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赴美生子调查: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7:33
http://cd.qq.com/a/20100831/002426.htm

中国人赴美生子调查: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2010年08月31日12:32新华网
字号:T|T

中国人赴美生子调查: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资料图片

………………………………………………………………………………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140余年后,因为这条修正案的鼓励,一些年轻夫妇从中国内地出发,选择把腹中的生命诞在地球彼端的土地上。

  他们希望用人力改变“天意”,让这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孩子,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便有机会享有美国的优质教育、福利与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一个为之服务的赴美生子产业链也逐渐发展起来。在不乏“灰色”与投机的色彩下,中国父母和商家们各自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但让人深思的是,在移民热的背景下,“赴美生子”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国公民对其所属国家公共服务与社会环境的评价,当现实让他们无可奈何时,他们选择了“用脚投票”。
制造“美国人”

  在一些赴美生子的家庭眼中,这是一项“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的投资行动。他们希望尽自己所能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让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便站在最优的“起跑线”上。

  “我是济南人,也是美国人”,两岁半的聪聪已经学会了这样介绍自己。聪聪的母亲王静曾是一位妇产科医生,2007年末利用一张商务签证去了美国。这项耗时三个月、花费近20万的“投资”,回报给她的是一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儿子。

  “当然,对于济南人和美国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聪聪还不知道。”王静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由代办赴美生子业务的服务商们归纳的:成为美国人,能享受180多个邦交国入境免签证、享受美国13年义务教育、进入美国大学学费节省上百万人民币、享有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住低价高品质的老人公寓,甚至在其他国家政局动荡时,即使航空封锁亦享有优先搭机离开的权利??总之,“投资回报率简直比抢银行还高”。

  1868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在美国出生的婴儿,不论其父母的种族以及是否拥有合法身份,都自动成为美国公民。受此“落地公民权”吸引,有业内人士统计,最近两年,每年约有四五百位中国大陆妈妈持旅行或商务签证赴美,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月子中心生下她们的美国孩子,婴儿满月后再带回国内抚养,完成她们的“生产之旅”。

  1 >><< 1 >>

  条条理由选美国

  “咔嚓”一声,2B铅笔的笔芯断了,可答题卡还没有涂满;作文在写最后一段,可是题目总是想修改,手忙脚乱中,教室铃声骤然响起——这是时常惊醒上海姑娘李琳的噩梦,那是高考的“苦难岁月”长久留下的“遗产”。如今已经30岁的李琳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尽管已经离开校园多年,却仍然摆脱不掉那些阴影:“我是被国内的教育制度折腾得死去活来了。”

  三个星期前,她不经意间看到报纸上有到美国生子的服务信息,立刻决定要成为一名实践者。她详细列好了自己的计划:为不让公司知道,她准备以别的理由获得公司开具的在职证明,以申请签证;怀孕后,再托医院关系向公司获得至少三个月的病假许可,前往美国生产。

  当然,这其中的可变因素仍然很多。 她担心家里的活动资金可能不够,“中介说的两万美金应该不够,得再存几个月钱准备三万美金才行”;她只去过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担心签证被拒;她还在苦苦寻觅性价比较高的月子中心,“毕竟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生孩子”。

  不过,这些困难在“以留学生身份就读国内高校、以美国人身份进入美国知名大学”的诱惑下,似乎不值一提,“想到孩子可别走咱的老路,能让他轻松一点是一点,我就觉得这折腾得值。”

  一切为了“孩子”,尤其是,当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将会成为家里老二的时候。

  2 >>

  <<

  2 >> 同样住在上海的陈馨本来从未想过“一胎制”有什么不妥。她受着“计划生育”的教育长大:小学课本上就讲,我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总是世界倒数;春节晚会,她也会看着“超生游击队”发笑。然而,当她知道第二个孩子已经孕育时,事情却不一样了。“如果没有一胎制的政策,我会希望有两个孩子,我很期盼两个孩子在家打闹嬉戏,长大后也能有个相互扶持。”她说。

  陈馨试想过很多可能性。怀孕时得避开居委会的耳目,是担惊受怕地在家待产,还是躲回乡下老家去?生了之后要罚款,根据《上海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将按夫妻双方实际年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反正要罚款,不如拿了这笔钱去国外生”,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公很快做了决定,“既然国内不能要这个小孩,我们就把他(她)生到美国去。”

