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974年某画册定价看35年来我国工薪阶层实际收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00:49


用数据说话
                                                            ——从1974年某画册定价看35年来我国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增长情况
   前短时间在校内网看到一组扫描的1974年版彩色连环画的图片集。这部连环画标题为《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书的封底标注这本书1974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64开本23页全彩印刷,定价是0.09元。[1]
    看到这些信息,我于是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类似规格的图书放在今天出版,定价会是多少?拜网络时代的便捷化资讯所赐,我很快在网上查到了近年出版的一本规格相似的图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的一本彩色少儿读物《鸟儿在歌唱(珍惜生命)》,页数28页,开本不详,定价是4.8元。[2]考虑到最近两年出版物价格普遍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例如《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分别在版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将零售价由原来的0.6元和1元提升至0.7元和1.2元。因此估计与《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同等规格的图书如果在现在出版定价应该在4.5元左右。也就是说同规格图书在如今的定价大约相当于1974年时的50倍。鉴于图书并不属于稀缺资源或能源性产品,并不会随着资源不断减少而自然涨价,也不属于某种固定资产,并不存在投机炒作因素,而且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市场竞争充分,并不存在垄断价格因素,同时图书亦不似某些机电数码产品那样在某个时期会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而出现剪刀差性质的价格虚高,因而图书价格的变化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地表征较长时间内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一般变化情况。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就说明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至少对于把图书文化产品作为重要支出项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言),35年来一般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上涨了大约50倍,或者说货币相对于典型产品的实际购买力缩水了大约50倍。
在本文初稿发布之后有同志对于将图书作为表征物价上涨程度的标本商品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一点提出质疑。我认为,至少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日常消费品而言,图书还是具有典型性的。前文已经讲过资源性产品和固定资产都不足以表征物价一般上涨程度,因为一则一切资源性产品的总趋势都是不断涨价的,二则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资源性产品还是固定资产价格都存在非常多的投资炒作因素,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国内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和国外趋于一致,例如外资有可能投资中国的房地产。
    那么粮食及一般农产品能否客观表征物价的一般上涨程度?我认为,不能。原因是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是一种享受政府补贴的特殊产业——这一点在全世界都一样,只不过不同国家政府财力不同因而补贴程度不同罢了——因而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通常并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例如,2009年仅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就达到7253亿元,[3]如果加上各地方政府的补贴还会更多。当然,如果考虑到中国农业人口的庞大基数,这样的补贴力度其实也并不算特别大。最近发生过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我国生产的大豆由于受到美国同类产品的低价倾销竞争而导致滞销。是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极低么?当然不是。是美国政府对豆农的补贴程度压倒了中国。此外,为进一步核实一些假设,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新张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书中显示1974年我国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仅有91亿元[4],其账面值仅相当于2009年的约1/80。该书还显示,197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7527万吨[5],而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2871万吨,[6]《汇编》显示1974年时全国总人口是90859.1万人[7],而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8年的全国总人口是132802万,[8]可知1974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为
27527/90859.1=0.303吨
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为
52871/132802=0.398吨
2008年人均粮食产量/1974年人均粮食产量=0.398/0.303=1.31
而如果按照典型商品物价2008年比1974年上涨50倍的假设来计算,那么2008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资金相当于1974年的80/50=1.6倍,可以等价认为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基于政府补贴的增长。综上所述,至少表明了两点,一是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相比1974年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只增长了约30%左右;二是即使按照物价上涨50倍的假设来计算,国家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即政府补贴)的增幅也超过了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幅。因此,以农产品为样本来衡量典型商品的一般涨价程度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它们的价格早已被严重扭曲了。同样地,一些机械电子类工业产品也不能用来表征物价的一般上涨程度,这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包含有“剪刀差”。例如有一个阶段我国国内只有两三家企业能够生产彩电,这个时候彩电的价格相当高,后来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彩电生产厂家,彩电价格于是迅速下降并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价位上。又例如很多数码产品会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逐渐下降。这两个例子都反映了机电产品中“剪刀差”问题的普遍存在,前者是因为技术壁垒的打破而消除了剪刀差,后者则是因为生产者经营策略的变化而主动放弃了超额利润。