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直升机中国服役秘闻:先后坠毁三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8:23
“黑鹰”直升机中国服役秘闻:先后坠毁三架
2010-03-31 10:30:35 中华网论坛

西科斯基公司S-70C原型机在拉萨进行高原性能试飞
黑鹰直升机飞行在拉萨市区上空

1983年,为了解决边防部队,特别是驻高原一线哨所补给困难的问题,中央军委决定引进一型适应青藏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先进运输直升机。项目由总参装备部负责,保利科技公司组织国际招标,空军进行技术评估。当年,各竞标厂商的产品被空运到拉萨贡嘎机场,在拉萨、羊八井、甘巴拉山等地进行高原性能试飞。西科斯基公司的一架注册号为N3124B的黑鹰直升机以其6000米升限、600公斤载重和600公里航程的卓越性能脱颖而出。次年6月,中美双方签订了购买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的协议。合同包括24架单价600万美元的黑鹰直升机、3套单价78万美元的外挂式副油箱系统、1套古德曼公司的机载飞行测试系统和地面处理设备,以及维护直升机所需的工具备件等,总价1.5亿美元。中方派出八名飞行人员和部分机务人员赴美培训。

1984年11月,首批3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70792)运抵天津港交付中方。这3架装备空军独立运输团3大队(空34师102团前身),用于组织飞行、机务人员改装训练,其中两架(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订制为白色涂装,打算日后作为专机使用。

1985年1月,第二批9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93、70794、70797、70798、70799、70800、70811、70812、70813)交付中方,装备成都军区空军独立运输团。部队喷涂机身编号5XX6。

1985年5月,第三批5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30、70831、70836、70837、70848)交付中方,装备兰州军区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航运团。部队将序列号后三位喷涂为机身编号8XX。

1985年10月,最后一批7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55、70856、70867、70868、70879、70884、70892)交付中方,仍装备成空运输团。

成空运输团在装备黑鹰直升机的当年11月就开始组织首次进藏运送给养行动。部队出动4架黑鹰直升机,配备邢喜贵、姜庆芳、朱永昌、国逢仁4名机长,阿罗、扎西泽仁等5名副驾驶,4名领航员,以及1名机场指挥员,飞赴被称为高原孤岛的藏南墨脱。4架直升机兵分两路,一路是由邢喜贵带领的3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经甘肃天水、兰州、青海格尔木、西藏那曲、拉萨,蛙跳式的连续转场,才抵达向墨脱运送给养行动的起点西藏林芝;另一路为了验证空运黑鹰直升机进藏的可行性,将直升机旋翼、尾桨等部件拆卸后,用一架略经改装并刚在北京沙河完成载机飞行装卸试验的运8A型飞机搭载,从成都直飞拉萨。但抵达拉萨后,在西科斯基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十几名曾赴美受训的机务人员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直升机的组装测试工作,与美军所能达到的六小时标准相差太远。此后,中国再没有尝试过使用运8A搭载黑鹰直升机进藏。

抵达林芝后,4架黑鹰直升机在一个月内穿梭于海拔七千米以上的群峰间,总飞行时间达320小时,完成了对墨脱军民一年所需物资的补给,而这在以前只能在每年七至九月靠牦牛和人力运进墨脱。

1986年10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部队。空军绝大部分直升机部队人员装备都将转入陆军航空兵,黑鹰直升机当然也不例外。次年,空军独立运输团3大队、成空航运团、兰空乌指航运团所属黑鹰直升机分队人员装备陆续移交陆航,并合编为一个直升机团。改编工作于1987年12月完成,成立了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试验训练基地第2团,团部位于成都凤凰山,部队分驻成都、北京、乌鲁木齐三地。划归陆航前,黑鹰直升机已累计飞行11000小时。

在改编完成前的1987年10月8日,兰空乌指航运团831号黑鹰直升机配合纪录片《柴达木之光》摄制组执行外景拍摄任务。在从青海格尔木返回西宁途中,飞至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时突发机械故障,失事坠毁。事故造成包括1名机组人员在内的3人死亡,15人受伤。事后查明,事故是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尾桨传动轴断裂造成的。西科斯基公司为此支付了总值300万美元的航材和赔偿金。

