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重大科技发明缘何断送在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43:55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是国家层面应对金融危机的两项重大举措。然而,本刊记者在河北、江西、浙江等地采访中,却由衷体会到众多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民营企业因成果推广难而引发的切肤之痛。民企自主研发的不少重大且成熟的实用新技术,破解了国内甚至世界级难题,国外对此虎视眈眈,但在国内推广中却遭遇严重身份歧视,难关重重,最终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小企业需要资金扶持,但更需要政府部门的‘一视同仁’,民企、国企、国有科研院所应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再让重大科技发明断送在推广路上!”这是一些民字号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人来自肺腑的呐喊。


“炉子冷了再生火,心冷了成果就会外流”


“令国外同行眼红的原创技术在国内贷款无门,推广无路,四处碰壁,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已使我心力交瘁。”保定三川电气公司的归国博士郝玉山对半月谈记者这样诉说。
“大面积停电”是当今世界性难题,在郝玉山带领下自主发明的“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并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美国专家组评论:“该技术对电网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将引起电力系统的一场革命。”他的另一发明“用电监察系统”能大幅度降低网损,如能广泛推广,每年节约的电能相当于3个三峡电厂的发电量,折合成电费约每年2000亿元。
“多个国外公司来购买专利使用权,都被我拒绝了,我的最大愿望是这些专利能在国内推广。”但郝玉山到国家有关部门不知跑了多少次,都认为这些是好技术,但就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他说自己现在“穷得光剩技术了”,目前不得不考虑与美国方面联系专利注册和转让。
与他的专利群“同病相怜”的江西华电公司螺杆膨胀发电新技术,历经30多年研发、8年工业样机示范和4年商业运营,如今却还未“长大”。发明人胡亮光教授介绍,其技术最显著特点是吃“粗粮”,靠回收工业生产中的低品质“废品”蒸汽、热水、烟气以及地热等热源发电,不仅适用性广、技术成熟,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据了解,世界上只有江西华电成功解决了这一高精密度设备遇热易膨胀的难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技术对实现循环经济和降低能耗意义重大,但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却难以实现规模生产,占领国内外市场。”华电公司董事长胡达说,国外对我们这一技术始终虎视眈眈,不少外企愿意高价收购技术,说不定哪一天我国的领先技术可能就被突破,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民企掌握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但在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推广中均遇到了不同的挫折。当洋技术被国内一些地方、部门热烈追捧的时候,手持专利技术的发明人却在国内四处碰壁。一位发明人百味杂陈地感慨:“炉子冷了可以再生火,冷了发明人的心成果就要外流,人才也会外流。”


多重歧视阻碍民字号


一方面我国缺少核心技术,一方面众多自主创新技术又因身份问题面临多重歧视,在采访中这些捧着“金饭碗”的发明人历数他们的“推广之难”:
“业余”创新技术立项难、获得认可难。国内对重大科研项目实行立项制度,立了项就有科研资金等多方面支持。然而这些搞自主创新的民企很难进入各级政府视野。郝玉山介绍,他们研发的项目瞄准的既是国家的方向,又是国际水准;有巨大市场需求,又是各国竞相攻关的难题。多年来投入的科研经费近7000万元,而来自政府方面的资助却仅有300多万元。“这些项目如果由国有科研院所承担,哪个项目都不会少于2亿元。”
立项难接下来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研发成功后很难报成果,因为没有立项,就没有立项编号,没有编号,哪个部门都不受理,结果就如同没任何身份的“黑孩子”。即使有专利、有用户证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难以被认可。一些发明人说,国家多个部门有重大项目资金,但是民企难以得到,因为是非国有的,非专业团队,非院士带头,没有名分。
融资难、规模做大难成为发明人的“心头病”。保定华仿电控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工业试验,“高频斩波串级调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能较为广泛推广,可节约的电能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折合二氧化碳减排年约4亿吨。”项目带头人王兵树博士说:“但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花光了前期投入,费尽周折筹措的后续推广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而且金融机构大门紧闭,政府投入资金也相对较少。”
遭遇资金“瓶颈”的江西华电公司,因国有银行不愿对其研发的“新事物”放贷,只能通过民间渠道“东拼西凑”,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尚有2亿元缺口,二期计划至少12亿元,项目已获批但钱没有着落。
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导致自主创新技术步履维艰。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史汉祥以他们一举攻克了空气污染、废矿渣处理、盐碱地治理三大难题的三项技术发明为例说,工业污染的治理属于环保部门,盐碱地治理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脱硫完成了,环保部门就尽责了,至于将脱硫后的废渣制成硫硅配方肥,这不是环保部门的事,这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事。对应用脱硫技术的企业来说,完成脱硫就达到目的了,谁会来关注产业链后面盐碱地改良这一环节呢?由于职能部门条块分割,无法协调实施,使得这一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无法循环。


民字号创新成果何时不再遭“错杀”


