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戎生写的手榴弹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4:00:18
           近日中央各大媒体刊登了广州军区某部指导员在组织官兵投手榴弹时,为保护战士而英勇受伤的相关报道。对此,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致信军报给出对策与分析。




    9月1日,记者接到军队人大代表粟戎生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写道:“我从8月30日的军报一版上看到广州军区某部指导员的爱兵事迹,主要是在投手榴弹时救战士受伤。记得我在人大会上曾给你讲过,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感受是:一、组织者舍己救人的精神应该表扬;二、连队带兵人不会组织投实弹,付出这么重的代价,太不应该!我本人投过几百枚手榴弹实弹,还组织过近千人次投实弹。我的体会是,只要组织方法正确,绝对不会发生问题。”

9月6日,记者又收到粟戎生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写了一个《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小短文,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粟戎生给记者的来信称自己是“老兵”,其实他是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军衔。至今他仍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而奔波操劳,只要他来到训练场上,就是一身迷彩服,就要拿起武器和战士比武。他在人代会上多次跟记者讲过,一个军人,不仅脑子里要思考大战略,还有一条基本功是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的,那就是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练就一身实战需要的硬功夫。从他的这封来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兵的拳拳爱兵情,看到了一个真正军人时刻准备着等待祖国召唤的过硬作风。愿基层带兵人从这位老兵的来信中能学到科学组织实弹投掷的一些方法,更愿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是军人所应有的作风和本领。

本报记者 陶 克

附:一封老兵来信《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兵、初学者不会投弹、心理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指挥员的责任就是要教会他们。下面想和大家共同分析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手榴弹从拉出拉火绳到爆炸一般有3-3.7秒的时间。时间虽不长,但对于处置手榴弹意外脱手这样的险情,是绝对够用的。人的生理反应时间是这样的:从眼睛看见手榴弹意外脱手,到大脑指挥自己去捡拾,大约需0.4-0.6秒;从弯腰捡拾到顺手扔出,大约需0.8-1.5秒,两项相加共需1.2-2.1秒。与3-3.7秒相比,至少还有0.9-1.6秒的安全时间。

可为什么在部队实弹投掷中仍然会发生问题呢?

原因就是指挥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手榴弹意外脱手,而是过了1-2秒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现,使得险情处置时间不够用。指挥员为什么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原因有两个:一,指挥员站的位置不对,使得手榴弹在投掷者手上,从握弹、向后引弹、挥臂、到手榴弹出手这个全过程,中间有一段过程被投掷者本人的身体挡住,使指挥员没有看到全过程。而恰恰在没有看到的这一段过程中,发生了脱手的情况。

二,指挥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手榴弹上,而是习惯性地按平时训练那样,看着前方的落区,当看不到落弹时才回头观察,才发现手榴弹已意外脱手。

针对上述情况,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一,指挥员站在投弹者准备投弹的那只手的侧后1米多的距离,这就能保证投弹的全过程不会被投弹者的身体挡住;

二,在投弹全过程中,指挥员只盯着手榴弹看。

再有一点是实投场地设置和应急方案问题。

有不少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在投掷位置挖了若干个坑,也有的修了若干道墙。

我的体会是:只需垒一道长2米、高不超过0.8米的矮墙,墙两头各有0.5米长的小拐角,投掷后,投掷者和组织者卧倒在矮墙后,就完全能保证安全了。当出现意外失手,如果组织者敢捡拾,就顺手丢到矮墙外,如果组织者不捡拾,就立即拉着投掷者翻滚过矮墙。基本原则是,爆炸时只要人和手榴弹不在矮墙同一侧,就是绝对安全的。有些单位选择向陡峭的下坡投掷,其实,这样更不安全。

手榴弹落地后爆炸,弹片是向四周的上方飞散,这种投掷位置就正好在弹片飞散的反向。而且如果手榴弹意外脱手,落在身边,前面是陡坡悬崖,人往哪里躲?再说应急方案。有些单位制定了多种应急处置方案。其实,紧急情况下,方案越多越容易糊涂,只有一种方案才会反应灵敏。

