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略谈明清松锦决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22:36
松锦之战,是发生在明末辽东地区松(山)、锦(州)一带关系明清两个政权命运的一场命运之战,关于此战,《较量》曾有专文论述,笔者才疏学浅,也就不打算多谈,仅在此说说个人的看法,希冀抛砖引玉,倾听高手大论,增长个人见识。
应该说作为决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崇祯皇帝和清太宗皇太极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尽管清乾隆年间修簒完成的《明史》对其评价尚可,但崇祯对军事的一窍不通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造反武装的清剿还是与满州军的较量,在后世史书中根本找不到能够表现他个人在军事上“英明睿智”的片言只语,相反,评论家和史官们对他用人治国上的错误的看法基本一致,曾经经历过明末战乱的张岱就这样评价:“先帝(指崇祯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变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耳目之前,觉有一番变革,向后思之,迄无一用,不亦枉却此十七年之精励哉?”
作为崇祯皇帝的对手的皇太极,通过清军细作的情报和投降明朝官吏的口供,显然很清楚自己的这位大敌处于弱势的客观事实,再加上清军作风硬朗,擅长野战,将领出色、内部团结辅之于投降的明朝官吏的出谋划策,使得胜利的天平一开始就偏向了清军。
但是,仅凭此就断言明军一点没戏,也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的观点,明朝虽然有自身的种种问题,很多甚至积重难返,但同样也有自身的有利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明军的战争潜力远远超过清军 ,这一点仅从双方人口数量的比较上就可以看出来,晚明时明朝户籍在册人口约为六千万,刨掉老弱妇幼,可动员加入军队的青壮年男子应该不低于百万,用今天的话说,进行战争动员的潜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关于清方人口数量笔者没有查到相关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大大少于明方。否则,皇太极不会三番五次的入塞抢掠人口物资,当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战养战的表现,处于关外苦寒之地的满清在明朝严厉的经济封锁下,很多必需品(如粮食、食盐等)无一不缺,既然用互市等贸易手段无法获得,那也就只能用战争的方法硬夺了。另外,此时的清朝仍然处于奴隶制向封建体制过渡的时期,大量掠夺人口充当奴隶从事生产,有助于减轻本民族人口的负担,专事军事训练,增强军队战斗力。
其二是此时的明军虽然已经从总体上看已经素养低劣,而且因为欠饷等原因军心动摇,哗变不断,但仍然拥有一批战斗力较强的精锐和一些能征惯战的将领,比如为历史爱好者所熟知的关宁军,比如以围剿造反武装而出名的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等人。
值得注意得是,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均出自考科举而入仕的文官集团,相比较于明朝前期的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以及中期打击倭寇而著名的戚继光,长期驻守辽东边塞且战功卓著的李成梁这些行伍或者军人世家出身的武将,无疑显示了明朝文官集团在军事上同样成为了维护明王朝统治的中流砥柱。
其三是以皇太极为首的满洲亲贵集团并无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虽然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战和军事对峙,但战线一直稳定在宁锦一线,这里固然有明军下大力气固守的原因,但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进取心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否则以明军在争战中的败多胜少以及皇太极多次入塞抢掠的轻而易举,再加上明朝文官武将的成批投降,以及内部饥民造反之患所造成的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紫禁城难保早就易手。
谈到这里,得顺提一笔崇祯五年发生在山东吴桥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给明朝造成了巨大损失。
原来,明朝为了加强抵御满洲军,很重视发展火器,特命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聘请葡萄牙人作教练,引进先进火器,组建了一支西式火器为主的炮兵部队,准备用作抵御满洲军。
崇祯五年在著名的辽东大凌河之战爆发之后,孙元化命部下孔有德驰援,当走到吴桥时,因为给养不足,雨雪交加,与当地人又摩擦不断的情况下,结果引发士卒哗变,孔有德遂率兵作乱,与另一叛军首领耿仲明在山东半岛横冲直撞,历时长达一年多,最后为明军击败后于崇祯六十四月投降了皇太极。
孔、耿二人之降,不仅带去了一万多军队和一百余艘战船,还将一批最先进的火器和技术人员带到了满清,使得清军火器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运用手法也日趋熟练,在攻明之战中如虎添翼!孔、耿二人后来被皇太极封王,清军入关之后,孔、耿二人成为了著名的汉人四藩中的两个,在清朝征讨南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明朝廷苦心经营的精锐之师则一夜之间打了水漂。
笔者之所以要提及这一本来与本文无关的历史事件,是想向诸位看官说明,明朝的内部危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所以即便明军拥有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有利因素,却也很难加以利用并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主动!
松锦之战的起因,说来还和降清的明将张存仁、祖可法的出谋划策有关,他们上疏力劝皇太极屯田广宁,伺机夺取宁锦,为皇太极所采纳,于是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贝勒多铎统领大军前往义州,且屯且战,争取拿下锦州。五月,崇祯命洪承畴出关迎敌。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查副事使节。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升任延绥巡抚。
洪承畴虽是文官出身,可是在历史记载中的他确是一个堪称出色的统帅形象,在崇祯三年升任延绥巡抚到崇祯十二年调任蓟辽总督之前,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陕西与造反武装进行着没完没了的清剿与反清剿,先后歼灭了很多股造反武装,擒杀了不少造反武装头目,最突出的是在崇祯十一年与孙传庭的联合会剿中,几乎全歼李自成的部队,差一点也就终结了陕西多年的饥民造反之患;而且洪承畴作为长官,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为此得到史家的很高评价,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就指出:“秦督洪承畴剿御有方……每逐贼,奔驰往还数千里。母在官舍,过门不入。士卒感其义,争为效死。”
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军大举入塞,洪承畴与孙传庭一道奉旨领兵进京勤王,因此被崇祯任命为蓟辽总督,率陕西精锐之师拱卫京师.
相对于后世史家对崇祯依靠抓阄决定内阁人员组成的嘲笑,一向被后人在用人问题上大加指责的崇祯这一次的用人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洪承畴已经在多年围剿造反武装的军事行动中证明了他的能力,这就使得松锦前线的明军在前线统帅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不逊于清军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人,有了与清军一争高下可能性。
洪承畴抵达前线之后,随即视察各要塞壁垒,认为兵力不足,遂上疏朝廷请求增兵,将松锦前线的明军数量增至十三万,清军也不示弱,亦不断向前线增兵运粮,把由总兵祖大寿领军据守的锦州围得水泄不通,同时在重兵屯驻松山要塞附近,摆出了一副与明军决战的架势!
与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上自统帅杨镐下至领兵将领对后金军力量估计不足,盲目自信,轻敌冒进结果导致惨败的事实正相反,松锦之战的初期,前线明军将领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对清军的战略意图有着清醒的认识----都认为清军是将围困锦州作为诱饵,力图吸引明军主力驰援,这样,清军可以充分发挥军队素养高,野战能力强的自身优势,在松山一带击败甚至围歼明军主力!
关于这一点,在当时的明军内部通信中说得很明白,松、锦两地的明军守将在给洪承畴求援信中即明确提到:“奴众(指清军)此番倾巢困锦,内打栅木,外挑濠堑,水泄不通,人影断绝。松城与锦相隔十八里,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锦城濠栅已成,奴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困锦,实乃伺松。”
就明军统帅洪承畴本人来说,针对这种形势,他提出了“且战且守”的应对策略,他在给崇祯皇帝的上疏中明确指出:“久持松、杏以转运,且锦颇坚,未易撼动。若敌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矣。此可守而后战之策。”
很明显,洪承畴向崇祯提出了一个暂不理会清军对松、锦的围攻,避敌锋芒,消磨其锐气和战争潜力,待敌懈怠之时,伺机决战的持久战策略。