如何让“业余”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发明发现与推广机制,及时发现来自民间的重大发明,并筛选出具有颠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保护和推广。
一些专家和发明人认为,现实最为迫切的是应尽快建立健全针对民企重大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以解资金困境。国家还应建立一套“发现-筛选-评定-保护-推广”新体系,破除计划体制,从立项到推广,不看身份、看能力,不看关系、看效果,将中小企业与国有科研院所平等对待,及时发现重大科技发明,进行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广。
还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原则是“共识性原则”,相应的评价方式是专家评审,但有的创新成果是现有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的,传统的专家评审会使技术机密泄露,如被其他国家窃取,会影响我国抓住科技崛起的机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颠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应该用“非共识性原则”加实证的方式,给予其真正客观的评价,即首先做出样机,满足市场需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应用中接受市场检验,这样才能让真正的重大创新免于被“错杀”,有机会成长为收获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参天大树”。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是国家层面应对金融危机的两项重大举措。然而,本刊记者在河北、江西、浙江等地采访中,却由衷体会到众多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民营企业因成果推广难而引发的切肤之痛。民企自主研发的不少重大且成熟的实用新技术,破解了国内甚至世界级难题,国外对此虎视眈眈,但在国内推广中却遭遇严重身份歧视,难关重重,最终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小企业需要资金扶持,但更需要政府部门的‘一视同仁’,民企、国企、国有科研院所应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再让重大科技发明断送在推广路上!”这是一些民字号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人来自肺腑的呐喊。


“炉子冷了再生火,心冷了成果就会外流”


“令国外同行眼红的原创技术在国内贷款无门,推广无路,四处碰壁,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已使我心力交瘁。”保定三川电气公司的归国博士郝玉山对半月谈记者这样诉说。
“大面积停电”是当今世界性难题,在郝玉山带领下自主发明的“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并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美国专家组评论:“该技术对电网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将引起电力系统的一场革命。”他的另一发明“用电监察系统”能大幅度降低网损,如能广泛推广,每年节约的电能相当于3个三峡电厂的发电量,折合成电费约每年2000亿元。
“多个国外公司来购买专利使用权,都被我拒绝了,我的最大愿望是这些专利能在国内推广。”但郝玉山到国家有关部门不知跑了多少次,都认为这些是好技术,但就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他说自己现在“穷得光剩技术了”,目前不得不考虑与美国方面联系专利注册和转让。
与他的专利群“同病相怜”的江西华电公司螺杆膨胀发电新技术,历经30多年研发、8年工业样机示范和4年商业运营,如今却还未“长大”。发明人胡亮光教授介绍,其技术最显著特点是吃“粗粮”,靠回收工业生产中的低品质“废品”蒸汽、热水、烟气以及地热等热源发电,不仅适用性广、技术成熟,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据了解,世界上只有江西华电成功解决了这一高精密度设备遇热易膨胀的难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技术对实现循环经济和降低能耗意义重大,但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却难以实现规模生产,占领国内外市场。”华电公司董事长胡达说,国外对我们这一技术始终虎视眈眈,不少外企愿意高价收购技术,说不定哪一天我国的领先技术可能就被突破,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民企掌握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但在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推广中均遇到了不同的挫折。当洋技术被国内一些地方、部门热烈追捧的时候,手持专利技术的发明人却在国内四处碰壁。一位发明人百味杂陈地感慨:“炉子冷了可以再生火,冷了发明人的心成果就要外流,人才也会外流。”


多重歧视阻碍民字号


一方面我国缺少核心技术,一方面众多自主创新技术又因身份问题面临多重歧视,在采访中这些捧着“金饭碗”的发明人历数他们的“推广之难”:
“业余”创新技术立项难、获得认可难。国内对重大科研项目实行立项制度,立了项就有科研资金等多方面支持。然而这些搞自主创新的民企很难进入各级政府视野。郝玉山介绍,他们研发的项目瞄准的既是国家的方向,又是国际水准;有巨大市场需求,又是各国竞相攻关的难题。多年来投入的科研经费近7000万元,而来自政府方面的资助却仅有300多万元。“这些项目如果由国有科研院所承担,哪个项目都不会少于2亿元。”
立项难接下来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研发成功后很难报成果,因为没有立项,就没有立项编号,没有编号,哪个部门都不受理,结果就如同没任何身份的“黑孩子”。即使有专利、有用户证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难以被认可。一些发明人说,国家多个部门有重大项目资金,但是民企难以得到,因为是非国有的,非专业团队,非院士带头,没有名分。
融资难、规模做大难成为发明人的“心头病”。保定华仿电控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工业试验,“高频斩波串级调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能较为广泛推广,可节约的电能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折合二氧化碳减排年约4亿吨。”项目带头人王兵树博士说:“但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花光了前期投入,费尽周折筹措的后续推广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而且金融机构大门紧闭,政府投入资金也相对较少。”
遭遇资金“瓶颈”的江西华电公司,因国有银行不愿对其研发的“新事物”放贷,只能通过民间渠道“东拼西凑”,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尚有2亿元缺口,二期计划至少12亿元,项目已获批但钱没有着落。
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导致自主创新技术步履维艰。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史汉祥以他们一举攻克了空气污染、废矿渣处理、盐碱地治理三大难题的三项技术发明为例说,工业污染的治理属于环保部门,盐碱地治理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脱硫完成了,环保部门就尽责了,至于将脱硫后的废渣制成硫硅配方肥,这不是环保部门的事,这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事。对应用脱硫技术的企业来说,完成脱硫就达到目的了,谁会来关注产业链后面盐碱地改良这一环节呢?由于职能部门条块分割,无法协调实施,使得这一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无法循环。


