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高加索“黑寡妇村”: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45:04
    走进北高加索“黑寡妇村”: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2010年04月09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一个是村民眼中的天真女学生,一个是父母眼中恬静的女儿。常人很难把她们跟令人生畏的“黑寡妇”联系起来,但是从她们隐藏在黑面纱背后的仇恨眼神,或许能看到俄罗斯民族矛盾的冰山一角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姚望 记者高帆发自莫斯科 贾涅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女,17岁,出生于俄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一个村庄,名字“贾涅特”在达吉斯坦语中意为“天堂”。
  马里亚姆·沙里波娃,女,28岁,出生在达吉斯坦巴拉哈尼村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在当地学校任教。她中学毕业后进入达吉斯坦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数学和心理学两张文凭。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巴拉哈尼村,并于2006年开始在当地教书。
                      



  3月29日发生的莫斯科地铁爆炸,惨烈场面令人生畏,这场悲剧至少夺走了40名无辜市民的生命。随着调查的深入,恐怖爆炸事件背后浮现的,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面孔。
  俄罗斯安全部门调查证实,贾涅特正是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的自杀式袭击者,而马里亚姆则实施了卢比扬卡地铁站的爆炸。
  一个是村民眼中的天真女学生,一个是父母眼中恬静的女儿。常人很难把她们跟令人生畏的“黑寡妇”联系起来。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她们生长的平静、朴实的小山村,背后掩藏着深刻而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平静之下的恩怨纠结
  达吉斯坦和印古什都属于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它们的名气远比邻居车臣小,一个是车臣的东邻,一个在车臣的西壤,它们和车臣有着唇齿相依的历史。
  碧水蓝天,风光旖旎。紧靠里海之滨的达吉斯坦首府马哈奇卡拉,长期以来就是度假胜地,只是设施有点陈旧。游乐场里,快乐的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天真无邪的咯咯欢笑。“黑寡妇”贾涅特和马里亚姆,想必也经历过如此无邪的童年。但她们还是被历史和政治裹挟了。
  历史上,达吉斯坦与车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奇卡拉与格罗兹尼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
  在1830年到1864年对抗俄罗斯的高加索战争中,两地各族人民在YSL教的旗帜下,和沙俄斗争长达30年。虽然战败,但记忆犹存。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历史博物馆一角,本报记者发现一幅反映这段历史的油画静静地摆放着,有参观者驻足画前打量沉思。
  达吉斯坦是十几个民族的聚居地,最大的民族是阿瓦尔人。同时还分布着不少车臣人,尤其是在靠近车臣的地方,如哈萨维犹尔特,30%是车臣人,这里是莫斯科地铁案女人弹“黑寡妇”的家乡,繁华的集市,餐馆中飘出香味,给本报记者感觉是一个很有生活感的地方。
  警民对立气氛紧张
  然而,“没事别去车臣”。达吉斯坦的老百姓善意地提醒本报记者,在通向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路上,军警的岗哨密布,当地内务部的士兵架着机枪盘查来往车辆。
  到达格罗兹尼市区后,本报记者已是饥肠辘辘,循着香味,找到一处名为“她的眼睛”的餐馆,“这是自己品尝过的最鲜美的鸡汤了”。
  可能因为记者的东亚面孔,或是其他的原因,记者一直感觉被注视。有警察上来检查护照,了解到是中国人后,他们说:“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好,奥林匹克,漂亮!”并欣然答应合影。其中一位还把警帽扣在了本报记者的头上,一脸的憨厚。
  不过,在当地做警察不会是一个好差事,他们是提着脑袋吃饭的人,所以总体上口碑不太好。可是同时,他们又是恐怖袭击的对象,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也多是警察。
  车臣的西面是印古什。
  当我乘车从格罗兹尼进入印古什的时候,明显感到气氛更为紧张。在交通要道口的掩体边,停放着装甲车辆。