在笔者看来,作为文官出身的洪承畴能够在当时明朝廷上下一片乱哄哄的鼓噪声中,在前线清军步步紧逼的纷乱的战事中,清楚得意识到敌我双方之优劣,因势利导的提出了这样一个被后人所完全肯定的对敌战争方略,可以认为是充分显示了他个人难得的战略眼光!
驻守锦州的明军守将祖大寿,虽身处危机之中,但也对上司洪承畴的战略意图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他特地派兵士向洪承畴传话,表示锦州粮食储备足可支持半年,建议洪承畴用车营步步进逼,不要轻易交战。
不过,洪承畴的避敌锋芒也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转向了消极避战,自他到辽东上任以来,已与清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特别在崇祯十三年六月在松山西北面与清军交战中,明军夺取了两红旗、镶蓝旗三旗营地,杀伤清军甚多,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因此受到皇太极的议处。
同时,洪承畴还利用清军围困不严的缝隙,向松锦偷运粮食,以增强松锦的防御能力。
当时,松锦前线的清军前期统帅正是后来率清军入关的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围城不严,被皇太极问责,撤去统帅一职,改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出任前敌总指挥。
当然,洪承畴并没有因为一时的胜负而被冲昏头脑,他仍然坚持着他的稳扎稳打的策略,不轻易与清军进行决战。
因为他知道,用以步兵为主辅之以战车和火器武装起来的明军与剽悍的清军铁骑进行野战,明军毫无胜算。
况且清军也很重视运用火器,火器的质量比起明军并不差。
松锦的对峙,吸引了明清以及蒙古与朝鲜等多方上下的高度关注,当然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除了关注松锦的胜负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忧虑。
这就是对清军绕过宁锦防线,借道蒙古再次入塞袭扰的恐惧!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一直为清军所掌握,明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尴尬态势中,在这种情况下,明辽东经略孙承宗采用大修堡垒固守的方法,虽然暂时遏制住了清军咄咄逼人的势头,但随着皇太极击败蒙古的末代可汗林丹汗,东蒙古彻底臣服于皇太极,明军宣(化)大(同)一带长城防线开始面临清军的严重威胁,自崇祯二年皇太极首次领兵入塞以来,到崇祯十三年已经五次自宣(化)大(同)一线突破入塞袭扰,大肆抢掠人口物资。
事实证明,明朝廷上下对这种以轻骑兵为主的快速机动作战始终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和与之抗衡的信心,这其中甚至包括后来被乾隆皇帝所“平反”的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因后金军入塞而领兵勤王的过程中,统率着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关宁军以率孤军死守宁远城而名声鹊起的袁崇焕此战中在历史学家看来顾此失彼的表现无疑让人难以信服,直接导致了他的被捕下狱,最终被凌迟处死。
而崇祯十一年九月的清军入塞,在关内持续侵袭半年之久,清军深入两千里,破七十余城池,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明军除了尾随跟踪之外,不敢正面迎敌。
明军的拙劣表现引得崇祯大为震怒,他亲自主持对有罪官吏的问责,最终包括监军太监、地方巡抚、领军总兵等一批军政官吏共三十六人同一天在北京被处死。
对此,史家指出:“这反映出了攘外安内的严峻形势,不用重典不足以挽狂澜以既倒。”
但是,这样的严厉惩处,也使得明朝庭从上到下更加惧怕清军入塞侵袭(相对于宁锦防线,明军根本无力抵御清军自宣大一线入塞),害怕因被问责而掉脑袋,精神高度紧张!
松锦之战中,清军也有意无意的开展了心理宣传战,不断散布清军准备自山海关以西再次入塞的谣言!
锦州之围长期无法解除,清军入塞又随时即来,深深地刺激着明军最高统帅崇祯皇帝的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心存忧虑的崇祯于崇祯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召见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向他询问有何解困良策。
根据历史记载和历史学家的分析,这个陈新甲正是导致明军在松锦最终崩溃的罪魁祸首!
陈新甲的罪责在于,他一反洪承畴的正确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个速战速决的
方案!
陈新甲并无和洪承畴一样的才略,但他的盲目自大与急躁冒进却令笔者这样的后人瞠目结舌!
陈新甲主张兵分四路,主动攻击屯驻松山的清军。
依笔者个人愚见,这一方案实际上是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所用方案的翻版,但此时明军对松锦前线清军情况并无深刻了解,无法及时掌握清军的薄弱要点,相反分兵的结果会导致局部兵力虚弱,有利于擅长野战的清军各个击破!有可能重蹈萨尔浒之战中明军的覆辙!
可以说,陈新甲这个方案完全建立在对敌我情况无知的基础之上,带有极大的冒险性!
陈新甲的这一方案被上报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立即采纳,而是将这个方案交给前敌总指挥洪承畴议处。
作为韬略远在陈新甲之上的洪承畴并不打算轻易改变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制定的对敌策略,而且他也似乎预感到了陈新甲方案的危险性,因而否定了这个可疑的方案,他在对崇祯皇帝的奏疏中指出:“今本兵(兵部尚书)议战,安敢迁延?但恐转输为艰,鞭长莫及,国体攸关,不若稍待,使彼自困之为得。”
崇祯皇帝认为洪承畴分析不错,表示同意。
但陈新甲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竟然玩起了权谋,使得自己的方案最终被崇祯皇帝接受,并在前线加以贯彻落实!
陈新甲用三管齐下的办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他与自己的亲信张若麒共同上疏,极力鼓吹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陈、张二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得崇祯皇帝改变初衷,下达密敕,严令洪承畴“刻期进兵”。
第二、他亲自写信给洪承畴,严厉斥责其带兵已久,不思立功报效,辜负皇上圣明以及朝中文武的期望!
第三、他派出亲信张若麒以及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到宁锦前线以赞画军务的方式贯彻他的主张,在统兵将领中再三张扬“我兵可战”,督促洪承畴出兵!
明庭中的这场内战最终以洪承畴的认输,被迫出兵而收场,代表错误的陈新甲战胜了代表正确的洪承畴,尽管此时战场决战尚未展开,但明军惨败的结局自此一刻已注定不可改变了!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正式出兵,亲率六万大军进抵松山,将粮草囤积在松山、塔山之间,并在乳峰山之西角扎营,与东面的清军形成对峙,并力图以分兵建立车营木城的方式,割裂清军之间的联系。
清军最高统帅皇太极本来的意图就是围点打援,现在见洪承畴已经上钩,遂亲临前线指挥决战!
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对决一样,皇太极与洪承畴两人的斗智斗勇,将决定松锦决战这幕已至高潮的战争大戏的最后结局!
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不知是那本书中有一句话,大意是,高手之间的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这句话用在皇太极与洪承畴两人的决斗上,笔者感觉也是很合适的!
洪承畴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他以文官出身领兵,虽然打击造反武装成绩斐然!但基本是在做诸葛亮式的谋划,由统兵的武将在前线冲锋陷阵,缺少一个军事统帅必备的临场指挥能力!
洪承畴的倒霉之处就在于,他的对手皇太极是清十二帝中除努尔哈赤之外最优秀的军事天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马背上的皇帝!
洪承畴的无奈之处就在于,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正确主张,而在作为文官集团同僚的陈新甲的错误驱使下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的滑铁卢!
临场指挥能力远在洪承畴之上的清太宗皇太极,敏锐的抓住了洪承畴所犯的将粮草和主力分开的这一错误,迅速亮出了自己的胜负手!
皇太极在对手还没有察觉到这一失误之前,迅速调整部署,出兵切断了松山明军主力与粮草储备基地杏山、塔山之间的联系,使得松山顿时明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缺援兵的绝境!
皇太极的这一手,堪称神来之笔,自此明军已经输定了!
此后,陷入绝境的洪承畴虽然开会鼓励手下将领固守待援,以期解围,但此时军心已经涣散,他也回天无力了!
就在会后不久,各军就在带队总兵带领下争相逃跑,清军半途截击,明军损失惨重!
并未逃跑的洪承畴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巡抚邱仰民率一万兵马困守松山,苦苦支撑。
崇祯获悉之后,连忙组织救援行动,一面从海路调集刘应国水师八千,力图用两栖登陆的方式偷渡松山,另一面令总兵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收集残部,联络杏山、塔山,伺机接应松山,但各部皆畏惧清军强势而作壁上观,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不听崇祯皇帝的调派!
也许,此时的崇祯体会到了误信庸人,威信尽失的难堪吧!
洪承畴所带的松山孤军,一直支撑到崇祯十五年三月,由于松山副将夏承德叛降而全军覆没,洪承畴本人为夏承德所执,献于皇太极作见面礼!
随即,锦州守将祖大寿献城投降,清军再拔杏山、塔山两处要塞,明清松锦州决战至此落幕!


