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快巴”2011年启动试验 上层能载客下层可过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7 12:42:00


 大公交车踩上“高跷”,让小汽车在它“肚子”里自由穿行——这一标新立异的疏堵发明即将变为现实。昨天,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立体快巴试验段将有望于明年底前在该区的中芬生态谷开建。

  在设计图上见到这个庞然大物时,记者不禁被其巧妙的创意镇住了。车体总高度4.4至4.5米,宽约6米,可横跨两条行车道,空空的“大肚子”里能并行两辆小轿车。时速60公里,上层可同时载客1200至1400人……立体快巴的载客量是普通公交的几十倍,造价却只有地铁的10%。

  这项新发明采用太阳能和电力驱动,彻底实现零排放。只要与沿途设置的充电桩接触就能快速充上电。

  “先期试验线将选在顺义中芬生态谷与市区连接线上,距离不长,最多不超6公里。”张文波透露。当前,相关科研单位已进入生态谷现场进行环境勘测。“现在,有关立体快巴的一切都还只是设想,距离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张文波告诉记者,不仅具体的生产厂家尚未确定,而且从建厂房到产品下线,以及投入建设的相关审批手续,加起来要一年多。

  立体快巴被一些外媒称作是中国创造力复苏的体现,也吸引了一批海外投资者。张文波表示,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立体快巴的投资建设还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

  网友热议:立体大巴安全吗

  在大巴下行驶的小型车撞上大巴怎么办?大巴发生火灾乘客如何逃生,难道跳出几米高的窗外?这么个庞然大物掉头、转弯容易吗?如今,立体快巴已然成为点击率颇高的网络“红车”,一时间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记者发现,网友们最关心的莫过于立体快巴上路后的安全性。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从掉头、转弯、故障、红绿灯、十字路口、视线遮挡等行驶安全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该项目能够实施的最基本条件,并经过科学论证。张文波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在城市交通体系中上线。”
http://it.sohu.com/20100824/n274426140.shtml

“立体快巴”通过安全评审 明年底有望载客

科幻大片中汽车在空中“飞行”的场景将在门头沟区变成现实。

  2010年08月24日,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立体快巴”项目进入制造环节——快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南车集团,由该集团进行首辆车的设计和制造。此前,快巴刚通过专业机构的安全性评审。明年年底,立体快巴将在门头沟载客运营。

  >>设计

  汽车钻进快巴肚子


  立体快巴长什么样?它犹如装了“高跷”的公交车,上面可载千余人,下面镂空,小汽车在其“肚子”下可自由穿行。

  发明者——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有洲介绍,每辆“立体快巴”分为4节,每节长10米。车体底层高度为2.2米,总高度4.4-4.5米,车身“增肥”至两条车道宽,这样车体下面空间就能并行两辆小汽车,“快巴其实就是空中"劈腿"的小地铁或者轻轨”。

  “立体快巴”行驶速度每小时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公交快。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公交站或天桥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

  电脑模拟路面效果显示,快巴在行驶时如同公路上移动的隧道,小汽车在其下层两个车道通过,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争道的情况。

  成本为地铁十分之一

  >>造价


  发展“立体快巴”无需占用新的道路资源。“路上最多的车是私家车,但最矮的车也是私家车,城市立交桥底的高度大约是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宋有洲说,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占用路面资源多,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

  这种零排放的“立体快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全世界独有的产品。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元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样里程的地铁则需3年。

  “最为重要的是,快巴比地铁和轻轨灵活。”宋有洲介绍,快巴的车厢是可以卸载的,在非高峰期,可以只开一节或者两节车厢,发车间隔时间也可以自由调整。

  为了让充电方便,沿途还设置了充电桩,车辆行驶时只要接触就能充上电。此外,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在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也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

  >>测试

  安全性能已获认可


  这项发明在今年的北京科博会上首度公开亮相后一炮走红,还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美国网友惊呼:“美国创新能力走下坡路、已被中国"打败"。”

  但同时,也有网友担心,如此新颖的设计,能否在现实操作中成为可能,如何确保乘客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如何与门头沟区现有道路和交通系统接驳。

  对此,“立体快巴”的专利人宋有洲介绍,这些问题在设计初期已有考虑。

  今年6月份,本市交通部门还召开立体快巴专题座谈会,就立体快巴项目的机车、道路管理、运营组织、应急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近日,关于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已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专业项目组的测试。

  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上线运行,测试的顺利通过,意味着立体快巴即将成为现实。”昨天,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交付南车集团,由其开始设计、制造首辆车。

