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刘华清斗胆陈言海军《十年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33:28
毛泽东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两次指示,海军党委突击上报《十年规划》

  1975年5月,毛泽东在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了两次重要指示。

  一次是在5月3日夜。此前,毛泽东因患白内障等疾病,先后在武汉、长沙、杭州等地治疗、休养了近10个月。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了返京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前,毛泽东与陆续到来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一一握手。当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海军政委的苏振华走到面前时,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管海军靠你。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伸出一小手指头)。”

  另一次是在5月23日。5月8日,苏振华根据个人追记,向海军党委常任委传达了毛泽东5月3日对海军的指示,并于15日向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写报告,汇报了海军学习、讨论毛泽东指示的情况。报告说:早在1953年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上,主席就指出,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强大海军,并给海军规定了三项任务:肃清海匪的骚扰,保障海道运输的安全;于适当时机收复台湾,最后统一全部国土;反对帝国主义从海上来的侵略。但是,海军建设虽然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现在仍然很小。现有战斗舰艇……只能执行主席规定的第一项任务。要想解放台湾,特别是反对敌人来自海上的侵略,力量还差得很远。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好。……我们要努力把海军各项工作搞好,力争在十年左右建成一支较强大的海军,决不辜负主席的期望。毛泽东收阅后,于5月23日在报告上批示:“同意。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

  接到毛泽东5月23日的批示后,海军党委立即召开由军以上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常任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同时抓紧了正在进行的海军部队十年发展规划的拟制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十年规划》)于6月16日修订完毕,海军党委遂和第六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联名签署,呈报国务院、中央军委。

  这份《十年规划》,包括拟制海军规划的根据、指导思想、海军舰艇建造方针及装备生产的具体计划等,共七个部分。在“海军舰艇装备生产的具体规划”部分,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1976年至1985年)海军建造战斗舰艇、登陆舰艇和辅助船等各类舰船的吨位数,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建造舰船的吨位数,以及每年所需经费的平均数目。

  刘华清这时的职务是海军副参谋长。按照分工,他分管装备建设,并兼任着隶属于海军司令部的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主任一职。正常情况下,研究制定舰艇装备发展规划本是他分内的工作,但由于他此前在任职国防科委副主任期间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江青,江青说过“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所以他不仅没有能够参加《十年规划》的编制,甚至没有能够参加讨论、参与一下意见。当他看到这份《十年规划》时,已是两个多月后的8月下旬了。
为确保实现毛泽东的指示,刘华清集中两天时间,一气呵成写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

  刘华清是在1952年海军初创时调入的。此后,他在海军和国防科研部门待了二十多年,对海军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非常熟悉。尤其是自1969年底“被贬”重回海军后,他阅读了大量中外海军建设的书籍、史料,对世界发达国家海军的发展状况、装备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使他对海军建设形成了不少新的认识和想法。毛泽东在一个月内连续作出两次指示,让他既激动又振奋。因为刘华清清楚,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海军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海军与一些国家在舰艇装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他期望以此为契机,海军建设能大大地前进一步,上一个台阶。然而,当他看到海军党委会同六机部党组联合上报的《十年规划》时,大失所望。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记述的:

  这份“规划”中,前三部分讲规划根据、指导思想、建造方针,引用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但对这些精神理解不透彻,尤其是结合海军作战实际不够。后几部分则与上述精神很不相符。……尤其让我吃惊的是,“规划”只强调产量,提出要达到70万吨以上,却不讲装备水平与质量,居然把早就落后的登陆舰和海上民兵装备,也列为“五五”科研重点。

  当时,我对“规划”的基本看法是:指导方针混乱,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急于求成,重生产轻科研。时而大计划、高指标,时而降低要求,不敢采用高新技术,迁就落后,重大问题拿不定主意。因此,势必丧失许多宝贵时机。

