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贴:前苏联空空导弹源流系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8:29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三角旗”设计局是前苏联/俄罗斯唯一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就像我国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一样。这种现象在前苏联军工界,是比较罕见的,在同一个领域,前苏联一般都会设置至少2个研发单位,形成竞争。但是,在早期,前苏联空空导弹的研发单位可是远远不止一个,它们之间的起承转合也相当复杂,“三角旗”设计局变成独苗,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

话说在莫斯科郊外的环状地带,分布着大量由科研、军工、军队占有的专业性卫星城镇,大家比较熟悉有空军城图西诺、高能物理城杜布纳、宇航城列乌托夫等,其中有一个城市,名叫希姆季,位于莫斯科西边,是1941年冬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进的最远点,当然这个城市最大的亮点是城里有前苏联航天之父科罗廖夫同志创建的“能源”设计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前苏联空空导弹的源头,也在这个城市。

1948年,位于希姆季的航空工业293工厂设计局的负责人马图斯 比斯诺瓦特获得了一项任务:研制SNAR-250型“制导航空火箭弹”,也就是前苏联空空导弹的鼻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石器时代的空空导弹的性能可太“雷人”了:283千克重的大家伙,最大射程仅仅为5千米。从SNAR-250开始,前苏联空空导弹的2个特点就明显的表露出来:一个是可配多种导引头,别小看这老古董,人家配用了半主动雷达、红外和很少用在空空导弹上的电视制导三种形式的导引头呢。另一个特点就是,前苏联的空空导弹,不是孤立的,而是常常与载机、雷达共同构成一个大系统来设计,熟悉了美国式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思路的我们,往往对此很不熟悉,但是前苏联的武器系统就是这么规划的:譬如防空导弹,全系统是一个名字、导弹又是一个名字,而且是不同的单位设计;在SSBN方面,搞“一弹配一艇”,实际上是一弹一发射装置一艇,譬如941潜艇-D19发射装置-R39导弹就是三位一体,拆开之后毫无意义,既不能插进别的系统,外面的分系统也插不进来,这种思路符合前苏联的国情和战略,但显然是不先进、不优越的。言归正传,这SNAR-250就是为了前苏联第一批有雷达的战斗机:拉200和米格I320设计的。
SNAR-250作为前苏联第一种空空导弹,研发自然不会轻松,从1948年到1953年还没有完成,但是研发单位却出了变故:在集中一切力量完成S-25防空导弹的大背景下,比斯诺瓦特的设计局竟然解散了,自己也被赶到莫斯科航空学院教书,而293工厂被用来建设格鲁申的第2试验设计局,也就是后来“火炬”设计局,专门给“金刚石”设计局的防空系统研发导弹。
有趣的是,前苏联第一种实用型空空导弹,却偏偏是这占了比斯诺瓦特的窝的防空导弹生产单位搞出来的,那就是K-5,西方代号:AA-1“碱”。 K-5导弹被整合进了su-9-51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苏-9截击机、K-5导弹、RP-9雷达、沃兹达克-1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组成的。这种导弹也被空军的战斗机使用,主要是装备了蓝宝石-21雷达的米格21、绿宝石-2U雷达的米格17、米格19。(空军不像防空军的系统那么严整和庞大,要灵活的多)。
第2试验设计局又研发了K-5的增程型:K-6,然后就全身心投入防空导弹的研制,离开了空空导弹的领域。
1954年底,比斯诺瓦特重出江湖,在图希诺城原隶属设计直升机的卡莫夫设计局的82工厂里建立第4试验设计局,开始设计空空导弹;同时,原来在苏霍伊设计局旗下,生产机载武器的由伊万 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三角旗”设计局的前身)也介入了这一行,开始了“双雄会”时代。
第134试验设计局的第一个作品是K-7,研发于1956年开始,是在K-5的基础上进行的,有4个型号。但是这种导弹没有装备,因为比斯诺瓦特的K-8比它更好,得到了大量装备,这就是北约所指的AA-3“阿纳布”,广泛装备了防空军的各种截击机,如苏-11、苏-15、雅克-28P等,南朝鲜人一定很恨这种导弹。.
