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诡异!中国的贫困生上得起美国的名校却上不起中国的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51:44
http://bbs.hsw.cn/thread-1370842-1-1.html

看完下面这篇文章你或许就不会再对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人张磊捐款888万美元给他的母校之一耶鲁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了

哈佛成功靠“产品”
摘自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英的阶梯》一书,湖北杂志《特别关注》2010年的第2期也登了这篇文章

哈佛商学院2003年正式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了,达到6亿美元。 这是世界各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并非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深思。
我一直批评北大、清华等名校展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
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的模式,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世界一流大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人家是私立,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
再看美国顶尖的大学,基本上全是私立。即使绝无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等,也越来越依靠民间的财源而非州政府的经费。乃至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
那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怎么经营?人家不是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要知道,这些私立大学的学费虽然高得吓人,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给生活费,花钱请人家来读书。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这样的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贵族”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我敢说所有美国的名牌大学都会迅速破产。
不依靠政府,又不靠学费,学校靠什么吃饭?靠捐助。
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助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那么谁来捐呢?过去的毕业生,即校友,便是一大主力。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
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学校感恩戴德,成功以后,就像孝敬父母一样,捐款给自己的母校。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这些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你到各名校看看就知道,学校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体贴备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能没有出息吗?人家有出息后,能不回来“孝敬”学校吗?
商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院,是职业学院,还属于比较依靠学费收入的。而且,美国学生毕业后最认同的是自己读本科的大学,那是惟一的母校、自己教育的“老家”。日后的职业学院,和自己的关系一般淡得多。可是这次募捐,商学院22000多名校友,即三分之一的硕士班前毕业生慷慨解囊。人家要不是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时刻、对母校充满感激,能这么掏钱吗?
再看看这6亿怎么花:11400万元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0020万元花在雇用教授上,也超过预定的一亿的目标;12530万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超过12000万元的目标;12750万元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校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元,超出8000万的目标。另有近6000万元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金,占了总金额的将近五分之一。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错了。人家一流的私立学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所以,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名校争夺优异的穷学生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大、清华这些中国一流的大学怎么样呢?它们的钱是国家给的,是纳税人让他们用来培养学生的。我们能否查查他们的账,看看他们是否把1/5,哪怕是10/1的经费,通过奖学金的形式,分到学生手里?我们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否体现在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上?
我们的大学,拿到钱后,常常用来盖大楼,也不算一算一栋大楼是多少学子的奖学金。尽管学校算得似乎很明白:学生来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可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如果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孝敬”学校吗?

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港大就是香港大学)[转贴]
转自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电子版《中国青年报》如下这个网址的页面也登了此文: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1/06/content_3016271.htm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     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     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     “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     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     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在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     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袁苏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     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     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然而,这个爱看韩剧的老太太并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打乱阵脚,尽管有时在街上,她偶尔会被陌生人惊喜地叫住:“你是三嫂吗?恭喜你。”     “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三嫂一如往常淡淡地说。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     大学堂旧生会为庆祝她荣获荣誉院士衔,特意在饭店里摆了30桌酒席,300多个旧生到场祝贺。而她能回赠的,只是一张张自制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卡片。由她口述、女儿打印的祝福文字,每一字都再普通不过:“读书口既,学业进步!”“做工口既,步步高升!”“做生意口既,生意兴隆!”“揸车、坐车口既,出入平安。”
    只是,这个本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院士”,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又学写了两个新字。她一笔一画、签了300多张感谢卡——“三嫂”。

楼主评论: 温家 宝说他发现 现在中国高校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有点象是一场“拼爹”游戏!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表明,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北大的一个问卷调查则显示,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而最近媒体又曝出温州招录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时只招领导干部的子女的丑闻,还有那个自杀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所发出的天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我的命运”,嗳……,不说了,说起来只会令人心痛。http://bbs.hsw.cn/thread-1370842-1-1.html

看完下面这篇文章你或许就不会再对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人张磊捐款888万美元给他的母校之一耶鲁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了

哈佛成功靠“产品”
摘自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英的阶梯》一书,湖北杂志《特别关注》2010年的第2期也登了这篇文章