有人说,都打信息化战争了,还投什么手榴弹?可大家看看电视新闻,世界军队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军,在阿富汗、在伊拉克,主要都是手持步枪、腰挂手雷在巡逻执勤、搜剿作战。再者,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手榴弹的实弹投掷也是必要的。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老兵 粟戎生
           近日中央各大媒体刊登了广州军区某部指导员在组织官兵投手榴弹时,为保护战士而英勇受伤的相关报道。对此,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致信军报给出对策与分析。




    9月1日,记者接到军队人大代表粟戎生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写道:“我从8月30日的军报一版上看到广州军区某部指导员的爱兵事迹,主要是在投手榴弹时救战士受伤。记得我在人大会上曾给你讲过,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感受是:一、组织者舍己救人的精神应该表扬;二、连队带兵人不会组织投实弹,付出这么重的代价,太不应该!我本人投过几百枚手榴弹实弹,还组织过近千人次投实弹。我的体会是,只要组织方法正确,绝对不会发生问题。”

9月6日,记者又收到粟戎生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写了一个《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小短文,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粟戎生给记者的来信称自己是“老兵”,其实他是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军衔。至今他仍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而奔波操劳,只要他来到训练场上,就是一身迷彩服,就要拿起武器和战士比武。他在人代会上多次跟记者讲过,一个军人,不仅脑子里要思考大战略,还有一条基本功是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的,那就是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练就一身实战需要的硬功夫。从他的这封来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兵的拳拳爱兵情,看到了一个真正军人时刻准备着等待祖国召唤的过硬作风。愿基层带兵人从这位老兵的来信中能学到科学组织实弹投掷的一些方法,更愿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是军人所应有的作风和本领。

本报记者 陶 克

附:一封老兵来信《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兵、初学者不会投弹、心理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指挥员的责任就是要教会他们。下面想和大家共同分析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手榴弹从拉出拉火绳到爆炸一般有3-3.7秒的时间。时间虽不长,但对于处置手榴弹意外脱手这样的险情,是绝对够用的。人的生理反应时间是这样的:从眼睛看见手榴弹意外脱手,到大脑指挥自己去捡拾,大约需0.4-0.6秒;从弯腰捡拾到顺手扔出,大约需0.8-1.5秒,两项相加共需1.2-2.1秒。与3-3.7秒相比,至少还有0.9-1.6秒的安全时间。

可为什么在部队实弹投掷中仍然会发生问题呢?

原因就是指挥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手榴弹意外脱手,而是过了1-2秒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现,使得险情处置时间不够用。指挥员为什么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原因有两个:一,指挥员站的位置不对,使得手榴弹在投掷者手上,从握弹、向后引弹、挥臂、到手榴弹出手这个全过程,中间有一段过程被投掷者本人的身体挡住,使指挥员没有看到全过程。而恰恰在没有看到的这一段过程中,发生了脱手的情况。

二,指挥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手榴弹上,而是习惯性地按平时训练那样,看着前方的落区,当看不到落弹时才回头观察,才发现手榴弹已意外脱手。

针对上述情况,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一,指挥员站在投弹者准备投弹的那只手的侧后1米多的距离,这就能保证投弹的全过程不会被投弹者的身体挡住;

二,在投弹全过程中,指挥员只盯着手榴弹看。

再有一点是实投场地设置和应急方案问题。

有不少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在投掷位置挖了若干个坑,也有的修了若干道墙。

我的体会是:只需垒一道长2米、高不超过0.8米的矮墙,墙两头各有0.5米长的小拐角,投掷后,投掷者和组织者卧倒在矮墙后,就完全能保证安全了。当出现意外失手,如果组织者敢捡拾,就顺手丢到矮墙外,如果组织者不捡拾,就立即拉着投掷者翻滚过矮墙。基本原则是,爆炸时只要人和手榴弹不在矮墙同一侧,就是绝对安全的。有些单位选择向陡峭的下坡投掷,其实,这样更不安全。

手榴弹落地后爆炸,弹片是向四周的上方飞散,这种投掷位置就正好在弹片飞散的反向。而且如果手榴弹意外脱手,落在身边,前面是陡坡悬崖,人往哪里躲?再说应急方案。有些单位制定了多种应急处置方案。其实,紧急情况下,方案越多越容易糊涂,只有一种方案才会反应灵敏。

