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商人在中国工厂的所见所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39:46
 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中文但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识但不会写,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觉得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世界工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有人把日本人比做蚂蚁,但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差得远。在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浙一带,有数不清的技术落后、产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工厂,这些工厂技术低、效益差,唯一的优势就是有蚂蚁般吃苦耐劳、牛马般顺从的中国人在支撑,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住着简陋的房子,过着最低级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果以小时计算报酬,他们是全球工资最低的。一些计件取酬的工厂,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平均长达12小时以上,不被工头逼着不肯休息。本人工作的企业有一些从事环境卫生的中国女工,她们一声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劳作10小时以上,没有人督促她们、也没能人直接管理她们,只因为她们比其它工厂的卫生女工收入高一点点,她们就十分珍惜。当听说她们能把收入的80%寄回家时没有人不惊呀,以日本人的观点看,她们余下的那点钱连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消费都不足,何况她们还必须付房租水费。我曾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工作过,即使在落后的缅甸,要工人加班都是十分困难的,他们会提出很多要求。在菲律宾,这样的苦活他们是不会干的,而且菲律宾人干一个月后会休息一个月,等把上个月的薪水花得干干净净后再去干活。在印尼,这样的工作根本没有人去干。所以我认为,这些所谓的世界工作落户中国,是由吃耐劳的中国人的血汗支撑着,这些工厂在世界其它地方是不可能生存的,除非有中国人。

  二、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不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在中国的南方、北方各大城市,大批劳动大军等待着就业机会,但真正懂技术的熟练工人十分稀少,这是由于大部分中国工厂没有长期计划、缺乏技术支撑造成了,大量来自农村的工人们今年在这家工厂、明年到那家工厂,今年做鞋、明年做服装,产业人员的流动性极大,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基本的岗位培训。同时由于工厂也缺乏长远计划,往往是什么好卖就一窝蜂似地造什么,工人的技术也必须随着产品的更换而变更,大部分情况下,工厂会开除现有工人,然后到市场上重新招,这就造成绝大部分工人难以在一个技术工种上从事较长时间的,产业技能就无从提高。日本在技术开发上不占优势,但有一支世界无可比拟的技术精湛的产业大军,他们从事相关工作几十年,他们灵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这双灵巧的手在高等院校是教育不出来的,也不是短期培训能达到的,而是多年磨练出来的,中国人有比日本人更灵巧的手,他们曾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但现在中国工厂的就业模式没有给他们磨炼双手的舞台,中国工人象流沙一样今年在这明年在那流动,他们难以达到技术熟练所需的条件。

  三、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中国工厂大都规模小,制造相同产品的工厂比比皆是,如果以日本标准来衡量,这些工厂只能算作坊,达不到产业化的生产标准,在中国工厂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部工厂加起来的年产值只有日本一个大型企业的总产值。一样的产品无数工厂分开来做,其结果是工厂开工不足、产品成本高,企业无多余资金进行技术开发,也无多余资金供养一支技术开发队伍。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企业也无意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事电视机、微波炉、空调、冰箱、电话等低技术家用电器生产的正规企业和作坊式企业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从事服装、鞋帽、玩具的工厂更是满目皆是,同样也没有一家达到起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

  四、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享誉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能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为别人代理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品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五、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企业生产越是进步、对管理的要求越是严格,这是中国最缺乏的。中国工厂总数比日本多无数倍,但能生产成套设备的工厂很少,大部分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中国各工厂可以看到,相对先进的设备、工艺要求高的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在这方面中国最缺的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对成套设备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成套设备不同于规模生产的产品,一套生产流水线设备几年也许只能卖一套,要想产生利润,就必须把各相关材料、厂家、规格、标准等各种复杂因素进行综合组织、象装配钟表一样进行精确装配,一个环节的管理错乱就会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中国还缺乏这样精确的组织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是政府官员式的管理方式,规模较小的工厂没有这样煅炼机会,我想,如果把空中客车飞机的生产放在中国、并由中国人来管理的话,那么造价会高很多。以我个人观点看,中国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对管理者进行科学的选拨标准,大量无能、人格低下、好钻空子、工于心技的无能之辈占着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优秀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

  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成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