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前述的哪一种原因所导致的降价(或者不涨价),都只是对“剪刀差”所导致的脱离产品实际价值的虚高价格的纠正,使其回归到产品的真实价值,这既不代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表明货币购买力的增加(或者不降低)。当然,工业品降价的原因很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量扩大所引起的单件产品成本降低等因素都可以导致产品降价,但是这些都并不能掩盖机电产品“剪刀差”问题的普遍性。既然自然资源、资产、农产品、机电产品价格都不足以表征一定时期内的物价上涨程度,那么为什么图书出版物就能够相对客观的表征出物价的上涨程度?这是因为一则从1974年至今图书生产的物质技术层面并没有发生过足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以上的技术变革(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跨越就属于这样的变革),图书生产率同社会平均生产率的提高程度相对比较接近,二则图书的知识产权价值同样没有发生什么革命性变化,证据是较之1970年代,作者、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行业)经济状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过去的作家不富裕,现在的作家依然比较穷——个别达人除外。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同很多其他产品不同,图书在新中国的任何时期都单纯以人民币计价,从来不需要任何票证,不存在所谓“双重货币”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图书是一种能够相对真实地表征一定时期内物价一般上涨程度的典型商品。
      为了验证我的假设,我又访问了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但很遗憾在其中没有发现关于2009年相对于1974年物价上涨幅度的相关数据,所有的价格数据是从1980年开始统计的,而且并不非常完整。鉴于民间舆论常指责统计局所公布的那些经过复杂加权计算的“价格指数”往往同人们切身感受的情况像去甚远,因而那些关于价格的数据的参考价值带有局限性。但我从这个网站上另外发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统计数据,其中包括1978年至2008年每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每年的国民总收入和每年的人口数等。经查,1978年的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15元[9],而2008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是29229元[10],通过计算得出2008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是1978年时的47.53倍,考虑到1974-1977年和2008-2009年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应该没有发生过爆发性增长,因此现在(2010年)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应该比1974年增长了50倍左右(或者略高于50倍)。《汇编》显示1974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是584元[11],那么2008年全国平均工资相当于1974年的倍数为29229/584=50.05,显示之前的推算完全正确。即推出35年来物价上涨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水平基本持平。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工薪阶层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相对于三十五年前可能几乎没有增加。
      这个结论颠覆了我对于中国社会近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变的某些观点,我一直以来都相信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在三十年间生活水平是有所改善的,收入是有所增加的,只是生活改善的程度相差悬殊。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未必成立。我国的工薪阶层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虽然不是很大,根据统计资料2008年全国职工总数为11515.35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10,但是从法律上讲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因而这些人的境况特别地具有“标本”意义。此外占人口更大比重的农民,根据常识及经验,他们这几十年平均帐面收入的增幅应该是赶不上职工工资的增幅的,如果职工工资的实际购买力都仅仅够和几十年前持平的话,那么农民的实际收入显然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农民在这几十年间实际正在走向贫困化!《汇编》没有提供197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但是给出了具有比照参照价值的1977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为117.1元[12]。国家统计局网站则给出了2008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为4760.62元[13],则2008年农民的平均帐面收入相当于1977的4760.62/117.1=40.65倍,即使考虑到197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1974年应该有一定差距,35年来全国农民的平均帐面收入增幅也应该还是不满50倍的。
      不过上述论证并不表明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三十五年间的实际收入维持不变或者下降。需要注意的是三十五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大批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产业工人,从而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生活水平(一般而言)。1974年的全国总人口是90859万,其中城镇人口15595万,农村人口75264万[14],而2008年全国总人口是132802万,其中城镇人口60667万,农村人口72135万,[15]可见35年中城镇人口净增加了4亿多,增长约三倍,而农村人口却净减少了几千万,可见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之迅速!而且以上数据仅仅是户籍数据,考虑到近年来我国社会“人户分离”现象愈益突出,实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数量更为庞大。(这方面的详细数据正是当下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1970年代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不论是账面收入还是实际购买力相对于35年前应该都是增加的,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应该是有较大改善的。假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全部成为公薪阶层(排除资本家、个体户和失业者等),则他们到2008年可以领取全国平均工资29229元,是1977年他们身为农民时的年人均纯收入的29229/117.1=249.6倍,远远超出了假设物价上涨的50倍,而且考虑到城市居民(即使是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并不只包含工资一项(通常还可能包括一定的兼职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以这部分人在35年间无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原先的城镇工薪阶层亦有大批下海经商转变为商人和资本家,从而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生活水平(一般而言)。即使依然属于工薪阶层者亦可通过从事兼职、投资股票、基金、期货、房地产等手段获取工资以外的额外收入。但是这几十年间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口不仅实际收入即使连帐面收入也是下降的,最典型的当属未能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结果这部分人陷入了赤贫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职工总人数在1995年达到峰值为14908万,[16]此后急剧下降,至2003年跌至谷底,当年职工总数仅为10492万,[17]减少约三分之一,随后的几年又缓慢上升,至2008年达到11515万[18],可见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激进国企改革对工人阶级队伍冲击之巨大!