有人说,都打信息化战争了,还投什么手榴弹?可大家看看电视新闻,世界军队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军,在阿富汗、在伊拉克,主要都是手持步枪、腰挂手雷在巡逻执勤、搜剿作战。再者,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手榴弹的实弹投掷也是必要的。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老兵 粟戎生
粟裕之后,不错
老平民不懂
虎父犬子啊
犬子不至于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什么年代了.还用手榴弹?
老酒鬼 发表于 2012-10-9 22:58
什么年代了.还用手榴弹?
什么时代了 还用手枪步枪卡宾枪 还要用子弹?
什么年代了.还用手榴弹?
步枪的历史更悠久,早就该取消了
远走不高飞 发表于 2012-10-9 23:04
什么时代了 还用手枪步枪卡宾枪 还要用子弹?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永远爱海军 发表于 2012-10-9 23:04
步枪的历史更悠久,早就该取消了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gohorse 发表于 2012-10-9 22:51
犬子不至于吧
越战,打过败仗的
老酒鬼 发表于 2012-10-9 23:10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不可能      手榴弹永远有用
犬子不至于吧
211高地,67军之痛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比如逐屋清剿,拉火一扔了事,枪榴弹操作就要多几个步骤。巷战很有用
以下为转帖求证实: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是1军在1985年2月11号拔点夺下的阵地,67军1985年5月18日与1军换防后,接守了这个阵地。13天后, 1985年5月31日凌晨5点10分,越军第二军区对立足未稳的67军突然发动“M-1”进攻战斗,对老山战场全线猛烈炮击。密集的炮火准备持续了45分钟。5点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越军982团5营在140、 142高地实施佯攻。越军在猛烈准确的炮火掩护下以优势的兵员迅速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阵亡;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这是两山轮战中国军队唯一被俘的军人;班长鲍虎民放弃阵地跳崖后在草丛中潜伏7天后溜回了友邻阵地。越军随后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 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211高地并不大,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当天67军在对昆明军区与总参汇报中说211高地仍在控制中。但时任总参作战部长的隗福临中将表示要亲自去老山检查工作,要67军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

67军没办法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当时的199师师长郑广臣少将(后在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位置上退休)反对冒险出击,认为部队刚接手阵地,对战场情况、地形、敌情都不太熟悉,应该让部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郑广臣说,首战非常重要,不打则已,打则应该必胜,应该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首战。郑广臣的意见非但没有采纳,反而还被67军参谋长粟戎生指责为“畏战”、“动摇”。粟戎生到军长面前告了师长的状。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戎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带军部机关组织 199师595团进行反击。

还有个题外话,粟戎生本来是新提拔才一年的200师师长,战前靠疏通高层就火线提拔当上了67军的参谋长,他的镀金之旅也成了199师官兵的悲情之旅。67军惨败后粟戎生在军参谋长位置上了窝了五年,1990年被平调总参军务部副部长赋闲。

“杨家将”倒台后楚青托粟裕大将的老下级军委张副主席,把粟戎生提拔到他父亲的老部队24军任军长。1997年11月又被提拔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后勤、机关、内务、外事活动)。1999年当了十一年少将后晋升中将军衔。据说“粟戎生同志在工作中结合部队建设和作战训练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10余项。粟戎生同志还是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1985年6月1日,67军由粟戎生组织595团1营在255高地集结伺机向211高地进行反冲击,副营长王朝栋负责一线指挥。凌晨,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第一突击队在的带领下向211出击,与此同时,在一连二排长王忠远带领下的第二突击队从908高地上向 211高地出击。为避免过大的伤亡,采用“添油战术”按照先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的顺序先后组成战斗小组分别出击,二个突击队通过一片凹地直扑向 211高地的1、2号哨位。与此同时,211高地上的越军发现我军的突击队,于是战斗在一瞬间就打响了。居高临下的越军立即向我投弹扫射,密集的子弹象倾盆大雨瞬间而至,同时呼唤炮火对我冲击路段进行火力封锁,我方的炮火也向211高地作压制性炮击。