1988年5月27日,陆航试训基地2团邱光华邓贵芳机组驾驶一架黑鹰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在飞越林芝墨脱间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直升机由于气象原因撞毁在低于山口100米的缓坡上,机上人员全部侥幸生还。然而不幸的是,大难不死的邱光华机长在20年后的抗震救灾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后话了。

1989年4月1日,又是在林芝墨脱间的航线上,张崇海机组驾驶的5626号黑鹰直升机失踪。至5月10日,军地派出直升机50余架次,人员3100多人次,搜索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一无所获。部队甚至一度以为直升机已飞入敌境。直到入夏以后,才有当地群众报告在多雄拉山口东侧发现直升机残骸和机长张崇海、副驾驶巴古泽旺、领航员刘家强、空中机械师唐孝德四位烈士的遗体。因路途险恶,无法将烈士遗体带回,遂在野外简陋条件下就地火化。从北京派出的陆航试训基地工作组在事故现场顺着直升机滚落痕迹在峭壁上发现了撞击点。事故最终被确定为气象。

原因陆航试训基地2团成立一段时间后,为便于管理,陆续将机身编号统一编入LH02XX号段。因编号时已损失3架黑鹰直升机,最大编号即为LH0221。驻疆2大队87年事故损失1架黑鹰后,2团将驻京1架白色黑鹰直升机补充给2大队。此时陆航试训基地2团共编有21架黑鹰直升机,其中驻川14架,驻疆5架,驻京2架。

1991年初,陆军航空兵编制体制调整,撤销陆航试验训练基地。原试训基地2团改编为陆航2团,由总参直属改归成都军区建制。原试训基地2团2大队改编为陆航3团,归兰州军区建制。驻京的两架黑鹰直升机,深色的一架返川归陆航2团;白色的一架及空地勤人员留京继续配合同期引进的飞行测试系统进行飞行性能试验,他们被编入由试训基地3团改编的总参直属陆航4团。此时,黑鹰直升机分属3个陆航团,其中2团15架,3团5架,4团1架。

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副司令员张德福、侯书军带领工作组沿中尼边境调研。视察完樟木口岸边防连后,工作组在聂拉木分别登上来时的三架黑鹰直升机。张太恒司令员等人乘坐由邢喜贵机组驾驶的第一架直升机;张德福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国逢仁机组驾驶的第二架直升机;侯书军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胡殿元机组驾驶的第三架直升机。前两架直升机相继向南起飞,第二架直升机在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机上人13全部牺牲。死亡人员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大校(晋升少将命令刚刚签发,尚未颁发)、成都军区四个二级部部长副部长以及参谋干事等人,机长国逢仁、副驾驶阿罗、空中机械师李先通。13人中,将官1人,校官7人,尉官4人,士官1人。事故结论是,直升机在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又是气象原因……

90年代中期,陆航部队重新排定机身编号。在2团服役的黑鹰编入LH922XX号段,3团的编入LH932XX,4团的唯一一架白鹰被编为LH94219。此时,黑鹰直升机仅存20架,因此XX的最大值变成了20,它的主人就是3团的另一架白鹰。

90年代末,陆航4团的白鹰完成了有关试飞任务,直升机和空地勤人员调入2团。从那时至今,陆航2团拥有15架黑鹰直升机,分别是:

LH92201 LH92202 LH92204 LH92205 LH92206 LH92207
LH92208 LH92209 LH92210
LH92211 LH92212 LH92213
LH92214 LH92215 LH94219

陆航3团拥有5架黑鹰直升机,分别是:
LH93203 LH93216 LH93217 LH93218 LH93220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00331/15878140.html“黑鹰”直升机中国服役秘闻:先后坠毁三架
2010-03-31 10:30:35 中华网论坛