     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统计数据看,1974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为2803.74亿元[19],而2008年的国民总收入为302853.4亿元[20], 2008年的账面值是1974年的约302853.4/2803.74=108倍,依上文的结论假定物价上涨了50倍,那么国民总收入实际增长约为108/50=2.16倍。1974年我国总人口数是90859.1万人[21],而2008年的总人口数是132802万人,2008年人口数是1974年的约132802/90859.1=1.46倍,则人均国民收入大约是1974年的2.16/1.46=1.48倍。总趋势是增长的。但增长得远不如宣传的那么多。而人均国民收入增幅相当平均工资增幅的108/1.46/50=1.48倍(这里的“50”是指前文分析得出的2008年全国平均工资相对于1974年值的大致增幅,同时与假设中的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相一致)。必须承认还是有非常多的普通人感觉日子比35年前要好一些,那么好在哪里?我想可能一方面是市场改革使得商品供给得到改善。因为众所周知中央计划经济是一种投资推动型经济,重积累而轻消费,重生产而轻分配,加之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因而在19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很多品种的民用消费品都存在短缺,如果一段时期内短缺普遍化那么人们就很可能感到不满。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应该在于人口生育率。《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1964、1974、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分别为39.14%、24.82%和15.64%[22],而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14%[23]。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生优育工作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因此1964年至2008年间婴幼儿的死亡率应该没有太大变化,故而可推知:1974年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新生儿数量是2008年的24.82%/12.14%=2.04倍,1974年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10岁儿童(出生于1964年)数量是2008年的39.14%/15.64%=2.5倍,即2008年平均每户家庭抚育的未成年人口比1974年减少超过50%。我在单位常常听到有人会这样诘问那些将要准备结婚的情侣:“你们奶粉钱赚够没有?”所谓“奶粉钱”即泛指对下一代的抚育费。这种诘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就是,下一代的抚育费往往会成为家庭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开支,其花费之巨大甚至足以动摇一场婚姻。由于2008年平均每户家庭抚育的未成年人比1974年减少超过50%,客观上极大减轻了每户家庭在抚育子女上的负担,这应该也是很多人感到如今的日子比1970年代好过的一项重要原因。在1970年代一户家庭生育三四个小孩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现在的工薪阶层谁生三四个小孩试试?
     无论如何,上述研究表明,如果依照三十五年来物价上涨50倍的假设,那么在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基本持平和农民实际收入有所减少的条件下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依然有相当程度的增长(约48%),这就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国民收入正在向企业收入而非居民收入倾斜,二是国民收入正在向工薪阶层和农民以外的其他阶层集中(这些人显然在人口中占少数),三是国民收入正在向非劳动收入倾斜——即劳动发生了实际贬值。而这三种趋势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是危险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生产劳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劳动将不再具有吸引力,这首先将会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而这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现在就已经很严重了,据说如今的许多地方农业生产基本是在靠号称386199部队在搞,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长远目标出发,国家应该及早采取措施大幅提高职工工资和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引用文献
[1]萧甘、顾炳鑫、贺友直,《孔老二罪恶的一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封底
[2] (荷)马克斯•维尔修思,《鸟儿在歌唱(珍惜生命)》[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扉页
[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0-3-16
[4],[5],[7],[11],[12],[14],[2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23页,43页,6页,8页,34页,6页,6页
[6]国家统计局,《2008年分年度主要农产品产量》[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8]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9]国家统计局,《1978年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指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80000,2010-4-20
[10]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3]国家统计局,《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人均纯收入》[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5]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6]国家统计局,《1995年分地区、分行业职工人数(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950000,2010-4-20
[17]国家统计局,《2003年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30000,2010-4-20
[18]国家统计局,《2008年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2008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9]国家统计局,《1952-1977年历年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70000 ,2010-4-20
[20]国家统计局,《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 ,2010-4-20
[21]国家统计局,《1974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40000 ,2010-4-20
[23]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1



