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内幕:中国连环计引诱四大巨头出让关键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5:35
目前德、法、日三国都有比较成熟的轮轨技术,技术上各有千秋,在工程造价、运营费用等、运量和速度方面都相差不大;在制动系统、动力系统、车厢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四个技术核心方面也几乎不相上下。目前一般公认的是:法国TGV技术比较先进;德国ICE技术传动部分比较先进;而日本新干线的运营经验和管理则比较成熟。


  从中国的角度看,最为关键的是技术转让,谁能更有效和彻底的转让技术,谁就将更多的获得市场份额。


中国施展连环计引诱四大巨头出让关键技术


   2009年9月,铁道部进行的3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第二次招标,总额达到1100亿,南车集团则获得了超过70%的订单。半年前进行的第一次招标中,北车集团则独获392亿订单。


  我国仅有的两家机车生产企业正是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具体到动车组的制造企业也只有四家,分别是北车旗下的长春客车、唐山客车和南车旗下的四方机车,以及南车和庞巴迪的合营公司BSP。


在中国市场,阿尔斯通是最早尝到高铁这块大蛋糕的跨国公司之一。2004年,中国首次进行高速轮轨列车200公里时速的采购招标,最大的赢家正是阿尔斯通,它获得了6.2亿欧元的大单。庞巴迪、川崎重工也都有所斩获,西门子虽然在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却因为原型车价格和技术转让费都过高而颗粒无收。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曾公开表示当年的动车组招标文件中提出‘三个必须’:一是外方关键技术必须转让,二是价格必须优惠,三是必须使用中国的品牌。


技术转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阿尔斯通对此做出正确的解读,将7项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转让给中国厂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商业决定”,阿尔斯通交通运输中国区总裁陈建告诉记者,既然政府说技术转让是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外企自然需要遵守它。


在那次200公里动车组的招标中,阿尔斯通与北车集团下属长客股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为中国提供并合作建造60列电动车组。根据合同,阿尔斯通公司提供3列完全的样车(意大利组装)和6列可拆装的样车(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在中国组装,国产部件达到65%。


这样的谈判结果,虽然阿尔斯通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与长客达成了,但此后的实际运作却来得非常不容易。这是双方的第一次接触,谈判桌上坐着法国、意大利、中国三拨人,阿尔斯通与长客两种不同的公司文化,再加上有很多货物需要从欧洲运到中国来,那一段时间陈建想到物流,就像噩梦一般。

2006年12月,首组由阿尔斯通生产的C R H5(五型动车组)从意大利登船运往中国,2007年春天第一组由中国生产的CRH5出厂。2009年7月,长春轨道客车再获得铁道部30列8辆编组的CRH5A型动车组订单。


杜塞尔多夫的『商报』说,虽然新干线此次入围,但面临法国TGV和德国ICE的竞争,未来“京沪高铁”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新干线同样有很长的路要走。『商报』的报道指出,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他们最乐意的就是通过西方和日本厂家的激烈竞争,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成本却得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既然中国人选择在五条铁路使用新干线,那么TGV和ICE就更有希望赢得京沪线。


    汉堡的金融时报,则形容在大家蜂涌向中国市场的时候,只有西门子总裁冯皮埃尔失落得很。冯皮埃尔三个月前刚去过中国,那时他还许诺说,任何企业都不会错过中国的高速增长,西门子集团在中国的规模预计在2009年前将翻一番。西门子这次落标是西门子扩张过程中的第一次。不是ICE,而是日本新干线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也不只是冯皮埃尔的失落,德国最大的“总经理”施罗德也许更失望。这已经是京沪高铁放弃磁悬浮之后又一个打击。北京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拒绝德国的技术。德国的磁悬浮在杜塞尔多夫机场上运行得很好,正在使用III代ICE的德国铁路公司老总梅冬也会很生气的。也许西门子应该更加努力。


