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37:49
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原因 2010-05-23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动乱多事的安南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早在公元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就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篡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陈朝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公元1399年,他又把陈日昆杀掉,次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汉苍共理朝政。
胡一元自称是帝舜的后裔,遣使奉表到明朝,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胡汉苍为陈明宗之外孙,因此暂时登基理政,当时明朝正值“靖难之役”,建文皇帝无暇它顾,对胡一元的请示置之不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派官员到安南通告,公元1403年,胡汉苍遣使者到南京朝贺,同时请封。朱棣命礼部讨论此事,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请详加考察。于是4月15日,朱棣命行人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汉苍奏章真伪与安南民意,杨渤等人受胡氏重贿,与安南国内之耆老名宿共同为胡汉苍请命。当时,朱棣对胡汉苍的惟命是从也十分满意,遂于11月命礼部郎中夏止善等人赍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朱棣的态度却很快为一个意外事件所改变。1404年8月,一个名叫裴伯耆的安南陈氏旧臣突然来到南京,这个裴伯耆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怀陈朝,不满胡氏政权的倒行逆施,于是来明朝乞兵复国。这位裴伯耆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于杨渤等人的说法,裴伯耆自称胡一元篡位时,他的父母家人同时遇害,他当时正在东海领兵作战,得知变故,逃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才来到明朝。裴伯耆在殿上向朱棣哭诉:“臣不才,窃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伏望陛下哀矜。”裴伯耆的话虽然颇为煽情,但朱棣并未被打动,因当时明朝的军事重点是北方,朱棣正准备北伐,无意在南方构衅,何况安南究竟是陈氏还是胡氏掌权,只要是臣服于明朝,并无多大区别,因此朱棣仅命赐裴伯耆衣食,对出兵之事却只字不提。
令朱棣意想不到的是,刚过了十几天,老挝宣慰使刀线歹居然派人送来了前安南国王陈日亘之孙陈天平。陈天平当初在家国剧变时并未被杀,他曾一度招兵复仇,但很快为胡一元所败,从者四散。陈天平逃匿谷中,转投老挝,然老挝无力相助他复国,遂送陈天平到明朝。陈天平来到明朝后,当廷向朱棣哭诉:“贼臣侵思明府,夺其土地,究其本心,实欲抗衡上国,暴征横敛,酷法淫刑,百姓愁怨,如蹈水火,陛下德配天地,亿育四海,一物失所,心有未安,伐罪吊民,兴灭继绝,此远夷之望,微臣之大愿也。”
陈天平的一番话,声情并茂,朱棣深为所动,但他并不了解这个陈天平的来历,也不知其陈氏之后的身份真伪,于是命赐陈天平府地,月支俸禄,暂住下来。年底,安南胡汉苍遣使来朝贺,朱棣特命陈天平参与朝见,安南使臣见到陈天平后,皆错愕,或有下拜者,朱棣始知陈天平确为陈氏后人,于是决定帮他复国。次年初,朱棣先礼后兵,命监察御史李琦、行人王枢赍诏问罪于胡汉苍,命他自陈其事,1405年6月,安南使臣随李琦等人返回,表示愿意返还以往侵占各处,“迎归天平、以君事之”,对于胡汉苍“甘心”将王位让人,朱棣自然十分感动,也对他作出了适当安排,特颁诏:“朕当建尔上公,封以上郡,传之子孙,永世无穷”。
对于胡汉苍的“恭顺”,朱棣其实也有疑惑,曾认为“虑尔习于变诈,或未尽诚”,但又以为当时应以“布思信怀远人为务”,正好,胡汉苍又派人奉表云:“臣亦当率国人逆于境上”,面对胡汉苍的一再输诚,朱棣终于打消了疑虑。







