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扫盲贴之对手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9:45:19
在谈论宋朝军事问题的时候,很多意气用事的人喜欢把汉唐时代的对手和宋朝对手混为一谈,得出宋朝军事懦弱的肤浅结论,切在谈论北方蛮族政权的时候,可能是受〈狼图腾〉的影响,不少网友可能会得出了“谁更野蛮谁就胜出”的印象,事实不是这样的,北方蛮族政权的成功靠的并不仅仅是〈狼图腾〉所说的所谓“狼性”。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已经汉化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元朝是个例外),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攻的威胁。这段历史,最早当追述到犬戎部族入侵镐京导致西周灭亡的烽火戏诸侯事件,自此以后,直到满清入关,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的对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以匈奴,突厥为代表,另一类是由于气候原因获得农田而获得真正意义上国家形态的蛮族政权,我们姑且称为进化版蛮族政权,东晋南北朝时代的五胡,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吐蕃,宋朝时期的辽金西夏和蒙古,明朝末年的满清都属于这一类政权,虽然我们习惯上都称他们是游牧民族政权,但其实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哪一类对中原王朝威胁更大呢?
先说前者,在谈论游牧民族的时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游牧民族的经济形态。匈奴,突厥还有后世的蒙古之所以叫游牧民族和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使游牧民族拥有全民皆兵的制度优势。而加上骑兵优势后,游牧民族也就建立起了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
在骑兵方面,毫无疑问,中原汉族王朝的军队是很难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一点,是历代皆知,与血性、斗志等无关,人家是在北方的大草原上和天地、自然争锋而锻炼出来的。一般来说游牧民族军队的作战意志要比汉族军队要高的多,其原因也是游牧经济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决定的,在这里我很赞同嫖姚无尚的观点:每个游牧民族战斗力最强大的时侯通常也是他们的经济基础从少数奴隶主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型的时侯。因为战争需要人的动力,通过战争力功的奴隶可以得到自由,财富,地位,权力....这些将直接鼓励他们在战场上舍身忘死!要知道连自己的生死都由别人主载的生存状态是多么的艰苦。只要给他们一把弓,他们会为了摆脱这一切,像狼一样扑向我们的村庄,城镇直到长安,这是大漠狼群的来源。
但是我要说在纯粹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战争中胜利最终是属于中原农业民族的。
 汉唐是如何战胜匈奴,突厥的呢?这还的从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说起,游牧经济的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特点固然有利于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但也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游牧经济的单一和脆弱使游牧民族抵御天灾的能力远不如农业民族,大家知道古代是靠天吃饭的,无论是放牧和耕田都对气候有依赖,但游牧民族对自然的依赖要比农业文明大的多。《中国草原》1984年2期内蒙古镶黄旗气象局等发表的《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的研究》文章就曾提到:研究表明游牧民族的生存对草原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气温波动和降雨量的变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至今草原地区的"白灾"仍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生产力更低下的中古时期,传统游牧民族相对于当时的农耕民族而言,对自然的依赖更加明显。研究表明,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有的地方牧草产量与夏季降雨量相关系数达0.68。1980年的气温偏低和夏季少雨使牧草生长期减少了五分之三的时间,加上气候寒冷,致使有的地方冬春死畜率达90%。
其次,由于游牧经济生产资料分散的特点,使游牧民族政治和经济联系非常松散,难以形成稳定的国家形态,充其量只是部落联盟而已。
  而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不过是草原上一个最强大的势力作为盟主,所建立起来的各部族联盟“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大汗(或者单于)有一个,小汗(王)数不清,有实力的酋长们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大汗的位子,这样的争斗在客观上保证了游牧民战士的强悍,可同时也让这个联盟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不时会有杰出人物诞生,如冒顿、颉利,可是人一死势力就会消散的原因。这就为中原王朝分化打击,以夷制夷提供了可能。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土地是没有野心的。
我们汉民族,一提到战争功绩,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开疆拓土,可是如果用这种思路来解释游牧民族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电视剧《贞观长歌》把颉利可汗描述成梦想和李世民逐鹿中原的野心家是与史实严重不符的)
对农耕民族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线,战争的首要目的就是开拓和守护土地。这一点我们的农耕民族和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民族秉性就是逐水草而居,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有水源、有牧场的地方,他们就可以生活下去。他们也可能会为了一块牧场大动干戈,可是失败的一方并不会受到灭顶之灾,只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游牧而已,他们的心中战争是与天地、与自然、与同类竞争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你够强大,抢劫和掠夺,都是很合理的行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我们的那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而游牧民族南下的目的仅仅是掠夺。每当草原上环境恶化的时候,他们就把气候温和的汉地当成了自己的粮仓,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各种生活必需品,至于说消灭汉人?他们根本没想过——身为牧民,会把自己的羊都杀掉吗?当然,这种掠夺有的时候是小范围的,而有的时候,当汉民族为了守护自己的财产而派驻了重兵的时候,那就要各部族联合起来行动了。从历史上看,这样的联合行动,能够最终被我们挫败的,似乎并不多。
但是再强大的联盟也仅仅是联盟,只要是联盟就有分化瓦解的可能,更何况草原部族的联盟内部本来就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破绽。这就是我们的取胜之道。
汉唐是怎样战胜匈奴,突厥的呢?
当中原王朝实力不足时,面对强大而团结的游牧民族联军,以汉高祖百战之师,有白登之围;以唐高祖倾国之力,有迁都之议,无论汉与唐,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要先避让一下的。
而当他们的国力恢复以后,就开始寻找时机对游牧民族进行反击,汉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战争,所使用的无外乎两招:一是分化瓦解,二是斩首行动。汉武帝时兵分三路,奔袭千里,直捣匈奴王廷,一路之上,为了保守秘密,将所有见到的牧民、商旅全部杀掉,而放到唐代也一样,首先分化出了以突利为首的一批小汗们,最后还是由李靖千里奔袭抄了颉利的老窝。这样的行动如果放在中国,则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设想一下,在今天,一支特种部队在上海登陆,一路见人就杀,直奔北京,他能保密多久?他又能走出多远?
那么这样的战争失败,对于这些游牧部落的总体影响又有多大呢?答案是微乎其微,毕竟,草原上的生存环境不是汉兵所能适应的,占领这一片未开垦地,戍守还要成为负担,因此取胜之后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退走而已,根除游牧各族?在如此广阔的草原上,你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做到?而回到游牧民族本身,他们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东边不亮西边亮,你们这边抢不下去了,大不了换个地方就是了。这也就是汉唐战争的最终结局。因此说,在单兵作战或多数战斗中,农耕民族绝非游牧民族的对手,然而最终会取胜的,却是农耕民族的我们。
在这里也顺便谈一下唐太宗灭东突厥的战争,事实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所谓定襄会战是子虚乌有的,唐太宗是怎样战胜东突厥的呢?
据《旧唐书李靖传》记载:突厥部种离畔,帝方图进取,以兵部尚书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可汗脱身遁碛口。进封代国公。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颉利走保铁山,遣使者谢罪,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又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抚。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很显然,这是两次突然袭击的结果,背景是“突厥部种离畔”,而造成“突厥部种离畔”的原因就是突厥地区天降大雪,连年灾荒,难以生存,激化了内部矛盾,东突厥内外离心,特别是铁勒诸部起义,国力大损。(注:《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而颉利可汗的表现也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根本没有草原之主的半点风范,初战失利,已经决定向唐投降,就在此时遭到了第二次突袭,身俘国灭。颉利本人表现太差劲,李靖表现太出色,关键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突厥内哄,人心不稳,已经众叛亲离,才有初战失利就想投降的意图,也才有可能在投降过程中被再次袭击。说句实话,李靖有点胜之不武,如果呼韩邪内附时,汉军突袭,肯定也会有同样的战果,但胜得也并不太光彩。但这个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胜游牧民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然而到宋朝,这个局面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个问题还得从汉唐时代说起,在战胜了游牧民族之后,为了对付不胜其烦的小部落南下掠夺,汉唐两代,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养狗策略:扶持靠近汉地的游牧部落,帮助他们定居和发展,同时也把他们作为抵御这些小部落的天险。例如唐太宗扶持党项,契丹来牵制突厥,东汉王朝利用南匈奴对抗北匈奴甚至花钱收买鲜卑人对抗北匈奴;明朝利用东北女真来牵制北方的蒙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夷制夷”,应该说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是成功的,可是,却也同时为那些靠近汉地游牧民族指出了一条出路:虽然单兵作战能力远胜于汉人,可真打起来却因为人少打不过,想打赢怎么办,办法就是和汉人学,屯垦!走上了这一条路而强大起来的原本的游牧民族已经不再是游牧民族了。而这一政策的弊端,也在汉末三国的时候第一次展现出来,推翻了西晋统治的刘渊,本人虽冒称高祖后代,其实却是货真价实的匈奴人。这以后的南北朝,实际上就是汉人与汉化了的胡人互动的一段历史,最终,失去了本民族的游牧特性的游牧民族,在实际上转化成了汉人,这也就是隋、唐的兴起。
