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三门干部"有增加官僚化可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35:1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472392.html
吴奇修,1987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下基层,到湖南省贫困县涟源县(后改市)工作。先后担任涟源市计委副主任、茅塘镇党委副书记、石门村党支部书记。他扎根农村,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在石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7年多时间,将石门建成湘中“首富村”和全国文明村。

  党的十六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现任湖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报“基层之路怎样越走越宽”系列报道引发持续关注。11月27日,全国首位大学生“村官”吴奇修接受本报政治版和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邀请,与网友在线交流。

  朝气、锐气、书生气让我走向基层

  记者:1987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时代骄子,什么力量促使您主动到最基层工作?

  吴奇修:作为农民的孩子,我深知农村的贫穷。在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时,看到家乡与东部发达地区有巨大差异,让我觉得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去基层做点实事,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可以说,是朝气、锐气、“傻气”、书生气促使我22年前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基层。

  网友“胡全坤”:与您的理想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是把“村官”当成一个职业,这个职业需要有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吴奇修:大学生“村官”步入基层,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任前培训,让他们掌握政策,熟悉环境。另一方面要搞好传帮带,比方可以明确一两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定向做“指导老师”,使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适应新的工作。三是要有配套政策和科学考评机制。只有让他们“干得好,上得去”,才能让更多人“下得去,留得住。”

  记者:本报最近有关王永利、师延林的报道也在读者中特别是基层干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您同样是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的,对于他们的故事,有哪些共鸣?

  吴奇修:我们之间心是相通的。相同的选择和经历,都有近20年的基层路,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精神追求,我感同身受。他们对基层的那份理解、热爱、奉献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情怀。

  基层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地界

  记者:在您眼中,“基层”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吴奇修:我觉得基层并不是简单的行政级别或是地域指向,基层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充分的地界。在这个地界上,群众利益诉求集中、问题和矛盾复杂、情况多变、创新活跃、条件比较艰苦。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维护稳定的“前沿”,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学以致用的“大学校”,是磨砺成才的“大熔炉”。

  网友“一个村官”:你的家人也有不少付出吧?你有过顾虑,想过放弃吗?

  吴奇修:那是肯定的。我工作忙起来很少回家,女儿因为长时间见不着我,常和人说我只是她“梦中的爸爸”,这让我很愧疚。

  条件艰苦是一方面,同时要承受世俗观念的压力,还要面对无端的非议,甚至经历生死考验。想想所受的冷遇与委屈,我有两次确实想一走了之,有一次甚至打起了铺盖卷,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始终有个信念: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有良知、负责任、能包容、尚实干。

  从基层选拔干部多听群众意见

  记者:现在基层的大环境中,最不利于干部成长、发展的因素或现象是什么?

  吴奇修:最主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和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

  有极少数干部政绩观被扭曲,私心太重,把个人升迁看得高于一切,干工作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不干实事,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媚上”和“谋官”上,但现实中有的却屡屡得手,让正派干部寒心,为人民群众不齿。

  记者:有读者也提出,师延林这么优秀,为什么20年来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对基层干部来说幸福难道就只意味着“升官”吗?

  吴奇修: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基层干部。但重要岗位毕竟“稀缺”,所以“提拔重用”永远只会惠及小部分人。有时基层工作的付出和回报不对等,关键是要破除种种束缚,让基层成为一个能展拳脚、干大事的地方,让更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能在这里实现。当然,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干部,要采取给予精神鼓励、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和医疗保障水平、选送培训提高等激励措施。

  网友“潘多拉”:有些干部去了基层之后与群众“对接”不上,在基层“挂着”,基层群众不接受,他工作着也难受,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吴奇修: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在基层我最大的感受是:群众最真诚、最实在,谁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就支持谁,不切实际的花架子他们可不领情。

  也有些人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对,总摆出一副“机关”做派,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刚到基层时,老百姓对我也抱着戒备心理。有人说,“他就是来镀镀金,我们要让他金镀不成,沾一身泥巴走。”我知道后什么也没说,而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经过充分调研,做了几件老百姓渴盼解决的实事。慢慢地,村民们把我当成了自己人,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爱跟我讲。后来,有的村民一高兴就会使劲拍我的肩膀。

  记者:关于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导向和方法上,您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吴奇修:正确的用人导向,对基层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要防止一些投机钻营的人把基层经历当提拔的“跳板”、赶时髦的“舞台”,要强化任期制,除非健康等方面的特殊原因,原则上要干满一届。要有科学考核机制,主要考察干部因地制宜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能力和政绩。

  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也要多重视群众的意见。实绩突出、不怕艰苦、不计得失、执着坚守的“老实人”往往被“跑官要官”者掩盖,只有老百姓的口碑最有说服力。  

  “三门干部”有增加官僚化可能

  网友“诗龙”:说实话,绝大多数大学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面对基层的落差,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能保证大学生扎根基层,而不是把基层当作跳板、过渡或是临时职业?

  吴奇修: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基层需要他们,而这些年轻人也需要在基层历练。我觉得,基层最重要的是要靠事业留人,要让年轻人在基层找到成就感、幸福感。当然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

  记者:现在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走出家门就进了校门,刚踏出校门就进入机关门,被称为“三门干部”。

  吴奇修:“三门干部”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基层的机会,对基层缺乏深刻、清晰的认识,很难有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地把党政机关的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会增加干部脱离实际、官僚化的可能。

  在基层干事创业会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和种种不如意,但越是艰苦复杂的地方越需要年轻干部去奋斗,越是奋斗越能锻炼人、越能长本事、越能够成就事业。这是一个相当艰苦、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472392.html
吴奇修,1987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下基层,到湖南省贫困县涟源县(后改市)工作。先后担任涟源市计委副主任、茅塘镇党委副书记、石门村党支部书记。他扎根农村,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在石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7年多时间,将石门建成湘中“首富村”和全国文明村。

  党的十六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现任湖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报“基层之路怎样越走越宽”系列报道引发持续关注。11月27日,全国首位大学生“村官”吴奇修接受本报政治版和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邀请,与网友在线交流。

  朝气、锐气、书生气让我走向基层

  记者:1987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时代骄子,什么力量促使您主动到最基层工作?