  >>运行

  三个月制造出样车


  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介绍,根据目前进度,首辆车开始设计制造后,三个月就可以制造出样车。今年年底,门头沟区的轨道有望开建,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上线试运行。

  首辆车上线试运行3个月后,厂家和设计方将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车身和系统进行改进。明年年底,改进后的首辆车将开始载客运营。

  在张文波看来,“立体快巴”最大优点是,在不改变平面交通形态的条件下,使交通立体化,使载客量可达到地铁的载客量,降低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并提高运行效率。

  他表示,门头沟之所以选择“立体快巴”,是因为其环保、高效、节能的运营模式,符合该区中芬生态城的发展定位,“先期试验线将选在门头沟区中芬生态谷与市区连接线上,距离约为9公里。”

  根据目前规划,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除先期的9公里试验线外,门头沟至首都机场将建约120公里的轨道,中芬生态谷将建约60公里的环线。这些轨道之间将彼此贯通,以实现车辆顺畅通行。

  对话·发明人

  发明人仅小学文化快巴原名陆地空客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拥有120多项专利,是个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风靡全球的礼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发明均出自他之手。近日,宋有洲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京华时报:为什么会想到发明“立体快巴”?

  宋有洲:当时我在研究“立体停车库”,对立体交通空间关注较多。一次遇上大堵车,看见小车被堵在路上无法动弹,而车身上面的空间却闲置,就突然有了“车上走车”,“建两个行车空间”这类的想法。

  京华时报:发明“立体快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宋有洲:有了初步设想和灵感后,2009年开始真正设计,几个月就拿出了设计初稿。

  京华时报:为何取名“立体快巴”?

  宋有洲:按照我的想法,它应该称为“陆地空客”,这与大型载客工具、承载先进技术的设计理念较为贴近。但是,后来我以“陆地空客”的名称去注册商标时,发现已经被人注册了。

  京华时报:“立体快巴”的外形的灵感来自哪里?

  宋有洲:“立体快巴”的车身设计,在现实中均可找到模型和出处。例如,它上面实下面空的构架,参考了“龙门吊”(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门”字形结构;它的流线型外观,效仿了空客A380的外形设计。

  释疑

  问题1 如何确保行驶安全?


  快巴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小汽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该出入口设在快巴站点,机动车可在站点驶入快巴肚内,即快巴下边的车道。此外,快巴在站点之间是封闭的,从而避免汽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事故。

  同时,快巴还设置了雷达扫描系统,如果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跑偏,离快巴的“腿”太近,灯就会自动闪亮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即使小车撞击到快巴,也仅是撞到它的"腿",这些"腿"是由很重的钢材构成,很能抗撞。乘客都在2.2米以上高度,可以确保完全。”

  问题2 快巴如何实现拐弯?

  快巴适用于在主要交通干道通行,完全参照快速公交(BRT)优先的法规。即立体快巴在与小汽车同步运行时,遇到转弯、路口时,前方红灯及快巴车身上的红灯会亮,小汽车先停十几秒,让快巴先转过或者通过后再走。转弯时快巴也会把速度减至每小时10到15公里,从而确保转弯安全。

  问题3 快巴如何铺设轨道?

  道路改造较为简便,只需将现有主要交通干道加宽,铺设两条简易轨道,就可实现“立体快巴”的通行。考虑到一些车辆过高、高架或桥梁较矮,车辆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外,如果立交桥高刚好是4.5米,也可以掘低路面,从而让快巴通行。

  问题4 快巴乘客如何逃生?

  快巴的逃生系统参照了飞机上充气滑梯的原理,发生事故时,两侧车体可自动下翻至地面,下翻后车内栏杆、扶手即转化为滑梯护栏,从而让乘客有序逃生、避免发生踩踏。发生事故后,快巴车头、车尾两侧的安全栏杆会自动拦截后续车辆进入车道。

  问题5 快巴资金从何而来?

