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4大关键词:40年曲折发展 “大国”成心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5:47
http://news.sohu.com/20100326/n271114547.shtml

 今日印度14个关键词

  大国心结

  赵伯乐

  新世纪刚刚开始,执政的印度人民党领导人阿德瓦尼便一语惊人:“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他说话的口气是大了些,但却代表了印度独立以来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心声。

  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后来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的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下了他对国家的憧憬——印度要成为“有声有色”的一流大国。而当印度终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大国”更成为社会精英们的一个心结。

  他们认为,印度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使之具备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客观条件,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对周边地区的长期影响,更使印度拥有了登顶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但独立后的40多年里,印度的发展之路相当曲折,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慢于预期,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升反降。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一场严重的财政危机把经济带到崩溃的边缘,印度成了一个“无声无色”的地区性国家。直到1991年,大幅度的经济改革扭转了颓势,印度在较短时间里走出了慢速发展的怪圈,一度跌入低谷的大国梦想重新燃起。

  今天,大国梦想已不再是一小部分印度社会精英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意志。大国的目标也由模糊变得清晰,那就是经济总量占据世界前列,产业结构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政治体制民主化,民族文化影响扩大,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等等。

  然而,太过强烈的大国追求也使一些人变得迫不及待,一些不明智之举不断出现:为谋求所谓大国地位,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核爆;难抑急迫之情,与日本捆绑“争常”;自戴“世界最大”的高帽子,过分夸大发展成果;视“发展中国家”名号为羞,追求“超级大国”虚名;等等,不一而足。客观地讲,尽管印度确实有了快速的进步,但并没有脱离发展的初级阶段。

  多元并存

  赵伯乐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印度社会的话,多元化大概可作为首选,因为在这个国度几乎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人种构成来看,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种都生活于此,形成了100多个民族。此外还有数百个分布于各地的部落族群。他们使用着700种正式登记的语言(千人以下的方言不在此列),主要的语言有18种之多。从宗教来看,这里既有产生于本土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也有从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YSL教、基督教、锁罗亚斯德教等。从文化艺术来看,印度各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民间艺术。从政治力量看,印度有多达1000个以上正式登记的政党,其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组织结构千差万异。

  这份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但比多元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它的态度。一般来说,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强烈的自豪感,但并不会因此就蔑视甚至排斥其他文化。与某些地区多元文化碰撞交汇、最终融为一体的情况不同,印度极为多样的文化并没有完全合而为一。印度教文化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远没有形成垄断地位。各种文化同时并存,虽然也相互学习吸收,但基本保持了自身特征。在印度,完全不同的文化现象共存一处的现象十分常见,从而使它拥有了“人种博物馆”“宗教博物馆”“文明万花筒”等名声。

  多元并存反过来也影响着印度的民族性格,使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氛围。当然,不同文化之间也避免不了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血惨剧。尽管这些冲突最终会平息,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冲突的双方之间形成一个微妙的鸿沟。

  导弹与反导

  韩旭东

  印度绝对是世界上试射导弹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88年首次试射“大地”导弹以来,印度就没有停止过导弹试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试射新型导弹,在试射常规弹头导弹的同时还试射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导弹。

  印度的导弹开发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后因研制经费和科研力量不足而被迫取消。1983年初,印度政府又制定并开始实施“综合导弹发展计划”。目前,印度研制的导弹类型主要包括“大地”近程地地导弹、“烈火”中程地地弹道导弹、“蓝天”中程地空导弹、“毒蛇”反坦克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

  今年2月7日,印度试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烈火”-3型中程导弹。3月5日,印度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1型短程弹道导弹。与此同时,印度导弹的射程不断延伸,目前已能覆盖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印度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还是世界上最快的导弹。

  上世纪90年代,受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的刺激,印度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方面,印度不断发展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另一方面,它也引进了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导弹防御技术。近几年印度成功试射拦截导弹,标志着其已经加入了“反导精英俱乐部”。

  班加罗尔

  马加力

  班加罗尔是印度卡纳塔卡邦的首府,人口约为700万,是印度第五大城市。从自然地理来看,班加罗尔海拔900公尺,凉季不冷,热季不热,气候非常宜人。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整个市区草木葱茏,四季鲜花盛开,环境十分优雅。

  不过,班加罗尔并不悠闲,反而昼夜繁忙。它还有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名字,那就是“印度硅谷”。由于名声远播,尽管这座城市几年前就已经改名为“班加鲁鲁”,但人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班加罗尔”。在这座城市里,每天24小时都有几十万人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并且为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从事“外包服务”。

  班加罗尔软件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印度政府的扶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就在那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政府还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为技术园区的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现在,印度最著名的软件企业如塔塔信息技术公司、因弗塞斯、维普罗等均云集在这座城市。该市软件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软件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出口额也在以年均30%以上的幅度增长。正因如此,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那里设立了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在那里进行了数量可观的投资。

  Nano

  唐璐

  Nano在英语里表示“极小”。不过时下如果在印度提起nano,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塔塔汽车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那个号称全球最便宜的微型汽车——“塔塔Nano”。

  2008年,在新德里车展上,当这个外观如同带着辅助轮的烤面包机似的宝贝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其2500美元的超低定价立即赢得了全球媒体和业界人士的侧目。同样是在这次车展上,塔塔汽车公司总裁拉坦·塔塔介绍nano时,曾经描述了他最想改变的印度大街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场景:年幼的孩子握着摩托车把手站在前面的脚档上,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婴儿侧坐在后面……2009年7月18日,塔塔先生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生产一部国民车,使所有普通印度人的交通工具能够从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升级到更安全舒适的四轮车。那天,塔塔先生亲自将微型车及车钥匙交给了3个nano预定者,他们是从几十万预定者中被抽中的幸运儿。

  如果以汽车专利数来衡量创新,nano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其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各种技术的重组使汽车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正如塔塔公司人员所表示的,nano微型车面世不仅表明了印度在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方面的实力,还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今天的全球市场是由需求拉动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是由供应来决定的。难怪不少业界人士指出,nano的推出将会掀起一场革命。

  中产阶级

  赵伯乐

  近代印度社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种姓制度的影响呈减弱趋势,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显抬升。有人说这是西方资本在印度渗透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不管哪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以经济地位来划分阶层确实已成为印度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后果就是一个数量庞大并不断扩充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据印度媒体报道,今日印度的中产阶级数量已经超过3亿人,在总人口中占到约30%,虽然还无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却居于领先地位。这个阶层具有以下特点:大多数人受过良好的教育;集中居住于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多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或在文化教育等行业就业;大部分中产阶级为中青年。

  印度中产阶级一个月几百美元的收入在美国只能算穷人,但是在物价和平均富裕程度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印度,这个收入已经足以达到小康了。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有房,有家用电器,加上一部摩托车或小汽车,就可以使一个人跻身于中产行列。

  庞大的中产阶级给印度社会带来了许多影响。首先,中产阶级已摆脱贫困,又渴望进步,他们最不希望社会出现大的动荡,政治立场也比较温和,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其次,他们比较乐观,努力工作,又处于人生中的创造黄金时期,因此成为了印度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力量。第三,与传统印度人相比,他们的生活观很不一样,中产阶级赚钱努力,花钱也大方,他们成了消费的领跑者,这也就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第四,印度中产阶级更注重社会秩序,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种姓问题

  马加力

  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社会的显著特色,其根源始自古代社会的“瓦尔那”制度。按照印度教的说法,人们的精神、道德、知识和能力生来有别,故而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这种身份终生不变,而且世代遗传。

  “瓦尔那”制度将人按高下分为婆罗门、刹地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他们分别为精通宗教经典、执掌宗教事务的僧侣;掌握政权和兵权的王室贵族和武士;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视为不洁的专服贱役的人。此外,还有地位更为低下、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

  种姓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内婚制和顺婚制。也就是说,通婚一般只发生在同种姓之间,即便突破往往也是高种姓男子迎娶低种姓女子,否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上述四大种姓衍生出了许多亚种姓,据大略估计有四千种之多。但是,种姓制度总体上的等级划分基本未变。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于1948年通过了废止种姓制度的法案,政府也为保证较低种姓的平等权益做出不少努力,但是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弊端仍然有形无形地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低等种姓仍然不能与高等种姓的人同饮、共食或并坐。