  更好的教育、“合理合法”的二胎,是众多赴美生子妈妈们的首要考虑,而其他理由则不一而足。聪聪的妈妈王静,曾在国内一家大型医院妇产科工作。因为床位紧张,只有临近生产状态的孕妇才会被送到待产室,“反正脱光了,有时候给你盖床被单,有时这都没有。很多家属就在外面等着,就这么从人堆里推过去了,让我感觉挺没尊严的。”王静至今仍有心理阴影。

  还有的准妈妈只是“灵机一动”,比如公司恰好派去美国商务出差;或是赴美求学、培训交流。更有出人意料的理由——“可以逃离婆婆老人家的魔掌”。有妈妈在网上留言说,“免得老公在家‘里外不是人’,免得为婆婆一知半解的月子知识而吵架,让坐月子就像在作战一样”。

  3 >>

  <<

  3 >>

  精英妈妈群

  2007年末,怀孕七个多月的王静终于站在温暖的加州阳光下。从签证到飞行、再到入关,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中介的嘱咐进行的:确定怀孕后立刻预约面谈,避免签证官看出迹象;最晚临产两个月前动身赴美(如果肚子太大还得提前);入关时穿深色上衣,手臂上最好再披一件外套遮挡:在真正踏上美国国土前,“生孩子”还是准妈妈们必须千方百计隐瞒的秘密。

  一旦跨过这个难关,便有月子中心派来的专车在机场迎候,妈妈入住后甚至可能有个小小的欢迎会:“生孩子”又立刻变得天经地义、正大光明。

  月子中心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均有分布,以洛杉矶地区最为集中。它最早专供移居美国的当地台湾人坐月子,后来才渐渐接待从台湾本土、从大陆来美国生孩子的妈妈们,提供食宿、交通、联系医院、代办证件等全套服务。

  王静入住的,便是由一位四川人开办的、第一批成立的月子中心。每天早八点起床、晚十点睡觉,每周一三五产检,二四去附近语言学校上课。一周还有三次外出购物的美妙时光,日子舒适得“就像回到住在宿舍的大学时代一样”。

  4 >>

  <<

  4 >> 不过,她们的居住条件远非大学宿舍可比。王静所住的、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小套雅房,与另一位准妈妈共用客厅、阳台与厨房,每月租金是两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坐月子,还要加收一万八千元。

  在国内,王静做的是外贸生意。未婚的她向签证官出示的资产包括,一套60平方的房子、一辆十二万的福特汽车、二十多万存款以及相同金额的年收入证明。

  在那些去美国的内地妈妈中,王静的经济状况似乎只能算这个群体的“下限”。一些妈妈去奢侈品打折店,一次便刷掉六七万人民币;买的婴儿奶粉、衣服、家具,不得不租用集装箱运回国内;还有的妈妈,生完孩子出了医院,直接让司机拉到拉斯韦加斯,在赌场里一天就可以输掉几十万人民币,“有很多人真的非常有钱,很难想象”。

  一家洛杉矶月子中心的老板Andy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些财力充实的妈妈们,大部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省会城市,她们大多出生于1975至1985年间,“三成左右有出国或留学经历,二成英文流利”。

  “大多是企业老板、外企主管、政商名流、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等等。”在国内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中介服务的赵玲玲表示,能够有意愿、有条件且能成行的父母,在广大的人口基数中,“还是少数富裕父母中的少数人”。

  5 >>

  <<

  5 >>

  美国式生产

  “哪一天吃早饭,发现谁没来,哦,肯定昨天晚上去医院生了”,与一群待产妈妈们住在一起的陈馨,渐渐发现生孩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孕妇在一起,不会紧张”。

  王静刚到洛杉矶时自主选定的产检医生,也是她的生产医生。医生们多为华人移民,平时呆在各自的私人诊所,只在生产等需要运用大型医疗设备时才到固定合作的医院里去。王静住在待产、生产、恢复三合一的单人病房,生产时打了无痛分娩针,有护士、护工与医生三人为她服务。

  医院送来的产后第一餐和平时没什么不同,色拉、鸡肉、土豆泥、面包、咖啡、橙汁,据说有的医院甚至会送冰激凌。她喝下了凉橙汁,也洗了澡。一位显然非常了解华人月子禁忌的护士,之前特意嘱咐过她:“别担心,你是可以洗澡的!”