50年代末,前苏联空空导弹的研发出现了一窝蜂现象,各大飞机设计局也开始为自己的飞机设计导弹:米格设计局为自家的E-152搞出了K-9,还拿到了一个北约代号:AA-4“锥子”;拉沃奇金为拉-250研制了K-15,苏霍伊为P-37研制了PR-38,上述导弹都没有大规模装备。
1959年,比斯诺瓦特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图-128“提琴手”研制了K-80导弹,这个导弹是tu128-s-4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由“提琴手”战斗机、“旋风”雷达和K80导弹构成)。北约给它的代号是AA-5“灰”。
这个时候,134设计局在干什么呢?在发掘金矿。
1958年9月,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空战中,一枚完整的AIM-9B导弹被中国获得,并火速运到了前苏联,由134设计局负责分解研究。这枚导弹对前苏联空空导弹研制的影响,与二战中B-29迫降在海参崴给前苏联航空界造成的影响可以相提并论。它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三角旗设计局的负责人索科洛夫斯基在访谈中称:对我们来说,响尾蛇导弹是一所导弹设计大学。
在134设计局的努力下,AIM-9B的仿制品:K-13在1960年就开始大规模生产,共有多达12个改型,出口到很多国家,是前苏联产量最大的空空导弹,这就是著名的AA-2“环礁”。
134设计局同时还在进行着3M9防空导弹的研制,而正是这个导弹研发的不顺利,导致了创始人托罗波夫在1961年8月的去职:他去了8年前的比斯诺瓦特去的地方:莫斯科航空学院,做教书匠。此后的134局是在安德烈 利亚平的领导下。
60年代后期,134设计局名为“三角旗”设计局,比斯诺瓦特的第4局改名为“闪电”设计局(注意,前苏联航天部门也有一个“闪电”设计局),此时前苏联的空空导弹进入了中远程时代。
在这个阶段,“闪电”设计局为米格25高速截击机研制了K-40远程空空导弹(AA-6“毒辣”),而“三角旗”设计局则为米格23战斗机研发了一种中程导弹K-23(AA-7“尖顶”)。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在越南战场,前苏联又得到一枚完整的AIM-7M,三角旗设计局进行了仿制,代号为K-25,但没有大量装备。
进入70年代,前苏联在导弹小型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闪电局研发的世界上最小最轻的空空导弹K-60在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这就是著名的AA-8“蚜虫”。同期,三角旗设计局的目光却放在了远程导弹上,为米格31-33拦截系统研制了K-33导弹(AA-9“阿莫斯”),这个系统由米格31截击机、“盾牌”雷达和K-33导弹组成。
从1976年开始,闪电设计局开始将精力放到“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研发上来,这种看似巨大的转变,在前苏联军工界是很正常的。1977年,比斯诺瓦特逝世,设计局由杰缅基耶夫掌管,1981年12月正式解散。该局的绝唱就是世界上第一种四代近距格斗导弹,在10多年时间里都领先与西方的K-73导弹(AA-11“弓箭手”),它是在击败了三角旗设计局的K-14后正式装备的,1985年大规模生产,而西方可以克制它的近距格斗导弹普遍到21世纪才服役,譬如AIM-9X,2003年底才服役。
闪电设计局解散后,空空导弹研发人员大多转到三角旗设计局,至此,三角旗设计局在前苏联空空导弹领域,实现了一统天下。
此后,三角旗设计局拿出了2款中程导弹:K27与K77,就是西方的AA-10和AA-12,还有那个射程达到400公里的K37。
有资料表明,1978年,三角旗设计局也设计过战斗机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就像美国的ASM-135一样。
苏联解体后,三角旗设计局垄断的局面似乎被打开一个小口,以研制白蛉、俱乐部出名的“革新家”设计局推出了一款超远程空空导弹:KS-172,意在与K37竞争。但是10多年以后,两者均无人问津。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三角旗”设计局是前苏联/俄罗斯唯一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就像我国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一样。这种现象在前苏联军工界,是比较罕见的,在同一个领域,前苏联一般都会设置至少2个研发单位,形成竞争。但是,在早期,前苏联空空导弹的研发单位可是远远不止一个,它们之间的起承转合也相当复杂,“三角旗”设计局变成独苗,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

