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中国的图4,毛版山寨B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0:08
二战后期,为了加速结束对日作战,需要轰炸日本
本土的军事、经济、政治要地。B-29投产后,最初选择中国的四川成都作为基地前往轰
炸日本本土。为此,中国政府动员百万民工全用手工劳动扩建成都附近的广汉、新津、
双流等4个大机场以供B-29使用。随后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第58飞行团第444轰炸大队的
B-29首先于1944年4月24日飞来广汉机场,随后于5月份便调来百余架B-29进驻4个机场。
同年6月15日从这些基地起飞的B-29机群第一次飞往轰炸日本的八幡钢铁基地,后来又多
次轰炸曼谷以及日军在华的军事基地和东北的鞍山钢铁厂等。同年7月31日,百余架B-2
9出发轰炸鞍山钢铁厂时,由H.R.查尼尔上校驾驶的一架B-29因机械故障和燃油耗尽不
能飞回基地而迫降于苏境东部海参战地区。图波列夫设计局奉命停止“64”方案设计转
向对B-29的测绘仿制工作。由于苏联的武器规格与美国有异,因此仿制时除炸弹舱和武
器安装有更改外,其他外形数据均与B-29相同。最初定名为“伯-4”,后改称“图-4”

图-4于1947年初试制成功,7月3日首飞,最初3架交给严格挑选的飞行员N.S.利伯哥、
M上.加尔那伊、A.G.华斯尔茨耶哥担任机长试飞。在小批生产的20架中,曾对该机的
螺旋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机枪装置做过少许修改。1950年正式定型批生产300架提供苏
联远程航空兵服役,直至1952年共生产800多架,
1953年曾将一架图-4的第3号发动机改装功率更大的NK-12涡桨发动机,作为空中试验机
,代号为“图-41L”。这试验由主管工程师D.1.肯托设计并由首席试飞员M.A.耶奇
提于次年试飞,因机毁人亡而告终。另还拟将几架改为能运载伞兵28名或可乘52名土兵
的军用运输机,名为“图-4T”,但没有成功。最终重新设计正常的运输机机身的型号叫
“图-70”和“图-75”,小量投产使用,前者可载72名人员和6名机组乘员。1955年曾将
12架改为空中加油机。到1956年初新的“图-16,,喷气轰炸机投产时,“图-4”逐步退
役。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代表团访苏谈判航空援助问题和毛泽东主席访苏时,苏
联答应将12架“图-4”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其间中国已派部分人员往苏联熟悉该机性
能和技术。
1953年3月,该批飞机由苏联机组人员飞来石家庄移交中国。该批飞机由巴林柯空军少将
任总顾问,中国人民空军在严密的政审和技术要求中挑选一批空、地勤人员组成“独立
第4团”来使用这批轰炸机,不久将其中两架调出作为特殊任务使用未列入该因编制。独
立4团共分3个大队,每队3架飞机,另一架作为团长专机。训练时,每架均配有苏联的飞
行教官、领航、军械等专人负责指导,另外还有一些地勤人员协助指导和维修任务。由
于当时极度保密,每个人均持有特殊证件,各机组人员只能登上自己的飞机,不能任意
在机前拍照。全团人员外出,均要穿便服。在石家庄集训约一年后,于1954年转进北京
南苑机场驻防,曾在当年国庆5周年时参加天安门检阅。
1956年2月由韩林机组驾驶的一架图—4曾作开辟北京至拉萨试航前沿地形的空中视察,
取得重要资料,为不久人民空军正式开辟至拉萨航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川西地方发
生匪徒暴力,部分“图—4”曾进驻格尔穆盐湖基地,参加平叛作战,并为地面剿匪部队
提供情况。因为该地区海拔太高,为了配合作战,有时飞机越限穿梭于LU谷中飞行,其
中一架曾被叛匪从山中射击中弹17发后仍能安然返航。及后又于1959—1961年的西藏平
叛战役中参加军事行动。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亦负担过巡逻警戒任务。
5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空军的P—2V、RB—57等电子侦察机及飘空侦察气球,在夜间入
侵东南沿海骚扰,为此、我空军曾将两架图—4前下方的炮塔拆除,改装一盏用炭精棒为
光源能转360度的强烈光柱照射灯,能直照近千米内的目标,来往摆动长时间追踪照射,
使得台湾当局也承认在此种照射方法照射下不可能顺利执行其侦察任务。这种射灯是该
团技术参谋董瑞荣主管制造的,并由该团原1大队04号机的副驾驶后调该团作训参谋协助
工作的,当时非该机组人员均不得靠近该机,机组人员均穿上特别全白色工作服。60年
代,该团已调陕西武功基地、其中有一个特殊任务是经常在夜间沿国境线分内外两层执
行巡逻任务,天亮回航。
1960年12月19日夜间,拦截一架窜往张家口方向的P2V的作战中,起飞了3批图-4轰炸机。图-4几乎不太需要地面雷达引导,自己能很快地利用雷达找到目标。P2V几乎无法摆脱这种巨型战斗机的扫射,不过当时的装备实在太差,其中红外瞄准具的误差几乎达2度,并且有很重的余辉。在几个批次的开火追击中,依旧没有造成P2V致命伤。其中在这架P2V到达山东临沂上空时,遭到第三批次的图-4缠斗射击35分钟之久,强大的火力逼得P2V机组就差要弃机跳伞,但最后P2V还是逃脱。

