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车骑轻骑甲骑的发展镜考看甲骑具装的演变(上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43:28


中国在春秋以前作战是以车战步战为主,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那时的马用甲具仅见于辕马,马的披甲到底最早起于何时,目前不可确知。但从古文献记载中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保护辕马的护甲,如《诗经》中《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译文】清邑的军队驻扎了彭地,驾车的驷马披甲真雄壮。两杆长矛双层红缨,在河边上啊游逛。清邑的军队驻扎了消地,驾车的驷马披甲真威武。两杆长矛雉羽勾在一起,在河边上啊逍遥。清邑的军队驻扎了轴地,驾车的驷马披甲奔驰。左侧旋身右侧抽刀,军营里传来了叫好。考古资料也证明战国早期已经出现了用于战车驷马的各种护甲,如湖北随县早期战国曾侯乙墓就出土了战车所驾马匹使用的各种马甲多副,但这种马甲只是一整大块熟过的牛皮革,眼、耳部位挖孔,眼眶、颊腮部位压印花纹,满髹黑漆。那时的兵法只提及用于车战的乘马,如《司马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进入战国后,这一时期兵法中率先有了相对骑兵使用的理论论述,如孙膑作《孙膑兵法》(?-前316年)说“险则多其骑”, 吴起作《吳子兵法》 (约公元前440—前381年:“骁骑逐击,势必莫当”。 魏武侯問吳起曰:“兵以何勝?”對曰:“行陣居列,任賢使能;師徒習教,兵甲精銳”。又说:“暴寇之來,必精且強。善守勿應,潛伏路傍。暮去必卒,朝乘重裝。驍騎逐擊,勢必莫當。遇我伏內,如雪逢湯”。可见重型装甲最早在车兵上使用。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解答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的铁甲被复原后展现出的奇特现象,这奇特现象是穿上此甲都不能骑马和走路了,而骁骑逐击又描绘了中原轻骑时代的到来。

从这时开始中原各诸侯国也相继都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真正把骑兵单独当作一种独立的兵种集团使用的,首先是出现在赵国,赵国处在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不断受到这些部族的侵袭,在与灵活、迅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只能以兵车步战应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赵武灵王前325—229)于公元前307年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并将军中的部分车兵改编为骑兵;同时制作了样式和胡人一样的胡服,便于骑兵进行骑射。公元前244年赵国以步骑兵进攻林胡,楼烦“略地千里”,李牧用所带万余骑配合步车兵20余万大破匈奴歼敌十余万,赵国也此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
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以五千兵骑截断赵军,在长平全歼赵军四十余万。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在没有马镫的古代,人骑马是一桩苦差事,当马奔跑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马镫究竟发明于何时何地已无从查考,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马凳是在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上出现的,那些陶马只在鞍的左侧靠前鞍桥处垂有一个三角状的橙,也是为了使骑士迅速上马时蹬踏用的,骑上马以后就不再使用了。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短兵相接的劈砍使用青铜剑,但是青铜剑作为劈砍武器已不适用于高速奔跑的马战,故而短兵相接主要还是以戟这种兵器来作战,因士兵用戟能在骑马高速奔跑中轻易穿透敌军的皮质甲胄,下马列阵时用戟也非常适用。而在马上交战主要是骑射,“射人先射马”,无疑这对双方的战马都是毁灭性的屠杀,有针对性给以战马批上铠甲在这时期出现了,从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是以车兵、步兵、骑兵列阵,秦始皇陵铠甲坑也出土了一件秦代石质马甲,此马甲出土时大部分石质甲片已被烧成白灰质,只能看出大致的结构。全甲约由颈甲、当胸、身甲、搭后等组成。从这个资料看最早的甲马具装的出现可以先暂且判断为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岷县)沿黄河至河套,傍阴山至辽东,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史记秦始皇本记》《匈奴列传》贾谊《过秦论》《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
杜甫《前出塞》组诗之六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10061005314f66fd00eadd08ce.jpg

秦代石质马甲东方网孔延风编辑来源陕西日报
 

  
1196151431625.jpg1196151417625.jpg12606860_9784635.jpg
汉佣步军皮甲
从大量的秦兵马佣可以看出人披甲,马不披甲的甲骑也是这个时代真实的写照。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士的甲衣穿着车军的厚重的铁甲衣没有马镫也是爬不上马背的,就是爬不上马背也是会颠落下马,不摔死也骨折了。故而在没马镫的秦汉时期,骑兵的甲衣都是轻型的皮甲齐腰短铁甲。在秦汉前后,人马都披甲作战是中国骑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与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中,车骑在无路的丘陵沙漠草原难以展开和使用,很多情况下车骑材官只作为后援,配合轻骑和甲骑作战,故而汉朝早期出现了以人不披甲的轻骑和人披甲的甲骑这样的与兵车车骑共同发展局面,虽然有一些用于战马防护的甲具,但都是轻型的皮甲,尹湾汉墓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是一部记录汉成帝时期东海郡武库所收藏兵器与军车名目及数量的集簿。
有的字没打出来用()来表示,有看得懂的朋友帮整理一下字如下:
数目品种
[1]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薄
[2]乘舆弩11181
[3]素木弩(上辟下木)50
[4]乘与努弦46
[5]乘与弩系纬38
[6]乘与弩矢34265
[7]乘与弩缇(左斤右盾)34
[8]乘与弓矢510
[9]乘与股□□器663
[10]乘与甲379
[11]乘与铁□□293
[12]乘与铁□129具
[13]乘与铁股衣225两,1奇
[14]乘与铁鞮瞀678
[15]乘与铁募1
[16]乘与铁□219两
[17]乘与铁罢74两,1奇
[18]乘与盾2650
[19]乘与剑4
[20]乘与铜戈563
[21]乘与矛2377
[22]乘与□□3150
[23]乘与铁□钴?1105
[24]乘与(金及)943
[25]乘与铍1421
[26]乘与曲旃371
[27]乘与摩7181
[28]乘与摩(木付)164
[29]乘与车童120
[30]乘与终干149
[31]乘与羽旌31658
[32]乘与旄1150
[33]乘与五采羽31658□
[34]乘与幡胡锯齿60□
[35]乘与鼓、鼓鼙824
[36]乘与木(木包)1325
[37]乘与钲车、鼓车、武摩车18乘
[38]乘与车披具11332
[39]乘与轮组88
[40]乘与黄韦箧197合
[41]乘与□1628
[42]乘与鼓215
[43]乘与淳子、钲、铎34
以上为正面第二栏
[44]乘与(角区去X)41
[45]乘与鼓上华45
[46]乘与兵兰226
[47]乘与鼓(木包)127
[48]乘与鼓(衣付)56
[49]乘与兵车24乘
[50]乘与(左金右开)236
[51]乘与木钲椎21
[52]乘与韦□26
[53]乘与有方、矛、铜?戈、(上高下禾)刃387
[54]乘与□桃□538
[55]乘与车□胶24
[56]乘与□□□81
[57]乘与□□75
[58]*右乘与兵车器58物114693
[59]弩526526
[60]弩上辟下木263798
[61]弩纬34031
[62]弩弦840853
[63]弩绁69088
[64]弓矢11424159
[65]弩犊丸226123
[66]弩兰110833
[67]弩兰冠45374
以上为正面第三栏
[68]弩。。。。。。
[69]弩。。。。。。19
[70]弩。。。。。。19031
[71]弩。。。。。。766
[72]弩。。。。。。20372
[73]弓77521
[74]弓弦3987
[75]弓矢1198805
[76]弓犊丸52149
[77]弓□□3955
[78]弓衣72
[79]□74
[80]甲143324
[81]铠63324
[82]鞮瞀97584
[83]革□□20681
[84]马甲、鞮瞀5330
[85]□面衣□□88
[86]□巾帻、股甲衣□□□万563
[87]□革扎24
[88]□□□2
[89]甲□1
[90]□□□5
[91]□□□5两
[92]□□□12两
[93]。。。。。。
[94]□□□□木□
[95]盾99901
[96]镶1
[97]剑99901
[98]剑带37616
[99]泾路匕首24804
[100]铁□3
[101]剑杖、木杖28
[102]锯□刀30098
[103]连弩车564乘
[104]戟6634
[105]有方68392
[106]矛50178
[107]铍449801
[108]铩24170
[109]□□1008
[110]铁□(左金右舌)165
[111]铜戈69
[112](左金右开)4331这是酒器
[113](左金右开)□□323
[114]□13939
[115]□17889
[116]□3377
[117]。。。。。。
以上为正面第五栏
[118]。。。。。。815
[119]车童770□
[120]□□钜□73327
[121]终干1417
[122]幡胡□□锯齿164016
[123]□□126
[124]□2793
[125]弓弩□5359
[126]旌1731
[127]羽2037568
[128]鼓鼙4725
[129]旄□10171这是旗杆上用牦牛尾做装饰
[130]鼓(木付)120
[131]鼓(木包)4243
[132]鼓□831
[133]淳子、钲、铙、铎1080
[134]□433
[135]质44
[136]铁斧132
[137]鼙(衣付)44
[138]革□123
[139]钲、淳子椎614
[140]□10841
[141]□9665
以上为正面第六栏
[142]刀□4575
[143]鞍鞯2080上马靳825
[144]□5696
[145]具冲金首3
[146]铁(金焦)斗645
[147](左木上去下皿)4445
[148]璜423
[149]柽程1175
[150]铤夷1154
[151]庳敛956,有奇
[152]冲车37两
[153]冲车铁提斗3
[154]具冲2,有金首
[155]将军鼓车10乘
[156]轻车
[157]301乘
[158]□□车180乘
[159]钲车8乘
[160]鼓车6乘
[161]战车1乘
[162]□□车568乘
以上为背面第一栏
[163]□车1乘
[164]武刚强弩车10乘
[165]纽毂(上凶中大下车)车1乘
[166]兵车式2两
[167]戏车502乘
[168]三轮兵车1乘
[169]囊佗龟车5乘
[170]高□车11乘
[171]□(上目中大下车)车7两
[172]□□2396
[173]□28882
[174]□□□194133两
[175]□车□□车2133两
[176]素□重车1993
[177]兵□车677两
[178](上台下木)4782
[179]系纶纬63959
[180]合车2乘
[181]蜚楼行临车2乘
[182]连弩床1具
[183]□叟连铤64
[184]刀156135
[185]□□□□1
[186]□刃449406
[187]□95691
以上为背面第二栏
[188]□□432197
[189]□125016
[190]鹿卢、薄卢1139
[191]□□36
[192]□车持289
[193]铁疾黎98100
[194]鹿革3965
[195]乌孙公主、诸侯使节93
[196]□□石40
[197]□□□7169
[198]铁甲札587299,革甲14斤
[199]弩□矢□183
[200]兵兰79
[201]□□□□札1
[202]絮?鞮174
[203]车轮94乘
[204]□□□□95323
[205]□□□□□90两
[206]□□2
[207]□□197
[208]□斗版10915具
[209]铁斧1000
[210]□4?9。 插(没提手旁)挖土的工具
[211]□□4
以上是背面第三栏
[212]。。。。。
[213]□兵□5
[214]熏毒8斗
[215]□草14117
[216]□具持96
[217]□□□重人木□6具
[218]组□100
[219]□木端6
[220]犊丸盖□镶695
[221]鼓上饬   上级命令
[222]杂缯锯齿105斤
[223]有方□钦犊163251
[224]五采羽翳24
[225]兰负、(上草头下靳)负13□150
[226](金旁右开)沓751    酒具
[227]镜156
[228]杂羽313
[229]郅支单于兵9
[230]黑旄蜚乌铜镶280
[231]钝于兰5
[232]大刀127
[233]弓(弓己)弦1222
[234]铁凿19
[235]□(金侯)1701280
以上是背面第四栏
[226]右库兵车种百八十二物二千三百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九十四。
[227]凡兵车器种二百四十物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
[228]臣请代户者得以同居。
[229]毋次以不同居长者代
以上是背面第五栏

《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白玄甲而作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

在这集簿里我们看到,有142701件步军皮甲,用于车骑的乘舆有379辆,用于车骑军的是驾车军士穿铁股衣和乘车军士穿铠,铁股衣每件重225两,有铠63324件,记有骑兵用的皮甲,股甲衣□□□万563,马甲5330件。我理解皮甲每件重14斤,可见步军和马军都是用的皮甲和铁甲,车骑材官用铁铠甲。在这《集簿》里还看到用于马的鞮暓皮头套和皮马甲5330件,表识着甲骑具装从这个时候开始大量出现,不过这时人马使用的都是皮甲,而不是后世的人马都用铁甲,在军队中所占数量比例也是不高的。“上马靳”825具,靳,当膺也。——《说文》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所以上马靳就是用于上马用的皮套,类似于后世的马镫。汉军里的骑兵相对于匈奴等游牧民族,穿甲跃身上马是件难事,因此发明了“上马靳”等骑具用于掌握骑术。在《后汉书•鲍永传》曰:“拔佩刀截马当匈”,可见这个时期有了骑兵装备有皮质的马用胸甲。

汉朝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汉初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结果反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达7日之久。后刘邦为腾出精力对付内部割据势力,对匈奴采取了“和亲”策略。《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匈奴是能骑善射北方的游牧民族,汉初匈奴已号称有“控弦之士”四十万,时刻威胁着汉朝的北部。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前209年至前128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若北边”。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冒顿单于继位后,开始对外扩张。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匈奴国不断的对中原地区的侵袭,促使汉朝进行军事变革。汉的晃错曾在【西汉书】《言兵事疏》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诉:错上言兵事,曰: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欧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今兹陇西之吏,赖社稷之神灵,奉陛下之明诏,和集士卒,底厉其节,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法曰:大有利,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木盾三不当一,萑苇竹箫,草木蒙笼,支叶茂接,此矛钅延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阝厄相薄,此剑木盾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过也。五不当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
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执,险易异备,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戟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文帝嘉之乃赐错玺,书宠答焉。永乐大典(残卷)卷之八千四百十三。十九庚兵

中国在春秋以前作战是以车战步战为主,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那时的马用甲具仅见于辕马,马的披甲到底最早起于何时,目前不可确知。但从古文献记载中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保护辕马的护甲,如《诗经》中《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译文】清邑的军队驻扎了彭地,驾车的驷马披甲真雄壮。两杆长矛双层红缨,在河边上啊游逛。清邑的军队驻扎了消地,驾车的驷马披甲真威武。两杆长矛雉羽勾在一起,在河边上啊逍遥。清邑的军队驻扎了轴地,驾车的驷马披甲奔驰。左侧旋身右侧抽刀,军营里传来了叫好。考古资料也证明战国早期已经出现了用于战车驷马的各种护甲,如湖北随县早期战国曾侯乙墓就出土了战车所驾马匹使用的各种马甲多副,但这种马甲只是一整大块熟过的牛皮革,眼、耳部位挖孔,眼眶、颊腮部位压印花纹,满髹黑漆。那时的兵法只提及用于车战的乘马,如《司马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进入战国后,这一时期兵法中率先有了相对骑兵使用的理论论述,如孙膑作《孙膑兵法》(?-前316年)说“险则多其骑”, 吴起作《吳子兵法》 (约公元前440—前381年:“骁骑逐击,势必莫当”。 魏武侯問吳起曰:“兵以何勝?”對曰:“行陣居列,任賢使能;師徒習教,兵甲精銳”。又说:“暴寇之來,必精且強。善守勿應,潛伏路傍。暮去必卒,朝乘重裝。驍騎逐擊,勢必莫當。遇我伏內,如雪逢湯”。可见重型装甲最早在车兵上使用。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解答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的铁甲被复原后展现出的奇特现象,这奇特现象是穿上此甲都不能骑马和走路了,而骁骑逐击又描绘了中原轻骑时代的到来。

从这时开始中原各诸侯国也相继都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真正把骑兵单独当作一种独立的兵种集团使用的,首先是出现在赵国,赵国处在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不断受到这些部族的侵袭,在与灵活、迅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只能以兵车步战应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赵武灵王前325—229)于公元前307年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并将军中的部分车兵改编为骑兵;同时制作了样式和胡人一样的胡服,便于骑兵进行骑射。公元前244年赵国以步骑兵进攻林胡,楼烦“略地千里”,李牧用所带万余骑配合步车兵20余万大破匈奴歼敌十余万,赵国也此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
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以五千兵骑截断赵军,在长平全歼赵军四十余万。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在没有马镫的古代,人骑马是一桩苦差事,当马奔跑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马镫究竟发明于何时何地已无从查考,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马凳是在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上出现的,那些陶马只在鞍的左侧靠前鞍桥处垂有一个三角状的橙,也是为了使骑士迅速上马时蹬踏用的,骑上马以后就不再使用了。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短兵相接的劈砍使用青铜剑,但是青铜剑作为劈砍武器已不适用于高速奔跑的马战,故而短兵相接主要还是以戟这种兵器来作战,因士兵用戟能在骑马高速奔跑中轻易穿透敌军的皮质甲胄,下马列阵时用戟也非常适用。而在马上交战主要是骑射,“射人先射马”,无疑这对双方的战马都是毁灭性的屠杀,有针对性给以战马批上铠甲在这时期出现了,从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是以车兵、步兵、骑兵列阵,秦始皇陵铠甲坑也出土了一件秦代石质马甲,此马甲出土时大部分石质甲片已被烧成白灰质,只能看出大致的结构。全甲约由颈甲、当胸、身甲、搭后等组成。从这个资料看最早的甲马具装的出现可以先暂且判断为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岷县)沿黄河至河套,傍阴山至辽东,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史记秦始皇本记》《匈奴列传》贾谊《过秦论》《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
杜甫《前出塞》组诗之六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10061005314f66fd00eadd08ce.jpg