  而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在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先后丧失了辽东,甘凉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等产马良地等重要战略要地全部丢失,而中原王朝也陷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中,河北,河徨等地竟然出现了逆向的蛮族化倾向,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长达200多年的乱世削弱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军事力量,这就为周围蛮族政权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契丹,党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日后与中原王朝抗衡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契丹,党项早在唐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化,等到北宋建立的时候,他们早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农耕国家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再把他们称为游牧民族就是对历史的无知。此时他们应该被叫做进化版蛮族政权。
  进化版蛮族政权和他们的前身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首先由于获得了农田,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根本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其经济基础更加稳定而强大。因此进化版蛮族政权比起他们还在游牧阶段时期的前辈更能经受天灾的打击。
  其次他们转型为农业文明后,已经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并且修筑了坚实的国防设施。而且对领土已经有了野心,契丹已经知道了土地的重要性,因而对幽云十六州非常看重,而女真、蒙古则一直想统一天下做皇帝。并且他们一般都产生了非常优秀的军事领袖,如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这和以往游牧民族没有国防观念,使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时长驱直入,并且对中原王朝的野心只局限于抢劫而已,一般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领袖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此,匈奴、突厥,纯粹的游牧民族,其力量在于彪悍的体魄,强健高大的战马和快速的反映机制,其目标在于抢劫;而五胡,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则不仅保持了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快速,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坚实的国防设施以及善于运用兵法的军事领袖,其目标在于土地甚至统治全国,如果说前者相当于一群强悍的有武装的强盗的话,那么后者已经超越前者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极大野心的掠夺型的武装国家。
  当然对于进化版蛮族政权我们也应该辨证的分析,有这样一个流行观点:辽、金、元、清这些少数民族本来都是骁勇善战的,可是进了中原以后受到儒家毒害,一下子就废了。换言之,如果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不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就不会造成自己军事力量的削弱。这种观点实在是对历史的无知。其实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队入主中原不复骁勇善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我很欣赏嫖姚无尚的观点草原能生产狼,但狼能否强大依然需要农田!而农田越肥沃,狼群就会越快失去锋利的狼牙!为什么呢?因为 北方游牧民族在进入中原建立汉化政权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原先的游牧经济转化为农业经济的转型外,同时也要实现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形态的转型。而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他们作战意志最强的时候正是他们的经济基础从少数奴隶主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型的时侯。秦军的强大的根源也在于此,当然秦的转型要比游牧民族转型要彻底的多。因此此时的进化版蛮族政权的军队爆发出比处在游牧阶段前辈高的多的作战意志。但转型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能激发奴隶的战斗热情,而一旦这个过程结束,就会使他们的作战意志最终走向衰退,因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武力衰退得要比汉族王朝更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八旗子弟入关后成为纨绔子弟的根本原因。尽管如此,由于中原王朝和他们的战争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的战争,而是农业文明内部的战争,因此他们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残酷的、持久的、难分胜负的。宋朝和辽金西夏蒙古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与游牧民族争夺食物的战争,而是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一旦涉及这方面的争夺,就是寸土必争的问题了。这种性质是由农业文明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拥有土地就是拥有生存权(还有发展权,)这是前所未见的生与死的战争。
  对于进化版蛮族政权,不要说骑兵力量不足的宋朝,即使是拥有强大骑兵力量的隋唐帝国似乎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唐帝国对高句丽的征伐。大家知道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国力对比可谓天壤之别,按照很多人的理解,连版图巨大的突厥汗国都能征服(突厥本身有版图这种意识吗?)的隋唐帝国要征服它应该并不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蕞尔小国,却令隋炀帝和唐太宗这样的英主均束手无策,前者间接因此亡国,后者甚至因此受伤。只是到唐高宗时代唐朝才利用高句丽内乱之机将其灭亡。事实不光是对高句丽,即使是对吐蕃这样的农业小国唐朝也是胜少败多。更有甚者,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军队在讨伐南诏这个南方的农耕小国时候也被对方杀的惨不忍睹。
 而宋朝面对的诸如辽,金,西夏还有蒙古等进化版蛮族政权比起当年唐朝遇到的高句丽,吐蕃之流要强得多,而且宋朝也不可能象隋唐时代那样拥有建立大规模骑兵的条件了,隋唐军队倾举国之力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何况是面对远比高句丽强大的多的辽帝国。因此即使是唐太宗在位,面对这样的局面恐怕也只有束手无策的份了。
  在谈论宋朝军事问题的时候,很多意气用事的人喜欢把汉唐时代的对手和宋朝对手混为一谈,得出宋朝军事懦弱的肤浅结论,切在谈论北方蛮族政权的时候,可能是受〈狼图腾〉的影响,不少网友可能会得出了“谁更野蛮谁就胜出”的印象,事实不是这样的,北方蛮族政权的成功靠的并不仅仅是〈狼图腾〉所说的所谓“狼性”。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已经汉化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元朝是个例外),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攻的威胁。这段历史,最早当追述到犬戎部族入侵镐京导致西周灭亡的烽火戏诸侯事件,自此以后,直到满清入关,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的对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以匈奴,突厥为代表,另一类是由于气候原因获得农田而获得真正意义上国家形态的蛮族政权,我们姑且称为进化版蛮族政权,东晋南北朝时代的五胡,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吐蕃,宋朝时期的辽金西夏和蒙古,明朝末年的满清都属于这一类政权,虽然我们习惯上都称他们是游牧民族政权,但其实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哪一类对中原王朝威胁更大呢?
先说前者,在谈论游牧民族的时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游牧民族的经济形态。匈奴,突厥还有后世的蒙古之所以叫游牧民族和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使游牧民族拥有全民皆兵的制度优势。而加上骑兵优势后,游牧民族也就建立起了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
在骑兵方面,毫无疑问,中原汉族王朝的军队是很难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一点,是历代皆知,与血性、斗志等无关,人家是在北方的大草原上和天地、自然争锋而锻炼出来的。一般来说游牧民族军队的作战意志要比汉族军队要高的多,其原因也是游牧经济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决定的,在这里我很赞同嫖姚无尚的观点:每个游牧民族战斗力最强大的时侯通常也是他们的经济基础从少数奴隶主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型的时侯。因为战争需要人的动力,通过战争力功的奴隶可以得到自由,财富,地位,权力....这些将直接鼓励他们在战场上舍身忘死!要知道连自己的生死都由别人主载的生存状态是多么的艰苦。只要给他们一把弓,他们会为了摆脱这一切,像狼一样扑向我们的村庄,城镇直到长安,这是大漠狼群的来源。
但是我要说在纯粹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战争中胜利最终是属于中原农业民族的。
 汉唐是如何战胜匈奴,突厥的呢?这还的从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说起,游牧经济的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特点固然有利于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但也带来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游牧经济的单一和脆弱使游牧民族抵御天灾的能力远不如农业民族,大家知道古代是靠天吃饭的,无论是放牧和耕田都对气候有依赖,但游牧民族对自然的依赖要比农业文明大的多。《中国草原》1984年2期内蒙古镶黄旗气象局等发表的《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的研究》文章就曾提到:研究表明游牧民族的生存对草原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气温波动和降雨量的变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至今草原地区的"白灾"仍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生产力更低下的中古时期,传统游牧民族相对于当时的农耕民族而言,对自然的依赖更加明显。研究表明,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有的地方牧草产量与夏季降雨量相关系数达0.68。1980年的气温偏低和夏季少雨使牧草生长期减少了五分之三的时间,加上气候寒冷,致使有的地方冬春死畜率达90%。
其次,由于游牧经济生产资料分散的特点,使游牧民族政治和经济联系非常松散,难以形成稳定的国家形态,充其量只是部落联盟而已。
  而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不过是草原上一个最强大的势力作为盟主,所建立起来的各部族联盟“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大汗(或者单于)有一个,小汗(王)数不清,有实力的酋长们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大汗的位子,这样的争斗在客观上保证了游牧民战士的强悍,可同时也让这个联盟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不时会有杰出人物诞生,如冒顿、颉利,可是人一死势力就会消散的原因。这就为中原王朝分化打击,以夷制夷提供了可能。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土地是没有野心的。
我们汉民族,一提到战争功绩,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开疆拓土,可是如果用这种思路来解释游牧民族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电视剧《贞观长歌》把颉利可汗描述成梦想和李世民逐鹿中原的野心家是与史实严重不符的)