  快巴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系统,像公交、地铁一样,需要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资,也可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等。
http://news.sohu.com/20100825/n274447944.shtml

 大公交车踩上“高跷”,让小汽车在它“肚子”里自由穿行——这一标新立异的疏堵发明即将变为现实。昨天,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立体快巴试验段将有望于明年底前在该区的中芬生态谷开建。

  在设计图上见到这个庞然大物时,记者不禁被其巧妙的创意镇住了。车体总高度4.4至4.5米,宽约6米,可横跨两条行车道,空空的“大肚子”里能并行两辆小轿车。时速60公里,上层可同时载客1200至1400人……立体快巴的载客量是普通公交的几十倍,造价却只有地铁的10%。

  这项新发明采用太阳能和电力驱动,彻底实现零排放。只要与沿途设置的充电桩接触就能快速充上电。

  “先期试验线将选在顺义中芬生态谷与市区连接线上,距离不长,最多不超6公里。”张文波透露。当前,相关科研单位已进入生态谷现场进行环境勘测。“现在,有关立体快巴的一切都还只是设想,距离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张文波告诉记者,不仅具体的生产厂家尚未确定,而且从建厂房到产品下线,以及投入建设的相关审批手续,加起来要一年多。

  立体快巴被一些外媒称作是中国创造力复苏的体现,也吸引了一批海外投资者。张文波表示,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立体快巴的投资建设还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

  网友热议:立体大巴安全吗

  在大巴下行驶的小型车撞上大巴怎么办?大巴发生火灾乘客如何逃生,难道跳出几米高的窗外?这么个庞然大物掉头、转弯容易吗?如今,立体快巴已然成为点击率颇高的网络“红车”,一时间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记者发现,网友们最关心的莫过于立体快巴上路后的安全性。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从掉头、转弯、故障、红绿灯、十字路口、视线遮挡等行驶安全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该项目能够实施的最基本条件,并经过科学论证。张文波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在城市交通体系中上线。”
http://it.sohu.com/20100824/n274426140.shtml

“立体快巴”通过安全评审 明年底有望载客

科幻大片中汽车在空中“飞行”的场景将在门头沟区变成现实。

  2010年08月24日,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立体快巴”项目进入制造环节——快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南车集团,由该集团进行首辆车的设计和制造。此前,快巴刚通过专业机构的安全性评审。明年年底,立体快巴将在门头沟载客运营。

  >>设计

  汽车钻进快巴肚子


  立体快巴长什么样?它犹如装了“高跷”的公交车,上面可载千余人,下面镂空,小汽车在其“肚子”下可自由穿行。

  发明者——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有洲介绍,每辆“立体快巴”分为4节,每节长10米。车体底层高度为2.2米,总高度4.4-4.5米,车身“增肥”至两条车道宽,这样车体下面空间就能并行两辆小汽车,“快巴其实就是空中"劈腿"的小地铁或者轻轨”。

  “立体快巴”行驶速度每小时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公交快。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公交站或天桥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

  电脑模拟路面效果显示,快巴在行驶时如同公路上移动的隧道,小汽车在其下层两个车道通过,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争道的情况。

  成本为地铁十分之一

  >>造价


  发展“立体快巴”无需占用新的道路资源。“路上最多的车是私家车,但最矮的车也是私家车,城市立交桥底的高度大约是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宋有洲说,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占用路面资源多,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

  这种零排放的“立体快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全世界独有的产品。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元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样里程的地铁则需3年。

  “最为重要的是,快巴比地铁和轻轨灵活。”宋有洲介绍,快巴的车厢是可以卸载的,在非高峰期,可以只开一节或者两节车厢,发车间隔时间也可以自由调整。

  为了让充电方便,沿途还设置了充电桩,车辆行驶时只要接触就能充上电。此外,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在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也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

  >>测试

  安全性能已获认可


  这项发明在今年的北京科博会上首度公开亮相后一炮走红,还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美国网友惊呼:“美国创新能力走下坡路、已被中国"打败"。”

  但同时,也有网友担心,如此新颖的设计,能否在现实操作中成为可能,如何确保乘客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如何与门头沟区现有道路和交通系统接驳。

  对此,“立体快巴”的专利人宋有洲介绍,这些问题在设计初期已有考虑。

  今年6月份,本市交通部门还召开立体快巴专题座谈会,就立体快巴项目的机车、道路管理、运营组织、应急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近日,关于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已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专业项目组的测试。

  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上线运行,测试的顺利通过,意味着立体快巴即将成为现实。”昨天,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交付南车集团,由其开始设计、制造首辆车。

  >>运行

  三个月制造出样车


  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介绍,根据目前进度,首辆车开始设计制造后,三个月就可以制造出样车。今年年底,门头沟区的轨道有望开建,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上线试运行。

  首辆车上线试运行3个月后,厂家和设计方将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车身和系统进行改进。明年年底,改进后的首辆车将开始载客运营。

