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现新一轮用工荒 专家称劳动力结构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6:57
CCTV《今日观察》4月13日播出:透视“用工荒”,以下为节目实录:

  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甚至是内地的很多企业,招工难成了困扰他们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根据统计,目前仅广东一个省用工缺口就大约有90万人,新一轮的用工荒出现了吗?今年的用工荒和以往相比,呈现出了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

  珠三角、长三角,拉响新一轮用工警报,透视新一轮“用工荒”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企业招工负责人:用人需求缺口大  导致很多企业有订单没人做

  (企业招工负责人)

  我们今年主要招熟练工,我们标到4000块钱,都没有招到有工作经验的。此外,因为业务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

  张鸿:传统用工聚集的企业  用工荒现象很严重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那些传统的用工聚集的企业,用工荒的情况挺严重的。宁波有一个记者把自己打扮成务工人员,在一个招聘会上,用20分钟找了6个工作,没有技术没关系,只要能愿意来工作,还有许多企业让老员工介绍一个老乡来工作,就给300块钱的奖励。

  广州在节后第一个招聘会,工人比往届少来了40%,供需矛盾很大。在义乌,很多企业打的横幅上是,“没有技术不要紧,进来现学来的及”。过去是短缺技术型的工人,现在连普通工人都在短缺,所以手里拿着订单的那些老板们,心里确实很慌。

  霍德明:此次用工荒会比较持久  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它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用工荒从2003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就已经有用工难,民工荒的口号。,03年到今年为止,用工荒基本上还是蓝领荒,白领不荒。这次的用工荒不仅是在沿海地区,在内地地区也产生了。河南、四川、安徽、湖南、湖北这几个大省,原来都是劳力输出的大省,从去年开始,这五个大省都已经晋级成为亿万GDP的省份了,也由原来的供给方,变成了一个用工荒省,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域调整。这次的用工荒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趋势,我们必须要面对它,正视它。

  蔡昉:最根本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缓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首先这一轮用工荒和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是2004年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听到的用工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缓,在本世纪的迄今为止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的增长率每年只有1%左右,近几年速度在进一步的下降,随后还会继续下降,一直到2015年才会是零增长,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胡东方: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活

  (90后求职者)

  带一点技术,然后工作环境要稍微好一点的,一个月2000左右差不多了。

  乔鲁: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改善生活  开拓眼界融入城市

  (90后求职者)

  工作环境相当舒适一点,整个感觉会好一点。最好用人单位必须买保险的那种。上班时间最好要实行5天8小时制的,其它都要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来办。

  张鸿:劳动力的供给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内地和沿海的差异也在减小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用工荒就是短缺,首先还是人少了。瞭望新闻周刊引用了一个数字,全国农村30岁以下的劳动力,其中80%已经进入到非农。广西是广东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但是最近几年已经不太能招到人了,因为80%都已经在广东打工了,劳动力的供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顶峰,达到顶峰以后就稀缺了,稀缺了以后就会有讨价还价的想法,所以第二点就是我可以挑了。现在内地的工资待遇基本上和沿海已经差不多了,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霍德明:应针对事找人的现象进行研究予以解决

  (《今日观察》评论员)

  80后的一般来讲,基本上都有比较完整的基础教育了,至少初中毕业了,教育程度高,他本身的人力投资就比较高一点,就会希望比较高的回报。上一代的农民工是要求养家糊口,现在他们是要发家致富。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刘易斯在50年前就提出来刘易斯拐点,就是当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去很多劳工,起初是人找事,当经济发展到了某个阶段以后,就转变成为事找人了,这个时候人就是稀缺的资源,尤其越有知识的这些人就是稀缺的资源。这次我们产生了用工荒,我们就要针对这种事找人,如何把它调配在一起,才是真正要研究的对象。

  蔡昉:从整体而言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是提高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当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结构的就会提出一些自身的需求,比如说企业会挑年龄、性别以及教育水平等等,当企业的需求在越来越难满足的情况下,他就会相应的降低了教育水平、年龄的要求等等。因此这也成了一个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新策略。与此同时,因为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他们的教育水平是比较整齐划一的,以初中为主,还有一部分高中生,虽然实际上企业对教育水平门坎放低了,但是在整体上农民工的教育水平还是提高的。

  新生代农民工有哪些新的发展诉求,劳动力资源是否从过剩转向紧缺?用工荒释放怎样的新信号?