秦代石质马甲东方网孔延风编辑来源陕西日报
 

  
1196151431625.jpg1196151417625.jpg12606860_9784635.jpg
汉佣步军皮甲
从大量的秦兵马佣可以看出人披甲,马不披甲的甲骑也是这个时代真实的写照。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士的甲衣穿着车军的厚重的铁甲衣没有马镫也是爬不上马背的,就是爬不上马背也是会颠落下马,不摔死也骨折了。故而在没马镫的秦汉时期,骑兵的甲衣都是轻型的皮甲齐腰短铁甲。在秦汉前后,人马都披甲作战是中国骑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与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中,车骑在无路的丘陵沙漠草原难以展开和使用,很多情况下车骑材官只作为后援,配合轻骑和甲骑作战,故而汉朝早期出现了以人不披甲的轻骑和人披甲的甲骑这样的与兵车车骑共同发展局面,虽然有一些用于战马防护的甲具,但都是轻型的皮甲,尹湾汉墓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是一部记录汉成帝时期东海郡武库所收藏兵器与军车名目及数量的集簿。
有的字没打出来用()来表示,有看得懂的朋友帮整理一下字如下:
数目品种
[1]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薄
[2]乘舆弩11181
[3]素木弩(上辟下木)50
[4]乘与努弦46
[5]乘与弩系纬38
[6]乘与弩矢34265
[7]乘与弩缇(左斤右盾)34
[8]乘与弓矢510
[9]乘与股□□器663
[10]乘与甲379
[11]乘与铁□□293
[12]乘与铁□129具
[13]乘与铁股衣225两,1奇
[14]乘与铁鞮瞀678
[15]乘与铁募1
[16]乘与铁□219两
[17]乘与铁罢74两,1奇
[18]乘与盾2650
[19]乘与剑4
[20]乘与铜戈563
[21]乘与矛2377
[22]乘与□□3150
[23]乘与铁□钴?1105
[24]乘与(金及)943
[25]乘与铍1421
[26]乘与曲旃371
[27]乘与摩7181
[28]乘与摩(木付)164
[29]乘与车童120
[30]乘与终干149
[31]乘与羽旌31658
[32]乘与旄1150
[33]乘与五采羽31658□
[34]乘与幡胡锯齿60□
[35]乘与鼓、鼓鼙824
[36]乘与木(木包)1325
[37]乘与钲车、鼓车、武摩车18乘
[38]乘与车披具11332
[39]乘与轮组88
[40]乘与黄韦箧197合
[41]乘与□1628
[42]乘与鼓215
[43]乘与淳子、钲、铎34
以上为正面第二栏
[44]乘与(角区去X)41
[45]乘与鼓上华45
[46]乘与兵兰226
[47]乘与鼓(木包)127
[48]乘与鼓(衣付)56
[49]乘与兵车24乘
[50]乘与(左金右开)236
[51]乘与木钲椎21
[52]乘与韦□26
[53]乘与有方、矛、铜?戈、(上高下禾)刃387
[54]乘与□桃□538
[55]乘与车□胶24
[56]乘与□□□81
[57]乘与□□75
[58]*右乘与兵车器58物114693
[59]弩526526
[60]弩上辟下木263798
[61]弩纬34031
[62]弩弦840853
[63]弩绁69088
[64]弓矢11424159
[65]弩犊丸226123
[66]弩兰110833
[67]弩兰冠45374
以上为正面第三栏
[68]弩。。。。。。
[69]弩。。。。。。19
[70]弩。。。。。。19031
[71]弩。。。。。。766
[72]弩。。。。。。20372
[73]弓77521
[74]弓弦3987
[75]弓矢1198805
[76]弓犊丸52149
[77]弓□□3955
[78]弓衣72
[79]□74
[80]甲143324
[81]铠63324
[82]鞮瞀97584
[83]革□□20681
[84]马甲、鞮瞀5330
[85]□面衣□□88
[86]□巾帻、股甲衣□□□万563
[87]□革扎24
[88]□□□2
[89]甲□1
[90]□□□5
[91]□□□5两
[92]□□□12两
[93]。。。。。。
[94]□□□□木□
[95]盾99901
[96]镶1
[97]剑99901
[98]剑带37616
[99]泾路匕首24804
[100]铁□3
[101]剑杖、木杖28
[102]锯□刀30098
[103]连弩车564乘
[104]戟6634
[105]有方68392
[106]矛50178
[107]铍449801
[108]铩24170
[109]□□1008
[110]铁□(左金右舌)165
[111]铜戈69
[112](左金右开)4331这是酒器
[113](左金右开)□□323
[114]□13939
[115]□17889
[116]□3377
[117]。。。。。。
以上为正面第五栏
[118]。。。。。。815
[119]车童770□
[120]□□钜□73327
[121]终干1417
[122]幡胡□□锯齿164016
[123]□□126
[124]□2793
[125]弓弩□5359
[126]旌1731
[127]羽2037568
[128]鼓鼙4725
[129]旄□10171这是旗杆上用牦牛尾做装饰
[130]鼓(木付)120
[131]鼓(木包)4243
[132]鼓□831
[133]淳子、钲、铙、铎1080
[134]□433
[135]质44
[136]铁斧132
[137]鼙(衣付)44
[138]革□123
[139]钲、淳子椎614
[140]□10841
[141]□9665
以上为正面第六栏
[142]刀□4575
[143]鞍鞯2080上马靳825
[144]□5696
[145]具冲金首3
[146]铁(金焦)斗645
[147](左木上去下皿)4445
[148]璜423
[149]柽程1175
[150]铤夷1154
[151]庳敛956,有奇
[152]冲车37两
[153]冲车铁提斗3
[154]具冲2,有金首
[155]将军鼓车10乘
[156]轻车
[157]301乘
[158]□□车180乘
[159]钲车8乘
[160]鼓车6乘
[161]战车1乘
[162]□□车568乘
以上为背面第一栏
[163]□车1乘
[164]武刚强弩车10乘
[165]纽毂(上凶中大下车)车1乘
[166]兵车式2两
[167]戏车502乘
[168]三轮兵车1乘
[169]囊佗龟车5乘
[170]高□车11乘
[171]□(上目中大下车)车7两
[172]□□2396
[173]□28882
[174]□□□194133两
[175]□车□□车2133两
[176]素□重车1993
[177]兵□车677两
[178](上台下木)4782
[179]系纶纬63959
[180]合车2乘
[181]蜚楼行临车2乘
[182]连弩床1具
[183]□叟连铤64
[184]刀156135
[185]□□□□1
[186]□刃449406
[187]□95691
以上为背面第二栏
[188]□□432197
[189]□125016
[190]鹿卢、薄卢1139
[191]□□36
[192]□车持289
[193]铁疾黎98100
[194]鹿革3965
[195]乌孙公主、诸侯使节93
[196]□□石40
[197]□□□7169
[198]铁甲札587299,革甲14斤
[199]弩□矢□183
[200]兵兰79
[201]□□□□札1
[202]絮?鞮174
[203]车轮94乘
[204]□□□□95323
[205]□□□□□90两
[206]□□2
[207]□□197
[208]□斗版10915具
[209]铁斧1000
[210]□4?9。 插(没提手旁)挖土的工具
[211]□□4
以上是背面第三栏
[212]。。。。。
[213]□兵□5
[214]熏毒8斗
[215]□草14117
[216]□具持96
[217]□□□重人木□6具
[218]组□100
[219]□木端6
[220]犊丸盖□镶695
[221]鼓上饬   上级命令
[222]杂缯锯齿105斤
[223]有方□钦犊163251
[224]五采羽翳24
[225]兰负、(上草头下靳)负13□150
[226](金旁右开)沓751    酒具
[227]镜156
[228]杂羽313
[229]郅支单于兵9
[230]黑旄蜚乌铜镶280
[231]钝于兰5
[232]大刀127
[233]弓(弓己)弦1222
[234]铁凿19
[235]□(金侯)1701280
以上是背面第四栏
[226]右库兵车种百八十二物二千三百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九十四。
[227]凡兵车器种二百四十物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
[228]臣请代户者得以同居。
[229]毋次以不同居长者代
以上是背面第五栏

《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白玄甲而作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

在这集簿里我们看到,有142701件步军皮甲,用于车骑的乘舆有379辆,用于车骑军的是驾车军士穿铁股衣和乘车军士穿铠,铁股衣每件重225两,有铠63324件,记有骑兵用的皮甲,股甲衣□□□万563,马甲5330件。我理解皮甲每件重14斤,可见步军和马军都是用的皮甲和铁甲,车骑材官用铁铠甲。在这《集簿》里还看到用于马的鞮暓皮头套和皮马甲5330件,表识着甲骑具装从这个时候开始大量出现,不过这时人马使用的都是皮甲,而不是后世的人马都用铁甲,在军队中所占数量比例也是不高的。“上马靳”825具,靳,当膺也。——《说文》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所以上马靳就是用于上马用的皮套,类似于后世的马镫。汉军里的骑兵相对于匈奴等游牧民族,穿甲跃身上马是件难事,因此发明了“上马靳”等骑具用于掌握骑术。在《后汉书•鲍永传》曰:“拔佩刀截马当匈”,可见这个时期有了骑兵装备有皮质的马用胸甲。

汉朝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汉初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结果反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达7日之久。后刘邦为腾出精力对付内部割据势力,对匈奴采取了“和亲”策略。《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匈奴是能骑善射北方的游牧民族,汉初匈奴已号称有“控弦之士”四十万,时刻威胁着汉朝的北部。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前209年至前128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若北边”。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冒顿单于继位后,开始对外扩张。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匈奴国不断的对中原地区的侵袭,促使汉朝进行军事变革。汉的晃错曾在【西汉书】《言兵事疏》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诉:错上言兵事,曰: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欧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今兹陇西之吏,赖社稷之神灵,奉陛下之明诏,和集士卒,底厉其节,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法曰:大有利,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繇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木盾三不当一,萑苇竹箫,草木蒙笼,支叶茂接,此矛钅延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阝厄相薄,此剑木盾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过也。五不当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
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执,险易异备,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戟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文帝嘉之乃赐错玺,书宠答焉。永乐大典(残卷)卷之八千四百十三。十九庚兵


译文
臣听说从汉兴年以来,匈奴军队多次侵入边地,小打小闹的侵袭就获得小便宜,大举入侵后就能获得大的便宜;在高祖吕后那时又再次掠袭陇西,攻取了城池后并屠城,驱赶牲畜抢劫财物;在此之后来又一次进攻陇西,杀戮守城的官兵,大肆劫掠。臣私下听说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后,这种战胜后所取得的信心,是可以百倍地提高民气的;在战斗中打了败仗的士兵,一辈子都是难以恢复自信的。自从高祖吕后以来,陇西三次被困于匈奴了,老百姓垂头丧气,从没有感受过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今年有陇西的官吏,依赖社稷的神灵,遵奉陛下圣明的命令,团结士卒,磨练他们的斗志和气节,发动遭到创痛的百姓来抵御乘胜前进的匈奴军队,以少敌众,杀死了匈奴的一个王,打败他们这支大军,这个胜利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这并非是陇西胆怯的百姓今天表现出了勇敢,而是将官使用克敌的方法巧妙的和以往有所不同的原故。所以兵法说:“有一定会胜利的将领,没有一定会胜利的百姓。”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名,在于好的将领,所以不能不慎重选择。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安定边境,建立功名,都在于良将,不可不认真选择也。臣又听说用兵临战时,在战斗到了最激烈危急的时候面临三种情况:一是要勘测掌握地形,二是要教习训练士兵服从指挥,三是要检验武器是否有利于战斗。兵法上说:在丈五宽的河沟,有渐没兵车的水,在山林中积石中,有阻挡的山水丘陵,有草木的所在,这些都是适合步兵用武的地方,在这里两辆车骑不能抵挡一个步兵,在土山丘陵中,有树枝腾曼衍行相绕。在平原广野,才是车骑用兵的地方,十个步兵不能抵挡一个车骑。在可望见的丘陵和平原相隔不远,中间有河流山谷相间,居高临下,这也是适合弓弩手的地方,一百个拿着短兵器的士兵也不能抵挡一个弓弩手。在两军拉开阵式相当的时候,在平地浅草,没有障碍可进退自如,这是也是适合使用长戟的地方,三个持剑盾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长戟的士兵。在有带刺的萑叶芦苇竹箫丛生,草木茂密,支叶交挫的地方,两个持长戟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矛铤的士兵。道路弯曲隐蔽狭窄,地势相互叠障险象环生,这是适合持剑盾的士兵的地方,三个持弓弩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剑盾的士兵。将士不经过选练,士卒不经常进行教习,日常起居习惯没有精简,动作不整齐划一,不懂得如何利用机会、如何避免灾难,当鼓敲起来时士兵等了很久才明白是进攻还是后退,和金鼓的指挥失去了调度,这些都是不经常不严格训练士兵的过错。象这样的一百个士兵也抵挡不了十个精兵。兵器不锐利,和打空手一样没有区别;盔甲不坚固,就象脱衣露体没穿一样。弩箭不能射很远,和短兵一样,射了不能击中,与没有箭一样。射中不能穿透,和掉了箭镞一样。这些都是当将领的不去查验士兵的装备的过错,五支这样的军队也不能抵挡一支精锐的军队。因此兵法上讲:兵器不锋利军械不合用,都是如同把士兵送给敌人,士兵不会打仗,是将自己的将领送给敌人;将领不了解自己的士兵,是将自己的国君送给敌人;君主不精选良将,是将自己的国家送给敌人。这四点是用兵最重要的地方。

臣又听说小大的表现是不同的,强弱的表现是不同的,险地易地的表现是不同的,谦卑的人来侍奉强者,这些只有小国的人才会表现出来的形象;联合弱小的国家来攻击大国,是敌对的国家的表现出的形象;用蛮夷的手段来收拾蛮夷,这才是我中国应该表现出的形象。现在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不同,上下山坡出入溪涧,中国的战马不如他们的。在倾斜狭窄凶险的道路上,且驰且射,中国的骑兵不如他们。经历风雨和疲劳,忍受饥渴和困盹的能力,中国人不如他们;这些都是匈奴的长技。如果放在平原地势平坦的地方,用轻车和突骑,那么匈奴之众易被挠乱;用劲弩和长戟,射的很远攻得很宽,那么匈奴的弓不如我们,逼近招架格挡不如我们;用坚甲和利刃,兵器长短相杂,游击的弩箭交叉往来,兵士全部按十个和伍个的组合前击,那么匈奴的兵不能抵挡了;这时把预备用的车骑材官突然发出来,弓和弩同时射击,那么匈奴的皮甲和木盾牌就不能支撑防御了;下马地斗,剑戟相交接,长短兵器相差太大,匈奴所用的戟他们的军队提供得很少是不如我扪多的,这是中国的长技。从这些对比中可以看出,匈奴的长技有三样,中国的长技有五样,陛下又兴兵数十万,用来征讨只有数万的匈奴,用的是以多打少的战术,也是属于是以一击十之术。虽然兵器是凶险的不祥之物,战争是危险的事情。把大变成小,把强变成弱,就象俯仰一样很快的时间就会发生。用人海战术来夺取胜利,如果一失败就难恢复原气,到时候国家灭亡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帝王用的策略必需是详细和周全的,现在有来自胡地义渠归降的蛮夷部属,这些来归顺拉交情的,他们人数有几千,饮食和所擅长的技能,和匈奴军一样。可以赐给他们一些坚甲,絮衣,劲弓利矢,再增加我们在边郡上待命的优良骑兵。令头脑灵活的将领能知道他们的习俗,搞清他们在想什么,用陛下划定的规据来约束他们。一但遇到险阻,用他们来抵挡匈奴。在平地通坦的道路上,就用轻车和预备军担当,两军里外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再加上本身我们人数也多,这个是万无一失的方法。传说:狂夫说的话,只有名主才能听明白。臣晃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嘉奖了他又赐晃错玺印,宠到了在书房说话。