因战术需要,70年代初起,依靠人民空军自身的技术力量,陆续将图—4原装的阿什—7
3TK发动机拆下,改装阿依—20K涡桨发动机,并拆除机上的炮塔,作为电子侦察机和电
子干扰机使用。这一改装使得动力加大而导致机尾严重振动,因此便在机尾腹部加装一
块腹鳍和在水平尾翼外端加装两片导流板。修改后的“图—4”亦曾作投放“无侦—5”
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之用。后又将一架改为空中预警机。在原“图—4”使用期间,有时
亦作为运输机和执行过黄河冰坝轰炸任务。自70年代我国新的喷气式轰炸机投产并陆续
装备以后,图—4也基本上失去其应有的战术作用,于1988年全部退役。目前有两架图—
4作为中国人民空军建军史上的重要文物收藏于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供后人观瞻。二战后期,为了加速结束对日作战,需要轰炸日本
本土的军事、经济、政治要地。B-29投产后,最初选择中国的四川成都作为基地前往轰
炸日本本土。为此,中国政府动员百万民工全用手工劳动扩建成都附近的广汉、新津、
双流等4个大机场以供B-29使用。随后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第58飞行团第444轰炸大队的
B-29首先于1944年4月24日飞来广汉机场,随后于5月份便调来百余架B-29进驻4个机场。
同年6月15日从这些基地起飞的B-29机群第一次飞往轰炸日本的八幡钢铁基地,后来又多
次轰炸曼谷以及日军在华的军事基地和东北的鞍山钢铁厂等。同年7月31日,百余架B-2
9出发轰炸鞍山钢铁厂时,由H.R.查尼尔上校驾驶的一架B-29因机械故障和燃油耗尽不
能飞回基地而迫降于苏境东部海参战地区。图波列夫设计局奉命停止“64”方案设计转
向对B-29的测绘仿制工作。由于苏联的武器规格与美国有异,因此仿制时除炸弹舱和武
器安装有更改外,其他外形数据均与B-29相同。最初定名为“伯-4”,后改称“图-4”