西科斯基公司S-70C原型机在拉萨进行高原性能试飞
黑鹰直升机飞行在拉萨市区上空

1983年,为了解决边防部队,特别是驻高原一线哨所补给困难的问题,中央军委决定引进一型适应青藏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先进运输直升机。项目由总参装备部负责,保利科技公司组织国际招标,空军进行技术评估。当年,各竞标厂商的产品被空运到拉萨贡嘎机场,在拉萨、羊八井、甘巴拉山等地进行高原性能试飞。西科斯基公司的一架注册号为N3124B的黑鹰直升机以其6000米升限、600公斤载重和600公里航程的卓越性能脱颖而出。次年6月,中美双方签订了购买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的协议。合同包括24架单价600万美元的黑鹰直升机、3套单价78万美元的外挂式副油箱系统、1套古德曼公司的机载飞行测试系统和地面处理设备,以及维护直升机所需的工具备件等,总价1.5亿美元。中方派出八名飞行人员和部分机务人员赴美培训。

1984年11月,首批3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70792)运抵天津港交付中方。这3架装备空军独立运输团3大队(空34师102团前身),用于组织飞行、机务人员改装训练,其中两架(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订制为白色涂装,打算日后作为专机使用。

1985年1月,第二批9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93、70794、70797、70798、70799、70800、70811、70812、70813)交付中方,装备成都军区空军独立运输团。部队喷涂机身编号5XX6。

1985年5月,第三批5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30、70831、70836、70837、70848)交付中方,装备兰州军区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航运团。部队将序列号后三位喷涂为机身编号8XX。

1985年10月,最后一批7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55、70856、70867、70868、70879、70884、70892)交付中方,仍装备成空运输团。

成空运输团在装备黑鹰直升机的当年11月就开始组织首次进藏运送给养行动。部队出动4架黑鹰直升机,配备邢喜贵、姜庆芳、朱永昌、国逢仁4名机长,阿罗、扎西泽仁等5名副驾驶,4名领航员,以及1名机场指挥员,飞赴被称为高原孤岛的藏南墨脱。4架直升机兵分两路,一路是由邢喜贵带领的3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经甘肃天水、兰州、青海格尔木、西藏那曲、拉萨,蛙跳式的连续转场,才抵达向墨脱运送给养行动的起点西藏林芝;另一路为了验证空运黑鹰直升机进藏的可行性,将直升机旋翼、尾桨等部件拆卸后,用一架略经改装并刚在北京沙河完成载机飞行装卸试验的运8A型飞机搭载,从成都直飞拉萨。但抵达拉萨后,在西科斯基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十几名曾赴美受训的机务人员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直升机的组装测试工作,与美军所能达到的六小时标准相差太远。此后,中国再没有尝试过使用运8A搭载黑鹰直升机进藏。

抵达林芝后,4架黑鹰直升机在一个月内穿梭于海拔七千米以上的群峰间,总飞行时间达320小时,完成了对墨脱军民一年所需物资的补给,而这在以前只能在每年七至九月靠牦牛和人力运进墨脱。

1986年10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部队。空军绝大部分直升机部队人员装备都将转入陆军航空兵,黑鹰直升机当然也不例外。次年,空军独立运输团3大队、成空航运团、兰空乌指航运团所属黑鹰直升机分队人员装备陆续移交陆航,并合编为一个直升机团。改编工作于1987年12月完成,成立了总参谋部陆军航空兵试验训练基地第2团,团部位于成都凤凰山,部队分驻成都、北京、乌鲁木齐三地。划归陆航前,黑鹰直升机已累计飞行11000小时。

在改编完成前的1987年10月8日,兰空乌指航运团831号黑鹰直升机配合纪录片《柴达木之光》摄制组执行外景拍摄任务。在从青海格尔木返回西宁途中,飞至都兰县诺木洪乡境内时突发机械故障,失事坠毁。事故造成包括1名机组人员在内的3人死亡,15人受伤。事后查明,事故是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尾桨传动轴断裂造成的。西科斯基公司为此支付了总值300万美元的航材和赔偿金。

1988年5月27日,陆航试训基地2团邱光华邓贵芳机组驾驶一架黑鹰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在飞越林芝墨脱间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直升机由于气象原因撞毁在低于山口100米的缓坡上,机上人员全部侥幸生还。然而不幸的是,大难不死的邱光华机长在20年后的抗震救灾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后话了。