在255、 211高地上面,双方的炮火打成一团,弹雨横飞。在这段泥泞的冲击路上,有两个副班长先后被击中当场牺牲,在211山脚下的一块5米高的大石下,10余名突击队员牺牲在那里,鲜血与雨水混杂在一片泥泞中,逐渐僵硬的尸体任凭雨水的冲刷。这块大石与我军固守的211高地3号哨位仅15米,剩余的突击队重整后从3号哨位向1、2号哨位出击。在211高地和越军227阵地的接合部,双方又打成一团。在一轮惨烈的战斗后,1、2号哨位相继被收复,在227上面的越军立即进行了增援。随即,刚占领211高地1、2号哨的我突击队就被越军包围。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突击分队被压了下来。幸存的8名突击队员退到3号哨位,8个人中还有5名伤员。越军的炮火极为猛烈,从255通往211的道路被完全封锁,增援部队上不去,上面的8名突击队员也下不来,在211高地3号阵地硬挺的几天后,5名突击队伤员先后死去。在其后的战斗中,越军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我方阵亡军人的尸体示威。事后查明,被吊起的阵亡者为 595团1连的副连长贾柯。越军的行动激起了我方指挥员的怒火!于是,前一批突击队倒下了,后一批突击队接着上,反反复复67军前指要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地向211高地冲击。

在861 电台里,不断听到我方突击队呼喊占领了1号、2号哨位,但其后这些冲上去的突击队大部分不是牺牲就是身负重伤。这时候,双方的炮火都覆盖到255、211 高地上,伴随着炮弹的撕裂声是我冲出去的突击队一批接着一批地倒下,炮火实在太猛烈了,而211高地上的越军也占有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许多发起冲击的突击队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就在满天弹雨中倒下,3连组织3个突击队向上冲,到次日下来,只剩下2个人。为保证在总参作战部隗福临部长到来前夺下211高地,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595团三位副营长在67军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从6.2到6.11,十天的战斗中双方的炮火太猛烈了,我方的突击队员根本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而前指的指挥员还要持续地派突击队上。在根本就不可能夺回211高地的情况下,67军还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员和弹药对211进行不惜任何代价的反复争夺。战斗中,由于越军猛烈炮火的封锁,我方阵亡人员尸体无法抢回,尸横遍野的情景极为凄惨。67军前指下达死命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烈士的遗体抢回来,为此199师还进行了几次掩护性的攻击。在11天的战斗中, 67军199师595团损失惨重:2个营被越军打垮,团连建制完全被打乱,为了增援595团,作为师预备队的597团3连也在毫无胜利希望的冲击中损失惨重。120多名突击队员将生命永远留在了211高地上,轻重伤员不计其数,在211高地附近的大小数百个山洞石隙中到处都有我方突击队的伤员,只是当时我方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坚持还在等着我们的医生去抢救。这次战斗后能自己撤回出发阵地的突击队员不到十分之一……整个595团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被调离前线休整。为接替595团,济南军区在山东紧急组建了598团(三个营分别来自598团、599团、600团、团属炮兵连来自76师)接替595团。

从地形上看,211高地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但因为211高地是67军从1军手中接过来的,67军首长就认为不能丢失,将大量的有生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越军的炮火中,6.11之所以惨败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67军199师595团在211高地失利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全军一片哗然!然而对那次战斗中阵亡的 595团人员来说,遗憾不仅如此,在这些在身前已经为国尽忠的官兵中,大部分人身后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荣誉。在济南军区轮战部队近百位被授予一二级英模和荣立一等功的烈士名单中,除了贾柯外,鲜见在6.11战斗中阵亡的595团官兵名字。

199 师全师上下对67军军首长极其愤怒,一大批干部战士联名告状,告到军委总部,指责军参谋长不听部队的意见,纸上谈兵,造成部队首战的严重失利。总部先后派总参军训部长石侠等人前往调查。调查后肯定了并非199师领导惧战,而是当时军首长不能正确的判断敌情我情,越级指挥,失利后又把责任推给师里是不对的,对67军提出了严厉批评。粟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带着军机关的人撤回了军部。199师师长郑广臣恢复了指挥权,以后的战斗就由199师师部组织指挥了。

郑广臣组织199师开始熟悉战场、熟悉当面越军战斗特点,整理部队,开展针对性训练。一直到三个月后的9月8日,199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17个人组成的突击队发起白昼奇袭,于上午十点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悬崖下爬上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以两人轻伤的代价全歼211高地7名越军。其后越军报复性炮击,造成副连长原明左眼受伤失明,突击队两名班长受伤后在送往救护所的途中牺牲。