  在张文波看来,“立体快巴”最大优点是,在不改变平面交通形态的条件下,使交通立体化,使载客量可达到地铁的载客量,降低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并提高运行效率。

  他表示,门头沟之所以选择“立体快巴”,是因为其环保、高效、节能的运营模式,符合该区中芬生态城的发展定位,“先期试验线将选在门头沟区中芬生态谷与市区连接线上,距离约为9公里。”

  根据目前规划,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除先期的9公里试验线外,门头沟至首都机场将建约120公里的轨道,中芬生态谷将建约60公里的环线。这些轨道之间将彼此贯通,以实现车辆顺畅通行。

  对话·发明人

  发明人仅小学文化快巴原名陆地空客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拥有120多项专利,是个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风靡全球的礼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发明均出自他之手。近日,宋有洲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京华时报:为什么会想到发明“立体快巴”?

  宋有洲:当时我在研究“立体停车库”,对立体交通空间关注较多。一次遇上大堵车,看见小车被堵在路上无法动弹,而车身上面的空间却闲置,就突然有了“车上走车”,“建两个行车空间”这类的想法。

  京华时报:发明“立体快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宋有洲:有了初步设想和灵感后,2009年开始真正设计,几个月就拿出了设计初稿。

  京华时报:为何取名“立体快巴”?

  宋有洲:按照我的想法,它应该称为“陆地空客”,这与大型载客工具、承载先进技术的设计理念较为贴近。但是,后来我以“陆地空客”的名称去注册商标时,发现已经被人注册了。

  京华时报:“立体快巴”的外形的灵感来自哪里?

  宋有洲:“立体快巴”的车身设计,在现实中均可找到模型和出处。例如,它上面实下面空的构架,参考了“龙门吊”(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门”字形结构;它的流线型外观,效仿了空客A380的外形设计。

  释疑

  问题1 如何确保行驶安全?


  快巴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小汽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该出入口设在快巴站点,机动车可在站点驶入快巴肚内,即快巴下边的车道。此外,快巴在站点之间是封闭的,从而避免汽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事故。

  同时,快巴还设置了雷达扫描系统,如果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跑偏,离快巴的“腿”太近,灯就会自动闪亮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即使小车撞击到快巴,也仅是撞到它的"腿",这些"腿"是由很重的钢材构成,很能抗撞。乘客都在2.2米以上高度,可以确保完全。”

  问题2 快巴如何实现拐弯?

  快巴适用于在主要交通干道通行,完全参照快速公交(BRT)优先的法规。即立体快巴在与小汽车同步运行时,遇到转弯、路口时,前方红灯及快巴车身上的红灯会亮,小汽车先停十几秒,让快巴先转过或者通过后再走。转弯时快巴也会把速度减至每小时10到15公里,从而确保转弯安全。

  问题3 快巴如何铺设轨道?

  道路改造较为简便,只需将现有主要交通干道加宽,铺设两条简易轨道,就可实现“立体快巴”的通行。考虑到一些车辆过高、高架或桥梁较矮,车辆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外,如果立交桥高刚好是4.5米,也可以掘低路面,从而让快巴通行。

  问题4 快巴乘客如何逃生?

  快巴的逃生系统参照了飞机上充气滑梯的原理,发生事故时,两侧车体可自动下翻至地面,下翻后车内栏杆、扶手即转化为滑梯护栏,从而让乘客有序逃生、避免发生踩踏。发生事故后,快巴车头、车尾两侧的安全栏杆会自动拦截后续车辆进入车道。

  问题5 快巴资金从何而来?

  快巴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系统,像公交、地铁一样,需要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资,也可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等。
http://news.sohu.com/20100825/n274447944.shtml
不可能 这个转弯半径要多大 现在的汽车道路转弯半径才多大   这玩意 鸡肋一个  yy下就行了
:D:D 综合多家(30多)国外技术媒体、专家博客和爱好者的评论,此概念很好,很强,很伟大。希望试验线早日顺利投入运营,概念成现实。:victory::victory:
仅仅是个概念而已,想想就可以了,一看就是一堆问题都还解决,就急着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叫嚣使用,见鬼去吧。
显然鸡肋设计!
不错 挺好的
这个概念挺好就是这么宽的车用的多大直径车轮,这么宽的车最小转弯半径是多少,还有车道上能容纳多少辆这样的车,还有十字路口的轨道如何设计,铁轨的转辙机放在那里。
如果不用铁轨的话那就要考虑这条路上一次能跑几辆这样的公交。如果这样的公交车辆因为载客量大而导致车辆等待时间长,那这个系统还是有问题。
公交问题不光是一辆车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系统的问题。
声波 发表于 2010-8-25 09:25