晁错先后上书汉文帝,上书主要内容慨扩为:分析了汉朝与匈奴两方在军事上的优势, “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招募内地百姓迁徙边地,一边种田,一边防备凶奴;使每个城邑迁徙达到千户以上,官府用罪犯和招募的民夫来给迁徙者修房屋,并发给田地、农器、被服、粮食等,直到他们能自给为止;把迁来的老百姓按什伍编制组织起来进行训练教习,以抵挡匈奴人的侵袭,赶跑匈奴人的由官府赏赐一半所得。“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文帝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他这些这个策略。《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语在《晁错传》。”《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六年冬,匈奴三万轻骑攻入上郡,三万轻骑攻入云中。文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军飞狐;再派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军句注;派将军张武屯军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细柳;刘礼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棘门,以防备匈奴。《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十四年冬,匈奴又杀到边境,杀了北地都尉卯将军。文帝派遣三将出兵陇西、北地、上郡,以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到了渭北,战车有千乘,骑兵十万人。文帝亲自出来劳军,叫停了正在进发的军队,重申了军事条令,条令并赐官兵。这时的文帝也激奋起来想亲自统军征讨匈奴,群臣上前苦谏,文帝死活不听。皇太后也急了固执表示也要上,文帝这才摆了。于是又再指派东阳侯张相如出任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皆为将军统领三军,进击匈奴,匈奴于是退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此外,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马政:“造苑马以广用”。中原内地自古以来就缺马,这样既不利于骑兵的壮大,景帝即位之后,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景帝时期大力发展养马,《汉书》卷5《景帝纪》言中元六年(前144年),匈奴“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养马处)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师古曰:“武泉,中之县也。养鸟兽者通名为苑, 故谓牧马处为苑。”《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兵考十一》
在民间,同样鼓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为后来汉武帝多次击败匈奴打下了基础。武帝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师古曰:“养马之苑,旧禁百姓不得刍 物采樵,今罢之。”)。《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兵考十一》

直至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登基后,国力有所提升,同时和西域的交往也愈加密切,许多大苑汉血等良驹被转到了到内地。战马的品种得以改良。公元前129年2月, 匈奴入上谷郡,杀略吏民。汉天子以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郡,各万骑,全军进攻匈奴。太中大夫卫青至龙城,斩首七百级。卫尉李广、太中大夫公孙敖失师而还,太仆公孙贺无所得。古代作战,军事情报的传递是很花费时间的,那时都建有“斥堠”这样用于侦察的土堡,有敌情时举以风火狼烟传递信号,军队出征首先要判断出敌军的位置,而对于来无影去无踪的马上民族,很多时候进击的军队都是空手而回。《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11月秋,匈奴再次盗边。遣将军韩安国屯渔阳。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公元前128年8月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公元前127年2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五年春,大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获首虏万五千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青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两军士死者数万人。前将军广、后将军食其皆后期。广自杀,食其赎死。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公元前100年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10月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李陵字少卿,年少时为侍中建章监。善于骑射,对待下面的部卒也很谦让,在汉军中也是很有名气的。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将军之风,交给他八百轻骑兵,深入匈奴境地二千余里,经过居延(居延是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军事重镇。 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约17千米处)并勘视了这一带的地形,但是没有见到“胡”军,后归还。被拜为骑都尉,统领教射五千步兵,在酒泉、张掖一带住军备胡。数年后,汉朝派遣贰师将军(贰师是城 ,指汉贰师将军 李广利)征伐大宛,使李陵带五校兵随后。到达塞口后,以便迎接贰师军回还。这时汉武帝赐来李陵书信,李陵留下步军,只带轻骑五百出敦煌,到达盐水,迎接贰师回还,在此之后又复留屯军张掖。
天汉二年(前99年)秋,,贰师带领三万骑兵出酒泉,攻击右贤王于天山。汉武帝召见李陵,想命他为贰师军押运辎重。汉武帝在武台召见了李陵,李陵叩头后自请说:“臣所带领屯边的军士,都是来至荆楚的勇士,个个是奇材剑客,力大能扼虎,射箭命中也精准,我愿单独统领一支人马,到兰干山南面以便分散开单于的军队,不要派我专门看管贰师军的辎重。”汉武帝说:“你才奇怪呢,你们将领之间有矛盾吗!我发出军队这么多,我这里就不给你骑兵了。”陵对:“在那里无所事是也是骑马耍,臣愿以少击众,带步兵五千人涉步前去王庭挑战单于”。武帝听了这豪言壮语后应允了,因而另下诏给强弩都尉路博德领兵在半道上接应李陵军。路博德原来是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的水军,伏波将军仅此一人)将军,他羞为李陵后援,用书面上奏说:“这个时候是秋天匈奴的马长得肥壮,不可以和他们开战,臣愿留下和李陵到来年春,一同前往酒泉、张掖,各带骑兵五千人攻打浚稽山东西两边,必定可以擒拿匈奴单于”, 汉武帝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了不愿出军,在后面指使教路博德上书说这些鬼话,于是给路博德下诏:“我是想给李陵骑兵的,他却想以少击众。现在胡兵进入了西河,让他引兵遮开钩营大道走西河。”并下诏给李陵:“根据前期看到的击败敌军战报,你在九月出发,兵出庶虏鄣(在今内蒙额济纳旗境,汉武帝时所筑),到东浚稽山和南龙勒水上(东浚稽山在居延泽西北方向、今蒙古国杭爱山东南、满达勒戈壁附近,龙勒水在东浚稽山西南)这一线,来回前往观测胡军动向,这是因为驿站骑哨传回来了报告,可以从浞野侯赵破奴开通的故道进兵,向南在返回受降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为应接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投降而筑)以便休养军队。你以前所说的和博德所说的为何有这么大的差距?把他的上书拿给你察对。”李陵于是只带领他的步卒五千人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了三十天,到达浚稽山前下营,拿起地图观测所经过的山川地形后,使麾下骑陈步乐回去报告这一线的情况。陈步乐回去后得到召见,报告说李陵率领得力的将士在拼死力战斗,汉武帝听后很高兴,拜步乐为郎。
李陵到浚稽山后,在浚稽山与且鞮侯单于的三万骑兵遭遇,匈奴军骑兵三万围住了李陵军。李陵军居两山间,两端用大车垒为营寨后,再带引军士出营外列阵,前军持戟盾,后军满持弓弩,传令全军说:“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匈奴见汉军人少,便向汉军进攻,结果遭到汉军千弩急射,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汉军追击,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急调左右各地军队八万多骑兵前来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退回山谷中。这样又接连战了几天,不支后向南边行走数日,士兵都是中的箭伤,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李陵说:“我军士气咋这么低落,而且听到鼓声都不起来不起,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难道是军中还藏有女子乎?”,原来刚出征时,一些在关中犯事定罪而被徙边的人跟随军队,这些人的妻女也因迁徙而随军,有的成为士兵的妻妇,藏于车中,后被李陵发现,全部处斩。第二日再战,斩首匈奴军三千余级。李陵引兵东南,沿着故龙城大道行走四五天,退到了一个大泽中,那里多芦苇,胡兵从上风纵火,李陵也令军中士兵从下边纵火以便自救。又向南行至一山口下,单于站在南山上,派他的一个儿子带骑兵攻击李陵军。陵军步斗退到了树林间,又射杀了匈奴数千人,因派士兵发连弩射击单于,单于下山退走。这天捕获李陵的俘虏问话,单于说:“这些都是汉军的精兵,连翻攻击他们,都不能拿下,这一段时间引我到了南边接近了边塞,那里不会有伏兵吧?”几个当户君长的将领都说:“单于亲自带数万骑兵攻击汉军几千人都不能灭掉,往后都没有面子派遣使臣前往汉朝了,令汉朝受益而轻视我们匈奴。加把劲就在山谷间和他力战,这里离平原还有四五十里,再不能攻破,我们再回去不迟”。
这时,李陵军比较着急,匈奴骑兵多,一天打了几十个回合,又射杀匈奴了二千余人。匈奴这时感道不能取得便利,想退兵了。这时李陵军一个军候管敢因为被校尉所辱,已投降匈奴,告诉单于:“李陵军没有后援,而且箭矢已用完了,独自带领麾下及成安侯校尉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这时应当使用精骑骑射他们就可以攻破了”。成安侯这个人,是颍川人,父是韩千秋,已故的济南相,奋勇攻击南越时战死,武帝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侯,以校尉军职随李陵。单于得到降将管敢后大喜,给他骑兵统领并攻击汉军,管敢大声疾呼:“李陵、韩延年知趣就赶快投降”!接着沿山道的遮护急攻李陵军。李陵退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上四面射下,矢如雨下。汉军再次南行,还没到鞮汗山,一天五十万支箭全部用完,即弃车去。全军士兵还有三千多人,徒手斩断车的辐条后拿在手上当武器,军官拿着尺把长的短刀,进山退入峡谷。单于领军隐随在后面,躲在山间角落里向汉军投石,汉军多数战死,无法前行。黄昏后,李陵穿便衣独步出营,止退左右:“不要跟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过了很久,李陵又回来,长叹一声:“兵败,死矣!”军吏或许说过这样的话:“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以后想办法还是可以回去的,比如浞野侯赵破奴被俘虏时那样,后来还是逃回去了,天子对他还是很客遇的,何况将军这样的人呢!”李陵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斩断全部旌旗,把珍宝一类的东西埋于地中,李陵感叹说:“如果还能得几十支箭,就足以摆脱困境了。现在已没有兵能继续战斗了,天亮还坐在这里只有受缚矣!你们各自鸟兽散,假如有能逃脱回去的就报告天子”。令军士人持二升干粮,一半冰,算时间等到了夜色能遮障匈奴的兵时相机突围。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匈奴骑兵数千在后追来,韩延年战死。李陵所:“我没有面目回报陛下了!”遂降。军人都被打散了,脱逃到达边塞回到汉地的有四百多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李陵战败后,汉武帝召见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后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而责,陈步乐自杀,群臣都说李陵有罪。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利用山谷地形与匈奴骑兵作战,充分发挥了弓弩的作用,射杀匈奴骑兵万多人,其战术运用和战场指挥都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汉武帝前期因路博德上书而对李陵产生误解,没有即时给以李陵部提供必要的接应和支援,最终导致李陵因实力相差太远而兵败,几乎全军覆灭。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对骑兵危胁最大的武器就是弓弩,从公元前200至前97年,汉军用了百多年对匈奴的作战,使轻骑兵得到迅速壮大,从而成为军队作战的关键力量。而后随着西汉冶炼钢铁技术的进步,一种更适于轻骑兵劈砍的环首刀(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出现了,刀和马的组合使轻骑兵只能骑射成为过去。环首刀在骑兵中彻底取代青铜长剑则是在东汉末年。《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 在斜谷开工造刀,蒲元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霍去病公元前121又被封为骠骑将军在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四年夏,霍去病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日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无子,国除。《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而这个发“发属国玄甲”指的是玄库中的玉甲,乃是冥器是用来包装尸体的,而不是铁甲军,在汉代一遇到操办殇事,这个玄甲就出现了。如《东观汉记》曰:祭遵薨,丧至河南。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虽在军旅,心存王室,不忘俎豆,可谓守死善道者也。"乃赠将军给侯印绶,遣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这个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也是指:给死者披上拣练尸体的玄莬玉衣和玄莬兜鍪。“金缕玉衣”才是汉代的玄甲。《东夷传》,曰:汉时扶夫王葬用玉甲,常以付玄莬(音免)郡王死则迎取。公孙渊诛,得之玄莬库。玄莬库就是藏金镂玉衣和玉甲的库房。历来所有的考古者把汉代的铁甲都称为玄甲,称黑铁甲为玄甲,是因为唐代的张守节在〈史记〉里批注:“玄甲,铁甲也”。而随着不断的考古新发现而目瞪口呆,如《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对这个白玄甲考古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不知道是什么。考古者都忽视掉在汉代甲和铠的区别,白玄甲决不是金属的,这个应该是白骨甲和玉甲一样非金属的东西。如《魏志》曰:景元三年,肃慎国献皮骨铁杂铠二十领。孔颖达曰:"少康子杼作甲。兜鍪,首铠也,经典皆言甲胄,秦汉以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也。谓穿彻之,甲绳有断绝,当使理穿治之。"《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121-130)[明] 邱浚在这个时期骑兵甲胄仍主要是皮甲,骑兵的铁股衣应该是便于骑马的胡服,配的铁甲应该是短及腰胯的襦铠。披膊有了左掩,如扬家湾汉墓将军佣。皮甲从扬家湾佣可以看出和秦代的样式相同。
0.5607228300299631.1.jpg
短及腰胯的襦铠
060720065943_1.jpg
扬家湾汉墓将军佣用左掩
为何说有披膊的铁铠甲只是车骑材官才用呢?虽然在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发现了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其中铁甲的种类就有很多,不过这些铁甲被考古专家复原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车骑和步军乘车材官所用铁铠甲,是站在乘舆上参与作战的,很显然穿上这种长及大腿的前不开叉的甲裙,在没有马镫的状况下是不能骑在马上的,就是有马镫也是不能骑在马上的,步军穿上此铠甲也是迈不开步子的,步军将领穿上此铠甲也只能乘车,和我们看到的秦军短及腰胯的骑兵甲也是大不同的。能使用这种铠甲样式的只有乘车的士兵。如下图所示:   下载 (37.23 KB)
无标题98.jpg980.jpg 铁胄.jpg200666103738.jpg

1244387006193.jpg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时,匈奴为缓和与汉的敌对关系,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把扣留了19年的汉使苏武释放,以表示善意,但匈奴骑兵仍然不断在北方边境出现。《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宋代王雱曾在(1044-1076)上疏说:"汉宣帝号中兴贤主,而史称技巧工匠,独精于元、成之时。《宋史兵制》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他很注意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匈奴数侵边,又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及公主因国使者上书,言昆弥愿发国精兵击匈奴,唯天子哀怜,出兵以救公主。秋,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夏四月,遣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击西羌。《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在这个年代除少量仍为青铜制造外,绝大多数兵器均为铁制。马的鞍具,以前是前后不起桥的低桥鞍,至东汉时期演化成高桥鞍,但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马镫,只有“上马靳”这样的皮套。

译文
臣听说从汉兴年以来,匈奴军队多次侵入边地,小打小闹的侵袭就获得小便宜,大举入侵后就能获得大的便宜;在高祖吕后那时又再次掠袭陇西,攻取了城池后并屠城,驱赶牲畜抢劫财物;在此之后来又一次进攻陇西,杀戮守城的官兵,大肆劫掠。臣私下听说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后,这种战胜后所取得的信心,是可以百倍地提高民气的;在战斗中打了败仗的士兵,一辈子都是难以恢复自信的。自从高祖吕后以来,陇西三次被困于匈奴了,老百姓垂头丧气,从没有感受过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今年有陇西的官吏,依赖社稷的神灵,遵奉陛下圣明的命令,团结士卒,磨练他们的斗志和气节,发动遭到创痛的百姓来抵御乘胜前进的匈奴军队,以少敌众,杀死了匈奴的一个王,打败他们这支大军,这个胜利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这并非是陇西胆怯的百姓今天表现出了勇敢,而是将官使用克敌的方法巧妙的和以往有所不同的原故。所以兵法说:“有一定会胜利的将领,没有一定会胜利的百姓。”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名,在于好的将领,所以不能不慎重选择。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安定边境,建立功名,都在于良将,不可不认真选择也。臣又听说用兵临战时,在战斗到了最激烈危急的时候面临三种情况:一是要勘测掌握地形,二是要教习训练士兵服从指挥,三是要检验武器是否有利于战斗。兵法上说:在丈五宽的河沟,有渐没兵车的水,在山林中积石中,有阻挡的山水丘陵,有草木的所在,这些都是适合步兵用武的地方,在这里两辆车骑不能抵挡一个步兵,在土山丘陵中,有树枝腾曼衍行相绕。在平原广野,才是车骑用兵的地方,十个步兵不能抵挡一个车骑。在可望见的丘陵和平原相隔不远,中间有河流山谷相间,居高临下,这也是适合弓弩手的地方,一百个拿着短兵器的士兵也不能抵挡一个弓弩手。在两军拉开阵式相当的时候,在平地浅草,没有障碍可进退自如,这是也是适合使用长戟的地方,三个持剑盾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长戟的士兵。在有带刺的萑叶芦苇竹箫丛生,草木茂密,支叶交挫的地方,两个持长戟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矛铤的士兵。道路弯曲隐蔽狭窄,地势相互叠障险象环生,这是适合持剑盾的士兵的地方,三个持弓弩的士兵也抵挡不了一个持剑盾的士兵。将士不经过选练,士卒不经常进行教习,日常起居习惯没有精简,动作不整齐划一,不懂得如何利用机会、如何避免灾难,当鼓敲起来时士兵等了很久才明白是进攻还是后退,和金鼓的指挥失去了调度,这些都是不经常不严格训练士兵的过错。象这样的一百个士兵也抵挡不了十个精兵。兵器不锐利,和打空手一样没有区别;盔甲不坚固,就象脱衣露体没穿一样。弩箭不能射很远,和短兵一样,射了不能击中,与没有箭一样。射中不能穿透,和掉了箭镞一样。这些都是当将领的不去查验士兵的装备的过错,五支这样的军队也不能抵挡一支精锐的军队。因此兵法上讲:兵器不锋利军械不合用,都是如同把士兵送给敌人,士兵不会打仗,是将自己的将领送给敌人;将领不了解自己的士兵,是将自己的国君送给敌人;君主不精选良将,是将自己的国家送给敌人。这四点是用兵最重要的地方。

