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获废航母真相:原纯属商人所为 某部建议拆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2:53:40


中国获废航母真相:原纯属商人所为 某部建议拆掉

2011年08月14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韩永
本刊记者/韩永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8/14/8393465_0.shtml

7月27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了正在改造航母的消息。

海军前装备技术部部长、少将郑明注意到,对于“瓦良格”的描述,新闻发言人耿雁生用了 “废旧”二字。“中国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这个‘废’字用得挺妙。”郑明说,这既是 “瓦良格”号航母的真实写照,也透露出外国企业无奈将其出售的历史悲情,又反映了中国引进航母技术跌宕起伏的过程。

作为中国航母论证、考察有关过程的主要参与者,郑明对个中曲折记忆犹新。

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似乎应了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外收获

一位海军内部知情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关于航母的讨论议而不决之时,有两起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高层建造航母的决心:

一是1993年“银河”号事件中,美国海军以怀疑中国向伊朗运送化学原料为由,在公海上拦截中国商船“银河”号;

二是1996年台湾海峡对岸的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大陆方面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却招来美国海军两支航母舰队前来“示威”。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美军事关系走向密切之时,美方曾经“乐见中国制造航母”,也曾多次邀请中国军方领导人前往参观美国的航空母舰。

前述海军军官也曾获邀到停泊在香港附近海域的尼米兹号上参观。“那天,我们几个人上午10点飞到香港,下午2点回大陆。美国人跟我们说,‘你们想看什么都可以。’”

此行让中方人员深受震动,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登上航母,你就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大海的主人。”

除了航母的规模、武器装备令他们震动、汗颜并羡慕不已以外,航母上的生活设施也令人印象深刻。

===============================================================

瓦良格号航母示意图

“我们中的一个人偶然去了副舰长宿舍中的厕所,结果让他吓了一跳——那个厕所有酒店一个房间那么大,装修之豪华程度无异于五星饭店。他回来后告诉我们,我们所有人都依次去了一次,开开眼界。”

然而,中国的航母计划依然迟迟未决,直到1992年,一个让航母从论证走向现实的机会出现了。

苏联解体后,大量军工企业许多业务下马,航母项目亦在其中。

1991年年底或1992年初,一位中国院校的老师与乌克兰造船学院的同行交流联系时,对方提及自己国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放在学校附近,邀请其有空过来看看。

从乌克兰回来之后,这位老师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此事。1992年3月,一支来自中国的航母考察团莅临乌克兰城市尼古拉耶夫(这座城市当时在地图上找不到)。考察团成员由造船技术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

这个考察团的任务有两个:一、了解这艘船的性能怎么样,二、了解乌克兰方面的意向如何。

当时,解体后的苏联正在被15个共和国重新分割,1985年开始建造的“瓦良格”号继续留给乌克兰。因为没钱,1992年1月,该航母停建。

此时,该船的工程量已经完成60%多。全舰已从船台下水,停泊在船坞码头,舰上有的大型设备已装上,电缆也有不少铺设到位。

当时乌克兰计算,解体该舰需2.5亿美元,但出售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于是,乌克兰积极为“瓦良格”寻找下家。

========================================================================

1997年,停泊在乌克兰小城尼古拉耶夫的“瓦良格”号。

当时考察团成员看到,“瓦良格”上还有好多设备没有安装,动力装置只是放在底座,没有上螺丝。

“这些设备之所以没有安装,或是因为设备还没有交付,或是因为设备到了,但没钱安装。”

据知情人士透露,“瓦良格”的废弃命运在苏联解体之前已有征兆。“各种配置交的不那么及时了。这里面有技术问题,也有经济问题,比如船厂如果没给预付款,各个厂就不能发货。”

考察团到了乌克兰以后,对方非常热情,认为是“同志”来了。

“就是很信任你,以为你能帮我把这个‘儿子’养活。有的人还说,我也到你们那里去干吧。”

考察团还发现,离“瓦良格”不远处,停着一艘核动力航母的舰体。

“比‘瓦良格’更加现代化,厂方透露说要拆了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卖的很便宜。”当中方人员询问厂长能不能过去看看,对方说:“有什么好看的呀,造船厂里正在拆船。”

对“瓦良格”的考察在考察团里很快就有了答案:一、这艘航母性能很好,值得要;二、乌克兰厂方是愿意卖的,甚至连人带马都给你。

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说,这样的考察团总共派遣了多次。海军当时的思路,一是买个半成品,另一个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

回国后,考察团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在现在看来都是实事求是的。
========================================================================