应该主要跑直线 不转弯 至少在四车道以上的路上能用
zhepro 发表于 2010-8-25 09:38

转弯时“肚子”里是没有车的。交通信号控制/配合很重要。

图中所示仅是车体设计之一,适合直道。如果使用“铰链”式连接车厢,像有轨电车,转弯就。。。。。。:D:D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8-25 08:48

果然是酒后胡言。;P:D

是骡子是马,用了才知道。
Hephaistion 发表于 2010-8-25 10:36
1.   立交桥、跨线桥及其它市政设施的高度问题。要想底部通车,就不是简单的双层公交车的高度问题了。必然比目前的双层公交车高。
2。 下面行驶的车辆的视野问题,尤其是路口。
3。 下面行驶这辆的驾驶者的心理压力问题,不要说在下面了,就是在跟在一辆货柜车或者大巴后面,除非老司机,否则没几个能够淡定的。
4。 你愿意开进去吗?涉及并道、驶离的问题,除非一头一尾,否则谁都不愿意进去,被前后车夹在当中,退不出,超不了,憋死你!都不想进去的话,道路利用率反而下降。
5。 由于下部中空大跨距,还必须考虑可能的擦挂碰撞问题要留有足够余量,所以结构重量大,必然导致能耗高。
Hephaistion 发表于 2010-8-25 10:34

转弯前肚子里有车,并不打算转弯的话,怎么办?刹车还是超车?
开行此车的道路,其它普通公交车公用此道路的话,效率显著下降!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8-25 10:51

1 好像不一定比双层公交高 因为双层公交的第一层 肯定比小轿车高
2 视野确实是大问题 这需要调整信号和标牌的位置 立体车体也需要一定的透明部分 并且不能太长
3 我想这个很容易适应 无非是两面会动的墙 就像侧面是一台几十吨的大货并排走一样 不爽 但也不至于错乱
4 开进去没问题 愿意开进去 就表明短时间内不改道了 快速公交的专用道也是进了不好出 很多人违章也要走
5 确实有这个问题 就看高多少了 如果能让大家都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上开起来 也是一种节能 应该可以抵消
其实这个构想 主要是解决小汽车空间高度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可以修建小型车使用的半高车道 开通低矮轻型轨道交通 也就是等于把此方案中的高跷腿固定下来

与道路升成全高的
zhepro 发表于 2010-8-25 11:34


太过理想化,太过书卷气了!很多现实问题其实都被华丽忽视了!  居然还有效果图里,下面并行两部车的,以为开车的都是特技驾驶员?!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8-25 11:41

所以应该找个一马平川的地方先建个半长不短的实验线路

独此一家的话 还有个旅游用途

搞清楚了实际运转的问题 在探索下一步
创意不错,值得尝试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8-25 10:53

你急吼吼的。。。;P

(1)“大巴”驶近转弯路口
(2)信号提前指挥“下层”车辆停止前行或转弯。
(3)大巴转弯
(4)信号改变,“小车”直行尾随,想咋的就咋地。

这是一个系统。当然,愣头青硬愿意往“大巴”上靠,表示亲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D:D
Hephaistion 发表于 2010-8-25 13:26

理论上可行,不过太过理想,太过书卷气!
Hephaistion 发表于 2010-8-25 13:26

交通压力逼迫我们搞出复杂的系统和规则 这个没问题

我倒是觉得 一但碰上了 哪怕是小刮蹭 恐怕要全盘瘫痪了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8-25 11:41


每次有新东西出来就会有你这样的人啊~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你提的问题一点新意也没有= =别说被别人讨论了无数遍,设计者也早就对这些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成熟的思考,要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安全性测试,开始制造和试运行。

有新东西出来必定伴随着大量问题,只有去想着解决问题才是好事,只知道提问否决有啥本事,不会动动脑子?