臣又听说小大的表现是不同的,强弱的表现是不同的,险地易地的表现是不同的,谦卑的人来侍奉强者,这些只有小国的人才会表现出来的形象;联合弱小的国家来攻击大国,是敌对的国家的表现出的形象;用蛮夷的手段来收拾蛮夷,这才是我中国应该表现出的形象。现在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不同,上下山坡出入溪涧,中国的战马不如他们的。在倾斜狭窄凶险的道路上,且驰且射,中国的骑兵不如他们。经历风雨和疲劳,忍受饥渴和困盹的能力,中国人不如他们;这些都是匈奴的长技。如果放在平原地势平坦的地方,用轻车和突骑,那么匈奴之众易被挠乱;用劲弩和长戟,射的很远攻得很宽,那么匈奴的弓不如我们,逼近招架格挡不如我们;用坚甲和利刃,兵器长短相杂,游击的弩箭交叉往来,兵士全部按十个和伍个的组合前击,那么匈奴的兵不能抵挡了;这时把预备用的车骑材官突然发出来,弓和弩同时射击,那么匈奴的皮甲和木盾牌就不能支撑防御了;下马地斗,剑戟相交接,长短兵器相差太大,匈奴所用的戟他们的军队提供得很少是不如我扪多的,这是中国的长技。从这些对比中可以看出,匈奴的长技有三样,中国的长技有五样,陛下又兴兵数十万,用来征讨只有数万的匈奴,用的是以多打少的战术,也是属于是以一击十之术。虽然兵器是凶险的不祥之物,战争是危险的事情。把大变成小,把强变成弱,就象俯仰一样很快的时间就会发生。用人海战术来夺取胜利,如果一失败就难恢复原气,到时候国家灭亡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帝王用的策略必需是详细和周全的,现在有来自胡地义渠归降的蛮夷部属,这些来归顺拉交情的,他们人数有几千,饮食和所擅长的技能,和匈奴军一样。可以赐给他们一些坚甲,絮衣,劲弓利矢,再增加我们在边郡上待命的优良骑兵。令头脑灵活的将领能知道他们的习俗,搞清他们在想什么,用陛下划定的规据来约束他们。一但遇到险阻,用他们来抵挡匈奴。在平地通坦的道路上,就用轻车和预备军担当,两军里外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再加上本身我们人数也多,这个是万无一失的方法。传说:狂夫说的话,只有名主才能听明白。臣晃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嘉奖了他又赐晃错玺印,宠到了在书房说话。

晁错先后上书汉文帝,上书主要内容慨扩为:分析了汉朝与匈奴两方在军事上的优势, “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招募内地百姓迁徙边地,一边种田,一边防备凶奴;使每个城邑迁徙达到千户以上,官府用罪犯和招募的民夫来给迁徙者修房屋,并发给田地、农器、被服、粮食等,直到他们能自给为止;把迁来的老百姓按什伍编制组织起来进行训练教习,以抵挡匈奴人的侵袭,赶跑匈奴人的由官府赏赐一半所得。“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文帝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他这些这个策略。《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语在《晁错传》。”《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六年冬,匈奴三万轻骑攻入上郡,三万轻骑攻入云中。文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军飞狐;再派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军句注;派将军张武屯军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细柳;刘礼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第二梯队屯军棘门,以防备匈奴。《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十四年冬,匈奴又杀到边境,杀了北地都尉卯将军。文帝派遣三将出兵陇西、北地、上郡,以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到了渭北,战车有千乘,骑兵十万人。文帝亲自出来劳军,叫停了正在进发的军队,重申了军事条令,条令并赐官兵。这时的文帝也激奋起来想亲自统军征讨匈奴,群臣上前苦谏,文帝死活不听。皇太后也急了固执表示也要上,文帝这才摆了。于是又再指派东阳侯张相如出任大将军,建成侯董赫、内史栾布皆为将军统领三军,进击匈奴,匈奴于是退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此外,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马政:“造苑马以广用”。中原内地自古以来就缺马,这样既不利于骑兵的壮大,景帝即位之后,继续进行马政建设。他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如北地郡)、北边(如上郡)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景帝时期大力发展养马,《汉书》卷5《景帝纪》言中元六年(前144年),匈奴“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养马处)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师古曰:“武泉,中之县也。养鸟兽者通名为苑, 故谓牧马处为苑。”《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兵考十一》
在民间,同样鼓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为后来汉武帝多次击败匈奴打下了基础。武帝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师古曰:“养马之苑,旧禁百姓不得刍 物采樵,今罢之。”)。《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兵考十一》

直至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登基后,国力有所提升,同时和西域的交往也愈加密切,许多大苑汉血等良驹被转到了到内地。战马的品种得以改良。公元前129年2月, 匈奴入上谷郡,杀略吏民。汉天子以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郡,各万骑,全军进攻匈奴。太中大夫卫青至龙城,斩首七百级。卫尉李广、太中大夫公孙敖失师而还,太仆公孙贺无所得。古代作战,军事情报的传递是很花费时间的,那时都建有“斥堠”这样用于侦察的土堡,有敌情时举以风火狼烟传递信号,军队出征首先要判断出敌军的位置,而对于来无影去无踪的马上民族,很多时候进击的军队都是空手而回。《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11月秋,匈奴再次盗边。遣将军韩安国屯渔阳。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公元前128年8月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公元前127年2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五年春,大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获首虏万五千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青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两军士死者数万人。前将军广、后将军食其皆后期。广自杀,食其赎死。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公元前100年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10月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李陵字少卿,年少时为侍中建章监。善于骑射,对待下面的部卒也很谦让,在汉军中也是很有名气的。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将军之风,交给他八百轻骑兵,深入匈奴境地二千余里,经过居延(居延是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军事重镇。 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约17千米处)并勘视了这一带的地形,但是没有见到“胡”军,后归还。被拜为骑都尉,统领教射五千步兵,在酒泉、张掖一带住军备胡。数年后,汉朝派遣贰师将军(贰师是城 ,指汉贰师将军 李广利)征伐大宛,使李陵带五校兵随后。到达塞口后,以便迎接贰师军回还。这时汉武帝赐来李陵书信,李陵留下步军,只带轻骑五百出敦煌,到达盐水,迎接贰师回还,在此之后又复留屯军张掖。
天汉二年(前99年)秋,,贰师带领三万骑兵出酒泉,攻击右贤王于天山。汉武帝召见李陵,想命他为贰师军押运辎重。汉武帝在武台召见了李陵,李陵叩头后自请说:“臣所带领屯边的军士,都是来至荆楚的勇士,个个是奇材剑客,力大能扼虎,射箭命中也精准,我愿单独统领一支人马,到兰干山南面以便分散开单于的军队,不要派我专门看管贰师军的辎重。”汉武帝说:“你才奇怪呢,你们将领之间有矛盾吗!我发出军队这么多,我这里就不给你骑兵了。”陵对:“在那里无所事是也是骑马耍,臣愿以少击众,带步兵五千人涉步前去王庭挑战单于”。武帝听了这豪言壮语后应允了,因而另下诏给强弩都尉路博德领兵在半道上接应李陵军。路博德原来是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的水军,伏波将军仅此一人)将军,他羞为李陵后援,用书面上奏说:“这个时候是秋天匈奴的马长得肥壮,不可以和他们开战,臣愿留下和李陵到来年春,一同前往酒泉、张掖,各带骑兵五千人攻打浚稽山东西两边,必定可以擒拿匈奴单于”, 汉武帝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了不愿出军,在后面指使教路博德上书说这些鬼话,于是给路博德下诏:“我是想给李陵骑兵的,他却想以少击众。现在胡兵进入了西河,让他引兵遮开钩营大道走西河。”并下诏给李陵:“根据前期看到的击败敌军战报,你在九月出发,兵出庶虏鄣(在今内蒙额济纳旗境,汉武帝时所筑),到东浚稽山和南龙勒水上(东浚稽山在居延泽西北方向、今蒙古国杭爱山东南、满达勒戈壁附近,龙勒水在东浚稽山西南)这一线,来回前往观测胡军动向,这是因为驿站骑哨传回来了报告,可以从浞野侯赵破奴开通的故道进兵,向南在返回受降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为应接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投降而筑)以便休养军队。你以前所说的和博德所说的为何有这么大的差距?把他的上书拿给你察对。”李陵于是只带领他的步卒五千人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了三十天,到达浚稽山前下营,拿起地图观测所经过的山川地形后,使麾下骑陈步乐回去报告这一线的情况。陈步乐回去后得到召见,报告说李陵率领得力的将士在拼死力战斗,汉武帝听后很高兴,拜步乐为郎。
李陵到浚稽山后,在浚稽山与且鞮侯单于的三万骑兵遭遇,匈奴军骑兵三万围住了李陵军。李陵军居两山间,两端用大车垒为营寨后,再带引军士出营外列阵,前军持戟盾,后军满持弓弩,传令全军说:“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匈奴见汉军人少,便向汉军进攻,结果遭到汉军千弩急射,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汉军追击,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急调左右各地军队八万多骑兵前来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退回山谷中。这样又接连战了几天,不支后向南边行走数日,士兵都是中的箭伤,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李陵说:“我军士气咋这么低落,而且听到鼓声都不起来不起,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难道是军中还藏有女子乎?”,原来刚出征时,一些在关中犯事定罪而被徙边的人跟随军队,这些人的妻女也因迁徙而随军,有的成为士兵的妻妇,藏于车中,后被李陵发现,全部处斩。第二日再战,斩首匈奴军三千余级。李陵引兵东南,沿着故龙城大道行走四五天,退到了一个大泽中,那里多芦苇,胡兵从上风纵火,李陵也令军中士兵从下边纵火以便自救。又向南行至一山口下,单于站在南山上,派他的一个儿子带骑兵攻击李陵军。陵军步斗退到了树林间,又射杀了匈奴数千人,因派士兵发连弩射击单于,单于下山退走。这天捕获李陵的俘虏问话,单于说:“这些都是汉军的精兵,连翻攻击他们,都不能拿下,这一段时间引我到了南边接近了边塞,那里不会有伏兵吧?”几个当户君长的将领都说:“单于亲自带数万骑兵攻击汉军几千人都不能灭掉,往后都没有面子派遣使臣前往汉朝了,令汉朝受益而轻视我们匈奴。加把劲就在山谷间和他力战,这里离平原还有四五十里,再不能攻破,我们再回去不迟”。
这时,李陵军比较着急,匈奴骑兵多,一天打了几十个回合,又射杀匈奴了二千余人。匈奴这时感道不能取得便利,想退兵了。这时李陵军一个军候管敢因为被校尉所辱,已投降匈奴,告诉单于:“李陵军没有后援,而且箭矢已用完了,独自带领麾下及成安侯校尉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这时应当使用精骑骑射他们就可以攻破了”。成安侯这个人,是颍川人,父是韩千秋,已故的济南相,奋勇攻击南越时战死,武帝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侯,以校尉军职随李陵。单于得到降将管敢后大喜,给他骑兵统领并攻击汉军,管敢大声疾呼:“李陵、韩延年知趣就赶快投降”!接着沿山道的遮护急攻李陵军。李陵退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上四面射下,矢如雨下。汉军再次南行,还没到鞮汗山,一天五十万支箭全部用完,即弃车去。全军士兵还有三千多人,徒手斩断车的辐条后拿在手上当武器,军官拿着尺把长的短刀,进山退入峡谷。单于领军隐随在后面,躲在山间角落里向汉军投石,汉军多数战死,无法前行。黄昏后,李陵穿便衣独步出营,止退左右:“不要跟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过了很久,李陵又回来,长叹一声:“兵败,死矣!”军吏或许说过这样的话:“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以后想办法还是可以回去的,比如浞野侯赵破奴被俘虏时那样,后来还是逃回去了,天子对他还是很客遇的,何况将军这样的人呢!”李陵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斩断全部旌旗,把珍宝一类的东西埋于地中,李陵感叹说:“如果还能得几十支箭,就足以摆脱困境了。现在已没有兵能继续战斗了,天亮还坐在这里只有受缚矣!你们各自鸟兽散,假如有能逃脱回去的就报告天子”。令军士人持二升干粮,一半冰,算时间等到了夜色能遮障匈奴的兵时相机突围。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匈奴骑兵数千在后追来,韩延年战死。李陵所:“我没有面目回报陛下了!”遂降。军人都被打散了,脱逃到达边塞回到汉地的有四百多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李陵战败后,汉武帝召见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后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而责,陈步乐自杀,群臣都说李陵有罪。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利用山谷地形与匈奴骑兵作战,充分发挥了弓弩的作用,射杀匈奴骑兵万多人,其战术运用和战场指挥都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汉武帝前期因路博德上书而对李陵产生误解,没有即时给以李陵部提供必要的接应和支援,最终导致李陵因实力相差太远而兵败,几乎全军覆灭。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对骑兵危胁最大的武器就是弓弩,从公元前200至前97年,汉军用了百多年对匈奴的作战,使轻骑兵得到迅速壮大,从而成为军队作战的关键力量。而后随着西汉冶炼钢铁技术的进步,一种更适于轻骑兵劈砍的环首刀(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出现了,刀和马的组合使轻骑兵只能骑射成为过去。环首刀在骑兵中彻底取代青铜长剑则是在东汉末年。《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 在斜谷开工造刀,蒲元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霍去病公元前121又被封为骠骑将军在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四年夏,霍去病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日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无子,国除。《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而这个发“发属国玄甲”指的是玄库中的玉甲,乃是冥器是用来包装尸体的,而不是铁甲军,在汉代一遇到操办殇事,这个玄甲就出现了。如《东观汉记》曰:祭遵薨,丧至河南。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虽在军旅,心存王室,不忘俎豆,可谓守死善道者也。"乃赠将军给侯印绶,遣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这个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也是指:给死者披上拣练尸体的玄莬玉衣和玄莬兜鍪。“金缕玉衣”才是汉代的玄甲。《东夷传》,曰:汉时扶夫王葬用玉甲,常以付玄莬(音免)郡王死则迎取。公孙渊诛,得之玄莬库。玄莬库就是藏金镂玉衣和玉甲的库房。历来所有的考古者把汉代的铁甲都称为玄甲,称黑铁甲为玄甲,是因为唐代的张守节在〈史记〉里批注:“玄甲,铁甲也”。而随着不断的考古新发现而目瞪口呆,如《新简》EPT59*183:木质一,白玄甲十三领,革甲六百五十,铁铠二千七百一十二。对这个白玄甲考古者自称未知金属做成,不知道是什么。考古者都忽视掉在汉代甲和铠的区别,白玄甲决不是金属的,这个应该是白骨甲和玉甲一样非金属的东西。如《魏志》曰:景元三年,肃慎国献皮骨铁杂铠二十领。孔颖达曰:"少康子杼作甲。兜鍪,首铠也,经典皆言甲胄,秦汉以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也。谓穿彻之,甲绳有断绝,当使理穿治之。"《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121-130)[明] 邱浚在这个时期骑兵甲胄仍主要是皮甲,骑兵的铁股衣应该是便于骑马的胡服,配的铁甲应该是短及腰胯的襦铠。披膊有了左掩,如扬家湾汉墓将军佣。皮甲从扬家湾佣可以看出和秦代的样式相同。
0.5607228300299631.1.jpg
短及腰胯的襦铠
060720065943_1.jpg
扬家湾汉墓将军佣用左掩
为何说有披膊的铁铠甲只是车骑材官才用呢?虽然在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发现了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其中铁甲的种类就有很多,不过这些铁甲被考古专家复原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车骑和步军乘车材官所用铁铠甲,是站在乘舆上参与作战的,很显然穿上这种长及大腿的前不开叉的甲裙,在没有马镫的状况下是不能骑在马上的,就是有马镫也是不能骑在马上的,步军穿上此铠甲也是迈不开步子的,步军将领穿上此铠甲也只能乘车,和我们看到的秦军短及腰胯的骑兵甲也是大不同的。能使用这种铠甲样式的只有乘车的士兵。如下图所示:   下载 (37.23 KB)
无标题98.jpg980.jpg 铁胄.jpg200666103738.jpg

1244387006193.jpg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时,匈奴为缓和与汉的敌对关系,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把扣留了19年的汉使苏武释放,以表示善意,但匈奴骑兵仍然不断在北方边境出现。《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宋代王雱曾在(1044-1076)上疏说:"汉宣帝号中兴贤主,而史称技巧工匠,独精于元、成之时。《宋史兵制》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他很注意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匈奴数侵边,又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及公主因国使者上书,言昆弥愿发国精兵击匈奴,唯天子哀怜,出兵以救公主。秋,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夏四月,遣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击西羌。《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在这个年代除少量仍为青铜制造外,绝大多数兵器均为铁制。马的鞍具,以前是前后不起桥的低桥鞍,至东汉时期演化成高桥鞍,但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马镫,只有“上马靳”这样的皮套。
死活不能编辑图片昏死
好文
配图才更好
挑个小错,青铜剑不是用来劈砍的,而是用来刺的
196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外西北角第七发掘区T703窖出土的一领铁铠,所用甲片达650片左右,重约11公斤。
鞮暓,头盔。集簿见乘舆铁鞮瞀97 584件《汉书*韩延寿传》:“被甲鞮鞪居马上”师古注:鞮鞪即兜鍪。“瞀”字或作“鍪”,义同,而以“瞀”为正字。王国维云:鍪字自以为从日正,此三简皆作暓,从目与墨子之暓字同。说文:瞀,低目谨视也。玉篇:瞀,目不明貌。古者戴胄则掩其面,故需低目而视,目亦为之不明,然则说文玉篇所举正瞀字引伸之谊,而鞮瞀乃是本义也。古者以革为鞮瞀,故其字或变而从革,后易以金,而字瞀遂废不用。