结语
历时两年之久的明清松锦决战,最后以明败清胜而结束,作为失败方的明军,损失总计将近十万人,军械物资丢弃不计其数,明军最后的精锐消耗殆尽!
不仅如此,明军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还因为松锦决战的惨败而变得支离破碎,只保留了孤城宁远以及三个小城,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明清两军的对峙线,实际已经推到了山海关城下!
同时,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造反武装又东山再起,接连攻城拔寨,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距离最后的崩溃,已经为期不远了!
作为明朝末代皇帝的崇祯,当然对明军在松锦之战中的惨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明军最高统帅的他并不具备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那样的雄才大略,确实难以做到力挽狂澜,如果他身处在他的哥哥天启帝之前的时代,凭借他的勤政和生活俭朴,应该可以做个守成之君,只可惜他落到了内忧外患交相引发的末世,又碰上了皇太极这样的一代雄健之主,自然难逃厄运!
作为本文主角的洪承畴,最终没能保全晚节,投降了清朝,为后人所广为诟病,甚至最后连乾隆皇帝也将其列入由清朝官方修簒的《明史》中的《贰臣传》,但假如我们因为他这一行径就否认他在明末松锦决战中所采取的正确应对之策而有意抬高陈新甲的速战速决的方案的话,同样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笔者想要说的是,诸位看官在与笔者一起简要回顾了明清松锦决战这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体会了决定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必然性之后,从中又得到了甚麽启示呢?


