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0年《航空档案》改版后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33:29
页数不应该降低,内容太单薄,尤其是歼7E的文章内容太少了,才几页,简直有被骗的感觉,不过说的挺好,但是内容太少,我认为至少可以谈谈歼7E的使用表现,比如海航的在对抗F14中的胜利原因,对苏27的交换律也不错。还有买到小巴的飞机的表现等等。光说干巴巴的数字太抽象了,还得比较着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7E与周边国家的飞机处于何种水平?在战时处于何种角色?有何优缺点?都可以写写,这些内容美国、俄罗斯、台湾、印度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不让自己的读者知道呢?这应该不涉及泄密问题。 老毕的文章很好,但是连载的内容还是太少。我还是更喜欢去年12月的版本(对截击的文章尤其喜欢)。另外苏27的翻译文章不怎么样,人家都写烂了,航空档案可由内部专业人士供稿,这是其最大的优点,希望其发挥,但内容别太老了,2010年第二期感觉不怎么样。页数不应该降低,内容太单薄,尤其是歼7E的文章内容太少了,才几页,简直有被骗的感觉,不过说的挺好,但是内容太少,我认为至少可以谈谈歼7E的使用表现,比如海航的在对抗F14中的胜利原因,对苏27的交换律也不错。还有买到小巴的飞机的表现等等。光说干巴巴的数字太抽象了,还得比较着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7E与周边国家的飞机处于何种水平?在战时处于何种角色?有何优缺点?都可以写写,这些内容美国、俄罗斯、台湾、印度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不让自己的读者知道呢?这应该不涉及泄密问题。 老毕的文章很好,但是连载的内容还是太少。我还是更喜欢去年12月的版本(对截击的文章尤其喜欢)。另外苏27的翻译文章不怎么样,人家都写烂了,航空档案可由内部专业人士供稿,这是其最大的优点,希望其发挥,但内容别太老了,2010年第二期感觉不怎么样。
没有思辨精神只有数据罗列,这是航空知识死亡的原因,行档在步后尘
感觉专业化程度在降低
看完第一期,以及第二期的预告后,开始考虑是否放弃了!
已经决定正式放弃航空档案采购计划了
这回没事的时间要多翻翻06和07年的了
那篇介绍苏27的文章真是漏洞百出,就象是电脑翻译的一样,怎么读怎么别扭。最搞笑的是介绍K36弹射座椅时竟然写最大过载是18克!18G翻译成18克了,经典!
再也不买了
水平下降的让我吃惊啊
真是档案了,没有一点现代的东西,不买了
应该多提建议,多鼓励,不要以不买来要挟,我认为这才是把刊物办好的前提
档案就是档案,肯定以回顾历史为主,现代的东西多少无所谓,我觉得台湾《军事家》很好,里面一些写实写史的东西及模式可以参考,其实有些经典机种可以详细写写,包括其研发背景,参战背景,装备背景,其现在的现状等,比如F-5,-86,F-100,F-104,F-111,英国的3V轰炸机,MIG-15,-17,-19,TU-2,TU-16,波音707,727,737,747,三叉戟,伊尔14,-18,-28,安-2,-26,-22,-12等SAAB-35,-37,C-5,-130,-119,B-29,-17,52,MI-4,-8,U--2等都是很好的选题,总之讲一个机种或一件事情,一场战斗就要把它讲透,讲完整,最好多配些图片或图表,以后大家凡是要了解这个事情,啥书都不用看,直接翻《航档》就行了。篇幅长一点也可分期,但连载最好不超过3期,写史的一定要多找资料,对数据多核对,尽量要做到尊重历史,数据准确,要体现《航档》的权威性,唯一性,可读性,否则就成地摊书了,我相信《航空知识》及《航空档案》就是看中他的出版单位,相信他的准确,权威,我相信这也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的共同愿望。
LS+1
08年的就是这样,所以才能维持半月刊的发行量。
LSS+1
现在全是些官八股的文章,一点看的欲望都没有
航空档案现在专业性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怀恋原来的。
就是档案,
别要求太高,档案是科普类的。
同意11喽楼的,我也感觉《航空档案》越来越没意思了,现在我更愿意去旧书摊淘些08、07的了。
我想看的是数据或者说表面上反应不出来的东西,而且我更偏好技术方面的东西或战术上的应用。
从我这几年读《航档》期间,从纸张到内容以及编辑的变动(挥戈不见了)来看,《航档》编辑部内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比较系统的规范,朝令夕改,致使读者根本无法预料下一期的《航档》会是什么样子。这么多年的老东西了,似乎还处在初期阶段。
很明显,《航档》是一本处于事业单位管制下的产物,并非其它杂志那样完全以市场为目标。
体制问题???
写得不好了,都是官八股,不改进的话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