对农耕民族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线,战争的首要目的就是开拓和守护土地。这一点我们的农耕民族和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民族秉性就是逐水草而居,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有水源、有牧场的地方,他们就可以生活下去。他们也可能会为了一块牧场大动干戈,可是失败的一方并不会受到灭顶之灾,只是换一个地方继续游牧而已,他们的心中战争是与天地、与自然、与同类竞争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你够强大,抢劫和掠夺,都是很合理的行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我们的那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而游牧民族南下的目的仅仅是掠夺。每当草原上环境恶化的时候,他们就把气候温和的汉地当成了自己的粮仓,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各种生活必需品,至于说消灭汉人?他们根本没想过——身为牧民,会把自己的羊都杀掉吗?当然,这种掠夺有的时候是小范围的,而有的时候,当汉民族为了守护自己的财产而派驻了重兵的时候,那就要各部族联合起来行动了。从历史上看,这样的联合行动,能够最终被我们挫败的,似乎并不多。
但是再强大的联盟也仅仅是联盟,只要是联盟就有分化瓦解的可能,更何况草原部族的联盟内部本来就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破绽。这就是我们的取胜之道。
汉唐是怎样战胜匈奴,突厥的呢?
当中原王朝实力不足时,面对强大而团结的游牧民族联军,以汉高祖百战之师,有白登之围;以唐高祖倾国之力,有迁都之议,无论汉与唐,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要先避让一下的。
而当他们的国力恢复以后,就开始寻找时机对游牧民族进行反击,汉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战争,所使用的无外乎两招:一是分化瓦解,二是斩首行动。汉武帝时兵分三路,奔袭千里,直捣匈奴王廷,一路之上,为了保守秘密,将所有见到的牧民、商旅全部杀掉,而放到唐代也一样,首先分化出了以突利为首的一批小汗们,最后还是由李靖千里奔袭抄了颉利的老窝。这样的行动如果放在中国,则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设想一下,在今天,一支特种部队在上海登陆,一路见人就杀,直奔北京,他能保密多久?他又能走出多远?
那么这样的战争失败,对于这些游牧部落的总体影响又有多大呢?答案是微乎其微,毕竟,草原上的生存环境不是汉兵所能适应的,占领这一片未开垦地,戍守还要成为负担,因此取胜之后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退走而已,根除游牧各族?在如此广阔的草原上,你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做到?而回到游牧民族本身,他们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东边不亮西边亮,你们这边抢不下去了,大不了换个地方就是了。这也就是汉唐战争的最终结局。因此说,在单兵作战或多数战斗中,农耕民族绝非游牧民族的对手,然而最终会取胜的,却是农耕民族的我们。
在这里也顺便谈一下唐太宗灭东突厥的战争,事实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所谓定襄会战是子虚乌有的,唐太宗是怎样战胜东突厥的呢?
据《旧唐书李靖传》记载:突厥部种离畔,帝方图进取,以兵部尚书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可汗脱身遁碛口。进封代国公。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颉利走保铁山,遣使者谢罪,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又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抚。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很显然,这是两次突然袭击的结果,背景是“突厥部种离畔”,而造成“突厥部种离畔”的原因就是突厥地区天降大雪,连年灾荒,难以生存,激化了内部矛盾,东突厥内外离心,特别是铁勒诸部起义,国力大损。(注:《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而颉利可汗的表现也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根本没有草原之主的半点风范,初战失利,已经决定向唐投降,就在此时遭到了第二次突袭,身俘国灭。颉利本人表现太差劲,李靖表现太出色,关键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突厥内哄,人心不稳,已经众叛亲离,才有初战失利就想投降的意图,也才有可能在投降过程中被再次袭击。说句实话,李靖有点胜之不武,如果呼韩邪内附时,汉军突袭,肯定也会有同样的战果,但胜得也并不太光彩。但这个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胜游牧民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然而到宋朝,这个局面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个问题还得从汉唐时代说起,在战胜了游牧民族之后,为了对付不胜其烦的小部落南下掠夺,汉唐两代,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养狗策略:扶持靠近汉地的游牧部落,帮助他们定居和发展,同时也把他们作为抵御这些小部落的天险。例如唐太宗扶持党项,契丹来牵制突厥,东汉王朝利用南匈奴对抗北匈奴甚至花钱收买鲜卑人对抗北匈奴;明朝利用东北女真来牵制北方的蒙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夷制夷”,应该说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是成功的,可是,却也同时为那些靠近汉地游牧民族指出了一条出路:虽然单兵作战能力远胜于汉人,可真打起来却因为人少打不过,想打赢怎么办,办法就是和汉人学,屯垦!走上了这一条路而强大起来的原本的游牧民族已经不再是游牧民族了。而这一政策的弊端,也在汉末三国的时候第一次展现出来,推翻了西晋统治的刘渊,本人虽冒称高祖后代,其实却是货真价实的匈奴人。这以后的南北朝,实际上就是汉人与汉化了的胡人互动的一段历史,最终,失去了本民族的游牧特性的游牧民族,在实际上转化成了汉人,这也就是隋、唐的兴起。
  而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在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先后丧失了辽东,甘凉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等产马良地等重要战略要地全部丢失,而中原王朝也陷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中,河北,河徨等地竟然出现了逆向的蛮族化倾向,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长达200多年的乱世削弱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军事力量,这就为周围蛮族政权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契丹,党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日后与中原王朝抗衡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契丹,党项早在唐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化,等到北宋建立的时候,他们早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农耕国家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再把他们称为游牧民族就是对历史的无知。此时他们应该被叫做进化版蛮族政权。
  进化版蛮族政权和他们的前身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首先由于获得了农田,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根本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其经济基础更加稳定而强大。因此进化版蛮族政权比起他们还在游牧阶段时期的前辈更能经受天灾的打击。
  其次他们转型为农业文明后,已经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并且修筑了坚实的国防设施。而且对领土已经有了野心,契丹已经知道了土地的重要性,因而对幽云十六州非常看重,而女真、蒙古则一直想统一天下做皇帝。并且他们一般都产生了非常优秀的军事领袖,如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这和以往游牧民族没有国防观念,使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时长驱直入,并且对中原王朝的野心只局限于抢劫而已,一般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领袖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此,匈奴、突厥,纯粹的游牧民族,其力量在于彪悍的体魄,强健高大的战马和快速的反映机制,其目标在于抢劫;而五胡,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则不仅保持了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快速,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坚实的国防设施以及善于运用兵法的军事领袖,其目标在于土地甚至统治全国,如果说前者相当于一群强悍的有武装的强盗的话,那么后者已经超越前者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极大野心的掠夺型的武装国家。
  当然对于进化版蛮族政权我们也应该辨证的分析,有这样一个流行观点:辽、金、元、清这些少数民族本来都是骁勇善战的,可是进了中原以后受到儒家毒害,一下子就废了。换言之,如果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不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就不会造成自己军事力量的削弱。这种观点实在是对历史的无知。其实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队入主中原不复骁勇善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我很欣赏嫖姚无尚的观点草原能生产狼,但狼能否强大依然需要农田!而农田越肥沃,狼群就会越快失去锋利的狼牙!为什么呢?因为 北方游牧民族在进入中原建立汉化政权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原先的游牧经济转化为农业经济的转型外,同时也要实现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形态的转型。而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他们作战意志最强的时候正是他们的经济基础从少数奴隶主经济向私有经济转型的时侯。秦军的强大的根源也在于此,当然秦的转型要比游牧民族转型要彻底的多。因此此时的进化版蛮族政权的军队爆发出比处在游牧阶段前辈高的多的作战意志。但转型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能激发奴隶的战斗热情,而一旦这个过程结束,就会使他们的作战意志最终走向衰退,因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武力衰退得要比汉族王朝更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八旗子弟入关后成为纨绔子弟的根本原因。尽管如此,由于中原王朝和他们的战争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的战争,而是农业文明内部的战争,因此他们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残酷的、持久的、难分胜负的。宋朝和辽金西夏蒙古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与游牧民族争夺食物的战争,而是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一旦涉及这方面的争夺,就是寸土必争的问题了。这种性质是由农业文明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拥有土地就是拥有生存权(还有发展权,)这是前所未见的生与死的战争。
  对于进化版蛮族政权,不要说骑兵力量不足的宋朝,即使是拥有强大骑兵力量的隋唐帝国似乎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唐帝国对高句丽的征伐。大家知道隋唐时代的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国力对比可谓天壤之别,按照很多人的理解,连版图巨大的突厥汗国都能征服(突厥本身有版图这种意识吗?)的隋唐帝国要征服它应该并不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蕞尔小国,却令隋炀帝和唐太宗这样的英主均束手无策,前者间接因此亡国,后者甚至因此受伤。只是到唐高宗时代唐朝才利用高句丽内乱之机将其灭亡。事实不光是对高句丽,即使是对吐蕃这样的农业小国唐朝也是胜少败多。更有甚者,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军队在讨伐南诏这个南方的农耕小国时候也被对方杀的惨不忍睹。
 而宋朝面对的诸如辽,金,西夏还有蒙古等进化版蛮族政权比起当年唐朝遇到的高句丽,吐蕃之流要强得多,而且宋朝也不可能象隋唐时代那样拥有建立大规模骑兵的条件了,隋唐军队倾举国之力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何况是面对远比高句丽强大的多的辽帝国。因此即使是唐太宗在位,面对这样的局面恐怕也只有束手无策的份了。
宋朝的军事装备在,军事革新在任何一个朝代里都算是最好的,可是最后搞成那样,……


