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揭露地方贷款潜规则:借中央钱办地方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26:28
地方财政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到底有多严重,首次涉及这一领域的审计报告,让外界可以窥探地方财政困局的冰山一角。

6月23日,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地方债务总体规模较大,存在风险,一些债务风险较为集中的地区债务余额超过本级财政可用财力的100%,最高的达364.77%。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细化的数据。审计报告披露,从地方政府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也就是当年地方政府近半的偿债资金来自新增债务,即借新债还旧债。

如果说借新债还旧债在地方长期存在并不稀奇的话,那么审计报告揭示的2009年地方新增债务中只有8.92%用于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配套,则让人大吃一惊。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方政府利用2008年底以来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张之机,大肆贷款以优先发展地方项目。

不过,中央政府已经对地方政府的“小动作”有所察觉,并开始着手调整地方融资平台政策。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要密切关注地方现有债务的还债压力。他认为,如果短期债务较多,地方政府近期还债压力较大,又不能找到进一步的资金来源,就会形成地方债务风险。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地方财政系统人士则告诉记者,4万亿刺激计划以来当地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多是短期债务,今年就要开始还本付息,当地财政的还债压力比上年增加了6倍,同时在中央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大背景下,银行贷款困难程度增加,借新债还旧债很可能不可持续。

借“四万亿”东风

审计报告披露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财政的困局。

报告显示,2009年新增1.04万亿元,占调查地债务余额的37.28%。但是,这些新增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刘尚希指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都有投资和建设冲动,2008年底“4万亿”刺激计划、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投资环境可以说是正中其下怀,地方政府前期规划项目由此开始建设。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一位中部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质上很多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没有多余的财力实现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实现这一部分功能,贷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2008年底经济刺激政策下,地方融资平台设立和贷款受到鼓励,各地政府做出了一致的选择,贷款开展项目建设。

宽松政策背景下,上述负责人所在地一年增加了3亿到4亿的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地财政今年的还债支出也从以前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7000万元。

地方政府筹划已久的项目优先建设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于是2009年新增债务中只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也变得合情合理。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则分析,这一数据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告诉记者,事实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已经感觉到中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于是出于控制债务风险防止出现烂尾工程的考虑,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选择减少新开工项目,资金更多地用于已经立项开工的项目。

有消息显示,2009年末,全国32个省级地方政府都收到了央行和银监会直接发送的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数据监测报告,以提醒地方政府注意地方融资平台大量举债造成的风险。此外,国家发改委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审批地方城投债的大门也逐步收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2009年各地方政府纷纷举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剧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监管机构已开始着手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管理。随后,2009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新增贷款呈现冲高回落、增幅放缓的趋势。

王雍君则指出,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减轻债务风险也是可以理解的。

借新还旧不可持续

不过,今年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做法或许会遇到困难。

审计报告调查显示,调查涉及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性债务。

根据审计报告,这些地区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省、市、县各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07%、71.36%和78.05%,余额共计1.45万亿元。

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财力偿还这些债务,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的债务超过本级财力的100%,最高的达364.77%。

审计显示,去年地方政府还债资金中47.97%来自新增债务,正如刘尚希所言,如果地方短期偿债压力较小或者可以继续获得贷款借新债还旧债,地方财政还债压力可能并不大。

但是现在地方政府压力却并不乐观,外界普遍预计在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控下,预计地方政府融资会有所收缩,各商业银行在新增贷款控制方面,将减缓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审批,在增量放贷方面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将进一步增强。借新债还旧债可能不那么容易了。

前述融资平台负责人则表示,今年以来很难贷到款,这种情况下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前期的一些项目可能会推后,但是对于已经在建的项目还有没有资金来源,前期债务如何还本付息?这位人士没有多谈,不过外界有关烂尾工程和地方财政压力的担心则是越来越多。

刘尚希则表示,对于地方债务要重视,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现在主要是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急刹车。王雍君也表示,地方融资平台更可能是软着陆,要更加规范,让地方债务风险不再加大。

国务院6月1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明确要求严格区分公益性和商业性项目,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项目,不再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

对于存量债务,国务院6月10日下发的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http://finance.qq.com/a/20100626/000323.htm地方财政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到底有多严重,首次涉及这一领域的审计报告,让外界可以窥探地方财政困局的冰山一角。