1989年4月1日,又是在林芝墨脱间的航线上,张崇海机组驾驶的5626号黑鹰直升机失踪。至5月10日,军地派出直升机50余架次,人员3100多人次,搜索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一无所获。部队甚至一度以为直升机已飞入敌境。直到入夏以后,才有当地群众报告在多雄拉山口东侧发现直升机残骸和机长张崇海、副驾驶巴古泽旺、领航员刘家强、空中机械师唐孝德四位烈士的遗体。因路途险恶,无法将烈士遗体带回,遂在野外简陋条件下就地火化。从北京派出的陆航试训基地工作组在事故现场顺着直升机滚落痕迹在峭壁上发现了撞击点。事故最终被确定为气象。

原因陆航试训基地2团成立一段时间后,为便于管理,陆续将机身编号统一编入LH02XX号段。因编号时已损失3架黑鹰直升机,最大编号即为LH0221。驻疆2大队87年事故损失1架黑鹰后,2团将驻京1架白色黑鹰直升机补充给2大队。此时陆航试训基地2团共编有21架黑鹰直升机,其中驻川14架,驻疆5架,驻京2架。

1991年初,陆军航空兵编制体制调整,撤销陆航试验训练基地。原试训基地2团改编为陆航2团,由总参直属改归成都军区建制。原试训基地2团2大队改编为陆航3团,归兰州军区建制。驻京的两架黑鹰直升机,深色的一架返川归陆航2团;白色的一架及空地勤人员留京继续配合同期引进的飞行测试系统进行飞行性能试验,他们被编入由试训基地3团改编的总参直属陆航4团。此时,黑鹰直升机分属3个陆航团,其中2团15架,3团5架,4团1架。

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太恒、副司令员张德福、侯书军带领工作组沿中尼边境调研。视察完樟木口岸边防连后,工作组在聂拉木分别登上来时的三架黑鹰直升机。张太恒司令员等人乘坐由邢喜贵机组驾驶的第一架直升机;张德福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国逢仁机组驾驶的第二架直升机;侯书军副司令员等人乘坐由胡殿元机组驾驶的第三架直升机。前两架直升机相继向南起飞,第二架直升机在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机上人13全部牺牲。死亡人员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德福中将、西藏军区参谋长毛海清大校(晋升少将命令刚刚签发,尚未颁发)、成都军区四个二级部部长副部长以及参谋干事等人,机长国逢仁、副驾驶阿罗、空中机械师李先通。13人中,将官1人,校官7人,尉官4人,士官1人。事故结论是,直升机在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又是气象原因……

90年代中期,陆航部队重新排定机身编号。在2团服役的黑鹰编入LH922XX号段,3团的编入LH932XX,4团的唯一一架白鹰被编为LH94219。此时,黑鹰直升机仅存20架,因此XX的最大值变成了20,它的主人就是3团的另一架白鹰。

90年代末,陆航4团的白鹰完成了有关试飞任务,直升机和空地勤人员调入2团。从那时至今,陆航2团拥有15架黑鹰直升机,分别是:

LH92201 LH92202 LH92204 LH92205 LH92206 LH92207
LH92208 LH92209 LH92210
LH92211 LH92212 LH92213
LH92214 LH92215 LH94219

陆航3团拥有5架黑鹰直升机,分别是:
LH93203 LH93216 LH93217 LH93218 LH93220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00331/15878140.html
老邱 一路走好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
应该是四起事故吧!
那些山区的气候条件是够恶劣的!我表弟公司的一位台湾籍部门经理去那里旅游后有切身体会,那位老兄曾在台军陆航部队服役,西藏行以后完全改变了他以前对大陆陆航飞行员的偏见。
邱光华。。。
另一路为了验证空运黑鹰直升机进藏的可行性,将直升机旋翼、尾桨等部件拆卸后,用一架略经改装并刚在北京沙河完成载机飞行装卸试验的运8A型飞机搭载,从成都直飞拉萨。但抵达拉萨后,在西科斯基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十几名曾赴美受训的机务人员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直升机的组装测试工作,与美军所能达到的六小时标准相差太远。此后,中国再没有尝试过使用运8A搭载黑鹰直升机进藏。

[:a1:]

那可真是杯具啊

那架改装的运8后来如何处理?
我爱binbin 发表于 2010-4-1 15:06
为什么比MD装的慢呢?难道拆装需要专用工具,只有MD有,TG没有!