本文为《中国新闻周刊》杂志近期封面文章

报告递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复。向有关部门询问,答复是“正在研究”。

郑明说,他很理解,在航母一事上,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答复。“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说研究研究。结果就可能延误了时机。”

张序三说,当时对改造的投入大体有个估算,差不多要花几百个亿,才能把“瓦良格”完全建成,后来有关部门再一计算,费用又加了200亿。

于是,这件事一直搁置起来。郑明1994年从海装部长的位子上退下时,对他的长官、海军司令说,“我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参与航母的研制。”

变废为宝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据说拟改造成娱乐用船。

交船前,乌克兰迫于第三国的压力,将“瓦良格”上的舰载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等设备拆卸一空。

郑明为此非常惋惜。他说,如果中乌两国协商购买,派人严加把守,就不会发生很多设备被拆被盗的情况。

很多人怀疑创律旅游娱乐公司有军方背景。在其老板徐增平的履历中,其军旅经历和兼任中国体育工作者协会(香港)主席的经历,让人浮想联翩。
========================================================================

7月28日,许多中国民众聚集在大连港口,观看改建中的航母平台。摄影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杜洋

但郑明和于瀛都否认了这种猜测。

尽管废旧,这艘船在被拉回中国途中,还是在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卡。土耳其给出的理由是,这条船没有动力,如果过海峡搁在那儿了,谁都过不了了。

另外,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瓦良格”飞行甲板的长度超过300米,可以供战斗机起降,仍具有军事价值,所以不能通过。

为了解决此事,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与土耳其政府进行了多次接触。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防部、外交部和交通部都派人前往斡旋。大连造船厂前副厂长唐士源在电话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也曾被派往土耳其协助拖船。

2001年7月,原本站在反对放行一方的土耳其军方,态度开始转变。总参谋长凯维芮柯鲁应邀访问北京后,于8月初照会总理府“建议放行”。

作为条件,土政府要求中国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争取每年有200万人次中国游客到土耳其,这将为其创造每年20亿美元的外汇。

据知情人透露,购买“瓦良格”号花费了两千万美元,但买者没料到的是,经过旅途的折腾,这艘船抵达大连的时候,平添了500万美元的意外开支。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发现创律公司的资金来源存疑。经调查发现,创律购买“瓦良格”的款项,是从国有的华夏银行贷的,但这笔贷款并没有合法的手续。
========================================================================

于是,创律公司被要求还款,在其无力还款的情况下,“瓦良格”被收归国有。

对于此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说,“瓦良格”抵达大连后,徐增平曾经找到已退休在家的自己,表示只要军方想要,愿意原价卖给海军。张序三不敢做主,建议他去问问船舶第七研究院。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

一直在航母问题上孜孜以求的军方有关部门认为这样做有点可惜,建议“将其改建成一艘训练舰也好”。

于是,一个关于改建“瓦良格”号的报告报上去,并最终获批。




中国获废航母真相:原纯属商人所为 某部建议拆掉

2011年08月14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韩永
本刊记者/韩永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8/14/8393465_0.shtml

7月27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了正在改造航母的消息。

海军前装备技术部部长、少将郑明注意到,对于“瓦良格”的描述,新闻发言人耿雁生用了 “废旧”二字。“中国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这个‘废’字用得挺妙。”郑明说,这既是 “瓦良格”号航母的真实写照,也透露出外国企业无奈将其出售的历史悲情,又反映了中国引进航母技术跌宕起伏的过程。

作为中国航母论证、考察有关过程的主要参与者,郑明对个中曲折记忆犹新。

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似乎应了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外收获

一位海军内部知情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关于航母的讨论议而不决之时,有两起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高层建造航母的决心:

一是1993年“银河”号事件中,美国海军以怀疑中国向伊朗运送化学原料为由,在公海上拦截中国商船“银河”号;

二是1996年台湾海峡对岸的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大陆方面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却招来美国海军两支航母舰队前来“示威”。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美军事关系走向密切之时,美方曾经“乐见中国制造航母”,也曾多次邀请中国军方领导人前往参观美国的航空母舰。

前述海军军官也曾获邀到停泊在香港附近海域的尼米兹号上参观。“那天,我们几个人上午10点飞到香港,下午2点回大陆。美国人跟我们说,‘你们想看什么都可以。’”

此行让中方人员深受震动,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登上航母,你就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大海的主人。”

除了航母的规模、武器装备令他们震动、汗颜并羡慕不已以外,航母上的生活设施也令人印象深刻。

===============================================================

瓦良格号航母示意图

“我们中的一个人偶然去了副舰长宿舍中的厕所,结果让他吓了一跳——那个厕所有酒店一个房间那么大,装修之豪华程度无异于五星饭店。他回来后告诉我们,我们所有人都依次去了一次,开开眼界。”