哈佛商学院2003年正式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了,达到6亿美元。 这是世界各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并非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深思。
我一直批评北大、清华等名校展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
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的模式,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世界一流大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人家是私立,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
再看美国顶尖的大学,基本上全是私立。即使绝无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等,也越来越依靠民间的财源而非州政府的经费。乃至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
那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怎么经营?人家不是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要知道,这些私立大学的学费虽然高得吓人,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给生活费,花钱请人家来读书。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这样的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贵族”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我敢说所有美国的名牌大学都会迅速破产。
不依靠政府,又不靠学费,学校靠什么吃饭?靠捐助。
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助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那么谁来捐呢?过去的毕业生,即校友,便是一大主力。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
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学校感恩戴德,成功以后,就像孝敬父母一样,捐款给自己的母校。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这些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你到各名校看看就知道,学校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体贴备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能没有出息吗?人家有出息后,能不回来“孝敬”学校吗?
商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院,是职业学院,还属于比较依靠学费收入的。而且,美国学生毕业后最认同的是自己读本科的大学,那是惟一的母校、自己教育的“老家”。日后的职业学院,和自己的关系一般淡得多。可是这次募捐,商学院22000多名校友,即三分之一的硕士班前毕业生慷慨解囊。人家要不是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时刻、对母校充满感激,能这么掏钱吗?
再看看这6亿怎么花:11400万元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0020万元花在雇用教授上,也超过预定的一亿的目标;12530万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超过12000万元的目标;12750万元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校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元,超出8000万的目标。另有近6000万元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金,占了总金额的将近五分之一。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错了。人家一流的私立学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所以,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名校争夺优异的穷学生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大、清华这些中国一流的大学怎么样呢?它们的钱是国家给的,是纳税人让他们用来培养学生的。我们能否查查他们的账,看看他们是否把1/5,哪怕是10/1的经费,通过奖学金的形式,分到学生手里?我们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否体现在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上?
我们的大学,拿到钱后,常常用来盖大楼,也不算一算一栋大楼是多少学子的奖学金。尽管学校算得似乎很明白:学生来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可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如果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成功后会回来“孝敬”学校吗?

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港大就是香港大学)[转贴]
转自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电子版《中国青年报》如下这个网址的页面也登了此文: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1/06/content_3016271.htm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     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     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     “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     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     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在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     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袁苏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     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     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然而,这个爱看韩剧的老太太并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打乱阵脚,尽管有时在街上,她偶尔会被陌生人惊喜地叫住:“你是三嫂吗?恭喜你。”     “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三嫂一如往常淡淡地说。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     大学堂旧生会为庆祝她荣获荣誉院士衔,特意在饭店里摆了30桌酒席,300多个旧生到场祝贺。而她能回赠的,只是一张张自制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卡片。由她口述、女儿打印的祝福文字,每一字都再普通不过:“读书口既,学业进步!”“做工口既,步步高升!”“做生意口既,生意兴隆!”“揸车、坐车口既,出入平安。”
    只是,这个本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院士”,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又学写了两个新字。她一笔一画、签了300多张感谢卡——“三嫂”。

楼主评论: 温家 宝说他发现 现在中国高校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有点象是一场“拼爹”游戏!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表明,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北大的一个问卷调查则显示,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而最近媒体又曝出温州招录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时只招领导干部的子女的丑闻,还有那个自杀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所发出的天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我的命运”,嗳……,不说了,说起来只会令人心痛。
还有那个自杀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所发出的天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我的命运”,嗳……,不说了,说起来只会令人心痛。

……情绪稳定围观楼主。我知道这个研究生很不正常。拿她举例太悲剧了。
我记得以前有个教育家的说法,现在还有吗?教育产业化......
老民历好
老民历再见。
回复 2# 新侨联委员
委员,这个贴啥时开放捞分?
  这个帖子没有排版,很标题党,楼主要注意啊。
  我是进来围观的,都四五年没听见谁说上不起学了。
楼主要注意啊。这贴不和谐
我们的政府过去十年,每年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都在15%左右。但同期高校扩张太快,需要的软硬件投入太大太大。

如果我们把高校扩招速度降到4%以下,倒可以很快解决贫困生的问题,但5年后肯定将有上百万有钱或没钱的人因此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因为那样的话5年后的招生规模将因此减少上百万人,那时,楼主回发帖为这些青年说点什么呢?
:sleepy:
口胡,上大学的时候见过只带300块路费来报名的,在学校的帮助下照样顺利完成学业

还没听说过,因为贫困而被学校开除或者劝退的大学生呢
版主带头围观,咱也不能拉下
米果普通人一样上不起米国人的名校
还有最大的不同:我们大学的校长是政府任命的,不,是组织部任命的。他们是有正厅级、副厅级、……级、的区别的。
yuppppp 发表于 2010-1-19 22:56
:sleepy:
美国公立大学的校长是怎么产生的?
美国私立大学的校长是怎么产生的?