http://cul.cn.yahoo.com/10-05-/861/28n0v.html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原因 2010-05-23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动乱多事的安南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早在公元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就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篡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陈朝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公元1399年,他又把陈日昆杀掉,次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汉苍共理朝政。
胡一元自称是帝舜的后裔,遣使奉表到明朝,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胡汉苍为陈明宗之外孙,因此暂时登基理政,当时明朝正值“靖难之役”,建文皇帝无暇它顾,对胡一元的请示置之不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派官员到安南通告,公元1403年,胡汉苍遣使者到南京朝贺,同时请封。朱棣命礼部讨论此事,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请详加考察。于是4月15日,朱棣命行人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汉苍奏章真伪与安南民意,杨渤等人受胡氏重贿,与安南国内之耆老名宿共同为胡汉苍请命。当时,朱棣对胡汉苍的惟命是从也十分满意,遂于11月命礼部郎中夏止善等人赍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朱棣的态度却很快为一个意外事件所改变。1404年8月,一个名叫裴伯耆的安南陈氏旧臣突然来到南京,这个裴伯耆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怀陈朝,不满胡氏政权的倒行逆施,于是来明朝乞兵复国。这位裴伯耆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于杨渤等人的说法,裴伯耆自称胡一元篡位时,他的父母家人同时遇害,他当时正在东海领兵作战,得知变故,逃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才来到明朝。裴伯耆在殿上向朱棣哭诉:“臣不才,窃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伏望陛下哀矜。”裴伯耆的话虽然颇为煽情,但朱棣并未被打动,因当时明朝的军事重点是北方,朱棣正准备北伐,无意在南方构衅,何况安南究竟是陈氏还是胡氏掌权,只要是臣服于明朝,并无多大区别,因此朱棣仅命赐裴伯耆衣食,对出兵之事却只字不提。
令朱棣意想不到的是,刚过了十几天,老挝宣慰使刀线歹居然派人送来了前安南国王陈日亘之孙陈天平。陈天平当初在家国剧变时并未被杀,他曾一度招兵复仇,但很快为胡一元所败,从者四散。陈天平逃匿谷中,转投老挝,然老挝无力相助他复国,遂送陈天平到明朝。陈天平来到明朝后,当廷向朱棣哭诉:“贼臣侵思明府,夺其土地,究其本心,实欲抗衡上国,暴征横敛,酷法淫刑,百姓愁怨,如蹈水火,陛下德配天地,亿育四海,一物失所,心有未安,伐罪吊民,兴灭继绝,此远夷之望,微臣之大愿也。”
陈天平的一番话,声情并茂,朱棣深为所动,但他并不了解这个陈天平的来历,也不知其陈氏之后的身份真伪,于是命赐陈天平府地,月支俸禄,暂住下来。年底,安南胡汉苍遣使来朝贺,朱棣特命陈天平参与朝见,安南使臣见到陈天平后,皆错愕,或有下拜者,朱棣始知陈天平确为陈氏后人,于是决定帮他复国。次年初,朱棣先礼后兵,命监察御史李琦、行人王枢赍诏问罪于胡汉苍,命他自陈其事,1405年6月,安南使臣随李琦等人返回,表示愿意返还以往侵占各处,“迎归天平、以君事之”,对于胡汉苍“甘心”将王位让人,朱棣自然十分感动,也对他作出了适当安排,特颁诏:“朕当建尔上公,封以上郡,传之子孙,永世无穷”。
对于胡汉苍的“恭顺”,朱棣其实也有疑惑,曾认为“虑尔习于变诈,或未尽诚”,但又以为当时应以“布思信怀远人为务”,正好,胡汉苍又派人奉表云:“臣亦当率国人逆于境上”,面对胡汉苍的一再输诚,朱棣终于打消了疑虑。







http://cul.cn.yahoo.com/10-05-/861/28n0v.html
陈天平之死和南征决策

1406年1月,朱棣要陈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聂聪陪同,并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护送。朱棣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汉苍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

3月,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丘温,胡汉苍派陪臣黄晦卿等人前来迎接,还以牛酒犒劳护送的明军,卑辞云:“属有微疾,已约嘉林奉迓矣”。黄中等心存疑惑,派骑兵四出侦察,也未发现可疑之处,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军过隘留、鸡陵,进至芹站,周围山道险峻加上大雨泥泞,队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雾之中,安南军队伏兵四出,鼓噪之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一名安南将领隔涧遥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