  印古什人和车臣人关系更密切,他们在文化和历史上是兄弟民族。在苏联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身处同一个共和国——车臣-印古什苏维埃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民族觉醒浪潮使得他们脱离车臣,成为了独立的共和国。至今,两地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线。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领导人巴萨耶夫就是在印古什被炸死的。
  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黑寡妇”正是滋生在这样的一片充满仇恨、对立的土壤里。“穿着一身黑色长袍,只露出阴郁、仇恨的双眼,身上绑着自杀式炸药”,这就是俄罗斯媒体中“黑寡妇”的标准照。
  但是在俄罗斯,很少有人去解读那双双仇恨眼睛背后,都掩藏着怎样的故事。
  当电视滚动播放地铁爆炸现场画面时,一块熟悉的红色披肩令拉苏尔-玛戈梅多夫心头一紧,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块红披肩与她女儿马里亚姆的一模一样,随即他打通了俄罗斯安全部门的电话。
  “我真的希望调查能够揭开所发生的一切的真相。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去莫斯科。她信奉宗教,但她却从不激进。”玛戈梅多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她没有嫁给当地的分裂分子,她自己也说过跟北高加索地区的武装分子没有关系。
  不过,很难说马里亚姆心头没有仇恨。据报道,她的哥哥由于涉嫌参加武装组织而遭到逮捕,并在关押期间受到严刑拷打。此后,马里亚姆的整个家庭被安全人员监视长达数年之久。或许,这就是此次地铁爆炸惨剧的导火线。
  仅17岁的贾涅特则是一个崇拜武装分子的牺牲品。
  据俄罗斯安全部门调查,贾涅特受到了反政府武装分子的蛊惑,她16岁时通过互联网结识了比她年长13岁的反政府武装人员乌玛拉特·穆罕默多夫,之后离家出走,并与后者结婚。俄媒体公布的照片中,穆罕默多夫持枪揽着仍显稚嫩的贾涅特;另一张照片中,贾涅特拿着手榴弹。
  “她仍是个孩子,她甚至根本弄不清自己在做什么。”达吉斯坦共和国一家报纸主编绍尔·加济耶夫说,当地一些女孩易受武装人员极端思想的蛊惑。他以单亲家庭出身的贾涅特为例说,“这样一个年轻女孩从小没得到过父爱。突然有一天,她遇上一个强悍男人,感到有所依靠。”
  不过,她们显然不是简单的不辨是非,只是心中充满仇恨。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说,在长达10年的血腥冲突中,共有一万多名车臣武装分子被俄军消灭。她们的遗孀对俄罗斯有着刻骨的仇恨。
  一个离开车臣的寡妇米拉娜说,“黑寡妇”在车臣受到尊敬,尤其是她们很受年轻人的崇拜。
  高压手段或许并不有效
  正是这种在当地获得的尊重,以及对俄罗斯政府的仇恨,才鼓动了“黑寡妇”们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制造出惊天血案。
  俄罗斯《生意人报》曾记录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细节:2002年10月,40名蒙面车臣武装分子闯入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劫持数百名人质。解救行动中,俄安全部队共击毙19名女性武装分子,其中一人引爆身上的炸药后并未即时毙命。当军警上前询问其名字时,奄奄一息的这位女人弹毫无求救之意,而是怒视对方直至自己气绝身亡。
  不过,俄罗斯记者尤利娅·尤济科在采访了多名“黑寡妇”的亲属后指出,并非所有“黑寡妇”在加入反政府武装组织前都抱有相同的理想,10个“黑寡妇”里可能只有1人会真正为理想而献身,其他9人都是因为精神已被麻醉和操纵。
  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些“黑寡妇”呢?莫斯科大学历史与哲学系副主任阿列克谢·科济列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与恐怖分子斗争没有什么手段合理不合理可言,和恐怖分子讲红十字协会原则也等于废话。一句话,疯狗是治不好的,只有彻底消除。”
  然而,这样的高压只能激起北高加索地区少数民族的愤怒,结果只能是“以暴制暴”的恶性轮回。
  2009年4月16日,俄联邦宣布车臣解除反恐特别行动区制度。“解除反恐行动制度很重要的理由是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外部投资。”俄罗斯总统直属国家行政学院的高加索问题专家谢梅多夫告诉本报。在格罗兹尼,本报记者也能感受到车臣政府力图维持着一种祥和的面貌。“祥和的表面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联邦政府希望把车臣树立为发展的样板。”谢梅多夫说,经济发展了,可以压缩恐怖分子成长的土壤。让一部分人放下武器回归正常生活。
  不过,需要俄罗斯政府真正反思的是,绝不能忽视黑面纱后面那双阴郁、仇恨的眼睛,它不是靠经济恩惠或高压态势就能够轻易化解的。