任命怕不光是中国大学的特色的吧
没什么好说的,兄弟们想起自己大学宿舍时的舍监或管理员是什么样质量的人吗?
leelek 发表于 2010-1-19 23:05
人挺好的,呵呵
leelek 发表于 2010-1-19 23:05
:sleepy:看来你比较倒霉哈
这帖还确实有一定道理,和老民历系列以前的NC捞分文不一样
耶鲁大学校长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TG的高等教育一直挺杯具的~~
leelek 发表于 2010-1-19 23:05


偶晚上在女生宿舍楼里兜售山寨版夏普506P时:Q被擒拿过~~~
{:3_95:}我大学时候那楼大爷人相当好了,我们大三那个暑假前期,大四的毕业请他喝酒,结果第二天另外一个阿姨发现他10点还没上班,去宿舍叫他也没答应,拿钥匙打开他宿舍才发现半夜心脏病发作死了,我那时候还懵头睡觉,到他女儿来楼里嚎啕大哭才知道,其实他的宿舍和我们宿舍就不到10米,真可惜
leelek 发表于 2010-1-19 23:05


    没啥不好的  倒是所谓一些高素质大学生人才,人品真是不咋地

米果普通人一样上不起米国人的名校
娱乐大众 发表于 2010-1-19 22:47

哈佛:富人上不起,穷人上得起

◇字体:[ ]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05/11/25 11:45)

http://bjyouth.ynet.com/view.jsp?oid=6889731&pageno=1



  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八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

  人们说到哈佛大学,难免要提及哈佛大学学费的昂贵。其实,说哈佛大学学费贵,那是“吓唬”有钱人的。



  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都设有贫寒奖学金,一般中产阶级的中下层家庭都能得到非常丰厚的资助。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哈佛大学是私立名校的代名词。人们总认为一般人上不了哈佛大学(这里说的一般人指的是工薪阶层,也就是蓝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中下层),更付不起哈佛大学的费用。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长期的错误观点。

  从新闻媒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震撼性新闻:某学子的成绩特别优秀,个人素质特高,为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所争夺,并且被授予全额奖学金,等等。言下之意,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只发给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同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相对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哈佛大学并不提供奖学金或者全额的奖学金。

  这两个错误观点的形成,一是人们可能对长春藤盟校以及美国奖学金制度不了解;二是奖学金获得者及其家长向媒体介绍奖学金的由来时可能过于含蓄,没有合理地解释美国名校奖学金的授予原则;三是媒体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

  被名校录取、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既然没有对“慷慨解囊”的美国大学感恩和知恩图报,也没有公告自己所获奖学金是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来自校友前辈的善施,那么他至少有义务去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大众,这是作为具有优秀素质的人所应具有的起码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每一位拿到哈佛大学等其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能否获得奖学金,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与自己是否比其他的学生更优秀完全无关!

  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与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准及大学的收费标准相比,属于贫困水平。长春藤盟校给大学本科学生所发的奖学金,实际上与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经济困难补助金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奖学金,在美国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叫作需求奖学金,也就是说,美国大学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来判断,看这个学生的家庭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外,有多大的需求,才能让这个学生上大学。换句话说,如果得不到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这个学生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教育的费用。有人把这种奖学金叫作贫寒奖学金,实在贴切。这就是哈佛大学等长春藤盟校和很多著名大学在奖学金制度上的“按需分配”原则。有人干脆说,美国的需求奖学金,说得直接点就是“杀富济贫”。

  实际上,美国八所长春藤盟校,除了哥伦比亚大学每年只有少量的奖学金是给予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完全不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之外,都只有需求奖学金——贫寒奖学金。那种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而发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叫作荣誉奖学金。

  除了长春藤盟校之外,还有许多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和非名校,都只有贫寒奖学金,没有荣誉奖学金。

  这样的事实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然而,即使在美国,也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在华人圈子里,孩子还没有上大学或者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和奖学金通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稀里糊涂的家庭比比皆是。

  其实,在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上哈佛或其他私立名校,常常比上很多公立大学的费用还要低。

1999年,我到哈佛大学参加新生入学活动时,听到哈佛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呼吁优秀的学生报考哈佛大学。他幽默地说,我们的奖学金完全是以“需求”为标准的,我们100%满足你们的“需求”,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八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这个八美元的数学也许是校长临时幽默说出来的,但是,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米果普通人一样上不起米国人的名校
娱乐大众 发表于 2010-1-19 22:47

