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视角 看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7:26
六大视角 看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民进党的“政党品牌”能否经得起检验?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登出特约撰述赵景刚的专文《观察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六个视角》。作者提出:“‘大讨论、小调整、无转型’,是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认识这一判断:民进党的生存空间,县市长选举出现的结果,民进党内部权力格局,可供选择的方向或着力点,党主席蔡英文个人特质,民进党的政党性格。大陆必须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展现更高的政治艺术。”文章内容如下:

  民进党现行大陆政策是什么?转型可能性有多大?往什么方向转?通过什么方式转?前景如何?会对两岸关系有何影响?这些是我们思考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时必须理清的基本问题,而本文讨论的六个方面,是决定民进党大陆政策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它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问题实质。

  民进党的生存空间

  1、从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来看

  “清廉、勤政、爱乡土”所体现的基本政治价值,仍是台湾主流社会所认可和向往的,也是很长时期民进党标榜并产生巨大号召力的“政党品牌”。只是民进党自身引发不良社会观感的诸多政治实践,尤其执政八年以扁案为代表的贪腐问题,可以说几乎“砸了民进党的牌子”。

  说民进党有“价值危机”,未免言过其实;在政治论述和策略上对陈水扁弊案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民进党恢复、巩固甚至扩大支持还是有可能的。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1/3/0/101213010.html?coluid=136&kindid=4711&docid=101213010&mdate=0227004045六大视角 看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民进党的“政党品牌”能否经得起检验?  中评社香港2月27日电/《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登出特约撰述赵景刚的专文《观察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六个视角》。作者提出:“‘大讨论、小调整、无转型’,是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认识这一判断:民进党的生存空间,县市长选举出现的结果,民进党内部权力格局,可供选择的方向或着力点,党主席蔡英文个人特质,民进党的政党性格。大陆必须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展现更高的政治艺术。”文章内容如下:

  民进党现行大陆政策是什么?转型可能性有多大?往什么方向转?通过什么方式转?前景如何?会对两岸关系有何影响?这些是我们思考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时必须理清的基本问题,而本文讨论的六个方面,是决定民进党大陆政策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它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问题实质。

  民进党的生存空间

  1、从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来看

  “清廉、勤政、爱乡土”所体现的基本政治价值,仍是台湾主流社会所认可和向往的,也是很长时期民进党标榜并产生巨大号召力的“政党品牌”。只是民进党自身引发不良社会观感的诸多政治实践,尤其执政八年以扁案为代表的贪腐问题,可以说几乎“砸了民进党的牌子”。

  说民进党有“价值危机”,未免言过其实;在政治论述和策略上对陈水扁弊案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民进党恢复、巩固甚至扩大支持还是有可能的。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12/1/3/0/101213010.html?coluid=136&kindid=4711&docid=101213010&mdate=0227004045
政党政治条件下,理论上担当纠错角色的在野党对执政党的质疑、反对,迎合了民主体制中对“一党独大”之恐惧和反感的社会心态。作为在野党,如果不做执政党的反对者而充当鼓吹者,则意味着它已被执政党同化,也就失去存在价值。长期生活在“民主”选举和言论“自由”政治氛围下的台湾人,对政党角色分际持有相对稳定的心理预期,这是部分台湾人在即使民进党对抗国民党时屡有反常言行也并未唾弃它的原因之一。

  民进党对国民党大陆政策中发展两岸关系方面的极力杯葛,拂逆两岸和平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毫无道德正当性可言;但换个角度讲,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分化、冲突的产物,异质性是政党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期待民进党替对手唱赞歌的口气思考其大陆政策动向,显然违背政治常识。何况,国民党执政情况绝非完美无缺、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也绝非毫无瑕疵,为民进党“提供”了操作政治议题的发挥空间。

  深处大陆的观察者,呼吁民进党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偶尔流露出“恨不得民进党与国民党配合合作”的心态,显然与政党政治发展规律不符。笔者这样讲,当然不是同情、更不是支持民进党,而是试图从社会心态角度寻找民进党巨大的动员能力之谜。