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gjrw/news/2010/04-09/2216218.shtml
    走进北高加索“黑寡妇村”: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2010年04月09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一个是村民眼中的天真女学生,一个是父母眼中恬静的女儿。常人很难把她们跟令人生畏的“黑寡妇”联系起来,但是从她们隐藏在黑面纱背后的仇恨眼神,或许能看到俄罗斯民族矛盾的冰山一角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姚望 记者高帆发自莫斯科 贾涅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女,17岁,出生于俄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一个村庄,名字“贾涅特”在达吉斯坦语中意为“天堂”。
  马里亚姆·沙里波娃,女,28岁,出生在达吉斯坦巴拉哈尼村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在当地学校任教。她中学毕业后进入达吉斯坦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数学和心理学两张文凭。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巴拉哈尼村,并于2006年开始在当地教书。                       


  3月29日发生的莫斯科地铁爆炸,惨烈场面令人生畏,这场悲剧至少夺走了40名无辜市民的生命。随着调查的深入,恐怖爆炸事件背后浮现的,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面孔。
  俄罗斯安全部门调查证实,贾涅特正是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的自杀式袭击者,而马里亚姆则实施了卢比扬卡地铁站的爆炸。
  一个是村民眼中的天真女学生,一个是父母眼中恬静的女儿。常人很难把她们跟令人生畏的“黑寡妇”联系起来。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她们生长的平静、朴实的小山村,背后掩藏着深刻而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平静之下的恩怨纠结
  达吉斯坦和印古什都属于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它们的名气远比邻居车臣小,一个是车臣的东邻,一个在车臣的西壤,它们和车臣有着唇齿相依的历史。
  碧水蓝天,风光旖旎。紧靠里海之滨的达吉斯坦首府马哈奇卡拉,长期以来就是度假胜地,只是设施有点陈旧。游乐场里,快乐的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天真无邪的咯咯欢笑。“黑寡妇”贾涅特和马里亚姆,想必也经历过如此无邪的童年。但她们还是被历史和政治裹挟了。
  历史上,达吉斯坦与车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奇卡拉与格罗兹尼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
  在1830年到1864年对抗俄罗斯的高加索战争中,两地各族人民在YSL教的旗帜下,和沙俄斗争长达30年。虽然战败,但记忆犹存。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历史博物馆一角,本报记者发现一幅反映这段历史的油画静静地摆放着,有参观者驻足画前打量沉思。
  达吉斯坦是十几个民族的聚居地,最大的民族是阿瓦尔人。同时还分布着不少车臣人,尤其是在靠近车臣的地方,如哈萨维犹尔特,30%是车臣人,这里是莫斯科地铁案女人弹“黑寡妇”的家乡,繁华的集市,餐馆中飘出香味,给本报记者感觉是一个很有生活感的地方。
  警民对立气氛紧张
  然而,“没事别去车臣”。达吉斯坦的老百姓善意地提醒本报记者,在通向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路上,军警的岗哨密布,当地内务部的士兵架着机枪盘查来往车辆。
  到达格罗兹尼市区后,本报记者已是饥肠辘辘,循着香味,找到一处名为“她的眼睛”的餐馆,“这是自己品尝过的最鲜美的鸡汤了”。
  可能因为记者的东亚面孔,或是其他的原因,记者一直感觉被注视。有警察上来检查护照,了解到是中国人后,他们说:“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好,奥林匹克,漂亮!”并欣然答应合影。其中一位还把警帽扣在了本报记者的头上,一脸的憨厚。
  不过,在当地做警察不会是一个好差事,他们是提着脑袋吃饭的人,所以总体上口碑不太好。可是同时,他们又是恐怖袭击的对象,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也多是警察。
  车臣的西面是印古什。
  当我乘车从格罗兹尼进入印古什的时候,明显感到气氛更为紧张。在交通要道口的掩体边,停放着装甲车辆。