  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http://www.sinonet.net/news/china/2010-05-31/79215.html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中文但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识但不会写,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觉得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世界工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有人把日本人比做蚂蚁,但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差得远。在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浙一带,有数不清的技术落后、产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工厂,这些工厂技术低、效益差,唯一的优势就是有蚂蚁般吃苦耐劳、牛马般顺从的中国人在支撑,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住着简陋的房子,过着最低级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果以小时计算报酬,他们是全球工资最低的。一些计件取酬的工厂,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平均长达12小时以上,不被工头逼着不肯休息。本人工作的企业有一些从事环境卫生的中国女工,她们一声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劳作10小时以上,没有人督促她们、也没能人直接管理她们,只因为她们比其它工厂的卫生女工收入高一点点,她们就十分珍惜。当听说她们能把收入的80%寄回家时没有人不惊呀,以日本人的观点看,她们余下的那点钱连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消费都不足,何况她们还必须付房租水费。我曾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工作过,即使在落后的缅甸,要工人加班都是十分困难的,他们会提出很多要求。在菲律宾,这样的苦活他们是不会干的,而且菲律宾人干一个月后会休息一个月,等把上个月的薪水花得干干净净后再去干活。在印尼,这样的工作根本没有人去干。所以我认为,这些所谓的世界工作落户中国,是由吃耐劳的中国人的血汗支撑着,这些工厂在世界其它地方是不可能生存的,除非有中国人。

  二、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不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在中国的南方、北方各大城市,大批劳动大军等待着就业机会,但真正懂技术的熟练工人十分稀少,这是由于大部分中国工厂没有长期计划、缺乏技术支撑造成了,大量来自农村的工人们今年在这家工厂、明年到那家工厂,今年做鞋、明年做服装,产业人员的流动性极大,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基本的岗位培训。同时由于工厂也缺乏长远计划,往往是什么好卖就一窝蜂似地造什么,工人的技术也必须随着产品的更换而变更,大部分情况下,工厂会开除现有工人,然后到市场上重新招,这就造成绝大部分工人难以在一个技术工种上从事较长时间的,产业技能就无从提高。日本在技术开发上不占优势,但有一支世界无可比拟的技术精湛的产业大军,他们从事相关工作几十年,他们灵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这双灵巧的手在高等院校是教育不出来的,也不是短期培训能达到的,而是多年磨练出来的,中国人有比日本人更灵巧的手,他们曾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但现在中国工厂的就业模式没有给他们磨炼双手的舞台,中国工人象流沙一样今年在这明年在那流动,他们难以达到技术熟练所需的条件。

  三、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中国工厂大都规模小,制造相同产品的工厂比比皆是,如果以日本标准来衡量,这些工厂只能算作坊,达不到产业化的生产标准,在中国工厂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部工厂加起来的年产值只有日本一个大型企业的总产值。一样的产品无数工厂分开来做,其结果是工厂开工不足、产品成本高,企业无多余资金进行技术开发,也无多余资金供养一支技术开发队伍。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企业也无意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事电视机、微波炉、空调、冰箱、电话等低技术家用电器生产的正规企业和作坊式企业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从事服装、鞋帽、玩具的工厂更是满目皆是,同样也没有一家达到起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

  四、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享誉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能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为别人代理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品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五、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企业生产越是进步、对管理的要求越是严格,这是中国最缺乏的。中国工厂总数比日本多无数倍,但能生产成套设备的工厂很少,大部分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中国各工厂可以看到,相对先进的设备、工艺要求高的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在这方面中国最缺的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对成套设备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成套设备不同于规模生产的产品,一套生产流水线设备几年也许只能卖一套,要想产生利润,就必须把各相关材料、厂家、规格、标准等各种复杂因素进行综合组织、象装配钟表一样进行精确装配,一个环节的管理错乱就会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中国还缺乏这样精确的组织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是政府官员式的管理方式,规模较小的工厂没有这样煅炼机会,我想,如果把空中客车飞机的生产放在中国、并由中国人来管理的话,那么造价会高很多。以我个人观点看,中国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对管理者进行科学的选拨标准,大量无能、人格低下、好钻空子、工于心技的无能之辈占着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优秀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

  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成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