  2、从“台独”社会基础来看

  近年来岛内较有代表性的民调结果显示,反对“一个中国”、赞成“台湾独立”的台湾人,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而有力的基数。而民进党的“台独”主张,恰恰迎合了部分民众所谓“当家作主”的心理需求。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成长、发酵的土壤,是民进党票源的基本盘。看到统独倾向的悬殊对比,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台独”主张在岛内不容小觑的动员能力,对反独促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而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奉行“不统不独不武”路线的国民党执政、两岸和平发展势头良好、“三通”给台湾带来实惠的大背景下,岛内统独民意分布仍未有实质性改观,甚至“仇中”“反中”情绪还有所恶化、支持“台独”的人不减反增。个中缘由,值得玩味;是经济政治关系的一般理论不适用于两岸关系,还是因时间较短没有显现,理论工作者有必要做出细致缜密的深刻论证和判断。

  3、从国民党执政“失误”来看

  公共政策和大陆政策,是台湾政治密不可分的两大主轴,二者相互影响,任何一项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执政危机,从而波及两岸关系。

  公共政策方面,以最近的“八八水灾”风波为例,马英九团队堪称“拙劣”的做法和作风,招致民进党痛骂,连国民党内部也不乏批评者。如果后续救援工作无法予以弥补,而且本身做得不好却又不能以平常心态、尤其从“讲政治”的高度回应民怨,它势必恶化成执政的硬伤,被对手抓住机会当作拉高选情、扭转颓势的重要着力点。国民党在近几次“立委”补选中接连失利,与执政业绩不佳有很大关系。

  公共事务处理不力,国民党的执政能力遭受质疑;一旦民进党别有用心地将其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正当性自然会受到冲击。事实上民进党也是这样做的,这次便将马团队救灾不力归咎于“只知向中国卖台求荣”。

  如今吴敦义走上一线,获得如潮好评,但诸如党产、腐败等问题根深蒂固,涉及政党及官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吴敦义不凡的个人能力便迎刃而解。而且客观地讲,除大陆政策较具前瞻性外,诸如公共事务、权力制约等方面,与民进党比起来,国民党并没有任何压倒性优势,难免为民进党留下操作空间。
 国民党大陆政策方面,民进党寻找议题也并非难事。
 
  例如:

  当前国民党在公共权力资源占据方面算是“绝对执政”。民进党于是借题发挥,打着“民主”旗号质疑马当局决策模式的合法性,要求参与、监督。

  两岸正常的交流交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主流民意,但也难免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冲击。关于两岸经济交流,我们所接触的信息,绝大多数是其对台湾、对两岸关系之积极影响的正面肯定。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元素的作用下,两岸经济交流难免对岛内个别领域、个别群体形成一定冲击。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应当予以强烈谴责的是,民进党将此问题扩大化、政治化,别有用心地无视两岸关系主流,更刻意漠视、歪曲中国大陆为照顾台湾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两岸政治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变化,给经济交流带来耳目一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如何使其“惠及”普通百姓,而非仅仅商家巨贾,是我们必须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否则,民进党的民粹式动员必然大有市场。

  两岸关系层多面广、错综复杂,互动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负面现象,多年来民进党早已习惯于将极个别事例无限放大,进行有损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片面解读,如大陆游客赵根大涂鸦风波。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在深刻转型期,包括道德失范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无疑对自身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毒奶粉事件。民进党无视中国大陆社会主流,紧盯、夸大个别负面现象,助长部分台湾人的狭隘优越感,为两岸正常往来制造心理障碍。

  可见,国民党执政“失误”使民进党“有机可乘”。其实,退一步讲,就算中国大陆、两岸关系“完美无缺”,铁了心搞“台独”的民进党也会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地制造议题,像邀请达赖、热比娅访台等事端,都会给两岸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与大陆政策密切相关又不完全属于大陆政策范畴的三个方面,为民进党提供了较大生存空间;在大陆政策明明走进死胡同、社会舆论批评、内部检讨不断的情况下,它仍旧“有恃无恐”地固执己见,这是根本原因。
蔡英文能否成为启动转型的关键人物?  
  县市长选举的结果

