳的车友们不必遗憾,因为你压根就不会喜欢她。……所以说,以“最黑”价买赛纳的第一批车主根本就没人抱怨,只是瞅着那些苦等继续降价的未来车主们暗自高兴。为什么高兴?……因为他们压根就不赞成赛纳车主来源的“多元化”,他们压根就不认为赛纳是谁都能开、谁都能买的车,他们压根就不认为赛纳会臭大街。凡是拿赛纳与大多数车来进行对比者、凡是抱有大多数车“总会降价”这个心态的人,是不可能买赛纳的,也没机会买。

  赛纳这个车,有钱的人不喜欢,喜欢的人没钱买。所以,一边是有钱者臭骂它的空间,一边是没钱者咒骂它的价格。姥姥不疼、舅舅想爱又爱不上……你不倒霉谁倒霉?你不停产谁停产?!


  德国车的底盘一直被认为比日本车“硬”。曾经有个说法,说欧洲的车是造来开的,要保证驾驶者在短途、多雨、拥挤、地形多变的环境下开上十五年,所以,欧洲车必须搞好外形设计和底盘,不能在十五年内落伍;美国的车是造来玩的,要保证驾驶者踏踏实实的一次又一次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之间长途往复,所以,美国车的底盘低、悬挂软、车体宽大,为了要适应高速公路长途行使时的舒适性;日本车是造来换钱的,外形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人家日本人一般的三年就换新车,平均不到五万公里就扔,你说你非得把这种车开上十好几年,还要说人家日本车不好,岂不怪哉?

  以上这个说法,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但最起码说明一些用车人的态度。

  日本车(合资的)这几年给人越来越强烈的“玩花活”的感觉。也有人给过比喻,说日本人和德国人一起卖羽绒服,日本人看有竞争对手了,于是出击:他把羽绒服的羽绒含量降低,改款,降低售价,然后投入巨资搞广告,说我这是最新款,既保暖又轻,贴身、显线条,好吃又便宜,大家都喜欢!好啊,大家都买吧!……于是大家都去买日本羽绒服。

  德国人呢?德国人笨。降低羽绒含量的事干不出来,他那个脑袋里就没有这一条,不能这么干。于是也想办法,想别的办法,投入大量资金搞科研,终于搞出来了:德国人说我的羽绒服也保暖,也便宜……,大家一观察,说怎么你这羽绒服比人家日本人的少两个口袋呢?而且又厚又笨,现在可是不流行了。德国人张口结舌,说不出来了。他要降低售价,只能减少两个口袋,而不能干降低羽绒含量的事,他又厚又笨……他认为只能这样,他必须要保证北极南极或是赤道的人都不能受冻。

  日本车的钢板薄,这很好,降低车重就会降低成本,就会省油,就会更加灵活,这叫适合城市路况。你不但买车的钱能少掏,而且还省油钱呢。所以买的人多。

  德国人不行,他也想降低车重,也想省油,但他不敢降低坚固性,怎么办呢?……投入巨资研究,开发铝合金车体。好了,车也轻了,也省油了,坚固性不降反升,但价格呢?……老天爷,比最厚的钢板还贵很多!所以德国人很头疼,为什么在大多数市场上德国的车比同级日本车都要贵,而在中国就不灵了呢?

  德国以前不知道,大多数的中国人是按照车的大小来进行价格对比的。现在的德国人明白点了,所以,有关德国的合资车的质量问题也开始密集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就好比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欧洲那些固执的怀抱着百年造车体会的公司们,无一不在中国市场上栽过跟头。你欧洲的百年造车体会,在中国大陆市场是行不通的,最起码……在当今是行不通的。只有像精明的日本人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

  在大陆,请不要讲车本身,而只要看市场就行。我们并不是在买车,而是在买面子,买车屁股,买皮座椅和多向电动调解,买定速巡航,买宽敞的后排空间,买天窗,买看上去很精细的内饰,买车载电话,买倒车雷达,买鞋盒子和放雨伞的地方,买更多的眼镜盒和烟灰缸,买听不到发动机声的车壳子,买集成在方向盘上的各种按钮,等等。

  至于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和轮胎……那有什么用呢?你说为了安全?岂不可笑?……谁家的车买来是为了撞的?是不是?