注:一,鉴于经济学并不是我的专业,我对于经济学知识的掌握还很有限,因而对许多层面无法做更深一步的分析探讨,文中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二,本文所引一切数据均真实可靠。

用数据说话
                                                            ——从1974年某画册定价看35年来我国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增长情况
   前短时间在校内网看到一组扫描的1974年版彩色连环画的图片集。这部连环画标题为《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书的封底标注这本书1974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64开本23页全彩印刷,定价是0.09元。[1]
    看到这些信息,我于是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类似规格的图书放在今天出版,定价会是多少?拜网络时代的便捷化资讯所赐,我很快在网上查到了近年出版的一本规格相似的图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的一本彩色少儿读物《鸟儿在歌唱(珍惜生命)》,页数28页,开本不详,定价是4.8元。[2]考虑到最近两年出版物价格普遍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例如《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分别在版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将零售价由原来的0.6元和1元提升至0.7元和1.2元。因此估计与《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同等规格的图书如果在现在出版定价应该在4.5元左右。也就是说同规格图书在如今的定价大约相当于1974年时的50倍。鉴于图书并不属于稀缺资源或能源性产品,并不会随着资源不断减少而自然涨价,也不属于某种固定资产,并不存在投机炒作因素,而且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市场竞争充分,并不存在垄断价格因素,同时图书亦不似某些机电数码产品那样在某个时期会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而出现剪刀差性质的价格虚高,因而图书价格的变化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地表征较长时间内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一般变化情况。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就说明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至少对于把图书文化产品作为重要支出项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言),35年来一般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上涨了大约50倍,或者说货币相对于典型产品的实际购买力缩水了大约50倍。
在本文初稿发布之后有同志对于将图书作为表征物价上涨程度的标本商品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一点提出质疑。我认为,至少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日常消费品而言,图书还是具有典型性的。前文已经讲过资源性产品和固定资产都不足以表征物价一般上涨程度,因为一则一切资源性产品的总趋势都是不断涨价的,二则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资源性产品还是固定资产价格都存在非常多的投资炒作因素,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国内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和国外趋于一致,例如外资有可能投资中国的房地产。
    那么粮食及一般农产品能否客观表征物价的一般上涨程度?我认为,不能。原因是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是一种享受政府补贴的特殊产业——这一点在全世界都一样,只不过不同国家政府财力不同因而补贴程度不同罢了——因而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通常并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例如,2009年仅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就达到7253亿元,[3]如果加上各地方政府的补贴还会更多。当然,如果考虑到中国农业人口的庞大基数,这样的补贴力度其实也并不算特别大。最近发生过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我国生产的大豆由于受到美国同类产品的低价倾销竞争而导致滞销。是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极低么?当然不是。是美国政府对豆农的补贴程度压倒了中国。此外,为进一步核实一些假设,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新张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书中显示1974年我国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仅有91亿元[4],其账面值仅相当于2009年的约1/80。该书还显示,197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7527万吨[5],而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2871万吨,[6]《汇编》显示1974年时全国总人口是90859.1万人[7],而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8年的全国总人口是132802万,[8]可知1974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为
27527/90859.1=0.303吨
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为
52871/132802=0.398吨
2008年人均粮食产量/1974年人均粮食产量=0.398/0.303=1.31
而如果按照典型商品物价2008年比1974年上涨50倍的假设来计算,那么2008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资金相当于1974年的80/50=1.6倍,可以等价认为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基于政府补贴的增长。综上所述,至少表明了两点,一是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相比1974年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只增长了约30%左右;二是即使按照物价上涨50倍的假设来计算,国家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即政府补贴)的增幅也超过了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幅。因此,以农产品为样本来衡量典型商品的一般涨价程度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它们的价格早已被严重扭曲了。同样地,一些机械电子类工业产品也不能用来表征物价的一般上涨程度,这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包含有“剪刀差”。例如有一个阶段我国国内只有两三家企业能够生产彩电,这个时候彩电的价格相当高,后来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彩电生产厂家,彩电价格于是迅速下降并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价位上。又例如很多数码产品会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而逐渐下降。这两个例子都反映了机电产品中“剪刀差”问题的普遍存在,前者是因为技术壁垒的打破而消除了剪刀差,后者则是因为生产者经营策略的变化而主动放弃了超额利润。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前述的哪一种原因所导致的降价(或者不涨价),都只是对“剪刀差”所导致的脱离产品实际价值的虚高价格的纠正,使其回归到产品的真实价值,这既不代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表明货币购买力的增加(或者不降低)。