没有骑兵的朝代,一般都要杯大具

没有骑兵的朝代,一般都要杯大具
回到宋代,宋辽两国虽然都是农耕国家,可是因为一个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却最终闹翻了脸:在宋,那是我的汉唐故地,我理应收回来;在辽,那是我祖先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使我们这里重要的经济命脉,焉能轻易给你,于是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这种时候,汉唐的经验其实是根本用不上的。然而宋的统治者似乎并不明白这一点。(不要说他没明白,恐怕很多网友也没明白)
  事实上,宋与辽、西夏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太祖、太宗和神宗三代,而且,大都是宋先挑起,结果也无一例外的是先胜后败,因为他们的进攻会遭受到当地所有人的反抗,不仅仅是契丹人,甚至也包括定居于当地的汉人——辽的兴起本就是一个官僚阶层汉族化的过程。结果,锐气过后,不但被打了回来,更被人家的骑兵一直追打到中原腹地。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求宋朝像汉唐击败匈奴、突厥一样击败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后人对这一点反倒糊涂。而当时的政治家对这一点则是心知肚明的。宋太宗时期曾两次发动对辽国的战争,都遭到臣下的反对,赵普和李肪甚至在宋军节节胜利的时候上书反对北伐,批评宋太宗是“乐祸求功”。而宋太宗在经过两次较量之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取了防御的政策。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对宋朝面对的敌人进行简单的介绍。平心而论,宋朝碰上的四个对手契丹,党项,女真还有蒙古还真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蒙古自不必说,几乎征服了全世界,被誉为“上帝之剑”,时至今日,西方人仍然谈之色变。
   先说契丹建立的辽,这是宋朝碰上的第一个对手。虽然契丹人给宋朝以及之前的中原王朝制造了很大的军事威胁,但平心而论,至少他们对境内的汉人还是非常善待的,(一国两制并非邓小平专利,其专利同样可以由契丹人申请)如果不是受金庸的《天龙八部》的影响,相信大家契丹人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恐怕不会比鲜卑人逊色多少甚至会更高。如果他们能成为第二个拓拔鲜卑的话,则为我中华民族之大幸。最起码中原王朝是不用为马匹问题发愁了,更不会在以后几百年的岁月中先后被四个蛮族政权轮流打车轮战了。但那终究只是假设。
  其实契丹本来是五胡乱华时代被慕容鲜卑击败的宇文鲜卑的一只,和后来的北周王朝宇文氏有那么一点渊源,和突厥一样也是纯粹的草原民族。然而在唐太宗时代,为了“以夷制夷”,还处在部落联盟阶段的契丹在唐朝中央的扶持下走向强大。在武则天时代开始在河北一带横行无忌,唐军与之作战屡战屡败,无一胜绩,电视剧《神探狄人杰》第二部的开头剧情就是以此为背景改编的。而到了唐玄宗时代,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就是契丹人的手下败将。之后唐朝衰落后契丹更加嚣张,甚至发生唐朝派去和亲的公主被契丹人杀掉的情形。而到了唐朝末年,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领导契丹进行汉化改革,开始了封建化转型,灭渤海国,降室韦(蒙古人的祖先),并已经控制了草原,成为了北方的强国。之后更是利用五代十国中原王朝混乱时机,获得了幽燕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并一度杀到开封城,险些入主中原。而且对于草原的控制仅次于源出漠北的蒙元,并在草原上有相当号召力,在辽朝被女真击败时候,耶律大石仍然能够从漠北游牧部族招揽到可观的兵源,并依靠这些兵源和辽原先在漠北的驻屯军西进中亚,击败和消灭当地原有的喀喇汗等国,开创西辽,由此可见一斑。当然最终他们还是衰退了,不过他们在衰退期的表现虽然不如党项,但比起后来的金,还有蒙古要强得多,因此对宋朝来说,尽管契丹在转型时候爆发出来的时候不是最可怕的,但由于汉化工作做得不错,反而是最难战胜的对手。
再说党项建立的西夏,目前在网上战斗力方面所受到的评价仅次于蒙古,进攻能力不是特别强,但防御能力却出奇的好。
    其实西夏的出现也归功于唐太宗的“以夷制夷”,从贞观末年开始,党项人便迁居到河西走廊以及河套一带,在安史之乱后,党项人在河西地区还有河套地带势力逐渐坐大,到了宋代,经过两百年的经营,实际上已经具备与中原王朝抗衡的能力。宋太祖时代只能用羁縻之策驾驭党项在名义上归附中央。而到李元昊对党项进行封建化转型,与宋朝对抗的时候,不但得到当地党项部落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还得到辽的全力扶持,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把公主嫁给他,并封其为“夏国王”,甚至不惜亲自出兵胁迫麟、府地区不愿服从李氏的党项部落。(记得《贺兰雪》中有辽朝嫁公主给李元昊的情节》)从后来的战争看,虽然西夏的进攻能力似乎不怎么样,但防御力却出奇的好,不要说骑兵缺乏的宋军,就连骑兵力量最强的辽金屡次攻打也没能奈何它,甚至在西夏末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6次攻打西夏也未竟全功,最后他还是死在最后一次攻伐西夏的战争中。(真是不一般的牛啊,后来为了防止党项人造反,蒙古人除了屠杀党项人外,还采取措施令剩余的党项和汉族融合,反而客观上帮汉族建立的明朝解决了几个世纪令中原王朝头疼的西北边患问题)。
  女真这个民族大家根本不会陌生,因为他们在近一个千年里时间里曾两度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崛起,令我汉族留下了屈辱的记忆。
  女真的远祖是肃慎,到隋唐时代称为靺鞨 ,其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在高句丽灭亡后建立渤海国,在契丹崛起后被辽国所灭。部分女真 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 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生女真中的 完颜部逐渐强大,他们营建庐室,定居在按出虎水(今 阿什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 了私有财产,阶级分化十分明显,法律规定杀人者偿马 牛三十,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至乌古□(1021~1074) 为部长时,始建官属,并着手统一生女真各部,被各部 推为都勃极烈,同时受辽生女真部节度使官号而不系辽 籍,成为辽朝属国,世袭不绝。至盈歌为都勃极烈时,禁 其他女真部落自称部长(勃极烈),擅置信牌者治以法,女真各部政令统一。辽末,阿骨打(1068~1123)即起兵 反辽,于1115年建立金朝。金朝于1125年灭辽,1127年 灭北宋,成为与南宋南北对峙的中国北部封建王朝,并 且把外兴安岭以南及黑龙江下游都置于金朝上京直接管 辖之下。1234年亡于蒙古。谈谈我对金朝的评价,由于女真民族原来是渔猎民族,发展起点比游牧民族更低,因此转型爆发出来的能量比辽和西夏要高的多,但爬得越高,摔得越痛,因此他们战斗力衰退得比辽,西夏更快,从目前的史料看,金朝在入主中原后,汉化速度很快,一般认为在汉化道路上走得比契丹更远,到金朝后期,我们已经可以把金朝看作宋朝的翻版了。平心而论,金朝被宋蒙联军灭亡的时候,金朝末代皇帝的表现比某些汉族王朝末代皇帝表现要强多了(和后代满族建立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不过由于民族关系处理的似乎没有契丹辽好,因此金朝灭亡的时候,不少汉人和契丹人都成为蒙古的内应。不过不管怎么说,金朝也的确是大宋朝很不幸运碰上的一个强大对手,他们的崛起和衰退都起到了加速宋朝灭亡的历史进程。