安南伏兵并不与明军交战,只是突入队中,将陈天平虏走,黄中等人出于意外,又迫于形势,无力抵抗,只好眼看着陈天平被杀,但大理寺卿薛品因职责所在,义不偷生,中伏后即自经而死,行人聂聪也死于乱军之中,黄中等人引兵而还。

事情发生后十五天,朱棣才得到黄中等人奏表,这位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大怒若狂,他感到自己受了愚弄,吼道:“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靖难”名将成国公朱能带头应命:“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请仗天威,一举歼灭之。”7月1日,朱棣在奉享太庙后,返回奉天殿,他思虑再三,终于定下了出兵安南的决心。三天后,朱棣登殿点将,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统率大军八十万远征安南,兵部尚书刘俊参赞军务,都指挥同知程宽、指挥佥事朱贵为神机将军,都指挥同知毛八丹、朱广、指挥佥事王恕为游击将军,指挥同知鲁麟、都指挥佥事王玉、指挥使高鹏为横海将军,都督佥事吕毅、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使朱英、都指挥同知江浩、都指挥佥事方政为鹰杨将军,都指挥佥事朱英、都指挥同知金铭、都指挥佥事吴旺、都指挥同知刘塔出为骠骑将军。由这份名单可以看出,远征军将领多是随朱棣起兵“靖难”的功臣宿将。

成国公朱能是“靖难”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时,与张玉共为王府指挥使,自东昌之役中张玉阵亡以来,朱能一直是朱棣的头号股肱之臣,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更是难得的帅才,“虽位列上公,却从未以富贵骄人”,深得军心,远征军其他将领也都是一时之选。

大军出发前,朱棣特颁谕旨,说明此次出征“惟黎氏父子及其同恶在必获,其胁从及无辜者必释,罪人既得,即择陈氏子孙之贤者立之,使抚治一方,然后还师,告成宗庙,扬功名于无穷。”

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0月2日,南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37岁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强,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师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无比。朱能“勇决得士心”,他死后,军中一片哀哭。远征军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仅31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主动承担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他一面飞章奏报朱棣,一面率军南进,六天后,远征军由凭祥度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军情紧急,朱棣命张辅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代替朱能统率全军,并以明初常遇春病逝,副将李文忠建大功的事迹予以鼓励,希望张辅不负所托。
张辅首次征服安南

张辅,字文弼,系“靖难”名将张玉之长子。朱棣起兵时,他从父力战,因功升为指挥同知。张玉在东昌战死后,张辅袭爵,随朱棣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受封为信安伯,禄千石。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张辅不愧为名将之后,深通攻心为上的道理,进入安南境内后,他命人先将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条罪状写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顺流放下,安南军民见到榜文后,人心离散。

明军兵分两路,京畿兵、荆、湖、闽、浙、广西兵由张辅率领,出广西凭祥;另一路明军由蜀兵、建昌、云南、贵州兵组成,在沐晟率领下出云南蒙自,两路明军斩关而进,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败安南之伏兵,进占新福,于白鹤江胜利会师。胡氏父子料不到明军进展竟如此神速,大惊之下,倾全国之兵号称二百余万(《明史·张辅传》谓安南兵众七百万,显系夸大),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伐木筑寨,绵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桩,征发国内所有船只,排列在桩内,所有江口,概置横木,严防明军攻击。张辅大军进入富良江,先命骁将朱荣进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沐晟军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张辅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胡氏父子则厚集兵力于多邦城,企图据险顽抗。

多邦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张辅下令道:“安南所恃,莫若此城,此城一拔,便如破竹。大丈夫报国立功,就在今日,若能先登此城,不惮重赏。”将士踊跃应命。明军趁夜攻城,都督佥事黄中,率敢死之士数千人,越重濠,缘城而上,指挥蔡福等人奋勇先登,大军万炬齐明,随后跟进,安南兵惊措之下,矢石竟不得发,纷纷败走城下。明军攻入城中,安南兵驱大象出阵,誓死拒战,激烈的巷战中,明军几呈不支。张辅“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斩其帅二人”,明军追至伞圆山,尽焚缘江木栅,俘斩无算,终于攻克了坚固的多邦城。