当然,工业品降价的原因很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量扩大所引起的单件产品成本降低等因素都可以导致产品降价,但是这些都并不能掩盖机电产品“剪刀差”问题的普遍性。既然自然资源、资产、农产品、机电产品价格都不足以表征一定时期内的物价上涨程度,那么为什么图书出版物就能够相对客观的表征出物价的上涨程度?这是因为一则从1974年至今图书生产的物质技术层面并没有发生过足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以上的技术变革(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跨越就属于这样的变革),图书生产率同社会平均生产率的提高程度相对比较接近,二则图书的知识产权价值同样没有发生什么革命性变化,证据是较之1970年代,作者、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行业)经济状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过去的作家不富裕,现在的作家依然比较穷——个别达人除外。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同很多其他产品不同,图书在新中国的任何时期都单纯以人民币计价,从来不需要任何票证,不存在所谓“双重货币”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图书是一种能够相对真实地表征一定时期内物价一般上涨程度的典型商品。
      为了验证我的假设,我又访问了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但很遗憾在其中没有发现关于2009年相对于1974年物价上涨幅度的相关数据,所有的价格数据是从1980年开始统计的,而且并不非常完整。鉴于民间舆论常指责统计局所公布的那些经过复杂加权计算的“价格指数”往往同人们切身感受的情况像去甚远,因而那些关于价格的数据的参考价值带有局限性。但我从这个网站上另外发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统计数据,其中包括1978年至2008年每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每年的国民总收入和每年的人口数等。经查,1978年的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15元[9],而2008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是29229元[10],通过计算得出2008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是1978年时的47.53倍,考虑到1974-1977年和2008-2009年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应该没有发生过爆发性增长,因此现在(2010年)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应该比1974年增长了50倍左右(或者略高于50倍)。《汇编》显示1974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是584元[11],那么2008年全国平均工资相当于1974年的倍数为29229/584=50.05,显示之前的推算完全正确。即推出35年来物价上涨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水平基本持平。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工薪阶层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相对于三十五年前可能几乎没有增加。
      这个结论颠覆了我对于中国社会近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变的某些观点,我一直以来都相信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在三十年间生活水平是有所改善的,收入是有所增加的,只是生活改善的程度相差悬殊。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未必成立。我国的工薪阶层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虽然不是很大,根据统计资料2008年全国职工总数为11515.35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10,但是从法律上讲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因而这些人的境况特别地具有“标本”意义。此外占人口更大比重的农民,根据常识及经验,他们这几十年平均帐面收入的增幅应该是赶不上职工工资的增幅的,如果职工工资的实际购买力都仅仅够和几十年前持平的话,那么农民的实际收入显然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农民在这几十年间实际正在走向贫困化!《汇编》没有提供197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但是给出了具有比照参照价值的1977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为117.1元[12]。国家统计局网站则给出了2008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为4760.62元[13],则2008年农民的平均帐面收入相当于1977的4760.62/117.1=40.65倍,即使考虑到197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1974年应该有一定差距,35年来全国农民的平均帐面收入增幅也应该还是不满50倍的。
      不过上述论证并不表明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三十五年间的实际收入维持不变或者下降。需要注意的是三十五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大批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产业工人,从而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生活水平(一般而言)。1974年的全国总人口是90859万,其中城镇人口15595万,农村人口75264万[14],而2008年全国总人口是132802万,其中城镇人口60667万,农村人口72135万,[15]可见35年中城镇人口净增加了4亿多,增长约三倍,而农村人口却净减少了几千万,可见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之迅速!而且以上数据仅仅是户籍数据,考虑到近年来我国社会“人户分离”现象愈益突出,实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数量更为庞大。(这方面的详细数据正是当下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1970年代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不论是账面收入还是实际购买力相对于35年前应该都是增加的,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应该是有较大改善的。假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全部成为公薪阶层(排除资本家、个体户和失业者等),则他们到2008年可以领取全国平均工资29229元,是1977年他们身为农民时的年人均纯收入的29229/117.1=249.6倍,远远超出了假设物价上涨的50倍,而且考虑到城市居民(即使是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并不只包含工资一项(通常还可能包括一定的兼职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以这部分人在35年间无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原先的城镇工薪阶层亦有大批下海经商转变为商人和资本家,从而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生活水平(一般而言)。即使依然属于工薪阶层者亦可通过从事兼职、投资股票、基金、期货、房地产等手段获取工资以外的额外收入。但是这几十年间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口不仅实际收入即使连帐面收入也是下降的,最典型的当属未能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结果这部分人陷入了赤贫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职工总人数在1995年达到峰值为14908万,[16]此后急剧下降,至2003年跌至谷底,当年职工总数仅为10492万,[17]减少约三分之一,随后的几年又缓慢上升,至2008年达到11515万[18],可见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激进国企改革对工人阶级队伍冲击之巨大!