最后西门子被排除在外。随后,西门子股票狂跌,总裁引咎辞职,在中国的谈判团成员也全部被撤职。2005年,败走麦城的西门子又回到中国,参加铁道部第二轮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竞标。中方给出更严格的条件,最后西门子完全接受中方的技术转让方案和价格方案,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而西门子在那次高铁招标中遭遇滑铁卢后,很快调整了战略,通过向中国转让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变压、牵引电机、牵引控制、列车网络和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向中国提供60列高速列车,订单价值6.69亿欧元。


与以往一样,60列列车中只有3列由西门子生产,其他由北车集团旗下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


2003年,阿尔斯通曾经陷入困境,甚至向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一年后中国高铁的订单帮助它起死回生;完不成既定任务,前几年对于西门子的交通部门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现在中国掀起的高铁建设热潮让它风光无限。


与竞争对手相比,阿尔斯通毫无保留的转让了核心技术,而西门子在这方面较为保守。但在中国的高铁市场上来看,西门子近两年的发展最为强劲,事实上目前京津高铁全部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均为北车与西门子合作开发的CRH3型。


据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目前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正在中国访问,但官方消息显示主要议题是旅游。此前,西门子获得了为中国提供60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列车的巨额订单。日本共同社就此指出,日本新干线车辆的出口、信号系统、运行管理被中国完全采用的机会日渐渺茫,但中国“依然高度评价日本新干线技术”,日本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转让。


2004年10月,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中国方面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为数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的高速动车组,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按照合同规定需把若干关键技术转让予中国公司。其中,3列在日本完成,并完整交付;另有6列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将通过技术转让,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建造,一些高技术部件仍采用进口产品。


据称中国计划450亿元购买140辆高铁机车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 (王东) 日本共同社今天报道说中国铁道部已经决定购买由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提供技术支持的140辆高速机车,这些高速机车运行时速高达350公里,将被用于京沪高铁和北京到广州的高速铁路线上。


       共同社的报道中说,中国铁道部已经与中国南车(4.68,-0.09,-1.89%)四方机车公司(Nanche Sifang Locomotive)敲定了这笔合同,总金额高达450亿元人民币(合6040亿日元)。南车四方机车公司是日本川崎重工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川崎重工授权生产KHI高速机车的公司。
      共同社报道说,中国铁道部采购的这部分高铁机车组将采用川崎重工在Hayate高速机车上所采用的技术,这种机车目前运行在新宿至清森(Tohoku-Shinkansen)的东北新干线上。这部分高速机车的部分零部件如发动机、刹车装置等将从日本进口,因此日本一些公司也将因这笔合同受益。



技术引进


从2004年起开始的铁路动车组的公开招标,将高铁的国产化路径体现得比较充分。2004年6月17日,《人民铁道》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招标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拟采购时速200公里的铁路电动车组,共计10包200列。公告明确招标公司和投标人资格,投标主体是国内企业,但它必须取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

世界上掌握成熟高速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企业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几家,他们在华都有合资公司,因此都希望以合资公司为主体投标。铁道部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外方向中国企业全面转让技术,让国内企业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实现国产化。


最初中国铁道部与拥有700系及800系技术的日本车辆制造(日车)及日立制作所洽商,但日车及日立均表明拒绝向中国出售车辆及技术转移。其后中方改向川崎重工业洽商,当时川崎重工业销售业绩并未如预期理想,便出售3组E2系及其车辆技术予中国。川崎重工业向中国出售新干线技术最初仍遭到JR东日本、日车及日立反对,后经一轮谈判,川崎重工业在日本公司不反对的情况下,向中国出售E2系车辆及转让技术。当时,国内网站上出现制抵日本动车组的呼声。如果排斥日本供应商,投标竞争将会明显减弱,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铁道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保证了招标工作按计划推进。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维拉罗E”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是当时世界铁路商业运营中速度最高、动力最大的一种成熟高速列车,但西门子似乎过分看重非经济因素,向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开出“天价”:每列原型车的价格3.5亿元人民币,而技术转让费高达3.9亿欧元,相当于39亿元人民币。此外,他们对标书不响应之处多达50余项。