  我们买车,就像我们待客,我们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客人,宁可坏掉了、变质了……也舍不得自己吃。我们买车,就像面对大众,宁可自己在家吃糠咽菜……也要在出门时套上一身看上去比较上档次的西装。

  面对这样的市场,这样极有特点又极为正常的中国市场,很多公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德国不算惨的,他用七十年代的技术赚了中国二十多年的钱,怎么叫惨呢?……真正惨的是雪铁龙。

  富康是九十年代初的产品,全球同步上市,二汽引进了生产线。但是,全中国人不认两厢车,认为那“根本就不配叫汽车”,十多年以来惨淡经营。富康从它走出生产线的那一天起,就是双面镀锌进口的冷轧钢,可怜它的竞争对手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还在“骄傲”地宣称自己的产品“采用了”这个“技术”。
  倔强的雪铁龙偏不信这个邪,再次引进了单厢车毕加索。结果,中国人认为那是个“真可笑”的“大面包”。要知道,在毕加索刚刚下线的时候,它这个“大面包”的外形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过几十次设计大奖呀,在全球一年之内卖了五六十万台。但没用,都没用,中国人不认它,在中国它一年只能卖三千多辆(所以毕加索车主都被认为“喜欢怪车”)。

  再次惨败后的雪铁龙仍不死心,终于走向了滑铁卢……引进了赛纳。赛纳于1998年完成第一代,在欧洲热卖数十万台以后于2002年完成改款,改款后的第二代赛纳于2003年4月被引进中国大陆。结果呢?这款欧洲年轻人的“改装之车”、“操控之车”,这款被法国、西班牙、瑞士等国选为警车的“性能之车”,在中国大陆彻底走向了覆灭……。从2003年到现在,将近三年时间里赛纳只卖出去一万二千辆(所以赛纳车主被称为“都是些自恋狂”)。

  赛纳的覆灭,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原封不动”的欧洲车彻底被排除出了中国大陆合资市场。赛纳的覆灭,告诉所有的公司:如果你不更改外形、不更改和降低配置,如果你不加装一些吸引眼球的玩意,如果你不降价,那么,你的合资将以失败告终。如果你不按“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去运作,如果你胆敢继续漠视“有中国特色的购车思路”,而还要固执的坚持什么欧洲传统,你在中国将永无立足之地。

  在大陆市场,是谁救了雪铁龙?……不是法国人,而是中国人。是中国的设计师提出建议,并顽强的坚持建议,最终造出了怪胎……富康988。是啊,把富康加了个屁股,挽救了富康。

  法国人并不认可这项设计,甚至从没有把加了屁股的富康列入自己的产品目录,法国人觉得自己想破脑袋也造不出这样的怪车来。……破坏了原半水滴型设计,风阻系数增加;底盘没有相应改动,凭空加个屁股……破坏了车辆重心,危险系数增大;一个屁股数十公斤,重量增大、油耗增加;加长一块,城市环境停车、挪车相对困难;原来的后排座能放倒,可装很多大体积的物品,而现在只能利用那个后备箱,当你遇到下雨天……怀念原来的老富康么?

  事实上,正是这个怪胎挽救了雪铁龙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于是,中国的设计者再接再厉……爱丽舍横空出世。爱丽舍直接采用了富康的底盘,加上988的车身框架,再加上98款第一代赛纳的前大灯和部分内饰,终于卖火了。终于彻底扭转了雪铁龙在中国的颓势。

  看看自己得意的、倾心奉献的、全球同步、一丝未改的毕加索和赛纳的悲惨,再看看两款怪胎的火爆场面,骄傲的法国人终于低下了头。他们宣布:标志的307一定要加屁股;标志的206也要减低配置,国产化率要高高的,而售价要低低的,甚至比在欧洲的价格还低;即将上市的凯旋……融合了C4、C5的技术,高级,当然……肯定是有屁股的,肯定宽大舒展,肯定是独立后备箱、不会再是后掀背了,当然,价格也好商量。

  当我听到连标志206都是前盘后鼓的刹车时,我意识到:欧洲的最后一个堡垒……也被中国市场同化了。

  我们不能无原则的咒骂日本人。在车辆质量上,北美刚刚评出的最受好评的质量十佳车型中,有丰田的凌志、日产的无限和当然的第一名……本田的阿库拉。

  我并不怎么痛恨日本车,因为我有亲身体会。我的第一辆车就是马自达的老款323,手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车型,至今保持着马自达车型的销售冠军名头。它虽然车型老,但质量的确是好,从新车到现在五年了,除去正常保养和偶尔刮蹭的保险维修,它没有让我多花过一分钱。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让我为它担过一点心。它的质量好……是什么捷达桑塔纳之流的“皮实”所无法比的。为什么质量好?……唯一的原因是它的所有培配件都是进口的,都是日本原装的,它是属于来件组装、而不是在大陆生产的。正因为这款车型比较少,因此国内造假作坊顾不上它。

  后来呢?我问过。它后来的升级产品叫做福美来,第一批1.8排量的还可以,再后来,用维修店的话……“完蛋”。为什么?因为国产化率提高了,因为车价必须要下降,因为成本必须压低,因为配件必须要国产,关键是与此同时还要必须保证跟原来一样的利润!所以……“原先保证十万公里绝对没事的减震器,现在三万公里就很多出问题的”!