     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统计数据看,1974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为2803.74亿元[19],而2008年的国民总收入为302853.4亿元[20], 2008年的账面值是1974年的约302853.4/2803.74=108倍,依上文的结论假定物价上涨了50倍,那么国民总收入实际增长约为108/50=2.16倍。1974年我国总人口数是90859.1万人[21],而2008年的总人口数是132802万人,2008年人口数是1974年的约132802/90859.1=1.46倍,则人均国民收入大约是1974年的2.16/1.46=1.48倍。总趋势是增长的。但增长得远不如宣传的那么多。而人均国民收入增幅相当平均工资增幅的108/1.46/50=1.48倍(这里的“50”是指前文分析得出的2008年全国平均工资相对于1974年值的大致增幅,同时与假设中的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相一致)。必须承认还是有非常多的普通人感觉日子比35年前要好一些,那么好在哪里?我想可能一方面是市场改革使得商品供给得到改善。因为众所周知中央计划经济是一种投资推动型经济,重积累而轻消费,重生产而轻分配,加之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因而在19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很多品种的民用消费品都存在短缺,如果一段时期内短缺普遍化那么人们就很可能感到不满。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应该在于人口生育率。《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1964、1974、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分别为39.14%、24.82%和15.64%[22],而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14%[23]。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生优育工作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因此1964年至2008年间婴幼儿的死亡率应该没有太大变化,故而可推知:1974年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新生儿数量是2008年的24.82%/12.14%=2.04倍,1974年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10岁儿童(出生于1964年)数量是2008年的39.14%/15.64%=2.5倍,即2008年平均每户家庭抚育的未成年人口比1974年减少超过50%。我在单位常常听到有人会这样诘问那些将要准备结婚的情侣:“你们奶粉钱赚够没有?”所谓“奶粉钱”即泛指对下一代的抚育费。这种诘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就是,下一代的抚育费往往会成为家庭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开支,其花费之巨大甚至足以动摇一场婚姻。由于2008年平均每户家庭抚育的未成年人比1974年减少超过50%,客观上极大减轻了每户家庭在抚育子女上的负担,这应该也是很多人感到如今的日子比1970年代好过的一项重要原因。在1970年代一户家庭生育三四个小孩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现在的工薪阶层谁生三四个小孩试试?
     无论如何,上述研究表明,如果依照三十五年来物价上涨50倍的假设,那么在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基本持平和农民实际收入有所减少的条件下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依然有相当程度的增长(约48%),这就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国民收入正在向企业收入而非居民收入倾斜,二是国民收入正在向工薪阶层和农民以外的其他阶层集中(这些人显然在人口中占少数),三是国民收入正在向非劳动收入倾斜——即劳动发生了实际贬值。而这三种趋势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是危险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生产劳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劳动将不再具有吸引力,这首先将会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而这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现在就已经很严重了,据说如今的许多地方农业生产基本是在靠号称386199部队在搞,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长远目标出发,国家应该及早采取措施大幅提高职工工资和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引用文献
[1]萧甘、顾炳鑫、贺友直,《孔老二罪恶的一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封底
[2] (荷)马克斯•维尔修思,《鸟儿在歌唱(珍惜生命)》[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扉页
[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0-3-16
[4],[5],[7],[11],[12],[14],[2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23页,43页,6页,8页,34页,6页,6页
[6]国家统计局,《2008年分年度主要农产品产量》[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8]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9]国家统计局,《1978年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其指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80000,2010-4-20
[10]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3]国家统计局,《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人均纯收入》[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5]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6]国家统计局,《1995年分地区、分行业职工人数(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950000,2010-4-20
[17]国家统计局,《2003年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30000,2010-4-20
[18]国家统计局,《2008年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人数(2008年底数)》[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0
[19]国家统计局,《1952-1977年历年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70000 ,2010-4-20
[20]国家统计局,《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 ,2010-4-20
[21]国家统计局,《1974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19740000 ,2010-4-20
[23]国家统计局,《2008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OL],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 ... &bgqDm=20080000,2010-4-21