  看完这份《十年规划》,刘华清几天睡不好觉。毛主席说,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这样的规划即使实现了,又有什么值得敌人怕的呢?钱也花了,更重要的是时间耽误了,十年啊!刘华清很想把自己的想法反映一下,但自己正在接受“政治审查”,反映情况有用吗?会不会带来更多问题,把与海军某些领导同志的关系搞僵?然而,就这样过去吗?经过几天反复考虑,他下定决心: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不能沉默。巨额的经费,十年的时间,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表达自己的忧虑。否则,误了大事,自己将悔恨终生。于是,他集中两天的时间,一气呵成,把对《十年规划》的看法及对海军装备建设的建议全盘写出,取名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以下简称《汇报》)。
针对《十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汇报》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十年规划》确定,大量生产过时的潜艇。如常规鱼雷潜艇,这是仿制苏联四五十年代的产品,其性能落后,水下航速慢,逗留时间短,水声与通信设备亦很差,不能大编队活动。在现代条件下,用这种落后的潜艇作战是大有问题的。美国、苏联早就停造这类以电机为主要动力的潜艇,而主要建造核动力潜艇。我们现在再大量建造这些装备,到90年代甚至21世纪还得使用它(因一艘潜艇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部队是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我们因核动力艇一时还不会很多,一二年内还可以少造点这种潜艇,以维持生产线。但也必须尽快研究设计新型号,如加大它在水下的航速、增大水下逗留时间和下潜深度,降低噪音,以及改进提高潜艇所用的武器等。同时,要研究使用这些新型潜艇的作战使用原则、使用的海区(热带和寒带海区不能一个设计方案)以及与它协同作战的其他兵力、兵器和各种补给辅助工具问题。

  第二,《十年规划》中,确定大量生产落后的“21”型导弹快艇。猛一听“导弹艇”似乎是尖端的,其实它现在已是普通的常规艇,是苏联50年代的产品,技术已很落后,艇和弹的性能都很差。……我认为应立即停止生产,将工厂和科研单位的力量集中,重新设计试制吨位大、速度快、加强火炮、增大导弹射程的新艇,把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都解决。生产厂可以为现用艇制造零配件。不图形式上的数量多,一定要质量好。

  第三,《十年规划》中拟继续生产一种基地扫雷艇,这是我们在50年代就仿制生产的一种舰艇,是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产品,只对几种老式水雷还有用。而美国在越南布放的水雷所用引信装置,虽只用了几种(已知美国海军有70余种水雷引信的装置),这样的扫雷艇用做扫现代水雷根本无作用。我们应研制生产大量各种新型的扫雷舰艇装备部队,以对付敌人的各种水雷。我国沿岸水浅,最便于敌人布雷,必须重视反水雷战。

  第四,《十年规划》生产安排,仍大量建造各种小型舰艇。仅鱼雷、导弹、护卫、扫雷、反潜等五型舰艇数量,就占作战舰艇的78%。这些舰艇除数量比现有的增多一倍外,其他都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说,海军装备水平现在怎样,十年之后大体上还是怎样,没有大的改变,仍然还是没有多少舰艇能到中、远海执行主要的战略任务……其他的问题还很多。我认为应按我国海区特点、作战需要,重新研究设计新型艇。应增大排水量,增强各种武器的威力和设备的效能。可以将鱼雷艇、导弹艇、火炮艇三者合一,排水量400吨左右,使它能在较复杂的气象条件下使用作战。这样做,对海军其他建设与备战更加有利。

  第五,《十年规划》对那些技术还不过关、武器设备还不配套、研制试验工作还未结束的中、大型舰艇和潜艇即进行大量生产,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妥当的。照一个设计方案大批生产,不符合制造尖端的中、大型舰艇的特点。……我认为对这类舰艇建造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制造,马虎不得,特别是核潜艇易出重大事故。应在原型(首制舰)基础上(包括其重要设备)认真修改设计,纠正重大缺点,解决好重要设备的技术难关。经过改进设计,再批产二三艘,而后再改进,再生产。这样才能既节省钱,又造出真正过硬的作战舰艇,利于作战。
第六,《十年规划》从生产与科研的安排,都没有解决海军各兵种装备的技术配套问题,更没有解决各兵种战役战术协同作战问题。现在海军各兵种多是单一的舰型。它要完成鱼雷攻击,就不能进行布雷、战役侦察、各种遣送和运输等任务。……当前美、苏都在全力发展各种水上飞机、反潜直升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各种反潜水面舰艇、反潜潜艇,在各岸边岛屿上大量设置远距离的水下监侦潜艇的固定声呐站,专门设置反潜区与封锁线。今后仍靠单一的潜艇在海上活动就更困难了,必须研究对付的办法。我认为,从潜艇部队本身,要研制各种型号的作战潜艇、在海上指挥潜艇作战的指挥艇,及专门补给和运输、救护的艇。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支援潜艇作战的水面舰艇和飞机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潜艇部队的作用。我们的水面舰艇(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艇),也都是单一型号的舰艇,战术不配套,协同作战困难。