67军因为5.31惨败还搞出一个十年对越战争绝无仅有的事来。一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早饭时进入军指挥所的饭堂向粟戎生开枪。粟躲得快藏在了餐桌下面,没有受伤。粟的警卫员却被打死了,67军军长张志坚肩胛骨贯通伤,当场还打伤10 多名官兵。整个场面大乱,都以为是越南方面的特工队摸上来了钻进前指偷袭,几天后都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而这名战士从现场全身而退,几天后才在军指挥所后面的水窖里发现了他自杀了,还抱着冲锋枪,由于时间长人已经炮得发了,很臭很臭。67军又一次被全军通报。

事发后中央军委、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以及济南军区纷纷派要员来67军前指调查事故原因,张志坚在医院接受调查时哭着说: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战士会拿枪打自己的军长
以下为转帖求证实: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是1军在1985年2月11号拔点夺下的阵地,67军1985年5月18日与 ...
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健、苏进的儿子苏铁山关于这事儿有篇辟谣文可看看。
颜丑文良 发表于 2012-10-10 02:15
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健、苏进的儿子苏铁山关于这事儿有篇辟谣文可看看。
有连接吗?
老酒鬼 发表于 2012-10-9 23:10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50米范围内你也用枪榴弹?
隔壁房间里你也用枪榴弹?
前几天有人发过MD士兵的实战视频,里面手榴弹的使用还是不少的,
据说乃虎父犬子的典型啊。


重复了 编辑掉

重复了 编辑掉
有连接吗?
2006年12月8日,我受清华大学同学委托,请陈知建将军(陈赓大将之子)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作“长征精神”讲座。在“讲座”最后,同学们自由提问时,又有一位同学也提问了有关粟戎生的上述流言。当时陈知建实事求是的为粟戎生作了澄清。   为了回答朋友的询问,也为了搞清事实,最近一段时间,我访问了陈知建将军等当时在云南老山前线的知情者。现将了解到的事实略加整理,供朋友们参阅。   事实的真相   一、1985年5月,67军到云南前线接替1军防务。当时粟戎生任67军参谋长。所谓“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67军惨败内幕”所云“当时199师师长郑广臣反对冒险出击……被粟戎生说成‘畏战’、‘动摇’,粟到军长处告了郑师长,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指挥199师595团进行攻击……”完全不是事实。事实是:当时67军是根据军区前指的作战命令由军长张志坚下达的作战命令,199师师长郑广臣根据军长的命令也下达了作战命令,595团等,以及营、连均逐级下达了作战命令,并组织了作战行动。粟戎生作为军参谋长当时从未越过任何一级直接指挥作战行动。   二、所谓“211高地惨败后,一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早饭时进入军指挥所,向粟戎生开枪,粟躲在桌子下未负伤,67军军长等十多名官兵负伤。”也是移花接木的编造。   事实是:这个行凶的战士是67军司令部管理处的招待员,从未上过前线,行凶前这个战士跟驻地的老乡打架,军司令部管理处长批评他:“你有本事到前线跟敌人打去。”此事成为导火索,该战士走了极端。   该战士拿了一支冲锋枪,在军部吃晚饭时,从窗户向室内扫射;造成军长张志坚等多人负伤,一战士死亡。   该战士留下一封“绝笔信”,内容大意是“我(该战士从农村入伍)参军是为了谋一个出路,没想到却上了战场,出路没谋到,搞不好还得死,……全军那么多部队为什么别的部队不到前线来,就是67军的军领导好大喜功,主动向军委要求上战场,自己今天的命运完全是军领导造成的……”   所谓“这名战士从现场全身而退。几天后才在军指挥所后面的水窖里发现他自杀了,还抱着冲锋枪,由于时间长,人已经泡发了,很臭很臭。”也是编造的故事,不符合逻辑。事实是:该战士行凶后,即躲进水窖自杀,第二天一早尸体即运走。   三、所谓“还有一个题外话,粟是提拔才一年的200师师长,战前靠疏通高层,才火线提为67军参谋长。”也是恶意编造。事实是:粟戎生83年初任200师师长,干得很有成绩。临战前为了考验他,济南军区组织了一个万人千车大演习,由他来筹划、指挥,也干得不错,未翻一车,未伤一人,于是才提拔他任67军参谋长(1985年)。   四、陈知建将军告诉我:粟戎生在老山前线反映很好,在领导干部中粟戎生是最熟悉敌情我情,下基层最多、时间最长的领导干部。   结束语   为了使朋友们更客观准确的了解粟戎生,笔者将粟戎生的简历录下,供朋友们参阅。   1961年——1966年1月,哈军工导弹系学员。   1966年1月——1970年1月地空导弹部队任战士、班长、技师、排长,参加抗美援越和国土防空作战,在1967年击落美侦察机作战中荣立三等功。   1970年1月——1983年1月,在陆军野战部队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参谋、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在连长任上荣立三等功。   1983年1月——1983年5月,在总参炮兵研究所任研究员。   1983年5月——1989年1月,在陆军野战部队任师长、军参谋长,其间85年2月至86年6月参加老山防御作战。   1989年1月——1993年1月任总参军务部副部长。   1993年1月——1998年8月任集团军长。   1998年8月——2006年1月任军区副司令员。   现已退休,但仍在为部队装备技术的改进贡献力量。   从简历中朋友们可以看出,粟戎生从军45年,从战士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多次立功,最后升任军区副司令员,并无越级提拔的痕迹。更何况,他在各个单位均干出了成绩,均有好评。   另据了解,《沙场点兵》电视连续剧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原型就是粟戎生
辟谣文只对其中一小部分辟谣,并没有说服力
yxy123 发表于 2012-10-10 08:41
辟谣文只对其中一小部分辟谣,并没有说服力
以我的看法,官版跟原版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同事一个亲戚在某市当市长,土生广东人官方资料却是北方某市。还有最近附近发生了一起折了两位数的交通,我妹夫也有参与救援,但新闻却是个数。嗯,等等,门铃响了,,,
我不了解事实 我不发言
yxy123 发表于 2012-10-10 08:32
2006年12月8日,我受清华大学同学委托,请陈知建将军(陈赓大将之子)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作“长征精神”讲 ...
不管官方提供的史料多么严谨准确,也不会阻止某些人继续散布那些从逻辑上荒诞不经的谣言。
gohorse 发表于 2012-10-9 22:51
犬子不至于吧
在云南前线一败涂地
老酒鬼 发表于 2012-10-9 23:10
手榴弹应该枪榴弾代替
手榴弹还能做诡雷,你叫枪榴弹情何以堪....
且先不说某些事有呀没呀滴,也不至于人家每次出来都来一遍吧……
许多新兵扔手榴弹时因为紧张,手榴弹脱手落在身后或者跟前的事情比较常见,扔歪就是更加普遍了。
如果是你,第一次手里拿爆竹扔的人,手里拿个大号爆竹准确投向1米外的桶里,10个人有8个人都会投歪的。