参考资料:
樊树志:《晚明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芮弘:《大清真相(壹)》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版松锦之战,是发生在明末辽东地区松(山)、锦(州)一带关系明清两个政权命运的一场命运之战,关于此战,《较量》曾有专文论述,笔者才疏学浅,也就不打算多谈,仅在此说说个人的看法,希冀抛砖引玉,倾听高手大论,增长个人见识。
应该说作为决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崇祯皇帝和清太宗皇太极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尽管清乾隆年间修簒完成的《明史》对其评价尚可,但崇祯对军事的一窍不通确实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造反武装的清剿还是与满州军的较量,在后世史书中根本找不到能够表现他个人在军事上“英明睿智”的片言只语,相反,评论家和史官们对他用人治国上的错误的看法基本一致,曾经经历过明末战乱的张岱就这样评价:“先帝(指崇祯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变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耳目之前,觉有一番变革,向后思之,迄无一用,不亦枉却此十七年之精励哉?”
作为崇祯皇帝的对手的皇太极,通过清军细作的情报和投降明朝官吏的口供,显然很清楚自己的这位大敌处于弱势的客观事实,再加上清军作风硬朗,擅长野战,将领出色、内部团结辅之于投降的明朝官吏的出谋划策,使得胜利的天平一开始就偏向了清军。
但是,仅凭此就断言明军一点没戏,也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的观点,明朝虽然有自身的种种问题,很多甚至积重难返,但同样也有自身的有利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明军的战争潜力远远超过清军 ,这一点仅从双方人口数量的比较上就可以看出来,晚明时明朝户籍在册人口约为六千万,刨掉老弱妇幼,可动员加入军队的青壮年男子应该不低于百万,用今天的话说,进行战争动员的潜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关于清方人口数量笔者没有查到相关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大大少于明方。否则,皇太极不会三番五次的入塞抢掠人口物资,当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战养战的表现,处于关外苦寒之地的满清在明朝严厉的经济封锁下,很多必需品(如粮食、食盐等)无一不缺,既然用互市等贸易手段无法获得,那也就只能用战争的方法硬夺了。另外,此时的清朝仍然处于奴隶制向封建体制过渡的时期,大量掠夺人口充当奴隶从事生产,有助于减轻本民族人口的负担,专事军事训练,增强军队战斗力。
其二是此时的明军虽然已经从总体上看已经素养低劣,而且因为欠饷等原因军心动摇,哗变不断,但仍然拥有一批战斗力较强的精锐和一些能征惯战的将领,比如为历史爱好者所熟知的关宁军,比如以围剿造反武装而出名的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等人。
值得注意得是,洪承畴、孙传庭、卢象昇均出自考科举而入仕的文官集团,相比较于明朝前期的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以及中期打击倭寇而著名的戚继光,长期驻守辽东边塞且战功卓著的李成梁这些行伍或者军人世家出身的武将,无疑显示了明朝文官集团在军事上同样成为了维护明王朝统治的中流砥柱。
其三是以皇太极为首的满洲亲贵集团并无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虽然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清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战和军事对峙,但战线一直稳定在宁锦一线,这里固然有明军下大力气固守的原因,但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进取心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否则以明军在争战中的败多胜少以及皇太极多次入塞抢掠的轻而易举,再加上明朝文官武将的成批投降,以及内部饥民造反之患所造成的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紫禁城难保早就易手。
谈到这里,得顺提一笔崇祯五年发生在山东吴桥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给明朝造成了巨大损失。
原来,明朝为了加强抵御满洲军,很重视发展火器,特命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聘请葡萄牙人作教练,引进先进火器,组建了一支西式火器为主的炮兵部队,准备用作抵御满洲军。
崇祯五年在著名的辽东大凌河之战爆发之后,孙元化命部下孔有德驰援,当走到吴桥时,因为给养不足,雨雪交加,与当地人又摩擦不断的情况下,结果引发士卒哗变,孔有德遂率兵作乱,与另一叛军首领耿仲明在山东半岛横冲直撞,历时长达一年多,最后为明军击败后于崇祯六十四月投降了皇太极。
孔、耿二人之降,不仅带去了一万多军队和一百余艘战船,还将一批最先进的火器和技术人员带到了满清,使得清军火器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运用手法也日趋熟练,在攻明之战中如虎添翼!孔、耿二人后来被皇太极封王,清军入关之后,孔、耿二人成为了著名的汉人四藩中的两个,在清朝征讨南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明朝廷苦心经营的精锐之师则一夜之间打了水漂。
笔者之所以要提及这一本来与本文无关的历史事件,是想向诸位看官说明,明朝的内部危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所以即便明军拥有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有利因素,却也很难加以利用并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主动!
松锦之战的起因,说来还和降清的明将张存仁、祖可法的出谋划策有关,他们上疏力劝皇太极屯田广宁,伺机夺取宁锦,为皇太极所采纳,于是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贝勒多铎统领大军前往义州,且屯且战,争取拿下锦州。五月,崇祯命洪承畴出关迎敌。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查副事使节。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升任延绥巡抚。
洪承畴虽是文官出身,可是在历史记载中的他确是一个堪称出色的统帅形象,在崇祯三年升任延绥巡抚到崇祯十二年调任蓟辽总督之前,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陕西与造反武装进行着没完没了的清剿与反清剿,先后歼灭了很多股造反武装,擒杀了不少造反武装头目,最突出的是在崇祯十一年与孙传庭的联合会剿中,几乎全歼李自成的部队,差一点也就终结了陕西多年的饥民造反之患;而且洪承畴作为长官,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为此得到史家的很高评价,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就指出:“秦督洪承畴剿御有方……每逐贼,奔驰往还数千里。母在官舍,过门不入。士卒感其义,争为效死。”
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军大举入塞,洪承畴与孙传庭一道奉旨领兵进京勤王,因此被崇祯任命为蓟辽总督,率陕西精锐之师拱卫京师.
相对于后世史家对崇祯依靠抓阄决定内阁人员组成的嘲笑,一向被后人在用人问题上大加指责的崇祯这一次的用人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洪承畴已经在多年围剿造反武装的军事行动中证明了他的能力,这就使得松锦前线的明军在前线统帅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不逊于清军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人,有了与清军一争高下可能性。
洪承畴抵达前线之后,随即视察各要塞壁垒,认为兵力不足,遂上疏朝廷请求增兵,将松锦前线的明军数量增至十三万,清军也不示弱,亦不断向前线增兵运粮,把由总兵祖大寿领军据守的锦州围得水泄不通,同时在重兵屯驻松山要塞附近,摆出了一副与明军决战的架势!
与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上自统帅杨镐下至领兵将领对后金军力量估计不足,盲目自信,轻敌冒进结果导致惨败的事实正相反,松锦之战的初期,前线明军将领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对清军的战略意图有着清醒的认识----都认为清军是将围困锦州作为诱饵,力图吸引明军主力驰援,这样,清军可以充分发挥军队素养高,野战能力强的自身优势,在松山一带击败甚至围歼明军主力!
关于这一点,在当时的明军内部通信中说得很明白,松、锦两地的明军守将在给洪承畴求援信中即明确提到:“奴众(指清军)此番倾巢困锦,内打栅木,外挑濠堑,水泄不通,人影断绝。松城与锦相隔十八里,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锦城濠栅已成,奴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困锦,实乃伺松。”
就明军统帅洪承畴本人来说,针对这种形势,他提出了“且战且守”的应对策略,他在给崇祯皇帝的上疏中明确指出:“久持松、杏以转运,且锦颇坚,未易撼动。若敌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矣。此可守而后战之策。”
很明显,洪承畴向崇祯提出了一个暂不理会清军对松、锦的围攻,避敌锋芒,消磨其锐气和战争潜力,待敌懈怠之时,伺机决战的持久战策略。