哈佛:富人上不起,穷人上得起

◇字体:[ ]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05/11/25 11:45)

http://bjyouth.ynet.com/view.jsp?oid=6889731&pageno=1



  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八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

  人们说到哈佛大学,难免要提及哈佛大学学费的昂贵。其实,说哈佛大学学费贵,那是“吓唬”有钱人的。



  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都设有贫寒奖学金,一般中产阶级的中下层家庭都能得到非常丰厚的资助。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哈佛大学是私立名校的代名词。人们总认为一般人上不了哈佛大学(这里说的一般人指的是工薪阶层,也就是蓝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中下层),更付不起哈佛大学的费用。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长期的错误观点。

  从新闻媒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震撼性新闻:某学子的成绩特别优秀,个人素质特高,为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所争夺,并且被授予全额奖学金,等等。言下之意,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只发给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同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相对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哈佛大学并不提供奖学金或者全额的奖学金。

  这两个错误观点的形成,一是人们可能对长春藤盟校以及美国奖学金制度不了解;二是奖学金获得者及其家长向媒体介绍奖学金的由来时可能过于含蓄,没有合理地解释美国名校奖学金的授予原则;三是媒体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

  被名校录取、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既然没有对“慷慨解囊”的美国大学感恩和知恩图报,也没有公告自己所获奖学金是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来自校友前辈的善施,那么他至少有义务去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大众,这是作为具有优秀素质的人所应具有的起码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每一位拿到哈佛大学等其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能否获得奖学金,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与自己是否比其他的学生更优秀完全无关!

  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与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准及大学的收费标准相比,属于贫困水平。长春藤盟校给大学本科学生所发的奖学金,实际上与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经济困难补助金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奖学金,在美国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叫作需求奖学金,也就是说,美国大学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来判断,看这个学生的家庭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外,有多大的需求,才能让这个学生上大学。换句话说,如果得不到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这个学生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教育的费用。有人把这种奖学金叫作贫寒奖学金,实在贴切。这就是哈佛大学等长春藤盟校和很多著名大学在奖学金制度上的“按需分配”原则。有人干脆说,美国的需求奖学金,说得直接点就是“杀富济贫”。

  实际上,美国八所长春藤盟校,除了哥伦比亚大学每年只有少量的奖学金是给予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完全不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之外,都只有需求奖学金——贫寒奖学金。那种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而发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叫作荣誉奖学金。

  除了长春藤盟校之外,还有许多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和非名校,都只有贫寒奖学金,没有荣誉奖学金。

  这样的事实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然而,即使在美国,也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在华人圈子里,孩子还没有上大学或者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和奖学金通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稀里糊涂的家庭比比皆是。

  其实,在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上哈佛或其他私立名校,常常比上很多公立大学的费用还要低。

1999年,我到哈佛大学参加新生入学活动时,听到哈佛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呼吁优秀的学生报考哈佛大学。他幽默地说,我们的奖学金完全是以“需求”为标准的,我们100%满足你们的“需求”,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八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这个八美元的数学也许是校长临时幽默说出来的,但是,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1-19 23:54


    没有就没有吧,呵呵
教育界官势越盛,教育就越是没希望[转贴]
http://edu.cz001.com.cn/news/hotinfo/2009/1112/44213.shtml

