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出身于妓女的一位著名女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7:41
别看妓女生活在“红灯区”,她们却是古老的“灰色阶层”。再红的妓女也是昙花一现,金贵不了十来年,人老珠黄之后,连个立足葬身的地方都没有。虽说有些妓女回头从良,可惜,大部分并不幸福,或者像残花败柳一样被抛弃,或者像个受气包儿似的,混日子。有什么办法呢?女人一老,就急剧贬值,何况污水泥沼,自己并不清白哩。



     指望妓女干能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难;但也有极为罕见的特例,妓女照样可以凭借自己的“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0408_358677.jpg梅兰芳把“妓女出身的将军”搬上了舞台 传统京剧有一出保留剧目《抗金兵》,梅兰芳先生在“自述”中提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鼓舞中国人的抗战斗争,他特意排演了以梁红玉为题材的京剧《抗金兵》。这出新编历史剧目,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台”登场。 梅兰芳动情地回忆道:“我为了反对日本侵略,演出《抗金兵》的梁红玉,当我擂完鼓,下山与金兵交锋时,仿佛到了抗日战线的前哨……”足见梁红玉这位妓女出身的“将军”,是国难当头的精神偶像。妓女怎么了?她爱国杀敌,同样属于被万代尊崇的“民族脊梁”。 梁红玉,淮安楚州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也就是1102年,卒于1153年。虽然家里获罪,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甚至到了卖女为娼的地步,但是,父亲和爷爷生前都是满身硬功的大宋将领,只因平灭方腊之乱,贻误了战机,最终,双双掉了脑袋。
0408_358686.jpg皮影:梁红玉击鼓战金兵 受家庭影响,梁红玉从小就武功倍儿棒!别看是个娇滴滴的漂亮女子,早就学成了拉弓射箭、跨马征杀的本领。她原本就是个“将军坯子”,不过是“误落风尘若许年”。这回,傍上了当世的英雄豪杰,自然要尽心辅弼,建功立业。在韩世忠的权力发酵下,梁红玉的英雄基因迅速地复活了。 《宋史》里专门为梁红玉的丈夫、名两宋名将韩世忠作传,说这个延安籍小伙子“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小伙子好斗,不服约束,在花街柳巷认识了梁红玉。 当时,梁红玉因为家庭贫困,流落风尘,她在京口被迫充当“营妓”,也就是州府直辖的官方妓院。梁红玉浓妆艳抹,却没有普通妓女的脂粉气,她倾慕当代英雄,一见那些胁肩谄笑的花花公子就恶心,哪还有接客的兴趣?她“白眼向天”的姿态,竟成为“营妓一景”。

0408_358688.jpg梁红玉擂鼓助阵 平定方腊之后,朝廷慷慨劳师,京口的“营妓”也红灯高挂,开始慰劳有功将士。韩世忠和梁红玉当夜邂逅,由此一见倾心。可惜,当时韩世忠只是军营里一个小毛毛官儿,根本养活不了这个未婚妻,直到后来掌握了权柄,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 这一对爱国夫妻,居然特立独行,在“投降派”、“求和派”、“骑墙派”得势的两宋之交,打出了汉人的威风。当然,最著名的战绩,就是梅兰芳先生演绎的那段《抗金兵》。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和梁红玉奉命镇守京口,与金兵大战黄天荡,梁红玉“亲执桴鼓”,指挥作战,率八千精兵,将金兀术10万军队围困在黄天荡。


0408_358689.jpg梁红玉祠 为了迎击金兀术的军队,韩世忠和梁红玉相约,妻子在中军楼船上指挥,丈夫带兵分割截杀金国军队。在火光冲天、箭如雨发的战场上,梁红玉泰然自若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甚至还为韩世忠及其部下擂故助威。生死,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要杀敌人,只要能胜利!一个女人的力量,足以使宋军弟兄拼死效力。 黄天荡一仗,赢了!不可一世的金兀术差一点死无葬身之地。现代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历代战争,无论受害者,还是反抗者,都没有离开女性。恐怕不会有人在意梁红玉是不是妓女了,更没有人对她不幸的风尘岁月指手画脚了。 男女都一样,英雄,从来不问出身。只要你做了于国、于民、于时代有意的大事,中国人就舍得为妓女立“活祠”,年年烧香,岁岁继嗣。 韩世忠辞官后,和梁红玉归隐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抑郁而终。夫妇俩合葬在苏堤的灵岩山下。二人去世后,宋孝宗真地下令竖碑建祠纪念他们。梁红玉的家乡父老也给这位女中豪杰,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 淮安梁红玉祠在淮安县淮城镇北辰坊,淮扬公路南侧,有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的祠堂。祠堂为瓦房三间,坐北朝南,有围墙,门楣嵌有“梁红玉祠”四字,几经兴废,1982 年重建。巾帼英雄梁红玉出生于此,因梁红玉排行第七,故俗称“七奶奶庙”。祠内有梁红玉塑像,旁有一副对联“青眼识英雄,寒素有何嫌,忆当年北房鸥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别看妓女生活在“红灯区”,她们却是古老的“灰色阶层”。再红的妓女也是昙花一现,金贵不了十来年,人老珠黄之后,连个立足葬身的地方都没有。虽说有些妓女回头从良,可惜,大部分并不幸福,或者像残花败柳一样被抛弃,或者像个受气包儿似的,混日子。有什么办法呢?女人一老,就急剧贬值,何况污水泥沼,自己并不清白哩。