注:一,鉴于经济学并不是我的专业,我对于经济学知识的掌握还很有限,因而对许多层面无法做更深一步的分析探讨,文中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二,本文所引一切数据均真实可靠。
很专业呀,我先捧个场。
拿图书作为比价物……还真是会选啊

现时的图书价格中版权价格比重不小(74年有版权概念么?)
而且图书需求弹性并不大,价格敏感度小

你拿这个去和35年前吃皇粮的出版社不知版税为何物没准还是拿着专项补贴印出来的东西比价格?

拿图书作为比价物……还真是会选啊

现时的图书价格中版权价格比重不小(74年有版权概念么?)
而且图书需 ...
oldwatch 发表于 2010-4-21 07:34



同意。

这么小的样本根本不说明问题。 文章论据的基础是那个“50倍”, 而数据来源则是用两本“据说”差不多的书。 这种“采样”既没有前后一致的可比性, 又没有代表性,仅用一个特殊样本就想说明宏观经济的状况根本就是胡扯。
而且其中还有偷换概念, 用70年代根本没有的“环球时报”以及不知何时的“参考消息”价格作为参照。 这样得出的数据根本不可信的。
同样是出版物, 70年代新民晚报一期4分, 现在1元, 不过是25倍, 而且版面扩大数倍, 还有彩印。 那你的数据是不是应该跟着翻一倍呢?
lz说家用电器等大宗消费品的价格由于“剪刀差”不能作为依据, 那人均占有率呢? 几亿台的电视机就这样被无视了?
拿图书作为比价物……还真是会选啊

现时的图书价格中版权价格比重不小(74年有版权概念么?)
而且图书需 ...
oldwatch 发表于 2010-4-21 07:34



同意。

这么小的样本根本不说明问题。 文章论据的基础是那个“50倍”, 而数据来源则是用两本“据说”差不多的书。 这种“采样”既没有前后一致的可比性, 又没有代表性,仅用一个特殊样本就想说明宏观经济的状况根本就是胡扯。
而且其中还有偷换概念, 用70年代根本没有的“环球时报”以及不知何时的“参考消息”价格作为参照。 这样得出的数据根本不可信的。
同样是出版物, 70年代新民晚报一期4分, 现在1元, 不过是25倍, 而且版面扩大数倍, 还有彩印。 那你的数据是不是应该跟着翻一倍呢?
lz说家用电器等大宗消费品的价格由于“剪刀差”不能作为依据, 那人均占有率呢? 几亿台的电视机就这样被无视了?
楼主,引用文献的标注格式不对,应该是右上标{:3_85:}


再举个lz喜欢的图书的例子, 一本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1983年价格22.5元, 当年全国职工人均年收入826元。 2009年版《辞海》缩印本价格大约350元, 2009年职工年收入没查到, 按照2008年数字29229, 分别上涨15.5倍和35.3倍。

lz是不是要重新调整结论呢?

再举个lz喜欢的图书的例子, 一本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1983年价格22.5元, 当年全国职工人均年收入826元。 2009年版《辞海》缩印本价格大约350元, 2009年职工年收入没查到, 按照2008年数字29229, 分别上涨15.5倍和35.3倍。

lz是不是要重新调整结论呢?
请问一下楼主会不会看印数,能不能告诉我一下两本书印数分别是多少?
LZ很好的证明了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心悦诚服啊.
LZ应该换一本有比较意义的书比如《新华字典》的价格变化来说明观点
国内普通百姓的平均收入可以适当再降低一些,因为他们35年来劳动技能没有提高。

但专业技能、劳动能力在提升的人群的收入应该再大幅度增加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9/02/12/9_1.html


非常罕见的巴金撰文连环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多图】 当年发行量250万册
shthug 发表于 2010-4-21 10:27


   呵呵。。。
shthug 发表于 2010-4-21 10:27


    很多行业,是根本没有办法大幅提高生产率的;P比如教育
拿一两件产品不能说明问题,1980年代末一台彩色电视机还有3000人民币左右呢……:L,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也要攒4到5年……
回复 3# oldwatch

这个我考虑过,第一其实版税通常只占图书定价的15%左右,第二,人民出版社和解放军出版社出的图书并不比别的图书更便宜,出版社并不天然拿补贴,这点1970年代也一样,其实对出版社最大的体制内补贴就是“摊派”,就是公费采购大批图书,以此帮助出版社维持。但国家并不直接花钱去“平抑书价”,国家觉得应该普及的那些图书,自会公费采购然后免费发给你阅读。
gateway 发表于 2010-4-21 08:16