  张鸿:地方政府必须拿出招商引工的政策  增强吸引力

  (《今日观察》评论员)

  很多人会说企业招不到员工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如果我们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好事,因为农民工值钱了。《经济参考报》的评论标题就是“用工荒是个好现象”;文汇报评论说农民工选择性就业是进步。所以企业和沿海的地方政府要转换一下思路,要学会到地方去招商引工,企业该给的福利待遇得给。

  沿海的一个制鞋企业的老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没有裁一个人,他保证了这些人的基本社会保障,还发放基本工资,这些人基本上都放假了,当企业的订单来的时候,这些人就召之即来了。地方政府形成一个配套的体系,这是单个的企业没法形成的,比如说户口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等。

  霍德明:劳动力结构改变倒逼着产业升级

  (《今日观察》评论员)

  劳动力结构改变倒逼着产业升级,中国原来是廉价劳动力或者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国家,但是现在面临产业升级,这种廉价劳动力可能不再能够持续下去。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找到对应的合适的用工的人,我们要在这点上面下功夫。

  蔡昉:企业在竞争中进行调整  地方政府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农民工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们并不需要为企业从微观的角度给它提政策建议,他们自己能够找到出路的,或者是在竞争中进行调整。从政府来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感受到用工荒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他们也尝试用公共服务,用规范劳动力市场,执行各种劳动法等等方面去增加本地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如果用工荒作为一个转折点,那么在这个转折点之前,地方政府更多的精力是用在说如何让投资者进来。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而出现用工荒转折点之后,地方政府就越来越多的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来吸引农民工留在这个地区。

  李强: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应该提高劳动力用工的工资水平

  (清华大学人才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中国整体有劳动能力的人将近有8亿人,从劳动量上看,供量还是在比较大的时期,那么为什么东南沿海会出现用工荒?

  第一,其实劳动力的供给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结构上。比如我缺这种技术人才,而这种技术人才就是找不到,其他人来了也没有用处,所以这个涉及到将来在整个就业方面,确实得和市场导向相配合。怎么使得劳动力能够得到急需就业岗位的就业培训?

  第二,农民打工积极不积极是一个核心问题,近几年给农村的补贴是比较多的,工业的工资水平确实应该有一定的提高,才能吸引民工到就业岗位上来。中国可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恐怕要上升了,我们国家在给外来流动人口、打工族、民工的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中国到了一个很重要一个关键点,就是应该提高劳动力用工的工资水平。

  霍德明:应在产业升级的同时  把各个区域的经济都能同时带起来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解决目前的用工荒,第一,要认识到它是一个比较持久的现象,这个持久的现象里包括两件事情,一个是产业升级,一个是区域经济的平衡。我们应该把民工荒当做是一个逼着我们国家在做政策制定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到全国的均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外,还要把基础的劳力密集,原来非常便宜的行业是不是还要留在国内?如果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把各个区域都能同时带起来,这才是我们这次民工荒、用工荒能够得到的最大一个好处。

  张鸿:要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  城市配套的措施一定要跟上

  (《今日观察》评论员)

  谈到用工荒,很多媒体都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那么怎么才能有家的感觉呢?就是我有地方住,然后得有家具,得装修,要过的得舒适,安居才能乐业。这就要求整个城市配套的措施,包括户籍制度等等的改变。因为现在农民工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倾向,就是流动人口倾向于不流动,就是他们已经不愿意忍受过去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的代价,希望能在城市安家。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00820071566.shtmlCCTV《今日观察》4月13日播出:透视“用工荒”,以下为节目实录:

  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甚至是内地的很多企业,招工难成了困扰他们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根据统计,目前仅广东一个省用工缺口就大约有90万人,新一轮的用工荒出现了吗?今年的用工荒和以往相比,呈现出了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

  珠三角、长三角,拉响新一轮用工警报,透视新一轮“用工荒”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企业招工负责人:用人需求缺口大  导致很多企业有订单没人做

  (企业招工负责人)

  我们今年主要招熟练工,我们标到4000块钱,都没有招到有工作经验的。此外,因为业务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

  张鸿:传统用工聚集的企业  用工荒现象很严重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那些传统的用工聚集的企业,用工荒的情况挺严重的。宁波有一个记者把自己打扮成务工人员,在一个招聘会上,用20分钟找了6个工作,没有技术没关系,只要能愿意来工作,还有许多企业让老员工介绍一个老乡来工作,就给300块钱的奖励。

  广州在节后第一个招聘会,工人比往届少来了40%,供需矛盾很大。在义乌,很多企业打的横幅上是,“没有技术不要紧,进来现学来的及”。过去是短缺技术型的工人,现在连普通工人都在短缺,所以手里拿着订单的那些老板们,心里确实很慌。

  霍德明:此次用工荒会比较持久  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它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用工荒从2003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就已经有用工难,民工荒的口号。,03年到今年为止,用工荒基本上还是蓝领荒,白领不荒。这次的用工荒不仅是在沿海地区,在内地地区也产生了。河南、四川、安徽、湖南、湖北这几个大省,原来都是劳力输出的大省,从去年开始,这五个大省都已经晋级成为亿万GDP的省份了,也由原来的供给方,变成了一个用工荒省,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域调整。这次的用工荒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趋势,我们必须要面对它,正视它。

  蔡昉:最根本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缓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首先这一轮用工荒和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是2004年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听到的用工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缓,在本世纪的迄今为止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的增长率每年只有1%左右,近几年速度在进一步的下降,随后还会继续下降,一直到2015年才会是零增长,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胡东方: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活

  (90后求职者)

  带一点技术,然后工作环境要稍微好一点的,一个月2000左右差不多了。

  乔鲁: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改善生活  开拓眼界融入城市

  (90后求职者)

  工作环境相当舒适一点,整个感觉会好一点。最好用人单位必须买保险的那种。上班时间最好要实行5天8小时制的,其它都要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来办。

  张鸿:劳动力的供给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内地和沿海的差异也在减小

  (《今日观察》评论员)

  用工荒就是短缺,首先还是人少了。瞭望新闻周刊引用了一个数字,全国农村30岁以下的劳动力,其中80%已经进入到非农。广西是广东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但是最近几年已经不太能招到人了,因为80%都已经在广东打工了,劳动力的供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顶峰,达到顶峰以后就稀缺了,稀缺了以后就会有讨价还价的想法,所以第二点就是我可以挑了。现在内地的工资待遇基本上和沿海已经差不多了,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霍德明:应针对事找人的现象进行研究予以解决

  (《今日观察》评论员)

  80后的一般来讲,基本上都有比较完整的基础教育了,至少初中毕业了,教育程度高,他本身的人力投资就比较高一点,就会希望比较高的回报。上一代的农民工是要求养家糊口,现在他们是要发家致富。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刘易斯在50年前就提出来刘易斯拐点,就是当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去很多劳工,起初是人找事,当经济发展到了某个阶段以后,就转变成为事找人了,这个时候人就是稀缺的资源,尤其越有知识的这些人就是稀缺的资源。这次我们产生了用工荒,我们就要针对这种事找人,如何把它调配在一起,才是真正要研究的对象。

  蔡昉:从整体而言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是提高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当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结构的就会提出一些自身的需求,比如说企业会挑年龄、性别以及教育水平等等,当企业的需求在越来越难满足的情况下,他就会相应的降低了教育水平、年龄的要求等等。因此这也成了一个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新策略。与此同时,因为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他们的教育水平是比较整齐划一的,以初中为主,还有一部分高中生,虽然实际上企业对教育水平门坎放低了,但是在整体上农民工的教育水平还是提高的。

  新生代农民工有哪些新的发展诉求,劳动力资源是否从过剩转向紧缺?用工荒释放怎样的新信号?