话说在莫斯科郊外的环状地带,分布着大量由科研、军工、军队占有的专业性卫星城镇,大家比较熟悉有空军城图西诺、高能物理城杜布纳、宇航城列乌托夫等,其中有一个城市,名叫希姆季,位于莫斯科西边,是1941年冬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进的最远点,当然这个城市最大的亮点是城里有前苏联航天之父科罗廖夫同志创建的“能源”设计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前苏联空空导弹的源头,也在这个城市。

1948年,位于希姆季的航空工业293工厂设计局的负责人马图斯 比斯诺瓦特获得了一项任务:研制SNAR-250型“制导航空火箭弹”,也就是前苏联空空导弹的鼻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石器时代的空空导弹的性能可太“雷人”了:283千克重的大家伙,最大射程仅仅为5千米。从SNAR-250开始,前苏联空空导弹的2个特点就明显的表露出来:一个是可配多种导引头,别小看这老古董,人家配用了半主动雷达、红外和很少用在空空导弹上的电视制导三种形式的导引头呢。另一个特点就是,前苏联的空空导弹,不是孤立的,而是常常与载机、雷达共同构成一个大系统来设计,熟悉了美国式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思路的我们,往往对此很不熟悉,但是前苏联的武器系统就是这么规划的:譬如防空导弹,全系统是一个名字、导弹又是一个名字,而且是不同的单位设计;在SSBN方面,搞“一弹配一艇”,实际上是一弹一发射装置一艇,譬如941潜艇-D19发射装置-R39导弹就是三位一体,拆开之后毫无意义,既不能插进别的系统,外面的分系统也插不进来,这种思路符合前苏联的国情和战略,但显然是不先进、不优越的。言归正传,这SNAR-250就是为了前苏联第一批有雷达的战斗机:拉200和米格I320设计的。
SNAR-250作为前苏联第一种空空导弹,研发自然不会轻松,从1948年到1953年还没有完成,但是研发单位却出了变故:在集中一切力量完成S-25防空导弹的大背景下,比斯诺瓦特的设计局竟然解散了,自己也被赶到莫斯科航空学院教书,而293工厂被用来建设格鲁申的第2试验设计局,也就是后来“火炬”设计局,专门给“金刚石”设计局的防空系统研发导弹。
有趣的是,前苏联第一种实用型空空导弹,却偏偏是这占了比斯诺瓦特的窝的防空导弹生产单位搞出来的,那就是K-5,西方代号:AA-1“碱”。 K-5导弹被整合进了su-9-51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苏-9截击机、K-5导弹、RP-9雷达、沃兹达克-1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组成的。这种导弹也被空军的战斗机使用,主要是装备了蓝宝石-21雷达的米格21、绿宝石-2U雷达的米格17、米格19。(空军不像防空军的系统那么严整和庞大,要灵活的多)。
第2试验设计局又研发了K-5的增程型:K-6,然后就全身心投入防空导弹的研制,离开了空空导弹的领域。
1954年底,比斯诺瓦特重出江湖,在图希诺城原隶属设计直升机的卡莫夫设计局的82工厂里建立第4试验设计局,开始设计空空导弹;同时,原来在苏霍伊设计局旗下,生产机载武器的由伊万 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三角旗”设计局的前身)也介入了这一行,开始了“双雄会”时代。
第134试验设计局的第一个作品是K-7,研发于1956年开始,是在K-5的基础上进行的,有4个型号。但是这种导弹没有装备,因为比斯诺瓦特的K-8比它更好,得到了大量装备,这就是北约所指的AA-3“阿纳布”,广泛装备了防空军的各种截击机,如苏-11、苏-15、雅克-28P等,南朝鲜人一定很恨这种导弹。.
50年代末,前苏联空空导弹的研发出现了一窝蜂现象,各大飞机设计局也开始为自己的飞机设计导弹:米格设计局为自家的E-152搞出了K-9,还拿到了一个北约代号:AA-4“锥子”;拉沃奇金为拉-250研制了K-15,苏霍伊为P-37研制了PR-38,上述导弹都没有大规模装备。
