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惊 万历皇帝棺椁开启后发现的天大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42:12
不转的木马      发表于 2010年07月26日 16:24 阅读(185351) 评论(143) 分类:  个人日记

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N条;近,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的念头。借此股“挖祖坟”的声音,今天就来说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红头文件下开启明定陵的事情--

    到2007年,距定陵地宫棺椁开启时间,是50年,正好半个世纪。

    朱翊钧,史上所称的万历皇帝,明朝第13位皇帝,系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1572年,10岁时开始当皇帝,到1620年病死,在位长达 48年。万历是其年号,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先后有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定陵即为他与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半个世纪来,关于这座帝王陵发掘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议不断。根据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这个由当毛主席御批、周恩来总理拍板、吴晗、郭沬若等一批明史专家、文化官员力主的“挖坟”决定,基本被认定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原因除了大量的无价之宝无法得到保存,重要文物遭破坏外,诸多神秘的文化信号和文化现象没有被记录,也是一大遗憾。

    让考古界惊喜,或者说震动的是,就是这次错误的发掘,一个天大的秘密被发现了,那就是帝王死后的“葬式”,即尸体在棺椁内摆放的姿态。

    就考古的一般常识来说,陵墓的发掘必须要注意的,一是墓主人的尸体情况,二是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而不是金银财宝那些陪葬品。所以,开启梓棺一般是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考古程序,要求相当严格,在主要专家或是主政官员到场的情况下,才会打开棺椁。定陵,作为一座一级帝王陵,其发掘过程也是极其小心的,参与定陵考古的专家和领导,对棺椁的开启慎之又慎。

    当时,发掘人员小心打开棺椁后,现场专家大吃一惊--

    朱翊钧尸骨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锦被两边上析,盖住尸体。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拿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后尸体放置在织金妆花缎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已经腐烂,骨架头西脚东,面向右侧卧,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叠,左足在上,右足在下。

     孝靖后尸体亦放在织锦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己腐烂,仅剩骨架,脚东放置。面稍向右侧卧,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左臂下垂,手放在身上腰部。

    朱翊钧和他的皇后尸体放置呈如此姿态,真乃惊世发现。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帝王的葬式,在现存的资料中,帝王死后尸体摆放成什么姿态入敛,一直是秘不示人的。而根据传统的丧葬习俗,入棺时外人都是要避讳的,即使是身边人,也只有极少数的嫡亲才能看到,因此才没有一丁点儿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定陵暴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是给考古界的一个天大惊喜,这或许就是这次错误发掘的最大收获之一。

    之所以说朱翊钧的尸骨姿态暴露出了一个天大秘密,一是帝王棺椁内尸体摆放姿式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被揭开了,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二是因为其姿式太怪异了,与传统的“仰身直肢葬”完全不符,其包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奥的。为何朱翊钧在棺椁内会曲肢侧卧?难道被人动过?专家一直不得其解。期间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直到2004年才有一专家就此作了合理的推断,比较合理地破解了帝王葬式密码,引起了当年学术界的注意。不转的木马      发表于 2010年07月26日 16:24 阅读(185351) 评论(143) 分类:  个人日记

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N条;近,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的念头。借此股“挖祖坟”的声音,今天就来说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红头文件下开启明定陵的事情--

    到2007年,距定陵地宫棺椁开启时间,是50年,正好半个世纪。

    朱翊钧,史上所称的万历皇帝,明朝第13位皇帝,系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1572年,10岁时开始当皇帝,到1620年病死,在位长达 48年。万历是其年号,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先后有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定陵即为他与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半个世纪来,关于这座帝王陵发掘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议不断。根据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这个由当毛主席御批、周恩来总理拍板、吴晗、郭沬若等一批明史专家、文化官员力主的“挖坟”决定,基本被认定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原因除了大量的无价之宝无法得到保存,重要文物遭破坏外,诸多神秘的文化信号和文化现象没有被记录,也是一大遗憾。

    让考古界惊喜,或者说震动的是,就是这次错误的发掘,一个天大的秘密被发现了,那就是帝王死后的“葬式”,即尸体在棺椁内摆放的姿态。

    就考古的一般常识来说,陵墓的发掘必须要注意的,一是墓主人的尸体情况,二是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而不是金银财宝那些陪葬品。所以,开启梓棺一般是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考古程序,要求相当严格,在主要专家或是主政官员到场的情况下,才会打开棺椁。定陵,作为一座一级帝王陵,其发掘过程也是极其小心的,参与定陵考古的专家和领导,对棺椁的开启慎之又慎。

    当时,发掘人员小心打开棺椁后,现场专家大吃一惊--

    朱翊钧尸骨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锦被两边上析,盖住尸体。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拿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后尸体放置在织金妆花缎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已经腐烂,骨架头西脚东,面向右侧卧,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叠,左足在上,右足在下。

     孝靖后尸体亦放在织锦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己腐烂,仅剩骨架,脚东放置。面稍向右侧卧,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左臂下垂,手放在身上腰部。