12月,明军经激战,又克安南东西二都,安南吏民崩溃,各州县纷纷纳款于明军,张辅辑吏民,抚降附,分遣别将李彬、陈旭掠地,来归者日以万计。胡氏父子进退失据,乃悉焚宫室,亡命海中,继续与明军为敌。1407年,明军水陆并进,清远伯王友等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张辅命降将陈封攻击,大败之,尽夺其舟,遂定东潮、谅江诸府州。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来战,明军迎头痛击,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溺死者无算,江水为赤。张辅在咸子关筑城,命都督柳升镇守。3月,安南军队残部搦战于富良江,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5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早日回归
发这种没意思的东西干嘛呢?元朝都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了,是不是俺们也准备把国境线划欧洲去?翻那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没一点意思,毛子抢了那么多地现在还不是都丢了。
mark9966 发表于 2010-5-23 23:41


    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的是元朝吗?亏你还是在历史版晃的:L
风君子 发表于 2010-5-24 09:33
黄祸论怎么来的?你要硬说其他成吉思汗子孙建的国家不算元朝我也没意见
越南从中国独立是从五代十国末期开始的吧
平吴大诰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1896806

www.sbanzu.com

代天行化皇上若曰。
盖闻﹕
仁义之举,要在安民,
吊伐之师莫先去暴。
惟,我大越之国,
实为文献之邦。
山川之封域既殊,
南北之风俗亦异。
自赵丁李陈之肇造我国,
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
虽强弱时有不同
而豪杰世未常乏。
故刘龚贪功以取败,
而赵 好大以促亡。
唆都既擒于咸子关,
乌马又殪于白藤海。
嵇诸往古,
厥有明征。(红字的这段网上那个版本都米有,其实是很好的文章)
顷因胡政之烦苛。
至使人心之怨叛。
狂明伺隙,因以毒我民;
恶党怀奸,竟以卖我国。
焮苍生于虐焰,
陷赤子于祸坑。
欺天罔民,诡计盖千万状;
连兵结衅稔恶殆二十年。
败义伤仁,干坤几乎欲息;
重科厚敛,山泽靡有孑遗。
开金场塞冒岚瘴而斧山淘沙,
采明珠则触蛟龙而緪腰汆海。
扰民设玄鹿之陷阱,
殄物织翠禽之网罗。
昆虫草木皆不得以遂其生,
鳏寡颠连俱不获以安其所。
浚生灵之血以润桀黠之吻牙;
极土木之功以崇公私之廨宇。
州里之征徭重困,
闾阎之杼柚皆空。
决东海之水不足以濯其污,
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其恶。
神民之所共愤,
天地之所不容。

