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期搞乱中国的不是“群众运动”而是不受制约的权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3:47
此文原名是:环保社会运动中的公民教育
转自11月13日的《南方都市报》的AA31版(版块名:“个论”),“南都网”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也登了此文:
http://gcontent.nddaily.com/7/00/700fdb2ba62d4554/Blog/690/901c88.html审核员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行查验)


这些天,我对丢弃垃圾特别敏感。很惭愧地发现,虽然很早就受到环保运动影响,但是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做得相当粗疏。不但自己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而且当家中老人为了卖废品而分类时,还劝其不要为一点小钱而劳神费力。
    如今,我不仅决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而且在思维上也有所改变。举例说,以前劝小朋友不要剩饭或乱扔东西时,我只会背“锄禾日当午”,让他们知道“粒粒皆辛苦”;现在我还会告诉他们,地球已被垃圾围困,你扔的东西可能会变成毒气。
    我的小小进步得益于全国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动。连日来,该运动在苏州、广州、南京等地此起彼伏,参加运动的居民们恶补环保知识,并广为宣传,互相监督。在我居住的小区网络论坛上,就能看到关于家庭垃圾分类方法的热烈讨论。
    这只是自发的社会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一。任何真正的社会运动,都是公民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不仅包括垃圾分类这样的具体知识,还包括一般性的自我规范、人际沟通、社会互助等训练,更能增强社区活力和凝聚力,生长出本土荣誉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民间社团的活跃,有利于社会稳定。
    一旦涉及社会稳定考虑,有些官员会因此表示反对。在他们的观念中,社会死水一潭,什么都由政府说了算,才是稳定的形态。几十年来的历史教训,本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观念的错误,但是很多官员还是旧习难改,非要缘木求鱼,拼命从别的地方找原因,甚至不惜把身边的乱子怪罪到大洋彼岸。
    这当然不全怪官员愚笨,因为我们受的教育即是如此。对于历史教训的总结,我们不好说穿,就只能左右言它。比如反思“文革”灾难,不说权力泛滥兴妖作怪,而让“群众运动”或者说“政治运动”来背黑锅。经过这样的宣传,我们都认为,中国是被“运动”整惨了,比如“反右”、“大跃进”、“四清”、“文革”、“上山下乡”、“批林批孔”等,都贻害无穷。去年《瞭望》杂志还刊发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共开启不搞政治运动靠制度反腐的新路》,作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头戏。
    但是,高度浓缩的政治概念容易导致人们的简单化理解。人们所厌恶的“政治运动”,实质是执政者利用不受监控的权力资源发动群众,以运动代替、破坏日常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西方经典的社会理论中,社会运动正是日常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不需要辨识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不可能用这个理由去禁止或者开放它——— 谁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呢?如果存在这个权力,首先应该警惕的是权力本身而不是社会运动。
    梁启超在1920年写过一篇《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对社会运动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欧美政治,所以组织日新而基础坚实者,盖凡其政制皆经一度或数度极热烈之国民运动而来。……若多数人对少数人之普通选举运动,若无产阶级对有产阶级之种种社会主义运动;其借局部问题以发端者,若英国之谷稅运动,若美国之禁奴运动;其纯限于局部问题者,大之如各国之妇女参政运动,小之如美国之禁酒运动。”
    赵鼎新教授在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学研究。他认为,社会运动(含政治运动)并不必然与社会和谐相冲突,比如选举投票也是一种政治运动,行游抗议、舆论监督等行动都是社会政治运动。“‘和谐社会’不是说没有社会运动,而是加强社会运动的制度化能力,是一种动态的和谐,而不是压抑的和谐。”
    社会运动是公民教育的最好学校,而公民教育既包含了自身规范,也包含了对权力的配置和监督。因此,中国社会尤其要重视社会运动。如今,环保运动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权利自觉的标志,倘若政府也能够以为镜鉴,把它纳入制度化的应对框架,或许是一个与公民共同成长的机会。
【推荐理由】不管是官员还是民众,很多人一听社会运动就觉得要乱。其实我们要警惕的是有人用公权力发动的破坏法制的运动,而不是民众自发的社会运动。此文原名是:环保社会运动中的公民教育
转自11月13日的《南方都市报》的AA31版(版块名:“个论”),“南都网”如下这个地址的页面也登了此文:
http://gcontent.nddaily.com/7/00/700fdb2ba62d4554/Blog/690/901c88.html审核员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行查验)