    朱翊钧和他的皇后尸体放置呈如此姿态,真乃惊世发现。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帝王的葬式,在现存的资料中,帝王死后尸体摆放成什么姿态入敛,一直是秘不示人的。而根据传统的丧葬习俗,入棺时外人都是要避讳的,即使是身边人,也只有极少数的嫡亲才能看到,因此才没有一丁点儿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定陵暴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是给考古界的一个天大惊喜,这或许就是这次错误发掘的最大收获之一。

    之所以说朱翊钧的尸骨姿态暴露出了一个天大秘密,一是帝王棺椁内尸体摆放姿式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被揭开了,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二是因为其姿式太怪异了,与传统的“仰身直肢葬”完全不符,其包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奥的。为何朱翊钧在棺椁内会曲肢侧卧?难道被人动过?专家一直不得其解。期间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直到2004年才有一专家就此作了合理的推断,比较合理地破解了帝王葬式密码,引起了当年学术界的注意。
龙体呈北斗七星葬式

有考古故人写过
好像是唯一的一座未被盗掘的明帝陵,最后毁于wg
LS,应该是唯一被盗的明帝陵,当然你可以说是考古
从北京城抬棺材到定陵,然后下葬,然后尸体腐烂分解,不过是在这一系列出现的尸体自然滚动和扭曲现象

被附会成“北斗七星”

真是无聊
万历修道貌似是很虔诚的。。。这样摆会不会有宗教原因
日月神教?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8-10 17:24


    死人放在棺材里很稳当 管材本来就很窄 还有厚厚的锦被包着 而且扶棺一定要很稳当 我们那里的习俗嫡孙要骑在棺上压着
  见过多次开棺 都是在山区 尸体都放的很平正
李药师 发表于 2010-8-10 22:16
但历史上,万历皇帝的棺椁,路上确实颠簸过。
以下引自《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从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六日到九月一日,明帝国先后死去一后二帝,这在中国历朝的宫廷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朱常洛的儿子、16岁的小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一登基,就要大办喜事。可此时宫廷内部正争权夺利,钩心斗角,吵闹不休,边关异族不断入侵,内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种情形,万历皇帝的丧事举办得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按惯例,送葬前,杠夫要在北京德胜门外演杠十天,按正式送葬的要求,抬着一具木箱,木箱上方中心位置放着满满一碗水,演练到滴水不洒为止。但这一切都无人要求了。九月二十八日,万历皇帝、孝端皇后梓宫同时发引。护丧的是孙如游、黄克缵、李腾芬、王永光等24员大臣,共有军夫8000人抬灵。走在最前面的是引幡队,举着花花绿绿的万民旗万民伞;后面紧跟上千人的法驾卤薄仪仗队,高举如林的金瓜钺斧、朝天镫,幡旗蔽日。跟在棺椁后面的是十路纵队的兵丁;最后面是由数百辆车子组成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车队。整个送葬队伍蜿蜒十几里,所到之处,凡有碍通行的建筑物,无论大小,一律拆除。
    由于事前未演练抬棺技巧,又因棺椁太重,一路上常有绳索损伤,行走极慢。早上从宫中走出,天黑才到德胜门,只好再增加600名杠夫。三十一日傍晚,当棺椁运到沙河时遇到风雨,先是北风大作,黄尘升腾弥漫,接着大雨飘落。风雨潇潇,天地苍茫,送葬队伍乱作一团。恰在这时,托灵龙木(主杠)轰然断裂,万历皇帝的棺椁一角坠地,跟随的重臣闻此不测之事,急喊停下献酒竟无人理睬,棺椁依然在泥水中拖曳而行。
双子星座 发表于 2010-8-10 13:33
考古是为了一己之私?
把考古跟盗墓等同起来是什么意思?
只要技术上允许
为何不能考古?
不这样怎么证实历史?
回复 10# 万字军骑士


    当年吴晗想掘长陵,还是很多人劝阻,才决定搞了定陵,从定陵发掘后整个陵寝和皇帝遗骨的遭遇来看,连被盗都不如,吴晗文革遭迫害那是报应~~~~~~~~~~
左足在上,右足在下
--------------------------
我看日本电影《入殓师》,小鬼子的就是这么做的,不知道是不是从中国学去的。
MS还没说清楚啊。
为什么那些TG元老不去满清12帝陵考古去
回复 9# 看热闹的
摔得惨啊。
不就是尸体摆成北斗七星状吗?据说航拍图片显示明朝帝陵的位置如果用一条线连起来的话,也是北斗七星状分布的,不知是巧合还是蓄意为之。
宇文泰 发表于 2010-8-12 13:59
又往少数民族上扯了?
为何明帝陵只开发了一座?
因为可以借中间一座了解其余的大致情况
当然当年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发是不可取的
至于清帝陵
虽然被孙殿英这个畜生给盗掘了重要的两座
其墓室形制什么的还基本保留
因此无须开发新的陵墓
Benbaby 发表于 2010-8-11 20:09