在笔者看来,作为文官出身的洪承畴能够在当时明朝廷上下一片乱哄哄的鼓噪声中,在前线清军步步紧逼的纷乱的战事中,清楚得意识到敌我双方之优劣,因势利导的提出了这样一个被后人所完全肯定的对敌战争方略,可以认为是充分显示了他个人难得的战略眼光!
驻守锦州的明军守将祖大寿,虽身处危机之中,但也对上司洪承畴的战略意图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他特地派兵士向洪承畴传话,表示锦州粮食储备足可支持半年,建议洪承畴用车营步步进逼,不要轻易交战。
不过,洪承畴的避敌锋芒也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转向了消极避战,自他到辽东上任以来,已与清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特别在崇祯十三年六月在松山西北面与清军交战中,明军夺取了两红旗、镶蓝旗三旗营地,杀伤清军甚多,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因此受到皇太极的议处。
同时,洪承畴还利用清军围困不严的缝隙,向松锦偷运粮食,以增强松锦的防御能力。
当时,松锦前线的清军前期统帅正是后来率清军入关的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围城不严,被皇太极问责,撤去统帅一职,改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出任前敌总指挥。
当然,洪承畴并没有因为一时的胜负而被冲昏头脑,他仍然坚持着他的稳扎稳打的策略,不轻易与清军进行决战。
因为他知道,用以步兵为主辅之以战车和火器武装起来的明军与剽悍的清军铁骑进行野战,明军毫无胜算。
况且清军也很重视运用火器,火器的质量比起明军并不差。
松锦的对峙,吸引了明清以及蒙古与朝鲜等多方上下的高度关注,当然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除了关注松锦的胜负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忧虑。
这就是对清军绕过宁锦防线,借道蒙古再次入塞袭扰的恐惧!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一直为清军所掌握,明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尴尬态势中,在这种情况下,明辽东经略孙承宗采用大修堡垒固守的方法,虽然暂时遏制住了清军咄咄逼人的势头,但随着皇太极击败蒙古的末代可汗林丹汗,东蒙古彻底臣服于皇太极,明军宣(化)大(同)一带长城防线开始面临清军的严重威胁,自崇祯二年皇太极首次领兵入塞以来,到崇祯十三年已经五次自宣(化)大(同)一线突破入塞袭扰,大肆抢掠人口物资。
事实证明,明朝廷上下对这种以轻骑兵为主的快速机动作战始终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和与之抗衡的信心,这其中甚至包括后来被乾隆皇帝所“平反”的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因后金军入塞而领兵勤王的过程中,统率着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关宁军以率孤军死守宁远城而名声鹊起的袁崇焕此战中在历史学家看来顾此失彼的表现无疑让人难以信服,直接导致了他的被捕下狱,最终被凌迟处死。
而崇祯十一年九月的清军入塞,在关内持续侵袭半年之久,清军深入两千里,破七十余城池,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明军除了尾随跟踪之外,不敢正面迎敌。
明军的拙劣表现引得崇祯大为震怒,他亲自主持对有罪官吏的问责,最终包括监军太监、地方巡抚、领军总兵等一批军政官吏共三十六人同一天在北京被处死。
对此,史家指出:“这反映出了攘外安内的严峻形势,不用重典不足以挽狂澜以既倒。”
但是,这样的严厉惩处,也使得明朝庭从上到下更加惧怕清军入塞侵袭(相对于宁锦防线,明军根本无力抵御清军自宣大一线入塞),害怕因被问责而掉脑袋,精神高度紧张!
松锦之战中,清军也有意无意的开展了心理宣传战,不断散布清军准备自山海关以西再次入塞的谣言!
锦州之围长期无法解除,清军入塞又随时即来,深深地刺激着明军最高统帅崇祯皇帝的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心存忧虑的崇祯于崇祯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召见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向他询问有何解困良策。
根据历史记载和历史学家的分析,这个陈新甲正是导致明军在松锦最终崩溃的罪魁祸首!
陈新甲的罪责在于,他一反洪承畴的正确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个速战速决的
方案!
陈新甲并无和洪承畴一样的才略,但他的盲目自大与急躁冒进却令笔者这样的后人瞠目结舌!
陈新甲主张兵分四路,主动攻击屯驻松山的清军。
依笔者个人愚见,这一方案实际上是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所用方案的翻版,但此时明军对松锦前线清军情况并无深刻了解,无法及时掌握清军的薄弱要点,相反分兵的结果会导致局部兵力虚弱,有利于擅长野战的清军各个击破!有可能重蹈萨尔浒之战中明军的覆辙!
可以说,陈新甲这个方案完全建立在对敌我情况无知的基础之上,带有极大的冒险性!
陈新甲的这一方案被上报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立即采纳,而是将这个方案交给前敌总指挥洪承畴议处。
作为韬略远在陈新甲之上的洪承畴并不打算轻易改变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制定的对敌策略,而且他也似乎预感到了陈新甲方案的危险性,因而否定了这个可疑的方案,他在对崇祯皇帝的奏疏中指出:“今本兵(兵部尚书)议战,安敢迁延?但恐转输为艰,鞭长莫及,国体攸关,不若稍待,使彼自困之为得。”
崇祯皇帝认为洪承畴分析不错,表示同意。
但陈新甲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竟然玩起了权谋,使得自己的方案最终被崇祯皇帝接受,并在前线加以贯彻落实!
陈新甲用三管齐下的办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他与自己的亲信张若麒共同上疏,极力鼓吹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陈、张二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得崇祯皇帝改变初衷,下达密敕,严令洪承畴“刻期进兵”。
第二、他亲自写信给洪承畴,严厉斥责其带兵已久,不思立功报效,辜负皇上圣明以及朝中文武的期望!
第三、他派出亲信张若麒以及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到宁锦前线以赞画军务的方式贯彻他的主张,在统兵将领中再三张扬“我兵可战”,督促洪承畴出兵!
明庭中的这场内战最终以洪承畴的认输,被迫出兵而收场,代表错误的陈新甲战胜了代表正确的洪承畴,尽管此时战场决战尚未展开,但明军惨败的结局自此一刻已注定不可改变了!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正式出兵,亲率六万大军进抵松山,将粮草囤积在松山、塔山之间,并在乳峰山之西角扎营,与东面的清军形成对峙,并力图以分兵建立车营木城的方式,割裂清军之间的联系。
清军最高统帅皇太极本来的意图就是围点打援,现在见洪承畴已经上钩,遂亲临前线指挥决战!
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对决一样,皇太极与洪承畴两人的斗智斗勇,将决定松锦决战这幕已至高潮的战争大戏的最后结局!
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不知是那本书中有一句话,大意是,高手之间的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这句话用在皇太极与洪承畴两人的决斗上,笔者感觉也是很合适的!
洪承畴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他以文官出身领兵,虽然打击造反武装成绩斐然!但基本是在做诸葛亮式的谋划,由统兵的武将在前线冲锋陷阵,缺少一个军事统帅必备的临场指挥能力!
洪承畴的倒霉之处就在于,他的对手皇太极是清十二帝中除努尔哈赤之外最优秀的军事天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马背上的皇帝!
洪承畴的无奈之处就在于,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正确主张,而在作为文官集团同僚的陈新甲的错误驱使下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的滑铁卢!
临场指挥能力远在洪承畴之上的清太宗皇太极,敏锐的抓住了洪承畴所犯的将粮草和主力分开的这一错误,迅速亮出了自己的胜负手!
皇太极在对手还没有察觉到这一失误之前,迅速调整部署,出兵切断了松山明军主力与粮草储备基地杏山、塔山之间的联系,使得松山顿时明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缺援兵的绝境!
皇太极的这一手,堪称神来之笔,自此明军已经输定了!
此后,陷入绝境的洪承畴虽然开会鼓励手下将领固守待援,以期解围,但此时军心已经涣散,他也回天无力了!
就在会后不久,各军就在带队总兵带领下争相逃跑,清军半途截击,明军损失惨重!
并未逃跑的洪承畴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巡抚邱仰民率一万兵马困守松山,苦苦支撑。
崇祯获悉之后,连忙组织救援行动,一面从海路调集刘应国水师八千,力图用两栖登陆的方式偷渡松山,另一面令总兵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收集残部,联络杏山、塔山,伺机接应松山,但各部皆畏惧清军强势而作壁上观,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不听崇祯皇帝的调派!
也许,此时的崇祯体会到了误信庸人,威信尽失的难堪吧!
洪承畴所带的松山孤军,一直支撑到崇祯十五年三月,由于松山副将夏承德叛降而全军覆没,洪承畴本人为夏承德所执,献于皇太极作见面礼!
随即,锦州守将祖大寿献城投降,清军再拔杏山、塔山两处要塞,明清松锦州决战至此落幕!