民字号创新成果何时不再遭“错杀”


如何让“业余”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发明发现与推广机制,及时发现来自民间的重大发明,并筛选出具有颠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保护和推广。
一些专家和发明人认为,现实最为迫切的是应尽快建立健全针对民企重大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以解资金困境。国家还应建立一套“发现-筛选-评定-保护-推广”新体系,破除计划体制,从立项到推广,不看身份、看能力,不看关系、看效果,将中小企业与国有科研院所平等对待,及时发现重大科技发明,进行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广。
还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原则是“共识性原则”,相应的评价方式是专家评审,但有的创新成果是现有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的,传统的专家评审会使技术机密泄露,如被其他国家窃取,会影响我国抓住科技崛起的机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颠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应该用“非共识性原则”加实证的方式,给予其真正客观的评价,即首先做出样机,满足市场需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应用中接受市场检验,这样才能让真正的重大创新免于被“错杀”,有机会成长为收获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参天大树”。
别扯这些没用的,脑满肠肥的主事者可看不懂。

不给他们送钱就想办事?你以为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吗?
很多这种所谓的发明是骗子干的。
既然这么好,为什么不找风险投资,或者是风险投资为什么不找他?[:a12:]
哥们先把东西卖给国外吧。
骗钱的东西更多……
一家不认可你的专利可能是他的问题,100家不认可可能就是专利人的问题了
申请专利,然后卖给外国公司,这才是正道,想让国企或者ZF认同,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且很难成功。


这文章太片面化。
让我想起了参考消息上的那个日本纳豆广告。
说的是挺好的,问题是:事实是什么?

另外,这个是不是转载?

这文章太片面化。
让我想起了参考消息上的那个日本纳豆广告。
说的是挺好的,问题是:事实是什么?

另外,这个是不是转载?
围观民科。
最讨厌这种玩悲情的民科了,一样的手段玩了几十年了也不烦啊
真这么有本事有的是大公司来买专利
就是国内的垄断巨头也不是傻子
电网那个应该不是民科,但国家其实也很重视,关键是这玩意儿不实验个好些年谁敢上马啊。至于电能质量监控的东西,难道让电网投钱监视自己么,他们当然不干。

我国研发的“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可避免大停电  

新华网 2007-07-31      


    新华网石家庄7月31日电(记者张洪河)“大面积停电”是当今世界难题。河北省保定市三川电气公司自主发明的“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并有效避免电网大面积停电。

    据专家介绍,电力工业已进入大电网时代,电网越大运行越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全国联网甚至是跨国联网。但是,大电网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某处的故障可能引发整个电网失稳,造成大面积停电。我国自1990年以来,广东、新疆、海南、宁夏、西北等地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较大范围停电。我国在原来区域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尽管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大量投资,而稳定问题仍是“全国联网”的瓶颈。

    我国政府对大面积停电高度重视,2003年责成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研究对策。目前《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为贯彻实施与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立电力应急机制和应急体系给出了组织保证。

    在技术上,郝玉山博士领导的保定三川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北电力大学的课题组,从1990年开始着手研究,经过多年努力,自主研发了基于实时相角测量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监控技术与系统(简称大电网稳定控制系统),取得了理论突破,创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实时相角测量系统,能够在线实时对电网稳定状态做出预测评估,若有失稳趋势,就能及时发出稳定控制,从而避免电网大面积停电。

    此项发明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98年)和美国发明专利(2000年)。国家电网组织的专家在查看了IEEE四机、十机模型的仿真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后,评价认为“该项目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议推广。”目前,该项目成套设备和软件正在内蒙古安装调试,已经投运了2台稳控装置并通过了现场实验,剩下的7台装置正在安装过程中,预计2007年底整个系统投运。

    有关专家介绍,尽管此项发明已取得世界性突破性进展,然而还有一些技术事项正在进一步完善。
king4591 发表于 2009-12-8 01:14


就凭这一句发问:不瞎扯会死啊?[:a9:]
这种光扯悲情的文章我不敢全信,现在如果真有一个好项目,能够有技术上重大突破的,不用国家来贷款,那么多民间资本都等着呢,现在不比当年,民间资本也相当有实力了,怕就怕吹的好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要忽悠民间资本可比忽悠国家有关部门的干部难的多。
这种所谓发明情趣2炮版参考这两贴里的无敌民科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730814&extra=page%3D1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732089&highlight=
我们这儿开发区的小企业扶持资金高于10万以上的得主,跟官方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识相的企业根本就不去申请,纯属浪费时间。
其实  现在各省都有  国投公司  高投公司
很多这些公司还是在认识做投资的
我觉得进步还是看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