    掘人祖坟...
打开一座看看也是正常,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有点欠考虑
我觉得都该挖了,不挖不过是逃避责任,让文物烂在地下,毁于地质变动。
那个定陵考古的纪录片看的真.....挖到金刚墙直接上去拿大锤头凿开
据说挖墓道就挖了两个月 主要是那时候没有鬼吹灯作为参考吧:D
吴晗自己是搞明史的,挖长陵挖定陵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自己私人的学术欲望

这个和张大千看了一层敦煌壁画之后便将其剥下来、然后看下面一层的画,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是差不多的

吴晗和康生,五十年代两大以巧取豪夺著称的文物大盗:D
qqweee 发表于 2010-8-16 13:09

主要是因为墓道不是直的,而是拐弯的

定陵明楼整个建筑都是石头的,异常沉重,所以下面的方城修成了实心石台,所以墓道入口不像其他明陵那样在中轴线上,而是在中轴线左边,拐个弯之后再通往地宫(十三陵中只有永陵和它一样)
众说纷纭!
研究啥的都有啊 还以为是什么事
回复 10# 万字军骑士


    就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的确不适合开挖。。。。
halins 发表于 2010-9-21 11:00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Feb. 12, 2002, Department of Defense news briefing
;P
麻醉枪 发表于 2010-8-10 11:07


    真能胡扯,现在还定陵还开放呢。
halins 发表于 2010-9-21 11:00
     有什么损失吗?当时的重要文物现在还好好的,买进去的字画丝帛,挖掘之前早就朽烂了。
     定陵挖掘是解放后最成功的考古挖掘之一。
xbill 发表于 2010-9-22 02:10

尸骨被焚,棺椁被毁,剩下的还有啥呢
回复 28# xbill

28楼的兄弟,我就住在北京昌平。建议你去实地参观参观定陵,顺便买一本《风雪定陵》仔细读读。看完就知道,今天那里面还能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
我想知道,蒙元诸汗的墓,为啥盗墓贼千年来无一发现?
麻醉枪 发表于 2010-9-23 00:49
定陵的建筑成就不是因为尸骨。
小书童 发表于 2010-9-30 23:46
蒙古墓葬制式不一样,据说蒙古诸汗的墓没有土包,而是埋于底下,再用马队踏平地面,过了几月,上面就全是牧草了,而且这些墓地都在草原,地理环境单一,没有参照物,就是王室资料记录了过了些年也找不到了。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0-8-17 00:27
吴晗有没有把文物占为己有?
占为己有?
能带走吗?
回复 2# 青山有幸


    龙体呈北斗七星葬式...哈哈!这个名字太带K了!
揭秘:明定陵万历皇帝可能采取“北斗七星”葬式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开始挖掘,1957年打开地下玄宫,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万历皇帝的葬式为何采用“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的怪异姿势,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北京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论文,首次揭开了万历皇帝的葬式之谜,并大胆推断出明代帝王均为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葬式。

万历皇帝尸体的姿势不同寻常,挖掘出来时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
定陵在明十三陵中规模较大,与永陵相差无几,仅次于长陵,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发掘的第一座皇陵,由此揭开了明代帝王陵墓的秘密。
定陵地宫是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宽敞的殿堂连接组成的,全部为石结构。后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着三口棺椁,中间的特别大,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棺椁。另两口分别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椁。
当时定陵发掘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尸体保存情况。万历皇帝尸体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锦被两边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的葬式也与一般葬式不一样,她们都是向右侧卧,孝端后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叠,左足在上,右足在下。孝靖后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下肢曲。
万历帝的原葬式应为侧卧式,因为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大变动,只有侧卧式,碰撞时易变动。
关于帝后葬式,目前尚无史料记载。孝靖后骨架情况应与原葬式相似。而万历帝与孝端后则有出入。因为人死后入葬,不可能故意摆成一腿弯曲一腿直伸状。显然,万历帝的葬式不是原状,而应该是向右侧卧,这样出现晃动尸体必然倒向左侧,所以万历帝左腿直伸。

而且根据棺椁入葬情况分析,万历帝的棺椁确实有过碰撞的记载。因为棺椁是从百里之遥的京城靠人工抬运到山陵,沿途颠簸。据《泰昌实录》记载:葬神宗皇帝及孝端皇后时(孝靖皇后比万历皇帝早逝九年,已入葬于天寿山东井平岗地)仅抬杠军夫多达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绳索常有损坏,不断更换。棺椁到巩华城时(今沙河),抬棺椁的木杠有断裂声,右边一角曾坠地。这样完全有可能使尸体姿式发生改变。
陵墓的位置、地面布局、地下玄宫布局都与天象有关,皇帝的葬式当然也要源于天象了。
古人以紫薇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紫微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自称“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并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天联系在一起,每当天空有变化时,他们便“自省”,认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在十三陵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建筑走向就呈北斗七星布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寝地面布局(因地宫未发掘),已发掘的明定陵地宫的布局即是仿生前皇宫模式,也是源于天象。在古代,基于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大多以为人死后灵魂还在,并且和活人一样,有饮食起居等各种要求。基于此因,历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着其生前所居宫室的某些形式和特点。
除此之外,在陵墓选址上也与天象有关,陵址的前后左右要有山,象征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以山象征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则位于星座之间,自然皇帝也置于天宫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