铁募,铁质臂铠,集簿仅见铁募一件。募通幕,《史记。苏秦列传》:“当敌则斩坚甲铁募”。《索隐》引刘云:“谓以铁为臂径之衣”。

铁股,护腿铁铠。股,大腿,《说文》:股,髀也。《论语·宪问》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胫。简文所见铁股量词称“两”,知其配双成对,分左右’。

铁襬,按:錢繹《方言箋疏》:“襬與帔聲之轉耳,《玉篇》:‘襬,關東人呼帬也。’顔師古《急就篇》注云:‘裠即裳也,一曰帔,一曰襬。’”《尹》YM6D6 (正面一欄):“乘與(輿)鐵罷(襬)七十四兩一奇。”張顯成先生認為:“鐵襬”即鐵制裙鎧。《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自關而東謂謂之襬。”(張顯成《從〈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看尹灣漢簡在歷史詞匯學上的價值》,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簡牘學研究(三)》頁22,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甲,鞮瞀,战马所披身甲与首铠,集薄见马甲,鞮瞀5330套。此马甲、鞮瞀与前文所见甲、鞮瞀分别列项,知其必为马匹所用。

轻车,作战用车,集簿见轻车301乘。《集簿》另载:“轻车三百一乘”,是车战的主要装备。先秦文献《周礼》、《战国策》中即有记载,《续汉书·舆服志》:“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摩,僻辄弩服,藏在武库”。徐广注曰:“置弩于轼上,驾两马也。”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集簿》另见“武刚强弩车十(?)乘”。《续汉书·舆服志》载:“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可知武刚车是装备强弩并有车盖防护装置战车。在漠北之战中,发现单于陈兵而待,卫青创造性地运用了车、骑兵协同作战的新战术,以武刚车连环为营垒,防备匈奴骑兵的突袭,另派5000骑兵从左右两翼迂回围攻匈奴阵营〈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为了适应骑兵作战的变化,武刚车不仅装备了战斗威力大的强弩,而且在作战功能方面也发生了改变,既能用于正面强攻,也可用来设垒防御。《集簿》载:“连弩车五百六十四乘”。《墨子·备高临》有“连弩之车”,有学者认为,这里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连弩并不是连续发射弩矢的意思,而是在十分长大的箭尾连有绳索,可用来进行“弋射”的大弩卿。此说基本可从,但需要补充一点,这种弓力强大的弩,是有多个弩弓同时发力的床子弩,床架上安上车轮,即为连弩车,唐宋时也称“车弩”。其射程和贯穿力都很大,故秦始皇可用它去射东海中的大鱼,也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攻守城作战中威力巨大的利器。近年在战国晚期江陵楚墓出土了一件双
矢并射连发弩,其能够连续发射的关键是发明了矢匣组合机构,巧妙地利用了物体重力下落原理,使弩矢能落槽,自动进人发射管孔。矢匣装满共20支矢,每次射出2支,可以连续发射10次〈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这种连弩,后经诸葛亮加以改进,能够做到“一弩十矢俱发”,故又将连弩称为“诸葛弩”。实际上连弩还仅是一种“半自动”发射装置,虽然减少了安矢的时间,但勾弓弦的操作过程并不能少,即使在发射一匣矢的过程中,也不能真正做到连续发射。即便如此,这种弩的射击速度还是有了很大提高,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史上一项重要成就。火器时代能连续发射弹药的机枪与它的技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集簿》中的连弩车,可能为前者,主要用于攻守城作战;也可能是用后一种连弩,装备在战车上,是集战车的防护性能、机动性能和连弩的快速强击性能于一体的新型高效战斗武器。《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家著录《望远连弩射法具》巧篇O,是有关连弩射法技巧的技术专著,可惜已失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连弩在汉代战争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集簿》载:“冲车三十七两”。冲车,又称撞车,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种攻城器械,《诗经》、《墨子·备城门》等文献均有记载。有研究认为,其形制“当以高诱《淮南子》注所云:‘冲车,大铁著其辕端,马被甲,车被兵,所以冲于敌城也’为是“〈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所谓冲车铁提斗,应是绑缚固定和提升车撞的装置。直至明清间重型火炮用于攻守城战之前,冲车和抛石机一直都是非常有效的攻城武器。《集簿》载:“蜚楼行临车二乘”。主要用于了望侦察的军车,史籍中亦称“楼车”、“临车”、“云车”、“巢车”等。其制于八轮车上树一高杆,以辘护升降载人车厢,居高临下侦察敌情。西汉末年,王莽军10余万围攻更始军于昆阳城,“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尘埃连天,征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棚撞城@
在攻城战中,云车不仅用来侦察,还可直接用于作战。昆阳城十分坚固,加上更始军将士拼命死守,王莽军久攻不下,只得改变战术,令军士登云车俯射城中,“积弩乱发,矢如雨下”。在这一著名的攻守城战中,王莽军动用了冲车、绷车撞城,攀登云车以强弩俯射城中,在数十倍强大兵力和多种攻城器械的反复攻击之下,最后还是未能攻克昆阳,反而遭到彻底的失败⑩。这反映了攻城器械和攻城战术的提高,也迅速刺激了筑城技术、守城器械和守城战术的进步。辐车,《集簿》未见明确记载,或许《集簿》中“素口重车”即为运送军资轴重的车辆。虽然轴车不直接参与作战,对作战方式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两汉时期,由于作战地域遥远,衣食、兵器等军需物资的运输显得特别重要,每次重大军事行动,所使用的车辆常以数千上万计。如:东汉初,建武元年(25年),邓禹破河东都尉,“获轴重千余乘”O。建武五年(29年),耿弃击败张步20万大军,“收得轴重二千余两”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为北击匈奴,率领“挠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毅四分,云轴蔽路,万
有三千余乘”⑩。元戎车,又称兵车,为军事指挥车。此次征战,除了有指挥车之外,轻、武、云、辅各种战车协同作战的战术已趋成熟。《集簿》还记载了作战指挥、仪仗车,有乘舆兵车、将军兵车、征车、鼓车等,对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已有详细的考证⑩,本文不再赘述。在先秦的战争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车战的时代,堂堂之阵的车战是当时最主要的作战样式。战国以后,由于钢铁兵器和机弩等新式武器技术的发展,骑兵作战异峰突起,传统的对阵车战逐渐衰落。至两汉时期,车战基本上完成了由单一的阵战向多种作战功能方向的转化过程。

“四步兵装备的改进
步兵是最古老的兵种,汉代的步兵被称为“材官”或“材士”,是汉军中央和地方庞大军队中数量最多的兵种。汉军各兵种虽然都是相对独立的编制,但在战争中往往配合作战,遇有大的战争行动,常常数十万步、骑、车兵混合参战@。由于作战方式和钢铁兵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汉代步兵的装备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战国时期步兵的装备“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胃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O。《集簿》见刀156135件,而剑只有99901件,由此可见汉代刀在实战中的作用已远在剑之上。这种变化完全是为了适应装甲骑兵近距离的作战需要,骑兵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时,马速减慢,冲击锥刺的杀伤作用降低,因而在西汉时产生了专用于劈砍的骑战武器—环首刀。两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环首刀的实物,其长约85至128厘米不等,均以优质高碳钢锻制而成。到东汉时钢刀制造更为精良,出现了“三十炼”、“五十炼”,甚至“百炼”钢刀,均是以含碳量较高的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折叠锻造而成。至东汉末年,质地优良、适于劈砍的环首刀在战场上完全取代了剑,成为骑、步兵大量装备的短柄格斗武器0。《集簿》记载的长兵器“有方”,存量多达78392件,亦是为了适合骑、步战的战术变化而经过改造的铁戟。有方的戟枝向前翘成钩刺,增强了向前扎刺的功能,这使车战时代传统戟类兵器向后勾啄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集簿》有兵器“镶”的名目,在汉画像砖和出土实物中亦有“铁钩镶”这种汉代特有的步兵装备。钩镶是一种带有护手小盾的近战武器,可能更多地用于伏击骑兵。两晋以后这类兵器渐不用于实战。
汉代钢铁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得步兵的防护装具有很大进步。《集簿》中除了前文已述的钢铁恺甲之外,还记载了“盾九万九千九百一”,可知步兵主要装备铁盾,其防护效果更佳。屯戍边塞的士卒主要是步兵,汉代的烽隧候望体系很完备。边塞筑有一种双重墙的石城,城上预备擂石,城外遍布铁羡黎(汉代亦称“渠答”),以防止敌人的攻击。居延汉烽隧遗址多见木质羡黎。《集簿》载“铁疾黎九万八千一百”,即为城防守备之用。此外尚有“口斗版万九百一,十五具”,似为筑城器具。另外,汉代有水兵,称为“楼船士”,是江河水网地区作战的主力兵种,在江淮以南的郡国和齐沿海一带才备有水师,故《集簿》中未见有关这方面的记录。《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所反映的汉代专业兵种的分化和武器装备的技术进步,是军事
技术与作战方式互相作用的结果,对研究汉代钢铁兵器时代的战争面貌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强弩、甲骑具装以及经过改进的钢铁新型兵器,以弩机为标志的瞄准技术、以马橙为代表的骑术和多种功能战车的协同作战技术,使汉代的兵种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犊》,中华
书局,1997年版。李均明:《研究汉代武器装
备的珍贵史料—记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载《中国文物报》1997
年12月7日。
②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0页。
③《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尹湾汉墓简
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8页。下文
中所引《集簿》,均据该书,不再一一注明。
④李均明:《研究汉代武器装备的珍贵史料一
一记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
簿”》。
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9页。
⑥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
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⑦参见李斌《望山与炮规—古代远射武器瞄淮器具考》,《机械技术史—第一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一247页。
⑧陈跃均:《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
究》,((文物})1990年第5期。
⑨有关兵器名物,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
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初探》文已作详考,
载《尹湾汉墓简犊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并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
说》。
⑩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⑩李均明:《研究汉代武器装备的珍贵史料一
一记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
簿”})。
2009-5-25 02:26 回复

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
兵车,指挥者所乘战车。集簿见乘舆兵车24乘,将军兵车

此车在行军途中可用马牵引,而攻城作战时也由披甲马拉着,则不大好理解。据《武经总要》,撞车与驾马战车有很大区别,冲车在四轮车上安有撞头,利用快速推进(使用人力)时所产生的J惯性冲力撞击城门或城墙。《集簿》另载:“乘舆车童(撞)百二”、“车童七百七十口”、“冲车铁提斗三”、“具冲二有金首”、“具冲金首三”,均是冲车作战时的易损配件,车撞是直接撞击城门的粗大木段,大木一端有棱锤形钢铁撞头,即为“具冲金首”,合肥曾出土了一些三国时期的铁撞头作者:李斌 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文章出处: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第5期 30-39页(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 器集簿”初探》。〉
回复 6# 愤青甲

老大:给个中国人不穿板甲的理由先?
SeaBrown 发表于 2010-6-11 16:14
是因为没有这个板材制作技术。
愤青甲 发表于 2010-6-11 16:21


是造不出还是不需要?
没有技术可以聘传教士,难道山寨板甲比山寨大将军炮还难?


尹湾汉墓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记载的兵车器数量是极其惊人的:
弩弓:弩537707(乘舆11181),弓77521,小计615228
矢:弩矢11458424(乘舆34265),弓乘舆1199316(乘舆511),小计12657740
甲铠:甲142701(乘舆379),乘舆铁股衣225两1奇,铠63324,股甲衣□□□万563,铁甲札587299,革甲14斤。
头盔:(左革右是)鞮暓98226(乘舆678),马甲(左革右是)鞮暓5330
防牌:盾102551(乘舆2650)
枪:铜戈632(乘舆563),矛52555(乘舆2377),乘舆鈒943,鈹451222(乘舆1421),戟6634,有方78393,锻24167,小计614546
刀剑:剑99905(乘舆4),泾路匕首24804,锯□刀30098,刀156135,大刀127(232),小计311069
斧:铁斧1132(136)
战车:乘舆钲车、鼓车、武攠车18乘,乘舆兵车24乘。
连弩车564乘,冲车37辆,将军鼓车10乘,轻车301乘,将军兵车比二千将□鼓车116乘,□□车180乘,钲车8乘,鼓车6乘,战车1乘,□□车564乘,□车1乘,武刚强弩车10乘,×毂×车1乘,战车502乘,三轮兵车1乘(168),×佗龟车5乘,高□车11乘,□□车7两,□□车□车2133两,素□重车1993乘,兵□车677乘,合车2乘,蜚楼行临车2乘。小计7174乘(乘舆42+7132)


     我个人认为,《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马甲、马首鞮暓和上马靳,因该是装备拉战车的战马的。这点上,《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记载的库存战车,就一共有7174乘。而仅武装掉这些战车中的,主力战车的拉车战马,这“马甲(左革右是)鞮暓5330” “上马靳825具”,就要用的差不多了。并且,东海郡武库,仅是一个汉朝的内郡武库而不是皇家专属武库,国家顶级武装力量的重装骑兵的马甲具装,绝对不会放在里(仅《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中的这大量的武器、防具和战车,就已经可以武装出一支50万人以上的大军了。如果,再将国家最精锐重装骑兵部队的马甲具装,也放这里。万一东海郡造反,那对汉帝国来说,就简直不能想象了。因此,这些个马甲、鞮暓、上马靳,因该绝对不是装备重装骑兵用的东西)。而谈到中国古代的重装骑兵的发展和出现,则因该归咎于汉代以后中国在骑兵方面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和战术骑兵武器等方面的研究了。这点上,中国从汉朝时开始,就已经是古代世界最强大的骑兵帝国了(非游牧民族的,农耕民族的骑兵最强大国家)。整个汉帝国里,仅汉武帝的皇家养马场里,就养了30多万匹马匹,而军队里、贵族家里和民间老百姓家养的马匹,则绝对比汉武帝皇家马场的马更多。也就是说,汉朝当时全国起码拥有60多万马匹的,马匹拥有数量和实力。骑兵和骑兵战法这时候,已经是中国战争中的绝对主力兵种和作战方式了。而中国的骑兵马甲具装和重装骑兵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从这一时候之后,才在这种中国的骑兵成为主力兵种和战斗方式的大环境下,逐渐发展和演变出来的。

尹湾汉墓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记载的兵车器数量是极其惊人的:
弩弓:弩537707(乘舆11181),弓77521,小计615228
矢:弩矢11458424(乘舆34265),弓乘舆1199316(乘舆511),小计12657740
甲铠:甲142701(乘舆379),乘舆铁股衣225两1奇,铠63324,股甲衣□□□万563,铁甲札587299,革甲14斤。
头盔:(左革右是)鞮暓98226(乘舆678),马甲(左革右是)鞮暓5330
防牌:盾102551(乘舆2650)
枪:铜戈632(乘舆563),矛52555(乘舆2377),乘舆鈒943,鈹451222(乘舆1421),戟6634,有方78393,锻24167,小计614546
刀剑:剑99905(乘舆4),泾路匕首24804,锯□刀30098,刀156135,大刀127(232),小计311069
斧:铁斧1132(136)
战车:乘舆钲车、鼓车、武攠车18乘,乘舆兵车24乘。
连弩车564乘,冲车37辆,将军鼓车10乘,轻车301乘,将军兵车比二千将□鼓车116乘,□□车180乘,钲车8乘,鼓车6乘,战车1乘,□□车564乘,□车1乘,武刚强弩车10乘,×毂×车1乘,战车502乘,三轮兵车1乘(168),×佗龟车5乘,高□车11乘,□□车7两,□□车□车2133两,素□重车1993乘,兵□车677乘,合车2乘,蜚楼行临车2乘。小计7174乘(乘舆42+7132)


     我个人认为,《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马甲、马首鞮暓和上马靳,因该是装备拉战车的战马的。这点上,《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记载的库存战车,就一共有7174乘。而仅武装掉这些战车中的,主力战车的拉车战马,这“马甲(左革右是)鞮暓5330” “上马靳825具”,就要用的差不多了。并且,东海郡武库,仅是一个汉朝的内郡武库而不是皇家专属武库,国家顶级武装力量的重装骑兵的马甲具装,绝对不会放在里(仅《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中的这大量的武器、防具和战车,就已经可以武装出一支50万人以上的大军了。如果,再将国家最精锐重装骑兵部队的马甲具装,也放这里。万一东海郡造反,那对汉帝国来说,就简直不能想象了。因此,这些个马甲、鞮暓、上马靳,因该绝对不是装备重装骑兵用的东西)。而谈到中国古代的重装骑兵的发展和出现,则因该归咎于汉代以后中国在骑兵方面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和战术骑兵武器等方面的研究了。这点上,中国从汉朝时开始,就已经是古代世界最强大的骑兵帝国了(非游牧民族的,农耕民族的骑兵最强大国家)。整个汉帝国里,仅汉武帝的皇家养马场里,就养了30多万匹马匹,而军队里、贵族家里和民间老百姓家养的马匹,则绝对比汉武帝皇家马场的马更多。也就是说,汉朝当时全国起码拥有60多万马匹的,马匹拥有数量和实力。骑兵和骑兵战法这时候,已经是中国战争中的绝对主力兵种和作战方式了。而中国的骑兵马甲具装和重装骑兵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从这一时候之后,才在这种中国的骑兵成为主力兵种和战斗方式的大环境下,逐渐发展和演变出来的。