  贫民窟与百万富翁

  唐璐

  在印度许多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豪华酒店以及高档公寓旁,总是可以看到成片的由破砖烂瓦甚至以麻袋搭成的棚户区。由于厕所设施不足,人们随地便溺;由于没有排污管道,污水顺着条条水沟蜿蜒流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由家庭作坊和破败棚屋构成的蜂巢般拥挤的空间里,全家老小一起生活、劳作、游戏。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印度贫民窟。

  2009年,一部讲述印度孟买贫民窟传奇人物生活与成长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风靡全球,使许多人开始关注印度的贫民窟。如今,电影中所描述的达拉维贫民窟成了游客到孟买旅游的首选景点:达拉维贫民窟占地仅仅2.5平方公里,却居住了差不多100万人,平均每1500人才有一间厕所。据说如今孟买的1800万居民中有60%住在贫民窟或是大街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孟买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其所拥有的富人数量及财富也堪称印度之最。这种富足与穷困能够相安无事地共存于城市的现象,在全球数印度最为突出。在印度,十分富裕或富裕的中产阶级人数总和已达5000万,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总人口。2010年3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印度人在前5名中占据了两席。然而,这一切仍掩盖不住印度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它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印度来说,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使更多的穷人能够在几十年内富裕起来,将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尚谈与健谈

  赵伯乐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在《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这样描述他的同胞:“对于我们印度人而言,长篇大论并不陌生。他们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很长时间。半个世纪以前,克里希那·梅农(当时他是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所创造的在联合国发表最长演说的记录(9小时不停顿),迄今尚无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望其项背……我们的确喜欢说话。”

  其实喜爱长篇大论并不是印度人现在才有的习惯,早在几千年前,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就已经赢得了人类历史上最长史诗的桂冠。这部长达十万颂(二十万行)的史诗所描写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两个部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尚谈的印度古贤们却在其中加入了许多议论,从而使叙事本身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种很难掌握的“高雅”文字系统,今天印度民众的识字率也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口头语言成为古往今来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印度人讲话喜欢较真,什么事都要把前因后果说透,围绕一个简单的议题,人们可以引经据典、七嘴八舌地讲上半天。但印度人作为听众又很少轻易赞同别人的观点,知识水平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一旦发现别人的谈话中有什么缺陷,一篇针对这一瑕疵的高论就不可避免,而这篇新的长论又很容易成为一场激辩的序幕。

  在一些社会精英看来,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印度最可引以为豪的“民主”传统,所以,“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完全尊重你说话的权力”就成为印度人尚谈的社会条件。

  然而,尚谈走过头了就往往变成了空谈,就连一些印度人也批评他们的议会讲得太多,做得太少。

  宝莱坞

  马加力

  宝莱坞是印度孟买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也是印度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是世界电影生产大国,每年出品的电影多达千部,其中大部分出自宝莱坞。提起宝莱坞,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情节曲折、场面宏大、画面唯美、音乐动人的印度电影,也会想到那些极富感召力的电影明星。

  经典的宝莱坞电影常常在曲折的情节之上伴之以大段的歌舞,几乎在所有电影中都有三首风格迥异的歌曲和三段优美的舞蹈。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导演试图打破这一传统模式,但观众的欣赏习惯很难改变,他们仍然喜爱那些歌舞升平的影片。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在印度的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对穷人来说,梦幻的东西可以带来一种超越现实的享受。一位制片商说,“人们需要这类电影作为调剂生活和逃避现实世界的一种手段。”也有的电影人说得更为直白,“我们向观众出售的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梦境。”当然,宝莱坞也出品了一些鞭挞现实的影片,对于印度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印度式民主

  赵伯乐

  印度自豪地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领导人坚持认为他们的民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同质,甚至以此为由把印度放在美国“天然盟友”的位置上。

  的确,印度现行的政治制度全盘接受了从英国移植过来的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行政体制。但是,源自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已经产生了变异,并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本土色彩。

  1947年印度独立后,曾经历过长达几十年的一党(国大党)独大的局面,虽然后来国大党衰落,初步形成了多党并立、执政党(联盟)和在野党分别执政的格局,但由一党独大发展而来的“家族政治”的影子仍挥之不去,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治中的独尊地位并未消失。

  印度是一个联邦国家,但独立后中央政府不断蚕食各邦的权益,在立法、行政区划、官员任免乃至财政支配等各个方面扣住了地方政府的“命门”,今天的印度已基本上成为带有明显中央集权特点的单一制政体国家。

  如今的印度政党数量众多,各种政治力量混杂,既有百年老党,也有新生力量,还有代表某一人群甚至某几个人的小团体。这些政党人数多者数百万,少者寥寥数人,其代表的利益诉求也五花八门。

  印度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选民群体,在2009年的全民投票的议会下院选举中,选民人数到达了7.14亿,实际参加投票的达60%以上。对于政治家来说,为争取更多选票,他们常常轻易许诺,但能否兑现则很难说。

  今日的印度,种姓集团和地方势力也在逐渐壮大。印度社会分层情况比较明显,因此出身某一种姓或某一地方的政治领导人很容易得到专属群体的支持,从而会出现一些低级种姓或地方政党在某些地区异军突起的情况。以至于有人说,选举已经成为“为种姓投票”的活动。

  很显然,印度式民主已与西方模式有了很大差异,它一方面至少是在形式上搭建起了百姓表达政治意愿的平台,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明显的不成熟,因而不得不与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等顽疾进行艰苦的斗争。

  登月计划

  韩旭东

  印度政府在2009年2月公布的“登月计划”中宣布,计划最晚于2020年实现宇航员月球漫步。它希望抢先于中国登上月球,争取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登月国家。这是印度航天蓝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其实现强国梦的一个重要举措。

  印度可谓世界上航天事业搞得最红火的国家之一。航天计划由政府总理领导,主管部门有航天局和航天委员会两个机构。

  去年11月14日,印度成功发射了首颗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正式向世界各国显示了其在航天领域的雄心壮志,同时也确立了其空间开发竞争者的地位。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今年1月4日透露,印度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无人探月器——“月船2号”,预计2013年上半年发射升空。据探月项目主管安纳杜拉伊介绍,“月船2号”的登月车和轨道飞行器都已设计完毕,很快便会开始建造。根据与俄罗斯的协议,印度宇航员将于2013年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进行训练。同时,印度还引进了俄罗斯的某些太空技术以加速太空发展步伐。

  精英教育

  马加力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印度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精英教育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印度现有350多所综合大学和大学级机构,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超过1000万人。印度精英教育获得成功的经验很多。

  首先,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印度总统兼任中央所属各个大学的校长,实际执掌校务大权的副校长可以随时与兼任校长的总统进行沟通。其次,经费得到充分保证。再次是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印度政府削弱了与经济发展关系不甚密切的科类,增加了与市场需要直接有关的科类,来适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人才种类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继续适当削减文科的成份,稳步提高理工科的比重,明显增加商科的招生,充分保证农科的发展。最后是采用英语教学。印度曾是一个受英国殖民统治近200年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是印度教育的通用工具。儿童从小学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到大学时其驾驭英语的能力与英美国家相比毫不逊色。这样的英语水平也使得大学教授可以指定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教材和参考书,便于迅速了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理论。

  印度的精英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人才失业情况比较严重。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很多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二是教育机构出现超规模扩张。上世纪80年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强力爆炸式”发展,大学数量明显增多,招生数量急剧膨胀,出现了不少学生人数超过10万甚至接近20万的“巨型大学”或“超级大学”。这种状况造成了大学管理不善、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批评。

  奥运冠军

  唐璐

  阿比纳夫·宾德拉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气步枪比赛的冠军。这个胜利为印度体育史书写了新的一页。因为在此之前,印度只有男子曲棍球队在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获得过金牌。在印度参加奥运会的108年历史中,宾德拉是首位获得金牌的单项运动员。

  近几年印度已经跻身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国家,然而,取得经济奇迹的印度在发展体育竞技方面却一直乏善可陈。每到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印度媒体便不断地感叹:作为人口大国,印度为什么竟然培养不出世界冠军?宾德拉的金牌不仅让印度感到奥运冠军的梦想不再遥远,也让印度国民知道,世界上的体育运动除了有他们所痴迷的板球和曲棍球之外,还有射击、举重、足球、乒乓球。

  不过印度人能否长久关注奥运会是个问题。现在看来,印度仅仅是在短时期内掀起了一股宾德拉热,目前一切皆回归原始。不久前,曾有印度媒体报道,宾德拉因为与印度射击协会发生摩擦,已经表示要退出射击运动。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在未来的奥运年,印度恐怕依然要被“奥运困境”所困扰。