  印古什人和车臣人关系更密切,他们在文化和历史上是兄弟民族。在苏联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身处同一个共和国——车臣-印古什苏维埃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民族觉醒浪潮使得他们脱离车臣,成为了独立的共和国。至今,两地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线。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领导人巴萨耶夫就是在印古什被炸死的。
  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黑寡妇”正是滋生在这样的一片充满仇恨、对立的土壤里。“穿着一身黑色长袍,只露出阴郁、仇恨的双眼,身上绑着自杀式炸药”,这就是俄罗斯媒体中“黑寡妇”的标准照。
  但是在俄罗斯,很少有人去解读那双双仇恨眼睛背后,都掩藏着怎样的故事。
  当电视滚动播放地铁爆炸现场画面时,一块熟悉的红色披肩令拉苏尔-玛戈梅多夫心头一紧,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块红披肩与她女儿马里亚姆的一模一样,随即他打通了俄罗斯安全部门的电话。
  “我真的希望调查能够揭开所发生的一切的真相。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去莫斯科。她信奉宗教,但她却从不激进。”玛戈梅多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她没有嫁给当地的分裂分子,她自己也说过跟北高加索地区的武装分子没有关系。
  不过,很难说马里亚姆心头没有仇恨。据报道,她的哥哥由于涉嫌参加武装组织而遭到逮捕,并在关押期间受到严刑拷打。此后,马里亚姆的整个家庭被安全人员监视长达数年之久。或许,这就是此次地铁爆炸惨剧的导火线。
  仅17岁的贾涅特则是一个崇拜武装分子的牺牲品。
  据俄罗斯安全部门调查,贾涅特受到了反政府武装分子的蛊惑,她16岁时通过互联网结识了比她年长13岁的反政府武装人员乌玛拉特·穆罕默多夫,之后离家出走,并与后者结婚。俄媒体公布的照片中,穆罕默多夫持枪揽着仍显稚嫩的贾涅特;另一张照片中,贾涅特拿着手榴弹。
  “她仍是个孩子,她甚至根本弄不清自己在做什么。”达吉斯坦共和国一家报纸主编绍尔·加济耶夫说,当地一些女孩易受武装人员极端思想的蛊惑。他以单亲家庭出身的贾涅特为例说,“这样一个年轻女孩从小没得到过父爱。突然有一天,她遇上一个强悍男人,感到有所依靠。”
  不过,她们显然不是简单的不辨是非,只是心中充满仇恨。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说,在长达10年的血腥冲突中,共有一万多名车臣武装分子被俄军消灭。她们的遗孀对俄罗斯有着刻骨的仇恨。
  一个离开车臣的寡妇米拉娜说,“黑寡妇”在车臣受到尊敬,尤其是她们很受年轻人的崇拜。
  高压手段或许并不有效
  正是这种在当地获得的尊重,以及对俄罗斯政府的仇恨,才鼓动了“黑寡妇”们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制造出惊天血案。
  俄罗斯《生意人报》曾记录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细节:2002年10月,40名蒙面车臣武装分子闯入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劫持数百名人质。解救行动中,俄安全部队共击毙19名女性武装分子,其中一人引爆身上的炸药后并未即时毙命。当军警上前询问其名字时,奄奄一息的这位女人弹毫无求救之意,而是怒视对方直至自己气绝身亡。
  不过,俄罗斯记者尤利娅·尤济科在采访了多名“黑寡妇”的亲属后指出,并非所有“黑寡妇”在加入反政府武装组织前都抱有相同的理想,10个“黑寡妇”里可能只有1人会真正为理想而献身,其他9人都是因为精神已被麻醉和操纵。
  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些“黑寡妇”呢?莫斯科大学历史与哲学系副主任阿列克谢·科济列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与恐怖分子斗争没有什么手段合理不合理可言,和恐怖分子讲红十字协会原则也等于废话。一句话,疯狗是治不好的,只有彻底消除。”
  然而,这样的高压只能激起北高加索地区少数民族的愤怒,结果只能是“以暴制暴”的恶性轮回。
  2009年4月16日,俄联邦宣布车臣解除反恐特别行动区制度。“解除反恐行动制度很重要的理由是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外部投资。”俄罗斯总统直属国家行政学院的高加索问题专家谢梅多夫告诉本报。在格罗兹尼,本报记者也能感受到车臣政府力图维持着一种祥和的面貌。“祥和的表面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联邦政府希望把车臣树立为发展的样板。”谢梅多夫说,经济发展了,可以压缩恐怖分子成长的土壤。让一部分人放下武器回归正常生活。
  不过,需要俄罗斯政府真正反思的是,绝不能忽视黑面纱后面那双阴郁、仇恨的眼睛,它不是靠经济恩惠或高压态势就能够轻易化解的。