然而,中国的航母计划依然迟迟未决,直到1992年,一个让航母从论证走向现实的机会出现了。

苏联解体后,大量军工企业许多业务下马,航母项目亦在其中。

1991年年底或1992年初,一位中国院校的老师与乌克兰造船学院的同行交流联系时,对方提及自己国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放在学校附近,邀请其有空过来看看。

从乌克兰回来之后,这位老师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此事。1992年3月,一支来自中国的航母考察团莅临乌克兰城市尼古拉耶夫(这座城市当时在地图上找不到)。考察团成员由造船技术专家和军方代表组成。

这个考察团的任务有两个:一、了解这艘船的性能怎么样,二、了解乌克兰方面的意向如何。

当时,解体后的苏联正在被15个共和国重新分割,1985年开始建造的“瓦良格”号继续留给乌克兰。因为没钱,1992年1月,该航母停建。

此时,该船的工程量已经完成60%多。全舰已从船台下水,停泊在船坞码头,舰上有的大型设备已装上,电缆也有不少铺设到位。

当时乌克兰计算,解体该舰需2.5亿美元,但出售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于是,乌克兰积极为“瓦良格”寻找下家。

========================================================================

1997年,停泊在乌克兰小城尼古拉耶夫的“瓦良格”号。

当时考察团成员看到,“瓦良格”上还有好多设备没有安装,动力装置只是放在底座,没有上螺丝。

“这些设备之所以没有安装,或是因为设备还没有交付,或是因为设备到了,但没钱安装。”

据知情人士透露,“瓦良格”的废弃命运在苏联解体之前已有征兆。“各种配置交的不那么及时了。这里面有技术问题,也有经济问题,比如船厂如果没给预付款,各个厂就不能发货。”

考察团到了乌克兰以后,对方非常热情,认为是“同志”来了。

“就是很信任你,以为你能帮我把这个‘儿子’养活。有的人还说,我也到你们那里去干吧。”

考察团还发现,离“瓦良格”不远处,停着一艘核动力航母的舰体。

“比‘瓦良格’更加现代化,厂方透露说要拆了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卖的很便宜。”当中方人员询问厂长能不能过去看看,对方说:“有什么好看的呀,造船厂里正在拆船。”

对“瓦良格”的考察在考察团里很快就有了答案:一、这艘航母性能很好,值得要;二、乌克兰厂方是愿意卖的,甚至连人带马都给你。

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说,这样的考察团总共派遣了多次。海军当时的思路,一是买个半成品,另一个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

回国后,考察团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在现在看来都是实事求是的。
========================================================================

本文为《中国新闻周刊》杂志近期封面文章

报告递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复。向有关部门询问,答复是“正在研究”。

郑明说,他很理解,在航母一事上,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答复。“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说研究研究。结果就可能延误了时机。”

张序三说,当时对改造的投入大体有个估算,差不多要花几百个亿,才能把“瓦良格”完全建成,后来有关部门再一计算,费用又加了200亿。

于是,这件事一直搁置起来。郑明1994年从海装部长的位子上退下时,对他的长官、海军司令说,“我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参与航母的研制。”

变废为宝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据说拟改造成娱乐用船。

交船前,乌克兰迫于第三国的压力,将“瓦良格”上的舰载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等设备拆卸一空。

郑明为此非常惋惜。他说,如果中乌两国协商购买,派人严加把守,就不会发生很多设备被拆被盗的情况。

很多人怀疑创律旅游娱乐公司有军方背景。在其老板徐增平的履历中,其军旅经历和兼任中国体育工作者协会(香港)主席的经历,让人浮想联翩。
========================================================================

7月28日,许多中国民众聚集在大连港口,观看改建中的航母平台。摄影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杜洋

但郑明和于瀛都否认了这种猜测。

尽管废旧,这艘船在被拉回中国途中,还是在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卡。土耳其给出的理由是,这条船没有动力,如果过海峡搁在那儿了,谁都过不了了。

另外,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瓦良格”飞行甲板的长度超过300米,可以供战斗机起降,仍具有军事价值,所以不能通过。

为了解决此事,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与土耳其政府进行了多次接触。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防部、外交部和交通部都派人前往斡旋。大连造船厂前副厂长唐士源在电话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也曾被派往土耳其协助拖船。