还在研究







还在研究





好文,不配图可惜了!
来瞅瞅愤青甲兄的大作
西晋骑兵依旧是轻骑,参见嘉峪关壁画
在这《集簿》里李均明原作是“上马鞒”,而军事博物馆作者李斌是“上马靳”,两人说的都不一样,都是因为《集簿》出土后,上面的字迹不清难以判别之故。有一点车骑用这些马甲是肯定的,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这时候出现甲骑具装,我同意这些马甲是用于车骑军拉车的马匹所用的说法。只有马镫真正出现,才是甲骑具装成为正式兵种的时候。


另转一文


惊世发现--汉朝之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群疑云
2005-09-09 09:39:00  来源:文明  编辑:慧美 

20多年前,一部推土机挖出了又一个掩埋地下2000年之久的庞大军阵——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群。与此前已经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和陕西杨家湾兵马俑相比,狮子山兵马俑有何不同?这些兵佣的主人又是谁?2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这一惊世大发现。              
 徐州兵马俑军阵惊现于世
 在江苏省徐州市东郊4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米的小山峰,因其状若卧狮,被称为狮子山。就是这座在徐州市地图上也很难找到的小山丘,在20多年前,被一部推土机挖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秘密。
1984年12月3日,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村小学的几个学生出门玩耍,穿过一个刚刚被推土机推出的采土场。突然,不知是谁一脚踢中了一个圆圆的东西,几个孩子急忙跑过去把它拾了起来,仔细一看,小圆球上还有鼻子、眼睛和嘴——这竟然是个用泥土烧成的小人头!
  孩子们捡到“小人头”的消息很快就在狮子山村传开了,村民们纷纷围到了采土场,但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大家只是觉得,在这些小人头的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神秘的东西。村干部觉得可能是重大的文物发现,急忙打电话向市博物馆汇报此事。
  当时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在徐州博物馆工作的邱永生,是第一位赶到兵马俑出土现场的考古工作者。看过“小人头”后,邱永生发现泥土里不仅仅只有小人头,而且有身体,它们是一个个外形像人的陶俑。邱永生震惊了,他感到这些陶佣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刚赶到现场的时候,邱永生就发现大概有10多个民工、小孩儿和附近的村民正在土里不停地挖。其中还有一两个人坐在边上等着收购,谁挖到一个完整的“小泥孩儿”,他们就出10元钱买下来。10元钱,这在20年前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这些取土的民工并不会像考古人员那样进行科学的发掘,往往是挖到一个完整的“小泥孩儿”,要以破坏10个左右的“小泥孩儿”为代价。
  邱永生认为这必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经过粗略的观察之后,立即找人封锁了现场。
  采土场发现了这么多陶俑,徐州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把市里最主要的考古人员全都调往现场。
  12月5日,考古专家王恺和他的同事们来到了狮子山下的这个采土场。经过大约60天的探察,发现地下一共有5个俑坑(最后发现总共6个),有3个俑坑比较大,每个坑中估计就有上千个陶俑,另外两个俑坑相对要小一些,5个俑坑全加起来,陶俑的总数竟然达到了4000多个。
  数量如此庞大的陶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埋藏在这里的意图又是什么?
  要找到答案就必须看到陶俑的全貌,陶俑既然已经暴露,抢救性发掘工作随即展开。
  一个个陶俑被剥去泥土,从沉睡多年的地下显露出来。陶俑主要有立式和坐式两种,立式俑的高度是48厘米,而坐式俑的高度只有25厘米。虽然尺寸比起真人小了不少,但每个陶俑五官清晰,四肢完整,完全是按照真人的模样来制作的。
  两个多月后,上千人的陶俑群从深埋的地下凸现出来,蔚为壮观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这些陶俑,立式的是步兵,坐式的是驾车的御手和车兵,俑坑中还有马俑,马俑后面站着的官员应该是指挥官。整个队伍里没有其他的动物俑,也没有女性俑,俑的性质非常单纯,可以断定,这次狮子山发现的是兵马俑军阵。
  俑坑中的队伍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然而,却又无法和秦俑相比。秦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而且兵俑的表情、服饰、发型都各不一样,似乎每一名陶俑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是完完全全真人的复制。而眼前的兵俑,神情都很相像,相同兵种的俑更加类似,似乎都是从同样的模子里铸出来的。虽然与秦兵马俑相比,是缩小版的军阵,但这些陶俑,同样代表了一种等级。
  在中国古代礼制中,只有皇帝或者是身世显赫的人下葬才能使用兵马俑。迄今为止,在中国的土地上,只发现过两处大规模的兵马俑陪葬坑,一处就是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它是秦始皇的陪葬军队;另一处是陕西咸阳发现的杨家湾兵马俑,它们的主人估计是西汉中央政府的某位高官。
  那么,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的主人又是谁呢?
异常的佣坑隐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这些陶俑的时代入手,它们是什么时代埋藏在这里的呢?
邱永生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显著特征,对狮子山兵马俑来说,无论是造型、装束还是工艺,都应该是西汉时期的。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国内已经出土的3处兵马俑陪葬坑,秦兵马俑出现在西安附近,西安是当时秦国的都城;杨家湾兵马俑出现在陕西咸阳,也在西汉时期的首都长安附近。而徐州只是西汉时期中央册封的下属诸侯国——楚国的首府,是远离首都的地方,居然也有几千件兵马俑被发现。为什么这些兵马俑会出现在徐州?它们会是哪位显赫人物的陪葬呢?
  从徐州的历史来看,从来没有哪位皇帝葬在徐州,但徐州却曾经是西汉时期的诸侯国——楚国的都城。
  西汉时期,皇帝刘邦把天下划分成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他的弟弟被封为楚王,管理以徐州为中心的楚国。徐州曾经存在过12代刘姓楚王,他们死后都葬在了周围地区。

  用军阵送葬是一种等级很高的葬礼,只有楚王统治徐州的时候,才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这样的杰作。这些兵马俑的时代被确定为汉朝已经没有疑义,那么,兵马俑的主人会不会是这12代刘姓楚王中的一位呢?
  发现兵马俑的狮子山是坐落在徐州东郊的一个高出地面只有61米的小山包,发掘兵马俑后不久,人们在狮子山附近,经常能看到王恺拎着一把奇怪的铲子,在山坡上东掘一下,西掘一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王恺是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老牌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考古工作,当地很多人都知道:“徐州有个考古学家,手拿小铲找墓,10个有8个准。”

  王恺参加发掘完狮子山兵马俑后,出任了兵马俑博物馆馆长,从此,寻找兵马俑主人墓葬的重担就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王恺用他的老方法跑遍了兵马俑坑附近的山山水水,但都一无所获。毕竟已经两千多年了,没有任何明确的线索,要在地下寻找一座墓葬,难度可想而知。王恺知道,必须缩小寻找的范围。发掘兵马俑时曾经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从中能不能找到和主墓有关的线索呢?
  在发掘5号坑时,发现了大量的陶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专门放置马匹的俑坑,令考古人员不解的是,这些陶马只有个别的马匹被组装在了一起,更多的是一些马的配件散乱堆放着,有成堆的马腿、还有马头和马躯干,而且,竟然还有一堆马耳朵,似乎在下葬时工匠们只是仓促地把配件直接倾倒在马坑里了。
  在2号俑坑中,兵马俑大多面西而立,但其中却有不少陶俑有的面向南,有的面向北;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俑与绝大多数陶俑的朝向甚至完全相反,不是向西而是面向了正东。这显然极难解释,同一支队伍中,士兵怎么能左顾右盼,有人甚至反向行进呢?这种仓促似乎表明,墓主人的下葬非常草率,这可能是一次非正常的葬礼。
  这是为什么呢?
  就在俑坑中,王恺和考古人员发现了更多的反常现象:俑坑的四壁十分随意和简陋,似乎根本就未作平整,坑壁上的土已经松散和脱落了;俑坑的底部凹凸不平,一号俑坑靠东头的地方,就连坑中的岩石都没有除去,陶俑好像是随意就摆放到了岩石上,俑坑的中部凸起一块大石头,把整个军阵一分为二,大石头上还因陋就简地放置了马俑和官吏俑,似乎是一个指挥台。这些岩石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兵马俑的布阵,而清理掉它们并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是什么原因让下葬者能做但却没有去做呢?
  无论是秦俑还是杨俑,它们的坑都做得非常讲究,非常规整。比如秦俑,它有好多巷道,地下铺有地砖,上面有篷木结构;汉代杨俑在坑上也有一些特意的处理。而徐州的兵马俑显然做得非常草率——俑坑中大多数兵俑的排列还稍有规律性,每排陶俑的数量大约是8个,前后两排的间隔也差不多。但有很多地方却非常凌乱,有的每排人数只有两三人,前后排的距离也拉得很开,陶俑稀稀疏疏;而有的每排人数却达到了十几人,陶俑全都挤成一堆,摩肩接踵,令人眼花缭乱,根本就没有军队的队列、阵型的样子。
  俑坑中兵俑的种类有七八种之多,按一般常规来讲,各兵种应该分别统一起来,按各自的方阵下葬。但在这里,所有兵种都混在一块了,发辫俑里混着发髻俑,发髻俑里混着戴头盔俑,持长械俑里混着弓弩手俑;中国古代的车兵制度通常是一乘车上有一个御手、一个甲士或两个甲士,但二号俑坑中却是二三排御手俑间杂着四五排甲士俑,御手和甲士明显不成比例,完全没有按照战斗队形来排列;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二号坑成群的跪坐式车兵俑中,竟然莫名其妙地站着一个孤零零的步兵俑。
  这些异常让王恺非常不解。葬礼在中国古代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必定是庄严肃穆、一切井井有条。作为陪葬的兵马俑,也一定要按照当时军队的阵容,骑兵、步兵、战车,各就各位,埋入地下。因为按照当时的逻辑,只有一支正规的军队,才具有战斗力,才可能在地下保卫墓主人的安全。
  然而,徐州的兵马俑坑中却出现了这么多细节上的不周到。这种种的不周之处说明,下葬人员似乎根本就没把葬礼当回事,匆匆忙忙、仓促草率地把兵马俑随便往佣坑中一扔就完事了。而这一切在注重礼教的中国古代,是要冒杀头之罪的,是什么原因让工匠们敢做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事呢?
  这混乱不堪的兵马俑军阵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重大的机谋,王恺仿佛看到了一片手忙脚乱、凌乱不堪的景象。两千年前的徐州,必定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这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定和兵马俑军阵的主人有关。
  然而,这位神秘的主人是谁仍然是个谜,对王恺来说,一方面要寻找兵马俑军阵的主人,同时,他还要探寻历史上的某起神秘事件。找到兵马俑的主人也许就能揭开隐藏背后的神秘事件,看来,寻找兵马俑的主人,成为破解所有谜题的关键。
  谁是兵马俑的主人?
  在王恺和邱永生的艰苦搜索下,从1985年开始,用去整整6年的光阴,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些兵马俑所守卫的主人之墓——狮子山楚王墓。又经过一系列的测算和分析,他们确定,狮子山楚王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三代楚王,根据史书记载,他的名字叫刘戊。
  刘戊的祖父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把天下划分为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刘交被封为楚王,也就是第一代楚王,刘交的子孙世袭王位。刘戊作为第三代楚王,和当时中央政府的皇帝——汉景帝是堂兄弟,地位非常显赫。
  刘戊在位20年,这段时间正是汉朝“文景之治”的繁荣阶段,是楚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有充足的财力和时间来为自己建造一座大规模的陵墓。
  据专家介绍,古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会根据墓主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来安排修建的进度,墓主人身体健康,可能会继续扩大陵墓的规模,墓主人患病或衰老,陵墓就该做精加工,等待墓主人入葬了。
  如果这座陵墓的主人真的是刘戊,他有近20年时间修建和营造,为什么地宫中却还有这么多地方没有最后完成呢?专家推测,这座陵墓可能还在扩大规模阶段,并没有进入精加工阶段。
  根据现代医学测定,墓中骨骸的年龄在35岁左右,属于壮年,会不会因为暴毙,所以陵墓没来得及修完呢?但又该如何解释兵马俑陪葬坑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呢?墓主人突然死亡会使陵墓无法完工,但肯定不会导致兵马俑的混乱放置。
  专家们开始从史料中寻找线索。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作为当时一个十分强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国君,惟我独尊的楚王刘戊根本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公然在太后的丧期内,肆无忌惮地淫乱享乐。这是封建礼制绝对不能容忍的。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秘密地告发给了汉景帝,朝中的大臣们强烈要求杀掉刘戊。会不会是因为刘戊得罪了中央政权,对刘戊陵墓的修建以及下葬就可以仓促了事了呢?
  肯定不是这个原因,因为汉景帝顾及刘戊和自己是堂兄弟,最终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刘戊并没有死,他的地宫仍然在按部就班地修建。
  然而,就在埋葬楚王的地宫中,专家们发现了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古人放棺椁的地方通常地势要略高一些,形如一张床,所以后来就以棺床称呼放棺椁的墓室。楚王陵地宫中棺床的位置特别不合礼仪。这个墓的棺床放的位置确实有异于正常情况下的摆放方式,从文献记载和此前发掘的大量王侯墓葬看,它应该实行前堂后室这种方式。
  所谓前堂通常表示死者接待宾客的场所,后室则是放棺椁的地方以表示主人的卧室。楚王陵却奇怪地把棺放在了前面,厅堂则放在了后面,这就仿佛是说,要接待的客人必须经过主人的卧室然后才能到达厅堂,这明显是一个漏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后室靠近西北角的石壁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裂缝,专家推测,这可能就是棺材不能放在后室的直接原因,这条天然形成的缝隙往下渗水,所以棺椁只能放在前堂了。
  一条石缝就让楚王屈居于侧室,就可以不顾王室礼仪,说明发生在刘戊身上的事件一定非同寻常。
  显然,刘戊死后不能等,必须马上下葬,只有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连后室的缝隙也来不及修补的情形,更不用说继续向后开凿新的房间了。
  专家们从《汉书》中了解到,汉景帝虽然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但却决定减少刘戊的管辖范围,并降下圣旨,楚国下属的东海郡归中央政府管理,不再是楚国的地盘。但就在圣旨到达楚国的同时,楚王刘戊收到了另外一封信函,吴王准备反叛中央政权,邀请他一同造反。刘戊立即响应了吴王的建议,与吴王一起,发兵攻打中央政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初“七国之乱”。
  汉景帝派兵镇压,大败七国联军,吴王被杀,其余各王或降或死,全都身败名裂。刘戊也不得不自杀身亡。
  刘戊造反自杀,已经是犯了弥天大罪,楚王家族如果不采取措施,必然要受到牵连。如何能把牵连减小到最低程度呢?楚王家族必须想出办法来,最好是既能保全家族的利益,又能维护中央政府的荣誉。
  《汉书》中关于刘戊的记载到他自杀之后就没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专家们只能根据此前的历史记录大胆进行推测,如果推测准确的话,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出这样的画面:
  楚王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刘戊有兄弟6个,而且这6人非王即侯,地位不可等闲视之。
  刘戊死后,楚国一方面向中央政府请罪,让中央王朝对刘戊低调处理;而另一方面就在向中央政府请罪的同时,趁处罚意见还没有出台,楚王家族利用长安至楚国2000多里之遥、消息不通之机,匆匆以王者之礼抢先一步将刘戊下葬,给中央王朝来一个“既成事实”。
  楚王的葬礼确实不能等了,一时间,王宫内外乱成一片,整个家族都在准备陪葬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楚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被匆匆下葬了,修了近20年的地宫还没有最后完成,棺椁也就只好放在了一个临时的位置上。
  但是,中央政府有可能同意刘戊下葬时使用金缕玉衣和玉棺,却决不会允许他使用兵马俑来作为陪葬。刘戊已经是一个反王了,同意他使用兵马俑,让他在地下还能带兵,这不等于鼓励其他的诸侯王继续造反吗?
  邱永生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存在——跟随刘戊造反的故臣旧友可能偷偷地掩埋了兵马俑。在这种偷偷掩埋的情况下,陪葬坑中的兵马俑也就只能仓促摆放了。
  当时的真实情形谁也无法知道了,只剩下合理的推测,也许,这就是狮子山兵马俑摆放凌乱不堪的原因。
      汉俑与秦俑有何不同?
  谜题破解之后,王恺和邱永生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兵马俑本身。
  从1984年开始,在狮子山西麓共发掘出6条兵马俑坑。4条步兵俑坑内的兵马俑,应该是墓主人拥有的一支部队主力,其中,4号俑坑中兵马俑不足20件,可能担负着主力部队的警卫任务。从步兵俑坑西北约125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2米、南北宽3米的骑兵俑坑。狮子山当地的村民们说,早在1981年,某单位施工时,就曾破坏了一条骑兵俑坑,损坏骑俑约200多件。步兵俑、骑兵俑、警卫俑和指挥车同时在这几条俑坑中出现,表明狮子山兵马俑是一支兵种比较齐全、组编完整、步骑兼备的作战部队的模拟品,是汉初楚王国强大军队战阵的真实缩影。
  这支汉兵马俑军阵由4000多件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组合而成,其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陶俑种类有手持长械的士兵俑、铠甲士兵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警卫仪仗俑、车兵甲士俑、御手俑、重型骑兵俑、轻型骑兵俑、马俑和将军官吏俑等。此外,还在俑坑中发现了木质战车和兵器模型等遗迹。
  军阵与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攻防兼备、训练有素的军阵,才能在两军对垒的冷兵器时代冲锋陷阵、无往不胜。而狮子山楚王陵的兵马俑群,正是这样一支编组整齐的古代战斗军阵。
  由4条俑坑组成的步车军阵,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是狮子山汉兵马俑的主力军阵。在这支由步兵和车兵编组而成的兵马俑军阵中,既有主体本阵和锋阵,还有后卫、两翼和指挥系统。其中,由1、2、3号俑坑组成的3列平行纵队,形成了这组军阵中规模庞大的三军主力,即本阵;每列纵队又各自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密集的步兵方队,每排约10人,排列成每队千人的锐利前锋部队,后面则是由车兵排列组成的浩荡战车军阵。按照邱永生的说法,这组汉兵马俑军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兵书《孙膑兵法》中“末必锐、本必鸿”的古代阵法思想。在3列主力纵队身后,是由4号俑坑构成的一列步兵后卫横队;另在3列纵队右侧的1号俑坑中部,有一辆四马驾驶的战车,车上站立着一位高大的将军官吏俑,车后簇拥着一队士兵俑群,从而在这组军阵之中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指挥系统。
  距离步车主力军阵右侧不远处,是由5号和6号两条俑坑前后排列组成的骑兵军阵。这支由重型骑兵、轻型骑兵和马俑构成的骑兵俑群方阵,既相对独立,又与步车军阵相呼应,成为整座军阵中的一支快速反应的骑兵侧翼军队。回顾中国历史,在先秦时期,军阵主要以战车为主,秦始皇兵马俑就是这种“万乘之国”军阵的集中体现;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笨重的战车逐渐被轻锐快速的骑兵所取代;到西汉中期以后,古老的战车军阵终于从杀声震天的古战场退出了。狮子山兵马俑步车兵主军阵与骑兵军阵同时出现,正好反映了西汉初期战阵从步车组合向步骑组合发展的演变过程。与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相比,狮子山兵马俑军阵中的骑兵已经从主军阵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