结语
历时两年之久的明清松锦决战,最后以明败清胜而结束,作为失败方的明军,损失总计将近十万人,军械物资丢弃不计其数,明军最后的精锐消耗殆尽!
不仅如此,明军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还因为松锦决战的惨败而变得支离破碎,只保留了孤城宁远以及三个小城,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明清两军的对峙线,实际已经推到了山海关城下!
同时,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造反武装又东山再起,接连攻城拔寨,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距离最后的崩溃,已经为期不远了!
作为明朝末代皇帝的崇祯,当然对明军在松锦之战中的惨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明军最高统帅的他并不具备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那样的雄才大略,确实难以做到力挽狂澜,如果他身处在他的哥哥天启帝之前的时代,凭借他的勤政和生活俭朴,应该可以做个守成之君,只可惜他落到了内忧外患交相引发的末世,又碰上了皇太极这样的一代雄健之主,自然难逃厄运!
作为本文主角的洪承畴,最终没能保全晚节,投降了清朝,为后人所广为诟病,甚至最后连乾隆皇帝也将其列入由清朝官方修簒的《明史》中的《贰臣传》,但假如我们因为他这一行径就否认他在明末松锦决战中所采取的正确应对之策而有意抬高陈新甲的速战速决的方案的话,同样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文行将结束之际,笔者想要说的是,诸位看官在与笔者一起简要回顾了明清松锦决战这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体会了决定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必然性之后,从中又得到了甚麽启示呢?