  原装的配件贵么?……一点也不贵,看你怎么想。我那个老323换正时皮带是十五万公里才换,保养手册上就是这么写的。换一次正时、连同水泵不过四五百块钱。想一想可爱的POLO……8万必换,一换就两三千。老323的水箱很贵,一千多,但是保证你20万公里之内正常使用不会出问题;捷达桑塔纳皮实,四五万公里就渗水,几百块钱一个,你要换多少回?老323的风扇也贵,一个塑料的风扇一千多、一个冷凝器也一千多,的确很贵,但告诉你……正常使用,车用报废了这风扇和冷凝器也不会坏!捷达桑塔纳皮实,20万公里下来换了多少东西了?水温高过多少回了?

  买那个车的时候,钱是十一万出头,比当时的捷达桑塔纳等都便宜,后来给岳父了。现在五年过去,我岳父去保养的时候,维修工问过好几次:“您这车卖么?……九万块钱我们回收”。我岳父奇怪,说二手市场上你们找找呀。对方说:凡买这车的人都不卖,二手市场上根本见不到。……捷达桑塔纳市场保有率大,号称保值,五年下来,先不说多少公里数……你觉得能卖多少钱?

  什么叫贵?什么叫便宜?什么叫实在?什么叫虚?……什么叫质量好不好?到底什么车才叫好车?

  依我看,德国车叫贵。因为贵,无论什么都贵,所以不适合家用;中国车,自己造的,叫假便宜,看上去便宜、实际上后续投入过大,说是便宜,实际上根本不便宜;就像老款马自达323那样的日本车最便宜!家用够用了,保养正常,额外支出几乎没有。这才是真便宜。

  纯粹的法国车(不是合资的)才叫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不打马虎眼。日本合资车叫虚,明明已经质量很差劲了,还在打着以前的、国外的招牌在大陆招摇撞骗。

  什么叫质量好不好?只有去用了、用过了、经过时间考验了……才谈得上质量好坏。都在吹牛,都能信么?

  一个车,韩国的整体设计,澳洲的发动机,欧洲的变速箱,号称莲花调校的底盘,在中国烟台生产,挂美国雪弗兰的商标,……卖到将近二十万的车、竟然配的是锦湖的低端轮胎,这么个爆胎事故不断的八国联军竟然有人叫好。竟然有人念念有词的号称“世界资源最佳搭配”。……哈哈……你最起码等它们这些零件配在一起跑上十万公里以后再评价它的质量……是不是?

  当一种车,在国外销售超过一百万辆的时候,它的质量应该是没问题的。同时,要先入为主的怀疑合资企业所谓最新车型的质量,要先入为主的怀疑所谓纯国产车的质量。

  一款日本车,不管其在海外市场销售了多少千万辆……那都跟即将国产的车没有关系,哪怕它们同一型号。

  一款欧洲车,减低了配置、拉长了车身、增加了屁股以后,其质量也与其在欧洲的销量与口碑无关。

  什么样的车叫好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满足你的真实需要。也就是说,要先搞明白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最需要的是面子和屁股,那么,现在的国内市场绝对能满足你,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正在想方设法的满足你,不要再抱怨没有好车了。

  不要抱怨日本人,也不要抱怨德国人,尽管日本人的便宜有便宜的可恨,尽管德国人的贵有贵的可恨。但关键还是市场。大家生产车,都是要挣钱的,假如一辆车没有人要,那以后肯定是不会再出产了。正是因为有需求,才有今天这个产销两旺的局面。正是因为中国这个市场还在成长过程中,所以才会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总之,终究会好的。

  而在这之前,最好不要花自己的血汗钱去做人家的试验田和白老鼠。就好比花了二十万块钱买来车,却发现低档轮胎的胎噪很大,还上网发帖子问呢:为什么这么好的车……胎噪却这么大?

  俄弥陀佛……,车海无边,回头是岸。蚂蝗吸你血的时候、蚊子叮你肉的时候……从来不会事先告诉你。你把油锅当泳池,赤条条一个猛子扎下去……还抱怨水太热,怪谁呢?

  为了我们自己的钱袋,为了照顾好自己的钱袋,在购车之前……一定要三思。
两由之 发表于 2010-9-19 00:43


    我说的在法国的情况,可能和中国的情况有差异。

   另外,我们公司做材料的,psa是我们的客户。
另外,如果不了解法国雪铁龙和中国雪铁龙的关系,有些结论还是不要轻易下。

我说的在法国的情况,可能和中国的情况有差异。

   另外,我们公司做材料的,psa是我们的客户 ...
cedric 发表于 2010-9-19 04:56




你要在法国的话,你应该知道98款第一代的赛纳大街上随处可见。02款不用说了。这就是你眼中的销售惨淡么?