  民进党在2008年“总统”、“立委”选举中接连遭受重创,客观上反映了主流民意对其执政能力、大陆政策的否定。但是,一年多来,民进党并没有以党的名义从大陆政策角度作深刻反思,反而将失败归因于国民党的“团结”、“手腕”、大陆的“打压”等。既然没有认定问题出在大陆政策上,因选举考量而调整大陆政策的紧迫感显然会大大降低。

  历史上,选举压力曾促成民进党转型,如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和第四届“立委”选举受挫,促使民进党反思其“台独”党纲并于1999年5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成为2000年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县市长选举结果也会对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产生一定影响。之后,民进党调整大陆政策的紧迫感便相应降低。因为部分代表性人物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即使不调整大陆政策,仍旧可以打赢选战,何必费力不讨好地冒险?

  当然,未来民进党会就大陆政策展开讨论。讨论是必然的,也是民进党历次转型的必要步骤。2009年8月2日,蔡英文就明确表示,民进党将展开“深刻、大规模的中国政策讨论”。的确,关于民进党大陆政策是否转型、调整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深深困扰着这位党主席,也影响着民进党的社会形象和战斗力。通过讨论,即使难有实质突破,把问题展现出来,也可以凝聚共识;不管讨论结果如何--调整,还是不调整,讨论可以使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可以回击质疑,为自己的理念政策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获取宝贵的合法性。

  至于讨论什么,从理论上讲,彻底的讨论应当包括思维方式、理论基础、政策主张、行为方式等。经讨论达成的“共识”,既要做到对选民有号召力,也对党员有说服力、约束力,是一项难度巨大的工作,考验着民进党决策层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
 民进党内部权力格局

  现有条件下精确把握民进党内部力量分布,基本上“可欲不可求”;我们只能根据岛内媒体报导,粗略地将在大陆政策问题上具有不同主张或倾向的力量划分为三个板块:务实派--原新潮流系、苏系、蔡英文、陈菊、吕秀莲等;教义派--“基本教义派”、扁系等;观望派--其他暂不公开表态者。

  务实派。视野较开阔,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对时势变动较敏感,所提主张较温和,易被中间选民接受。掌控党机器,拥有制定政治议程的便利。人数占优,社会基础广泛,但整合能力欠佳,缺少公认的旗帜人物,凝聚力不强。且各方精于算计,如苏、陈、蔡的政治作为便常被人理解为着眼2012年大选卡位,影响了务实派的整合。基于实现执政目标的考虑,“民进党的支持者必须成长”,所以要顾虑中间选民反应,因而大陆政策的论述上表现得比较中道,不像教义派那么极端和引人注目,目前暂未占据舆论制高点。事实上,既不丢掉“台独”品牌,又能从两岸交流中受益,对其支持者而言提法不错,但论述上如何自圆其说和实践中如何落实,本身难度就很大,难怪务实派说服力有限。政治人格上,务实派既有“开明”的一面,也有势利的一面,虽宣称“爱台湾”、“为民进党”,但缺少大无畏的魄力和牺牲精神,瞻前顾后,生怕被扣上“投降”、“卖台”的帽子,制约了务实派的执行力。