参考资料:
樊树志:《晚明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芮弘:《大清真相(壹)》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楼主好贴
此战之后明清红夷大炮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俘获大量的巨炮之后,后金已不再畏惧攻城,加上那个降将洪承畴曾经主持研制过红夷巨炮,无论是李闯还是明廷,甚至在火器上都不再是后金的对手。座山观虎斗,以逸待劳最后收拾残局,就是剩下的一招妙棋了。
‘晚明时明朝户籍在册人口约为六千万,刨掉老弱妇幼,可动员加入军队的青壮年男子应该不低于百万’
这动员能力是不是低了点
回复 4# coolhihi
不低了,那个时候生产力低,百万军队,一天需要多少粮食?将这些粮食运到战场,需要多少骡马役夫,这些骡马役夫本身又需要多少粮食?所以古代战争,十几万人马规模就已经很大了
陈新甲后来就因私款辱国被斩。此人一开始激进冒险,后来又畏敌投降,典型的明末无能官员代表。
政治上的腐朽不是军事上的努力可以挽回的,战略上的失误不是战术上的努力可以挽回的。
mp586兄:

别来无恙,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

这篇东西是你的原创还是转的?
整体看写得很好,尤其对洪承畴评价比较客观,冷静多,思考多,情绪少,无理少。

给你提两个建议,希望再补充一下材料:

第一,引用帖子……“孔、耿二人之降,不仅带去了一万多军队和一百余艘战船,还将一批最先进的火器和技术人员带到了满清,使得清军火器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运用手法也日趋熟练,在攻明之战中如虎添翼!……”

整篇文章如果说白璧微瑕的话,那么瑕疵可能就出现在这里。

明季,因李成梁雄武壮烈,建州女真很长时期内一直处于被奴役、被绞杀的状态,从民族性和人格上都被汉人蔑视,所谓“建奴”是也,这类用语在当时的各种书籍上比比皆是,一直持续到满清崛起仍然如此。

这种全国上下的蔑视,也是后来萨尔浒之战的败因之一。比如刘梃这些带队主官,均征战半生,身上战伤成片,打心底瞧不起“奴”辈。争功轻进、轻敌冒进、甚至舍其重武器等等事情层出不穷,有的主将竟然临战赤膊,要知道那里温度零下,这种表现无非是认为一鼓可下……更不做其他打算。

结果呢,短短几年之内,明季全国总共20个总兵官,丧身努尔哈赤刀下者竟达十四五个……

但直到这时,因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定势,再加上新形成的国恨家仇,可以说明朝正规部队、尤其是关外部队对满清的仇恨有增无减。基本上武官宁可战死、文官宁可自杀也不愿落到满清手里,而极少数的被俘官员也仅限于中下级军官,且这些被俘人员也经常寻机自杀……。为此,满清上层一度很绝望。

当时的社会气氛就是不能落到猪狗不如的建奴手中。那是奇耻大辱。普通士兵也是如此。

那么,孔、耿二人当时被剿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们折腾了那么长时间,头脑里没有过投奔满清的念头。但最后实在没地方跑了,只能“采取下策”。怎么走的呢?……两个人带走的基本都是自己的亲眷、家丁,加起来百八十人的样子,海上跑的。……他们的其他部下听说要投奔满清,那根本不跟他们走。

而不是说带走上万人。你可以再查相关记载。

而正是因为这两个算不上高级将领的将领主动前去投奔,满青才大喜,赶紧做文章,封王。

你想想,明朝一个区区游击,就能在努尔哈赤那里封王,一来说明满清“求贤若渴”,二来呢,是不是正好反证了满清根本就没得到过真正的汉人军事人才,以至于狗肉也上席面?

那么,后期为什么投降的多了?甚至吴三桂都百思不得其解的……竟然连洪承畴这种上马为帅下马为师的宗师级人物都降了呢?……因为对大明绝望了,内心深处绝望了,伤心伤透了。这个我以前在白马详细说过,乃至专门以祖大寿为投降代表人物写过长贴,针对其前后行为进行比较,你应该看过,这里不多嘴了。

第二,松锦大战后关宁军的情况介绍的略嫌少。只讲了收拢残兵,未讲训练新兵。只讲了惊弓之鸟,没讲吴三桂刻苦练兵意图巩固。

正因为这里单薄,所以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为什么惊弓之鸟状态的残兵以孤城宁远又坚持了两三年?靠什么坚守到最后的?

吴三桂靠什么督辽西走廊的十几万军属、几十万人口走会关内的?

大家都知道吴三桂磨磨蹭蹭,但知不知道崇祯给他的命令?……让他失地而不能失民!令他回京勤王,但又不能弃百姓不顾、要带着几十万百姓一起回关内的!

每天只能走二十里。吴三桂凭借什么保证了这些羊群般没有抵抗能力的民众的安危?

那么,对吴三桂集中精力练兵,乃至练出了怎样一支部队,缺乏介绍。

后来吴受困山海关,有感而发:假如再给我一万人,当北拒奴而南平闯贼。

就是这支由孙承宗于百万流民中选其十一而肇创,由袁崇焕整理统驭,以祖氏三兄弟等五十余位活跃于内外战场的著名将领所代表的,在后期打上鲜明吴氏烙印的关宁铁骑,……以三四万人的力量穷追李闯致其倏忽败死,歼灭义军残余于川陕,乃至断明祚于云南,纵横了半个中国。

视满清不共戴天,而抗清、降清又叛清;视李闯为贼寇,而降李、叛李又败李。这其间不是吴三桂一个人说了能算的。尽管他是主官,但其每一个决定必然要考虑到其部下的最大利益之所在,他必须反复权衡。吴的悲剧毋宁说是关宁军的悲剧。
洪承畴就是一垃圾,败类。
明末明军那么差的战斗力,很多战略战术都实施不了的.
大明当时是气数已尽,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萨尔浒就算赢了,大明还是会亡,就是时间和亡于谁手的问题
同意楼上的 意见