  随着研究的深入,邱永生发现,狮子山兵马俑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重大的差别。从狮子山兵马俑的整体形态、头部装饰以及衣着等方面加以考察,很显然是从秦始皇兵马俑发展而来。“汉承秦制”,在俑类制作上也不例外。但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秦俑为表现士兵的骁勇,多“科头”兵(不戴头盔),而汉俑则注重保护头部,每件俑都配备了头盔或帽子,就连发辫俑和发髻俑,在额头处也都裹着头巾;再比如,秦俑多着战袍或铠甲,而汉俑则多穿长服。

  与咸阳杨家湾彩绘兵马俑相比,狮子山兵马俑的整体结构与其十分相似,这和二者所处时代大体相同有关。但是杨家湾兵马俑中有骑兵俑580多件,远远超过了狮子山兵马俑的骑兵俑数量,这大概是中央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区别。马俑的结构和形态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制作方法都是模制。关于步兵俑,从形体结构到大小尺寸,从衣着服饰到靴帽头型,二者都十分相似,但若仔细考察,不难发现,狮子山步兵俑比杨家湾的稍矮。在服饰方面,杨家湾兵俑都穿着长服,然后用各种色彩绘出铠甲衣纹等服色;狮子山兵俑因为长期深埋黏泥之中,彩绘多已脱落,部分俑的甲衣难辨,但色彩以红白二色为主。头饰方面,杨家湾兵俑有两种头饰,一为扎巾,二为发;狮子山兵俑则有4种头饰,发辫、发、平顶盔与风字盔。此外,杨家湾的步伍俑皆站立,而狮子山兵马俑中除站立俑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跪坐俑。因地域关系,两批俑的面部造型也各有特色。杨家湾俑面部多方或圆,嘴唇较厚,体格粗壮,正好反映了关中人的面部特征;狮子山俑则多上宽下窄的瓜子脸,这似乎是东部民族的面部特点。杨家湾兵马俑的指挥官都骑着马,而狮子山兵马俑的指挥官则乘车,这似乎表明杨家湾兵马俑的主人是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战将,而狮子山兵马俑的主人则是地方部队的长官。

  总体来看,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个组成部分,咸阳杨家湾彩绘陶俑是西汉大将周亚夫或某个较有地位的军事将领墓葬的一部分,而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守卫的则是西汉早期的第三代楚王——刘戊。
  汉俑在艺术成就上的进步
    狮子山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是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如果说秦俑是以秦军体魄健壮高大、装备齐全的将士为模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的话,那么狮子山兵马俑则是楚国雕塑艺术家以写意手法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它更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狮子山兵马俑的制作方法是模制,向模具化的制作前进了一大步。
  根据邱永生等人的研究,狮子山兵马俑的基本制作方法是:首先以手工雕塑出各种俑类的母模,然后按照母模分部位制作分模,再依模制作俑坯,而后把各部位粘接成形,并修整定型,阴干后入窑焙烧,出窑后施彩,把头和身躯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陶俑。
  狮子山兵马俑绝大部分是头身分别烧制的,也有一部分是把头和身体用湿泥粘接后再入窑。其中马俑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令人赞叹。由于马的体型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所以被当时的工匠们分为头颈、身躯、四肢、尾以及双耳等部分分别模制后组装。马的眼睑和鼻翼十分传神,显然经过了精心修饰;嘴角部分有圆形穿孔,以示穿衔;马的身躯比较厚重,所以被分为左右模分别烧制,在腹下留有椭圆形孔,手可以伸进去,孔边有清晰的指捺痕。这个小孔作用很大,它可以保证在高温焙烧下俑坯不爆裂和变形。在身躯与四肢的结合处,都留有预先设计好的结合平面;马腿多制成实心,但腿的上部,也有中空或上端留有凹窝。
  当这一件件肃穆威仪的兵马俑出现在眼前时,时光仿佛瞬间回转到了两千多年前,两军对垒的肃杀之气也迎面扑来。应该说,狮子山兵马俑的创作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那稳健肥硕的马俑,足智多谋的官吏俑,矫健英俊的立式俑,威严肃穆的甲胄俑,憨厚质朴的发俑,机智敏捷的警卫俑,无一不凝结着创作者们的艺术匠心。通过眼、眉、嘴、鼻的微小变化,刻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不同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官吏俑是这批陶俑最成功的佳作之一,他们给人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审时善断的感觉,大有身经百战、胜利在握的军事指挥家风度。
  在士兵俑中,尤值一书的是甲胄俑。他们头戴风字盔,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在仅露出20平方厘米的面部,雕出眼、眉、鼻、嘴等部位,面型丰满,五官均匀,威严肃穆,充满锐气。
  在狮子山兵马俑中,有相当数量身背箭服的弓弩手。《孙膑兵法·势备》中说:“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之肩膺之间,杀人于百步之外,不知其所道至。故,弓弩势也。”弓弩不受地形限制,可杀人在百步之外,是一种远射程的冷兵器,几乎任何兵种也都可以应用。这批弓弩手,身穿战袍,足登快靴,气概不凡。
  狮子山兵马俑,从整体来讲,显得比较拘谨,基本没有大动作的实战姿态,各类俑的职能多是通过手的各种姿势变化显现的。这些俑表情多深沉肃穆,特别是那咧嘴欲哭的发辫俑群体,表现出阴郁深沉的情感,这就凸现了塑造这支队伍的主题思想。但是,在俑群中,也有少量表情明快者,这当与匠师们不同的境遇有关,作品中也难免融进了匠师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5.jpg_SZAIR0924429224133624734.jpg11-4.jpg200666103721.jpg1244387005630.jpg20091610111238.jpg200916101033620.jpg

另转一文


惊世发现--汉朝之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群疑云
2005-09-09 09:39:00  来源:文明  编辑:慧美 

20多年前,一部推土机挖出了又一个掩埋地下2000年之久的庞大军阵——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群。与此前已经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和陕西杨家湾兵马俑相比,狮子山兵马俑有何不同?这些兵佣的主人又是谁?2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这一惊世大发现。              
 徐州兵马俑军阵惊现于世
 在江苏省徐州市东郊4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米的小山峰,因其状若卧狮,被称为狮子山。就是这座在徐州市地图上也很难找到的小山丘,在20多年前,被一部推土机挖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秘密。
1984年12月3日,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村小学的几个学生出门玩耍,穿过一个刚刚被推土机推出的采土场。突然,不知是谁一脚踢中了一个圆圆的东西,几个孩子急忙跑过去把它拾了起来,仔细一看,小圆球上还有鼻子、眼睛和嘴——这竟然是个用泥土烧成的小人头!
  孩子们捡到“小人头”的消息很快就在狮子山村传开了,村民们纷纷围到了采土场,但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大家只是觉得,在这些小人头的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神秘的东西。村干部觉得可能是重大的文物发现,急忙打电话向市博物馆汇报此事。
  当时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在徐州博物馆工作的邱永生,是第一位赶到兵马俑出土现场的考古工作者。看过“小人头”后,邱永生发现泥土里不仅仅只有小人头,而且有身体,它们是一个个外形像人的陶俑。邱永生震惊了,他感到这些陶佣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刚赶到现场的时候,邱永生就发现大概有10多个民工、小孩儿和附近的村民正在土里不停地挖。其中还有一两个人坐在边上等着收购,谁挖到一个完整的“小泥孩儿”,他们就出10元钱买下来。10元钱,这在20年前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这些取土的民工并不会像考古人员那样进行科学的发掘,往往是挖到一个完整的“小泥孩儿”,要以破坏10个左右的“小泥孩儿”为代价。
  邱永生认为这必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经过粗略的观察之后,立即找人封锁了现场。
  采土场发现了这么多陶俑,徐州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把市里最主要的考古人员全都调往现场。
  12月5日,考古专家王恺和他的同事们来到了狮子山下的这个采土场。经过大约60天的探察,发现地下一共有5个俑坑(最后发现总共6个),有3个俑坑比较大,每个坑中估计就有上千个陶俑,另外两个俑坑相对要小一些,5个俑坑全加起来,陶俑的总数竟然达到了4000多个。
  数量如此庞大的陶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埋藏在这里的意图又是什么?
  要找到答案就必须看到陶俑的全貌,陶俑既然已经暴露,抢救性发掘工作随即展开。
  一个个陶俑被剥去泥土,从沉睡多年的地下显露出来。陶俑主要有立式和坐式两种,立式俑的高度是48厘米,而坐式俑的高度只有25厘米。虽然尺寸比起真人小了不少,但每个陶俑五官清晰,四肢完整,完全是按照真人的模样来制作的。
  两个多月后,上千人的陶俑群从深埋的地下凸现出来,蔚为壮观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这些陶俑,立式的是步兵,坐式的是驾车的御手和车兵,俑坑中还有马俑,马俑后面站着的官员应该是指挥官。整个队伍里没有其他的动物俑,也没有女性俑,俑的性质非常单纯,可以断定,这次狮子山发现的是兵马俑军阵。
  俑坑中的队伍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然而,却又无法和秦俑相比。秦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而且兵俑的表情、服饰、发型都各不一样,似乎每一名陶俑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是完完全全真人的复制。而眼前的兵俑,神情都很相像,相同兵种的俑更加类似,似乎都是从同样的模子里铸出来的。虽然与秦兵马俑相比,是缩小版的军阵,但这些陶俑,同样代表了一种等级。
  在中国古代礼制中,只有皇帝或者是身世显赫的人下葬才能使用兵马俑。迄今为止,在中国的土地上,只发现过两处大规模的兵马俑陪葬坑,一处就是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它是秦始皇的陪葬军队;另一处是陕西咸阳发现的杨家湾兵马俑,它们的主人估计是西汉中央政府的某位高官。
  那么,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的主人又是谁呢?
异常的佣坑隐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这些陶俑的时代入手,它们是什么时代埋藏在这里的呢?
邱永生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显著特征,对狮子山兵马俑来说,无论是造型、装束还是工艺,都应该是西汉时期的。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国内已经出土的3处兵马俑陪葬坑,秦兵马俑出现在西安附近,西安是当时秦国的都城;杨家湾兵马俑出现在陕西咸阳,也在西汉时期的首都长安附近。而徐州只是西汉时期中央册封的下属诸侯国——楚国的首府,是远离首都的地方,居然也有几千件兵马俑被发现。为什么这些兵马俑会出现在徐州?它们会是哪位显赫人物的陪葬呢?
  从徐州的历史来看,从来没有哪位皇帝葬在徐州,但徐州却曾经是西汉时期的诸侯国——楚国的都城。
  西汉时期,皇帝刘邦把天下划分成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他的弟弟被封为楚王,管理以徐州为中心的楚国。徐州曾经存在过12代刘姓楚王,他们死后都葬在了周围地区。

  用军阵送葬是一种等级很高的葬礼,只有楚王统治徐州的时候,才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这样的杰作。这些兵马俑的时代被确定为汉朝已经没有疑义,那么,兵马俑的主人会不会是这12代刘姓楚王中的一位呢?
  发现兵马俑的狮子山是坐落在徐州东郊的一个高出地面只有61米的小山包,发掘兵马俑后不久,人们在狮子山附近,经常能看到王恺拎着一把奇怪的铲子,在山坡上东掘一下,西掘一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王恺是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老牌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考古工作,当地很多人都知道:“徐州有个考古学家,手拿小铲找墓,10个有8个准。”