  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http://www.sinonet.net/news/china/2010-05-31/79215.html
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最了解中国。
借日本人之口说出来的?
有点道理,七分糙三分道,虽不好听,有偏见和不全之处,但说到中国痛处还算是有见地的
楼上说得不错
民营企业的管理,很难
珠三角所有工厂产值比不过日本一家大型企业?不知道是哪家企业,世界排名多少?
这贴忒老了点,话说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还是在天涯{:jian:}
要反思,影帝说要让人民有尊严的活着
为什么看了非常舒服的感觉:$
道理是有些,不过整体还是AV国面对天朝崛起的又酸又痛的悲鸣罢了,所谓“日本灵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结果F-2的雷达是近视。H-2的火箭会失踪

 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 ...
菜鸟中的精英 发表于 2010-5-31 20:33



虚拟日本商人指点“中国制造” 获得网民认同
2010年03月31日02:12 来源:

3月20日晚,孔健将在邮箱里躺了几个星期的中文版的《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随后的几天,孔健惊奇地发现,这篇文章被铺天盖地地转载。昨晚,在百度键入此标题搜索,获得35900个结果,而谷歌则有151000个搜索结果。
  “事实上,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一个日本商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商人群像。”孔健在电话中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陈,文中的主人公其实是个虚拟人物。

孔健是位于东京一家日文刊物《中国巨龙新闻》的总编。过去的五六年间,孔健和他的同事在与日本商人的接触中,发现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商业往来的日本商人,开始用一种异常冷静、客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于是他萌发了上述创作。
  虚拟的“日本商人”
  《中国巨龙新闻》的办刊方针是将中国的经济信息用日文传播到日本。但慢慢地随着日本经济逐渐陷入不景气状态,这家媒体在思考“反向”传播,即将日本商业的状态、商人的思考传递给中国。
  “日本商人群体对于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把它集中起来,后来就想到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孔健表示。
  在上述文章中,“主人公”被描述成一个典型的称作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他”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因为在日本的大学里学过中文,因此能听懂中文,不过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思但不会写。
  这个“日本商人”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他肯定中国的生产能力,但是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有很多发自肺腑的“判断”。
  孔健将其日文版的《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发表在《中国巨龙新闻》上。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用冷静的笔触,人性化的视角,讨论了五个问题: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主人公用一种近乎沉痛的语气说,“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在结尾处,他非常谦逊地说,自己的话“很不好听”,但中国有句话可以形容他此刻的想法,“良药苦口利于病”。
  不难看出,这个“日本商人”迅速在中国网民中被认同,原因在于他能够客观中立地思考“世界工厂”的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工人的处境,这让这个虚拟人物赢得了网民的尊敬。
  日商看“世界工厂”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在中文网站被广泛转载,还有一个现实的背景,即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上述“日本商人”眼中,中国很多工厂之间相互“掐得厉害”、很难形成产业链,认为“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出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
  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媒体人士广冈纯认为,中国应该超越模仿的阶段,这样就能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名声。
  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也曾经历过低成本制造、模仿之路。
  到上世纪80年代,按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的说法,“日本进入对欧洲以及美国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的阶段,汽车行业、电脑行业、消费品行业、通信产品行业都是如此。”
  广冈纯告诉记者,那时日本的专利都是对他人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日本人的优点就是能把一个东西设计得更加细致、更加巧妙,比如索尼的产品就被设计得外观更加时尚、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日本企业还努力降低成本,占领大众市场。
  “经历过这个模仿拆解和改进的阶段后,当然也加上政府的支持,日本一批制造业公司如索尼、日立、松下、丰田、本田等逐渐壮大。”广冈纯说,当时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日本占了29%。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都是日本制造的强项。当时日本GDP的49%来自于制造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整篇文章中,“日本商人”对中国的工人充满了同情心。
  “精神是伟大的,肉体是痛苦的。”主人公说,“工人用超负荷的工作甚至是血汗,来换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这是值得反思的。”
  广冈纯告诉记者,日本经济起飞时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农民涌向东京、大阪。那时候的日本工人,工资待遇很低,经常加班,工作环境也不太好。
  据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吉井文吾介绍,日本工人后来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政府出台了保护劳动者的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工会也开始起到作用。
【作者:王立伟 刘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 ...
菜鸟中的精英 发表于 2010-5-31 20:33



虚拟日本商人指点“中国制造” 获得网民认同
2010年03月31日02:12 来源:

3月20日晚,孔健将在邮箱里躺了几个星期的中文版的《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
  随后的几天,孔健惊奇地发现,这篇文章被铺天盖地地转载。昨晚,在百度键入此标题搜索,获得35900个结果,而谷歌则有151000个搜索结果。
  “事实上,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一个日本商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商人群像。”孔健在电话中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陈,文中的主人公其实是个虚拟人物。

孔健是位于东京一家日文刊物《中国巨龙新闻》的总编。过去的五六年间,孔健和他的同事在与日本商人的接触中,发现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商业往来的日本商人,开始用一种异常冷静、客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于是他萌发了上述创作。
  虚拟的“日本商人”
  《中国巨龙新闻》的办刊方针是将中国的经济信息用日文传播到日本。但慢慢地随着日本经济逐渐陷入不景气状态,这家媒体在思考“反向”传播,即将日本商业的状态、商人的思考传递给中国。
  “日本商人群体对于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把它集中起来,后来就想到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孔健表示。
  在上述文章中,“主人公”被描述成一个典型的称作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他”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因为在日本的大学里学过中文,因此能听懂中文,不过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思但不会写。
  这个“日本商人”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他肯定中国的生产能力,但是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有很多发自肺腑的“判断”。
  孔健将其日文版的《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发表在《中国巨龙新闻》上。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用冷静的笔触,人性化的视角,讨论了五个问题: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主人公用一种近乎沉痛的语气说,“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在结尾处,他非常谦逊地说,自己的话“很不好听”,但中国有句话可以形容他此刻的想法,“良药苦口利于病”。
  不难看出,这个“日本商人”迅速在中国网民中被认同,原因在于他能够客观中立地思考“世界工厂”的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工人的处境,这让这个虚拟人物赢得了网民的尊敬。
  日商看“世界工厂”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在中文网站被广泛转载,还有一个现实的背景,即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上述“日本商人”眼中,中国很多工厂之间相互“掐得厉害”、很难形成产业链,认为“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出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
  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媒体人士广冈纯认为,中国应该超越模仿的阶段,这样就能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名声。
  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也曾经历过低成本制造、模仿之路。
  到上世纪80年代,按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的说法,“日本进入对欧洲以及美国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的阶段,汽车行业、电脑行业、消费品行业、通信产品行业都是如此。”
  广冈纯告诉记者,那时日本的专利都是对他人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日本人的优点就是能把一个东西设计得更加细致、更加巧妙,比如索尼的产品就被设计得外观更加时尚、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日本企业还努力降低成本,占领大众市场。
  “经历过这个模仿拆解和改进的阶段后,当然也加上政府的支持,日本一批制造业公司如索尼、日立、松下、丰田、本田等逐渐壮大。”广冈纯说,当时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日本占了29%。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都是日本制造的强项。当时日本GDP的49%来自于制造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整篇文章中,“日本商人”对中国的工人充满了同情心。
  “精神是伟大的,肉体是痛苦的。”主人公说,“工人用超负荷的工作甚至是血汗,来换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这是值得反思的。”
  广冈纯告诉记者,日本经济起飞时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农民涌向东京、大阪。那时候的日本工人,工资待遇很低,经常加班,工作环境也不太好。
  据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吉井文吾介绍,日本工人后来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政府出台了保护劳动者的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工会也开始起到作用。
【作者:王立伟 刘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民嘛,初中毕业的都会上网
一看就是中国人写的,还是个没什么文采的人
真的假的
日本标准来衡量,这些工厂只能算作坊,达不到产业化的生产标准,在中国工厂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部工厂加起来的年产值只有日本一个大型企业的总产值。

===============
:DY 真是日本人,就可以摸鼻子,看有没有变长。。。。。。。
虚拟日本商人指点“中国制造” 获得网民认同
2010年03月31日02:12


“事实上,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一个日本商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商人群像。”孔健在电话中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陈,文中的主人公其实是个虚拟人物。:D
以我个人观点看,中国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对管理者进行科学的选拨标准,大量无能、人格低下、好钻空子、工于心技的无能之辈占着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优秀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
===============================
同意这个,有亲身体会
dxq-330 发表于 2010-5-31 21:28
央企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了对于“规模”的观点我不甚同意,别的讲得非常对,
而且文章老,观点不会老,因为这些问题会长期存在下去。
老帖子了。不过还是比较客观的。其实国人都知道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