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天朝的弹射座椅系列,从1到X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19:42
中国的弹射座椅,真正起步,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HTY-3型火箭弹射座椅 ,当时可以在100米、400公里的包线弹射,而HTY-5、HTY-6第三代弹射座椅采用了双态程序控制技术、椅背火箭技术、微爆穿盖技术及人/椅出舱后稳定等高、新、尖技术,最大救生包线已达1100千米/小时,改善了低空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其部分性能与国外现行装备水平基本相当。 负16度应该不会让思广没有机会的,所以JJ7上一定不是HTY-5、HTY-6。

1969年11月,决定研制新型的弹射座椅。弹射座椅技术指标为:零高度和零速度-水平飞行表速为1000千米/小时能安全救生。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座椅采用轻型钣金结构,主伞安放在椅背内,在头靠箱中装大、小减速稳定伞,椅盆能自动升降调节,装有惯性肩带锁,采用火箭弹射器为动力等,适用于歼6Ⅱ、歼7、强5等飞机。经过3年多的努力,1973年10月设计命名,经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
随着歼7飞机的改型,在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加装了火箭包,改装了分离操纵系统,采用新型救生-10甲救生伞和稳定-3减速稳定伞,从而改善了弹射座椅的性能。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座椅性能良好。1979年10月,经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设计命名,命名为HTY-2型火箭弹射座椅,供歼7Ⅱ飞机使用。该型弹射座椅多次弹射成功,在飞机应急状态下拯救了数名飞行员生命,并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1973年3月,歼8飞机火箭弹射座椅的研制工作开始。该弹射座椅的主要指标为:平飞安全弹射救生速度为0-850千米/小时,平飞安全救生高度为零高度到飞机升限。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取强制开伞技术,用射伞枪射出稳定伞和主伞,以缩短开伞过程,提高弹射座椅的低空救生性能和救生成功率。采用弹射筒加火箭包的组合动力装置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弹射操纵系统及分离系统。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弹射座椅性能良好,接近世界同类先进产品的性能。1979年12月,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歼8飞机火箭弹射座椅设计命名,命名为HTY-3型火箭弹射座椅。

1983年3月,一架装有HYT-3型座椅的歼8飞机在空中出现故障,几乎垂直向下坠落到离地面1800米时,飞行员被迫弹射跳伞并安全着陆。HTY-3弹射座椅于1980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根据歼7Ⅲ飞机改型的需要,对救生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HTY-3型座椅基础上作了6项重大改进:采用小冲量火箭包、新型救生-13型救生伞、新型的QKS-7开锁器、简单方便的限腿带,并改进了海上救生包,使椅盆下移而提高了座高。通过这些改进,使该弹射座椅的各项指标和安全性能等得到了改善,达到了零高度、零速度和最大速度为1000千米/小时的要求。该座椅1984年底设计命名,被命名为HTY-4型火箭弹射座椅。

HTY-5型火箭弹射座椅能保证在飞机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的很大范围内救护飞行员,包括起飞、着陆滑跑和零高度、零速度和

最大速度为1000千米/小时的状态。

HTY-6C火箭弹射座椅是为满足歼7MG飞机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先进火箭弹射座椅。

  HTY-6C型火箭弹射座椅具有平飞姿态下零高度至飞机升限、零速度至1100千米/小时速度范围的安全救生能力。同时,由于配备了QKS-14双态控制器,可以根据弹射时不同的飞行速度,确定不同的人/椅分离时间,使HTY-6C火箭弹射座椅具有良好的低空不利姿态的安全救生能力,不利姿态下的安全救生包线。该座椅采取了穿盖弹射技术。


  HTY-TA型座椅为K8飞机配套的串列式弹射座椅,标牌为TY-7A(Q)的前座椅装在飞机前舱,标牌为TY-7A(H)的后座椅装在飞机后舱,前后座舱之间设置有指令弹射系统。