奋迹蓝山,
栖身荒野。
念世雠岂可共戴,
誓逆贼难与俱生。
痛心疾首者垂十余年,
尝胆卧薪者盖非一日。
发愤忘食,每研覃韬略之书,
即古验今,细推究兴亡之理。
图回之志
寤寐不忘。
当义旗初起之时,
正贼势方张之日。
奈以﹕
人才秋叶,
俊杰晨星。
奔走先后者既乏其人,
谋谟帷幄者又寡其助。
特以救民之念,每郁郁而欲东;
故于待贤之车,常汲汲已虚左。
然其
得人之效茫若望洋,
由己之诚甚于拯溺。
愤凶徒之未灭,
念国步之遭迍。
灵山之食尽兼旬,
瑰县之众无一旅。
盖天欲困我以降厥任,
故与益励志以济于难。
揭竿为旗,氓隶之徒四集
投醪飨士,父子之兵一心。
以弱制强,或攻人之不备;
以寡敌众常设伏以出奇。
卒能
以大义而胜凶残,
以至仁而易强暴。
蒲藤之霆驱电掣,
茶麟之竹破灰飞。
士气以之益增,
军声以之大振。
陈智山寿闻风而;褫魄,
李安方政假息以偷生。
乘胜长驱,西京既为我有;
选兵进取,东都尽复旧疆。
宁桥之血成川,流腥万里;
窣洞之尸积野,遗臭千年。
陈洽贼之腹心,既枭其首;
李亮贼之奸蠹,又暴厥尸。
王通理乱而焚者益焚,
马瑛救斗而怒者益怒。
彼智穷而力尽,束手待亡;
我谋伐而心攻,不战自屈。
谓彼必易心而改虑,
岂意复作孽以速辜。
执一己之见以嫁祸于他人,
贪一时之功以贻笑于天下。
遂灵宣德之狡童,黩兵无厌;
仍命晟升之懦将,以油救焚。
丁未九月柳升遂引兵犹邱温而进,
本年十月木晟又分途自云南而来。
予前既选兵塞险以摧其锋,
予后再调兵截路以断其食。
本月十八日柳升为我军所攻,计坠于支棱之野;
本月二十日柳升又为我军所败,身死于马鞍之山。
二十五日保定伯梁铭阵陷而丧躯,
二十八日尚书李庆计穷而刎首。
我遂迎刃而解,
彼自倒戈相攻。
继而四面添兵以包围,
期以十月中旬而殄灭。
爰选貔貅之士,
申命爪牙之臣。
饮象而河水干,
磨刀而山石鈌。
一鼓而黥刳鳄断,
再鼓而鸟散麇惊。
决溃蚁于崩堤,
振刚风于稿叶。
都督崔聚膝行而送款,
尚书黄福面缚以就擒。
僵尸塞谅江谅山之途,
战血赤昌江平滩之水。
风云为之变色,
日月惨以无光。
其云南兵为我军所扼于梨花,自恫疑虚喝而先以破腑;
其沐晟众闻柳升为我军所败于芹站,遂躏藉奔溃而仅得脱身。
冷沟之血杵漂,江水为之呜咽;
丹舍之尸山积,野草为之殷红。
两路救兵既不旋踵而俱败,
各城穷寇亦将解甲以出降。
贼首成擒,彼既掉饿虎乞怜之尾;
神武不杀,予亦体上帝孝生之心。
参将方政,内官马骐,先给舰五百余艘,既渡海而犹且魂飞魄散;
总兵王通,参政马瑛,又给马数千余匹,已还国而益自股栗心惊。
彼既畏死贪生,而修好有诚;
予以全军为上,而欲民之得息。
非惟谋计之极其深远,
盖亦古今之所未见闻。
社稷以之奠安,
山川以之改观。
干坤既否而复泰,
日月既晦而复明。
于以开万世太平之基,
于以雪天地无穷之耻。
是由天地祖宗之灵有
以默相阴佑而致然也!
于戏!
一戎大定,迄成无兢之功;
四海永清,诞布维新之诰。
播告遐迩,
咸使闻知
mark9966 发表于 2010-5-24 16:37


    我只问你,长子西征是哪一年?元朝是哪一年成立的?究竟是谁在硬说哪?:L
mark9966 发表于 2010-5-24 16:37


   蒙古帝国
元朝
分得清不?
{:se:}元朝。。。。。。征服多瑙河。。。。。。我倒
领土是随国力消长的
mark9966 发表于 2010-5-24 16:37


    不算~~~算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跟元朝一样,属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元朝说穿了就是一个宗主国,元朝皇帝说穿了算是个“天下共主”而已;跟现在英联邦国家尊女王跟国家元首差不多~~
古蒙古族一没有成型的宗教,二没有成型的民族文化,那些蒙古帝国的其他组成汗国的蒙古人大部都融合于当地人了,号称最能民族融合的中国却留了这么一支个人觉得文化完全货不对板的现代蒙古族,私以为其实满讽刺的
回复 12# 月冷龙沙
得,本人用词不当,深表歉意。
iam007too1 发表于 2010-5-25 17:38
大体上同意您的说法,有一点不准确,不能说没有成型的民族文化,至少他已经有自己的文字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0-5-24 20:40
不用那么纠结,本人有错误或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网络的好处就是当你说错或写错的时候,有人可以帮你指正,对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消除知识盲点都是不错的帮助,本人随时准备向事实和真理投降,谁对就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