与赛纳同一底盘、同一发动机、同一变速箱的毕加索,在欧洲销售情况也不错。但在中国,这两款车都属于彻底失败。即便后来毕加索国产化、降低价格,也没有起色。而一直是来件组装的赛纳,干脆没有引进生产线,突然死亡了。

楼主发贴得的主要意图是讨论博悦国产化……。我的回帖则是以赛纳来做类比,我认为博悦与赛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属于两厢车型,发动机在技术上都还不错(按各自出现的时间段为准),动力性能相对也都不错,等等。但显然,这种典型的欧洲代步车不适应国内市场。

在销售价格方面,……当年赛纳自变天窗顶配款在欧洲市场是一万七千欧元左右,在国内卖19万出头;现在博悦在欧洲的定价也差不多(你也谈到了这一点),那么它在国内的售价也同样不算太出格。作为两款没有国产化的车,原汁原味,价格相差不大,这就很可以了。有些网友觉得它们定价太高的原因在哪里?……就是跟国产化后的同类车比。但是,这两者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赛纳进来的时候,全车只有四条轮胎是国产的……出自沈阳米其林公司,MXV8,195、55、R15。按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参数很一般。但在七年半以前,这个参数在国内市场的家用车里是相当不错的。当时的价格就是580元一条(4S店卖800多),好货肯定不会太便宜。轮圈呢?……与法国的赛纳一样,用的西班牙产的,合人民币1500多元一个。五条轮胎加上四个轮圈(备胎是钢圈,姑且不算钱了)就接近一万元。

这样的车,你非要拿它跟国内的同类车比价格,那它绝对完蛋。

我们说,不怕你贵,就怕你贵得没道理。你只要一二三的讲出来你的数据,你一个个的原始价格,那你再贵我们也认帐。同样配置的赛纳在法国原产地卖1万7钱欧元,当时合人民币17万,那么实际卖19万出头……19万零8百,半年以后……04年初就降到18万6,我觉得这种价格完全可以了,比其他进口车实在多了,比那些打着国外旗号卖高价的的合资车也实在多了。我不觉得这个小不点的车贵。

那么博悦呢,同理。……看上去价格与个头不成比例,为什么小车卖得这么贵?因此要看看原产地售价,比较一下国内售价。要问问它为什么卖这么“高”的价钱,道理在哪里。即便最后不买,心里也清楚是怎么会是事儿。别到时候整的好像博悦成了卖高价的夏利,整的自己还挺委屈……



还有,你所在的公司与PSA有合作关系,不等于你对PSA的车有什么了解。而且更不等于你看问题的思路正确清晰……

比如,明明楼主讲的是某款车型国产以后的问题,明明我回帖讲的是类似车型国产后遇到的问题,并以此推断,不看好博悦的国产。而你呢,先是没头没脑说两句不着边际、甚至是错误的话(比如毕加索的销量),被我指出后,又来“我的发言针对的是法国”。你既然针对法国情况,那对讨论某款车型的国产问题有何意义?

我在上面帖子里反复强调一个概念:每个市场都有每个市场的各自特点,决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拿原装车在原产地的销量来推断中国市场,也不能拿合资车、国产车的原车型在欧美的质量和销量来推断其在中国大陆国产后的质量与销量。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日本车在北美市场销售很好,但同样的日本车,即便降价倾销……也打不进欧洲市场。为什么?

欧洲车,在本地卖得很火爆,而到北美就不行。为什么?

标致607、雪铁龙C6等等,在欧洲地位不错的。但中国人有钱就买宝马大奔,其次凌志林肯凯迪拉克奥迪这些,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法国高端车。为什么?

尤其是对某些车型,近乎偏执的喜爱,甚至明知烧机油也趋之若鹜……,为什么?


很多人没来由的诋毁法国车。你要说法国人懒散,做工不精细,比不上德国人,这没错;要说法国车小毛病多,比不上日本的质量控制,也可以。但你不能说法国车什么都不是。

想一想,设计制造出白天鹅般超音速协和式大型客机的国家,制造领域会比谁落后多少么?

想一想,五六十年代就设计制造出低流线车身、主动转向大灯、电喷发动机、电控节气门、铝合金前盖、复合材料车顶、半自动离合器、液压自调车身升降、方向助力、四轮碟刹、液压助刹的DS的雪铁龙,会在技术上落后别人很多么?
我说的在法国的情况,可能和中国的情况有差异。

   另外,我们公司做材料的,psa是我们的客户 ...
cedric 发表于 2010-9-19 04:56




你要在法国的话,你应该知道98款第一代的赛纳大街上随处可见。02款不用说了。这就是你眼中的销售惨淡么?