2001年7月,原本站在反对放行一方的土耳其军方,态度开始转变。总参谋长凯维芮柯鲁应邀访问北京后,于8月初照会总理府“建议放行”。

作为条件,土政府要求中国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争取每年有200万人次中国游客到土耳其,这将为其创造每年20亿美元的外汇。

据知情人透露,购买“瓦良格”号花费了两千万美元,但买者没料到的是,经过旅途的折腾,这艘船抵达大连的时候,平添了500万美元的意外开支。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发现创律公司的资金来源存疑。经调查发现,创律购买“瓦良格”的款项,是从国有的华夏银行贷的,但这笔贷款并没有合法的手续。
========================================================================

于是,创律公司被要求还款,在其无力还款的情况下,“瓦良格”被收归国有。

对于此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说,“瓦良格”抵达大连后,徐增平曾经找到已退休在家的自己,表示只要军方想要,愿意原价卖给海军。张序三不敢做主,建议他去问问船舶第七研究院。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

一直在航母问题上孜孜以求的军方有关部门认为这样做有点可惜,建议“将其改建成一艘训练舰也好”。

于是,一个关于改建“瓦良格”号的报告报上去,并最终获批。






外卖部的手。伸得太长。根本就是主仆颠倒。
壮哉我大宋国?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
-----------很明显,这句话是说外交部是对购买瓦良格有意见,而要求拆掉的是其他机构……
另外,我对航母到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的说法怀有疑问,就算有此争执,也是在创律买下航母之前。别忘了,土耳其不让老瓦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是中国政府出面谈判的(说白了,具体执行的就是外交部),最后答应了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往来,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等要求后,土耳其才放行(至于销售导弹给土耳其,则是台面下的)。也就是说,到这个阶段,协助创律将航母弄回来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绝不可能在付出重大代价弄回来后还要求拆掉。
所以,对买不买有争议,只可能在创律买航母之前,不会在回国之后。

而所谓买航母纯属商人行为的说法,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
-----------很明显,这句话是说外交部是对购买瓦良格有意见,而要求拆掉的是其他机构……
另外,我对航母到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颇有意见,一些其他的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的说法怀有疑问,就算有此争执,也是在创律买下航母之前。别忘了,土耳其不让老瓦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是中国政府出面谈判的(说白了,具体执行的就是外交部),最后答应了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往来,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等要求后,土耳其才放行(至于销售导弹给土耳其,则是台面下的)。也就是说,到这个阶段,协助创律将航母弄回来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绝不可能在付出重大代价弄回来后还要求拆掉。
所以,对买不买有争议,只可能在创律买航母之前,不会在回国之后。

而所谓买航母纯属商人行为的说法,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小白兔装无辜:我不是想要这个废旧航妈,是某公司破产,不忍心看私人财产浪费,有人居然还信以为真。
我表妹在“瓦良格”工作过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11-8-15 09:43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 ...
而所谓买航母纯属商人行为的说法,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
至今债务没有完全清算的破产公司老板成为政协委员,国家领导人召见。
你相信没有内幕?我反正是不信的。
过土耳其那么多特工,过程一波三折,花费巨大,私人会这么执着?
反正我不信
不信这种说法!
CCAV不是就此还采访过当年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么,据他说,当年为老瓦他们可是在近两年的时光中将与土方交涉当作主要工作(可能有点夸大)!一个仅几千万的纯商业项目会让官方如此么?


怎么觉得部队弄个落后的旧航母回来改改,自己比美国人还紧张,惭愧,不好意思....为啥我们不能够航母,有了航母就好像做了亏心事那样呐...

怎么觉得部队弄个落后的旧航母回来改改,自己比美国人还紧张,惭愧,不好意思....为啥我们不能够航母,有了航母就好像做了亏心事那样呐...
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的。。。
什么地方都有精英和废物 领导也是
三界外 发表于 2011-8-15 10:13
不信这种说法!
CCAV不是就此还采访过当年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么,据他说,当年为老瓦他们可是在近两年的时 ...
嗯,这个大使一定收了那个商人很多钱
三界外 发表于 2011-8-15 10:13
不信这种说法!
CCAV不是就此还采访过当年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么,据他说,当年为老瓦他们可是在近两年的时 ...
嗯,这个大使一定收了那个商人很多钱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11-8-15 09:43
“瓦良格”抵达大连后,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
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的有关部门对购买“瓦良格 ...
买航母那家公司好像做完这笔交易后就关闭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8-15 12:18
买航母那家公司好像做完这笔交易后就关闭了!
恩,澳门创律倒闭了,其母公司香港创律还在。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11-8-15 12:36
恩,澳门创律倒闭了,其母公司香港创律还在。
明摆着就为买瓦MM开的皮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