  王静生产顺利,但因聪聪患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而住院两周。一个小细节她至今仍然记得,那是医生在为聪聪作B超检查。尽管仪器还没有国内某些大医院先进,但当医生在聪聪身上涂乳液时,他特地转过头来安慰王静说:“这个乳液是暖的,baby不会不舒服。”聪聪出院时,更让她意外的是,高达10万美金的账单最后依靠申请医药补助而由美国政府埋单。

  正常情况下,顺产一天、剖腹产三天,妈妈们就会从医院回到月子中心。提前的预产期与迅速的生产,常让一些打算在“关键时刻”陪产的爸爸措手不及。每月交纳600至800美金,爸爸便可在妈妈的房间内支一张小床陪护。他们大多在入住与生产时出现,偶尔探望,更多则是通过网络、电话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联系。

  6 >>

  <<

  6 >>

  不靠谱的月子中心

  尽管“收益”可能颇丰,但“生产之旅”绝非坦途。从签证时的小心忐忑、长达15个小时的飞行,到入关时的惴惴不安,再到月子中心的选择与居住,包括在医院生产的过程,对孕妇来说,时刻都可能遇到危机。

  在洛杉矶,月子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老板。有的老板会在超市买五六种新鲜水果混搭,但有的则只会拣减价处理的劣质苹果;有的老板允诺远途购物,说到做到,但有的总是忘记在约定的时间将准妈妈们接回来。“最严重的一次,一家月子中心让两个准妈妈在大冬天里等了两个小时,回来之后妈妈气得不行,第二天竟然全部提前生产了。”

  王静讲诉她朋友的遭遇。

  除了近30家月子中心,洛杉矶地区还有大量“民宿”提供待产及坐月子服务。在这类收费较低的地方,孕妇一般与老板合住在一幢别墅里,有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或是与其他普通房客混居,居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无论是月子中心,还是民宿,其实没有一家得到政府商业注册,因为美国文化中没有“月子”一说。只被华人认可的月子中心,只以家庭式或私人经营的模式默默存在着。一旦发生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孕妇们常常处于弱势一方。

  “这里没有合同上规定的24小时专业人员护理宝宝,他们不管有几个孩子都只会请一个内地过来打工的农村老太太来看孩子。饭菜慢慢由四个变三个、两个,品种天天老三样,食物永远是不新鲜的带着变质的味道,没有合同上承诺的点心和果汁。水果篮里或干脆啥也没有,或有时会放几个酸得让人腮痛的长得歪瓜劣枣的99美分店买来的桃或柚子??”一篇发布在网上的《逃离狼窝月子中心》里记载,当老板在41摄氏度高温的天气下仍然不愿意打开空调时,三位内地孕妇最终联合斗争搬进了其他月子中心,而代价却是各自交纳“违约金”,住的时间越长,交纳的违约金越多。

  7 >>

  <<

  7 >>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何为他乡何为故乡,这些让他(她)父母们挠头的问题,对这个新生命而言,暂时全无意义。

  才一个月大的聪聪因为具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美国护照,所以在美国政府看来,他是美国人的“小天使”。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虽出生在外国,仍具有中国国籍。所以,在中国政府看来,聪聪还是“自己人”。难办的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包括王静、陈馨在内,相当部分赴美生子的父母们都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公职,也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他们做好了在国内缴纳借读费或是上私立学校的打算,这完全在他们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两代人两种国籍,一个小麻烦是,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

  从2010年6月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陈馨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抛锚孩子”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如果决定去美国生产,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因为孩子将来“注定要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有着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价值观,他(她)将面临矛盾和困惑,而培养教育这个孩子将比其他孩子有着更大的难度。”

  一位妈妈告诫那些打算行动的家庭。

  而聪聪的妈妈王静,已经开始尝试为孩子填平这一鸿沟。聪聪出生后,王静每年夏天都带他到美国参加儿童夏令营。两年来,聪聪的改变让她惊喜。“第一次出去,他很不喜欢与别人玩;而第二次出去,他变得大方了,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小朋友,他都愿意打招呼。”

  8月11日,美国私人研究机构“皮尤西语裔研究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发布报告,在2008年全美国430万新生婴儿当中,有大约34万是非法移民的子女。美国国内保守派有越来越多呼声,要求修改法律,以防止非法移民的后代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一旦落地公民权不再,王静们迈向美国的通道便将戛然关闭。