  教义派。人数少,但战斗力强。“独立”、“建国”、“正名”等激进观点,对“出头天”意愿强烈的台湾人具有很大诱惑性。因“纯粹”、“纯正”而怀有“道德优越感”,自信心强。危机意识、“使命意识”表现得很强烈,具有牺牲精神。立场、论述一以贯之地鲜明,且好走极端、措辞激烈,较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大的问题是其主张不现实,对决定选战输赢的中间选民的动员力较差。例如,2008年“总统”选举失利,极端的“排蓝民调”遭到部分民进党人士批评,终被废除;党主席选举,激进的辜宽敏、蔡同荣不敌中道的蔡英文,便说明民进党成员对激进主张之不可行性有基本认知。正如民进党前“立委”李文忠在2008年4月23日所言:“深绿没有错,错的是把深绿路线视为民进党的路线。”此判断亦为历次选举所证明。可见,在仅靠基本盘无法重新执政的情况下,教义派的主张无法代表民进党政策基调和方向。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务实派与教义派各有长短。目前,舆论上教义派的主张略占上风。务实派当前仅有零星地试探性讨论,未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对现有权力格局和政策主张形成结构性冲击。这种“初试啼声”的呼吁,能否继续发酵、扩大,直至促成大陆政策转型?蔡英文等能否进行具有历史高度的思考、做出具有历史高度的行动?笔者以为,务实派在协调酝酿、凝聚共识、等待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蓄势待发的务实派,其优势会逐一展现并主导民进党大陆政策走向。
大陆政策调整的方向或着力点

  台湾政党的大陆政策,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是“国与国”还是“地区与地区”;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交往--是鼓励还是限制;政策理念的彰显方式--议会路线还是街头路线。

  民进党1999年5月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位阶相当于党纲)提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其附属岛屿,以及符合国际法规定之领海与邻接水域。台湾,固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这就是俗称“台独”党纲的核心内容。

  在民进党人眼,“台独”,是党的“安身立命”之本。蔡英文在回应“胡六点”时,便声称拒绝放弃党纲。没人怀疑民进党会继续坚持“台独”、民进党内部也没人跳出来鼓吹放弃“台独”,目前所谓“务实派”与“教义派”的讨论或分歧以及可能会有的政策调整,本质上都只是操作层面问题。在可预期的较长时间内,民进党不会软化“台独”立场,当然也不会贸然“急独”。

  再看彰显方式,议会路线与街头路线结合,并借助绿色报刊及地下电台开展“舆论战”。在野一年有余,不论是“517行游”、制抵陈云林访台,还是“立法院”肢体动作、锁门杯葛议程,多是“故伎重演”,没有提供什么新东西。

  至于对两岸交流交往的几个着力点,“517呛马保台大行游”的几大口号--“保台湾、ECFA要公投”,“顾主权、唾弃卖台权贵”,“救失业、反对无能政府”,“护弱势、反对一中市场”;实际上比较典型、全面地代表了民进党的政策主张。例如,歪曲大陆善意,渲染大陆所谓“政治野心”、军事威胁;攻击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是自我矮化;夸大两岸交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批评两岸关系进展“过快”;1批判国民党决策过程不民主,等等。诸如此类,皆为陈词滥调、了无新意。未来也难有改观。

  可见,在“台独”主张不可能抛弃且亦不可能往抛弃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在彰显方式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民进党大陆政策调整的选项无非两个:要么主张扩大交流,要么反对扩大交流。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发展,都称不上“大刀阔斧”“伤筋动骨”的转型,而只能算“改头换面”的调整。

  我们是否可以明确民进党大陆政策转型或调整的具体时限,而非使用诸如“短期内无法”“拭目以待”“有待观察”等模棱两可的字眼?笔者认为,未来经过大讨论,民进党会以党的名义发表“共识”。所采用的表述方式,大致包括:不反对两岸交流,但重申“国家”主权,且强调台湾必须警惕大陆统战和应对冲击。难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至于能否从专业角度提出有别于国民党政策的替代方案,难度较大。当然,若有此亮点,将有助于民进党扭转其大陆政策“有破无立”甚至只会情绪性宣泄的负面形象。
 蔡英文能否成为启动转型的关键人物

  立场决定理想。一直以来,政治立场不同的各方,对蔡英文及民进党,都有不同期待。而我们最为关注的,是蔡英文能否有效整合相关力量适时启动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调整或转型。

  这取决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

  1、“台独”理念。

  蔡本人倾向于务实“台独”,即推动“台独”“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两岸交流“好处照拿、‘坏处’照骂”。