  第七,《十年规划》研制和生产的中、大型驱逐舰,小型护卫舰,它们本身反潜、防空的能力有限,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很低,到中、远海执行任务战斗力量还很弱,没有解决空中掩护问题。海军现有的航空兵部队,在近海作战中有一定作用,但对200海里外的海上作战的舰艇和潜艇缺乏支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先搞常规动力的,排水量在4万吨左右,不一定搞8万、10万吨的)。我建议不要再搞《十年规划》中的8000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可将现已试制出的中型导弹驱逐舰改进提高来代替它,转而将搞大型驱逐舰的人力、财力拿出来搞航空母舰。

  第八,《十年规划》中安排的几型大、中舰艇的研制,以及对正在生产的产品改进提高,实际上都是十几年前就开始研制而没有完成的项目,基本上没有新研制项目。海军要有高质量的技术装备,必须从开展科研工作来解决,应争取在今后十年内多研制几型大、中水面舰艇。……我们已具有强大的科技、工业经济基础,只要狠抓,就可解决。科研工作既要争取战争未发生的时间,大上、大干,而且在战时更要大搞,才能跟上战争需要。
 邓小平批示: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苏振华意见:规划已上报,不能轻易改变

  把《汇报》报送邓小平后,刘华清心里仍不平静。为说明自己的意图,他又字斟句酌地写了两封信。一封给邓小平,另一封给苏振华。给邓小平的信,只短短几句话。内容是:“邓副主席:学习了毛主席最近对海军两次极为重要的指示,联系到我们海军当前的现状和海军今后的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建设的方向问题,觉得有必要向您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现把自己经过多次思考而写成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上,请予参考。”

  邓小平看过刘华清的《汇报》和信后,很重视。在收到信的第二天,即9月4日,就作出批示:“振华同志: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

  刘华清给苏振华的信,是在给邓小平的信送走后的翌日即9月4日写的。信写好后,刘华清将信与已报送毛泽东、邓小平的《汇报》原稿一并送苏振华。刘华清给苏振华的信篇幅较长,除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写《汇报》的意图外,还着意强调了《汇报》的一些主要观点。信中说:“学习了毛主席最近对海军的两次极为重要的指示,联系到我们海军当前的状况和今后海军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建设发展方向问题,有些想法和意见。因为海军党委贯彻毛主席两次批示和贯彻军委扩大会议的两次常任委扩大会,头一次留我招呼司令部工作,后一次没有参加,都没有机会讲意见。因此有些想法和意见总想讲讲,向上级反映一下。”“我觉得,今后十年是海军建设的关键时刻,下一步棋子走得好坏,事关重大。这是如何结束海军的过去,创造海军未来的全新面貌的问题。强大的海军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我讲的质量不是机械质量,而是战斗实力的质量。”“我又觉得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因为领导上掌握全面,经验也比我们多……但是,今天还是一个海军的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现将我向主席写的报告一文呈上,请予参考。”

  苏振华是海军政委,同时也是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十年规划》是经他审定的,所以他对刘华清《汇报》的内容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刘华清的建议“既有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些不合实际的想法”。苏振华接到刘华清的信和《汇报》稿时,邓小平的批示已经到了。他遂于9月8日将刘华清给自己的信、《汇报》稿原件及邓小平的批示,一并批给了萧劲光、王宏坤等海军党委常任委。批示说:“刘华清关心海军建设,对今后十年规划提出不同意见,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但考虑到《十年规划》已上报各工业部门正在安排计划,组织实施,随便一变,整个思想和步骤大乱,将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原计划不能轻易改变”。

  分管海军装备工作的海军党委常任委、副司令员周希汉看过刘华清的《汇报》后,批示说:“有些问题值得注意。我看需要研究。”机关中了解情况的干部对此也有不少议论,但多数常任委没有提出具体意见。1976年3月24日,海军党委又会同六机部联合上报了《海军新装备十年(1976~1985)科研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是专门讲新装备研发的,但基本思想、内容与《十年规划》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邓小平要求“重新制定规划”,“要顶用的”。毛泽东的嘱托在实践中落实

  1975年,“四人帮”大权在手,横行无忌,今天批“唯生产力论”,明天批“三株大毒草”(邓小平领导拟定的《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等三份文件),使正常的科研、生产难以按计划进行。所以,刘华清的《汇报》和邓小平的批示诚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海军的《十年规划》也没有能够付诸实施。鉴于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海军党委常任委再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十年规划》的调整、落实问题。会议认为,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海军新装备十年(1976~1985)科研发展规划》未能实现,应该顺延至1988年完成(原定1985年)。会后,海军党委于11月19日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呈送报告,提出《十年规划》落实拟分三步:第一步,用三年时间,大力整顿造船和解决有关配套产品产量问题;第二步,用三至四年时间,批产质量优良、齐装配套的第一代舰艇;第三步,用三年左右时间批产第二代舰艇,完成××万吨的计划。这次报告与原规划相比,除时间推迟外,最大的变化是再次增加了建造舰艇的吨位数量。