  王恺参加发掘完狮子山兵马俑后,出任了兵马俑博物馆馆长,从此,寻找兵马俑主人墓葬的重担就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王恺用他的老方法跑遍了兵马俑坑附近的山山水水,但都一无所获。毕竟已经两千多年了,没有任何明确的线索,要在地下寻找一座墓葬,难度可想而知。王恺知道,必须缩小寻找的范围。发掘兵马俑时曾经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从中能不能找到和主墓有关的线索呢?
  在发掘5号坑时,发现了大量的陶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专门放置马匹的俑坑,令考古人员不解的是,这些陶马只有个别的马匹被组装在了一起,更多的是一些马的配件散乱堆放着,有成堆的马腿、还有马头和马躯干,而且,竟然还有一堆马耳朵,似乎在下葬时工匠们只是仓促地把配件直接倾倒在马坑里了。
  在2号俑坑中,兵马俑大多面西而立,但其中却有不少陶俑有的面向南,有的面向北;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俑与绝大多数陶俑的朝向甚至完全相反,不是向西而是面向了正东。这显然极难解释,同一支队伍中,士兵怎么能左顾右盼,有人甚至反向行进呢?这种仓促似乎表明,墓主人的下葬非常草率,这可能是一次非正常的葬礼。
  这是为什么呢?
  就在俑坑中,王恺和考古人员发现了更多的反常现象:俑坑的四壁十分随意和简陋,似乎根本就未作平整,坑壁上的土已经松散和脱落了;俑坑的底部凹凸不平,一号俑坑靠东头的地方,就连坑中的岩石都没有除去,陶俑好像是随意就摆放到了岩石上,俑坑的中部凸起一块大石头,把整个军阵一分为二,大石头上还因陋就简地放置了马俑和官吏俑,似乎是一个指挥台。这些岩石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兵马俑的布阵,而清理掉它们并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是什么原因让下葬者能做但却没有去做呢?
  无论是秦俑还是杨俑,它们的坑都做得非常讲究,非常规整。比如秦俑,它有好多巷道,地下铺有地砖,上面有篷木结构;汉代杨俑在坑上也有一些特意的处理。而徐州的兵马俑显然做得非常草率——俑坑中大多数兵俑的排列还稍有规律性,每排陶俑的数量大约是8个,前后两排的间隔也差不多。但有很多地方却非常凌乱,有的每排人数只有两三人,前后排的距离也拉得很开,陶俑稀稀疏疏;而有的每排人数却达到了十几人,陶俑全都挤成一堆,摩肩接踵,令人眼花缭乱,根本就没有军队的队列、阵型的样子。
  俑坑中兵俑的种类有七八种之多,按一般常规来讲,各兵种应该分别统一起来,按各自的方阵下葬。但在这里,所有兵种都混在一块了,发辫俑里混着发髻俑,发髻俑里混着戴头盔俑,持长械俑里混着弓弩手俑;中国古代的车兵制度通常是一乘车上有一个御手、一个甲士或两个甲士,但二号俑坑中却是二三排御手俑间杂着四五排甲士俑,御手和甲士明显不成比例,完全没有按照战斗队形来排列;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二号坑成群的跪坐式车兵俑中,竟然莫名其妙地站着一个孤零零的步兵俑。
  这些异常让王恺非常不解。葬礼在中国古代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必定是庄严肃穆、一切井井有条。作为陪葬的兵马俑,也一定要按照当时军队的阵容,骑兵、步兵、战车,各就各位,埋入地下。因为按照当时的逻辑,只有一支正规的军队,才具有战斗力,才可能在地下保卫墓主人的安全。
  然而,徐州的兵马俑坑中却出现了这么多细节上的不周到。这种种的不周之处说明,下葬人员似乎根本就没把葬礼当回事,匆匆忙忙、仓促草率地把兵马俑随便往佣坑中一扔就完事了。而这一切在注重礼教的中国古代,是要冒杀头之罪的,是什么原因让工匠们敢做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事呢?
  这混乱不堪的兵马俑军阵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重大的机谋,王恺仿佛看到了一片手忙脚乱、凌乱不堪的景象。两千年前的徐州,必定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这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定和兵马俑军阵的主人有关。
  然而,这位神秘的主人是谁仍然是个谜,对王恺来说,一方面要寻找兵马俑军阵的主人,同时,他还要探寻历史上的某起神秘事件。找到兵马俑的主人也许就能揭开隐藏背后的神秘事件,看来,寻找兵马俑的主人,成为破解所有谜题的关键。
  谁是兵马俑的主人?
  在王恺和邱永生的艰苦搜索下,从1985年开始,用去整整6年的光阴,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些兵马俑所守卫的主人之墓——狮子山楚王墓。又经过一系列的测算和分析,他们确定,狮子山楚王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三代楚王,根据史书记载,他的名字叫刘戊。
  刘戊的祖父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邦建立了汉朝以后,把天下划分为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刘交被封为楚王,也就是第一代楚王,刘交的子孙世袭王位。刘戊作为第三代楚王,和当时中央政府的皇帝——汉景帝是堂兄弟,地位非常显赫。
  刘戊在位20年,这段时间正是汉朝“文景之治”的繁荣阶段,是楚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有充足的财力和时间来为自己建造一座大规模的陵墓。
  据专家介绍,古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会根据墓主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来安排修建的进度,墓主人身体健康,可能会继续扩大陵墓的规模,墓主人患病或衰老,陵墓就该做精加工,等待墓主人入葬了。
  如果这座陵墓的主人真的是刘戊,他有近20年时间修建和营造,为什么地宫中却还有这么多地方没有最后完成呢?专家推测,这座陵墓可能还在扩大规模阶段,并没有进入精加工阶段。
  根据现代医学测定,墓中骨骸的年龄在35岁左右,属于壮年,会不会因为暴毙,所以陵墓没来得及修完呢?但又该如何解释兵马俑陪葬坑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呢?墓主人突然死亡会使陵墓无法完工,但肯定不会导致兵马俑的混乱放置。
  专家们开始从史料中寻找线索。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作为当时一个十分强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国君,惟我独尊的楚王刘戊根本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公然在太后的丧期内,肆无忌惮地淫乱享乐。这是封建礼制绝对不能容忍的。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秘密地告发给了汉景帝,朝中的大臣们强烈要求杀掉刘戊。会不会是因为刘戊得罪了中央政权,对刘戊陵墓的修建以及下葬就可以仓促了事了呢?
  肯定不是这个原因,因为汉景帝顾及刘戊和自己是堂兄弟,最终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刘戊并没有死,他的地宫仍然在按部就班地修建。
  然而,就在埋葬楚王的地宫中,专家们发现了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古人放棺椁的地方通常地势要略高一些,形如一张床,所以后来就以棺床称呼放棺椁的墓室。楚王陵地宫中棺床的位置特别不合礼仪。这个墓的棺床放的位置确实有异于正常情况下的摆放方式,从文献记载和此前发掘的大量王侯墓葬看,它应该实行前堂后室这种方式。
  所谓前堂通常表示死者接待宾客的场所,后室则是放棺椁的地方以表示主人的卧室。楚王陵却奇怪地把棺放在了前面,厅堂则放在了后面,这就仿佛是说,要接待的客人必须经过主人的卧室然后才能到达厅堂,这明显是一个漏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后室靠近西北角的石壁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裂缝,专家推测,这可能就是棺材不能放在后室的直接原因,这条天然形成的缝隙往下渗水,所以棺椁只能放在前堂了。
  一条石缝就让楚王屈居于侧室,就可以不顾王室礼仪,说明发生在刘戊身上的事件一定非同寻常。
  显然,刘戊死后不能等,必须马上下葬,只有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连后室的缝隙也来不及修补的情形,更不用说继续向后开凿新的房间了。
  专家们从《汉书》中了解到,汉景帝虽然没有同意大臣们杀掉楚王的建议,但却决定减少刘戊的管辖范围,并降下圣旨,楚国下属的东海郡归中央政府管理,不再是楚国的地盘。但就在圣旨到达楚国的同时,楚王刘戊收到了另外一封信函,吴王准备反叛中央政权,邀请他一同造反。刘戊立即响应了吴王的建议,与吴王一起,发兵攻打中央政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初“七国之乱”。
  汉景帝派兵镇压,大败七国联军,吴王被杀,其余各王或降或死,全都身败名裂。刘戊也不得不自杀身亡。
  刘戊造反自杀,已经是犯了弥天大罪,楚王家族如果不采取措施,必然要受到牵连。如何能把牵连减小到最低程度呢?楚王家族必须想出办法来,最好是既能保全家族的利益,又能维护中央政府的荣誉。
  《汉书》中关于刘戊的记载到他自杀之后就没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专家们只能根据此前的历史记录大胆进行推测,如果推测准确的话,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出这样的画面:
  楚王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刘戊有兄弟6个,而且这6人非王即侯,地位不可等闲视之。
  刘戊死后,楚国一方面向中央政府请罪,让中央王朝对刘戊低调处理;而另一方面就在向中央政府请罪的同时,趁处罚意见还没有出台,楚王家族利用长安至楚国2000多里之遥、消息不通之机,匆匆以王者之礼抢先一步将刘戊下葬,给中央王朝来一个“既成事实”。
  楚王的葬礼确实不能等了,一时间,王宫内外乱成一片,整个家族都在准备陪葬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楚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被匆匆下葬了,修了近20年的地宫还没有最后完成,棺椁也就只好放在了一个临时的位置上。
  但是,中央政府有可能同意刘戊下葬时使用金缕玉衣和玉棺,却决不会允许他使用兵马俑来作为陪葬。刘戊已经是一个反王了,同意他使用兵马俑,让他在地下还能带兵,这不等于鼓励其他的诸侯王继续造反吗?
  邱永生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存在——跟随刘戊造反的故臣旧友可能偷偷地掩埋了兵马俑。在这种偷偷掩埋的情况下,陪葬坑中的兵马俑也就只能仓促摆放了。
  当时的真实情形谁也无法知道了,只剩下合理的推测,也许,这就是狮子山兵马俑摆放凌乱不堪的原因。
      汉俑与秦俑有何不同?
  谜题破解之后,王恺和邱永生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兵马俑本身。
  从1984年开始,在狮子山西麓共发掘出6条兵马俑坑。4条步兵俑坑内的兵马俑,应该是墓主人拥有的一支部队主力,其中,4号俑坑中兵马俑不足20件,可能担负着主力部队的警卫任务。从步兵俑坑西北约125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2米、南北宽3米的骑兵俑坑。狮子山当地的村民们说,早在1981年,某单位施工时,就曾破坏了一条骑兵俑坑,损坏骑俑约200多件。步兵俑、骑兵俑、警卫俑和指挥车同时在这几条俑坑中出现,表明狮子山兵马俑是一支兵种比较齐全、组编完整、步骑兼备的作战部队的模拟品,是汉初楚王国强大军队战阵的真实缩影。
  这支汉兵马俑军阵由4000多件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组合而成,其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陶俑种类有手持长械的士兵俑、铠甲士兵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警卫仪仗俑、车兵甲士俑、御手俑、重型骑兵俑、轻型骑兵俑、马俑和将军官吏俑等。此外,还在俑坑中发现了木质战车和兵器模型等遗迹。
  军阵与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攻防兼备、训练有素的军阵,才能在两军对垒的冷兵器时代冲锋陷阵、无往不胜。而狮子山楚王陵的兵马俑群,正是这样一支编组整齐的古代战斗军阵。
  由4条俑坑组成的步车军阵,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是狮子山汉兵马俑的主力军阵。在这支由步兵和车兵编组而成的兵马俑军阵中,既有主体本阵和锋阵,还有后卫、两翼和指挥系统。其中,由1、2、3号俑坑组成的3列平行纵队,形成了这组军阵中规模庞大的三军主力,即本阵;每列纵队又各自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密集的步兵方队,每排约10人,排列成每队千人的锐利前锋部队,后面则是由车兵排列组成的浩荡战车军阵。按照邱永生的说法,这组汉兵马俑军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兵书《孙膑兵法》中“末必锐、本必鸿”的古代阵法思想。在3列主力纵队身后,是由4号俑坑构成的一列步兵后卫横队;另在3列纵队右侧的1号俑坑中部,有一辆四马驾驶的战车,车上站立着一位高大的将军官吏俑,车后簇拥着一队士兵俑群,从而在这组军阵之中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指挥系统。
  距离步车主力军阵右侧不远处,是由5号和6号两条俑坑前后排列组成的骑兵军阵。这支由重型骑兵、轻型骑兵和马俑构成的骑兵俑群方阵,既相对独立,又与步车军阵相呼应,成为整座军阵中的一支快速反应的骑兵侧翼军队。回顾中国历史,在先秦时期,军阵主要以战车为主,秦始皇兵马俑就是这种“万乘之国”军阵的集中体现;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笨重的战车逐渐被轻锐快速的骑兵所取代;到西汉中期以后,古老的战车军阵终于从杀声震天的古战场退出了。狮子山兵马俑步车兵主军阵与骑兵军阵同时出现,正好反映了西汉初期战阵从步车组合向步骑组合发展的演变过程。与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相比,狮子山兵马俑军阵中的骑兵已经从主军阵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

  随着研究的深入,邱永生发现,狮子山兵马俑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重大的差别。从狮子山兵马俑的整体形态、头部装饰以及衣着等方面加以考察,很显然是从秦始皇兵马俑发展而来。“汉承秦制”,在俑类制作上也不例外。但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秦俑为表现士兵的骁勇,多“科头”兵(不戴头盔),而汉俑则注重保护头部,每件俑都配备了头盔或帽子,就连发辫俑和发髻俑,在额头处也都裹着头巾;再比如,秦俑多着战袍或铠甲,而汉俑则多穿长服。

  与咸阳杨家湾彩绘兵马俑相比,狮子山兵马俑的整体结构与其十分相似,这和二者所处时代大体相同有关。但是杨家湾兵马俑中有骑兵俑580多件,远远超过了狮子山兵马俑的骑兵俑数量,这大概是中央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区别。马俑的结构和形态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制作方法都是模制。关于步兵俑,从形体结构到大小尺寸,从衣着服饰到靴帽头型,二者都十分相似,但若仔细考察,不难发现,狮子山步兵俑比杨家湾的稍矮。在服饰方面,杨家湾兵俑都穿着长服,然后用各种色彩绘出铠甲衣纹等服色;狮子山兵俑因为长期深埋黏泥之中,彩绘多已脱落,部分俑的甲衣难辨,但色彩以红白二色为主。头饰方面,杨家湾兵俑有两种头饰,一为扎巾,二为发;狮子山兵俑则有4种头饰,发辫、发、平顶盔与风字盔。此外,杨家湾的步伍俑皆站立,而狮子山兵马俑中除站立俑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跪坐俑。因地域关系,两批俑的面部造型也各有特色。杨家湾俑面部多方或圆,嘴唇较厚,体格粗壮,正好反映了关中人的面部特征;狮子山俑则多上宽下窄的瓜子脸,这似乎是东部民族的面部特点。杨家湾兵马俑的指挥官都骑着马,而狮子山兵马俑的指挥官则乘车,这似乎表明杨家湾兵马俑的主人是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战将,而狮子山兵马俑的主人则是地方部队的长官。

  总体来看,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个组成部分,咸阳杨家湾彩绘陶俑是西汉大将周亚夫或某个较有地位的军事将领墓葬的一部分,而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守卫的则是西汉早期的第三代楚王——刘戊。
  汉俑在艺术成就上的进步
    狮子山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是在继承前人艺术成就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如果说秦俑是以秦军体魄健壮高大、装备齐全的将士为模特,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的话,那么狮子山兵马俑则是楚国雕塑艺术家以写意手法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它更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狮子山兵马俑的制作方法是模制,向模具化的制作前进了一大步。
  根据邱永生等人的研究,狮子山兵马俑的基本制作方法是:首先以手工雕塑出各种俑类的母模,然后按照母模分部位制作分模,再依模制作俑坯,而后把各部位粘接成形,并修整定型,阴干后入窑焙烧,出窑后施彩,把头和身躯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陶俑。
  狮子山兵马俑绝大部分是头身分别烧制的,也有一部分是把头和身体用湿泥粘接后再入窑。其中马俑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令人赞叹。由于马的体型较大,结构也相对复杂,所以被当时的工匠们分为头颈、身躯、四肢、尾以及双耳等部分分别模制后组装。马的眼睑和鼻翼十分传神,显然经过了精心修饰;嘴角部分有圆形穿孔,以示穿衔;马的身躯比较厚重,所以被分为左右模分别烧制,在腹下留有椭圆形孔,手可以伸进去,孔边有清晰的指捺痕。这个小孔作用很大,它可以保证在高温焙烧下俑坯不爆裂和变形。在身躯与四肢的结合处,都留有预先设计好的结合平面;马腿多制成实心,但腿的上部,也有中空或上端留有凹窝。
  当这一件件肃穆威仪的兵马俑出现在眼前时,时光仿佛瞬间回转到了两千多年前,两军对垒的肃杀之气也迎面扑来。应该说,狮子山兵马俑的创作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那稳健肥硕的马俑,足智多谋的官吏俑,矫健英俊的立式俑,威严肃穆的甲胄俑,憨厚质朴的发俑,机智敏捷的警卫俑,无一不凝结着创作者们的艺术匠心。通过眼、眉、嘴、鼻的微小变化,刻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不同神态,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官吏俑是这批陶俑最成功的佳作之一,他们给人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审时善断的感觉,大有身经百战、胜利在握的军事指挥家风度。
  在士兵俑中,尤值一书的是甲胄俑。他们头戴风字盔,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在仅露出20平方厘米的面部,雕出眼、眉、鼻、嘴等部位,面型丰满,五官均匀,威严肃穆,充满锐气。
  在狮子山兵马俑中,有相当数量身背箭服的弓弩手。《孙膑兵法·势备》中说:“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之肩膺之间,杀人于百步之外,不知其所道至。故,弓弩势也。”弓弩不受地形限制,可杀人在百步之外,是一种远射程的冷兵器,几乎任何兵种也都可以应用。这批弓弩手,身穿战袍,足登快靴,气概不凡。
  狮子山兵马俑,从整体来讲,显得比较拘谨,基本没有大动作的实战姿态,各类俑的职能多是通过手的各种姿势变化显现的。这些俑表情多深沉肃穆,特别是那咧嘴欲哭的发辫俑群体,表现出阴郁深沉的情感,这就凸现了塑造这支队伍的主题思想。但是,在俑群中,也有少量表情明快者,这当与匠师们不同的境遇有关,作品中也难免融进了匠师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5.jpg_SZAIR0924429224133624734.jpg11-4.jpg200666103721.jpg1244387005630.jpg20091610111238.jpg200916101033620.jpg
狮子山我去过的。在淮安实习时到徐州玩去的。可惜当时对古军事没啥兴趣


为何东海郡武库和徐洲狮子山车兵多呢?
《光武纪》注所引《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选能引关蹶张,材 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後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 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盖三者之兵,各随其地之所宜。以汉史考之, 大抵巴蜀、三河、颍川诸处止有材官,上郡、北地、陇西、诸处止有车骑,而庐 江、浔阳、会稽诸处止有楼船。三者之兵,虽各随其地之所宜,而郡国之兵,其 制则一。有列郡,有王国,有侯国。郡有守,有都尉。都尉佐太守典武。其在王 国,则相比郡守,中尉比都尉。侯国有相,秩比天子令长。每岁郡守、尉教兵, 则侯国之相与焉。侯国之兵既属之郡,而王国之兵亦天子所有,不可擅用,防微 杜渐,皆所以尊京师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兵考二 》

为何东海郡武库和徐洲狮子山车兵多呢?
《光武纪》注所引《汉官仪》曰:‘高祖命天下选能引关蹶张,材 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秋後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 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盖三者之兵,各随其地之所宜。以汉史考之, 大抵巴蜀、三河、颍川诸处止有材官,上郡、北地、陇西、诸处止有车骑,而庐 江、浔阳、会稽诸处止有楼船。三者之兵,虽各随其地之所宜,而郡国之兵,其 制则一。有列郡,有王国,有侯国。郡有守,有都尉。都尉佐太守典武。其在王 国,则相比郡守,中尉比都尉。侯国有相,秩比天子令长。每岁郡守、尉教兵, 则侯国之相与焉。侯国之兵既属之郡,而王国之兵亦天子所有,不可擅用,防微 杜渐,皆所以尊京师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兵考二 》
回复 18# 愤青甲


    狮子山有出土专门的战车兵盔甲,您看到了吧

还有啊,山王村汉墓的资料你有吗
zhouhaiyang 发表于 2010-6-13 07:48


    还没有啊
回复 20# 愤青甲


    狮子山一共出土四套盔甲,基本和俑身上的盔甲对应的,非常完美的汉甲资料
请说道说道
《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九?兵考一 兵制》:班固《汉志》:“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 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乘马之法(郑氏曰:“甲士在车士也。”)能乘车的都是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并不是一般的士兵都能上车,"武王革车三千两,虎贲三百人。自百夫长以上皆乘,车非车外又有虎贲之士也"《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兵考十 >章氏曰:“车战之法,每车用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行则以车为卫,居 则以车为营。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兵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