  “不去美国生,是一种选择。去美国生,也是一种选择”,但王静觉得,在选择的背后,是孩子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许十多年后,孩子会选择放弃美国国籍,渴望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谁知道呢?” (记者/陈薇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王静、李琳、陈馨为化名)

  8 >>

  <<

  8 >>

  中国人赴“外”生子

  近年来,内地人涌现出赴大陆以外地区生子风潮。风潮初始于香港。随着2001年香港在法律上给予非港父母的“港生人”身份认同、2003年港澳自由行开放,花费十万余人民币的“赴港生子”迅速兴起。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港生一代”人口总数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2009年的29760 人。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自2009年中期至2010年中期,香港新生儿中近半为内地产妇所生。

  然而,从2006年起,香港采取提高公、私立医院产子套餐费用、产妇预约入港等限制内地孕妇措施,拥有“落地公民权”的美国开始被少数内地家庭关注。据美国洛杉矶月子中心业者估算,目前,在洛杉矶(约有500余间月子客房),大陆孕妇已占一半左右。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除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外,越来越多来自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外国产妇在美国(甚至包括塞班和关岛)生产。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6年,非美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子女激增53%,而美国本土婴儿出生率同期只增长5%。

  美国驻华大使馆向《中国新闻周刊》明确答复:“目前没有任何法律反对外国孕妇以B1/B2(商务、旅游签证)或其他形式的签证赴美。”8月13日,美国奥巴马政府亦明确表示反对修改此公民准则。

  然而,自从2005年以来,美国保守派议员每年都会联合署名向国会提出议案,要求限制甚至废除落地公民权。曾报道中国妈妈赴美生子现象的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基斯日前对中国媒体表示,该新闻在美国引起很大关注,甚至可能推进宪法修改。

  在其他曾实行落地公民权的国家中,新西兰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法案,规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没有获得永久居住权或公民权,即使在新西兰生育也不会获得公民权。除美国外,国内也有人将目光投向加拿大等极少数仍实行落地国籍政策的国家。 (文/周蔓仪、孙卓)

  9 >>

  <<

  9 >>

  穿越大洋的“生子链”

  赴美生子催生了一条搭扣在地球两端的“产业”链条,行走其上的人们,无论是期待新生命的家庭还是如火如荼的“淘金客”,都难掩身上的灰色和对未来的惴惴心绪

  本刊记者/陈薇

  8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一栋公寓房里,一个推介赴美生子的小型宣讲会正在进行着。“听讲”的是20余位从北京各处赶来的年轻夫妇。

  主讲人张继仁是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业务的服务商之一。此次,受国内中介机构邀请,分别到上海和北京为有意向的夫妇提供咨询。

  “中国大陆用一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台湾六七年的路。”面对那些年轻的夫妇,

  邀请张继仁前来的某中介机构北京代表左冰感慨道。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如今,赴美生子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服务链条,并且,“这个行业已竞争得越来越激烈”。

  台湾“先行者”

  早在二三十年前,一些台湾居民因躲避兵役等原因移民美国,聚居于洛杉矶一带。之后,为台湾妈妈服务的月子民宿应运而生。当民宿老板有单独的住所、不再与孕妇混居时,月子中心也开始正式出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亲戚家生,九十年代在民宿里生,十年前才在月子中心里生。”张继仁总结在美华人的生育历程。

  七年前,张继仁陪同妻子在洛杉矶生子,当时洛杉矶的月子中心不超过七家,且大多由移民公司代办,费用高昂。准妈妈们聚居在别墅里,饮食搭配、外出行程、保姆聘用等由老板随兴而定,品质良莠不齐。即便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准妈妈们到此生产,从而迎来第一拨华人赴美生子高潮。

  消费群增长刺激了月子中心的完善,在张继仁等 台湾“先行者”们的打拼下,月子中心开始走上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外出行程和餐饮标准有规可循,婴儿房开始采用从台湾海运去的医用看护床,接送车辆也从普通家轿改为豪华小巴。

  然而,这一切还与大陆的准妈妈们无关。七年前,张继仁在洛杉矶所有月子中心见到的大陆妈妈,“全部找一找,不到10个”。

  张所不了解的是,那一年正是港澳自由行放开,一些大陆准妈妈们踏上了赴港生子之路。

  10 >>

  <<

  10 >>(中国新闻周刊)http://cd.qq.com/a/20100831/002426.htm

中国人赴美生子调查: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2010年08月31日12:32新华网
字号:T|T

