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怎么算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25:05
太阳相对地球转过15度为一节气,还需要根据太阳视运动进行调整。

  目前已知最早记录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

  一些先秦典籍中则出现了部分节气名称。既然节气与闰月、春节之间有着紧密关系,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呢?

  事实上,中国传统历法中就蕴含了中国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将节气物候写入历中,只要我们说出这个日子,就已道出这节气的天象地气、物候的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技史专家江晓原指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说的并非太阳的运行情况,而是“物候”状况。早在中国先民们尚未学会通过观察恒星及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寻求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身边周围动植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规律地生长与活动,而天气情况也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周而复始。他们从这些有规律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称呼,并以此作为自己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坐标。

  由于物候因冷暖变化而变化,总是与太阳周年运动有关,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而推算出来的。

  江晓原指出,“所谓太阳的周年运动,只是我们视觉上的一个感觉。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转一周。”天文学家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而“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是所谓的“黄道”。

  黄道一圈为360度,如果以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赤道上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可以得到24个点。这24个点所在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每隔大约15天,太阳就转过15度(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到了一个节气。古人称之为“平气”。

  遗憾的是,太阳的周年运动并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时快时慢,因此两个节气的间隔时间并不一定是15天,这就是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再加上一个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是365.242日,比一历法年略长。所以古代天文学家们发现,原来的“平气”处理并不能准确反映太阳周年运动,他们于是将天球黄道作24等分,太阳每行过一份之弧,即为一节气,因太阳运行并非匀速,所以每一节气的时间就参差不同,不再如“平气”时为常数,这便是“定气”。“古人对太阳运动的深入研究,在于精确推算和预报交食(尤其时日食)。古代历法中惟一与农业有关的部分也就是24节气的推求。”江晓原指出,太阳运动的基本规律,比较容易。它甚至可以通过早期“简陋”的天文观测得到,所以这一规律可以在各文明体系内各自独立生成。但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却相对较难,因为这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描述太阳运动的具体情况。

  尽管公元六世纪时,刘焯所编纂的《皇极历》中已经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考虑在内,但依然有一些证据显示,刘焯在编订《皇极历》时,参考了北魏时的天文学家清河张子信的观测结果。

  但相当部分科学史研究者认为张子信的发现存在疑问。李约瑟指出,张子信的包括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在内的一系列成就,可能受到了印度—希腊天文学的影响。江晓原则认为,这些发现与塞琉古王朝时期的巴比伦数理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描述太阳视运动不规律性的模型最早就出现在古希腊早期文明中。随后,巴比伦人经过长期观测,准确地描绘出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可能受到了巴比伦的数值工具的影响。

  在《皇极历》以后,中国天文学在太阳运动理论方面进步非常迅速。一行就在其制订的著名历法《大衍历》中给出了颇为完善的太阳运动不均匀性改正表——日躔表。“《皇极历》等历书中出现的与巴比伦相似的诸现象,皆为此前中国天文学所未有。这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巴比伦的若干天文学知识很有可能在公元六世纪传入中国并被采纳到中国天文学的传统体系中去了。”江晓原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巴比伦古代天文学之间的具体关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太阳相对地球转过15度为一节气,还需要根据太阳视运动进行调整。

  目前已知最早记录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

  一些先秦典籍中则出现了部分节气名称。既然节气与闰月、春节之间有着紧密关系,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呢?

  事实上,中国传统历法中就蕴含了中国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将节气物候写入历中,只要我们说出这个日子,就已道出这节气的天象地气、物候的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技史专家江晓原指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说的并非太阳的运行情况,而是“物候”状况。早在中国先民们尚未学会通过观察恒星及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寻求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身边周围动植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规律地生长与活动,而天气情况也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周而复始。他们从这些有规律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称呼,并以此作为自己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坐标。

  由于物候因冷暖变化而变化,总是与太阳周年运动有关,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而推算出来的。

  江晓原指出,“所谓太阳的周年运动,只是我们视觉上的一个感觉。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转一周。”天文学家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而“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是所谓的“黄道”。

  黄道一圈为360度,如果以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赤道上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可以得到24个点。这24个点所在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每隔大约15天,太阳就转过15度(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到了一个节气。古人称之为“平气”。

  遗憾的是,太阳的周年运动并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时快时慢,因此两个节气的间隔时间并不一定是15天,这就是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再加上一个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是365.242日,比一历法年略长。所以古代天文学家们发现,原来的“平气”处理并不能准确反映太阳周年运动,他们于是将天球黄道作24等分,太阳每行过一份之弧,即为一节气,因太阳运行并非匀速,所以每一节气的时间就参差不同,不再如“平气”时为常数,这便是“定气”。“古人对太阳运动的深入研究,在于精确推算和预报交食(尤其时日食)。古代历法中惟一与农业有关的部分也就是24节气的推求。”江晓原指出,太阳运动的基本规律,比较容易。它甚至可以通过早期“简陋”的天文观测得到,所以这一规律可以在各文明体系内各自独立生成。但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却相对较难,因为这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描述太阳运动的具体情况。

  尽管公元六世纪时,刘焯所编纂的《皇极历》中已经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考虑在内,但依然有一些证据显示,刘焯在编订《皇极历》时,参考了北魏时的天文学家清河张子信的观测结果。

  但相当部分科学史研究者认为张子信的发现存在疑问。李约瑟指出,张子信的包括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在内的一系列成就,可能受到了印度—希腊天文学的影响。江晓原则认为,这些发现与塞琉古王朝时期的巴比伦数理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描述太阳视运动不规律性的模型最早就出现在古希腊早期文明中。随后,巴比伦人经过长期观测,准确地描绘出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可能受到了巴比伦的数值工具的影响。

  在《皇极历》以后,中国天文学在太阳运动理论方面进步非常迅速。一行就在其制订的著名历法《大衍历》中给出了颇为完善的太阳运动不均匀性改正表——日躔表。“《皇极历》等历书中出现的与巴比伦相似的诸现象,皆为此前中国天文学所未有。这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巴比伦的若干天文学知识很有可能在公元六世纪传入中国并被采纳到中国天文学的传统体系中去了。”江晓原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巴比伦古代天文学之间的具体关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