与赛纳同一底盘、同一发动机、同一变速箱的毕加索,在欧洲销售情况也不错。但在中国,这两款车都属于彻底失败。即便后来毕加索国产化、降低价格,也没有起色。而一直是来件组装的赛纳,干脆没有引进生产线,突然死亡了。

楼主发贴得的主要意图是讨论博悦国产化……。我的回帖则是以赛纳来做类比,我认为博悦与赛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属于两厢车型,发动机在技术上都还不错(按各自出现的时间段为准),动力性能相对也都不错,等等。但显然,这种典型的欧洲代步车不适应国内市场。

在销售价格方面,……当年赛纳自变天窗顶配款在欧洲市场是一万七千欧元左右,在国内卖19万出头;现在博悦在欧洲的定价也差不多(你也谈到了这一点),那么它在国内的售价也同样不算太出格。作为两款没有国产化的车,原汁原味,价格相差不大,这就很可以了。有些网友觉得它们定价太高的原因在哪里?……就是跟国产化后的同类车比。但是,这两者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赛纳进来的时候,全车只有四条轮胎是国产的……出自沈阳米其林公司,MXV8,195、55、R15。按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参数很一般。但在七年半以前,这个参数在国内市场的家用车里是相当不错的。当时的价格就是580元一条(4S店卖800多),好货肯定不会太便宜。轮圈呢?……与法国的赛纳一样,用的西班牙产的,合人民币1500多元一个。五条轮胎加上四个轮圈(备胎是钢圈,姑且不算钱了)就接近一万元。

这样的车,你非要拿它跟国内的同类车比价格,那它绝对完蛋。

我们说,不怕你贵,就怕你贵得没道理。你只要一二三的讲出来你的数据,你一个个的原始价格,那你再贵我们也认帐。同样配置的赛纳在法国原产地卖1万7钱欧元,当时合人民币17万,那么实际卖19万出头……19万零8百,半年以后……04年初就降到18万6,我觉得这种价格完全可以了,比其他进口车实在多了,比那些打着国外旗号卖高价的的合资车也实在多了。我不觉得这个小不点的车贵。

那么博悦呢,同理。……看上去价格与个头不成比例,为什么小车卖得这么贵?因此要看看原产地售价,比较一下国内售价。要问问它为什么卖这么“高”的价钱,道理在哪里。即便最后不买,心里也清楚是怎么会是事儿。别到时候整的好像博悦成了卖高价的夏利,整的自己还挺委屈……



还有,你所在的公司与PSA有合作关系,不等于你对PSA的车有什么了解。而且更不等于你看问题的思路正确清晰……

比如,明明楼主讲的是某款车型国产以后的问题,明明我回帖讲的是类似车型国产后遇到的问题,并以此推断,不看好博悦的国产。而你呢,先是没头没脑说两句不着边际、甚至是错误的话(比如毕加索的销量),被我指出后,又来“我的发言针对的是法国”。你既然针对法国情况,那对讨论某款车型的国产问题有何意义?

我在上面帖子里反复强调一个概念:每个市场都有每个市场的各自特点,决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拿原装车在原产地的销量来推断中国市场,也不能拿合资车、国产车的原车型在欧美的质量和销量来推断其在中国大陆国产后的质量与销量。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日本车在北美市场销售很好,但同样的日本车,即便降价倾销……也打不进欧洲市场。为什么?

欧洲车,在本地卖得很火爆,而到北美就不行。为什么?

标致607、雪铁龙C6等等,在欧洲地位不错的。但中国人有钱就买宝马大奔,其次凌志林肯凯迪拉克奥迪这些,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法国高端车。为什么?

尤其是对某些车型,近乎偏执的喜爱,甚至明知烧机油也趋之若鹜……,为什么?


很多人没来由的诋毁法国车。你要说法国人懒散,做工不精细,比不上德国人,这没错;要说法国车小毛病多,比不上日本的质量控制,也可以。但你不能说法国车什么都不是。

想一想,设计制造出白天鹅般超音速协和式大型客机的国家,制造领域会比谁落后多少么?

想一想,五六十年代就设计制造出低流线车身、主动转向大灯、电喷发动机、电控节气门、铝合金前盖、复合材料车顶、半自动离合器、液压自调车身升降、方向助力、四轮碟刹、液压助刹的DS的雪铁龙,会在技术上落后别人很多么?
cedric 发表于 2010-9-19 04:58

这种话适用范围较广,我觉得不仅只针对我。

最起码,我说的话,不管对错……每句都有出处和理由。我欢迎批评,但要求是不要盲目的情绪化的批评。感性的批评对我没作用,对我学习新知识没有任何益处。我需要的是冷静客观的有理有据的批评,也一直很感谢这样的批评。
chinpi2000 发表于 2010-9-16 09:56


    知道依维柯是菲亚特集团的人 应该知道法拉利 玛莎拉蒂也是菲亚特的吧
楼上那位同学 这么说法国车好似乎不太对
目前法国车已经淡出了一流车的市场 目前市面上法国民用车有哪个是装大排量高输出发动机的?
变速箱技术也落后了 在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全面落后的时候只好炒作一些设计的概念了
另外 别拿标志908那种来说 没啥意义
寻找张菁 发表于 2010-9-19 12:15


就有不知道的,不奇怪。

我一哥们,一提菲亚特就是派利奥如何如何……。他不了解公司与产品线、与品牌,一个公司有多个品牌、高中低品牌、各种车型的关系。
两由之 发表于 2010-9-19 12:27


    还是奔驰宝马好
基本上主体品牌作为市场上的高端品牌也是集团中最低端的了 其实smart和mini也都很不错
奔驰和克莱斯勒分手很正确
寻找张菁 发表于 2010-9-19 12:26



  按你的话……,既然是民用车市场,那为什么要“大排量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时民用市场的衡量标准么?

