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潜水艇作战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01:11
2004.07.14 中國時報
兩岸潛艦纏鬥 我應發揮不對稱戰法
亓樂義/專題報導
國防部日前向媒體主管介紹六千多億軍購特別預算的政策說明,並就中共
犯台所可能採取的行動做出預判,稱中共將運用潛艦和新型水面艦對我實施
全面性封鎖作戰。事實上,「封鎖」已成共軍對台軍事(或威懾)行動的首
選手段和方式,中共並用「聯合封鎖」指明對台封鎖絕非系出單一軍兵種。
我國防部資深官員在分析共軍對我威脅時還說,共軍潛艦的基本戰法是「
區域游獵及陣地伏擊」,這個詞和共軍內部稱法非常接近,但它僅限於對台
基地和港口封鎖而言,亦即當共軍對我港口實施布雷封鎖後,潛艦兵力通常
配置在水雷障礙區外側,以及我艦進出基地和港口的必經航道上,以「待機
伏擊或區域游獵」的方式截擊我艦。
如果共軍潛艦封鎖台灣的性質是為支援登陸作戰,它的配置和戰法又不同
於前;假定是對付美國的大型特混編隊或我軍艦隊早於海上就定占位,共軍
潛艦的打法又是另外一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上述「被動待機」而轉向
更具彈性的「機動打擊」,因此共軍潛艦的戰法非一成不變,乃因地制宜,
我軍也該有應變的措施。
最嚴重的情況是,共軍潛艦若成功對我基地和港口進行封鎖,並處於「待
機伏擊」的狀態,此將意味我軍艦艇兵力大都在港內駐泊,未能轉移分散,很
可能遭致全殲,而造成此致命原因的將會是我方早期預警能力之不足。因此在
這次龐大的反潛軍購預算中,若排擠添購「先進低頻主動聲納」等監偵設備或
延誤「長程水下監聽系統」的發展進度,將是我反潛戰力建設中最嚴重的失誤。
不過,共軍對台封鎖既然採多軍種「聯合」形式,其潛艦的展開和占位乃至
封鎖或攻擊,都有航空部隊的掩護與引導,不太可能無聲無息躲過任何偵察,
因此共軍也很清楚在封鎖過程中,我軍必然會採取反封鎖作為,共軍甚至研判
我方很可能在台島外海五至廿海里處阻敵布雷或清除水雷,同時又在外海卅至
五十海里處進行反潛作戰,展開所謂「內線掃雷、外線反潛」,從而形成「封
鎖與反封鎖」交織的複雜局面。
至此,兩軍將不免有第一波多軍兵種的交火。從共軍潛艦兵力的規模看,它
的七十多艘潛艦不可能都放置台海,尤其要面對美國艦隊的可能介入,共軍潛
艦所面臨的威脅方向和任務承擔遠比我軍複雜,這為我方潛艦兵力針對單一威
脅和發揮「不對稱」作戰提供一些可能。如果我方潛艦作戰任務過於繁複,反
而會喪失上述相對優勢而陷於不利局面。
按國防部的設想,我方潛艦未來可部署於觀通涵蓋範圍外,勿須任何兵力掩
護與支援,即可有效遂行獨立及持久打擊任務。此種設想難以理解,所謂在觀
通涵蓋範圍之外,就等於潛艦在缺乏雷達和戰場情報與監偵系統的(ISR)
支撐下,仍要求獨立並持久作戰,怎麼看都不太可能。如果我方採購潛艦沒有
超強的靜音性能和二周以上的水下續航能力,戰果可能會更慘。
從戰術的角度分析,共軍早已改變單艦獨幹的做法,而以二至三艘潛艦組成
一個小型戰術群,面對敵方艦隊出現時,以多個戰術群分別從不同方向進行多
路夾擊,其中某個戰術群擔任誘餌、某個戰術群扮演佯攻,主力擔任機動打擊
。即便在個別的戰術群內,所屬潛艦也採取不同的水層配置,通常分二層,每
層相差三十至五十公尺,進而形成多方向、多層次和多批次的連續突擊陣勢。
另外,中共潛艦新舊參半,遂在不同戰術群中以「高低搭配」方式賦予不同
任務,老艦執行布雷或佯攻,新艦則發動主攻,虛實互換真佯齊發,這種戰術
在形式和內涵上都遠遠超過二次大戰德國所使用的「狼群戰術」。面對此境,
我方潛艦不可能實施「等量」對抗,而必須在作戰指導和任務安排上發揮「不