     指望妓女干能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难;但也有极为罕见的特例,妓女照样可以凭借自己的“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0408_358677.jpg梅兰芳把“妓女出身的将军”搬上了舞台 传统京剧有一出保留剧目《抗金兵》,梅兰芳先生在“自述”中提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鼓舞中国人的抗战斗争,他特意排演了以梁红玉为题材的京剧《抗金兵》。这出新编历史剧目,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台”登场。 梅兰芳动情地回忆道:“我为了反对日本侵略,演出《抗金兵》的梁红玉,当我擂完鼓,下山与金兵交锋时,仿佛到了抗日战线的前哨……”足见梁红玉这位妓女出身的“将军”,是国难当头的精神偶像。妓女怎么了?她爱国杀敌,同样属于被万代尊崇的“民族脊梁”。 梁红玉,淮安楚州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也就是1102年,卒于1153年。虽然家里获罪,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甚至到了卖女为娼的地步,但是,父亲和爷爷生前都是满身硬功的大宋将领,只因平灭方腊之乱,贻误了战机,最终,双双掉了脑袋。
0408_358686.jpg皮影:梁红玉击鼓战金兵 受家庭影响,梁红玉从小就武功倍儿棒!别看是个娇滴滴的漂亮女子,早就学成了拉弓射箭、跨马征杀的本领。她原本就是个“将军坯子”,不过是“误落风尘若许年”。这回,傍上了当世的英雄豪杰,自然要尽心辅弼,建功立业。在韩世忠的权力发酵下,梁红玉的英雄基因迅速地复活了。 《宋史》里专门为梁红玉的丈夫、名两宋名将韩世忠作传,说这个延安籍小伙子“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小伙子好斗,不服约束,在花街柳巷认识了梁红玉。 当时,梁红玉因为家庭贫困,流落风尘,她在京口被迫充当“营妓”,也就是州府直辖的官方妓院。梁红玉浓妆艳抹,却没有普通妓女的脂粉气,她倾慕当代英雄,一见那些胁肩谄笑的花花公子就恶心,哪还有接客的兴趣?她“白眼向天”的姿态,竟成为“营妓一景”。

0408_358688.jpg梁红玉擂鼓助阵 平定方腊之后,朝廷慷慨劳师,京口的“营妓”也红灯高挂,开始慰劳有功将士。韩世忠和梁红玉当夜邂逅,由此一见倾心。可惜,当时韩世忠只是军营里一个小毛毛官儿,根本养活不了这个未婚妻,直到后来掌握了权柄,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 这一对爱国夫妻,居然特立独行,在“投降派”、“求和派”、“骑墙派”得势的两宋之交,打出了汉人的威风。当然,最著名的战绩,就是梅兰芳先生演绎的那段《抗金兵》。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和梁红玉奉命镇守京口,与金兵大战黄天荡,梁红玉“亲执桴鼓”,指挥作战,率八千精兵,将金兀术10万军队围困在黄天荡。


0408_358689.jpg梁红玉祠 为了迎击金兀术的军队,韩世忠和梁红玉相约,妻子在中军楼船上指挥,丈夫带兵分割截杀金国军队。在火光冲天、箭如雨发的战场上,梁红玉泰然自若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甚至还为韩世忠及其部下擂故助威。生死,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要杀敌人,只要能胜利!一个女人的力量,足以使宋军弟兄拼死效力。 黄天荡一仗,赢了!不可一世的金兀术差一点死无葬身之地。现代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历代战争,无论受害者,还是反抗者,都没有离开女性。恐怕不会有人在意梁红玉是不是妓女了,更没有人对她不幸的风尘岁月指手画脚了。 男女都一样,英雄,从来不问出身。只要你做了于国、于民、于时代有意的大事,中国人就舍得为妓女立“活祠”,年年烧香,岁岁继嗣。 韩世忠辞官后,和梁红玉归隐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抑郁而终。夫妇俩合葬在苏堤的灵岩山下。二人去世后,宋孝宗真地下令竖碑建祠纪念他们。梁红玉的家乡父老也给这位女中豪杰,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 淮安梁红玉祠在淮安县淮城镇北辰坊,淮扬公路南侧,有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的祠堂。祠堂为瓦房三间,坐北朝南,有围墙,门楣嵌有“梁红玉祠”四字,几经兴废,1982 年重建。巾帼英雄梁红玉出生于此,因梁红玉排行第七,故俗称“七奶奶庙”。祠内有梁红玉塑像,旁有一副对联“青眼识英雄,寒素有何嫌,忆当年北房鸥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