    新事物总有个逐渐普及的过程,100年前世界上可能几乎没有“家电”,60年前美国的彩电也很少,或者说,十年前很少有人拥有手机,现在手机已经很普及了,这并不说明人民迅速致富了,电脑、MP3等等都类似。
回复 5# 同学

这个问题杂志社美编/排字员会解决的
回复 6# gateway

您说的有道理,确实不精确,本文主要是做一些定性研究,没有想将过多的量化。
哥们,书籍最没有代表性,因为知识产权问题。

你做研究,不如用猪肉。
回复 14# ericcui1


    彩电问题文中已作为剪刀差案例专门做了说明
回复 19# mmmmmmm
文中已对农产品不宜作为样本的原因做了详细说明。
第一,像孔老二这本书,这么大印数,这种纸张,现在如果定价一块五,出版社也会很高兴。第二你为啥不比较纺织品?
生活富裕程度的变化不能只看一两件物品的价格与收入的比例变化, 更主要的是看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用一件对生活毫无影响的东西的价格变化作为参照基本上就是纸上谈兵, 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参考价值。 你的论据基础太薄弱, 以至于无法支撑你后面的长篇大论。 你先做了个假设:物价的涨幅实际抵消了工资的增长,依据就是那个50倍。 接下去所有的“分析”都是试图解释这个并不成立的假设的原因, 这不是很荒谬么。
  既然是楼主原创,俺认真的说一说。俺在农村生活过,楼主“那么农民的实际收入显然是下降的”的论点是极端错误的,而且是恶意误导。
楼主用图书价格来比较今天的图书价格,这是合适的。但是用来类比其他消费品则大大错误。

图书不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他的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其他必需消费品消费能力的影响。图书的价格波动对生活品质的影响很少。考虑到图书是一种信息提供者,而随着信息载体工具的多样化,图书的需求反而下降。因此,这种图书和图书价格的波动,不能反映生活品质的变化。
而且恩格尔系数能体现消费品多样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敢拿菜价做比较不?
醉魂臭 发表于 2010-4-22 11:53


    农业拿补贴的,2009年仅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就达到7253亿元,谢谢
回复 25# 梦想去飞翔

我承认图书的相对重要性确实大大下降了,但图书产量的绝对值还是上升的。
回复 9# Mackintosh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写成随笔的,结果规模一再扩大就成论文了,因此残留了很多的先天不足,谢谢您的宝贵建议!
XBD 发表于 2010-4-22 11:08


    这一处结论确实有待商榷,是第一稿中的臆想,后来查阅到了1974年和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却没有即时加以修正。出现这一偏差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考虑到1970年代农民极低的收入基数。


"现在普通人有空调吹,而秦始皇没有空调吹,所以大家的收入比秦始皇收入高."

"现在普通人有空调吹,而秦始皇没有空调吹,所以大家的收入比秦始皇收入高."
黄金与大米价格的比值也挺直观的。
总体水平提高了,但贫富差距拉大了.
以前各行各业都是英雄,现在行业有贵贱了,像很基本的农业就被人看不起,但事实是如果没产品的话,就算钱再多也是空头数字.
即使考虑到197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1974年应该有一定差距,脑残了
小楼一夜戏en 发表于 2010-4-21 11:13

一看就知道作者功力深厚,画得真好啊
改革开放前普通职工的收入是30元左右,而现在铺面3000元以上,我们的收入增长了100倍,大家很幸福啊!
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但是幸福感降低了】
那本画策很不错啊,巴金当年也真够逗得

再举个lz喜欢的图书的例子, 一本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1983年价格22.5元, 当年全国职工人均年收入826元。 ...
gateway 发表于 2010-4-21 09:55


您没有考虑到一个情况就是1979年和1974年的物价并不是一致的,1979年已进入改开年代,工资涨了很多,并且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毕竟我说的是“35年”而非“30年”
再举个lz喜欢的图书的例子, 一本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1983年价格22.5元, 当年全国职工人均年收入826元。 ...
gateway 发表于 2010-4-21 09:55


您没有考虑到一个情况就是1979年和1974年的物价并不是一致的,1979年已进入改开年代,工资涨了很多,并且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毕竟我说的是“35年”而非“30年”
爆米花 发表于 2010-4-23 10:57

原文已给出统计资料:1974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是584元,平均每月不止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