气数已尽,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历史 就是这样的
"孕味"袁泉挽夏雨逛街(图)
徐静蕾不惧绯闻与黄立行牵手看激情戏惊讶(图)
洪承畴的确是个人才,行军布阵谋算应变都是上乘,手下还有象曹变蛟这样的勇将,差点端了后金大营。
明的政治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像话了,文官集团是些什么货色,看李闯进京和后来南明的表现就明白了,其实明末的武将多有慷慨热血的。后金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要早些年,内阁有张居正这样的牛人执政,三个后金也没用的,明亡于自身-----------
回8楼:孔有德叛乱zt
http://history.cqzg.cn/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567


明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东登州游击孔有德举兵叛明,投降后金的作战。
四年十一月,孔有德奉命率军援辽东,至吴桥(今属河北),遇大雨雪,众无所得食,遂领3000士卒反明,连破山东陵县、临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城,进抵登州。明登州总兵张可大、巡抚孙元化合兵与叛军战于城东。官军先胜后败,损兵折将甚多。五年正月,叛军在明登州守将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该城。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俱为叛军所获。后又连下黄县、平度。并以伪降诱杀由天津前来招抚的明将孙应龙及其所带3000士兵,获得大批舰船。八月,山东巡抚朱大典奉命督总兵官金国奇等率兵数万平叛。孔有德几战失利,闭城固守登州。官军筑长围,断粮道,使叛军陷于困境。孔有德、耿仲明等于十一月留干余人守登州水城掩护,暗率万人乘船出海。不久,明参将王之富等以坑道爆破攻克水城,尽歼留守叛军。孔有德于六年春至旅顺(今属辽宁)。明守将黄龙出师拦击,迫其退至小平岛(今旅顺东70里)。叛军被困于该岛附近海域半月,因伤亡被俘及重投明军等因,减员数千。孔有德遣部将张文焕潜至盖州(今盖县),请降后金。在后金军及朝鲜军的接应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领兵1.2万余人于镇江(今丹东附近)登陆。后金帝皇太极遣贝勒济尔哈朗将孔有德迎至盛京(今沈阳),任命其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
点评:孔有德叛明,给后金带去大批炮兵和舰船,对尔后明清战争影响至巨。

回8楼:孔有德叛乱zt



明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东登州游击孔有德举兵叛明 ...
mp586 发表于 2010-7-18 22:05


等等,这段记载和清乾隆年史集〈东华录〉有出入:
1.JPG
2.JPG
回8楼:孔有德叛乱zt



明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至六年(1633年)春,明山东登州游击孔有德举兵叛明 ...
mp586 发表于 2010-7-18 22:05


等等,这段记载和清乾隆年史集〈东华录〉有出入:
1.JPG
2.JPG
谢谢楼上,按东华录的记载,未提到孔有德携带火器和技术人员在内万余人投降之事..
〈〈明史〉〉的记载:“有德等舟数百,载将士、枪炮、辎重及其孥毕登,三贝勒为设宴,上使副将金玉和传谕慰劳。 ”
及朝鲜军的接应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领兵1.2万余人于镇江(今丹东附近)登陆
=====================================
有出入的应该是这一句话,朝鲜当时应该和明朝还是盟友,接应叛将的事情朝鲜还没干。至于叛军人数,从朝鲜的史籍记载,应该是靠谱的。
1万二千人,战船百余艘,从朝鲜记录的明朝追兵和与后金的书信来往上看,不多。
翻了下朝鲜李朝实录,确定人数和船数确实差不多如你所言。倘若海上逃走的只有百八十人,明廷也用不着派那么多人追捕围堵。至于是否带走大批当时明朝的最先进火器,我也有疑问。毕竟两年前的天聪五年,后金就已经通过俘虏的汉人工匠造出了自己的红衣大将军炮。


李朝实录翔实的记载了孔耿二人从海上登陆的详情:
1.JPG
2.JPG
3.JPG

李朝实录翔实的记载了孔耿二人从海上登陆的详情:
1.JPG
2.JPG
3.JPG
孔有德原来是毛文龙的部下,海盗出身,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之后,皮岛东江军发生哗变,孔有德改投孙元化,但东江军多为辽东人,与当地的山东军矛盾很大,吴桥兵变的起因正是东江军与山东当地人摩擦所致。。

孔有德的兵变得到东江镇旅顺副将陈有时和广鹿岛副将毛承禄(毛文龙从子)的响应,由于明朝廷在剿与抚问题上的犹豫不决,导致叛乱扩大。。

后来孔有德被官军击败后,率残部泊于鸭绿江上,但东江官军拒绝接纳他的投诚,于是投书后金乞降,为皇太极所接纳..


话说孔有德向皇太极请降之后,皇太极可是高兴坏了。给了两人极高的礼遇不说,还行了抱见之礼。诸贝勒纷纷不解。皇太极拿张飞关羽作比方,说怎么恩遇这两位曾是元帅、总兵的人都不过分。此后,果然此招有连锁效应: 曾经也是毛文龙部下、后流落海上为盗寇的尚可喜也前来投奔。三人领火器各成一军。


话说孔有德向皇太极请降之后,皇太极可是高兴坏了。给了两人极高的礼遇不说,还行了抱见之礼。诸贝勒纷纷不解。皇太极拿张飞关羽作比方,说怎么恩遇这两位曾是元帅、总兵的人都不过分。此后,果然此招有连锁效应: 曾经也是毛文龙部下、后流落海上为盗寇的尚可喜也前来投奔。三人领火器各成一军。
孔有德兵变的目的原本并是想独霸一方,做个草头王,辽东的汉人对满人是很反感的,孔有德的父亲就曾经领导过反满暴动,但最后实在走头无路,又不愿意远离家乡辽东,也就只有投满一条路了..
正在想袁崇焕诱杀毛文龙的事。
丢了关外但是山海关没丢,满清还是很难进来。大明还是亡于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