最后西门子被排除在外。随后,西门子股票狂跌,总裁引咎辞职,在中国的谈判团成员也全部被撤职。2005年,败走麦城的西门子又回到中国,参加铁道部第二轮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竞标。中方给出更严格的条件,最后西门子完全接受中方的技术转让方案和价格方案,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这次招标,中国高铁列车同时引进了四家的先进技术,这为日后的国产化道路打下了基础。


国产化路径


2004年10月,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中国方面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为数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的高速动车组,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按照合同规定需把若干关键技术转让予中国公司。其中,3列在日本完成,并完整交付;另有6列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将通过技术转让,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建造,一些高技术部件仍采用进口产品。

2005年8月,铁道部向南车四方、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株洲所、株洲南车电机及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六方签订51列CRH2A型动车组机电产品技术转让合同。首列电动车组2006年3月1日从神户港装船,3月8日运抵中国青岛。于2007年1月24日起开始于胶济线投入试运营。出口中国的列车并没有举行出厂典礼,同时车辆接收的报道也非常低调。

中国最早的动车组国产化就是在引进时速200公里列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平台,由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简称BSP公司)生产的CRH1,在北京到沈阳、北京到济南等老铁路上使用。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中国高铁机车主要有4种型号:CRH1、CRH2、CRH3和CRH5。CRH2是南车四方联合川崎重工等日本财团联合制造,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CRH3由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采用德国技术。CRH5由长春客车厂联合法国阿尔斯通生产。其中CRH1、CRH2、CRH5的设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CRH3的设计时速在300公里以上。

而中国的高速列车现在有三个平台。第一种为时速200公里级平台,这个平台包含了时速在200-250公里内的一系列高速列车型号;第二种为时速300公里级平台,它覆盖了时速在300-350公里内一系列型号的高速列车,京津城际铁路就属于这个平台段;第三种为时速350公里以上级平台,这个平台要求列车的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8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第一、二种平台是在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第三种平台是中国正在打造的。这三个平台中各个型号的列车目前都可以用于出口,具体出口哪一级平台中的何种列车,取决于客户的需求。目前德、法、日三国都有比较成熟的轮轨技术,技术上各有千秋,在工程造价、运营费用等、运量和速度方面都相差不大;在制动系统、动力系统、车厢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四个技术核心方面也几乎不相上下。目前一般公认的是:法国TGV技术比较先进;德国ICE技术传动部分比较先进;而日本新干线的运营经验和管理则比较成熟。


  从中国的角度看,最为关键的是技术转让,谁能更有效和彻底的转让技术,谁就将更多的获得市场份额。


中国施展连环计引诱四大巨头出让关键技术


   2009年9月,铁道部进行的3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第二次招标,总额达到1100亿,南车集团则获得了超过70%的订单。半年前进行的第一次招标中,北车集团则独获392亿订单。


  我国仅有的两家机车生产企业正是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具体到动车组的制造企业也只有四家,分别是北车旗下的长春客车、唐山客车和南车旗下的四方机车,以及南车和庞巴迪的合营公司BSP。


在中国市场,阿尔斯通是最早尝到高铁这块大蛋糕的跨国公司之一。2004年,中国首次进行高速轮轨列车200公里时速的采购招标,最大的赢家正是阿尔斯通,它获得了6.2亿欧元的大单。庞巴迪、川崎重工也都有所斩获,西门子虽然在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却因为原型车价格和技术转让费都过高而颗粒无收。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曾公开表示当年的动车组招标文件中提出‘三个必须’:一是外方关键技术必须转让,二是价格必须优惠,三是必须使用中国的品牌。


技术转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阿尔斯通对此做出正确的解读,将7项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转让给中国厂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商业决定”,阿尔斯通交通运输中国区总裁陈建告诉记者,既然政府说技术转让是进入市场的先决条件,外企自然需要遵守它。