文明是个圈,有圈就有环
呵呵环渐有序
最后谈一下大家熟悉的蒙古。关于蒙古的起源我就不多说了,一般认为和契丹一样都是鲜卑的后裔,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下蒙古崛起的历史背景。其实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最有可能进化为国家形态的蛮族应该是和中原农田距离较近,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的蛮族,例如拓拔鲜卑,契丹还有女真等,他们在进化为汉化政权前已经和农业文明长期接触,能够比获得纯粹游牧经济形态的匈奴,突厥更容易接受汉人先进的思想。但蒙古似乎是个例外。蒙古是怎样崛起的呢?
  其实蒙古的兴起,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意外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前,人类的历史已经画下了一个圈子:农耕征服自然、野蛮强于农耕、自然限制野蛮,任何一个游牧部族想要发展,就首先要让自己脱离野蛮。而蒙古,却是个例外造成这个事件的,并不是人力,而是自然。在自然史上,十三世纪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大事,按照德国气候学者的说法,就是小冰河期的降临。
  气候的剧烈改变,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当时的气候严峻到何种程度呢?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临安年年下大雪。这样的状况放到北方的苦寒地带影响会有多大,这实在不能想象。
  由于秦淮一线的作用,气候的影响对于南宋并不是太大,可对于北方各国,尤其是农耕国家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量减少,粮食减产,国力下降;第二步,为了降低这样的影响,他们只好把压力向外转嫁,南方的宋,相对来讲不太好惹,于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成了专家的目标。
  这个时候,气候对游牧民族的影响也体现出来了:草场面积缩小,就把原本逐水草而居的零散游牧民族们聚集到了几个点上,客观的帮助他们凝聚了力量,而金的外在压迫,也逼使着他们团结起来,而应运而生的一个人,也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这个时候,由于仇恨的关系,宋犯下了第二次的决策错误:联蒙抗金。于是团结起来的野蛮民族和经济方面具有优势的宋联手,终于消灭了金。这个时候,气候却在进一步恶化,让北方渐渐的不再能负担众多的人口,这也就引导着团结的野蛮部族向南进发。
  蒙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征服,同时蒙古也完成了它的草原前辈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
  应该说相对于之前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似乎是一个异类。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都会采用农业本位制,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个例外,他们实行草原本位制,正是由于蒙古汉化过程一塌糊涂,因此尽管蒙古是宋朝遇上的最强大的敌人,但宋朝并不是没有避免被蒙古灭亡的可能。
  虽然说蒙古在崛起前吸收了一些汉人的先进文明成果,但草原落后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不少,其中最致命的落后习俗就是分封制。
  成吉思汗在完成对西域各国的西征后,将占领地分封给诸子。将里海一带,花剌子模国及钦察故地封给长子术赤;次察合台则封于西辽故地,改名为「察合台汗国」;二子窝阔台则封于乃蛮,改名「窝阔台汗国」;而和山林派、斡难河流淢蒙古故地,则封给四子拖雷。 这种做法固然调动了积极性,但也为后来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看来毛泽东说他只识弯弓射大雕并没有冤枉他)。后来明太祖能成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此。遗憾的是宋朝没能充分利用这个弱点。
  综合对宋朝的四个对手的分析,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靠寒冷的气候完成了崛起建立帝国但最终却都被寒冷的气候葬送。总的来说,宋朝的对手是一波比一波强。对宋朝来说,在他300多年的岁月中,先后遇上四个强大的对手进行车轮战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如果公正的评价宋朝的话,应该说在300多年的岁月中虽然宋军从未在草原上展示过他的雄风,甚至是一路的溃败与退却,但事出有因,并且宋军节节抵抗、屡败屡战,其精神可歌可泣。如果汉朝或者唐朝像宋朝一样碰上那么多的那么强的敌人,结果还未必能像宋朝一样壮观。一个明显的例证则是明朝,明朝初年也号称辉煌,甚至“疆域远迈汉唐”,但在既衰之蒙古手里遭遇“土木之变”,再出一个满清就亡了国,并且亡国之时各路将帅望风而降,全然没有一点民族气节。如果说宋亡给历史留下了悲壮的一叶,那么明亡给历史留下了耻辱的一叶。
如果河套地区还在北宋手中的话,历史就要改写
gundamw 发表于 2010-1-22 19:08

为什么河套不在北宋手中,问李二去。
“守内虚外”

没事看看《续资治通鉴长编》,挑着看看就行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19:15



那李二再去问谁去?哈哈陪你幼稚下~~
银子弹 发表于 2010-1-22 19:36

知道当年魏征是怎么劝谏太宗皇帝的吗?“突厥世为寇盗,与中国寻仇不已,今幸得破亡,陛下因他降附,不忍尽诛,自宜纵归故土,断不可留居中国,从来戎狄无信,人面兽心,弱即请服,强即叛乱。今降众不下十万,数年以后,蕃息倍多,必为心腹大患。”自己看看,魏征预言的事情有没有应验在宋朝身上。
qidaxue 发表于 2010-1-22 19:20
任何一个正常的王朝都是守内虚外,凡是内轻外重的王朝哪个没亡国?
论单兵身体素质,中原士兵要比游牧民族强的多的多,但战斗经验就差很多了.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00


