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勇敢面对一中 为两岸未来奠定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7:25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1126105346

 中评社台北11月25日电/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25日在旺报发表文章说,利用“不独”来赚取利益的时间能够撑多久?

  一个场景。一些与高层关系良好的泛蓝学者在“两岸一甲子”会议中主张两岸最好只谈“九二共识”并淡化一中,且表示“统一”只是一个选项。这样的发言,让长期关注两岸问题的大陆权威学者、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礼所长当场表示说“民进党反对一中,结果现在连国民党朋友都提出异议,我有点吃惊!”

  文章说,余所长其实不必吃惊,国民党从李登辉开始早就已经不是“中国国民党”了。“一个中国”在现在的执政者心中,只是一个历史、地理、文化、血缘上的概念。之所以会强调“九二共识”,是台湾内部考量,希望取“一中各表”之意,但不必冠以“一中”之名,为的是希望减少民进党的不安。2008 年以后,“九二共识”已从“一中各表”的内涵逐渐缓慢滑向“不表一中”。北京如果不能看清这个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吃惊。

  一个场景。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山会报主动表示,美国与大陆的关系发展,“我们不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也不必担心美国会出卖我们”,“台美高层互信已经完全恢复”。马英九并表示,目前美中台三角关系,是六十年来最好的时刻。

  文章说,马英九其实也不必如此自我感觉良好。就算现在是六十年来最好的中美台三角关系,那是马政府创造出来的吗?北京与华府的友好是基于双方实力与战略的需要,不像陈水扁一样做个“麻烦制造者”是台湾应有的基本智慧,但是这值得吹嘘吗?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湾只做到一点,就是“不独”,而北京为了政治与经济目的,配合马英九政府在经济发展与外交休兵上的需要,不断释出善意与政策,这也可以算是马政府的功劳吗?

  说实在的,马政府迄今为止,还在利用陈水扁政府的遗产赚取政治利益。相较于陈水扁的胡搞,马英九的“无为”好像变成了值得赞许的行为。我们很好奇,利用“不独”来赚取利益的时间能够撑多久?


  “无为的回避”将会失去发言权

  文章说,北京会如何看待马英九。大陆学者从去年520对马英九的充满期待,已经逐渐认清马的人格特质、行政能力与政治愿景,也逐渐明瞭到马没有意愿在2012年前进行政治协商。但是北京仍然愿意看重国民党,持续加码,原因自然包括北京基于民族情感,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北京的对台战略。

  “和平发展”四字,发展是目标、和平是手段。北京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马英九的“不独”完全符合北京的战略要求,马政府对政治协商问题的“不作为”并不违反北京的最高战略目标。如果做一个类比,北京目前正在练功,不受干扰的和平环境是必要的,等到“九阳神功”或“吸星大法”练成后,北京自然取得更大的发言权。

  马政府在两岸政治关系上的“无为”,等于是把头埋进砂子,不管国际与两岸权力环境的快速巨变,这会把台湾带进一个困境,即如果北京愈壮大,台北未来挥洒的空间就愈小。台北目前的策略是把安全寄望在美国身上,透过不断的军购与表态,希望美国能够以一个“忠诚的扈从者”来看待台湾。不过,台北如果认真看待近五十年美国如何处理台美关系的历史,再检视一下国际关系的权力运作本质,我们实在很难想像,时至今日,台湾还是用冷战时期的思维,把自己的前途放在美国国内法《台湾关系法》的手上,自认为“美国不会出卖台湾”。

  要勇敢面对“一中”

  两岸目前一大一小。我们也很难想像,小的一方对于自己的前途是采取未定论(不统、不独),而没有一套完整的前途论述。在面对大的一方所坚持的 “一个中国”竟然是刻意回避。坦白地说,这种“得过且过、能混就混”的态度,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选票,其实是早已经失去了面对“一个中国”的灵魂、气魄与格局。

  文章指出,马政府必须思考,现在回避两岸政治协商,等到了2012年以后,两岸的权力大小更加倾斜,第二任期的跛脚可能,北京新权力机构的保守,台湾在两岸政治协商上能够拥有的筹码更少。

  两岸有识之士都认知到,这几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难得机遇期,胡 锦 涛已展现出极大的格局,愿意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问题,马政府必须要有一个认识,即“一个中国”是不可能回避的,与其“不表一中”,不如思考两岸如何“一中同表”,找到一个合理的两岸定位,抓紧时机,为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奠定基础,这才是有利于台湾的正途。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1126105346

 中评社台北11月25日电/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25日在旺报发表文章说,利用“不独”来赚取利益的时间能够撑多久?