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gjrw/news/2010/04-09/2216218.shtml
作者很天真
图呢?MSL的精神控制可不能小视!
俄罗斯的失败在于,只镇压恐怖分子,而不镇压宗教
军队可以左右肉体,而宗教则能左右思想
黑纱背后是一张17岁的稚嫩面孔。照片中的贾涅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是此次莫斯科地铁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之一。法新社
  当年镇压反革命的家属,是拿反革命家属的人权代价换得社会安定,普通人的人权得到了提高。现在由于不镇压家属了,这类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4-9 18:57


    可以进行一些限制性的安排吗,不过这个问题的确难搞。
pupu 发表于 2010-4-9 19:23
  在一些落后地区,犯罪的家族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往往是土匪父亲、流氓儿子,还有一群土匪婆子。你们想想新疆那些匪婆子吧!
还是古人的办法比较好,对付一些比较大的民族,采取打散 打乱,全部迁入中原,改服易发学文习字,抹杀他们的民族特征。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4-9 18:57

参考保外就医,监视居住,离开原驻地必须登记咋样?
博扬 发表于 2010-4-9 19:56
  当然是好办法。还有就是对这些家属要彻查:有没有资助过分子?现在还有没有恐怖主义倾向?该杀就杀。决不能拿无辜人民的人权去冒险。
获得数学和心理学两张文凭。
------------
心理学。她怎么毕的业?:Q
在座的各位如果能娶到这样的老婆(被人杀了后老婆会拼上性命去为自己报仇)也算不枉此生了
我个人只希望我老婆能好好的活,拼命复仇什么的还是不要搞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4-9 19:25

很对啊,有时候犯罪是作为一门手艺来世代传承的
jumin 发表于 2010-4-9 22:00


    大伙看看中国历史上所谓农民起义频发的地区如山东鲁西南苏北皖北等地就知道了,耕地少人口多的地方民风普遍强悍,道理很简单,当地的资源养活不了所有人,你不比别人强悍就争不到养活自己的资源
镇压家属[:a9:]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4-9 20:40

今天的中国现实吗?那样很可能回到文革。
何不用民主人权大道感化之?
要不是赫氏允许这帮杂碎返回原籍,根本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事。另此女甚烈,其夫倘地下有知,定当释然。
珍爱生命,远离真猪。。。。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4-9 18:57


    委员,现在不可能了。而且也不可能做得到了。
别斯兰事件中有一个黑人参加,毛子那边的T早就国际化了。


妓者就是一装逼犯,不懂装懂写的恐怖分子比窦娥还冤似的。一副SB救世主模样

呸…

妓者就是一装逼犯,不懂装懂写的恐怖分子比窦娥还冤似的。一副SB救世主模样

呸…
仇恨伴随她们成长
===============
那就让仇恨和她们一起毁灭呗。
做人要厚道,斩草要除根!
高康大 发表于 2010-4-10 02:47

嗯!就是这个味!TG早知道了
EFEFEF 发表于 2010-4-9 22:10
  没有家属的支持,很多恐怖分子能干什么?没有一个窝点藏身,没有一个窝点提供食宿,没有婆娘发泄……所以没有家属的支持,绝大多数恐怖分子都不能有很好的活动能力。到了那些匪属家庭看看,大部分都是家属支持恐怖活动的。
病根 在于 极端 宗教

其他 只是  催化剂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