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催生“碳殖民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1:39
全球气候变化催生“碳殖民主义”
发表于 2009-12-06 21:03:17 类别:时政观察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的代表将出席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并需要合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仅严重破环了环境,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所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责任。

然而,时下的“减排”问题,已经演化成一场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不断施压的国际斗争。其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其多年来造成的“温室效应”,如今却要发展中国家和他们按照同样的标准“埋单”,这显然是有失公理的,而且也是经济强权主义的表现。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许多国家都公布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美国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欧盟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日本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中国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印度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25%。

由上可见,在当今世界的“排放大户”中,发达国家的“减排”标准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接近,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即便如此,美欧等国仍不满意,并准备在会议上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继续施压,这方面的斗争正未有穷期。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催生新的“碳殖民主义”。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方式,转嫁温室气体排放压力,而且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指标”,剥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权力,并从中获取了大量财富。

以中国为例,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工业化文明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但是,中国的“高碳产品”并非都由中国自己消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30%是转移排放,实际上为许多发达国家承担了排放压力。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众多专门从事“碳交易”的“碳基金”和公司。因为按现行规定,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能直接将“排放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这些企业卖出的“碳减排权”,主要由来自西方的“碳基金”和公司,或通过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这使得投资于“碳减排权”转让的基金或公司,可以从中赚取丰厚利润。

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它说明西方的“碳殖民主义”,正在利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行其道,不仅通过转移高排放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高耗能产品,同时又不断要求其提高减排标准,削弱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而且通过交易和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权”,保持自己的高排放率并从金融衍生产品中获取高额利润。

作为世界顶级气候学家、最早提出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家之一,素有“气候教父”之称的詹姆斯·汉森,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曾经说出惊人之语。他断言,哥本哈根大会注定要失败,而且这次大会本身就是一场灾难。詹姆斯·汉森的悲观态度,来源于他对“排放交易机制”的担心和愤慨。他认为,“他们只是在纵容买卖,发达国家想要维持自己现在的生产水平,因此他们打算只花很少一部分钱从发展中国家手中购买排放量限额。”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也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在“减排”问题上维护自身的经济发展权力,而且要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不能长期作为“加工场”而承受高碳经济之重。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任重道远,但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反对和抵御西方的“碳殖民主义”,自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分享 浏览(2742) 评论(19)
上一篇 << 朝鲜“闪电”币改或成动乱之源     
早期评论 添加评论    近期相关评论

    *
      IQ84 发布于 2009-12-07 08:27:16

      减就减吧,鸡的屁涨不涨关我等广大P民鸟事。
    *
      庄灿煌 发布于 2009-12-07 08:29:27

      经常挑战美国的萨科齐表示,各国领导人应当争取在峰会上就温室气体问题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议,取代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萨科齐质疑奥巴马何以只出席前段会议,反而不出席在下月17日和18日举行的决定性协商,根本不是全力以赴解决气候变化危机。 奥巴马将于下月9日在峰会发表演说,然后前往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但在领奖后却不会返回哥本哈根继续会谈。
http://bbs.cjdby.net/post.php?action=newthread&fid=34全球气候变化催生“碳殖民主义”
发表于 2009-12-06 21:03:17 类别:时政观察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的代表将出席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无疑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并需要合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仅严重破环了环境,而且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所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责任。

然而,时下的“减排”问题,已经演化成一场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不断施压的国际斗争。其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其多年来造成的“温室效应”,如今却要发展中国家和他们按照同样的标准“埋单”,这显然是有失公理的,而且也是经济强权主义的表现。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许多国家都公布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美国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欧盟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日本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中国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印度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25%。

由上可见,在当今世界的“排放大户”中,发达国家的“减排”标准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接近,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即便如此,美欧等国仍不满意,并准备在会议上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继续施压,这方面的斗争正未有穷期。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催生新的“碳殖民主义”。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方式,转嫁温室气体排放压力,而且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指标”,剥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权力,并从中获取了大量财富。

以中国为例,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工业化文明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但是,中国的“高碳产品”并非都由中国自己消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30%是转移排放,实际上为许多发达国家承担了排放压力。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众多专门从事“碳交易”的“碳基金”和公司。因为按现行规定,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能直接将“排放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这些企业卖出的“碳减排权”,主要由来自西方的“碳基金”和公司,或通过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这使得投资于“碳减排权”转让的基金或公司,可以从中赚取丰厚利润。

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它说明西方的“碳殖民主义”,正在利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行其道,不仅通过转移高排放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高耗能产品,同时又不断要求其提高减排标准,削弱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而且通过交易和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权”,保持自己的高排放率并从金融衍生产品中获取高额利润。

作为世界顶级气候学家、最早提出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家之一,素有“气候教父”之称的詹姆斯·汉森,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曾经说出惊人之语。他断言,哥本哈根大会注定要失败,而且这次大会本身就是一场灾难。詹姆斯·汉森的悲观态度,来源于他对“排放交易机制”的担心和愤慨。他认为,“他们只是在纵容买卖,发达国家想要维持自己现在的生产水平,因此他们打算只花很少一部分钱从发展中国家手中购买排放量限额。”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也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在“减排”问题上维护自身的经济发展权力,而且要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不能长期作为“加工场”而承受高碳经济之重。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任重道远,但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反对和抵御西方的“碳殖民主义”,自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分享 浏览(2742) 评论(19)
上一篇 << 朝鲜“闪电”币改或成动乱之源     
早期评论 添加评论    近期相关评论

    *
      IQ84 发布于 2009-12-07 08:27:16

      减就减吧,鸡的屁涨不涨关我等广大P民鸟事。
    *
      庄灿煌 发布于 2009-12-07 08:29:27

      经常挑战美国的萨科齐表示,各国领导人应当争取在峰会上就温室气体问题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议,取代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萨科齐质疑奥巴马何以只出席前段会议,反而不出席在下月17日和18日举行的决定性协商,根本不是全力以赴解决气候变化危机。 奥巴马将于下月9日在峰会发表演说,然后前往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但在领奖后却不会返回哥本哈根继续会谈。
http://bbs.cjdby.net/post.php?action=newthread&fi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