  海军党委的这一报告,中央军委没有及时批复。为什么?1979年4月3日,邓小平接见新上任的海军政委叶飞时,重点讲了这个问题:

  究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海军?我看是要顶用的。你们过去提出的《十年规划》,“八五”要搞到××万吨,不可能,国家没有这个力量,要缩小,要小而精。我冒说一句,××万吨就可以了。海军究竟需要什么装备,型号要具体提出来。过去你们自己没有摸清,提得不具体。装备要能够形成战斗力。……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防御当然也要有战斗力,海军的装备、规划要从这点出发。现在国防经费有限,要用好。你们应当聚精会神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同有关部门(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六机部)研究解决。《十年规划》是否搞到××万吨,你们去研究。你们要重新制定规划,反正是要顶用的,不要光要求吨位。不如吨位少些,但顶用。你们第一件事就是要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1979年6月2日,中央军委遵照邓小平的这次谈话精神,对海军装备建设问题作出批复:一、海军装备发展要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制定,舰船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关键在于精;二、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三、必须贯彻“五个配套”的原则,新造舰船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四、加强现有装备管理,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前后联系对比可以看出,刘华清1975年《汇报》的思想,是符合邓小平指示和中央军委批复精神的。

  此后,海军党委遵照邓小平“要重新制定规划”和中央军委的批复精神,组织专门班子重新研究制定了海军舰艇装备发展规划。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海军建设也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8月,刘华清再次调回到海军(此前在军委任副总参谋长),并担任了海军司令员。到任不久,他即明确指出:毛主席提出建立强大海军,使敌人怕,怎样做到?具体说就是实现邓小平同志讲的建立精干、顶用、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所谓精干,就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构精简,在保持一定数量基础上,尽量提高人员素质和装备质量;所谓顶用,就是要精兵合成,系统配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和装备的综合效能;所谓现代战斗能力,就是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上作战的总体能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海军党委和广大指战员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部队综合战斗力不断提高。毛泽东当年对海军官兵的最后嘱托,在实践中正逐步变为现实。毛泽东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两次指示,海军党委突击上报《十年规划》

  1975年5月,毛泽东在一个月内接连对海军作了两次重要指示。

  一次是在5月3日夜。此前,毛泽东因患白内障等疾病,先后在武汉、长沙、杭州等地治疗、休养了近10个月。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了返京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前,毛泽东与陆续到来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一一握手。当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海军政委的苏振华走到面前时,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管海军靠你。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伸出一小手指头)。”

  另一次是在5月23日。5月8日,苏振华根据个人追记,向海军党委常任委传达了毛泽东5月3日对海军的指示,并于15日向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写报告,汇报了海军学习、讨论毛泽东指示的情况。报告说:早在1953年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上,主席就指出,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强大海军,并给海军规定了三项任务:肃清海匪的骚扰,保障海道运输的安全;于适当时机收复台湾,最后统一全部国土;反对帝国主义从海上来的侵略。但是,海军建设虽然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现在仍然很小。现有战斗舰艇……只能执行主席规定的第一项任务。要想解放台湾,特别是反对敌人来自海上的侵略,力量还差得很远。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好。……我们要努力把海军各项工作搞好,力争在十年左右建成一支较强大的海军,决不辜负主席的期望。毛泽东收阅后,于5月23日在报告上批示:“同意。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

  接到毛泽东5月23日的批示后,海军党委立即召开由军以上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常任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同时抓紧了正在进行的海军部队十年发展规划的拟制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十年规划》)于6月16日修订完毕,海军党委遂和第六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联名签署,呈报国务院、中央军委。

  这份《十年规划》,包括拟制海军规划的根据、指导思想、海军舰艇建造方针及装备生产的具体计划等,共七个部分。在“海军舰艇装备生产的具体规划”部分,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1976年至1985年)海军建造战斗舰艇、登陆舰艇和辅助船等各类舰船的吨位数,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建造舰船的吨位数,以及每年所需经费的平均数目。

  刘华清这时的职务是海军副参谋长。按照分工,他分管装备建设,并兼任着隶属于海军司令部的海军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主任一职。正常情况下,研究制定舰艇装备发展规划本是他分内的工作,但由于他此前在任职国防科委副主任期间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江青,江青说过“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所以他不仅没有能够参加《十年规划》的编制,甚至没有能够参加讨论、参与一下意见。当他看到这份《十年规划》时,已是两个多月后的8月下旬了。
为确保实现毛泽东的指示,刘华清集中两天时间,一气呵成写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