  判断蔡本人的“台独”理念,可以追溯至其在1998年参与出台的“特殊两国论”。担任党主席后,表示“民进党未来不走深绿路线”,要尝试“新的中国论述”,声称“以新本土观捍卫台湾”:“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两岸情势,必须以新的本土观来凝聚台湾,才能捍卫我们的主权、民主、自由与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可以把‘本土’重新诠释为一个包容性的观念。”

  总体上看,在大陆政策这种核心问题上,蔡的思路是不急于表露真实心态,而是循序渐进地摸索尝试,预留足够缓冲空间以免陷入被动甚至提前出局。

  笔者认为,蔡英文在某些场合的言行可能表现得比较激进,但这是现实斗争的需要,其真实思路还是倾向“务实台独”。深绿们大可不必质疑她的“台独”立场,大陆方面也要避免一厢情愿地期待她朝着改变“台独”的方向努力。

  2、政治性格。

  蔡英文并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式的理念型政治人物--不愿向现实低头妥协、不愿牺牲政治理想,而是典型的务实派--身段柔韧,敢于正视和适应现实,善于以退为进,通过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现实地接近、实现目标。例如,因登陆而开除资深党员一事,笔者推断,从蔡英文本人以往的政治理念和行事风格来看,这并非其本意,而是各方政治角力的结果。蔡迁就深绿以免遭受“围攻”。

  她不是一言九鼎的强势领袖,但也绝非像某些人所评价的那样是“光杆司令”。她是党内各方暂且可以接受的领导人,“共主”地位本身就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政治资源;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并非“裹足不前”,而是不断根据民进党组织文化调适自己,加强与原新系、苏系、新生代等“志同道合”者的沟通,凝聚力量,蓄势待发。在时机不成熟、尤其缺少一定数量支持者和同情者的条件下便贸然行事,失败是必然的。作为深谙台湾政治生态的聪明人,蔡英文对此必有清醒认识。

  从其一年来的表现来看,蔡英文将自己的主席角色定位为“平衡协调”,凡事不急于表态,谨慎而内敛,防止引火焚身。既表示过要有“新的本土论述”、“崇拜”突破“台独”基本教义派阻挠访问大陆的陈菊,也曾做出决定,开除参加两岸论坛的资深党员。二者看似前后矛盾、左右摇摆,实际上是在“鼓励”各种声音的碰撞和尝试,试图在一定程度的讨论后建立交集、共识。出身行政系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共识建立、方向明确后,蔡英文的优势便会展现出来。
 3、有利条件。

  笔者认为,党内“开明”务实派对蔡英文持理解和期待态度。他们认为,要求她立即大刀阔斧地变革,也不现实,不但会伤害其政治生命,也会给民进党带来不小负面影响、甚至内斗。而且,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等问题,牵涉太多,解决起来的确棘手;深绿或“挺扁”势力所提对策,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稍有政治常识者,绝不会“欣然”接受。所以,向来以理性中道形象示人的蔡英文,对“极端势力”只是礼节性回应,预留回旋空间。骨子还是务实路线。许信良、谢长廷、吕秀莲、苏贞昌、陈菊及新生力量等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大陆政策需要反思或调整的意向,蔡英文在整合这部分力量,时机成熟后与深绿争夺话语权。

  千万不要太把“激进台独”与“务实台独”的表面分歧甚至所谓“斗争”当回事,即使整日叫嚣不止的“深绿”们自己也深知激进路线的不可行性。当年陈水扁“‘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表态,正是深绿们无奈心态的真实写照。

  4、不利条件。

  蔡英文“党魁”之路能走多远?很多人都怀有疑问,甚至不看好。的确,民进党“内忧外患”不断,身为主席,难免处在浪头尖上。而近期对蔡英文造成最大困扰的,一是前述民进党大陆政策走向问题,一是扁家弊案。

  关于弊案,从立案起,人们最为关注的远非案件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政治角力。流览媒体报导,民进党如何与陈水扁“切割”这个问题,一直是热议话题。