“戎狄无信,人面兽心,弱即请服,强即叛乱。”
呵呵你是说明朝对女真太厚道了?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01

伪命题吧

守内虚外,内轻外重这些都是相对的
更何况也不存在不亡之国~~~
“三冗问题”:D

而你的文章一个都没提到,简直是胡说一气:D
银子弹 发表于 2010-1-22 20:23

明朝对女真厚道?谁告诉你的,莫非是因成化三年之役而加封武靖伯在《平夷赋自序》夸耀:“强壮尽戮,老稚尽俘”的明将赵辅托梦告诉你的?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29


仁至义尽的大明和忘恩负义的满清(转载)

     
   现在对于满清入关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对历史的扭曲,把满洲入关写成解放者、写成社会的进步,不仅如此,还往往认为满洲人贫困,是大明政府欺压盘剥的结果,是不满大明统治的革命。而且,在“外面”的时候,有时也会遇到似乎是这里的兄弟姐妹(从他们的语言谈吐分辨,然我也从来不会去打招呼,只知道并不是孤军奋战就足以慰籍了)。有时会看到有些兄弟姐妹依旧受到一直以来、阶级斗争的思维的干扰,在面对抨击大明对外关系上的问题的帖子时,底气不足,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着已经可以扔进垃圾堆的、阶级斗争论调占了上风,甚至最后会有人作出附和的姿态。最典型的垃圾论调是:由于腐朽的大明政府对满清少数民族的压榨、剥削,使得满清奋起抗击。   
       
    对于这个论调的反驳,对于这里的达人来讲,自然是很熟悉不过了。本人之所以贴出此文,为的是让一些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知道真实的大明、伟大的大明、胸怀坦荡的大明。望各位兄弟姐妹指正。
    一、大明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   
       
    自洪武以来,满人蒙古人等关外民族由于其生活苦寒开始南下,与新建立的汉民族政权接触,从此开始了大明政府与这些南下少数民族的关系史。在对于这些民族的政策态度上,大明政府采取了极其宽大的方式、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宽厚仁和,接纳安置了他们。   
       
    1、优待安置   
    自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故元鲸海千户所速哥帖木儿、木达哈千户所完者帖木儿、牙兰千户所皂化自女直来归”开始,大明对这些民族除了一些被留在辽东,编入辽东都司所属卫所之外,大部分安置在北京或南京。大明除了安置其驻地,还供给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赏赐,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的。如洪武十七年(1384年)六月,“兀者野人酋长王忽颜哥等十五人自辽东来归,赐绮、帛衣、钞有差。”、永乐六年三月已未:“喜乐温河、钦真河等卫女直野人千户喜省哥等来朝,自陈愿居京师,赐袭衣、彩币、牛、羊、薪、米、居宅。” 、永乐七年六月丁未:“敷答河千户所镇抚弗里出、忽儿海卫镇抚火罗孙、皆自陈愿居东宁卫,从之,命礼部给赐如例。” 、永乐九年四月乙酉:“友帖卫指挥亦令哈,建州卫千户牢若秃等愿入开原及自在州居住,从之。”、永乐九年六月癸巳:“卜鲁兀等卫千户团脱等奏,愿居安乐州,从之。”、永乐九年九月癸酉:“建州卫千户囊纳哈等来朝奏,愿居辽东快活城,从之。”等等,这样类似的记载在《明实录》中是随处可见的。   
    并且,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大明政府把这种优待安置政策制度化,“兀者右等卫指挥千百户贾你等奏,愿居辽东三万等卫,从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命所在官司给之,自后愿居边卫者,赐予准此例。”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络绎不绝、衣衫褴褛、一脸渴望的归附者蜂拥进入大明的盛况。在今天,对于欲进入美国定居的人,以民主自由自称的美国人设下的是签证、学历、经济担保、GRE、托福等一道道障碍。而几百年前的中国大明政府,却是以她宽广仁爱慷慨的胸襟,对待前来归附的人。   
       
    2、自由来去   
    对于南下归附的少数民族,大明政府不仅给予极其优待安置,而且给予了最大的自由度,让其自由来去。其自由度之大,即便是在现在,也是不多见的。   
    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明成祖:“朕即位以来,东北诸胡来朝者多,多愿留居京师,以南方炎热,特命于开原置快活、自在二城居之,俾部落自相统属,各安生聚,近闻多有思乡土及欲省亲戚去者,尔即以朕意榜示之,有欲去者,令明言于镇守官员,勿阻之。”   
    又有永乐十六年(1418年)九月,“上谕行在兵部臣曰:‘近辽东缘边官军,多出境市马,以扰夷人,其禁戢之。今后非朝廷文书,而私出境者,处以重刑,其守臣不严管束者,论罪如律。若安乐自在等州,女直野人鞑靼,欲出境交易,不在此例。”汉人无政府文书出境就是重罪,而女真鞑靼出境却是自由往来,比汉人自由得多得多。   
  3、税赋俱轻   
    南下归附的定居者当然也要承担军人的守土之责,然而与同为军人的汉军相比,这些南下定居者的负担实在是太轻了。作为大明国人的汉军是无役不从的,而明初土军(多为朝鲜族或朝鲜女真)是一人服役,其余兄弟子侄都可免除赋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臣于前年赴京时,见东八站居人,问赋税力役轻重,答曰:‘所耕虽多,一年纳税只米三斗,家口虽多,一人出役则余皆无役’。其税役之宽如此,且土地沃饶,真所谓乐土也。”,而鞑军的处境就更好一些,不当差、不纳粮,也不委任以事。据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所载辽东巡按肖淳的条陈:“建州毛怜等卫夷人降附,安置安乐、自在二州者,名曰达官......至于自在、安乐二州达官,初谓其犬羊就柙,犷悍犹存,故不差不粮,亦不委任以事。”也就是说,女真人在大明是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不差不粮”,即便当今堪称福利社会的欧洲,也是不可能与大明政府相比的。   
    4、设立互市   
    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明朝政府“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二所。初,外夷以马鬻于边,命有司善价易之。至是,来者众,故设二市,命千户答纳失里等主之”。辽东马市正式设立。后又于天顺八年秋七月乙未(1464年),设抚顺马市,先后在开原、广宁、抚顺设立五关五市,即广宁设一关一市,以待朵颜、泰宁两卫;开原设三关三市,以待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及福余卫人;抚顺设一关一市,以待建州女真人。   
    大明之所以设立互市,宣德六年十一月乙亥载:“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皇祖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   
    设立互市,只是使大明小程度的减少边境被骚扰发生(这一点以后会论述),然而却极大解决了南下归附者的日常生活需要,隆庆六年七月辛丑“海西、建州诸夷衣食皆易自内地”,而且对于这些南下定居的民族来说,还有避免天灾损失的作用,如永乐十五年(1413年)冬十月丁未“兀良哈之地旱,泰宁卫指挥使锁喃等,以马千匹来易米,前此易米者其数不多,止用马驼,今泰宁一卫用车三百辆运米”。   
       
    即便是大明国难当头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明政府也不过“革朵颜三卫互市”。因为兀良哈三卫叛附于瓦剌,寇扰辽东,所以停止其互市,以示惩罚。但和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的互市仍在继续进行。成化十四年三月丙戌载:“永乐间辽东设马市三处:其一,在开原城南关,以待海西女直。其一,在城东五里。其一,在广宁城,皆以待朵颜三卫夷人。正统间,因漏泄边事已罢其二,惟开原南关市独在”   
       