  刘华清是在1952年海军初创时调入的。此后,他在海军和国防科研部门待了二十多年,对海军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非常熟悉。尤其是自1969年底“被贬”重回海军后,他阅读了大量中外海军建设的书籍、史料,对世界发达国家海军的发展状况、装备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使他对海军建设形成了不少新的认识和想法。毛泽东在一个月内连续作出两次指示,让他既激动又振奋。因为刘华清清楚,近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海军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海军与一些国家在舰艇装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他期望以此为契机,海军建设能大大地前进一步,上一个台阶。然而,当他看到海军党委会同六机部党组联合上报的《十年规划》时,大失所望。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记述的:

  这份“规划”中,前三部分讲规划根据、指导思想、建造方针,引用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但对这些精神理解不透彻,尤其是结合海军作战实际不够。后几部分则与上述精神很不相符。……尤其让我吃惊的是,“规划”只强调产量,提出要达到70万吨以上,却不讲装备水平与质量,居然把早就落后的登陆舰和海上民兵装备,也列为“五五”科研重点。

  当时,我对“规划”的基本看法是:指导方针混乱,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急于求成,重生产轻科研。时而大计划、高指标,时而降低要求,不敢采用高新技术,迁就落后,重大问题拿不定主意。因此,势必丧失许多宝贵时机。

  看完这份《十年规划》,刘华清几天睡不好觉。毛主席说,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这样的规划即使实现了,又有什么值得敌人怕的呢?钱也花了,更重要的是时间耽误了,十年啊!刘华清很想把自己的想法反映一下,但自己正在接受“政治审查”,反映情况有用吗?会不会带来更多问题,把与海军某些领导同志的关系搞僵?然而,就这样过去吗?经过几天反复考虑,他下定决心: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不能沉默。巨额的经费,十年的时间,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表达自己的忧虑。否则,误了大事,自己将悔恨终生。于是,他集中两天的时间,一气呵成,把对《十年规划》的看法及对海军装备建设的建议全盘写出,取名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以下简称《汇报》)。
针对《十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汇报》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十年规划》确定,大量生产过时的潜艇。如常规鱼雷潜艇,这是仿制苏联四五十年代的产品,其性能落后,水下航速慢,逗留时间短,水声与通信设备亦很差,不能大编队活动。在现代条件下,用这种落后的潜艇作战是大有问题的。美国、苏联早就停造这类以电机为主要动力的潜艇,而主要建造核动力潜艇。我们现在再大量建造这些装备,到90年代甚至21世纪还得使用它(因一艘潜艇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部队是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的。我们因核动力艇一时还不会很多,一二年内还可以少造点这种潜艇,以维持生产线。但也必须尽快研究设计新型号,如加大它在水下的航速、增大水下逗留时间和下潜深度,降低噪音,以及改进提高潜艇所用的武器等。同时,要研究使用这些新型潜艇的作战使用原则、使用的海区(热带和寒带海区不能一个设计方案)以及与它协同作战的其他兵力、兵器和各种补给辅助工具问题。

  第二,《十年规划》中,确定大量生产落后的“21”型导弹快艇。猛一听“导弹艇”似乎是尖端的,其实它现在已是普通的常规艇,是苏联50年代的产品,技术已很落后,艇和弹的性能都很差。……我认为应立即停止生产,将工厂和科研单位的力量集中,重新设计试制吨位大、速度快、加强火炮、增大导弹射程的新艇,把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都解决。生产厂可以为现用艇制造零配件。不图形式上的数量多,一定要质量好。

  第三,《十年规划》中拟继续生产一种基地扫雷艇,这是我们在50年代就仿制生产的一种舰艇,是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产品,只对几种老式水雷还有用。而美国在越南布放的水雷所用引信装置,虽只用了几种(已知美国海军有70余种水雷引信的装置),这样的扫雷艇用做扫现代水雷根本无作用。我们应研制生产大量各种新型的扫雷舰艇装备部队,以对付敌人的各种水雷。我国沿岸水浅,最便于敌人布雷,必须重视反水雷战。