中国人赴美生子调查:投资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
资料图片

………………………………………………………………………………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140余年后,因为这条修正案的鼓励,一些年轻夫妇从中国内地出发,选择把腹中的生命诞在地球彼端的土地上。

  他们希望用人力改变“天意”,让这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孩子,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便有机会享有美国的优质教育、福利与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一个为之服务的赴美生子产业链也逐渐发展起来。在不乏“灰色”与投机的色彩下,中国父母和商家们各自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但让人深思的是,在移民热的背景下,“赴美生子”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国公民对其所属国家公共服务与社会环境的评价,当现实让他们无可奈何时,他们选择了“用脚投票”。
制造“美国人”

  在一些赴美生子的家庭眼中,这是一项“回报率比抢银行还高”的投资行动。他们希望尽自己所能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让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便站在最优的“起跑线”上。

  “我是济南人,也是美国人”,两岁半的聪聪已经学会了这样介绍自己。聪聪的母亲王静曾是一位妇产科医生,2007年末利用一张商务签证去了美国。这项耗时三个月、花费近20万的“投资”,回报给她的是一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儿子。

  “当然,对于济南人和美国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聪聪还不知道。”王静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由代办赴美生子业务的服务商们归纳的:成为美国人,能享受180多个邦交国入境免签证、享受美国13年义务教育、进入美国大学学费节省上百万人民币、享有各项社会福利措施、住低价高品质的老人公寓,甚至在其他国家政局动荡时,即使航空封锁亦享有优先搭机离开的权利??总之,“投资回报率简直比抢银行还高”。

  1868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在美国出生的婴儿,不论其父母的种族以及是否拥有合法身份,都自动成为美国公民。受此“落地公民权”吸引,有业内人士统计,最近两年,每年约有四五百位中国大陆妈妈持旅行或商务签证赴美,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月子中心生下她们的美国孩子,婴儿满月后再带回国内抚养,完成她们的“生产之旅”。

  1 >><< 1 >>

  条条理由选美国

  “咔嚓”一声,2B铅笔的笔芯断了,可答题卡还没有涂满;作文在写最后一段,可是题目总是想修改,手忙脚乱中,教室铃声骤然响起——这是时常惊醒上海姑娘李琳的噩梦,那是高考的“苦难岁月”长久留下的“遗产”。如今已经30岁的李琳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尽管已经离开校园多年,却仍然摆脱不掉那些阴影:“我是被国内的教育制度折腾得死去活来了。”

  三个星期前,她不经意间看到报纸上有到美国生子的服务信息,立刻决定要成为一名实践者。她详细列好了自己的计划:为不让公司知道,她准备以别的理由获得公司开具的在职证明,以申请签证;怀孕后,再托医院关系向公司获得至少三个月的病假许可,前往美国生产。

  当然,这其中的可变因素仍然很多。 她担心家里的活动资金可能不够,“中介说的两万美金应该不够,得再存几个月钱准备三万美金才行”;她只去过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担心签证被拒;她还在苦苦寻觅性价比较高的月子中心,“毕竟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生孩子”。

  不过,这些困难在“以留学生身份就读国内高校、以美国人身份进入美国知名大学”的诱惑下,似乎不值一提,“想到孩子可别走咱的老路,能让他轻松一点是一点,我就觉得这折腾得值。”

  一切为了“孩子”,尤其是,当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将会成为家里老二的时候。

  2 >>

  <<

  2 >> 同样住在上海的陈馨本来从未想过“一胎制”有什么不妥。她受着“计划生育”的教育长大:小学课本上就讲,我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总是世界倒数;春节晚会,她也会看着“超生游击队”发笑。然而,当她知道第二个孩子已经孕育时,事情却不一样了。“如果没有一胎制的政策,我会希望有两个孩子,我很期盼两个孩子在家打闹嬉戏,长大后也能有个相互扶持。”她说。

  陈馨试想过很多可能性。怀孕时得避开居委会的耳目,是担惊受怕地在家待产,还是躲回乡下老家去?生了之后要罚款,根据《上海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将按夫妻双方实际年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反正要罚款,不如拿了这笔钱去国外生”,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公很快做了决定,“既然国内不能要这个小孩,我们就把他(她)生到美国去。”