所以扔手榴弹的训练不仅仅是实战有用,用来训练心理承受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木柄手榴弹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拉环勾砸小指头上投出去,卵形手雷上面有个保险条,松手后才引信才开始计时。
记得,好像听过粟将军的报告
wjd 发表于 2012-10-9 22:49
虎父犬子啊
莫非你知道什么内幕?还是少打了个“无”字?
七日七色 发表于 2012-10-10 10:14
莫非你知道什么内幕?还是少打了个“无”字?
你知道李景隆么
大块豆腐 发表于 2012-10-10 09:11
不管官方提供的史料多么严谨准确,也不会阻止某些人继续散布那些从逻辑上荒诞不经的谣言。
那篇所谓的“辟谣帖”回避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211高地战斗是不是一场败仗
第二,如果是一场败仗,谁应当为此负责

回避了这两个问题,所谓的辟谣就根本不可能,不过是搅浑水而已。

到底是老兵。
wjd 发表于 2012-10-10 10:16
你知道李景隆么
知道啊,so?
老酒鬼 发表于 2012-10-9 22:58
什么年代了.还用手榴弹?
对呀,现在都改嘴炮了
yxy123 发表于 2012-10-10 10:17
那篇所谓的“辟谣帖”回避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211高地战斗是不是一场败仗
他当是是参谋厂,不是军长。


211高地战斗照片





211高地战斗照片

1254237684550.jpg (169.88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10 10:24 上传


1254237699420.jpg (54.6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10 10:24 上传


1254237822875.jpg (130.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10 10:24 上传


er.jpg (51.8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10 10:2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