  来源:2010年4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http://news.sohu.com/20100326/n271114547.shtml

 今日印度14个关键词

  大国心结

  赵伯乐

  新世纪刚刚开始,执政的印度人民党领导人阿德瓦尼便一语惊人:“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他说话的口气是大了些,但却代表了印度独立以来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心声。

  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后来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的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下了他对国家的憧憬——印度要成为“有声有色”的一流大国。而当印度终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大国”更成为社会精英们的一个心结。

  他们认为,印度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使之具备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客观条件,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对周边地区的长期影响,更使印度拥有了登顶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但独立后的40多年里,印度的发展之路相当曲折,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慢于预期,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升反降。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一场严重的财政危机把经济带到崩溃的边缘,印度成了一个“无声无色”的地区性国家。直到1991年,大幅度的经济改革扭转了颓势,印度在较短时间里走出了慢速发展的怪圈,一度跌入低谷的大国梦想重新燃起。

  今天,大国梦想已不再是一小部分印度社会精英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意志。大国的目标也由模糊变得清晰,那就是经济总量占据世界前列,产业结构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政治体制民主化,民族文化影响扩大,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等等。

  然而,太过强烈的大国追求也使一些人变得迫不及待,一些不明智之举不断出现:为谋求所谓大国地位,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进行核爆;难抑急迫之情,与日本捆绑“争常”;自戴“世界最大”的高帽子,过分夸大发展成果;视“发展中国家”名号为羞,追求“超级大国”虚名;等等,不一而足。客观地讲,尽管印度确实有了快速的进步,但并没有脱离发展的初级阶段。

  多元并存

  赵伯乐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印度社会的话,多元化大概可作为首选,因为在这个国度几乎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人种构成来看,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种都生活于此,形成了100多个民族。此外还有数百个分布于各地的部落族群。他们使用着700种正式登记的语言(千人以下的方言不在此列),主要的语言有18种之多。从宗教来看,这里既有产生于本土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也有从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YSL教、基督教、锁罗亚斯德教等。从文化艺术来看,印度各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民间艺术。从政治力量看,印度有多达1000个以上正式登记的政党,其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组织结构千差万异。

  这份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但比多元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它的态度。一般来说,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强烈的自豪感,但并不会因此就蔑视甚至排斥其他文化。与某些地区多元文化碰撞交汇、最终融为一体的情况不同,印度极为多样的文化并没有完全合而为一。印度教文化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远没有形成垄断地位。各种文化同时并存,虽然也相互学习吸收,但基本保持了自身特征。在印度,完全不同的文化现象共存一处的现象十分常见,从而使它拥有了“人种博物馆”“宗教博物馆”“文明万花筒”等名声。

  多元并存反过来也影响着印度的民族性格,使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氛围。当然,不同文化之间也避免不了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血惨剧。尽管这些冲突最终会平息,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冲突的双方之间形成一个微妙的鸿沟。

  导弹与反导

  韩旭东

  印度绝对是世界上试射导弹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88年首次试射“大地”导弹以来,印度就没有停止过导弹试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试射新型导弹,在试射常规弹头导弹的同时还试射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导弹。

  印度的导弹开发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后因研制经费和科研力量不足而被迫取消。1983年初,印度政府又制定并开始实施“综合导弹发展计划”。目前,印度研制的导弹类型主要包括“大地”近程地地导弹、“烈火”中程地地弹道导弹、“蓝天”中程地空导弹、“毒蛇”反坦克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

  今年2月7日,印度试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烈火”-3型中程导弹。3月5日,印度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1型短程弹道导弹。与此同时,印度导弹的射程不断延伸,目前已能覆盖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印度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还是世界上最快的导弹。

  上世纪90年代,受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的刺激,印度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方面,印度不断发展自己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另一方面,它也引进了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导弹防御技术。近几年印度成功试射拦截导弹,标志着其已经加入了“反导精英俱乐部”。

  班加罗尔

  马加力

  班加罗尔是印度卡纳塔卡邦的首府,人口约为700万,是印度第五大城市。从自然地理来看,班加罗尔海拔900公尺,凉季不冷,热季不热,气候非常宜人。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整个市区草木葱茏,四季鲜花盛开,环境十分优雅。

  不过,班加罗尔并不悠闲,反而昼夜繁忙。它还有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名字,那就是“印度硅谷”。由于名声远播,尽管这座城市几年前就已经改名为“班加鲁鲁”,但人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班加罗尔”。在这座城市里,每天24小时都有几十万人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并且为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从事“外包服务”。

  班加罗尔软件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印度政府的扶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就在那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政府还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为技术园区的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现在,印度最著名的软件企业如塔塔信息技术公司、因弗塞斯、维普罗等均云集在这座城市。该市软件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软件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出口额也在以年均30%以上的幅度增长。正因如此,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那里设立了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在那里进行了数量可观的投资。

  Nano

  唐璐

  Nano在英语里表示“极小”。不过时下如果在印度提起nano,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塔塔汽车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那个号称全球最便宜的微型汽车——“塔塔Nano”。

  2008年,在新德里车展上,当这个外观如同带着辅助轮的烤面包机似的宝贝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其2500美元的超低定价立即赢得了全球媒体和业界人士的侧目。同样是在这次车展上,塔塔汽车公司总裁拉坦·塔塔介绍nano时,曾经描述了他最想改变的印度大街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场景:年幼的孩子握着摩托车把手站在前面的脚档上,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婴儿侧坐在后面……2009年7月18日,塔塔先生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生产一部国民车,使所有普通印度人的交通工具能够从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升级到更安全舒适的四轮车。那天,塔塔先生亲自将微型车及车钥匙交给了3个nano预定者,他们是从几十万预定者中被抽中的幸运儿。

  如果以汽车专利数来衡量创新,nano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其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各种技术的重组使汽车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正如塔塔公司人员所表示的,nano微型车面世不仅表明了印度在信息技术以及工程方面的实力,还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今天的全球市场是由需求拉动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是由供应来决定的。难怪不少业界人士指出,nano的推出将会掀起一场革命。

  中产阶级

  赵伯乐

  近代印度社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种姓制度的影响呈减弱趋势,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显抬升。有人说这是西方资本在印度渗透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不管哪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以经济地位来划分阶层确实已成为印度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后果就是一个数量庞大并不断扩充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据印度媒体报道,今日印度的中产阶级数量已经超过3亿人,在总人口中占到约30%,虽然还无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却居于领先地位。这个阶层具有以下特点:大多数人受过良好的教育;集中居住于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多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或在文化教育等行业就业;大部分中产阶级为中青年。

  印度中产阶级一个月几百美元的收入在美国只能算穷人,但是在物价和平均富裕程度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印度,这个收入已经足以达到小康了。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有房,有家用电器,加上一部摩托车或小汽车,就可以使一个人跻身于中产行列。

  庞大的中产阶级给印度社会带来了许多影响。首先,中产阶级已摆脱贫困,又渴望进步,他们最不希望社会出现大的动荡,政治立场也比较温和,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其次,他们比较乐观,努力工作,又处于人生中的创造黄金时期,因此成为了印度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力量。第三,与传统印度人相比,他们的生活观很不一样,中产阶级赚钱努力,花钱也大方,他们成了消费的领跑者,这也就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第四,印度中产阶级更注重社会秩序,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种姓问题

  马加力

  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社会的显著特色,其根源始自古代社会的“瓦尔那”制度。按照印度教的说法,人们的精神、道德、知识和能力生来有别,故而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这种身份终生不变,而且世代遗传。

  “瓦尔那”制度将人按高下分为婆罗门、刹地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他们分别为精通宗教经典、执掌宗教事务的僧侣;掌握政权和兵权的王室贵族和武士;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视为不洁的专服贱役的人。此外,还有地位更为低下、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

  种姓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内婚制和顺婚制。也就是说,通婚一般只发生在同种姓之间,即便突破往往也是高种姓男子迎娶低种姓女子,否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上述四大种姓衍生出了许多亚种姓,据大略估计有四千种之多。但是,种姓制度总体上的等级划分基本未变。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于1948年通过了废止种姓制度的法案,政府也为保证较低种姓的平等权益做出不少努力,但是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弊端仍然有形无形地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低等种姓仍然不能与高等种姓的人同饮、共食或并坐。

  贫民窟与百万富翁

  唐璐

  在印度许多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豪华酒店以及高档公寓旁,总是可以看到成片的由破砖烂瓦甚至以麻袋搭成的棚户区。由于厕所设施不足,人们随地便溺;由于没有排污管道,污水顺着条条水沟蜿蜒流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由家庭作坊和破败棚屋构成的蜂巢般拥挤的空间里,全家老小一起生活、劳作、游戏。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印度贫民窟。