图-4于1947年初试制成功,7月3日首飞,最初3架交给严格挑选的飞行员N.S.利伯哥、
M上.加尔那伊、A.G.华斯尔茨耶哥担任机长试飞。在小批生产的20架中,曾对该机的
螺旋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机枪装置做过少许修改。1950年正式定型批生产300架提供苏
联远程航空兵服役,直至1952年共生产800多架,
1953年曾将一架图-4的第3号发动机改装功率更大的NK-12涡桨发动机,作为空中试验机
,代号为“图-41L”。这试验由主管工程师D.1.肯托设计并由首席试飞员M.A.耶奇
提于次年试飞,因机毁人亡而告终。另还拟将几架改为能运载伞兵28名或可乘52名土兵
的军用运输机,名为“图-4T”,但没有成功。最终重新设计正常的运输机机身的型号叫
“图-70”和“图-75”,小量投产使用,前者可载72名人员和6名机组乘员。1955年曾将
12架改为空中加油机。到1956年初新的“图-16,,喷气轰炸机投产时,“图-4”逐步退
役。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代表团访苏谈判航空援助问题和毛泽东主席访苏时,苏
联答应将12架“图-4”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其间中国已派部分人员往苏联熟悉该机性
能和技术。
1953年3月,该批飞机由苏联机组人员飞来石家庄移交中国。该批飞机由巴林柯空军少将
任总顾问,中国人民空军在严密的政审和技术要求中挑选一批空、地勤人员组成“独立
第4团”来使用这批轰炸机,不久将其中两架调出作为特殊任务使用未列入该因编制。独
立4团共分3个大队,每队3架飞机,另一架作为团长专机。训练时,每架均配有苏联的飞
行教官、领航、军械等专人负责指导,另外还有一些地勤人员协助指导和维修任务。由
于当时极度保密,每个人均持有特殊证件,各机组人员只能登上自己的飞机,不能任意
在机前拍照。全团人员外出,均要穿便服。在石家庄集训约一年后,于1954年转进北京
南苑机场驻防,曾在当年国庆5周年时参加天安门检阅。
1956年2月由韩林机组驾驶的一架图—4曾作开辟北京至拉萨试航前沿地形的空中视察,
取得重要资料,为不久人民空军正式开辟至拉萨航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川西地方发
生匪徒暴力,部分“图—4”曾进驻格尔穆盐湖基地,参加平叛作战,并为地面剿匪部队
提供情况。因为该地区海拔太高,为了配合作战,有时飞机越限穿梭于LU谷中飞行,其
中一架曾被叛匪从山中射击中弹17发后仍能安然返航。及后又于1959—1961年的西藏平
叛战役中参加军事行动。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亦负担过巡逻警戒任务。
5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空军的P—2V、RB—57等电子侦察机及飘空侦察气球,在夜间入
侵东南沿海骚扰,为此、我空军曾将两架图—4前下方的炮塔拆除,改装一盏用炭精棒为
光源能转360度的强烈光柱照射灯,能直照近千米内的目标,来往摆动长时间追踪照射,
使得台湾当局也承认在此种照射方法照射下不可能顺利执行其侦察任务。这种射灯是该
团技术参谋董瑞荣主管制造的,并由该团原1大队04号机的副驾驶后调该团作训参谋协助
工作的,当时非该机组人员均不得靠近该机,机组人员均穿上特别全白色工作服。60年
代,该团已调陕西武功基地、其中有一个特殊任务是经常在夜间沿国境线分内外两层执
行巡逻任务,天亮回航。
1960年12月19日夜间,拦截一架窜往张家口方向的P2V的作战中,起飞了3批图-4轰炸机。图-4几乎不太需要地面雷达引导,自己能很快地利用雷达找到目标。P2V几乎无法摆脱这种巨型战斗机的扫射,不过当时的装备实在太差,其中红外瞄准具的误差几乎达2度,并且有很重的余辉。在几个批次的开火追击中,依旧没有造成P2V致命伤。其中在这架P2V到达山东临沂上空时,遭到第三批次的图-4缠斗射击35分钟之久,强大的火力逼得P2V机组就差要弃机跳伞,但最后P2V还是逃脱。

因战术需要,70年代初起,依靠人民空军自身的技术力量,陆续将图—4原装的阿什—7
3TK发动机拆下,改装阿依—20K涡桨发动机,并拆除机上的炮塔,作为电子侦察机和电
子干扰机使用。这一改装使得动力加大而导致机尾严重振动,因此便在机尾腹部加装一
块腹鳍和在水平尾翼外端加装两片导流板。修改后的“图—4”亦曾作投放“无侦—5”
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之用。后又将一架改为空中预警机。在原“图—4”使用期间,有时
亦作为运输机和执行过黄河冰坝轰炸任务。自70年代我国新的喷气式轰炸机投产并陆续
装备以后,图—4也基本上失去其应有的战术作用,于1988年全部退役。目前有两架图—
4作为中国人民空军建军史上的重要文物收藏于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内供后人观瞻。
二战后期,为了加速结束对日作战,需要轰炸日本
本土的军事、经济、政治要地。B-29投产后,最初选择中国的四川成都作为基地前往轰
炸日本本土。为此,中国政府动员百万民工全用手工劳动扩建成都附近的广汉、新津、
双流等4个大机场以供B-29使用。随后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第58飞行团第444轰炸大队的
B-29首先于1944年4月24日飞来广汉机场,随后于5月份便调来百余架B-29进驻4个机场。
同年6月15日从这些基地起飞的B-29机群第一次飞往轰炸日本的八幡钢铁基地,后来又多
次轰炸曼谷以及日军在华的军事基地和东北的鞍山钢铁厂等。同年7月31日,百余架B-2
9出发轰炸鞍山钢铁厂时,由H.R.查尼尔上校驾驶的一架B-29因机械故障和燃油耗尽不
能飞回基地而迫降于苏境东部海参战地区。图波列夫设计局奉命停止“64”方案设计转
向对B-29的测绘仿制工作。由于苏联的武器规格与美国有异,因此仿制时除炸弹舱和武
器安装有更改外,其他外形数据均与B-29相同。最初定名为“伯-4”,后改称“图-4”