1959年,比斯诺瓦特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图-128“提琴手”研制了K-80导弹,这个导弹是tu128-s-4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由“提琴手”战斗机、“旋风”雷达和K80导弹构成)。北约给它的代号是AA-5“灰”。
这个时候,134设计局在干什么呢?在发掘金矿。
1958年9月,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空战中,一枚完整的AIM-9B导弹被中国获得,并火速运到了前苏联,由134设计局负责分解研究。这枚导弹对前苏联空空导弹研制的影响,与二战中B-29迫降在海参崴给前苏联航空界造成的影响可以相提并论。它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三角旗设计局的负责人索科洛夫斯基在访谈中称:对我们来说,响尾蛇导弹是一所导弹设计大学。
在134设计局的努力下,AIM-9B的仿制品:K-13在1960年就开始大规模生产,共有多达12个改型,出口到很多国家,是前苏联产量最大的空空导弹,这就是著名的AA-2“环礁”。
134设计局同时还在进行着3M9防空导弹的研制,而正是这个导弹研发的不顺利,导致了创始人托罗波夫在1961年8月的去职:他去了8年前的比斯诺瓦特去的地方:莫斯科航空学院,做教书匠。此后的134局是在安德烈 利亚平的领导下。
60年代后期,134设计局名为“三角旗”设计局,比斯诺瓦特的第4局改名为“闪电”设计局(注意,前苏联航天部门也有一个“闪电”设计局),此时前苏联的空空导弹进入了中远程时代。
在这个阶段,“闪电”设计局为米格25高速截击机研制了K-40远程空空导弹(AA-6“毒辣”),而“三角旗”设计局则为米格23战斗机研发了一种中程导弹K-23(AA-7“尖顶”)。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在越南战场,前苏联又得到一枚完整的AIM-7M,三角旗设计局进行了仿制,代号为K-25,但没有大量装备。
进入70年代,前苏联在导弹小型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闪电局研发的世界上最小最轻的空空导弹K-60在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这就是著名的AA-8“蚜虫”。同期,三角旗设计局的目光却放在了远程导弹上,为米格31-33拦截系统研制了K-33导弹(AA-9“阿莫斯”),这个系统由米格31截击机、“盾牌”雷达和K-33导弹组成。
从1976年开始,闪电设计局开始将精力放到“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研发上来,这种看似巨大的转变,在前苏联军工界是很正常的。1977年,比斯诺瓦特逝世,设计局由杰缅基耶夫掌管,1981年12月正式解散。该局的绝唱就是世界上第一种四代近距格斗导弹,在10多年时间里都领先与西方的K-73导弹(AA-11“弓箭手”),它是在击败了三角旗设计局的K-14后正式装备的,1985年大规模生产,而西方可以克制它的近距格斗导弹普遍到21世纪才服役,譬如AIM-9X,2003年底才服役。
闪电设计局解散后,空空导弹研发人员大多转到三角旗设计局,至此,三角旗设计局在前苏联空空导弹领域,实现了一统天下。
此后,三角旗设计局拿出了2款中程导弹:K27与K77,就是西方的AA-10和AA-12,还有那个射程达到400公里的K37。
有资料表明,1978年,三角旗设计局也设计过战斗机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就像美国的ASM-135一样。
苏联解体后,三角旗设计局垄断的局面似乎被打开一个小口,以研制白蛉、俱乐部出名的“革新家”设计局推出了一款超远程空空导弹:KS-172,意在与K37竞争。但是10多年以后,两者均无人问津。
比较翔实.........支持。
现在整个空版进入“劲舞狂嗨”状态,考古的东西自然无人问津啦。
中国的空空导弹,不止洛阳一家
以前可能是吧,现在应该只有洛阳的一家了。
优胜劣汰,有竞争才有更优秀的产品
还是不只一家
好象最大的空空导弹是AA-5"灰"吧,TU-128和GI25带的吧
n0727-03bg.jpg
现在论坛上尽是四代机架空讨论之类空洞无趣的东西
T-54坦克 发表于 2009-11-19 22:21