很多小说上都说梁红玉死在韩世忠之后,但是其实梁红玉死于绍兴五年。
我转贴一下百度百科里关于梁红玉的介绍把: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人物生平
  梁红玉(1102-1135) ,汉族。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还有一种,在韩世忠死后两年后郁郁而终,后来,宋孝宗将夫妻合葬)








人物传记
  出身风尘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生于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对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
  方腊之乱,祸延六州五十二县,戕害百姓二百多万,他败亡后所掠妇人自他的巢穴中逃出,全身赤裸,自缢于林中的,相望百多里。朝廷以童贯、谭稹统率大军镇压,方腊最后被一位小校所捉,这个小校就是韩世忠。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胆,为人耿介,尤喜济人急难,是一个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
  童贯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韩世忠在众多将领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独自显得闷闷不乐,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借,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
  飞马传诏,平定叛乱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宗泽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收复北方失地,宋高宗赵构置之不理,苟安江左,宗泽临死时大呼:“过河!”成为千古憾事,南宋不去收复北方失地,金军就不断南攻,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几次出逃。建炎三年,金军在粘没喝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以为妇人孺子执政,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压在内。
  韩世忠起兵后,和梁红玉两人相亲相爱,转战各地,后来梁红玉有了身孕,便留在京城,想不到竟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韩世忠善于用兵,作战勇敢,威名素著,苗傅等人对他颇为忌惮,对梁红玉母子颇为客气。
  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的行动已是毫无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裕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这里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苗傅听后大喜,认为是一条好计,立即派梁红玉出城,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况后,当即会同刘浚、刘俊,带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他们夫妇,立即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
  桴鼓亲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见再待下去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wang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战区司令(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虽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过韩世忠的。韩世忠所部的宋军在金军南下时已经败过一阵。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所以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
  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也许有人要问梁红玉不就是在打仗时敲敲鼓吗,有什么了不起呢?