  2009年,一部讲述印度孟买贫民窟传奇人物生活与成长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风靡全球,使许多人开始关注印度的贫民窟。如今,电影中所描述的达拉维贫民窟成了游客到孟买旅游的首选景点:达拉维贫民窟占地仅仅2.5平方公里,却居住了差不多100万人,平均每1500人才有一间厕所。据说如今孟买的1800万居民中有60%住在贫民窟或是大街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孟买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其所拥有的富人数量及财富也堪称印度之最。这种富足与穷困能够相安无事地共存于城市的现象,在全球数印度最为突出。在印度,十分富裕或富裕的中产阶级人数总和已达5000万,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总人口。2010年3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印度人在前5名中占据了两席。然而,这一切仍掩盖不住印度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它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印度来说,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使更多的穷人能够在几十年内富裕起来,将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尚谈与健谈

  赵伯乐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在《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这样描述他的同胞:“对于我们印度人而言,长篇大论并不陌生。他们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很长时间。半个世纪以前,克里希那·梅农(当时他是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所创造的在联合国发表最长演说的记录(9小时不停顿),迄今尚无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望其项背……我们的确喜欢说话。”

  其实喜爱长篇大论并不是印度人现在才有的习惯,早在几千年前,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就已经赢得了人类历史上最长史诗的桂冠。这部长达十万颂(二十万行)的史诗所描写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两个部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尚谈的印度古贤们却在其中加入了许多议论,从而使叙事本身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种很难掌握的“高雅”文字系统,今天印度民众的识字率也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口头语言成为古往今来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印度人讲话喜欢较真,什么事都要把前因后果说透,围绕一个简单的议题,人们可以引经据典、七嘴八舌地讲上半天。但印度人作为听众又很少轻易赞同别人的观点,知识水平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一旦发现别人的谈话中有什么缺陷,一篇针对这一瑕疵的高论就不可避免,而这篇新的长论又很容易成为一场激辩的序幕。

  在一些社会精英看来,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印度最可引以为豪的“民主”传统,所以,“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完全尊重你说话的权力”就成为印度人尚谈的社会条件。

  然而,尚谈走过头了就往往变成了空谈,就连一些印度人也批评他们的议会讲得太多,做得太少。

  宝莱坞

  马加力

  宝莱坞是印度孟买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也是印度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是世界电影生产大国,每年出品的电影多达千部,其中大部分出自宝莱坞。提起宝莱坞,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情节曲折、场面宏大、画面唯美、音乐动人的印度电影,也会想到那些极富感召力的电影明星。

  经典的宝莱坞电影常常在曲折的情节之上伴之以大段的歌舞,几乎在所有电影中都有三首风格迥异的歌曲和三段优美的舞蹈。尽管近年来有一些导演试图打破这一传统模式,但观众的欣赏习惯很难改变,他们仍然喜爱那些歌舞升平的影片。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在印度的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对穷人来说,梦幻的东西可以带来一种超越现实的享受。一位制片商说,“人们需要这类电影作为调剂生活和逃避现实世界的一种手段。”也有的电影人说得更为直白,“我们向观众出售的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梦境。”当然,宝莱坞也出品了一些鞭挞现实的影片,对于印度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印度式民主

  赵伯乐

  印度自豪地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领导人坚持认为他们的民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同质,甚至以此为由把印度放在美国“天然盟友”的位置上。

  的确,印度现行的政治制度全盘接受了从英国移植过来的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行政体制。但是,源自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已经产生了变异,并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本土色彩。

  1947年印度独立后,曾经历过长达几十年的一党(国大党)独大的局面,虽然后来国大党衰落,初步形成了多党并立、执政党(联盟)和在野党分别执政的格局,但由一党独大发展而来的“家族政治”的影子仍挥之不去,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治中的独尊地位并未消失。

  印度是一个联邦国家,但独立后中央政府不断蚕食各邦的权益,在立法、行政区划、官员任免乃至财政支配等各个方面扣住了地方政府的“命门”,今天的印度已基本上成为带有明显中央集权特点的单一制政体国家。

  如今的印度政党数量众多,各种政治力量混杂,既有百年老党,也有新生力量,还有代表某一人群甚至某几个人的小团体。这些政党人数多者数百万,少者寥寥数人,其代表的利益诉求也五花八门。

  印度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选民群体,在2009年的全民投票的议会下院选举中,选民人数到达了7.14亿,实际参加投票的达60%以上。对于政治家来说,为争取更多选票,他们常常轻易许诺,但能否兑现则很难说。

  今日的印度,种姓集团和地方势力也在逐渐壮大。印度社会分层情况比较明显,因此出身某一种姓或某一地方的政治领导人很容易得到专属群体的支持,从而会出现一些低级种姓或地方政党在某些地区异军突起的情况。以至于有人说,选举已经成为“为种姓投票”的活动。

  很显然,印度式民主已与西方模式有了很大差异,它一方面至少是在形式上搭建起了百姓表达政治意愿的平台,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明显的不成熟,因而不得不与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等顽疾进行艰苦的斗争。

  登月计划

  韩旭东

  印度政府在2009年2月公布的“登月计划”中宣布,计划最晚于2020年实现宇航员月球漫步。它希望抢先于中国登上月球,争取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登月国家。这是印度航天蓝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其实现强国梦的一个重要举措。

  印度可谓世界上航天事业搞得最红火的国家之一。航天计划由政府总理领导,主管部门有航天局和航天委员会两个机构。

  去年11月14日,印度成功发射了首颗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正式向世界各国显示了其在航天领域的雄心壮志,同时也确立了其空间开发竞争者的地位。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今年1月4日透露,印度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无人探月器——“月船2号”,预计2013年上半年发射升空。据探月项目主管安纳杜拉伊介绍,“月船2号”的登月车和轨道飞行器都已设计完毕,很快便会开始建造。根据与俄罗斯的协议,印度宇航员将于2013年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进行训练。同时,印度还引进了俄罗斯的某些太空技术以加速太空发展步伐。

  精英教育

  马加力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印度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精英教育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印度现有350多所综合大学和大学级机构,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超过1000万人。印度精英教育获得成功的经验很多。

  首先,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印度总统兼任中央所属各个大学的校长,实际执掌校务大权的副校长可以随时与兼任校长的总统进行沟通。其次,经费得到充分保证。再次是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印度政府削弱了与经济发展关系不甚密切的科类,增加了与市场需要直接有关的科类,来适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人才种类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继续适当削减文科的成份,稳步提高理工科的比重,明显增加商科的招生,充分保证农科的发展。最后是采用英语教学。印度曾是一个受英国殖民统治近200年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是印度教育的通用工具。儿童从小学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到大学时其驾驭英语的能力与英美国家相比毫不逊色。这样的英语水平也使得大学教授可以指定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教材和参考书,便于迅速了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理论。

  印度的精英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人才失业情况比较严重。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很多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二是教育机构出现超规模扩张。上世纪80年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强力爆炸式”发展,大学数量明显增多,招生数量急剧膨胀,出现了不少学生人数超过10万甚至接近20万的“巨型大学”或“超级大学”。这种状况造成了大学管理不善、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批评。

  奥运冠军

  唐璐

  阿比纳夫·宾德拉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气步枪比赛的冠军。这个胜利为印度体育史书写了新的一页。因为在此之前,印度只有男子曲棍球队在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获得过金牌。在印度参加奥运会的108年历史中,宾德拉是首位获得金牌的单项运动员。

  近几年印度已经跻身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国家,然而,取得经济奇迹的印度在发展体育竞技方面却一直乏善可陈。每到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印度媒体便不断地感叹:作为人口大国,印度为什么竟然培养不出世界冠军?宾德拉的金牌不仅让印度感到奥运冠军的梦想不再遥远,也让印度国民知道,世界上的体育运动除了有他们所痴迷的板球和曲棍球之外,还有射击、举重、足球、乒乓球。

  不过印度人能否长久关注奥运会是个问题。现在看来,印度仅仅是在短时期内掀起了一股宾德拉热,目前一切皆回归原始。不久前,曾有印度媒体报道,宾德拉因为与印度射击协会发生摩擦,已经表示要退出射击运动。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在未来的奥运年,印度恐怕依然要被“奥运困境”所困扰。