图-4于1947年初试制成功,7月3日首飞,最初3架交给严格挑选的飞行员N.S.利伯哥、
M上.加尔那伊、A.G.华斯尔茨耶哥担任机长试飞。在小批生产的20架中,曾对该机的
螺旋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机枪装置做过少许修改。1950年正式定型批生产300架提供苏
联远程航空兵服役,直至1952年共生产800多架,
1953年曾将一架图-4的第3号发动机改装功率更大的NK-12涡桨发动机,作为空中试验机
,代号为“图-41L”。这试验由主管工程师D.1.肯托设计并由首席试飞员M.A.耶奇
提于次年试飞,因机毁人亡而告终。另还拟将几架改为能运载伞兵28名或可乘52名土兵
的军用运输机,名为“图-4T”,但没有成功。最终重新设计正常的运输机机身的型号叫
“图-70”和“图-75”,小量投产使用,前者可载72名人员和6名机组乘员。1955年曾将
12架改为空中加油机。到1956年初新的“图-16,,喷气轰炸机投产时,“图-4”逐步退
役。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代表团访苏谈判航空援助问题和毛泽东主席访苏时,苏
联答应将12架“图-4”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其间中国已派部分人员往苏联熟悉该机性
能和技术。
1953年3月,该批飞机由苏联机组人员飞来石家庄移交中国。该批飞机由巴林柯空军少将
任总顾问,中国人民空军在严密的政审和技术要求中挑选一批空、地勤人员组成“独立
第4团”来使用这批轰炸机,不久将其中两架调出作为特殊任务使用未列入该因编制。独
立4团共分3个大队,每队3架飞机,另一架作为团长专机。训练时,每架均配有苏联的飞
行教官、领航、军械等专人负责指导,另外还有一些地勤人员协助指导和维修任务。由
于当时极度保密,每个人均持有特殊证件,各机组人员只能登上自己的飞机,不能任意
在机前拍照。全团人员外出,均要穿便服。在石家庄集训约一年后,于1954年转进北京
南苑机场驻防,曾在当年国庆5周年时参加天安门检阅。
1956年2月由韩林机组驾驶的一架图—4曾作开辟北京至拉萨试航前沿地形的空中视察,
取得重要资料,为不久人民空军正式开辟至拉萨航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川西地方发
生匪徒暴力,部分“图—4”曾进驻格尔穆盐湖基地,参加平叛作战,并为地面剿匪部队
提供情况。因为该地区海拔太高,为了配合作战,有时飞机越限穿梭于LU谷中飞行,其
中一架曾被叛匪从山中射击中弹17发后仍能安然返航。及后又于1959—1961年的西藏平
叛战役中参加军事行动。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亦负担过巡逻警戒任务。
5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空军的P—2V、RB—57等电子侦察机及飘空侦察气球,在夜间入
侵东南沿海骚扰,为此、我空军曾将两架图—4前下方的炮塔拆除,改装一盏用炭精棒为
光源能转360度的强烈光柱照射灯,能直照近千米内的目标,来往摆动长时间追踪照射,
使得台湾当局也承认在此种照射方法照射下不可能顺利执行其侦察任务。这种射灯是该
团技术参谋董瑞荣主管制造的,并由该团原1大队04号机的副驾驶后调该团作训参谋协助
工作的,当时非该机组人员均不得靠近该机,机组人员均穿上特别全白色工作服。60年
代,该团已调陕西武功基地、其中有一个特殊任务是经常在夜间沿国境线分内外两层执
行巡逻任务,天亮回航。
因战术需要,70年代初起,依靠人民空军自身的技术力量,陆续将图—4原装的阿什—7
3TK发动机拆下,改装阿依—20K涡桨发动机,并拆除机上的炮塔,作为电子侦察机和电
子干扰机使用。这一改装使得动力加大而导致机尾严重振动,因此便在机尾腹部加装一
块腹鳍和在水平尾翼外端加装两片导流板。修改后的“图—4”亦曾作投放“无侦—5”
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之用。后又将一架改为空中预警机。在原“图—4”使用期间,有时
亦作为运输机和执行过黄河冰坝轰炸任务。自70年代我国新的喷气式轰炸机投产并陆续
装备以后,图—4也基本上失去其应有的战术作用,于1988年全部退役。
补图来了!