比如一个问题:肚子里的小车司机看不到信号灯怎么办?
这是个很难以至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吗?给立体快巴的隧道壁上按上信号灯不就可以了吗?和前方信号灯同步。

再一个问题:和会动的参照物一起运行影响司机的判断怎么办?
设计者已经提出了方案,就是在车壁上挖出透明的孔洞,可以和路边参照。我看国外论坛也有网友提出一个不错的点子,在车壁上用和车速相当的led灯逆向运行,就可以做静止参照。

另外:转弯问题
使用和BRT一样的信号灯配套系统就可以,况且这个车是一节一节连接的,转弯半径并不大。

当然为了适应新事物要在很多系统上做出改变,但并不说明这就是不可行的东西。只要合理的改变一定会做的,就像百年前的地铁电车的发明,都准备了庞大的系统来配合。

比如说你提到的司机不敢开的问题,万一这东西普及了,在驾校加上这么一课(在立体大巴下开车训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建议你去看看这东西的视频,再来否定
灰尘妃子 发表于 2010-8-25 13:50
1。 其它不说,光是小车驾驶者的心理问题的克服就足够困难了!
2。 你说的一些措施也是理论上可行,然则实施上有难度,同时导致系统成本飙升。美国曾试验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通过信号系统串接起来犹如无链的列车,这样节油、提高高速公路效率,其很多技术和这个发明都有一定联系。然而现实是,近期难以推广。因为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尚无法确保安全行驶。这个技术比美国那个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加具体!
还不如轻轨来的实在
先验证吧,弄一条实验性跑跑,有问题改进,可能最终也能够达到实际的作用,没有在北京呆过的不知道堵车的苦啊。北京的私家车都四百多万辆了,这个真的可以有,没有任何一样技术刚刚诞生就是那么完美的。
回复 23# 酒后胡言


   好几年的驾龄了,不感觉钻这个车肚子有啥心里压力。
这东西是要路适应车呢?还是车适应路呢?
看不到动力系统还有传动系统,转向估计也挺困难的。
挺好的创意,进市区就免了,但在一些封闭式道路上,比如机场到市区,代替传统的轨道交通,用轮轨的方式,总比专门建一条啥磁悬浮之类的玩意儿好吧。
德涅斯特 发表于 2010-8-26 21:36

可考虑郊区,跨距再大点,跨3车道两边轨道各在市政道路两旁绿化/隔离带中。市区边缘至机场等主干道可以考虑。
立体快巴能否落户武汉? 专家:还有很多坎

http://hb.qq.com/a/20100827/000500.htm?pgv_ref=aio

北京立体快巴明年载客运营的消息发布后,记者昨日采访了武汉的交通和规划专家,就立体快巴有无可能落户武汉,改善武汉交通拥堵进行了咨询。

市交通规划院有关负责人说,立体快巴的创意值得肯定。发明人提出了用“分层交通”减少交通拥堵,这种不占或少占道路资源的思路是对的。但是,立体快巴进入现实,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据介绍,立体快巴占两条车道宽,底层高2.2米,4节一组,每节10米长,时速60—80公里。

尽管立体快巴被描述“是‘劈腿’的小轻轨,小汽车可以在其肚子下自由穿行”,但这样一种新的交通模式放到城市交通中,会面临几大冲突——

占道

立体快巴的核心是不占道路资源,它是踩着“高跷”在城市中飞行。但由于小车并不能自由在它肚中穿行,小车只是被它“携带”着行驶。立体快巴实际成了路面行驶的一辆“巨无霸”,停车、转弯、超车都难免给其他车辆带来不便。

速度

如果实现时速60—80公里,与立体快巴“匹配”必须是城市快速路,这样的条件,武汉市只有三环线上可以跑立体快巴。其他道路如果跑,得其他车辆全部让路才行。

转弯

“宽2个车道、长40米的立体快巴如果转弯,需要占用很大路面,容易导致路口堵塞。”建设部城市交通专家组专家胡润洲说,武汉市高峰小时超过5000辆车的路口达到了60个,立体快巴肯定“绕”不开这些路口。按照设计者的想法:转弯时,小车先停十几秒,快巴转了弯再跟上。一个快巴转弯至少半分钟,这不是提高路口效率,而是增加了路口拥堵。

规则

武汉有不少道路是客货兼行。立体快巴开上路,相关道路上的货车就得“禁行”。立体快巴底层高度只有2.2米,货车超过了这个高度。连依维柯这样的车穿过立体快巴时,都会面临“贴顶”行驶,不安全。因此,立体快巴可能面临“改写”一部分城市交通游戏规则。

安全

立体快巴“肚”中留出了两条道,但小车行驶其中走直线还好,如果遇上快巴超车,小车的安全可能出问题。据悉,立体快巴站与站之间小车进出是封闭的,到站小车才能进出。小车“跟行”只有与快巴完全同线才方便。否则,跑在中部的小车要换出,很麻烦。