  打仗并不是光人多就行了。人再多,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也不过是打群架罢了。要协调大兵团的行动,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作战可以用步话机下达命令。古代就全靠旗帜和金鼓。所谓“闻鼓则进,鸣金收兵”不过是笼统的说法。不同的鼓点其实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红玉亲自击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挥整个舰队。在古代战争中,鼓手和旗手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梁红玉站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当然大大鼓舞了士气。
  从梁红玉指挥整个舰队来看,梁红玉肯定是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的。那么她的军事才能从哪里来的呢?有些书认为她的祖上是武将,所以梁红玉有家传武功。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分析过,不过是在她出名后为她脸上贴金而已。其实梁红玉既然长在军营,耳濡目渲,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的。她与韩世忠结婚后随其转战南北,必然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指点。再加上一点天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韩世忠一口回绝。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
  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宗弼趁机凿通湮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史书上说这30里是一夜凿成,未免夸大。金军被困在黄天荡里几十天,这条河道当是用了这几十天的功夫才凿成。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飞的阻击。不得已折回长江继续北渡。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
  连战皆胜让韩世忠非常骄傲,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议利用海船无风难以开动这一点,选一个无风的天,向宋军攻击定能取胜。我们不知道历史上诸葛亮有没有真的设坛借过东风。宗弼倒是设过坛祈求无风。在这个仪式中,宗弼杀白马,割破自己的额头,又将掳掠来的妇女开膛剖腹,挖出心脏祭祀上天。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特别垂青宗弼,还是给女人的心吓坏了。第二天真的没有风了。宗弼立即率领舰队向宋军发动总攻。金军以小舟纵火,用火箭射击宋军的船帆。宋军的海船无法开动都成了金军火箭的靶子。不一时全部都被烧毁。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应该是不错了。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弹劾归弹劾,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当然不会处罚韩世忠。反而不断地升韩世忠的官。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经过战乱的浩劫,楚州当时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在寻找野菜充饥时,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发现马吃蒲茎,便亲自尝食,并发动军民采蒲茎充饥。淮人食用“蒲儿菜”,相传即从梁红玉始。蒲儿菜因此称作“抗金菜”。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英勇战死
  说到梁红玉的结局,后世的笔记小说和各种话本往往说梁红玉是在韩世忠辞去军权后共同归隐山林,白头谐老,最后在韩世忠死后两年才病死。这虽然反映了后世对女英雄结局的美好愿望,但与历史不符。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研究,梁红玉是在绍兴五年 (1135)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死去的。
  绍兴五年,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 日)遇伏遭到金军围攻,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据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另一说是被奸细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痢疾不止而死。
  1151年,韩世忠病逝。梁红玉的遗体被迁到苏州。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杨国夫人传
  杨国者,故韩忠武王之妾也,梁姓。
  杨国家楚州。生有神力,可张二十石弓,射二百步而无虚发。及长,以父罪并坐收,流寓京口为营妓。然任侠好义,无娼
气。
  杨国为妓时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大惊,复视之,乃一军汉也。异之,延入幕,问其姓名,忠武王也。杨国以其必成大器,乃自赎妾之。