  张鸿:地方政府必须拿出招商引工的政策  增强吸引力

  (《今日观察》评论员)

  很多人会说企业招不到员工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如果我们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好事,因为农民工值钱了。《经济参考报》的评论标题就是“用工荒是个好现象”;文汇报评论说农民工选择性就业是进步。所以企业和沿海的地方政府要转换一下思路,要学会到地方去招商引工,企业该给的福利待遇得给。

  沿海的一个制鞋企业的老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没有裁一个人,他保证了这些人的基本社会保障,还发放基本工资,这些人基本上都放假了,当企业的订单来的时候,这些人就召之即来了。地方政府形成一个配套的体系,这是单个的企业没法形成的,比如说户口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等。

  霍德明:劳动力结构改变倒逼着产业升级

  (《今日观察》评论员)

  劳动力结构改变倒逼着产业升级,中国原来是廉价劳动力或者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国家,但是现在面临产业升级,这种廉价劳动力可能不再能够持续下去。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找到对应的合适的用工的人,我们要在这点上面下功夫。

  蔡昉:企业在竞争中进行调整  地方政府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农民工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们并不需要为企业从微观的角度给它提政策建议,他们自己能够找到出路的,或者是在竞争中进行调整。从政府来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感受到用工荒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他们也尝试用公共服务,用规范劳动力市场,执行各种劳动法等等方面去增加本地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如果用工荒作为一个转折点,那么在这个转折点之前,地方政府更多的精力是用在说如何让投资者进来。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而出现用工荒转折点之后,地方政府就越来越多的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来吸引农民工留在这个地区。

  李强: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应该提高劳动力用工的工资水平

  (清华大学人才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中国整体有劳动能力的人将近有8亿人,从劳动量上看,供量还是在比较大的时期,那么为什么东南沿海会出现用工荒?

  第一,其实劳动力的供给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结构上。比如我缺这种技术人才,而这种技术人才就是找不到,其他人来了也没有用处,所以这个涉及到将来在整个就业方面,确实得和市场导向相配合。怎么使得劳动力能够得到急需就业岗位的就业培训?

  第二,农民打工积极不积极是一个核心问题,近几年给农村的补贴是比较多的,工业的工资水平确实应该有一定的提高,才能吸引民工到就业岗位上来。中国可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恐怕要上升了,我们国家在给外来流动人口、打工族、民工的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中国到了一个很重要一个关键点,就是应该提高劳动力用工的工资水平。

  霍德明:应在产业升级的同时  把各个区域的经济都能同时带起来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解决目前的用工荒,第一,要认识到它是一个比较持久的现象,这个持久的现象里包括两件事情,一个是产业升级,一个是区域经济的平衡。我们应该把民工荒当做是一个逼着我们国家在做政策制定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到全国的均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外,还要把基础的劳力密集,原来非常便宜的行业是不是还要留在国内?如果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把各个区域都能同时带起来,这才是我们这次民工荒、用工荒能够得到的最大一个好处。

  张鸿:要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  城市配套的措施一定要跟上

  (《今日观察》评论员)

  谈到用工荒,很多媒体都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那么怎么才能有家的感觉呢?就是我有地方住,然后得有家具,得装修,要过的得舒适,安居才能乐业。这就要求整个城市配套的措施,包括户籍制度等等的改变。因为现在农民工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倾向,就是流动人口倾向于不流动,就是他们已经不愿意忍受过去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的代价,希望能在城市安家。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00820071566.shtml
教主转贴自己从来是不看内容滴{: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