在那次200公里动车组的招标中,阿尔斯通与北车集团下属长客股份(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为中国提供并合作建造60列电动车组。根据合同,阿尔斯通公司提供3列完全的样车(意大利组装)和6列可拆装的样车(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在中国组装,国产部件达到65%。


这样的谈判结果,虽然阿尔斯通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与长客达成了,但此后的实际运作却来得非常不容易。这是双方的第一次接触,谈判桌上坐着法国、意大利、中国三拨人,阿尔斯通与长客两种不同的公司文化,再加上有很多货物需要从欧洲运到中国来,那一段时间陈建想到物流,就像噩梦一般。

2006年12月,首组由阿尔斯通生产的C R H5(五型动车组)从意大利登船运往中国,2007年春天第一组由中国生产的CRH5出厂。2009年7月,长春轨道客车再获得铁道部30列8辆编组的CRH5A型动车组订单。


杜塞尔多夫的『商报』说,虽然新干线此次入围,但面临法国TGV和德国ICE的竞争,未来“京沪高铁”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新干线同样有很长的路要走。『商报』的报道指出,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他们最乐意的就是通过西方和日本厂家的激烈竞争,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成本却得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既然中国人选择在五条铁路使用新干线,那么TGV和ICE就更有希望赢得京沪线。


    汉堡的金融时报,则形容在大家蜂涌向中国市场的时候,只有西门子总裁冯皮埃尔失落得很。冯皮埃尔三个月前刚去过中国,那时他还许诺说,任何企业都不会错过中国的高速增长,西门子集团在中国的规模预计在2009年前将翻一番。西门子这次落标是西门子扩张过程中的第一次。不是ICE,而是日本新干线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也不只是冯皮埃尔的失落,德国最大的“总经理”施罗德也许更失望。这已经是京沪高铁放弃磁悬浮之后又一个打击。北京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拒绝德国的技术。德国的磁悬浮在杜塞尔多夫机场上运行得很好,正在使用III代ICE的德国铁路公司老总梅冬也会很生气的。也许西门子应该更加努力。


最后西门子被排除在外。随后,西门子股票狂跌,总裁引咎辞职,在中国的谈判团成员也全部被撤职。2005年,败走麦城的西门子又回到中国,参加铁道部第二轮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竞标。中方给出更严格的条件,最后西门子完全接受中方的技术转让方案和价格方案,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而西门子在那次高铁招标中遭遇滑铁卢后,很快调整了战略,通过向中国转让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变压、牵引电机、牵引控制、列车网络和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向中国提供60列高速列车,订单价值6.69亿欧元。


与以往一样,60列列车中只有3列由西门子生产,其他由北车集团旗下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


2003年,阿尔斯通曾经陷入困境,甚至向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一年后中国高铁的订单帮助它起死回生;完不成既定任务,前几年对于西门子的交通部门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现在中国掀起的高铁建设热潮让它风光无限。


与竞争对手相比,阿尔斯通毫无保留的转让了核心技术,而西门子在这方面较为保守。但在中国的高铁市场上来看,西门子近两年的发展最为强劲,事实上目前京津高铁全部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均为北车与西门子合作开发的CRH3型。


据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目前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正在中国访问,但官方消息显示主要议题是旅游。此前,西门子获得了为中国提供60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列车的巨额订单。日本共同社就此指出,日本新干线车辆的出口、信号系统、运行管理被中国完全采用的机会日渐渺茫,但中国“依然高度评价日本新干线技术”,日本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转让。


2004年10月,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中国方面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为数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的高速动车组,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按照合同规定需把若干关键技术转让予中国公司。其中,3列在日本完成,并完整交付;另有6列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将通过技术转让,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建造,一些高技术部件仍采用进口产品。


据称中国计划450亿元购买140辆高铁机车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 (王东) 日本共同社今天报道说中国铁道部已经决定购买由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提供技术支持的140辆高速机车,这些高速机车运行时速高达350公里,将被用于京沪高铁和北京到广州的高速铁路线上。


