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4:08:4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gti3.html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gti3.html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补)
      前面说到,自1952年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除了第一篇杨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排第一。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是在同一期Physical Review (1 August 1952, Volume 87, Issue 3)杂志上紧挨着发表的。也就是说,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杨要求两人各在其中一篇排第一,这个要求我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一期的杂志还有36篇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其中有16篇没有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可见在当时,在Physical Review上,不存在李政道所说的“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国际惯例”,李政道因为杨振宁要求一篇论文的署名不遵守“国际惯例”,就对他心怀不满,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这种烂事,也就是华人当中多见。

至于中国要拿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确实难度很大。
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一般给两种人:做实验和搞理论的。

做实验方面,中国的条件和国外没法比,要得诺贝尔的概率很小;搞理论嘛,考虑到国内的科研机制和功利态度,也比较困难,但感觉比做实验拿诺贝尔要好一点。
这种烂事,也就是华人当中多见。
...牛顿和莱布尼兹泪流满面
楼主真是一派"胡"言,真可谓:“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止“。本来不想和你辩论,今天气愤不过,和你理论一番。我国宪法写得清清楚楚:“一夜夫妻百日恩,七楼以上才有电梯”。这个想必你知道,既然知道,你就不能断章取义,就算是天气预报,它还有不准的时候呢!!!再者说了,那中国银行也不是你一家开的。人家马拉多纳都结婚了,你还拿着粮票顶什么用呢。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前些日子,全国人大刚刚开过会,郑重声明:“中国不搞多party制,存栏母猪给补贴”。多好的事呢,楞让你这号人给搅混了。真是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所以,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猪四条腿,大爷不怕小八卦,迎风撒尿泼一身”。这些高深的道理,跟你说了,估计你一时半会也琢磨不透。我知道你肯定说你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不要忘了,计算机目前用的是二进制原理。眼下中国最主要的是,要分清那些属于敌我矛盾。远看忽忽悠悠,近看飘飘摇摇,在江里一起一冒,有人说是葫芦,有人说是瓢,俩人打赌江边瞧,原来是俩和尚洗澡!!!!连这些都不懂,赶紧洗洗睡吧。所以说:“病入睾丸不可怕,笑熬浆糊最NB”!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懒得跟你理论了。明天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
按照惯例,是以为两个人的功劳是一样的个50%
不按惯例,排前面是因为第一作者占主要的功劳,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第一作者啊。
杨和李功劳是一样多的。
这个事情好像当时就有结论了,杨想抢功
zhmd1 发表于 2009-12-15 14:26
杨想抢功?当时有结论?~
当时是什么时候?是什么结论?有什么论据来支持你的结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