6月23日,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地方债务总体规模较大,存在风险,一些债务风险较为集中的地区债务余额超过本级财政可用财力的100%,最高的达364.77%。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细化的数据。审计报告披露,从地方政府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也就是当年地方政府近半的偿债资金来自新增债务,即借新债还旧债。

如果说借新债还旧债在地方长期存在并不稀奇的话,那么审计报告揭示的2009年地方新增债务中只有8.92%用于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配套,则让人大吃一惊。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方政府利用2008年底以来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张之机,大肆贷款以优先发展地方项目。

不过,中央政府已经对地方政府的“小动作”有所察觉,并开始着手调整地方融资平台政策。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要密切关注地方现有债务的还债压力。他认为,如果短期债务较多,地方政府近期还债压力较大,又不能找到进一步的资金来源,就会形成地方债务风险。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地方财政系统人士则告诉记者,4万亿刺激计划以来当地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多是短期债务,今年就要开始还本付息,当地财政的还债压力比上年增加了6倍,同时在中央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大背景下,银行贷款困难程度增加,借新债还旧债很可能不可持续。

借“四万亿”东风

审计报告披露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财政的困局。

报告显示,2009年新增1.04万亿元,占调查地债务余额的37.28%。但是,这些新增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刘尚希指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都有投资和建设冲动,2008年底“4万亿”刺激计划、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投资环境可以说是正中其下怀,地方政府前期规划项目由此开始建设。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一位中部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质上很多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没有多余的财力实现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实现这一部分功能,贷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2008年底经济刺激政策下,地方融资平台设立和贷款受到鼓励,各地政府做出了一致的选择,贷款开展项目建设。

宽松政策背景下,上述负责人所在地一年增加了3亿到4亿的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地财政今年的还债支出也从以前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7000万元。

地方政府筹划已久的项目优先建设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于是2009年新增债务中只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也变得合情合理。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则分析,这一数据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告诉记者,事实上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已经感觉到中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于是出于控制债务风险防止出现烂尾工程的考虑,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选择减少新开工项目,资金更多地用于已经立项开工的项目。

有消息显示,2009年末,全国32个省级地方政府都收到了央行和银监会直接发送的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数据监测报告,以提醒地方政府注意地方融资平台大量举债造成的风险。此外,国家发改委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审批地方城投债的大门也逐步收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2009年各地方政府纷纷举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剧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监管机构已开始着手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管理。随后,2009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新增贷款呈现冲高回落、增幅放缓的趋势。

王雍君则指出,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减轻债务风险也是可以理解的。

借新还旧不可持续

不过,今年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做法或许会遇到困难。

审计报告调查显示,调查涉及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性债务。

根据审计报告,这些地区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省、市、县各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07%、71.36%和78.05%,余额共计1.45万亿元。

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财力偿还这些债务,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的债务超过本级财力的100%,最高的达364.77%。

审计显示,去年地方政府还债资金中47.97%来自新增债务,正如刘尚希所言,如果地方短期偿债压力较小或者可以继续获得贷款借新债还旧债,地方财政还债压力可能并不大。

但是现在地方政府压力却并不乐观,外界普遍预计在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控下,预计地方政府融资会有所收缩,各商业银行在新增贷款控制方面,将减缓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审批,在增量放贷方面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将进一步增强。借新债还旧债可能不那么容易了。

前述融资平台负责人则表示,今年以来很难贷到款,这种情况下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前期的一些项目可能会推后,但是对于已经在建的项目还有没有资金来源,前期债务如何还本付息?这位人士没有多谈,不过外界有关烂尾工程和地方财政压力的担心则是越来越多。

刘尚希则表示,对于地方债务要重视,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现在主要是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急刹车。王雍君也表示,地方融资平台更可能是软着陆,要更加规范,让地方债务风险不再加大。

国务院6月1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明确要求严格区分公益性和商业性项目,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项目,不再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

对于存量债务,国务院6月10日下发的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http://finance.qq.com/a/20100626/000323.htm
审计报告调查显示,调查涉及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性债务。

根据审计报告,这些地区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占省、市、县各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07%、71.36%和78.05%,余额共计1.45万亿元。

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财力偿还这些债务,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的债务超过本级财力的100%,最高的达364.77%


=======================
具体的报告,省、市名字,请详细写出来
apirlshide 发表于 2010-6-27 02:27

  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2520987.html
一头冷汗
中国衙门哪里会破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