    5、授官世袭   
    永乐十三年十月壬辰:“吉里河卫女直牙失答奏,愿居辽东东宁卫,命为指挥佥事。”   
    景泰二年九月戊戌:“海西亦马剌卫故野人指挥佥事阿兰哈子写称哥来归,命袭指挥佥事,于辽东自在州安置支俸。” 等等记载亦是随处可见。
二、大明汉人之所以和女真之间的仇视逐步加深,其原因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来。   

         
    1、滋扰边关,屠戮百姓   
    景泰二年(1451年)十月乙酉载:“建州等卫女直都督李满住、董山等,自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来,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蔽”   
    成化二年(1466年)冬十月甲寅载:“海西、建州等夷人结构三卫,屡扰边疆”   
    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二月、三月,都有关于建州、海西女真侵扰辽东地区的记载   
    成化三年秋七月甲子朔载,建州女真“恃强为恶,自开原以及辽阳六百余里,数万余家,率被残破”等等记载在《明实录》更是随处可见。   
    因此,大明政府的“怀远之仁”,换来的并不是边境的长治久安,相反,换来的是屠刀、是杀戮。   
       
    2、勾结叛乱,趁火打劫   
    景泰二年(1451年)十月乙酉载:“建州等卫女直都督李满住、董山等,自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来,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蔽”   
    巡抚辽东都御史陈越奏折:“今朵颜穷迫,潜结海西,转市于我,而海西藉彼马力,数犯我边,甚为非便”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是大明政府一次严重的危机,英宗朱祁镇被俘,瓦剌大军进逼北京城。即便这样的国难,大明政府只是“革朵颜三卫互市”,依然保留了与女真的互市。然而,女真却在李满住、董山等带领下,趁火打劫,滋扰边关。   
    不仅如此,女真还勾结叛乱的朵颜三卫,利用马市为朵颜三卫走私,扰乱大明政府惩治叛乱的计划。   
       
    有哪个国家会对叛乱、勾结叛乱熟视无睹?   
       
    3、三心二意,脚踏两只船   
    据《清史稿》载,“天顺二年正月,李满住朝于明。二月,进董山右都督。时董山阴附朝鲜,朝鲜授以中枢密使。”女真人一方面向大明政府归附,接受大明官衔,一方面阴附朝鲜,接受朝鲜官职,只能说明,女真从未把自己当作大明臣民。   
       
    脚踏两只船、有奶便是娘的驱动之下,何事做不出来呢?   
       
    矛盾终于激化了,大明政府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终于,在又经历了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三年正月、二月、三月的频繁入寇之后,大明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成化三年五月(1467年),“命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佩靖虏将军印,充总兵官,往辽东调兵征建州女直”,成化三年九月,明派军分五路进讨建州女真,朝鲜也配合明军遣将兵万人,“遏其东,擒斩近千人”。   
       
    而就在大明军队尚未到达的七月,建州女真竟又“恃强为恶,自开原以及辽阳六百余里,数万余家,率被残破”,六百余里、数万余家的烧杀戮掠后的大规模的惨状,正在前行的大明官兵不会没有看见,因此,明军的报复手段也是极为残酷的。其后,大明政府诛董山。而成化十四年正月,女真却又“乘虚入境,大掠凤集诸堡”,报“诛董山之怨”,强盗嘴脸俨然矣。   
       
    结束语: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说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大明政府就是不幸地落到这个陷阱之中。大明历史是个悲剧,大明的宽厚仁和同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29


可以了,
换偶要听魏征的话,那时就赶去白令海峡了~~~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0-1-22 20:32

小白的这些陈词滥调早被高人批烂了。
宋朝的军队,还担负这解决流民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呢:D等等,你的垃圾文章都没提到,还什么儒家毒害

儒家不儒家和战斗力没有本质联系,举个例子,于谦、王阳明、袁崇焕都是读那家书的:D 江忠源、左中堂、罗泽南、李续宾、蒋益沣都是看什么书长大的?:D;P

胡说八道真没谱
qidaxue 发表于 2010-1-22 20:35
麻烦你仔细看帖再回帖。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33




他的那是陈词滥调,嘿嘿不过我看你是批驳不了~~~

因为你说历史,和那文的水平差不多
明代中期对建州女真的五次种族灭绝性屠杀
当今对清朝不满者,大多在指责之际提及清兵入关后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用以煽起满汉两族之间的仇恨,为自己的论点增加几分貌似大义的名份。然则,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还埋藏着明朝中期失败的少数民族政策所造成的多个血腥的往日,在拭去岁月的厚重尘埃之后,那种从悠远处传来的违和的味道依旧显得分外刺鼻。 

勿庸置疑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明帝国对待少数民族有着近乎变态的敌视态度,无论是对曾经统治过中原地区并始终为其劲敌的蒙古族,还是一向不曾为过大害的西南少数民族,都无一例外地被列入攻击或防御的对象。 

在北方,对待相对强大,难以战胜的蒙古族,明人在永乐时代之后从主动进攻转入被动防御;而在西南,面对贫弱的诸少数民族,明朝则采取了“改土归流”的强硬政策,以推行“王化”为名,进行强制同化的政策。这种破坏其他民族固有文化传统的行为势必激起反抗,对于敢于反抗者,明go-vern-ment采取了无情镇压的政策,因而在西南地区引发了大小数百场战争,使得棘人等十几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少数民族被人为毁灭了。 

相对于北方和西南方的刀光剑影和血腥杀戮,明代中期之前的东北方却显得较为安宁。永乐七年(纪元1409年),明朝在东北设置了奴尔干都司,其治所在今黑龙江下游俄罗斯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一代,并于永乐九年(纪元1411年)将库叶岛纳入都司辖区,认命当地的女真、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贵族为卫、所官员。根据《明通鉴》和《明实录》的记载,隶属于奴儿干都司治下的各族土官在各自辖区内虽有较为宽松的自治权限,但不能如汉唐时代那样自建王号,亦无“国”之概念,所以都司制度较之汉唐的羁縻制度更为严密,是有助于东北各民族融合的行之有效而又较为温和的明智措施,也有助于明朝从侧翼夹击当时尚争战不休的北元的军事策略。而日后建立清朝的主体民族满族也是在这一时期以建州女真之名首次登场于历史舞台之上。 

建州女真脱胎于元代建立于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依兰县一代的女真三万户,大约在元明交替之际开始南迁,其中一支叫做胡里改部的女真人在酋长纳哈出的率领下迁至辉发河上游的凤州(今吉林与黑龙江交界处,旧称开元城的地方)。至其孙李满住时又继续南迁至浑河流域。另外,同样出自三万户之中的另外一支吾都里部则在酋长猛哥贴木儿的带领下展转抵达图们江下游,后又继续迁移到今朝鲜国北境。根据《朝鲜太宗实录》记载,他们曾经接受过李朝的建立者李成桂的管理,并以佣兵的身份参与过李成桂夺取高丽政权的战争。大约在永乐元年至九年之间,李成桂建立李朝后要求吾都里部完全归顺朝鲜,这个女真部落虽然仅有180户,但也不愿接受朝鲜的统治,于是再度迁移到浑江一带,投奔已经居住在那里的胡里改部。还有一种说法是,纳哈出接受了明朝的建州卫官之后,自告奋勇派人往招猛哥贴木儿。总之,猛哥贴木儿是在永乐四年接受了明朝的建州卫都指挥使一职的,迁往凤州的时间则系之于永乐九年。大约也是在这一年里,建州卫被明朝析为两部,猛哥贴木儿被改任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这就是日后建州女真的雏行,我们也知道猛哥贴木儿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 