  一个场景。一些与高层关系良好的泛蓝学者在“两岸一甲子”会议中主张两岸最好只谈“九二共识”并淡化一中,且表示“统一”只是一个选项。这样的发言,让长期关注两岸问题的大陆权威学者、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礼所长当场表示说“民进党反对一中,结果现在连国民党朋友都提出异议,我有点吃惊!”

  文章说,余所长其实不必吃惊,国民党从李登辉开始早就已经不是“中国国民党”了。“一个中国”在现在的执政者心中,只是一个历史、地理、文化、血缘上的概念。之所以会强调“九二共识”,是台湾内部考量,希望取“一中各表”之意,但不必冠以“一中”之名,为的是希望减少民进党的不安。2008 年以后,“九二共识”已从“一中各表”的内涵逐渐缓慢滑向“不表一中”。北京如果不能看清这个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吃惊。

  一个场景。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山会报主动表示,美国与大陆的关系发展,“我们不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也不必担心美国会出卖我们”,“台美高层互信已经完全恢复”。马英九并表示,目前美中台三角关系,是六十年来最好的时刻。

  文章说,马英九其实也不必如此自我感觉良好。就算现在是六十年来最好的中美台三角关系,那是马政府创造出来的吗?北京与华府的友好是基于双方实力与战略的需要,不像陈水扁一样做个“麻烦制造者”是台湾应有的基本智慧,但是这值得吹嘘吗?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湾只做到一点,就是“不独”,而北京为了政治与经济目的,配合马英九政府在经济发展与外交休兵上的需要,不断释出善意与政策,这也可以算是马政府的功劳吗?

  说实在的,马政府迄今为止,还在利用陈水扁政府的遗产赚取政治利益。相较于陈水扁的胡搞,马英九的“无为”好像变成了值得赞许的行为。我们很好奇,利用“不独”来赚取利益的时间能够撑多久?


  “无为的回避”将会失去发言权

  文章说,北京会如何看待马英九。大陆学者从去年520对马英九的充满期待,已经逐渐认清马的人格特质、行政能力与政治愿景,也逐渐明瞭到马没有意愿在2012年前进行政治协商。但是北京仍然愿意看重国民党,持续加码,原因自然包括北京基于民族情感,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北京的对台战略。

  “和平发展”四字,发展是目标、和平是手段。北京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马英九的“不独”完全符合北京的战略要求,马政府对政治协商问题的“不作为”并不违反北京的最高战略目标。如果做一个类比,北京目前正在练功,不受干扰的和平环境是必要的,等到“九阳神功”或“吸星大法”练成后,北京自然取得更大的发言权。

  马政府在两岸政治关系上的“无为”,等于是把头埋进砂子,不管国际与两岸权力环境的快速巨变,这会把台湾带进一个困境,即如果北京愈壮大,台北未来挥洒的空间就愈小。台北目前的策略是把安全寄望在美国身上,透过不断的军购与表态,希望美国能够以一个“忠诚的扈从者”来看待台湾。不过,台北如果认真看待近五十年美国如何处理台美关系的历史,再检视一下国际关系的权力运作本质,我们实在很难想像,时至今日,台湾还是用冷战时期的思维,把自己的前途放在美国国内法《台湾关系法》的手上,自认为“美国不会出卖台湾”。

  要勇敢面对“一中”

  两岸目前一大一小。我们也很难想像,小的一方对于自己的前途是采取未定论(不统、不独),而没有一套完整的前途论述。在面对大的一方所坚持的 “一个中国”竟然是刻意回避。坦白地说,这种“得过且过、能混就混”的态度,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选票,其实是早已经失去了面对“一个中国”的灵魂、气魄与格局。

  文章指出,马政府必须思考,现在回避两岸政治协商,等到了2012年以后,两岸的权力大小更加倾斜,第二任期的跛脚可能,北京新权力机构的保守,台湾在两岸政治协商上能够拥有的筹码更少。

  两岸有识之士都认知到,这几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难得机遇期,胡 锦 涛已展现出极大的格局,愿意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问题,马政府必须要有一个认识,即“一个中国”是不可能回避的,与其“不表一中”,不如思考两岸如何“一中同表”,找到一个合理的两岸定位,抓紧时机,为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奠定基础,这才是有利于台湾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