HTY-7A型弹射座椅在不同飞行高度、速度和飞行轨迹条件下,为乘员提供了零高

度-零速度,零高度-高速度(1000千米/小时)、高空(1500米)-高速(1000千米/小时)时的安全救生。

  座椅启动后,装在座椅左侧骨架上部的破盖枪先行破碎舱盖,而装在伞箱两侧的穿盖器为座椅离舱清除弹射通道。
TY-8弹射救生系统是在吸收了俄罗斯K-36座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飞行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改进而研制的第三代弹射救生系统。TY-8救生系统具有良好的出舱姿态稳定性,优越的高速气流防护性及较高的可靠性,其救生速度、高度范围大,救生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其主要技术指标,弹射速度0-1400千米/小时,弹射高度0-25千米,弹射筒工作最大过载≤20g,射救生伞时间0.7-2.45秒,救生性能可满足美军标MIL-S-18471G的要求。

那么,在新世纪里,据说我天朝空军还装备了全新的X系列弹射座椅,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X型弹射座椅,以国外三种先进弹射座椅(美国的ACES-2、S4S弹射座椅和英国MK-12弹射座椅)的技术指标和先进技术为起点,专门设计了出舱稳定装置、电子式程序控制器、新型弹射机构、椅背火箭、新型救生伞、稳定伞、高速挡臂器等多种新部件和穿盖弹射等多项新技术。该型弹射座椅提高了低空低速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扩大了高速弹射救生包线,提高了座椅系统的综合性能,构成了一代新型火箭弹射座椅,达到了目前世界高性能座椅的先进水平。其重大创新成果包括: 突破了敞开式弹射座椅高速为1100千米/小时的救生包线,达到高速为1200千米/小时包线;同时解决了强大气流对人/椅系统出舱后的稳定性,而且解决了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首次在我国采用电子程序控制器,大幅度提高了低空低速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如飞机处于俯冲、滚转、侧滑、倒飞等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 人/椅系统弹射出舱后,人/椅分离前处于"直立"的稳定姿态,因此,具有开伞时间短、高度损失小的优点。

2005年,X型火箭弹射座椅经受了真人实战考核,已应用于"枭龙"等飞机,2004年被评为国防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的弹射座椅,真正起步,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HTY-3型火箭弹射座椅 ,当时可以在100米、400公里的包线弹射,而HTY-5、HTY-6第三代弹射座椅采用了双态程序控制技术、椅背火箭技术、微爆穿盖技术及人/椅出舱后稳定等高、新、尖技术,最大救生包线已达1100千米/小时,改善了低空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其部分性能与国外现行装备水平基本相当。 负16度应该不会让思广没有机会的,所以JJ7上一定不是HTY-5、HTY-6。

1969年11月,决定研制新型的弹射座椅。弹射座椅技术指标为:零高度和零速度-水平飞行表速为1000千米/小时能安全救生。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座椅采用轻型钣金结构,主伞安放在椅背内,在头靠箱中装大、小减速稳定伞,椅盆能自动升降调节,装有惯性肩带锁,采用火箭弹射器为动力等,适用于歼6Ⅱ、歼7、强5等飞机。经过3年多的努力,1973年10月设计命名,经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
随着歼7飞机的改型,在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加装了火箭包,改装了分离操纵系统,采用新型救生-10甲救生伞和稳定-3减速稳定伞,从而改善了弹射座椅的性能。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座椅性能良好。1979年10月,经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设计命名,命名为HTY-2型火箭弹射座椅,供歼7Ⅱ飞机使用。该型弹射座椅多次弹射成功,在飞机应急状态下拯救了数名飞行员生命,并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1973年3月,歼8飞机火箭弹射座椅的研制工作开始。该弹射座椅的主要指标为:平飞安全弹射救生速度为0-850千米/小时,平飞安全救生高度为零高度到飞机升限。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取强制开伞技术,用射伞枪射出稳定伞和主伞,以缩短开伞过程,提高弹射座椅的低空救生性能和救生成功率。采用弹射筒加火箭包的组合动力装置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弹射操纵系统及分离系统。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弹射座椅性能良好,接近世界同类先进产品的性能。1979年12月,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歼8飞机火箭弹射座椅设计命名,命名为HTY-3型火箭弹射座椅。