在凤州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明朝武力的保护,使得朝鲜不敢再对建州女真施加压力,建州两部的经济和民生也在和平的环境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单建州左卫一部,至永乐二十一年时,人口已增加到1000余户,6250口(据《朝鲜世宗实录》载)。永乐二十年,为了表示对明朝的感激,猛哥贴木儿还率领部众参加了明成祖发起的对鞑靼部阿鲁台的远征,并在战争中建树了功勋,被明成祖召至北京加以接见。在这段时期内,明朝与建州的关系是友好的,猛哥贴木儿对明朝是恭顺的。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宣德年间,猛哥本人还数次亲自前往北京朝贡。 

可惜,这样的好景不常。在明成祖死后,宣德十年(纪元1435年),明朝的对北方政策从进攻转入收缩防御,其代表性事件即撤销奴儿干都司。而在稍早的宣德八年(纪元1433年),猛哥贴木儿本人及其长子阿古死于与七姓兀狄哈人的战斗之中,其部众也因战败而从千户锐减至500户。建州女真之所以在这场战斗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与朝鲜军队的介入,仅朝鲜军就杀害了500余名女真人,使得建州女真“流离四散,其余存者无几”(据《朝鲜世宗实录》载)。又据《满洲实录》记载,兀狄哈人“尽杀其(吾都里部)阖族子孙,内有一幼儿名樊察,脱身走至旷野,后兵追之,会有一神鹊栖儿头上。追兵谓人首无鹊栖之理,疑为苦木桩,遂回。于是,樊察得出,遂隐其身而终焉。满洲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神,故不加害。”其实,又被称谓凡察的他并非一个神话人物,而是可以从朝鲜史料内得以求证其存在的真实历史人物。其实,他当时野并非一幼儿,而是猛哥贴木儿的异母弟弟。在躲过追兵之后,他找到了猛哥贴木儿的次子董山,叔侄二人收拾了溃散的部众。为了躲避兀狄哈人的侵攻,他们在正统五年(1440年)率300户南迁,在浑河上游支流苏子河畔与先期迁移至此的胡里改部重新汇合。发源于长白山麓的苏子河在汇入浑河处形成了一片平坦富饶的冲击平原,为建州部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使得遭到失败的吾都里部和另一支同样经过长途跋涉的胡里改部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发展。在这一时期内,由于董山与叔父凡察之间发生了矛盾,经明朝辽东经略的调解,将建州重析为三卫,即建州卫、左卫和右卫,董山执左卫印,凡察领右卫,李满住仍居建州卫。这样的调解措施固然有建州内部斗争的原因,但也不能不看到这是明朝为防止女真强大而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这件事情发生在正统七年(纪元1442年)。 

在建州三卫的首领之中,董山是一位文武全才,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由于他的治理,至成化三年(纪元1467年),建州左卫的实力已居于三卫之冠,引起了明朝的猜忌,遂于当年趁其来边市贡马之机将其拘禁起来并加以杀害。同年9月,明军联络朝鲜部队在24日向建州左卫发动突然袭击,包围了女真的营地。经过历时一个月的大规模搜捕和围剿,杀死女真人千余名,并将其多年积畜劫掠一空。在这场劫难之中,毗邻的建州卫也未能幸免,李满住及其长子古纳哈亦遭杀害。 

这是建州女真第三次遭到明朝与朝鲜联军的屠戮,前两次发生在宣德八年(纪元1433年)与正统二年(纪元1467年)。其后,明朝与朝鲜又于成化十四年(纪元1478年)和十五年(纪元1479年)连续两次围剿建州女真,对该地区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两军约定“可屠者屠之……尽灭乃矣”(出处同前)的方针,完全是意图对建州女真采取种族灭绝的政策。明朝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暴力政策,除了建州女真因自身生产力不能适应人口增长而对明与朝鲜边境进行劫掠为其一部分原因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正如开篇所述的那样,对弱小民族一以贯之的高压政策,还有就是明朝边臣们急欲立功而不惜用女真平民的鲜血来染自家紫袍的罪恶心态。众所周知,边臣必须通过军功才能获得升迁,在眼见西南同僚们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征服而步步高升后,东北的明朝边将也自然不甘寂寞,而密迩辽东的建州三卫就因此首当其冲地成为了他们的屠杀目标。从因成化三年之役而加封武靖伯的明将赵辅在《平夷赋自序》之中得意洋洋地夸耀武功为“强壮尽戮,老稚尽俘”
(《明实录·宪宗实录》),可见其以杀人为功、为乐的残忍面目。 

以上这针对建州女真的五次屠戮,前后长达四十五年时间,对这个民族的破坏之严重达到了令人发止的程度。从嘉靖三十一年(纪元1552年)明朝官员在谈论东北边事的时候说,建州女真“至今五、六十年未反侧”
(《明世宗实录》)一语中可见,经过这五次屠杀后,建州女真的实力直到明朝后期的嘉、隆年间后才得以逐渐恢复起来。从朝鲜史料给出的建州女真人口数字来看,三卫合计起来也不过万余人而已,其壮丁最多不过两、三千人而已,即使对明边有所骚扰,其规模也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通过政治上的策略加以调和,文化上的交流加以融合,而明朝go-vern-ment恰恰没有采取这样的上策,而是自恃强大,不惜大动干戈,加以不分青红皂白的“犁庭扫穴”,其暴虐不仁可见一斑。虽然五次屠杀从死亡人数而言和“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考虑到建州女真自身人口基数的渺小,则可说其性质完全达到了种族灭绝行为的程度,是更加严重的战争罪恶。 

当然,本文的宗旨并非宣扬民族报复,更不赞成为了早已淡忘的陈年旧恨而制造新的民族仇恨。而是希望读者们可以看到,残忍的杀戮是人类潜藏于心底的共性,是必须通过理智和人文主义精神加以遏止的邪恶心魔,同时衷心祈祷在未来的时代之中,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避免这种自相残杀的悲剧再度上演。
银子弹 发表于 2010-1-22 20:40

:D这话一针见血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44



你也开始无脑搬运工作了哦呵呵
其实明朝不光屠杀女真,连和汉族没什么深仇大恨的西南少数民族也不放过,这种残忍的垃圾政权居然有人为其叫好,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0:55


比清朝好点,

清朝垃圾的除了人头,连头发都不放过~~~
车来了,呵呵偶先回家了~~~到家后在接大家班
银子弹 发表于 2010-1-22 21:00
清朝剃发易服其实很正常,每个朝代更替都更换服饰,没啥了不起。这种事情民国和本朝都做过,是不是也很残忍呢?
你说的残忍的意思是说本朝和民国也为了剃发易服而“留发不留头”了?或者是你觉得那么多汉人因为头发而被砍了头是“没啥了不起”的?当然,对本来就留辫子的满人来说,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反正砍的不是他们的头。
flynow 发表于 2010-1-22 22:46

剃发令确实没啥了不起,只是剃个头而已。你没搞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在哪里,儒家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剃发破坏了儒家的信条,它真正的作用是破坏人们的信仰,奴化人们的思想。
从我们现代人来看,开刀都没啥大不了,剃发当然更没啥了不起。但当时人不是这么想,所以对剃发令反应极大,但剃发令的影响肯定不如圈地和逃人法。但这些恶政比起多尔衮奖励耕种、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废除三饷、鼓励工商业比起来,影响小得多,因此清朝入关初期多尔衮执政总体是正面的。
银子弹 发表于 2010-1-22 20:33

听魏征的话就别耍“以夷制夷”那样的小聪明。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2:50
么,现在大家都去剃发,我们都是现代人啦,对吧,观念不要那么老旧嘛。
话说回来,你肯不肯。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2:53
这么说班超只有小聪明了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1:48


本朝有立法留发不留头?   
要是每个朝代都这样,呵呵那女真早就消亡了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2:50


看来阎崇年这耳刮子挨得不冤呵呵,看来生熟女真族逐步消亡的确是大势所趋~~
削竹枪的纸老虎 发表于 2010-1-22 22:53


“以夷制夷”,呵呵现在全球依然在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