  来源:2010年4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不错的文章
所以说只要努力发掘,闪光点还是可以找到不少的~
先解决土改和工业化的问题再说。
自戴“世界最大”的高帽子,过分夸大发展成果;视“发展中国家”名号为羞,追求“超级大国”虚名

寒!TG发展到今天这地步还不敢自称超级大国。。。。。。
luyuanrui 发表于 2010-3-27 11:45

TG如果按照这样的人均喊自己是超级大国,估计很多中国人自己也不会答应的
一个月几百美元...在中国也就是个普通工薪阶层...中产阶级...哎
没去过印度,不知道印度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反正我就知道,上海再这样高速发展个20年就能赶上孟买了。还有,我们国家确实不如印度,人家发展了60年,中产阶级都有几亿了,而我们国家到现在才只有30万人能喝的起可乐。我们跟印度比实在是太落后了。TG加油,争取在500年之内赶上并超过印度。

没去过印度,不知道印度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反正我就知道,上海再这样高速发展个20年就能赶上孟买了。还有, ...
哥俩好 发表于 2010-3-27 12:30




啊?你还能喝得起可乐?那肯定是权贵了,我这里还是用不起电的那60%的中国人一员呢,我们向来是用手摇式发电机发电的,攒了几年钱,昨天买了脚蹬式,登他半个小时,能发五六个帖子呢。:D
没去过印度,不知道印度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反正我就知道,上海再这样高速发展个20年就能赶上孟买了。还有, ...
哥俩好 发表于 2010-3-27 12:30




啊?你还能喝得起可乐?那肯定是权贵了,我这里还是用不起电的那60%的中国人一员呢,我们向来是用手摇式发电机发电的,攒了几年钱,昨天买了脚蹬式,登他半个小时,能发五六个帖子呢。:D
楼上都用手摇发电机了啊.我家还用煤油灯的呢....发帖子是我写信给印度的朋友,他们帮我发的呢


啊?你那里邮局还有跨国业务啊!我们这里还没有哩,俺们这里的狗狗出了执行保安任务之外,另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送信啊。全城的供电系统给都在用电池呢,啥叫电池呢?就是在后山挖个大坑,里面放进叫电的东西,然后接几根电线把电像水一样引出来,至于那是啥……嘿嘿,不告诉你,告诉你也不知道。

啊?你那里邮局还有跨国业务啊!我们这里还没有哩,俺们这里的狗狗出了执行保安任务之外,另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送信啊。全城的供电系统给都在用电池呢,啥叫电池呢?就是在后山挖个大坑,里面放进叫电的东西,然后接几根电线把电像水一样引出来,至于那是啥……嘿嘿,不告诉你,告诉你也不知道。
{:jian:} 我是来看超级大国和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的。。
问题是你那里还有"电"这个东西....求科普.什么是电啊..我没见过电{:wu:}


LS的都是有闲阶级啊,还有空琢磨电这种东西,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填抱肚子,都三天没吃一顿饭了……我想偷渡到印度去吃饱饭,喝可乐{:wugu:}

LS的都是有闲阶级啊,还有空琢磨电这种东西,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填抱肚子,都三天没吃一顿饭了……我想偷渡到印度去吃饱饭,喝可乐{:wugu:}
今天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 可口可乐准备在印度某地设厂, 当地人起来抗议, 配图是一个青年将可口可乐的牌子砸了。。。。

再和辛格同学刚刚对dell的表态,喜感倍增啊~~
怎么是4月1号的杂志。。穿越了还是提前发出来的?
由于人种,制度乃至历史上的联系,西方舆论偏袒印度是十分正常的,当然香蕉们喜欢印度也更正常,怎么说也是它们干爹的亲戚,从身份上看比它们要高,受它们巴结拍马屁也是理所当然的
4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

……………………………………
nano那段就不要了吧,一个塑料粘的车,还要两千美元。另外,中产阶级有3亿?其他还比较客观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这应该就是印度最好的阐释了吧
这个好
来源:2010年4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7期

这个是啥
哥俩好 发表于 2010-3-27 12:30

你这GDH 居然喝的起可乐 心理不平衡ing
DragonDboy 发表于 2010-3-27 17:34


    求科普,什么是 可乐?

求科普,什么是 可乐?
hjjonnet 发表于 2010-3-27 20:29


加拿大某砖家声称中国“仅有30万人喝得起可乐,还是权贵,但是他们却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云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除此之外还有美国砖家的“60%的中国人从来没用过电”,“会游泳和打羽毛球的全是权贵”,“骑自行车的都是最富有的人”,“多数人没用过厕纸”……外加一下网友们搜到可乐公司2007年在中国卖了N百亿瓶可乐的事实,那么这30万人好像得不吃不喝不干活不睡觉不XXX,还要几分钟一瓶的速度喝下才能当“权贵”
求科普,什么是 可乐?
hjjonnet 发表于 2010-3-27 20:29


加拿大某砖家声称中国“仅有30万人喝得起可乐,还是权贵,但是他们却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云云,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除此之外还有美国砖家的“60%的中国人从来没用过电”,“会游泳和打羽毛球的全是权贵”,“骑自行车的都是最富有的人”,“多数人没用过厕纸”……外加一下网友们搜到可乐公司2007年在中国卖了N百亿瓶可乐的事实,那么这30万人好像得不吃不喝不干活不睡觉不XXX,还要几分钟一瓶的速度喝下才能当“权贵”
LS的不好玩。。。
我始终觉得如果30年内搞不定MD, 印度就会成为一个更令人头疼的东东。
关于印度,不仅是嘲笑,还要明白事情背后的逻辑.....

风气南亚--印度话题札记


                                                      作者:王伟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在中印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印方挑衅动作明显增多,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6月9日的国会演说上表示: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会继续与中国加强关系,但在彼此领土的争议问题上,印度绝不妥协,会继续加强边境防务,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随后,印度军方也放出消息:开始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增加两个师共计5~6万人的兵力部署,同时将派驻两中队最精锐的苏-30MKI战机,每个中队约18架战机。。。。。这些举动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审视和回顾喜马拉雅山后面这个不太安分的邻居。



@"婆罗门"式的世界观

       领土问题和涉藏问题并非中印两国利益的核心,但却是中印发展的瓶颈。从历史上看,可以认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责任完全在于印度--印度人在对外战略的制定上,一方面继承了英国式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存在有打量的民族主义成分。其涉藏问题的判断就存在着典型的英式思维--在两个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的大国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地带,即谋求西雪山小京巴立。

     在观察中印领土争端问题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其民族主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民族主义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潮,一股是世俗主义的,一股是宗教性质的,具体来说就是印度教的。两者原本对立,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统一性,譬如在领土问题上。




      就世俗主义来说,从历史上看,印度并不存在任何有形的政治 社会和宗教上的统一,印度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是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完成的。而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的精英阶层始终在强调印度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由文化 共同经历 风俗和地理所明确界定的国家”--也就是说印度的边境早已存在的--以此作为支持其对政治权利要求的论据。之后,这一说法进而演化成民族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反过来变成了左右印度政府决策的一个很大的 干扰因素。


     而宗教性民族主义的影响在于,印度人的等级社会观念也同样影响了他们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在一个以财富和权势为基础的等级制国家阶梯结构中,印度理应位居世界等级的最高层。在这种“婆罗门”式的世界观出发来评估世界,使印度人总是带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他们的国家理所应当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居于“中心地位”。可现实是,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世界中叶开始存在时,都面临着同一项任务--把“边疆“转化为“边界”。这是前现代国家转化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步骤,前现代化国家可以存在于边疆之内,边疆不是线而是国家之间的过度区域,而现代国家需要的是边界。


     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至今,中国在解决边境问题上的政策是一贯的,即首先声明那些区域尚未划定,需要鉴别:之后以协定的形式维持现状:在未来时机成熟时进行谈判。至今为止,中国与周边国家(譬如缅甸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蒙古 俄罗斯等国家)在解决划界问题上都取沿袭了这一模式。


     在那种没有理智可言的民族主义左右下,印度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像其他国家那样需要同邻国进行谈判,就共同边界的走向达成协议。在印度精英层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了同中国的固定边界,所以谈判是多余的,惟一需要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档案研究,参照历史和神话并考虑安全利益,来”发现“印度与中国的边界的”确切“走向。一旦确定了适当的走向,便可将他予以公布并标在地图上。这种”我认为是,所以是“的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在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上,印方所持的都是与之类似的观点,这对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与非洲各国像自己一样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争取独立,这一主张话题同样让印度在非洲碰了一鼻子的灰--这是题外话。