  第四,《十年规划》生产安排,仍大量建造各种小型舰艇。仅鱼雷、导弹、护卫、扫雷、反潜等五型舰艇数量,就占作战舰艇的78%。这些舰艇除数量比现有的增多一倍外,其他都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说,海军装备水平现在怎样,十年之后大体上还是怎样,没有大的改变,仍然还是没有多少舰艇能到中、远海执行主要的战略任务……其他的问题还很多。我认为应按我国海区特点、作战需要,重新研究设计新型艇。应增大排水量,增强各种武器的威力和设备的效能。可以将鱼雷艇、导弹艇、火炮艇三者合一,排水量400吨左右,使它能在较复杂的气象条件下使用作战。这样做,对海军其他建设与备战更加有利。

  第五,《十年规划》对那些技术还不过关、武器设备还不配套、研制试验工作还未结束的中、大型舰艇和潜艇即进行大量生产,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妥当的。照一个设计方案大批生产,不符合制造尖端的中、大型舰艇的特点。……我认为对这类舰艇建造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制造,马虎不得,特别是核潜艇易出重大事故。应在原型(首制舰)基础上(包括其重要设备)认真修改设计,纠正重大缺点,解决好重要设备的技术难关。经过改进设计,再批产二三艘,而后再改进,再生产。这样才能既节省钱,又造出真正过硬的作战舰艇,利于作战。
第六,《十年规划》从生产与科研的安排,都没有解决海军各兵种装备的技术配套问题,更没有解决各兵种战役战术协同作战问题。现在海军各兵种多是单一的舰型。它要完成鱼雷攻击,就不能进行布雷、战役侦察、各种遣送和运输等任务。……当前美、苏都在全力发展各种水上飞机、反潜直升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各种反潜水面舰艇、反潜潜艇,在各岸边岛屿上大量设置远距离的水下监侦潜艇的固定声呐站,专门设置反潜区与封锁线。今后仍靠单一的潜艇在海上活动就更困难了,必须研究对付的办法。我认为,从潜艇部队本身,要研制各种型号的作战潜艇、在海上指挥潜艇作战的指挥艇,及专门补给和运输、救护的艇。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支援潜艇作战的水面舰艇和飞机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潜艇部队的作用。我们的水面舰艇(驱逐舰、护卫舰、猎潜艇),也都是单一型号的舰艇,战术不配套,协同作战困难。

  第七,《十年规划》研制和生产的中、大型驱逐舰,小型护卫舰,它们本身反潜、防空的能力有限,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很低,到中、远海执行任务战斗力量还很弱,没有解决空中掩护问题。海军现有的航空兵部队,在近海作战中有一定作用,但对200海里外的海上作战的舰艇和潜艇缺乏支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先搞常规动力的,排水量在4万吨左右,不一定搞8万、10万吨的)。我建议不要再搞《十年规划》中的8000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可将现已试制出的中型导弹驱逐舰改进提高来代替它,转而将搞大型驱逐舰的人力、财力拿出来搞航空母舰。

  第八,《十年规划》中安排的几型大、中舰艇的研制,以及对正在生产的产品改进提高,实际上都是十几年前就开始研制而没有完成的项目,基本上没有新研制项目。海军要有高质量的技术装备,必须从开展科研工作来解决,应争取在今后十年内多研制几型大、中水面舰艇。……我们已具有强大的科技、工业经济基础,只要狠抓,就可解决。科研工作既要争取战争未发生的时间,大上、大干,而且在战时更要大搞,才能跟上战争需要。
 邓小平批示: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苏振华意见:规划已上报,不能轻易改变

  把《汇报》报送邓小平后,刘华清心里仍不平静。为说明自己的意图,他又字斟句酌地写了两封信。一封给邓小平,另一封给苏振华。给邓小平的信,只短短几句话。内容是:“邓副主席:学习了毛主席最近对海军两次极为重要的指示,联系到我们海军当前的现状和海军今后的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建设的方向问题,觉得有必要向您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现把自己经过多次思考而写成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上,请予参考。”

  邓小平看过刘华清的《汇报》和信后,很重视。在收到信的第二天,即9月4日,就作出批示:“振华同志: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