  靖康间,忠武以团练使兴义兵勤王,杨国襄赞军务,军中皆称“女团练”。建炎三年,扈从统制苗傅反。三月戊戌,忠武所部发平江。兵少,至秀州,称病不行,造云梯,治器械,傅等始惧。时世杨国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朱胜非绐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抚忠武,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召杨国入,封安国夫人,俾迓忠武,速其勤王。杨国疾驱出城,一日夜会忠武于秀州,痛陈利害。未几,明受诏至,忠武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进兵益急,乱遂平。杨国以功论,封护国夫人。
  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忠武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忠武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忠武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杜充以建康降敌,兀术自广德破临安,帝如浙东。忠武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
  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帝谓辅臣曰:“此吕颐浩在会稽,尝建此策,忠武不谋而同。”赐亲札,听其留。会上元节,就秀州张灯高会,忽引兵趋镇江。及金兵至,则忠武军已先屯焦山寺。金将李选降,受之。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杨国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尽归所掠假道,不听;请以名马献,又不听。挞辣在潍州,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忠武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
  后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忠武仅八千余人。杨国以兀术遁去,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帝优裕之,凡六赐札,褒奖甚宠。又封梁夫人为杨国夫人,领护国,杨国两国俸。以女子而得两国者,唯梁氏一人也。
  绍兴五年,忠武进少保,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杨国在军中襄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杨国自领一军,号“娘子军”,用唐平阳公主前例也。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数战于山阳,宿迁,皆胜,威名动于天下。金人忌之。八月丁卯战金人于淮水,遇伏。金军百倍于己。突围不得。身被数创,肠自腹间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顾左右曰:“今日得报君恩”。乃突击。敌以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遗体,数人各得其一体。金人曝其尸于市三日。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杨国残骸,遗忠武。忠武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忠武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杨国迁葬苏州灵岩。
  若杨国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天赐忠武,杨国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然功败垂成,惜哉!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觝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靖康间,二帝北狩,河北全失,世忠以团练使兴兵勤王。梁氏居中赞划,数败金军,军中皆称“女团练”。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未几,明受诏至,世忠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挥军急进,擒苗刘寸磔死,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三年秋,兀术入侵,帝有移跸之意,召诸将问。梁氏白世忠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 世忠以此言进,帝悦之,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帝如浙东。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梁氏白世忠曰:“兀术孤军深入。即破临安,已强弩之末。必掳掠而北归,不如半途击之,可操必胜。”世忠于是觐帝于行在,奏曰:“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帝谓辅臣曰:“吕颐浩在会稽,尝建此策,世忠不谋而同。”许之。