     回到正题,印度政府这种单方面的做法在国际上显然是无效的,这种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至今为止中印领土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并非是具体界线应该如何去划,而是在”领土问题存在争议“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6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在这一问题回答记者问题时强调”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渊源就在这里。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印关系曾有一段蜜月期,也就是所谓的”巴依 巴依“的时代。从印方的角度来说,以国土 人口 经济条件而论,印度在前英属殖民地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而这又进一步把印度推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盟主“位置,当然,按照当时的概念,准确的说不结盟运动组织的首脑国家,不结盟组织在当时是独立于美英两大阵营的第三股力量,这使得印度人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影响: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三了。出于进一步壮大不结盟组织 扩张自身影响力的考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对中国相对采取了比较有好的态度,1955年尼赫鲁总理邀请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有好仅仅是”相对“的,这一期间印度从未停止对这争议区领土的蚕食,至少在1954年至1959年间,我边防不对与印度情报部门控制的巡逻队曾有数次小规模交火,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于1959年10月。印方巡逻队被我方击毙9人,其余悉数被擒(这次时间的影响是,1959年之后,作为权利斗争的结果,这一地区的巡逻任务被印度军方接管)。


    从心态上而论,当时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一种”俯视“态度,即认为中国仅仅是不结盟组织中的一员,是被领导者。这一方面源于印度人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源自1840年以来中国国运的颓势--在印度人看来,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都是靠美英等国才从日本人手里解放出来的。而从实际国力来看,早在1928年前,国联就把印度列为世界8大工业国行列。而建国之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各项软硬件都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令笔者无法理解的是,此前的朝鲜战争在震撼整个西方世界的同时,似乎对印度人并未有太多触动,印度的领导集体更像象牙塔中的产物。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同样可以看作是这一心态下的产物。冲突由印方首先挑起,而战争对他们而言却是始料未及的--印度政府认为只要自己在边境上不断增兵,中国人就会被吓跑,(实际上在果阿和海德巴拉,当时的印度政府的确用这种方发.愣.功的兼并了当地的土邦,触手注)对于大规模交火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更遑论后期自己会处于挨打状态。简单来说,印度人从一开始就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对手的软弱上,仅从这种心态看,战场一边倒的态势就是在正常不过的。


    在中国解放军的战史中,1962年这场自卫反击战并非是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争,毕竟,这支部队曾面对过太多比这还要凶险得多的战事,甚至这场战争的进程都显得平淡无奇,但正是这场”平淡“的战争,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的发展轨迹--按照美国著名的南亚学者斯蒂芬.科恩教授的说法: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中遭受了”耻辱的失败“,这”教训了真个一代印度人。。。。。从那时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经成了军事化国家“。



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于印度,其影响类似于甲午战争之中国,最大的伤害都在于世人眼里一个”大国“被打回了原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虚弱表露无疑,于是列强瓜分接踵而至。1962年一战同样如此,”堂堂世界第三“ ”亚非拉的领袖“竟然被中国揍的魂飞魄散,领导人不得不像美苏等国寻求援助,尼赫鲁曾亲自致信肯尼迪求援,新德里的政要和富商们甚至做了迁都的打算,一直到中国高姿态的开始撤军,印度都还没组织起反击,此战使得印度的国际政治资本和影响力一落千丈,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信受到重创,于是在无意之间,中国成立了1947年独立以来对印度”伤害“最大的国家,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成了战争贩子的形象。


    因此,印度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敌视其实不亚于日本右翼势力,印度媒体鲜见对中国的真实  客观的宣传,在很多印度人眼里,中国人就留着山羊胡子 戴着竹斗笠 露出一脸阴险笑容的中国农夫的落后国家。


    除去心理,从经济方面算账,我们会发现结果仍旧是对印度不利的。如果以”战争与经济之间是否建立一套正循环体系“为依据来审视中国政府当时的决策,那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消除的民族仇恨,于国民经济发展,省去了一个大包袱:坚决打击,一张打出了相对40年的稳定,使得经济建设免去了许多干扰,这都是战争所带来的红利,就是所谓的”战争--经济“正循环。反观印度,1962年这一战对于实际控制土地面积基本无损,但为了一个次要利益,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进而影响了巴基斯坦 尼泊尔 孟加拉 缅甸一直到斯里兰卡一系列方向,为国家带来沉重的军事开支,这不是正循环,而是一个死循环。


    当然,这场战争对中国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意识形态问题,当时印度在国际主流社会中确实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中国被抹黑成了一个”侵略者“的形象,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滞后了,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意思:对手的聪明程度和他给你带来麻烦大小并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


@死结之一

    在笔者看来,印度的文化 经济 政治三者之间影响处于一种很奇怪的平衡状态,虽然很稳定,但的确的确很别扭,而很多问题也就从此产生了。


    话题从印度的种姓制度说起。简单的说,在印度社会中存有四大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在这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不可接触者,即被排除在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贱民,我们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但这只不过是最粗略的划分,实际上每大种姓下面还有成百上千个亚种姓,每个亚种姓里面还分出亚亚种姓。要记全这些亚种姓 亚亚种姓的名称是非常困难的,好在没必要记,那是专家的职责。


   当然从历史上看,种姓并非是印度所独有,只不过印度人把他宗教化 仪式化 极端化了,古埃及也有过种族制度,大约划为七等,划分的方法与印度相差无几,也是按职业来划分,比如说,印度有婆罗门,即祭司种姓,埃及第一种姓也是祭司种姓,此外,埃及也像印度那样有商人 工匠 农民种姓。近代以前,西方社会同样是壁垒森严,不可逾越,贵族市民 农奴一样泾渭分明。在日韩文化中,等级制度至今还有残余,这点从日语和韩语对人的称谓差别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些国家等级制度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淡化的。


   而自古以来,中国却是一个异类,在秦之前,中国社会结构是以诸侯国为单元的,由贵族治理百姓,天子则依靠贵族维系统治,从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和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始皇帝统一华夏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大一统时代,这在历史上绝对是个异数,主要体现在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由皇帝直接治理全天下的百姓,这样的国家不再是”一麻袋土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皇帝与贵族之间于是就有了结构性矛盾。总的来说,历代黄权基本都是倾向于扶持平民以遏制贵族的,所以早在魏晋时代,贵族制度就难以为继了,宋明时期基本消失殆尽,士族则字秦汉始,开始逐步兴起--这一身份是无法世袭的。 在满清时代,这一进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因为清朝的八旗制度本质也是贵族制度,但这也仅仅是历史上一个不大的反复而已。


   之所以要提及这些事情,想说明的是对于一个大国(不是西欧那些小国)而言,大一统和和过于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彼此相斥的两件东西。


   再来说印度。古代印度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这里同时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邦国--从土邦王国到部落共和国,应有尽有,就如同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出现过大一统的国家,既是在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丹陀罗笈多国王时代也莫不如此。现代意义上的 统一的印度是伴随英国殖民统治一起”从天而降“的,并不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英国殖民者给印度带来了统一的疆界 货币 税制 外交与国防政策以及统一的法度。但也仅限于此:截止到1914年,英国政府在印度仅仅派驻了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而统治着3亿印度人!!!对此解决的方式是:在殖民统治机器下,英国人进入印度钱就存在600多个土邦被几乎不被干扰的全部保留了下来。本质上说,这种体制与前面提到的”天子--诸侯--百姓“的结构是一样的。


   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中断了其原有文明的进程,但同时没有带印度人走向自主型的资本主义近代发展进程,在生产分配领域,就有的封建阶级被几乎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而在封建领土之上又增加了新的一层国民财富的截留者--殖民统治者,”柴明达尔“制度便是由此产生的(柴明达尔制度是政府通过中间人,即柴明达尔向农民征收田赋的一种土地制度。政府为了使柴明达尔交足田赋,允许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行政 司法和军事权利。他们为国家征税,国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可以继承 转让和出卖)。同时,原本应该存在的封建时代的种姓制度,也被顺理成章的带到了现代社会并一直存在到今天。


   二战以后,随着国力的衰败,英国人无力维持各地殖民统治,以甘地为首的印度精英层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惟一稻草。最终,印度在1947年获得了独立,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现有的这个统一的”印度“,并不是印度自身文明发展的产物,从前面的”三级结构“可以看到,原先维持国家统一的殖民统治者,如今这一层不存在了,而印度自身的社会结构还处于殖民统治之前的状态。