中国用图4改的无人6.jpg3.jpg4.jpg5.jpg侦察机和预警机
B29超级空中堡垒!!!世界上唯一一种用一发弹就杀死一百万人的机机!
:D看说中国空军曾经装备100架这种飞机,
但是公布的资料太少了!

继续补!2.jpg1.jpg
该空警一号的那个吗?
SU35BM 发表于 2010-1-5 10:53

“一发弹就杀死一百万人”。。。 天啊,这是哪个位面发生过的战争?
icyblue 发表于 2010-1-5 14:34


   广岛、长崎{:wu:}  当场死亡和后期辐射,差不多了吧
长兴上空的鹰 发表于 2010-1-5 14:37

这些都是一发弹造成的?

死了多少人可以查一些数据以后再来发言。
1发蛋,避免伤亡百万还是有可能的
1956年2月由韩林机组驾驶的一架图—4曾作开辟北京至拉萨试航前沿地形的空中视察,
取得重要资料,  

韩林是13师的,飞伊尔12/14的。  拉萨航线是独四团梁平机组飞出航线以后,13师去飞的。
开辟拉萨航线是独四团!
据说不是礼物,而是拿钱买的,而且据说还很贵,中共很生气,,,
回复 3# 长矛


    图4改的无人,真的假的哦?
中国一只使用到88年//?
icyblue 发表于 2010-1-5 15:28


    只是打个比方嘛...并不一定要很具体的数字啊...:D
是88年,图2我们还用到1980年才封存呢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5 16:09


     好像是几个亿还是4亿。兵器有一期专门介绍的!实在懒的考证了

西藏叛乱时候用过,绝对的震撼效果,可惜啊,那时候没把达赖干掉
swat-team 发表于 2010-1-5 16:54

我也是看兵器的介绍的,而且按照现在考证的说法,是中央放达赖一马的
{:yi:}貌似TG的TU4发动机是不是自己改装过。。。象Y8的发动机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5 16:58


    毛爷爷亲自下的命令。晚一点,航弹,机炮就下去了
swat-team 发表于 2010-1-5 17:24


    对比伟大的列宁同志,亲自下令干掉沙皇一家,当然我认为双方都没有作错什么,,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0-1-5 17:27


     恶!说实话,这个问题不能深究
观星者 发表于 2010-1-5 16:14


    苏联人很快发展出一堆野牛,灌和熊之类的大型野生动物,,,,,
不过西方人总是念念不忘苏联人拷贝了他们的图4,整的没有美国飞机员误入,苏联人就好像不知道飞机可以装四个发动机一样。。。。
这是个好飞机啊!可惜了。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0-1-5 16:59


    大号运八
很多年前去军博,看到了空警一号。心里还想。咦?这个图4咋长的和B29一个模样?
长兴上空的鹰 发表于 2010-1-5 14:37


    当场死亡的才5W左右. 后期辐射+辐射后遗症+辐射婴儿也远远到不了100W啊.
   -------------难道接受过小男孩辐射未直接死亡,却车祸挂掉的也得算在账上?
眯着眼的狼 发表于 2010-1-5 19:38


    不是吧!
135mm 发表于 2010-1-5 15:56

按照当年总参和空军的指示,独立4团是去配合13师开辟航线的。如果按谁先飞到拉萨上空,那是独立4团;如果按谁先在西藏着陆,那是13师。韩林机组驾驶的C-46着陆后不久重新起飞。
以图-4的重量和机场跑道的质地,估计落下去就起不来了……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开辟,个人认为是13师。
patpat6 发表于 2010-1-5 16:12


   无人侦察机母机:D
实际数量很少,是宝贝,可以说是战略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