  法国车,雷诺、标致、雪铁龙吧,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民用”,车型很丰富。

  从发动机技术来讲,欧洲的柴油车方兴未艾,包括增压技术,……也就是小排量、柴油、增压。德国也是如此,关注小排量,强调缸内技术,在保证够使的前提下……拼命降低油耗,提高环保。法国就是这个思路,现在整个欧洲,或者说整个世界的小排量柴油机技术中心在法国。举个例子: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都有重要产品供应商在法国生产高压共轨的喷油器和柴油颗粒过滤机构。

  目前,在法国本土上市的新车里,柴油车占百分之70以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车是柴油车,它已经是这个路子了,它的情况与中国目前柴油质量不过关、城市不允许柴油车上路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次,法国车的传统,排量都不大。雪铁龙最高端的C6也就是V6的3.0。但这并不影响它使用,要速度有速度,要质量有质量,要外观有外观,够了。法国人的思路就是这样,跟美国人那种恨不得屁股上按上火箭发动机的性格完全不同。美国人地广人稀,道路宽阔平坦,很多人喜欢高大异常、排量巨大的皮卡,城市生活里,这些皮卡的后斗多少用处呢?……其实就是这种文化罢了。法国亦然。谈不上对错,各有特点。

  发动机是这样,车本身也如此。

  北欧的、瑞典的车就强调底盘,强调安全,气囊啊安全带呀什么的,这是它发明使用的,因为它冰天雪地。英国车就是四平八稳,圆滑流畅,座椅的皮子要好,必须得是双线缝的,它自认为贵族传统啊,它强调把架子摆好。德国人两个极端,要么我极端稳重,坦克一样,要么我极端亲民,最简单的甲虫、现在的高尔夫,它的特点是无论大小,我质量如一,我极端认真。意大利呢,都是欧洲车商,意大利的设计思路就不一样,狂放,甚至粗野,要性能,爆发,给教皇的蓝旗亚算高端、稳重的车了,但性能也毫不含糊,也动不动能随时拉出去秒杀谁谁、时刻准备好参加拉力赛。西班牙呢,它自己不行,但它特别喜欢赛车,斗牛士性格,火爆,所以性能车在西班牙卖得很好。然后法国,法国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设计,不惊艳毋宁死,做飞机就做谁都不敢做的超音速大型客机,能不能卖得出去另说,技术必须高端,外形必须让你惊掉下巴。做汽车,DS明摆着的,我把从外形到技术……明天的车现在就给你,要说排量也不大,而不但戴高乐自己喜欢,还吸引着美国国母杰奎琳购买,美国是汽车大国呀,他们总统夫人去买法国车……,更有意思的是,当年的社会主义东德,又是僵硬的社会主义又是死板的德国人……他的总书记去购买法国这款高级“潮”车,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买同一款美的邪恶的车,很奇怪吧。它现在最昂贵、高端的C6,看上去还是那个秃尾巴鹌鹑一样,仿佛富康的模子里刻出来的,它的设计思路一脉相承。二是它的底盘技术比较好,中低端的后轴随向,高端的主动电控液压高低自调,魔毯,两个都是独门绝技。雪铁龙这个百年老店没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搞死,主要是靠的底盘技术和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底盘调教功夫。它稳当,在欧洲湿滑、泥泞、狭窄的特点下它给你安全感,甚至在瑞典的冰天雪地里它跑得比瑞典人的车还快。

  只在一个欧洲,情况就这么不同。所以你很难拿某种标准来衡量好与坏。在市场方面,它们都活着,也就是说都有客户群体在支撑着。你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所以你看到,英国车永远是圆滑平稳,德国车永远是稳重厚实,瑞典车那个车楼子后面的线条永远像被斧头剁过一样,而一想起意大利的车就跟速度联系在一起,雪铁龙呢……永远是秃尾巴鹌鹑。

  他们为什么不改改?

  因为你只有舍弃一些,才能稳定地得到另一些。人与人是不同的。


  有的人卖车,想方设法卖给你一辆;而有些人则不但卖给你一个人,还要通过你影响你的亲朋好友,影响你的孩子,让你世世代代记住他的车的特点、买他的车。

  有的人卖车是一锤子买卖,而有些人则是你换车时必然的选择。你选择了它一辆,它就千方百计做到你以后永远使用它的产品。只要你喜欢它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永远不变!


  一个没有自己特点的车商,就等于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就永远是狗熊掰棒子,不但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反而容易被残酷市场随时淘汰。

  而什么是自己的特点呢?