  兀术饱掠归至镇江,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金将李选已降,兀术不得渡,乃与世忠约日大战。两军初合,金军矢密如雨,世忠军稍却。梁氏去铁铠,掷兜鍪,锋矢不避,亲执桴鼓,于是士气大振,金兵终不得渡。败至黄天荡死港。世忠兵少,与兀术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敌乃得绝江遁去。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梁氏以兀术遁去,上书劾世忠“失机纵敌”。高宗深为抚慰,褒奖甚宠。又封梁氏为杨国夫人,五军都督,以唐平阳公主前例,立幕府,自领一军。梁氏领军数败金人,威震四海。金人闻“娘子军”之名,无不丧胆。
  绍兴五年,帝欲复楚州,以世忠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梁氏随征,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梁氏,娼优异数也。以卑贱待罪之躯,而得慧眼识人之明。更纵横天下,争锋江淮,收豪杰,揽英雄,内平叛逆,外御强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古今女子,唯此一人也。惜乎天不假年,死于非命。然青史斑斑,名节永垂。
梁红玉祠
  韩世忠、梁红玉去世后,宋孝宗令竖碑建祠以纪念他们。今苏州市沧浪区枣市街小学即原蕲王祠,供韩、梁两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韩王诞??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诞??九月初六日”。梁红玉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纪念她。
  梁红玉祠原祠附设在北辰坊火神庙内,明清时多次进行修建。此祠为一四合院,东西长六丈,南北宽五丈四尺,占地五分三厘,南面为临街院墙,有东厢三间,西厢三间,大殿三间,神台上设置梁红玉泥制塑像,庭院中有一棵古柏。大门面东,在东厢房南面,庭院的东南角。后毁于兵火,解放时已破烂不堪。
  1959年,淮安县人民政府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又重新建祠。
  新建的梁红玉祠东西长19.56米,南北宽30.53米,占地面积597.17平方米,庭院四面有围墙,大门朝南,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在庭院北侧为京殿三间,东西长10.5米,南北宽 7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整个建筑仿明代建筑,古色古香。殿中神台上置有高1.7米的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为当代书法家杨修品所书“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对联。两旁擎柱上挂着一副长达54字的泥金对联: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
  梁红玉祠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传说
  擂鼓战金山
  建炎三年,金人再度南侵,分兵两路,一路由黄州渡江,一路由采石矶渡江。由黄州渡江的直赴江西南昌,由采石矶过来的,下建康而直指南宋都城临安。宋高宗急走越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接着又听从宰相吕颐浩的计策,乘海船浮海避开金军的锋芒。接着宋高宗驻温州的江心寺,听任金兵大肆抢掠。于是金兵连破江南州郡,如入无人之境,这次率军南侵的金军主帅是兀术。
  此时韩世忠仍留屯秀州,他的部队分别守在江阴以下的长江沿线。建炎四年春节刚过,探子报告韩世忠,金军已从杭州饱掠北归。韩世忠听到消息后,仍在秀州张灯结彩,集会宴乐,若无其事。入夜以后,秀州城里灯火通明,而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果然不出所料,金兀术的军队乘勇而来,他见江上布置了战船,旗旗飞扬、鼓角齐鸣、军伍严肃、士气勇壮,与别的将帅大不相同,知道是个劲敌。遥遥的望见对方坐船上面,竖着大纛,绣着个斗大的“韩”字,不免打个寒噤,对部下说:“原来是韩世忠!”当天金兀术就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
  晚上,韩世忠苦思行兵布阵之法,梁红玉从船后走出来对韩世忠说:“军队我少敌多,倘若与他奋力战斗是难以取胜的。明天交战不如把我军分为前后两队,四面截杀敌人。中军由我暂时管领,专事守备,并发号令,倘若金军杀来,只用枪炮矢石射住他,不让他前进。中军无懈可击,金兀术必定带他的部队向左右冲突,准备脱身。这时你就带前后两队军马,只看中军的旗号行事,我坐在船楼上面,击鼓挥旗,我的旗往东,即往东杀去,我的旗往西,即向西杀去。如果能一鼓歼灭金兀术,那就是特大的胜利。”韩世忠连称妙计。第二天早晨,梁红玉早已结束停当,戴着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一天战斗打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逼着金兀术的军队退到黄天荡内,黄天荡看去开阔,却是一条死港,进去后却没有出路。金兀术别无办法,出重赏征求出路计划,有贪利的当地人便指点他挖开日久淤塞,已废弃的老鹳河故道,金兀术指挥军队一夜开出一条三十多里的水道,接通秦淮河,准拟再扑建康。想不到刚出老鹳河,在牛头山遇到岳家军,又象被赶的鸭子一样退入黄天荡,原指望韩世忠守不住了,等金兀术来到荡口,只见韩世忠的战船一字排列在荡口,几番冲杀,岿然不动。当时韩世忠、梁红玉以为大功告成,夫妇两人在船上开怀畅饮,韩世忠饮到高兴的时候,拔出剑来,放声高歌: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谁料到就在金兀术绝望的时候,仍是汉族中的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叫金兀术用土盖住自己的船板,趁无风韩世忠的大海船无法移动的时候,用火箭射韩世忠船上的风蓬,引起大火,攻破韩世忠的防御。金兀术就此进出韩世忠的包围圈。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包围敌军达四十八天之久,也足以名震华夏,名震夷狄。黄天荡一战使金军丧胆,再也不敢随便过长江南侵。