  吴奇修:作为农民的孩子,我深知农村的贫穷。在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时,看到家乡与东部发达地区有巨大差异,让我觉得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去基层做点实事,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可以说,是朝气、锐气、“傻气”、书生气促使我22年前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基层。

  网友“胡全坤”:与您的理想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是把“村官”当成一个职业,这个职业需要有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吴奇修:大学生“村官”步入基层,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任前培训,让他们掌握政策,熟悉环境。另一方面要搞好传帮带,比方可以明确一两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定向做“指导老师”,使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适应新的工作。三是要有配套政策和科学考评机制。只有让他们“干得好,上得去”,才能让更多人“下得去,留得住。”

  记者:本报最近有关王永利、师延林的报道也在读者中特别是基层干部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您同样是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的,对于他们的故事,有哪些共鸣?

  吴奇修:我们之间心是相通的。相同的选择和经历,都有近20年的基层路,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精神追求,我感同身受。他们对基层的那份理解、热爱、奉献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情怀。

  基层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地界

  记者:在您眼中,“基层”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吴奇修:我觉得基层并不是简单的行政级别或是地域指向,基层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充分的地界。在这个地界上,群众利益诉求集中、问题和矛盾复杂、情况多变、创新活跃、条件比较艰苦。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维护稳定的“前沿”,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学以致用的“大学校”,是磨砺成才的“大熔炉”。

  网友“一个村官”:你的家人也有不少付出吧?你有过顾虑,想过放弃吗?

  吴奇修:那是肯定的。我工作忙起来很少回家,女儿因为长时间见不着我,常和人说我只是她“梦中的爸爸”,这让我很愧疚。

  条件艰苦是一方面,同时要承受世俗观念的压力,还要面对无端的非议,甚至经历生死考验。想想所受的冷遇与委屈,我有两次确实想一走了之,有一次甚至打起了铺盖卷,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始终有个信念: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有良知、负责任、能包容、尚实干。

  从基层选拔干部多听群众意见

  记者:现在基层的大环境中,最不利于干部成长、发展的因素或现象是什么?

  吴奇修:最主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和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

  有极少数干部政绩观被扭曲,私心太重,把个人升迁看得高于一切,干工作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不干实事,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媚上”和“谋官”上,但现实中有的却屡屡得手,让正派干部寒心,为人民群众不齿。

  记者:有读者也提出,师延林这么优秀,为什么20年来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对基层干部来说幸福难道就只意味着“升官”吗?

  吴奇修: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基层干部。但重要岗位毕竟“稀缺”,所以“提拔重用”永远只会惠及小部分人。有时基层工作的付出和回报不对等,关键是要破除种种束缚,让基层成为一个能展拳脚、干大事的地方,让更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能在这里实现。当然,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干部,要采取给予精神鼓励、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和医疗保障水平、选送培训提高等激励措施。

  网友“潘多拉”:有些干部去了基层之后与群众“对接”不上,在基层“挂着”,基层群众不接受,他工作着也难受,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吴奇修: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在基层我最大的感受是:群众最真诚、最实在,谁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就支持谁,不切实际的花架子他们可不领情。

  也有些人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对,总摆出一副“机关”做派,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刚到基层时,老百姓对我也抱着戒备心理。有人说,“他就是来镀镀金,我们要让他金镀不成,沾一身泥巴走。”我知道后什么也没说,而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经过充分调研,做了几件老百姓渴盼解决的实事。慢慢地,村民们把我当成了自己人,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爱跟我讲。后来,有的村民一高兴就会使劲拍我的肩膀。

  记者:关于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导向和方法上,您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吴奇修:正确的用人导向,对基层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要防止一些投机钻营的人把基层经历当提拔的“跳板”、赶时髦的“舞台”,要强化任期制,除非健康等方面的特殊原因,原则上要干满一届。要有科学考核机制,主要考察干部因地制宜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能力和政绩。

  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也要多重视群众的意见。实绩突出、不怕艰苦、不计得失、执着坚守的“老实人”往往被“跑官要官”者掩盖,只有老百姓的口碑最有说服力。  

  “三门干部”有增加官僚化可能

  网友“诗龙”:说实话,绝大多数大学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面对基层的落差,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能保证大学生扎根基层,而不是把基层当作跳板、过渡或是临时职业?

  吴奇修: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基层需要他们,而这些年轻人也需要在基层历练。我觉得,基层最重要的是要靠事业留人,要让年轻人在基层找到成就感、幸福感。当然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

  记者:现在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走出家门就进了校门,刚踏出校门就进入机关门,被称为“三门干部”。

  吴奇修:“三门干部”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基层的机会,对基层缺乏深刻、清晰的认识,很难有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地把党政机关的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会增加干部脱离实际、官僚化的可能。

  在基层干事创业会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和种种不如意,但越是艰苦复杂的地方越需要年轻干部去奋斗,越是奋斗越能锻炼人、越能长本事、越能够成就事业。这是一个相当艰苦、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
没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