  还是那句话,面面俱到是不存在的,全面优秀是不可能的,谁都不傻,都在努力,你只能舍弃一些,才能留住另一些。
顶两由之,
TB现在的汽车文化和大多数“MADE IN CHINA”的产品一样
回复 19# 两由之
以前人们的汽车消费不理智。可是现在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逐渐接受以质量,性能原汁原味的时候欧洲那些货却一味的加长。。。
本田,丰田包括铃木现在却在中国短轴距推出性能车款,欧洲人得市场嗅觉和小日本比差的太远。。。
两由之 发表于 2010-9-19 09:41

我就是说xsara是烂车,就招你这么多话。
寻找张菁 发表于 2010-9-19 12:26

法国车,一般吧,好在有三大车厂撑着,质量也过得去。

在欧洲销售的家庭车,还是本国车厂的比较首选,法国人比德国人穷,比意大利西班牙人富,所以法国车粘这个光比较多。
cedric 发表于 2010-9-19 23:59

哈哈,我也没说赛纳多么好,倒是反复强调这类的车来中国必死,包括博悦。

你想多了。


我那么多话,是把自己的认识完整地提出来,尽量有条理。我的帖子不是针对你个人。可惜,你也许没看出来。

另外,隐约记得曾经有人叫我唐僧……,好些年前了吧,……我记不起来了。
lhy981230 发表于 2010-9-19 16:27


类似206这样的车在欧洲卖得很好,而欧洲人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恐怕要比中国人大上一圈吧……,可没听说过欧洲人认为这类的车小。反倒中国人认为小。

为什么?

因为汽车在欧洲就是简单的代步工具,除极个别的车型,汽车的含义也就等于我们的自行车。基本上座不满,所以前排空间可以,后排不论了。

举个例子:老普桑,德国车,三箱,比较符合中国人对轿车的认识。而普桑的后排座位呢……它的坐垫不是平的,是向后下方窝进去的。据说,只是据说……这是为狗准备的地方,防止狗在后排座睡着了掉下去。假如这个说法正确,那中外用车观念的差距就很巨大了。在中国,后排座位是谁坐的地方?

中国的实际情况,很多家庭的车都动辄满座,所以他觉得小。不是前排空间不够,而往往是后排。这就是中国特色。以后排乘坐人的感受为感受,以不开车的人的感受为感受,所以特别强调轴距,强调后排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这个情况很难说对错,只能说具有中国特色。实际上,面对这种特色,车商们都做出了各种调整。

而,到底中国特色是过渡性现象、将会随着汽车走进家庭而回归“正常认识”呢……还是应以中国特色为准重新构建对车辆的认识呢……。虽然目前还有争论,但具体到车商的选择……那已经很清楚了。

简单说,欧洲绝大多数人仅把车辆当作代步工具;而中国绝大多数人,恨不得以车为家,凡是家里有的,感觉舒服的,彩电、冰箱、DVD,电脑、饮水机、大音响,乃至沙发、衣柜、鞋盒子等等等等,甭管这个车卖不卖,卖多少,先都装全了再说。

汽车,在欧洲是自行车概念,在中国是房子概念。

这就是最大差别。

二十多年来,外国车商在中国的合资历程,就是因应这种中国特色而不断“改进”、“修正”的过程。

无所谓对错,他们必须生存、发展,必须把车卖出去。

而两厢车在国内的发展,也说明了……市场正在细化,后排座不用总坐满人的情况已经出现,一家两辆车乃至多辆车的情况已经出现。人们对车辆的选择,已经开始了区别。

各种人士对车辆的定位正在进一步区分、明晰。

对车辆“贪大”,对配置“求全”的观念已走过顶点。

以后的路看上去很简单,只要慢慢走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

因为现在大城市开始堵车了,非常厉害的堵车。各种收费、油费甚至事故赔偿不合理等等,用车成本迅速上涨。内外交加,对汽车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加上了非常严重的不确定性。

也许这就是中国,你永远无法预测,谁也不知道明天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下,车商的某些“功利性”做法,我觉得不应该受谴责。
两由之 发表于 2010-9-20 10:14


      这样有点拔高欧洲人的思想境界。

越有钱的国家,越北方的国家,出产的汽车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无他,有钱人。

与南方出产的汽车,越是廉价货的代名词,要是谁家开韩国汽车,基本可以肯定,这家工资不高。
车永学 发表于 2010-9-15 17:40


    在2箱车阵营中,高尔夫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法国车贬值超过1半的时候,德国车可能才贬值四分之一,要知道德国车售价比法国车本来就高,这个时候意大利车就剩下残值了。