Tu-128算是登顶了.........接下来给MIG-31接的班.......现在是Su-34(最大起飞重量?)
1.JPG有兴趣考的话,建议以此为参考书
AA-6论个头和重量绝对是重型导弹,但是射程只是中型的......
哪位大大给科普一下这个吧...
IMG_4343.jpg
IMG_4344.jpg

表格摘自96年某期兵器知识,其中AA-9的射程明显是错误的......

现在空版气氛不太好,希望各位大大把此帖发展成又一科普贴......{:3_94:}
AA-6比AA-5大啊,我弄错了............

AA-6的射程也不短啊.
毛子的编号体系很复杂,我用的都是工厂编号,那个表比较混乱,基本型和衍生型混为一谈。

毛子的东西都偏大偏重低效,譬如S300的第一代导弹5V55,1600千克重的东西,最大射程只有47公里。
回复 14# G6-52L

所以,大大给科普一下AA-6吧。从任务要求、设计思路、结构特点再到工程实现最后是技术参数......

另外有没有米格-25带AA-6的战例呢?
这样的帖子才是正道
留个爪,明天慢慢看
回复 16# ccsosnfs

是啊...最近空版的气氛实在太浮躁...空对空+口水战+NC帖......希望各位老大多帖些科普贴,借以扭转空版的气氛........{:3_94:}
好帖子 如果多配图就完美了
G6-52L 发表于 2009-11-19 22:06

空空导弹最初是兵器工业的蛋糕,被航空工业抢了,但兵器工业目前还没有见到有放手的迹象:D
上海8院好像也有空空蛋
越南战场哪来AIM-7M莫非穿越?
蕉太狼 发表于 2009-11-19 22:55

1961年的蛋,不要指望他能好到哪去,后来有了R-4MR/R-4MT就好多了
KS-172都写成KH?

PL-1的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是331,所以有人拿着这个资历来骂洛阳。{:jian:}
多点图就好嘛,图太少太少
5V55家族里射程47公里的只有5V55、5V55.2T、5V55K,射程主要限制应该还是指令制导的瓶颈,5V55KD、5V55PM、5V55V、5V55RD、5V55U、5V55S、5V55RUD、5V55RM等型号除了火箭发动机有所改进以外,制导方式的进步使得射程达到75-90公里。

另外,早期的5V55重量也没有1600公斤。
1968年哪里来的7M?肯定是弄错了。
还有一大堆换头的型号没有列出呢,各种衍生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详细描述这些古老的冷门兵器,还是要等真正的高手来。
感叹一下,毛子的空空导弹,到了AA-12就算终止了,快20年没有动静了,其他国家可没有睡觉,毛子已经被越抛越远。
狂吃版真是有料的
r40的弹头真是BT啊
等待大柚子进来用180工程炫耀。{:jian:}
AA6好像是目前为止,最重的空空导弹了
苏联空空导弹线图苏联空空导弹线图.gif
lins1919 发表于 2009-11-20 18:39

这个翔实............收藏了...........



