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马英九的“正视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9:19:14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00721.shtml 日前台北报纸大幅报道: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2010年7月12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 涛时,曾传达马英九向胡 锦 涛致送的16字箴言“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

  在这里,“累积互信”是说明了ECFA协议签署之后,两岸互信大增,需要今后更多堆积。“求同存异”则是表示两岸目前仍然存有岐见需要克服,这与胡 锦 涛曾经说过的“搁置争议”有异曲同工之意。至于“续创双赢”,显见是马是非常满意在他过去二年任内与北京的交往成果,希望仍能继续创造“双赢”。

“正视现实”的真正意义

  只有“正视现实”这四字格外耐人寻味,马英九对此四字不仅多次强调,而且排序上总是放在首位,显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四个字的箴言代表的真正意义,可能就是希望北京能够了解:两岸目前尚未统一,是处于彼此分治的状态,而双方均存在有公权力在执行的“当局”。所以北京在鼓吹“和平统一”之前的任何政治性接触或谈判,就不能忽视这个在法理上已经存在的现实。

  当然,马英九没能说出口的就是,“中华民国”在面对两岸政治谈判时,如果北京接受,即使在“一个中国框架”界定下,台北也愿以此名义与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接触与协商。

  虽然胡 锦 涛在回应时,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是仍在强调:“两岸双方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对下一步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至为重要。真诚希望两党都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增进互信,求同化异,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不过在言辞中,胡确对“互信”、“求同存异”、甚至“双赢”提出正面肯定的看法或暗示。

  另外,尚可从新华社的报道说:“会见中,吴伯雄转达了马英九主席对胡 锦 涛总书记的问候。胡 锦 涛也请吴伯雄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可以得到胡马已有沟通的有力佐证。而且过去两岸领导人相互用16字箴言互赠对方时,都对彼此所提出的“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或“搁置争议”、与“创造双赢”都有高度的共识。

胡 锦 涛未回应马英九的“正视现实”

  但是,唯独马英九提出“正视现实”的呼吁,胡 锦 涛从过去一直到这一次会见吴伯雄,都持保留的态度没有正面回应。不过,千万不要忘记胡 锦 涛在2005年3月发表“胡四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所以北京并没有忽视两岸“现实”问题的存在,只是对“现实”问题的解读,可能还与台北的期待有所落差。

  这个落差点,当然就在北京今后可不可以务实的去面对“中华民国”事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中共为了两岸长长久久的和平发展局面,甚至尚期待有“和平统一”的结果实现,当然“中华民国”的接受与否,是北京无法回避的挑战。

  其实对此问题,两岸学界早已有讨论及建议,其中有些观点尚有尊重现实的内涵。譬如台湾大学张亚中教授提出“一中三宪”的主张,最重要是要解决“台湾的政治定位”问题,在张亚中教授构思中,应是维持“中华民国”的合法及合理的存在。

  不过,本文作者尚没有能力思考到两岸整合的解决方案,但对于“正视现实”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两岸政治谈判来临之前夕,觉得有其必要。我有两个维持“中华民国”的建议,可给两岸当局思考:一是“回到‘1949年的中国’,让台北以‘中华民国’名义面临两岸谈判”;另一则是“以‘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说辞’来取代‘一中原则’:这也符合‘宪法一中的中华民国’”。这是作者在今年开始思考的一些看法,或许可协助在维持“中华民国”的合法及合理的存在的努力尝试中,提出一些补充观点。

  作者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00721.shtml 日前台北报纸大幅报道: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2010年7月12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 涛时,曾传达马英九向胡 锦 涛致送的16字箴言“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

  在这里,“累积互信”是说明了ECFA协议签署之后,两岸互信大增,需要今后更多堆积。“求同存异”则是表示两岸目前仍然存有岐见需要克服,这与胡 锦 涛曾经说过的“搁置争议”有异曲同工之意。至于“续创双赢”,显见是马是非常满意在他过去二年任内与北京的交往成果,希望仍能继续创造“双赢”。

“正视现实”的真正意义

  只有“正视现实”这四字格外耐人寻味,马英九对此四字不仅多次强调,而且排序上总是放在首位,显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四个字的箴言代表的真正意义,可能就是希望北京能够了解:两岸目前尚未统一,是处于彼此分治的状态,而双方均存在有公权力在执行的“当局”。所以北京在鼓吹“和平统一”之前的任何政治性接触或谈判,就不能忽视这个在法理上已经存在的现实。

  当然,马英九没能说出口的就是,“中华民国”在面对两岸政治谈判时,如果北京接受,即使在“一个中国框架”界定下,台北也愿以此名义与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接触与协商。

  虽然胡 锦 涛在回应时,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是仍在强调:“两岸双方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对下一步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至为重要。真诚希望两党都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增进互信,求同化异,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不过在言辞中,胡确对“互信”、“求同存异”、甚至“双赢”提出正面肯定的看法或暗示。

  另外,尚可从新华社的报道说:“会见中,吴伯雄转达了马英九主席对胡 锦 涛总书记的问候。胡 锦 涛也请吴伯雄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可以得到胡马已有沟通的有力佐证。而且过去两岸领导人相互用16字箴言互赠对方时,都对彼此所提出的“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或“搁置争议”、与“创造双赢”都有高度的共识。

胡 锦 涛未回应马英九的“正视现实”

  但是,唯独马英九提出“正视现实”的呼吁,胡 锦 涛从过去一直到这一次会见吴伯雄,都持保留的态度没有正面回应。不过,千万不要忘记胡 锦 涛在2005年3月发表“胡四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所以北京并没有忽视两岸“现实”问题的存在,只是对“现实”问题的解读,可能还与台北的期待有所落差。

  这个落差点,当然就在北京今后可不可以务实的去面对“中华民国”事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中共为了两岸长长久久的和平发展局面,甚至尚期待有“和平统一”的结果实现,当然“中华民国”的接受与否,是北京无法回避的挑战。

  其实对此问题,两岸学界早已有讨论及建议,其中有些观点尚有尊重现实的内涵。譬如台湾大学张亚中教授提出“一中三宪”的主张,最重要是要解决“台湾的政治定位”问题,在张亚中教授构思中,应是维持“中华民国”的合法及合理的存在。

  不过,本文作者尚没有能力思考到两岸整合的解决方案,但对于“正视现实”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两岸政治谈判来临之前夕,觉得有其必要。我有两个维持“中华民国”的建议,可给两岸当局思考:一是“回到‘1949年的中国’,让台北以‘中华民国’名义面临两岸谈判”;另一则是“以‘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说辞’来取代‘一中原则’:这也符合‘宪法一中的中华民国’”。这是作者在今年开始思考的一些看法,或许可协助在维持“中华民国”的合法及合理的存在的努力尝试中,提出一些补充观点。

  作者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联合早报网》
TG政权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冥国政权非法性的基础上,承认冥国政权,那不等于否认自己的合法性?再者,如果承认冥国政权合法性,那就等于承认呆完目前状态的合法性,等于承认呆完有权单方面独立,大陆无权单方面要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