这些天,我对丢弃垃圾特别敏感。很惭愧地发现,虽然很早就受到环保运动影响,但是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做得相当粗疏。不但自己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而且当家中老人为了卖废品而分类时,还劝其不要为一点小钱而劳神费力。
    如今,我不仅决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而且在思维上也有所改变。举例说,以前劝小朋友不要剩饭或乱扔东西时,我只会背“锄禾日当午”,让他们知道“粒粒皆辛苦”;现在我还会告诉他们,地球已被垃圾围困,你扔的东西可能会变成毒气。
    我的小小进步得益于全国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动。连日来,该运动在苏州、广州、南京等地此起彼伏,参加运动的居民们恶补环保知识,并广为宣传,互相监督。在我居住的小区网络论坛上,就能看到关于家庭垃圾分类方法的热烈讨论。
    这只是自发的社会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一。任何真正的社会运动,都是公民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不仅包括垃圾分类这样的具体知识,还包括一般性的自我规范、人际沟通、社会互助等训练,更能增强社区活力和凝聚力,生长出本土荣誉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民间社团的活跃,有利于社会稳定。
    一旦涉及社会稳定考虑,有些官员会因此表示反对。在他们的观念中,社会死水一潭,什么都由政府说了算,才是稳定的形态。几十年来的历史教训,本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观念的错误,但是很多官员还是旧习难改,非要缘木求鱼,拼命从别的地方找原因,甚至不惜把身边的乱子怪罪到大洋彼岸。
    这当然不全怪官员愚笨,因为我们受的教育即是如此。对于历史教训的总结,我们不好说穿,就只能左右言它。比如反思“文革”灾难,不说权力泛滥兴妖作怪,而让“群众运动”或者说“政治运动”来背黑锅。经过这样的宣传,我们都认为,中国是被“运动”整惨了,比如“反右”、“大跃进”、“四清”、“文革”、“上山下乡”、“批林批孔”等,都贻害无穷。去年《瞭望》杂志还刊发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共开启不搞政治运动靠制度反腐的新路》,作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头戏。
    但是,高度浓缩的政治概念容易导致人们的简单化理解。人们所厌恶的“政治运动”,实质是执政者利用不受监控的权力资源发动群众,以运动代替、破坏日常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西方经典的社会理论中,社会运动正是日常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不需要辨识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不可能用这个理由去禁止或者开放它——— 谁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呢?如果存在这个权力,首先应该警惕的是权力本身而不是社会运动。
    梁启超在1920年写过一篇《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对社会运动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欧美政治,所以组织日新而基础坚实者,盖凡其政制皆经一度或数度极热烈之国民运动而来。……若多数人对少数人之普通选举运动,若无产阶级对有产阶级之种种社会主义运动;其借局部问题以发端者,若英国之谷稅运动,若美国之禁奴运动;其纯限于局部问题者,大之如各国之妇女参政运动,小之如美国之禁酒运动。”
    赵鼎新教授在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学研究。他认为,社会运动(含政治运动)并不必然与社会和谐相冲突,比如选举投票也是一种政治运动,行游抗议、舆论监督等行动都是社会政治运动。“‘和谐社会’不是说没有社会运动,而是加强社会运动的制度化能力,是一种动态的和谐,而不是压抑的和谐。”
    社会运动是公民教育的最好学校,而公民教育既包含了自身规范,也包含了对权力的配置和监督。因此,中国社会尤其要重视社会运动。如今,环保运动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权利自觉的标志,倘若政府也能够以为镜鉴,把它纳入制度化的应对框架,或许是一个与公民共同成长的机会。
【推荐理由】不管是官员还是民众,很多人一听社会运动就觉得要乱。其实我们要警惕的是有人用公权力发动的破坏法制的运动,而不是民众自发的社会运动。
法治国家入宪也不过是99年的事情
好华丽的一句话“其实我们要警惕的是有人用公权力发动的破坏法制的运动,而不是民众自发的社会运动。”

我想知道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公权力与私权力有什么样的不同?

法治针对的是公权力还是私权力还是平等的对待公、私权力?

整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呐!
老民历教主玩马甲海战术呀
哇靠,还好没吃早饭,又见南都
TMD,楼主别老恶心人成不?
原来是老民历教主
:D  一看ID就知道是啥货色,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跟个圣女似的  ,来拯救我等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