有没有老大把改进版的都总结一下呢
谁要是能介绍下德国在二战开发的空空导弹和空间导弹就好了,还是第三帝国牛X
还是WH说的好,还是各自整个系统分析的好


一旦把一个单一零件剥离整体系统来说事,就什么都不是了   上世纪军刊界就转干这的
顶!!!!
顶。收藏之
erwinhans 发表于 2009-11-20 12:40 1.JPG放狗也放敬业一点嘛;P
lins1919 发表于 2009-11-20 18:39

右边第2个型号应该是AA-9 Amos


我就知道,我特意写的最后一段话,会把楼上的给钓出来,我的目的果然达到了,看来我的钓鱼技术比上海的城管还厉害呀。:D

你倒是说说,
1、自从AA-12(雅称“阿姆拉姆斯基”)自90年代问世,毛子还推出过什么实用的新型空空导弹?
2、中国的空空导弹当时很落后,为什么不引进神奇的AA-12?(空空导弹连战略武器的边都挨不着,不存在毛子不卖的问题。)(我估摸着,是配套苏27的AA-10让tg恶心了)

对了,你老是说我引用中央台、新华社的消息来贬毛子,不够权威不够真实,我也不准备跟你扯“情报三分收集、七分整理”、“九成情报来自公开消息”这样的情报学铁律,就跟你谈谈前几个月我们讨论当前毛子白杨-M装备数量的帖子吧。
我的估计是固定式白杨-M不会超过60枚,理由是如果超过,就可以在第60导弹师里编第6个团了,而根据毛子的惯例,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譬如第5个团编成时就这么干过,但是你不相信,还拿一些陈词滥调嘲笑我。
现在,打脸的消息来了,是新华社的
新华网11月18日报道
据俄媒体报道,施瓦琴科当天在莫斯科召开的战略火箭兵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俄战略火箭兵第二个装备机动型“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团将于年底前完成换装工作并进入战斗值班,该导弹团隶属俄伊万诺沃州捷伊科沃导弹师。
施瓦琴科说,俄战略火箭兵第六个装配有井基“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团也将于明年进入战斗值班,该导弹团隶属俄萨拉托夫州塔季谢沃导弹师。此外,为保持战略火箭兵的战斗力,俄军计划延长现役的数种洲际弹道导弹的服役期,其中包括RS-18、RS-12M及RS-20V等洲际弹道导弹。

我就知道,我特意写的最后一段话,会把楼上的给钓出来,我的目的果然达到了,看来我的钓鱼技术比上海的城管还厉害呀。:D

你倒是说说,
1、自从AA-12(雅称“阿姆拉姆斯基”)自90年代问世,毛子还推出过什么实用的新型空空导弹?
2、中国的空空导弹当时很落后,为什么不引进神奇的AA-12?(空空导弹连战略武器的边都挨不着,不存在毛子不卖的问题。)(我估摸着,是配套苏27的AA-10让tg恶心了)

对了,你老是说我引用中央台、新华社的消息来贬毛子,不够权威不够真实,我也不准备跟你扯“情报三分收集、七分整理”、“九成情报来自公开消息”这样的情报学铁律,就跟你谈谈前几个月我们讨论当前毛子白杨-M装备数量的帖子吧。
我的估计是固定式白杨-M不会超过60枚,理由是如果超过,就可以在第60导弹师里编第6个团了,而根据毛子的惯例,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宣传,譬如第5个团编成时就这么干过,但是你不相信,还拿一些陈词滥调嘲笑我。
现在,打脸的消息来了,是新华社的
新华网11月18日报道
据俄媒体报道,施瓦琴科当天在莫斯科召开的战略火箭兵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说,俄战略火箭兵第二个装备机动型“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团将于年底前完成换装工作并进入战斗值班,该导弹团隶属俄伊万诺沃州捷伊科沃导弹师。
施瓦琴科说,俄战略火箭兵第六个装配有井基“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团也将于明年进入战斗值班,该导弹团隶属俄萨拉托夫州塔季谢沃导弹师。此外,为保持战略火箭兵的战斗力,俄军计划延长现役的数种洲际弹道导弹的服役期,其中包括RS-18、RS-12M及RS-20V等洲际弹道导弹。
G6-52L 发表于 2009-11-23 10:46


    我国空军早就引进了R-77了,不过很少出现在媒体上而已,但是还是不难找到带R-77的中国空军苏-27、歼-11的照片的。
以前曾经看过SU15-98截击系统,这个98指的是哪一种导弹,有没有老大给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