1983年3月,一架装有HYT-3型座椅的歼8飞机在空中出现故障,几乎垂直向下坠落到离地面1800米时,飞行员被迫弹射跳伞并安全着陆。HTY-3弹射座椅于1980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根据歼7Ⅲ飞机改型的需要,对救生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HTY-3型座椅基础上作了6项重大改进:采用小冲量火箭包、新型救生-13型救生伞、新型的QKS-7开锁器、简单方便的限腿带,并改进了海上救生包,使椅盆下移而提高了座高。通过这些改进,使该弹射座椅的各项指标和安全性能等得到了改善,达到了零高度、零速度和最大速度为1000千米/小时的要求。该座椅1984年底设计命名,被命名为HTY-4型火箭弹射座椅。

HTY-5型火箭弹射座椅能保证在飞机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的很大范围内救护飞行员,包括起飞、着陆滑跑和零高度、零速度和

最大速度为1000千米/小时的状态。

HTY-6C火箭弹射座椅是为满足歼7MG飞机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先进火箭弹射座椅。

  HTY-6C型火箭弹射座椅具有平飞姿态下零高度至飞机升限、零速度至1100千米/小时速度范围的安全救生能力。同时,由于配备了QKS-14双态控制器,可以根据弹射时不同的飞行速度,确定不同的人/椅分离时间,使HTY-6C火箭弹射座椅具有良好的低空不利姿态的安全救生能力,不利姿态下的安全救生包线。该座椅采取了穿盖弹射技术。


  HTY-TA型座椅为K8飞机配套的串列式弹射座椅,标牌为TY-7A(Q)的前座椅装在飞机前舱,标牌为TY-7A(H)的后座椅装在飞机后舱,前后座舱之间设置有指令弹射系统。

HTY-7A型弹射座椅在不同飞行高度、速度和飞行轨迹条件下,为乘员提供了零高

度-零速度,零高度-高速度(1000千米/小时)、高空(1500米)-高速(1000千米/小时)时的安全救生。

  座椅启动后,装在座椅左侧骨架上部的破盖枪先行破碎舱盖,而装在伞箱两侧的穿盖器为座椅离舱清除弹射通道。
TY-8弹射救生系统是在吸收了俄罗斯K-36座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飞行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改进而研制的第三代弹射救生系统。TY-8救生系统具有良好的出舱姿态稳定性,优越的高速气流防护性及较高的可靠性,其救生速度、高度范围大,救生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其主要技术指标,弹射速度0-1400千米/小时,弹射高度0-25千米,弹射筒工作最大过载≤20g,射救生伞时间0.7-2.45秒,救生性能可满足美军标MIL-S-18471G的要求。

那么,在新世纪里,据说我天朝空军还装备了全新的X系列弹射座椅,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X型弹射座椅,以国外三种先进弹射座椅(美国的ACES-2、S4S弹射座椅和英国MK-12弹射座椅)的技术指标和先进技术为起点,专门设计了出舱稳定装置、电子式程序控制器、新型弹射机构、椅背火箭、新型救生伞、稳定伞、高速挡臂器等多种新部件和穿盖弹射等多项新技术。该型弹射座椅提高了低空低速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扩大了高速弹射救生包线,提高了座椅系统的综合性能,构成了一代新型火箭弹射座椅,达到了目前世界高性能座椅的先进水平。其重大创新成果包括: 突破了敞开式弹射座椅高速为1100千米/小时的救生包线,达到高速为1200千米/小时包线;同时解决了强大气流对人/椅系统出舱后的稳定性,而且解决了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首次在我国采用电子程序控制器,大幅度提高了低空低速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如飞机处于俯冲、滚转、侧滑、倒飞等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 人/椅系统弹射出舱后,人/椅分离前处于"直立"的稳定姿态,因此,具有开伞时间短、高度损失小的优点。

2005年,X型火箭弹射座椅经受了真人实战考核,已应用于"枭龙"等飞机,2004年被评为国防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今年掉了不少飞机啊,飞行员损失大啊。
一年平均差不多到两位数了
学习了,希望国产弹射座椅质量越来越好,使用次数越来越少。天佑飞飞们。
HTY-2型火箭弹射座椅,供歼7Ⅱ飞机使用。该型弹射座椅多次弹射成功,在飞机应急状态下拯救了数名飞行员生命,并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
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