       共同社的报道中说,中国铁道部已经与中国南车(4.68,-0.09,-1.89%)四方机车公司(Nanche Sifang Locomotive)敲定了这笔合同,总金额高达450亿元人民币(合6040亿日元)。南车四方机车公司是日本川崎重工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川崎重工授权生产KHI高速机车的公司。
      共同社报道说,中国铁道部采购的这部分高铁机车组将采用川崎重工在Hayate高速机车上所采用的技术,这种机车目前运行在新宿至清森(Tohoku-Shinkansen)的东北新干线上。这部分高速机车的部分零部件如发动机、刹车装置等将从日本进口,因此日本一些公司也将因这笔合同受益。



技术引进


从2004年起开始的铁路动车组的公开招标,将高铁的国产化路径体现得比较充分。2004年6月17日,《人民铁道》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招标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拟采购时速200公里的铁路电动车组,共计10包200列。公告明确招标公司和投标人资格,投标主体是国内企业,但它必须取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

世界上掌握成熟高速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企业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几家,他们在华都有合资公司,因此都希望以合资公司为主体投标。铁道部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外方向中国企业全面转让技术,让国内企业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实现国产化。


最初中国铁道部与拥有700系及800系技术的日本车辆制造(日车)及日立制作所洽商,但日车及日立均表明拒绝向中国出售车辆及技术转移。其后中方改向川崎重工业洽商,当时川崎重工业销售业绩并未如预期理想,便出售3组E2系及其车辆技术予中国。川崎重工业向中国出售新干线技术最初仍遭到JR东日本、日车及日立反对,后经一轮谈判,川崎重工业在日本公司不反对的情况下,向中国出售E2系车辆及转让技术。当时,国内网站上出现制抵日本动车组的呼声。如果排斥日本供应商,投标竞争将会明显减弱,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铁道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保证了招标工作按计划推进。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维拉罗E”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是当时世界铁路商业运营中速度最高、动力最大的一种成熟高速列车,但西门子似乎过分看重非经济因素,向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开出“天价”:每列原型车的价格3.5亿元人民币,而技术转让费高达3.9亿欧元,相当于39亿元人民币。此外,他们对标书不响应之处多达50余项。

最后西门子被排除在外。随后,西门子股票狂跌,总裁引咎辞职,在中国的谈判团成员也全部被撤职。2005年,败走麦城的西门子又回到中国,参加铁道部第二轮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竞标。中方给出更严格的条件,最后西门子完全接受中方的技术转让方案和价格方案,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这次招标,中国高铁列车同时引进了四家的先进技术,这为日后的国产化道路打下了基础。


国产化路径


2004年10月,川崎重工代表“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出口铁路车辆、转让技术的合同。中国方面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为数6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的高速动车组,总价值93亿元人民币。按照合同规定需把若干关键技术转让予中国公司。其中,3列在日本完成,并完整交付;另有6列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列将通过技术转让,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建造,一些高技术部件仍采用进口产品。

2005年8月,铁道部向南车四方、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株洲所、株洲南车电机及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六方签订51列CRH2A型动车组机电产品技术转让合同。首列电动车组2006年3月1日从神户港装船,3月8日运抵中国青岛。于2007年1月24日起开始于胶济线投入试运营。出口中国的列车并没有举行出厂典礼,同时车辆接收的报道也非常低调。

中国最早的动车组国产化就是在引进时速200公里列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平台,由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简称BSP公司)生产的CRH1,在北京到沈阳、北京到济南等老铁路上使用。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中国高铁机车主要有4种型号:CRH1、CRH2、CRH3和CRH5。CRH2是南车四方联合川崎重工等日本财团联合制造,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CRH3由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采用德国技术。CRH5由长春客车厂联合法国阿尔斯通生产。其中CRH1、CRH2、CRH5的设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CRH3的设计时速在300公里以上。