欧洲情况,仅供参考。
cedric 发表于 2010-9-20 17:48

不一定。

瑞典够北的吧,萨博是废气增压鼻祖,“贴地飞行”的实践者,技术上独树一帜。窝窝在安全性和发动机方面也很有心得。而质量呢,萨博以娇气著称,窝窝一直一般般,尤其是国产后……各种稀奇古怪的毛病层出不穷,几乎成了质量恶劣的代表。从价格上来说,北边的车也不是普遍贵于南边。

我上面帖子里就说过:在欧洲,汽车早已不是财富的象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仅是代步工具。好比中国的自行车。你骑一辆300块钱的车,我骑一辆3000块钱的车,不能说明我有钱,只说明咱们都有一辆自行车而已。在德国,开高尔夫的老同志们遍地都是,但不都是穷人。当然,劳斯莱斯之类极少数的除外,迈巴赫之类的暴发户也除外。至于跑车,很多都是小玩闹在开。


也不要瞧不起韩国车。我倒觉得韩国车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边沿,无论从质量控制还是从整体设计,尤其是自己的发动机,都形成了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全世界都在关注,各种评比的优胜者中越来越多见韩国品牌,小日本对此很紧张。……也许只有中国人对之嗤之以鼻吧。

我几年前就想到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国人对韩国车的印象那么坏?

我的结论是历史原因。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以山东、海南为代表的汽车走私毁了韩国车在中国的印象。

当时国内的汽油还是含铅汽油,对无铅汽油环境下使用的韩国发动机危害甚大。而走私汽车并没有因应这个环境对发动机结构和参数进行物理修改,直接造成韩国走私车的发动机故障率高,又因为当时没有定点维修站,维修保养相对困难,配件价格昂贵,所以很多人对之咒骂。这个印象从此就形成了。

其实这类的现象不独韩国车有,我们了解到的个别德国高端车……走私进来的……比如宝马大奔,也出现过个例,砸大奔的、驴拉宝马的……都是。

为什么呢?还是汽油问题。

国内汽油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来讲,大贸手续进来的外国车上市之前都有个调整发动机参数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物理调整点火提前角,在功率上略有影响,但能够适应国内的油品,不至于让爆震很快毁掉发动机性能。大家可以回忆回忆,查一查,同一款外国的发动机进来后……其参数标定往往比外国环境下略有减少,就是这个原因。


而走私进来的呢?……没有这个过程,所以它不适应国内油品,容易坏。而一般的维修站不具备调整点火提前角的维修能力,甚至根本不了解问题原因,往往从表象上认为是积碳的原因,维修方法不外乎清洗进气系统、喷油器,外加清洗节气门,严重一些就开缸清洗。但这些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过段时间又不行了……。所以车主们很头疼,骂街……修不好的大奔!


回头想想现在的韩国车……

从哪个方面说它不好呢?

不是世界第一就等于不好?

还是……因为便宜所以不好?

我个人不认为它不好。我认为它很好,现代、起亚,尤其是起亚,进步神速,质量稳定,价格合理,性能提高很快,整体设计越发有特点。包括最不济的、已经被外国控制的大宇,它的车型换个美洲某国的商标,不是在中国卖得一直很火吗?

我窃以为,也许个别咒骂韩国车的人……本身就是开的韩国车。呵呵。
cedric 发表于 2010-9-20 21:13

在欧洲,小型车……就说两箱车吧,法国的雷诺、标致和雪铁龙以及意大利的菲亚特,他们的产品以2CV、ZX、206、307、拉古纳、熊猫等等吧,包括风景、毕加索这些纯家用车,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里,向来是市场大户。小平同志在雷诺当打工仔时,未来的大众、奥迪的创始领导班子里的同志们还在玩尿泥……

当然,不能否认甲壳虫、高尔夫对小型车市场的突出贡献,不能否认其亲民的本质和巨大的销量。从本质上,这些车是一样的。

谁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你是在说销量么?

要说家用车的销量,第一是小日本的花冠,也就是卡罗拉。高尔夫只能排第二,而且是加上捷达(三箱高尔夫)。

说性能吗?……钢炮车型有的是,无非就是砸钱装东西呗,今天你明天我的……,谁服谁?

说外形?……见仁见智。高尔夫刚进入中国不被接受,外形是其中之一。


不过,可以这样说:在欧洲市场、单一车型销售方面,高尔夫屡次获得销量冠军!

加上合适的定语,才讲得通。



至于欧洲市场两箱车的残值,这个我不关心。我估计,那些购买德国品牌以外的人们也不怎么关心。是啊,他们为什么买车之前不好好算算保值率呢?为什么不为将来卖二手车做个准备呢?为什么不买个残值率更高的品牌呢?

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觉得吧,我要买个自行车的话我只会考虑它好不好看、质量如何、轻重是否合适、座子硌不硌屁股……,而绝不会考虑以后卖它时还能值多少钱……。也许直接就扔垃圾堆了。

我还觉得,……欧洲人买这种两箱小车时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当然,我不是欧洲人,我只是站在车主的角度在推断。可能不对。
两由之 兄弟太能侃了……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