(汉网-长江日报 杨捷 徐前山)
这又是民间科学家搞出来的。

真能扯淡,就这安全性,经济性,比轻轨差远了。
俺看到这个后第一个疑问就是驱动传动系统怎么布置。
北京快速公交暂不试行立体快巴 官员称商家炒作

“立体快巴”有可能出现在两广路和平安大街上。2010年08月27日,拥有“立体快巴”专利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称,今年6月下旬与北京市交通委的碰头会上,有领导提出这个建议。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这事,设计者是在推销自己”。

  发明者

  很快就能出生产方案

  “立体快巴”发明者宋有洲介绍,本周,上海交通大学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刚通过,然后送到了石家庄南车车辆厂。目前,正在研究设计,很快就能出生产方案,然后开始制造,“预计下周,设计图纸就可以出来。”

  宋有洲表示,“立体快巴”的发明,将平面交通立体化,它将是地铁和快速公交的替代品。“尤其可以取代快速公交,因为快速公交占道,而立体快巴能涵盖快速公交的所有功能,还能把道路让出来,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专利方

  制造样车需两到三个月

  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海介绍,6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专门为“立体快巴”召开了一个碰头会,当时有领导提出,北京四环、两广路和平安大街,可以试运行“立体快巴”。

  但现在一切还言之过早,因为样车都还没有制造出来。姜海说,样车的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后,将在南车车辆厂进入研究设计阶段,要做出用于生产的设计图纸,预计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之后生产制造也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

  姜海说,第一台样车制造出来后,还要进行厂内测试,主要是各种性能和安全性测试,之后是厂外测试,如载人试运行等。“这都需要时间,立体快巴要走上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预计还需3年左右的时间。”

  交通委

  没有“碰头会”一事

  昨日,针对“立体快巴”专利方所提“碰头会”一事,交通委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这事,设计者是在推销自己”,交通委目前没有在快速公交线上试行“立体快巴”的想法。

    “立体快巴”发明者回应五大质疑

  针对媒体、公众对“立体快巴”在轨道、行车、安全等方面的质疑,“立体快巴”发明者宋有洲昨日一一进行了回应。

  疑点1

  快巴如何避开低的立交桥

  新京报:“立体快巴”运行路线上,需要城市立交桥的高度约4.5米至5.5米,它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有专家提出,北京很多立交桥只有3.15米高。还有一些过街天桥,高度也不够。如何解决?

  宋有洲:专家说的也对,像深圳、广州、珠海的立交桥没有低于4.5米的,一般是5.5米,只有北京的立交桥高度不规范,有些高,有些矮。北京有的桥只有4米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将桥下的路面挖低,下沉半米,就够了;如果桥3.5米高,也可以将地挖低1米,只要将坡度放长一点,把路面改造一下,就能过去。

  如果桥的高度低于3.5米,那就不能用了。这时,或者改道,或者在其上再建一个立交桥,也不会太高。这样的改造,成本都不会很高,比地铁挖隧道的成本要低得多。

  好多过街天桥高度也不够,可分两种情况:一种可以把过街天桥垫高,往上升一升;另一种是把天桥扒掉,重新建,成本也不高。如果这个天桥不能动,也不能加高,我们还可以将路面挖低。此外,也可以在这里设站,将天桥进行改造。

  疑点2

  快巴如何避无轨电车线路

  新京报:北京城区有很多无轨电车,它们上面有线路,如果路线有交叉,怎么解决?

  宋有洲:北京有很多双层巴士,高度在4.28米,“立体快巴”是4.5米,高出并不多。现在北京跑的无轨电车,车辆高3.3米左右,再伸出两个支架约1.5米高,一般高压线的高度都在5米左右,应该是不会互相运行的。

  如果北京那条主干道还有这种无轨电车,上了“立体快巴”,它就会被淘汰。如果双方交错而过,现有的无轨电车线路本身高度就够了,碰不上;即使线路确实比较矮,过不去,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比如像现在电车过长安街一样,将电车线路断开一段,或者将路面挖低一点。

  疑点3

  快巴下面能否通行公交车

  新京报:北京公交线路很多,“立体快巴”下能否过公交车?

  宋有洲:“立体快巴”是适用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比如说二环、三环、四环,平安大道,两广路,长安街等。至少是双向三车道以上,一般单向有4至5条道,它横跨两条路,还剩两三条路可以给公交车及其他特种车,如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应该没有影响。

  疑点4

  立体快巴如何过十字路口

  新京报:“立体快巴”如何通过十字路口?