为什么比MD装的慢呢?难道拆装需要专用工具,只有MD有,TG没有!
scofield1121 发表于 2010-4-1 15:36



美国那些都是机务老鸟了。中国的机务再老鸟也都是河马老鸟,黑鹰的技术跨度太大了,而且机械设计理念和毛毛差别也很大。
此外专用工具可能是个问题。同学从一家管理还算很规范的国企跳槽到德资企业中工作,发现维修工的工具的差距简直天壤之别;说夸张点,我们是榔头、扳手、钳子各一把打天下,别人的专用工具一大堆。往往采购设备的技术附件中就把随机专用工具都列入了,虽然这几年国内企业逐步重视了,可是对专用工具的重视远不如西方老牌工业国家。
为什么比MD装的慢呢?难道拆装需要专用工具,只有MD有,TG没有!
scofield1121 发表于 2010-4-1 15:36



美国那些都是机务老鸟了。中国的机务再老鸟也都是河马老鸟,黑鹰的技术跨度太大了,而且机械设计理念和毛毛差别也很大。
此外专用工具可能是个问题。同学从一家管理还算很规范的国企跳槽到德资企业中工作,发现维修工的工具的差距简直天壤之别;说夸张点,我们是榔头、扳手、钳子各一把打天下,别人的专用工具一大堆。往往采购设备的技术附件中就把随机专用工具都列入了,虽然这几年国内企业逐步重视了,可是对专用工具的重视远不如西方老牌工业国家。
MD飞西藏怎么样?
真是杯具
留名贴
当年多来点多好

TG到现在还不能仿制
酒后胡言 发表于 2010-4-1 15:38
这个看东西方厨师的刀就可以看出来,嘿嘿。
我很安静 发表于 2010-4-1 16:38


    你的意思是西方刀具比菜刀更适合做中菜?
向邱光华同志致敬。美国飞机摔不死他,应该有后福啊。
烈士一路走好[:a15:]
Kendoll 发表于 2010-4-1 17:23
我的意思是中国厨师一把刀,西方厨师很多专用刀。
走到哪都喜欢呛,烦不烦。
向烈士致敬
回复 9# 碧海云帆

60年前,md陆航飞了很多。
缅怀烈士。。。
向英雄致敬。。。
现在仍然是陆航的宝贝
向邱光华同志致敬
回复 14# Kendoll


    直接服了  动不动就扣帽子!!!好玩??爽?还是在家里被压迫的不行了 .跑这里来体验社会主义优越性??
缅怀一下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
那些鸡鸡不错,听说是比17好飞。不过也都是老鸡鸡了。除了楼主的说的那些损失,还有地面相撞的,撞到房子的,损伤后锁在库里折零件的,成都那边的小黑,能飞的已经不足10架。上周和一位飞飞在成都喝茶时,我还问了一下他,我一直以为飞171和小黑的是不同的人,结果他们飞飞是两个型号换起飞奔。另外飞飞哥说小黑已经老了,首长都不坐了,坐新的171了。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
什么时候TG的陆航能用上好鸟啊。。。
高原用卡式机会不会好一点???共轴双旋
2008年5月31日下午,邱光华驾驶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飞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直升飞机于14时56分失事。

不唯物一下。。。不会真有死神来了这回事吧。。。

不管怎么说,英雄永垂不朽!
黑鹰损失一共5架
回复 19# lt2005


    飞驼峰的固定翼与直升机在空气动力外形上有本质的区别,不好同比的
碧海云帆 发表于 2010-4-2 10:04

是这个道理!否则就成了关公战秦琼了!
prczj 发表于 2010-4-2 08:42


你喷下来的?
自己找TG的黑鹰的图去吧。
那编号可是有限的,自己数数。
ME.Backfire 发表于 2010-4-1 16:25 曾和西科斯基谈过在中国组装100架.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自己的鹰啊
黑鹰现在快报废了吧
回复 8# 酒后胡言

深有体会,我也是在德资企业,使用的全套工具总价是国内竞争对手的好几倍,基本维修中的所有因素都有专用工具控制,靠手感的工作基本没有...
向英雄致敬
我很安静 发表于 2010-4-1 17:53


    谁说的,中国厨师还有许多雕刻用的刀,工具之中有的还包括大勺,专用的面点工具,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