    英国人曾估计,印度独立之后将会分裂为是少8~9个国家。这这片土地上,据说有1600种语言,而”印度教“最初则是殖民当局为了叙述方便而创造出的词汇,严格的说应包含上百个不同的”教派“:而经济方面,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使得各个土邦之间并不存在基于彼此需求的特别紧密的联系。。。。当然,印度的精英层最终还是找到了维系统一的方案,也是惟一可行的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保留了垄断集团,政府发权利有限,英式的议会制决策机制,(印度的卢比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上面密密麻麻的印有17种文字)。简单的说,这些就是落后的社会结构与国家统一诉求之间妥协折中的结果,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因为它切合印度的社会结构,但又显得很”别扭“。


   印度至今还有四大家族的提法,即塔塔 阿班尼 米塔尔和博拉,他们对国民经济控制绝不亚于国民时期中国的四大家族。印度在独立后头两个五年计划中实际增长百分之66,但是垄断工业资本与垄断金融资本仅仅在注册资本上就膨胀了三倍。拿钢铁和水泥生产来说,排名第一的塔塔集团控制了印度水泥生产线的百分之50,而当时排名第二的米塔尔财团则控制了百分之25,至于钢铁,直到1968年,印度政府控制的钢铁厂的产量只达到了当时钢铁产量的百分之33,其余全部来自垄断集团。垄断集团多出身于信仰拜火教的帕西族或锡克族(其信仰可视为印度教和YSL教的混合产物),而印度的着呢告知家则多数来自婆罗门,这得益于印度教对人民的影响力,而印度教教义有对商业自身的限制,所以婆罗门多数从政且与商业瓜葛很少,尼赫鲁就是他们之间的佼佼者。这些都决定了印度政府对大财团的控制力,是一个弱势政府,必须通过不断和垄断集团进行斗争才会有所建树。


    印度的议会,选举制度是按照某些人的标准应该是现代社会的模范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政党是其资本主义的产物,他们的一大特征就是没有固定的支持者,没有固定的纲领,作为金主的大财团往往会采取两面下注的方式,所以不同的政党所代表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同一性,其政治博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为集团内部不同的”左“和”右“。印度的各个政党同样是其自身社会结构的产物,但他们背后又是不同财团 不同的宗教 不同的地域等,他们所代表的利益缺少交集甚至彼此南辕北辙,但非常稳定。这就使很多问题变成了党派之间无休止的扯皮。此外,在实施西式民主体制的同时,在其各政党内部则实施更多的是家长制,因此为了自身利益诉求,最好的方式不是加入某个政党,而是单独成立一个党,最终结果就是在议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小党派,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决策机构的行动效率。


   从”中央--地方“的权力划分而言,由于基本延续了过去社会结构的地域划分,各邦内部都具有文化上相对同一性,在权威性上就出现了地方强 中央弱的现象。就土地而言,印度始终没有完成土改,中央政府可控制土地仅占百分之13上下,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保留,以人均土地最少的哈尔邦为例,占土地持有者总数百分之67的小土地持有者仅拥有全邦可耕用土地的百分之16,而百分之4.1的地主却占有全邦土地的百分之25,另外400万人没有土地。


    由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判断印度政府决策时必须认识到,其决策依据很可能并非源自某一长远战略考虑,而是基于一些非常具体的眼前利益来考虑的--即便这些决策对长远和全局利益是有害的。因为在缺乏一个权威的政治环境下,印度的政治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政党之间激烈的斗争,政府和大财团之间的斗争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譬如,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之前,客观的说。尼赫鲁还是做过一些避免大规模冲突的努力的,当时印度政府曾对国内封锁有关中印边界冲突地消息,。而反对派则一直以民族主义者形象对政府加以攻击。那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当时工人工资下降了百分之10,而农民干脆处在破产边缘,社会贫富急剧拉大,尼赫鲁政府因此处于危机之中,所以以军事手段来转嫁社会矛盾,虽然军事冒险失败,但尼赫鲁政府利用国内局势动荡实行全国紧急状态,顺利度过了垮台我危机。在印度历史上,这绝不是惟一一次,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87年建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导致中印大规模对峙,背后都有类似的背景。如果再细心点,我们会发现每年2--3月份印度军方总会对中国有所动作,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年确定政府财政预算是在4月份。


    在尼赫鲁年代,印度政府还带有不少强人政治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中结构性问题。而自后尼赫鲁时代开始,这个制衡因素消失了,印度政治生活中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核心,主要政党以及其政治领袖于是便都将民主当成了一种市场机制--视选民为有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而作为”企业家“的政治家们多要做的,则是力图赚取他们的选票。当民主异化为简单地向选民”献媚“之后,任何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举措都将是难以推行的。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7999-1-1.html
@死结之二

    实事求是的讲,独立之后印度的进步还是显著的,印度最初的国家财政体系使得地方各邦对中央政府形成了极大的依赖关系,这种财政体系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强化了政府的权威性。基于此,”柴明达尔“制度被废除,政府允许小农 佃户购买土地,拥有土地权,这使得印度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化动员能力。当然,与同一时期进行彻底土地改革的中国相比,印度政府所做是极其有限的--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后来的台湾省,历史都证明彻底的土地改革是以政府权威性作为后盾的(台湾所谓的”和平购买“同样是在国民党当局的压力之下完成的,以农业为主的台南地区之所以成为台独势力的巢穴,很大一部分就是源于那时的积怨,这是题外话),但这恰恰是印度政府所缺乏的。而要永久摆脱分裂的危险,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经济,以工业经济替代有封建色彩的农业经济,由此改造印度落后的社会结构,破解政治上的死结。


     在经济制度上面印度选择了参照苏联的混合经济模式,即公营和私营并存,这一方面是苏联的影响,同时也是印度自身情况决定的。以婆罗门占主导的印度精英极少涉足商业,这就使得他们非常青睐由政府占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希望能以此来制衡大财团和地方势力的影响。混合所有制就是这种背景的折中和平衡产物。如此,在保有大量封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仍以”五年计划“的形式,在几个邦强行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快速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与技术作为支持,作为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上做长期规划,并有步骤的计划去实现它,从这个角度讲,印度选择计划经济是合乎当时历史发展规律的。但在执行操作中,印度恰恰做不到对经济进行长期计划以及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印度政府与国内各种垄断集团的利益斗争从来就没停止过,而政府鲜有占上风的时候。在长期经济计划和短期经济效益的选择中,政府不断的在选民的利益趋势下左右摇摆。在遇到国内国际危机时,印度的执政者往往通过对外军事冒险来转移选民的视线,压制在国内即将爆发的危机以此来赢得大选。基于这种目的实施的军事行动,无论胜负都从来没对经济形成”正循环“,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印度对外战争史上从未出现过。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孱弱,军事冒险之后印度政府往往又陷入财政危机并进一步导致经济危机。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就一直处于”危机--冒险--更深的危机--再冒险“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受此影响,国家工业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都异常缓慢。

    看看这段历史:1970年12月27日,英迪拉 甘地抓住自己国内声望不断上升的机会,宣布解散人民院,提前于1971年2月举行的印度第五届大选。1971年3月,大选结果揭晓,英 甘地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1970年底也开始进行大选,主张充分自治与全面独立的人民联盟在东巴获得全胜,随即在1971年3月宣布东巴独立,巴基斯坦由此爆发国内军事冲突。1971年12月21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军越过印巴边界进行”自卫“,这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至12月17日战争结束,巴基斯坦遭到肢解。至此,甘地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百分之93的民意支持。次年印度国庆日,甘地被描绘成了杜尔加(印度神话中十臂女战神)。但正是在1972年印度迎来了一场严重的旱灾,1.8亿人口面临饥饿的危险,而由于战争流入印度的孟加拉难民每个月要消耗印度政府两亿美金,使得印度政府财政雪上加霜。原本大宗粮食与原油进口就需要大量的外汇,而石油危机和由此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不期而至,由此导致外汇紧缺,物价飞涨,进一步引起的投资不足又使工业增长下降了百分之50,民众的不满情绪终于在反对党的鼓励下爆发了,同年孟买就爆发1.2万人大停工,仅仅在古街啦特邦的骚乱中倍警察射杀的就高达233人,而与此同步的印度铁路大停工让全国的交通陷入了瘫痪,最后警察也加入了暴动行列中,并与之前来镇压的军队交火。在随后的大选中,国大党一败涂地,代表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人民同盟上台了而人民同盟政府的第一个举措竟是停止了当时正顺利实施的55计划,以提交自己的65计划。历史证明,靠造反上台的人民党缺乏控制能力。上届政府积累下来的1500万吨粮食以及仅有的30亿美金外汇储备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被消耗殆尽,而人民同盟政府随即倒台,此时已经是1979年,印度之外的世界已经迎来了第三轮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正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生产工序实现国际再分工,”四小龙“与东南新兴工业地带正是在此时崛起的。而印度则还在反复的”折腾“当中,套用甘地的话:印度失去 了工业时代。