  刘华清给苏振华的信,是在给邓小平的信送走后的翌日即9月4日写的。信写好后,刘华清将信与已报送毛泽东、邓小平的《汇报》原稿一并送苏振华。刘华清给苏振华的信篇幅较长,除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写《汇报》的意图外,还着意强调了《汇报》的一些主要观点。信中说:“学习了毛主席最近对海军的两次极为重要的指示,联系到我们海军当前的状况和今后海军建设,特别是海军装备建设发展方向问题,有些想法和意见。因为海军党委贯彻毛主席两次批示和贯彻军委扩大会议的两次常任委扩大会,头一次留我招呼司令部工作,后一次没有参加,都没有机会讲意见。因此有些想法和意见总想讲讲,向上级反映一下。”“我觉得,今后十年是海军建设的关键时刻,下一步棋子走得好坏,事关重大。这是如何结束海军的过去,创造海军未来的全新面貌的问题。强大的海军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我讲的质量不是机械质量,而是战斗实力的质量。”“我又觉得这似乎是不应由我过分担忧的事,因为领导上掌握全面,经验也比我们多……但是,今天还是一个海军的战斗员,不管怎样,还有一份责任感,有责任建议。现将我向主席写的报告一文呈上,请予参考。”

  苏振华是海军政委,同时也是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十年规划》是经他审定的,所以他对刘华清《汇报》的内容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刘华清的建议“既有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些不合实际的想法”。苏振华接到刘华清的信和《汇报》稿时,邓小平的批示已经到了。他遂于9月8日将刘华清给自己的信、《汇报》稿原件及邓小平的批示,一并批给了萧劲光、王宏坤等海军党委常任委。批示说:“刘华清关心海军建设,对今后十年规划提出不同意见,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但考虑到《十年规划》已上报各工业部门正在安排计划,组织实施,随便一变,整个思想和步骤大乱,将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原计划不能轻易改变”。

  分管海军装备工作的海军党委常任委、副司令员周希汉看过刘华清的《汇报》后,批示说:“有些问题值得注意。我看需要研究。”机关中了解情况的干部对此也有不少议论,但多数常任委没有提出具体意见。1976年3月24日,海军党委又会同六机部联合上报了《海军新装备十年(1976~1985)科研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是专门讲新装备研发的,但基本思想、内容与《十年规划》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邓小平要求“重新制定规划”,“要顶用的”。毛泽东的嘱托在实践中落实

  1975年,“四人帮”大权在手,横行无忌,今天批“唯生产力论”,明天批“三株大毒草”(邓小平领导拟定的《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等三份文件),使正常的科研、生产难以按计划进行。所以,刘华清的《汇报》和邓小平的批示诚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海军的《十年规划》也没有能够付诸实施。鉴于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海军党委常任委再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十年规划》的调整、落实问题。会议认为,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海军新装备十年(1976~1985)科研发展规划》未能实现,应该顺延至1988年完成(原定1985年)。会后,海军党委于11月19日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呈送报告,提出《十年规划》落实拟分三步:第一步,用三年时间,大力整顿造船和解决有关配套产品产量问题;第二步,用三至四年时间,批产质量优良、齐装配套的第一代舰艇;第三步,用三年左右时间批产第二代舰艇,完成××万吨的计划。这次报告与原规划相比,除时间推迟外,最大的变化是再次增加了建造舰艇的吨位数量。

  海军党委的这一报告,中央军委没有及时批复。为什么?1979年4月3日,邓小平接见新上任的海军政委叶飞时,重点讲了这个问题:

  究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海军?我看是要顶用的。你们过去提出的《十年规划》,“八五”要搞到××万吨,不可能,国家没有这个力量,要缩小,要小而精。我冒说一句,××万吨就可以了。海军究竟需要什么装备,型号要具体提出来。过去你们自己没有摸清,提得不具体。装备要能够形成战斗力。……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防御当然也要有战斗力,海军的装备、规划要从这点出发。现在国防经费有限,要用好。你们应当聚精会神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同有关部门(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六机部)研究解决。《十年规划》是否搞到××万吨,你们去研究。你们要重新制定规划,反正是要顶用的,不要光要求吨位。不如吨位少些,但顶用。你们第一件事就是要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1979年6月2日,中央军委遵照邓小平的这次谈话精神,对海军装备建设问题作出批复:一、海军装备发展要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制定,舰船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关键在于精;二、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三、必须贯彻“五个配套”的原则,新造舰船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四、加强现有装备管理,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前后联系对比可以看出,刘华清1975年《汇报》的思想,是符合邓小平指示和中央军委批复精神的。