  宋有洲:它跟快速公交的运行模式一样,它过十字路口时不等红绿灯,转弯时其他车要给它让行,体现公交优先。

  实际运行时,需要两套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一个控制“立体快巴”的红绿灯。比如“立体快巴”南北走,到十字路口500米的距离时,还是东西放行,这时通过交通控制系统,就可以让“立体快巴”减速慢行,并缩短东西放行时间,等“立体快巴”走到十字路口,刚好是南北放行,就可顺利通过。

  疑点5

  立体快巴轨道如何铺设

  新京报:“立体快巴”的车体很重,轨道该如何铺设?

  宋有洲:“立体快巴”的车体自重每节15吨,以运载300人,每人70公斤算,是21吨,加起来每一节的重量为36吨。

  虽然车体很重,但“立体快巴”的行驶速度非常低,只有40公里至50公里/小时,速度慢就比较稳,还有它宽度大于高度,稳定性很强。因此,对铺设轨道要求不是特别高,轨道基础和路面是平的。铺轨时,在路面挖开一个50厘米宽的口子,把混凝土梁和轨道一同埋进去,再填平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另外,还可以搞不铺轨的,用胶轮,如台湾地铁。转弯时,胶轮可以用导轨,天津滨海新区建单轨车,那个轨道就是转向导轨。直行时,再加上驾驶的辅助系统,如在地上画白线,用光感应来辅助它,自动调正,保证车辆行驶不偏不倚。本报记者 林文龙

    立体快巴会造成新堵点

    快速公交的意义,是由专用道路来保障公交优先。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立体快巴”不可能取代快速公交。

  “立体快巴”要修专门的道路,实际上,它比快速公交还要麻烦,要占两条行车道。但底下只能走一辆车,因为左右有轮子(或轨道),一般司机都会避开,两条道就会变成一条道。比快速公交占的路还多。

  城市道路上,车辆并线很频繁,“立体快巴”的存在是一个障碍,也会造成新的拥堵点。而且,“立体快巴”运行时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很大改造,花费也远超快速公交。

  因此,在城市道路上,它不可能取代快速公交,而在专用道路上,“立体快巴”又没有必要了。
关于转弯的问题

我估计是采用类似履带车辆一样的方式,靠两侧轮子的速度差转弯。先开进十字路口,然后原地转90°,拐进旁边的街上。
又见文科生创新
要害死多少人才能死心啊?
这车不安全…………马路杀手都那么多了,还要开到车肚子里…………想找死就开吧。
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在山体间挖一条两车道的隧道公路,隧道的宽度能正好是两车道那么宽,左右都不留任何余地吗?假如真有这样的隧道,你敢和另一辆车并行进入隧道吗?这个“立体快巴”就是这样,其宽度比两车道还要窄,因为车轮部分的接地面积还要占去部分空间,左右接地那部分车体合计怎么也得占用40厘米宽度吧,象第一张图那样,那“立体快巴”肚子下面并行两辆轿车是根本不可能的


假如轻轨不封闭,普通车辆也可以上去跑,轻轨车还能快得起来吗?这“立体快巴”就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它的前提就是所有的小车一律能严格按车道行驶。否则,后面的车是可以从你肚子下面钻过去,但前面的车呢?现实是堵车时车辆不按车道骑线行驶是很常见的,前面的车骑在轨道上或者离轨道很近,你“立体快巴”不一样得减速、鸣喇叭,甚至停下来加入堵车大军?

不要告诉我加强对小车司机的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是出台一个法律,规定对被“立体快巴”碰上的小车碰了白碰,撞了白撞,刮了白刮,撞死撞伤自认倒霉……

假如轻轨不封闭,普通车辆也可以上去跑,轻轨车还能快得起来吗?这“立体快巴”就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它的前提就是所有的小车一律能严格按车道行驶。否则,后面的车是可以从你肚子下面钻过去,但前面的车呢?现实是堵车时车辆不按车道骑线行驶是很常见的,前面的车骑在轨道上或者离轨道很近,你“立体快巴”不一样得减速、鸣喇叭,甚至停下来加入堵车大军?

不要告诉我加强对小车司机的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是出台一个法律,规定对被“立体快巴”碰上的小车碰了白碰,撞了白撞,刮了白刮,撞死撞伤自认倒霉……
还不如上面建轻轨,用跨式钢梁做桥墩,两跨间是道路走车,美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