  更好的教育、“合理合法”的二胎,是众多赴美生子妈妈们的首要考虑,而其他理由则不一而足。聪聪的妈妈王静,曾在国内一家大型医院妇产科工作。因为床位紧张,只有临近生产状态的孕妇才会被送到待产室,“反正脱光了,有时候给你盖床被单,有时这都没有。很多家属就在外面等着,就这么从人堆里推过去了,让我感觉挺没尊严的。”王静至今仍有心理阴影。

  还有的准妈妈只是“灵机一动”,比如公司恰好派去美国商务出差;或是赴美求学、培训交流。更有出人意料的理由——“可以逃离婆婆老人家的魔掌”。有妈妈在网上留言说,“免得老公在家‘里外不是人’,免得为婆婆一知半解的月子知识而吵架,让坐月子就像在作战一样”。

  3 >>

  <<

  3 >>

  精英妈妈群

  2007年末,怀孕七个多月的王静终于站在温暖的加州阳光下。从签证到飞行、再到入关,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中介的嘱咐进行的:确定怀孕后立刻预约面谈,避免签证官看出迹象;最晚临产两个月前动身赴美(如果肚子太大还得提前);入关时穿深色上衣,手臂上最好再披一件外套遮挡:在真正踏上美国国土前,“生孩子”还是准妈妈们必须千方百计隐瞒的秘密。

  一旦跨过这个难关,便有月子中心派来的专车在机场迎候,妈妈入住后甚至可能有个小小的欢迎会:“生孩子”又立刻变得天经地义、正大光明。

  月子中心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均有分布,以洛杉矶地区最为集中。它最早专供移居美国的当地台湾人坐月子,后来才渐渐接待从台湾本土、从大陆来美国生孩子的妈妈们,提供食宿、交通、联系医院、代办证件等全套服务。

  王静入住的,便是由一位四川人开办的、第一批成立的月子中心。每天早八点起床、晚十点睡觉,每周一三五产检,二四去附近语言学校上课。一周还有三次外出购物的美妙时光,日子舒适得“就像回到住在宿舍的大学时代一样”。

  4 >>

  <<

  4 >> 不过,她们的居住条件远非大学宿舍可比。王静所住的、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小套雅房,与另一位准妈妈共用客厅、阳台与厨房,每月租金是两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坐月子,还要加收一万八千元。

  在国内,王静做的是外贸生意。未婚的她向签证官出示的资产包括,一套60平方的房子、一辆十二万的福特汽车、二十多万存款以及相同金额的年收入证明。

  在那些去美国的内地妈妈中,王静的经济状况似乎只能算这个群体的“下限”。一些妈妈去奢侈品打折店,一次便刷掉六七万人民币;买的婴儿奶粉、衣服、家具,不得不租用集装箱运回国内;还有的妈妈,生完孩子出了医院,直接让司机拉到拉斯韦加斯,在赌场里一天就可以输掉几十万人民币,“有很多人真的非常有钱,很难想象”。

  一家洛杉矶月子中心的老板Andy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些财力充实的妈妈们,大部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省会城市,她们大多出生于1975至1985年间,“三成左右有出国或留学经历,二成英文流利”。

  “大多是企业老板、外企主管、政商名流、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等等。”在国内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中介服务的赵玲玲表示,能够有意愿、有条件且能成行的父母,在广大的人口基数中,“还是少数富裕父母中的少数人”。

  5 >>

  <<

  5 >>

  美国式生产

  “哪一天吃早饭,发现谁没来,哦,肯定昨天晚上去医院生了”,与一群待产妈妈们住在一起的陈馨,渐渐发现生孩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孕妇在一起,不会紧张”。

  王静刚到洛杉矶时自主选定的产检医生,也是她的生产医生。医生们多为华人移民,平时呆在各自的私人诊所,只在生产等需要运用大型医疗设备时才到固定合作的医院里去。王静住在待产、生产、恢复三合一的单人病房,生产时打了无痛分娩针,有护士、护工与医生三人为她服务。

  医院送来的产后第一餐和平时没什么不同,色拉、鸡肉、土豆泥、面包、咖啡、橙汁,据说有的医院甚至会送冰激凌。她喝下了凉橙汁,也洗了澡。一位显然非常了解华人月子禁忌的护士,之前特意嘱咐过她:“别担心,你是可以洗澡的!”