  此后,海军党委遵照邓小平“要重新制定规划”和中央军委的批复精神,组织专门班子重新研究制定了海军舰艇装备发展规划。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海军建设也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8月,刘华清再次调回到海军(此前在军委任副总参谋长),并担任了海军司令员。到任不久,他即明确指出:毛主席提出建立强大海军,使敌人怕,怎样做到?具体说就是实现邓小平同志讲的建立精干、顶用、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所谓精干,就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构精简,在保持一定数量基础上,尽量提高人员素质和装备质量;所谓顶用,就是要精兵合成,系统配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和装备的综合效能;所谓现代战斗能力,就是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上作战的总体能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海军党委和广大指战员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部队综合战斗力不断提高。毛泽东当年对海军官兵的最后嘱托,在实践中正逐步变为现实。
"让敌人怕",多好的建设目标!似乎我们现在也没有真正做到让大块头的敌人怕!
事实上,也没有让周边的小块头怕,海军建设任重道远啊!!!
百年海军啊~~~~~~~~
任重道远
4.5楼说得好
认识不足,前途漫漫
感觉海军第一条就是砸钱
“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
这一条也要与时俱进
野马三 发表于 2010-7-26 00:35

当年还顾不了近海时,说去远洋那就是不切实际。当你解决了近海,再不考虑去远洋,那就是白痴了。此一时彼一时,军舰越造越大就是一步步迈向远洋的脚步,再说什么造轻护,那简直是弱智。


现在看看,刘老当年的计划也有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一面
当年国家哪有捏些个钱,哪有捏些技术
我也不明白造轻护是要干什么,总不能跟德国海军比吧?

现在看看,刘老当年的计划也有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一面
当年国家哪有捏些个钱,哪有捏些技术
我也不明白造轻护是要干什么,总不能跟德国海军比吧?
刘华清是少数动装备的人!
海军的前三任司令员,刘司令员是真正懂海军的人,在苏联留学过,系统的学习过海军战略和海军战役,后又多年在装备战线奋斗多年,也是中国海军第一个提出海军战略建设的首长,航母也是刘司令员提出要建设的,真希望刘司令员能看到航母下水,最后祝福老司令员身体健康!
郭炜 发表于 2010-7-26 01:07


    造轻护怎么弱智了,这远洋装备要有,也不代表小的就不要了啊,md,毛子,狗日,都有轻舰啊
轻舰我们也有~~~~054a不就是轻舰~~~~专门造1000多吨的近海护卫舰绝对是弱智~~~~
pighead~o~ 发表于 2010-7-26 09:45


    不赞同,南海还没搞定呢,那就需要轻量级的,一般的巡逻啥的,也需要,在短时间内,海军还很难到老远的地方去作战,当然,大吨位的应该是现在的主要发展方向


必须考虑到现在的现实啊,是时候把近海巡逻跟海军剥离开了,渔政跟海警、海巡也应该开始研究合并的方案,MD的海军+国民警卫队模式就很好啊,到时候海军装备大型作战舰艇,新的类似国民警卫队的就装备轻护啥的

必须考虑到现在的现实啊,是时候把近海巡逻跟海军剥离开了,渔政跟海警、海巡也应该开始研究合并的方案,MD的海军+国民警卫队模式就很好啊,到时候海军装备大型作战舰艇,新的类似国民警卫队的就装备轻护啥的
什么时候陈言时不必“斗胆”了,就有希望了。
南海吃紧,猴子们打算在TG海军羽翼未丰前结成反华阵线

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需要加快进度了
近海警备日常巡逻勤务动4000吨级的中型舰是不合适的。2500吨最好
海军的建设没有三四十年是建不好的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0-7-26 12:51

中日甲午战争。总能证明了一方确实花了这么些年又没建好。
美国一战以后的海军建设。
回复 22# hjfgcx


    通过文史资料觉得满清被氧化随时的建设就根本没有建设,指挥的不是洋人就是饭桶,只有那么两三个人在强撑着。海军不能实现自给,缺少训练。

   美国一战后海军建设发展我没看过,这就回去补习去{:wu:}
ymx654321 发表于 2010-7-25 21:26

军费投入不同吧,现在什么投入水平
不过说实话,当时刘的一些建议也是脱离实际情况,好高骛远,连055驱逐舰都造不出,还搞航母呢
首页留名
我感觉我们的海军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目标!!口号依旧很响“走向蓝海,维护国家全球战略利益!”很不错的想法,问题是我们的南海,东海的领土纷争没摆平,最直面的台湾问题没搞定!你出去旅游?不是没有实际战略目标,而是不够明确:针对南海怎么布置?台湾怎么打?有明确战略没?!砸了纳税人几千亿的钱布市去几趟索马里旅游就可以交代的!!!!!。。。:@
独孤F22 发表于 2010-7-27 00:44


    bc
XP和卯金刀都是大力支持海军建设的人
回复 27# 独孤F22


等大家伙
ndscwsy 发表于 2010-7-26 09:26


    我十年前在JC发帖就说过,建议第一艘航母命名为刘华清海军上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