而中国的高速列车现在有三个平台。第一种为时速200公里级平台,这个平台包含了时速在200-250公里内的一系列高速列车型号;第二种为时速300公里级平台,它覆盖了时速在300-350公里内一系列型号的高速列车,京津城际铁路就属于这个平台段;第三种为时速350公里以上级平台,这个平台要求列车的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8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第一、二种平台是在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第三种平台是中国正在打造的。这三个平台中各个型号的列车目前都可以用于出口,具体出口哪一级平台中的何种列车,取决于客户的需求。
高铁是市场换技术 技术转化为竞争力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体现
李药师 发表于 2010-3-17 21:58


    对。现在中国就完全靠自己了。
看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我就对中国市场换技术能否成功有乐观的看法。尽管现在电视机平板技术还是有点受制于人。
回复 4# lavalk
家电不一样。家电其实国家没有一个部委作为总体单位强势的去牵头,所以各自为战。
lavalk 发表于 2010-3-19 09:53
家电业是中国最开放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国产家电没被打趴下已经不错了

吸取教训,几轮洗牌后,国内几大家电企业也在发力


和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引进如出一辙,都是市场换技术的典范。
      市场换技术的条件很苛刻,
     第一,   自己要有技术,否则,技术换来了,没有及时吸收掌握,,就要陷入不断引进不断落后的怪圈。水轮发电机组本来中国就有很强实力,6.70年代就为刘家峡水电站生产了30万KW的大型机组,努把力自己也可以生产巨型机组。高速铁路也有些基础,蓝箭中华之星的在技术经济上不太成功,但毕竟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高速之路。
    第二,   市场要封闭型,不是封闭的市场别人根本不会为了市场而出卖技术,有了技术还怕没有市场!巨型水电机组的唯一市场就是中国,其他国家可以无视。高速铁路发展了这么多年,欧洲高铁半死不活,日本自弹自唱,美国对高铁看都不看。其他国家高铁根本没有经济性可言,唯有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高速发展的经济,加上巨大的国土面积,成为高铁唯一沃土。现在中国高铁成功,引得美国的高铁蠢蠢欲动。
    第三   就是坚强的国家意志,没有国家意志,一盘散沙肯定做不来。

和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引进如出一辙,都是市场换技术的典范。
      市场换技术的条件很苛刻,
     第一,   自己要有技术,否则,技术换来了,没有及时吸收掌握,,就要陷入不断引进不断落后的怪圈。水轮发电机组本来中国就有很强实力,6.70年代就为刘家峡水电站生产了30万KW的大型机组,努把力自己也可以生产巨型机组。高速铁路也有些基础,蓝箭中华之星的在技术经济上不太成功,但毕竟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高速之路。
    第二,   市场要封闭型,不是封闭的市场别人根本不会为了市场而出卖技术,有了技术还怕没有市场!巨型水电机组的唯一市场就是中国,其他国家可以无视。高速铁路发展了这么多年,欧洲高铁半死不活,日本自弹自唱,美国对高铁看都不看。其他国家高铁根本没有经济性可言,唯有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高速发展的经济,加上巨大的国土面积,成为高铁唯一沃土。现在中国高铁成功,引得美国的高铁蠢蠢欲动。
    第三   就是坚强的国家意志,没有国家意志,一盘散沙肯定做不来。
计划经济与垄断行业不一定就是坏事。从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凡是国家垄断、计划经济比重大的行业或企业,往往在技术引进与消化的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相反,那些所谓市场成份较多,垄断程度不高的行业或企业,往往被外国垄断企业各个击破,比如钢铁行业与汽车行业。
    所以,对于计划经济与行业垄断,要一分为二地来看。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3-18 07:49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不是这么回事。
铁路都是靠国家财政补贴的,赚不到钱都是赔钱的,所以才能市场换技术
汽车行业是用来赚钱的,所以市场也换不来技术
ronnielt 发表于 2010-3-23 02:04

靠铁路赚钱,最先把那些农民工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身上赚不到钱

铁路这种公用性质的产业,还是要看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