   冷战结束之前,前苏联在印度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印度最大的国际援助来源国,也是印度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局面,而填补贸易逆差所带来的外汇缺口,除侨民汇款和资本账目顺差之外,主要的外汇来源渠道便是国际援助。



1991年的苏联剧变,对于中国而言利多于弊,而对印度而言恰恰相反,由于苏联的解体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这国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国力急剧衰退直至最终解体,使印度失去了国际最大援助来源以及出口市场,其经济由此遭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最终导致印度爆发经济危机,这就是1991年印度政治经济改革的背景,而发生于1987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则可看做是印度政府为缓解执政危机所做的又一次冒险。


    从80年代末开始,再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单独组阁的多数席位,印度进入了或是少数派执政,或是多党联合执政的时期。在1989~2004年的16年中,印度共举行了六届选举,换了九届中央政府,其中那个六届只执行了1年左右,最短的只执政13天便倒台了,2004年国大党重掌朝纲,得票率也仅是百分之26.7,只能以联合政府的形式上台执政。换句话说,印度政府原本不强的行动力进一步削弱了,对社会生活的变革很难再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更遑论来主导。1989年脱胎于人民同盟的人民党利用印度教徒的反MSL情绪,主张在印度教徒视为圣地的阿月提亚地区兴建一座印度教寺庙--但当时该地已建有巴伯而QZS,借助这种宗教情绪,人民党在1991年再次登台,为了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以维系并不牢靠的执政地位,人民党赋予了地方更多的权利,并允许一些地方势力可以建立自己的邦,至此,原有可以节制地方势力的中央财政体系在政治改革中不复存在了,中央政府在地方地权威性也因此被大大削弱--某种程度上说,90年代之后印度的政治改革实质就是一个地方向中央政府分权的过程,而就行政区划而言,印度版图内邦数量由建国时的16个增加到了28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就工业化进程而言,这一改革影响是灾难性的,印度原有的工业布局类似于前苏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原有行政区的分裂导致工业体系不再完整而无法正常运行,这与苏联解体后遇到的情况比较类似,许多地区因此从工业经济又重新退回到了农业经济。此外,印度后续的经济建设也很难有一个科学 统一 有序的规划,最初计划建设100个经济开发区,但各地各自为战,结果最后实际建成的数量是250多个。


    就经济模式而言,1991年的外汇危机使印度经济形式严峻恶化,由此拉开了一场经济自由化的改革浪潮,即实行自由化 市场化 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缩小公营经济的活动范围,减少对公营经济发展的干预,取消对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减少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控制,但从总体看,官方对经济的干预还是比较多的,要办事,很多时候还是要通过政府



   在改革之初,印度面对的情况是没有进行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东亚国家,超过百分之59是文盲,与此同时,印度的精英阶层从英国手中继承了纯熟的英语思维以及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失去了国家外力作用,在资本趋利性诱导下,印度经济最终很“自然”选择了以服务而非制造业为突破口---改革前期的重点主要放在软件业务上,之后则利用其较深厚的金融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金融市场。这对经济模式而言,最重要的则是要保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国内,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类似,但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保证资金流的方式主要是竭力使世人相信投入印度的资金将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人度人不切实际的吹嘘,除了其民族性格以外,也有其经济上的需要,所以不但在民间吹,政府也会专门资助海外媒体为印度吹。



1991年之后,印度的GDP开始迅速增长,从以前的百分之4~百分之5的较低水平跳到了百分之7~百分之8,季度增长往往达到了百分之9。但其背后的事实是,印度的经济增长和中国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印度模式”下,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存在从从实物生产到最终销售这样一个周期制约,自然要快的多,但这种快速流动并没有带动制造业同步发展。实质上就是一种跳跃式发展模式--印度人试图从传统农业经济直接跨过制造业阶段,进入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为经济主干的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也就是“虚拟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型经济。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过去继承的金融传统,同时这也是为了回避印度基础建设薄弱的问题。


        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工业化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250多个经济开发区清一色是服务业,IT和金融行业。印度的GDP的具体构成中,农业与工业各占百分之22,服务业占百分之56,如果这是一个发达国家的话,这个构成没什么问题(例如日本制造业虽然闻名于世,但其服务业却占GDP百分之75),但这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其GDP总量并不大。事实上,目前印度工业化总体水平仍还处于轻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是,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


      到目前为止,印度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仅限于占社会少数的精英阶层,反过来这又制约了其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能消费起的就这么几个人。 从经济学角度极端一点说,印度也就是一亿人的国家---一千万富人
2千万中产阶级和七千万穷人,平和一点的说就是2~3亿人的国家,剩下那7~10亿人仅仅是能说话的“畜生”(这绝非侮辱,而是印度精英层自己的认识),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这部分人完全不用考虑--如果以7亿人开算的话,这部分人生活在低于联合国的贫困线三分之一以下水平。印度的决策者也无需考虑由此而引发的大规模民变--即使在印度北部现在仍存在着超过120支游击队,但以印度人的标准看,这种混乱程度还仍然可以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这得益于印度传统的等级文化以及“修来世”的人生观。


    相对于中国,西方国家更容易接纳印度,即使其贸易保护主义看上去非常的“不合规矩”。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本质的矛盾是资源占有的矛盾。资源的总量是刚性的,你多占一块,我就要少吃一块,这和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扯不上任何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以百分之25的人口消耗着百分之75的资源,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政府最大的“原罪”在于领导6亿人摆脱了贫困,更在于领导超过13亿人走向了富裕,这意味将有一个超级大块头插进来分享这块不可能变大的“资源蛋糕”。与金融 贸易等流于表面的问题不同,这个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所以,印度或者说印度模式更易于西方的认同,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模式把多数人排除在外,仅让少数精英阶层加入资源分享中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没有打算唱衰印度或者是鼓吹印度崩溃了(但不得不提的是,如果参照之前“中国崩溃论”中所语言的标准,现在的印度早就算崩溃了)。印度现在的状态确实很别扭,但也确实很“稳定”,这是有其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文化所决定的。


       就此轮经济危机而言,首先可以认定的是,作为一个就会对印度的意义不会很大,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资金,同时基础设施薄弱,印度原本打算通过在金融市场的优势获得资金,然后带动其它经济发展,但就具体微观上而言,企业行为的趋利性使市场中的企业必须要靠利润上的驱使来完成市场资源的配置。尽管印度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比中国更优惠与丰沛的资金,但是作为经纪人的企业并未如事先想定的那样投资 制造业和基建,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形成最优资源配置,这就出现了一边是国内制造业和基础亟需大笔资金,   另一边在金融市场获得丰沛资源的印度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现象。金融危机只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虽然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某些技术的出口门槛,但如前所说,印度的工业化尚处在轻工业化阶段,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足以支撑一个重工业化体系--以公路为例,印度2002~2003财政国道建设目标为244.11千米,而当年实际完成209.46千米,2003~2004财政目标为1789.5千米,实际完成709.73千米,2004~2005财政目标2317.18千米,实际完成2082.7千米,2005~2006年财政目标为782.09千米,实际完成582.82千米。在这样一个薄弱的基础之上,单靠购买一些技术,对工业化进程拉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技术是“种子”,而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则是保证种子发芽 生根的土壤。





      而从危险方面来说,印度这次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1991年可能是一样的,就是在国际支付上出现问题,历史上看,印度仅有两年实现了外贸顺差,而且是拜当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所赐,其余年份则都处于逆差。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印度国内出现的紧缩,进而使欧美金融机构撤回本土,这就使印度这样依赖外资的发展中国家,被动的出现了紧缩,还使得印度政府面临两难的选择--是否进行信用扩张,也就是印钞票?印了就造成本币贬值,不印本国企业就会出现资金断链。此外印度企业多通过向国外银行贷款,或是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向国外企业借款来获得资金,其国内的任何经济波动都会导致海外银行提高利率或是国外企业抛售印度企业的股票,这样同样会使得印度企业出现资金断链的危险。而字去年便一路走高的国际粮价,则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危险,印度至今还未实现国内粮食自给,粮价攀升必然要进一步加重其国际支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