  王静生产顺利,但因聪聪患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而住院两周。一个小细节她至今仍然记得,那是医生在为聪聪作B超检查。尽管仪器还没有国内某些大医院先进,但当医生在聪聪身上涂乳液时,他特地转过头来安慰王静说:“这个乳液是暖的,baby不会不舒服。”聪聪出院时,更让她意外的是,高达10万美金的账单最后依靠申请医药补助而由美国政府埋单。

  正常情况下,顺产一天、剖腹产三天,妈妈们就会从医院回到月子中心。提前的预产期与迅速的生产,常让一些打算在“关键时刻”陪产的爸爸措手不及。每月交纳600至800美金,爸爸便可在妈妈的房间内支一张小床陪护。他们大多在入住与生产时出现,偶尔探望,更多则是通过网络、电话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联系。

  6 >>

  <<

  6 >>

  不靠谱的月子中心

  尽管“收益”可能颇丰,但“生产之旅”绝非坦途。从签证时的小心忐忑、长达15个小时的飞行,到入关时的惴惴不安,再到月子中心的选择与居住,包括在医院生产的过程,对孕妇来说,时刻都可能遇到危机。

  在洛杉矶,月子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老板。有的老板会在超市买五六种新鲜水果混搭,但有的则只会拣减价处理的劣质苹果;有的老板允诺远途购物,说到做到,但有的总是忘记在约定的时间将准妈妈们接回来。“最严重的一次,一家月子中心让两个准妈妈在大冬天里等了两个小时,回来之后妈妈气得不行,第二天竟然全部提前生产了。”

  王静讲诉她朋友的遭遇。

  除了近30家月子中心,洛杉矶地区还有大量“民宿”提供待产及坐月子服务。在这类收费较低的地方,孕妇一般与老板合住在一幢别墅里,有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或是与其他普通房客混居,居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无论是月子中心,还是民宿,其实没有一家得到政府商业注册,因为美国文化中没有“月子”一说。只被华人认可的月子中心,只以家庭式或私人经营的模式默默存在着。一旦发生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孕妇们常常处于弱势一方。

  “这里没有合同上规定的24小时专业人员护理宝宝,他们不管有几个孩子都只会请一个内地过来打工的农村老太太来看孩子。饭菜慢慢由四个变三个、两个,品种天天老三样,食物永远是不新鲜的带着变质的味道,没有合同上承诺的点心和果汁。水果篮里或干脆啥也没有,或有时会放几个酸得让人腮痛的长得歪瓜劣枣的99美分店买来的桃或柚子??”一篇发布在网上的《逃离狼窝月子中心》里记载,当老板在41摄氏度高温的天气下仍然不愿意打开空调时,三位内地孕妇最终联合斗争搬进了其他月子中心,而代价却是各自交纳“违约金”,住的时间越长,交纳的违约金越多。

  7 >>

  <<

  7 >>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何为他乡何为故乡,这些让他(她)父母们挠头的问题,对这个新生命而言,暂时全无意义。

  才一个月大的聪聪因为具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美国护照,所以在美国政府看来,他是美国人的“小天使”。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虽出生在外国,仍具有中国国籍。所以,在中国政府看来,聪聪还是“自己人”。难办的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包括王静、陈馨在内,相当部分赴美生子的父母们都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公职,也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他们做好了在国内缴纳借读费或是上私立学校的打算,这完全在他们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两代人两种国籍,一个小麻烦是,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

  从2010年6月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陈馨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抛锚孩子”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如果决定去美国生产,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因为孩子将来“注定要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有着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价值观,他(她)将面临矛盾和困惑,而培养教育这个孩子将比其他孩子有着更大的难度。”

  一位妈妈告诫那些打算行动的家庭。

  而聪聪的妈妈王静,已经开始尝试为孩子填平这一鸿沟。聪聪出生后,王静每年夏天都带他到美国参加儿童夏令营。两年来,聪聪的改变让她惊喜。“第一次出去,他很不喜欢与别人玩;而第二次出去,他变得大方了,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小朋友,他都愿意打招呼。”

  8月11日,美国私人研究机构“皮尤西语裔研究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发布报告,在2008年全美国430万新生婴儿当中,有大约34万是非法移民的子女。美国国内保守派有越来越多呼声,要求修改法律,以防止非法移民的后代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一旦落地公民权不再,王静们迈向美国的通道便将戛然关闭。