  后来韩世忠和岳飞、张俊一起三路大军北伐,梁红玉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屡立奇功。
  抗金菜、牙根粮
  蒲儿菜又有“抗金菜”的美名,它与抗金名将、民族英雄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有关。传说南宋建炎五年,金兀术率数十万大军南下,意欲一举摧垮南宋政权,一统中国。金兵十万
  兵临淮安城下。此时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正屯兵驻守镇江(京口)。这里正是两国争夺的重要地域。为了有效地扼制金兵攻势,梁红玉夫人亲临淮安,率领水陆精兵抗击金兀术。一连几场恶战,宋兵斗志旺盛,金兀术损兵折将。一天深夜,金兀术急调数万金兵将淮安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发誓非要活捉梁红玉不可。好一个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她身披战袍,屹立城楼,鼓动全体将士誓与淮安共存亡。她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淮安城里父老全力支援,有人的出人,有粮的出粮,军民同心同德,将金兵攻势一次又一次瓦解了。
  随着围城日子一久,淮安城里粮食已所剩无几。梁红玉知道朝廷调拨的军粮是远水不解近忧,只有发动军民想办法解决。这时,淮安老百姓又送来一些饭菜。为首老人说:“只要我们还有一口粮,就不能让将士们挨饿!”梁红玉说:“感谢父老盛情。只要有我梁红玉人在,金兀术别想进得了淮安。但是城内口粮总有吃光之日,我们必须另想办法才是上策。”老人说:“可以到柴蒲荡里挖蒲草根吃。
  过去饥荒年景,吃那东西还是能抵一阵子的。”梁红玉立即吩咐一部分军士跟随老人去挖蒲根。回来经过加工后,分给将士们吃,有了食物就有了体力,打败金兵也更有信心了。就这样一连几个月的坚守城池,南宋军民靠吃蒲根终于击破了金兵攻陷淮安城的计划。在金兵死伤无数的不利形势之下,金兀术决定退兵了。
  淮安军民欢呼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韩世忠元帅也奉皇上之命前来淮安慰问褒奖得胜军民。韩元帅问:“你们是如何应付无粮困难的?”有人回答:“我们是吃抗金菜、牙根粮坚持下来的。”韩世忠不解地问:“什么是抗金菜、牙根粮?”梁红玉夫人笑道:“抗金菜就是蒲根上取下的蒲儿菜。牙根粮就是父老乡亲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点儿粮食。”韩元帅感慨地说:“淮安军民真是好样的。只是这蒲儿菜到底如何?”梁红玉夫人笑道:“快让人送上一些给元帅品尝品尝……”说完,早有父老献上煮熟的一盘蒲儿菜。韩世忠尝了尝,连说:“好吃,好吃。”
  从那时候起,蒲儿菜就成了淮安百姓公认的美味菜肴了,只是在制作工艺上日臻精细,并且可以配制成多种色味俱佳的风味菜就是了。
  马拉坟
  马拉坟在东武村附近。传说擂鼓战金山的女将梁红玉就战死在这里。
  话说梁红玉在金山把金国八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宋朝趁机三路北伐,反攻到淮河一线。梁红玉的和丈夫韩世忠带兵一直咬着金兀术穷追不舍,连打了十几仗。战斗中梁红玉的大腿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无法随大部队一起行动了,只好带了贴身的女兵留在村里养伤。
  将养了几天,前方传来消息,韩世忠打了大胜仗。敌人被击溃了,一支金军的残军突然出现在村子附近。由于事出突然,村里的百姓来不及撤退。眼看村子就要被血洗。梁红玉镇定自若,一面将村子里所有的人都组织起来保卫村子,一面派人飞马去向大部队求救。
  两天过去,仍然不见援兵。梁红玉不顾自己重伤未愈,决定带着贴身的女兵出战,将敌军引开。梁红玉身披百花袍,手提绣鸾刀,胯下桃花马,带领着女兵们将金兵杀得人仰马翻。鏖战中,梁红玉望见敌阵中央有个骑白马,身穿大红袍的敌将在指挥。她心想“擒贼擒王”,就挥刀催马向敌将杀去。
  敌将见梁红玉杀来,连忙招架,才两个照面,手中的兵器就被梁红玉磕飞了。敌将吓得亡魂皆冒,转身就跑。主将一跑,那些残军就更没有斗志了,顿时一哄而散。梁红玉仍不肯放,拍马紧紧追着敌将而去。
  敌将见梁红玉紧追不舍,于是掏出弓箭,回身放出连珠箭。梁红玉挥刀格挡不及,当胸中了一箭,从左乳透心而过,穿出后背,跌下马来。敌将见梁红玉身亡,便下马来割梁红玉的首级。不料刚到近前,梁红玉突然跳将起来,一刀劈了过来。敌将大惊,连忙举剑招架。双方大战数十回合,敌将瞅准机会,一剑刺入梁红玉的小腹,用力一绞,顿时将梁红玉的小肚子剖开,肠子流了一地。趁梁红玉吃痛,敌将回手一剑砍在她的脖子上砍了下来。梁红玉的人头飞出,滚进了草丛。
  敌将杀了梁红玉,转身去草丛里捡梁红玉的首级。不料才走了几步,后心一凉,一截刀尖从前胸透出。刀抽出,敌将转身,只见刀柄捏在梁红玉的无头尸体手中。
  梁红玉杀了敌将,将自己的头从草丛里拎出来提在手里,跨上桃花马,向村子走去。走了一段路,看到路边有个拾柴火的大爷,就问:“头已断,心已碎,肠更流,能活否?”
  大爷抬头一看,是保国卫民的女英雄梁红玉,于是忍住悲伤说:“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怎不得活?”
  说也奇怪,听完这话,梁红玉惨白的人头就忽然有了点血色。
  梁红玉谢过大爷,又向前走,没多久碰到一位大娘,又问:“头已断,心已碎,肠更流,能活否?”
  大娘抬头一看,是保国卫民的女英雄梁红玉,于是忍住害怕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怎不得活?”