教授被小处长像训孙子那样指着鼻子训,师道何等不堪。此种尴尬,令人大校长纪宝成忍无可忍,而在2009世界高等教育论坛上大发感慨。但是,教授固然尊严扫地,校长尊严又如何?两鬓皆白的老校长被三十啷当岁的教育部小处长当众呵斥,这样的传闻其实早就不是一起两起了。笔者听到此种传闻,始而惊讶,震撼,一而再再而三,也就习以为常了。只不过纪校长在高等教育论坛上的一番感慨,才重新激活了笔者的这份敏感。
  小处长固然官衔太小,但是厅长部长们,就有资格训教授、训校长了吗?如果有点点正常的人伦观,都会觉得这个问题完全不可思议。毕竟,只要是教授、校长,再年轻都属于老师辈,都代表着神圣的教育,从前的学生岂能不抱以起码的尊敬?师道无存,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人伦无存。但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此,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教授、校长颐指气使的教育行政系列的那些处长厅长部长们,何以总是心安理得,而丝毫没听说他们有过什么歉意?
  恐怕要归结到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在高等教育衙门化即权力化的体制下,全部的公共教育资源都被教育行政垄断,事实上也就是被他们垄断。
  于是,教授算个屁,校长算个屁。我让你当教授你才是教授,我让你当校长你才是校长,我不高抬贵手,你纵然满腹经纶,照样步步都是鬼门关。阳光雨露皆操之于我,所有公共品的分配都无须根据权利而都来自恩赐,当然我就是主子,教授、校长名号再高,也得仰我鼻息,那么在我眼里,又有何尊严可言?
  纪校长感慨师道扫地之后,开出的药方是教授治校。教授治校诚然善哉美哉,但它不能没有前提。事实上也不是没有高校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结果都无疾而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教授治校都是无本之木。那么教授怎样才能治校呢?胡适讲过,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同理,治校的大业,也不是一群没有尊严、没有独立人格的教授能够胜任的。如果教授、校长只能来自权力恩赐,因而不得不对权力俯首听命,那么即便弄多少个教授委员会来治校,背后的权力之手都一定不会退出的,本质上都无非仍然是权力治校。
  有呼吁,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当然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不是教育家在办,而是衙门在办,是教育行政官员在办。中国教育一直搞不好,一直为人诟病的真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为什么现在中国没有教育家呢?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大教育家,直到上个世纪,陶行知、蔡元培、张伯驹、陈鹤琴、黄炎培、梁漱溟不是仍然可以如数家珍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家天空突然就一片空白了呢?答案可以很多,但说得出的一个重要答案,就是教育官员太多,教育官员权势太盛,他们就像入侵教育界的外来生物水葫芦,长到哪里,就抢光哪里的阳光、空气和肥力,而他们其实只懂做官,连尊师这点起码的人伦都不放眼里,还指望他们懂教育,尊重教育?他们包办下的中国教育,能够是真教育?
  所以,中国教育之灾,归根结底是官灾。教育界官势越盛,教育就越是没希望。要使教育有希望,别无他途,必须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切实推行教育家办教育。教育必须分权于教授、教育家这样的职业共同体,必须让这样的职业共同体成为中国教育的主宰。教育官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只是给教授和教育家跑堂的,教授和教育家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他们就必须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而不能在教育界一手遮天,仿佛他们就是教育界的统治者。
  只有这样,即只有教授、教育家这样的职业共同体能真正起作用,才是懂教育的人办教育,中国教育也才能回归真教育,中国教育也才有起码的尊严,教授和校长也才有起码的尊严。处长训教授这种有损国家形象的闹剧,也才可能从此绝迹。
revolutionzz 发表于 2010-1-19 23:54
去看CHE的辟谣贴吧,
一个喝洋墨水的居然会以为这贴是真的.
太让人汗颜.
我大学的时候,男生宿舍看门那老头。。。。整整一年。。。。每天晚上都有人叫他开门进男生宿舍后门。大2的时候他就不干了,据说他没有一天晚上不起来10次。后来学校干脆把那道门给封了,过了11点就关大门。想进都进不去。那老头那一年被折磨惨了。起码折寿10年。:D
香港大学赤裸裸的炒作。与其给一个穷老太什么名誉院士头衔,还不如直接发几十万港币呢。
“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
身价千亿,百亿的港大校友们,喝过三嫂补脑汤的太平绅士们,乃们很看得下去么。
中国的贫困生都可以去美国上名校吗?
这年头上过大学的多了,不好忽悠了。
JY没上过大学,不知道中国大学有助学贷款这东西,更不知道很多助学贷款不还也很少有人追究,更不知道中国大学只要学习中上等的水平都有很大机会拿奖学金的
砰砰! 发表于 2010-1-19 22:58

难道是共和党组织部任命的?还是民主党组织部?
美国大学的校长是由董事会任命的,
多是企业型呵呵~~~~~

有的董事会也相当于州教育委员会。
leelek 发表于 2010-1-19 23:05


    还不错啊,呵呵
一年好几万刀的学费,拿不到奖学金的美国的穷人也上不起名校吧。
yuppppp 发表于 2010-1-20 07:11
:sleepy:

抬杠不是
杨元元?那个知识多次试图改变她命运,而她坚决拒绝,拒绝了以后又高喊为什么知识不改变命运的人?
砰砰! 发表于 2010-1-19 22:41


    话说俺们学校的师范生补助全部一张嘴就转移到贫困生的饭卡里了,4年没拿到一分钱的师范生补助。。。。。不过我自己都不好评价这个到底是对是错。。。
深涧悠蓝 发表于 2010-1-20 00:56


    那个确实是假的,当时我爸给我说过。。。。
触及到敏感话题,这么多斑猪都来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