  从蔡英文本人角度来讲,基于甩掉包袱、改变被动局面的考虑,当然不是不想“切割”,因为“切割”有利于巩固权力和树立清新形象。但“剪不断理还乱”,单从操作技术上讲,既要做一定“切割”,改变民进党与扁乃共犯结构的社会观感;又要“摆平”扁及其支持者,防止扁鱼死网破式的折腾伤及民进党,所谓“切割”的确很难。

  截至目前,蔡英文只是强调要保护扁的司法人权,对扁及其家人的“批评”点到为止。没有做真正“切割”,生怕引发深绿反弹,致使民进党执政目标因失去深绿支持而遥不可及。在这个问题上,蔡英文没有一锤定音的能力和气魄。只能选择等待,并无奈地面对内部的拉扯和外部的批评,以及它们对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影响。
 民进党的政党性格

  1、“民主”

  每一个政党都有自身独特的利益表达机制、组织文化。骨干成员的政治哲学、成长发展的特殊历程、注重讨论的文化传统、“派系共治”的独特历史,都使民进党成员对党的“民主”品格格外重视。

  包括蔡英文在内,今日台面上的明星政客不具备力挽狂澜、力排众议的威权气质。同历史上一样,以民主名义来凝聚共识、统一方向的大讨论,是民进党解决大陆政策问题的首选途径。

  2、“团结”

  如今,台面上又是务实派又是教义派的叽叽喳喳,甚至一度给人“民进党陷入分裂危机”的错觉;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声音才叫有凝聚力。放眼台湾政坛,多少年来,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民进党那样团结、那样擅长逆势操作。

  回顾民进党历史,不难发现其有一套相对民主、相对成熟的代际交替机制,除彭明敏成立“建国党”另立门户外,民进党比较成功地避免了观点、利益上的派系之争恶化为政党分裂。绿营成员,从政治人物到普通民众,多次展现出“大敌当前、抱成一团”的政治意识和能量。

  当前台面上关于大陆政策走向的某些分歧,可谓“殊路同归”,没有背离“台独”的核心价值,只是方式方法之争。我们不能低估民进党整合分歧的能力,不能一厢情愿地断言其因观点之争存在所谓“分裂危机”。

  3、“柔韧”

  一方面,民进党及其大陆政策具有固执僵化的特点:二十余年来,拂逆历史潮流的“台独”党纲一直被奉若神灵,违背政治文明的民粹手法始终被当作屡试不爽的法宝,中国大陆顺应潮流的善意和做出的巨大牺牲总是被扭曲丑化。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内外压力之下,民进党也曾多次适应、调整或转型,即使有时幅度不那么大,但反思的声音不绝于耳;民进党成员中,既有对浩浩荡荡之世只潮流视而不见的顽固分子、对期待两岸和平发展之主流民意置若罔闻的偏执狂,也有一部分人,展现出较为柔韧的身段,能够一定程度地超越制约民进党发展的狭隘历史观和格局观,对两岸关系做出较具前瞻性的思考。他们的存在,是民进党独特组织文化的产物,给政党性格带来几分清新气息,展现了民进党“柔韧”灵活的一面;条件成熟之际,能够成为改变政策走向的决定性力量。历史上几次“成功”转型,便是民进党政治性格中“柔韧”一面的体现,也是其作用的结果。

  小结

  通过对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民进党大陆政策动向概括为“大讨论、小调整、无转型”。对此,中国大陆应如何应对呢?首先,端正心态,既防止过度悲观,也防止过度乐观,对制约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要有充分估计,避免情绪化反应损害大局。第二,认真总结与民进党打交道的经验教训,对决定其大陆政策走向的诸因素作更精致研判,并准备各种预案。第三,时间紧迫且台湾政坛“变幻莫测”,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国民党执政带来的“机遇期”,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制度架构方面实现突破。

  1蔡英文,《中国时报》:“两岸这条路,明明最高限速只有40公里,但马英九不仅没有一档、二档、三档慢慢加速,竟然一下子就把车子冲到120!看到马英九一下子就把车子冲到120,当然要跳出来踩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