  听完这话,梁红玉身上的伤口就愈合了一点。原来,这是梁红玉下山时她的师傅传给她的保命道法。如果受了致命重伤,只要在一时三刻前问满一百人这个问题,只要人人都说她不会死,她就能复原。
  梁红玉一路走,一路问。问了九十九人,九十九人都说她能活。眼看离村子不远,只见路边又个少妇牵着个三岁的娃娃。梁红玉又问:“头已断,心已碎,肠更流,能活否?”
  少妇抬头一看,是保国卫民的女英雄梁红玉,刚要回答,身边的娃娃害怕得接口说道:“我妈说过,人没有脑袋就死定了。”
  听了这话,梁红玉的身子摇了三摇,晃了三晃,咕咚一声跌下马来,鲜血流了一地。那匹马受了惊,拖着梁红玉的尸体就向村里跑去,一路留下一道长长的血迹。
  等到村民把马截住,梁红玉的尸体就只剩半个身子还扣在马镫里。大家沿着来路回去,忍着悲痛把梁红玉散落的尸块捡回来拼好,安葬了。这就是“马拉坟”。
双烈记
  韩世忠与梁红玉
  (韩)夫人啊。都只为金兵入寇神州陷,戎马倥偬二十年。日常总随铁甲伴,晓来常倚马鞍眠。我与你,离时多会时少,只常别不常见。十月寒霜六月天,秋去春来年复年。才觉得,改却三分少年气,转眼鬓丝白发
  (梁)恨煞金虏起狼烟,家国多难遭兵燹。好男儿,胸悬金印腰悬剑,理该把乾坤旋。说什么离多会少,道什么白发新添。只须思,落鬓莫使等闲白,空嗟叹老了红颜。为情白头人笑痴,为国白头人敬羡。相公啊,熬过了十月寒霜三伏天,患难夫妻要齐向前。
  (韩)时听你金玉良言,常使我精神爽健。今夜晚牢龙计定,但愿得一举凯旋,迎二圣靖康耻雪,复神州河山庄严。怎求得解甲归田,安享些太平闲年?
相关诗词
  梁红玉祠联
  (一)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注释】梁红玉祠:在楚州新城,祀宋杨国夫人梁红玉。梁氏为楚州北辰坊人,
  江淮兵乱,流落京口,见韩世忠而异之,结为夫妇。后助夫抗金兵,平内乱,多立奇功。北虏鸱张:指金兵嚣张。鸱即鹞鹰。祚:此处指国统、皇位。
  【解读】上联指梁红玉一见韩世忠,即知其为异人,不嫌其为廊下卒。结成夫妻后,积极支持韩世忠抗金复国大业。金兵进攻镇江时,她亲自击鼓为宋兵助威,取得大胜,使得南宋半壁江山得以延续下去。下联说梁以一女子而抗大敌,令许多男子有愧。今日欣逢盛世,重修祠堂,使女英雄流芳千古,供无数人到淮安瞻仰。
  (二)
  风华为人杰;
  巾帼逞英豪。
  (三)
  也是红装翠袖;
  然而青史丹心。
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研究,梁红玉是在绍兴五年 (1135)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死去的。
  绍兴五年,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 日)遇伏遭到金军围攻,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据 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邓广铭从来就没有说过梁红玉是战死的,史料上也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
别说她战死这件事,就是广为流传的,在黄天荡之后她弹劾韩世忠的事,也是鹤林玉露杜撰出来的。
学习学习·········
一猜就是说红姐的。两宋虽说窝窝囊囊,从另一个方面讲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弱质女子也好,白面书生也罢,只为一个家国信念,就真正能做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daxbcm 发表于 2010-5-9 23:15


    不知中华民族还能否重复当年的那付傲骨和气节了
梁红玉是军伎,不是军妓。军伎,就是现在的部队文工团。
中国文人,很多是心理阴暗,希望全世界女人都是妓女。
beepbug 发表于 2010-5-10 20:20


    文工团

刘梦君
cdaxbcm 发表于 2010-5-9 23:15


    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是不乏英雄人物的。反倒是承平日久容易滋生叛徒。
....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
怎么看也不是文工团
不管是怎么死的,都抹不去红姐是巾帼英雄的事实
中国古代流氓 乞丐都能做皇帝  这个又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