  “不去美国生,是一种选择。去美国生,也是一种选择”,但王静觉得,在选择的背后,是孩子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许十多年后,孩子会选择放弃美国国籍,渴望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谁知道呢?” (记者/陈薇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王静、李琳、陈馨为化名)

  8 >>

  <<

  8 >>

  中国人赴“外”生子

  近年来,内地人涌现出赴大陆以外地区生子风潮。风潮初始于香港。随着2001年香港在法律上给予非港父母的“港生人”身份认同、2003年港澳自由行开放,花费十万余人民币的“赴港生子”迅速兴起。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港生一代”人口总数由2001年的620人增至2009年的29760 人。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自2009年中期至2010年中期,香港新生儿中近半为内地产妇所生。

  然而,从2006年起,香港采取提高公、私立医院产子套餐费用、产妇预约入港等限制内地孕妇措施,拥有“落地公民权”的美国开始被少数内地家庭关注。据美国洛杉矶月子中心业者估算,目前,在洛杉矶(约有500余间月子客房),大陆孕妇已占一半左右。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除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外,越来越多来自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外国产妇在美国(甚至包括塞班和关岛)生产。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6年,非美国人在美国生产的子女激增53%,而美国本土婴儿出生率同期只增长5%。

  美国驻华大使馆向《中国新闻周刊》明确答复:“目前没有任何法律反对外国孕妇以B1/B2(商务、旅游签证)或其他形式的签证赴美。”8月13日,美国奥巴马政府亦明确表示反对修改此公民准则。

  然而,自从2005年以来,美国保守派议员每年都会联合署名向国会提出议案,要求限制甚至废除落地公民权。曾报道中国妈妈赴美生子现象的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基斯日前对中国媒体表示,该新闻在美国引起很大关注,甚至可能推进宪法修改。

  在其他曾实行落地公民权的国家中,新西兰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法案,规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没有获得永久居住权或公民权,即使在新西兰生育也不会获得公民权。除美国外,国内也有人将目光投向加拿大等极少数仍实行落地国籍政策的国家。 (文/周蔓仪、孙卓)

  9 >>

  <<

  9 >>

  穿越大洋的“生子链”

  赴美生子催生了一条搭扣在地球两端的“产业”链条,行走其上的人们,无论是期待新生命的家庭还是如火如荼的“淘金客”,都难掩身上的灰色和对未来的惴惴心绪

  本刊记者/陈薇

  8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一栋公寓房里,一个推介赴美生子的小型宣讲会正在进行着。“听讲”的是20余位从北京各处赶来的年轻夫妇。

  主讲人张继仁是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业务的服务商之一。此次,受国内中介机构邀请,分别到上海和北京为有意向的夫妇提供咨询。

  “中国大陆用一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台湾六七年的路。”面对那些年轻的夫妇,

  邀请张继仁前来的某中介机构北京代表左冰感慨道。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如今,赴美生子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服务链条,并且,“这个行业已竞争得越来越激烈”。

  台湾“先行者”

  早在二三十年前,一些台湾居民因躲避兵役等原因移民美国,聚居于洛杉矶一带。之后,为台湾妈妈服务的月子民宿应运而生。当民宿老板有单独的住所、不再与孕妇混居时,月子中心也开始正式出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亲戚家生,九十年代在民宿里生,十年前才在月子中心里生。”张继仁总结在美华人的生育历程。

  七年前,张继仁陪同妻子在洛杉矶生子,当时洛杉矶的月子中心不超过七家,且大多由移民公司代办,费用高昂。准妈妈们聚居在别墅里,饮食搭配、外出行程、保姆聘用等由老板随兴而定,品质良莠不齐。即便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准妈妈们到此生产,从而迎来第一拨华人赴美生子高潮。

  消费群增长刺激了月子中心的完善,在张继仁等 台湾“先行者”们的打拼下,月子中心开始走上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外出行程和餐饮标准有规可循,婴儿房开始采用从台湾海运去的医用看护床,接送车辆也从普通家轿改为豪华小巴。

  然而,这一切还与大陆的准妈妈们无关。七年前,张继仁在洛杉矶所有月子中心见到的大陆妈妈,“全部找一找,不到10个”。

  张所不了解的是,那一年正是港澳自由行放开,一些大陆准妈妈们踏上了赴港生子之路。

  10 >>

  <<

  10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