對稱」思維,才有可能達成既定戰略目標。2004.07.14 中國時報
兩岸潛艦纏鬥 我應發揮不對稱戰法
亓樂義/專題報導
國防部日前向媒體主管介紹六千多億軍購特別預算的政策說明,並就中共
犯台所可能採取的行動做出預判,稱中共將運用潛艦和新型水面艦對我實施
全面性封鎖作戰。事實上,「封鎖」已成共軍對台軍事(或威懾)行動的首
選手段和方式,中共並用「聯合封鎖」指明對台封鎖絕非系出單一軍兵種。
我國防部資深官員在分析共軍對我威脅時還說,共軍潛艦的基本戰法是「
區域游獵及陣地伏擊」,這個詞和共軍內部稱法非常接近,但它僅限於對台
基地和港口封鎖而言,亦即當共軍對我港口實施布雷封鎖後,潛艦兵力通常
配置在水雷障礙區外側,以及我艦進出基地和港口的必經航道上,以「待機
伏擊或區域游獵」的方式截擊我艦。
如果共軍潛艦封鎖台灣的性質是為支援登陸作戰,它的配置和戰法又不同
於前;假定是對付美國的大型特混編隊或我軍艦隊早於海上就定占位,共軍
潛艦的打法又是另外一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上述「被動待機」而轉向
更具彈性的「機動打擊」,因此共軍潛艦的戰法非一成不變,乃因地制宜,
我軍也該有應變的措施。
最嚴重的情況是,共軍潛艦若成功對我基地和港口進行封鎖,並處於「待
機伏擊」的狀態,此將意味我軍艦艇兵力大都在港內駐泊,未能轉移分散,很
可能遭致全殲,而造成此致命原因的將會是我方早期預警能力之不足。因此在
這次龐大的反潛軍購預算中,若排擠添購「先進低頻主動聲納」等監偵設備或
延誤「長程水下監聽系統」的發展進度,將是我反潛戰力建設中最嚴重的失誤。
不過,共軍對台封鎖既然採多軍種「聯合」形式,其潛艦的展開和占位乃至
封鎖或攻擊,都有航空部隊的掩護與引導,不太可能無聲無息躲過任何偵察,
因此共軍也很清楚在封鎖過程中,我軍必然會採取反封鎖作為,共軍甚至研判
我方很可能在台島外海五至廿海里處阻敵布雷或清除水雷,同時又在外海卅至
五十海里處進行反潛作戰,展開所謂「內線掃雷、外線反潛」,從而形成「封
鎖與反封鎖」交織的複雜局面。
至此,兩軍將不免有第一波多軍兵種的交火。從共軍潛艦兵力的規模看,它
的七十多艘潛艦不可能都放置台海,尤其要面對美國艦隊的可能介入,共軍潛
艦所面臨的威脅方向和任務承擔遠比我軍複雜,這為我方潛艦兵力針對單一威
脅和發揮「不對稱」作戰提供一些可能。如果我方潛艦作戰任務過於繁複,反
而會喪失上述相對優勢而陷於不利局面。
按國防部的設想,我方潛艦未來可部署於觀通涵蓋範圍外,勿須任何兵力掩
護與支援,即可有效遂行獨立及持久打擊任務。此種設想難以理解,所謂在觀
通涵蓋範圍之外,就等於潛艦在缺乏雷達和戰場情報與監偵系統的(ISR)
支撐下,仍要求獨立並持久作戰,怎麼看都不太可能。如果我方採購潛艦沒有
超強的靜音性能和二周以上的水下續航能力,戰果可能會更慘。
從戰術的角度分析,共軍早已改變單艦獨幹的做法,而以二至三艘潛艦組成
一個小型戰術群,面對敵方艦隊出現時,以多個戰術群分別從不同方向進行多
路夾擊,其中某個戰術群擔任誘餌、某個戰術群扮演佯攻,主力擔任機動打擊
。即便在個別的戰術群內,所屬潛艦也採取不同的水層配置,通常分二層,每
層相差三十至五十公尺,進而形成多方向、多層次和多批次的連續突擊陣勢。
另外,中共潛艦新舊參半,遂在不同戰術群中以「高低搭配」方式賦予不同
任務,老艦執行布雷或佯攻,新艦則發動主攻,虛實互換真佯齊發,這種戰術
在形式和內涵上都遠遠超過二次大戰德國所使用的「狼群戰術」。面對此境,
我方潛艦不可能實施「等量」對抗,而必須在作戰指導和任務安排上發揮「不
對稱」思維,才有可能達成既定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