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凤凰 享受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4:31
抵达古城凤凰的时候,天刚刚破晓,还飘着蒙蒙的细雨,蜿蜿蜒蜒的云山雾霭中,沱江像一条碧绿的丝带。拖着行李,漫步在老城的青石板路上,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像一面面铜镜,反着清凉的光,映着古城婀娜的影子。  

  江的南边是古城,江北是一些新修的客栈,比较安静,而且可以看到整个古城的风光,是住宿不错的选择。我们先选了江北的客栈,住了两天再转战江南。  

  从江北的客栈望出  

  

  

  湿漉漉的清晨,刚刚从睡梦中醒转的古城,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仿佛走出了当年的光景。  

  

抵达古城凤凰的时候,天刚刚破晓,还飘着蒙蒙的细雨,蜿蜿蜒蜒的云山雾霭中,沱江像一条碧绿的丝带。拖着行李,漫步在老城的青石板路上,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像一面面铜镜,反着清凉的光,映着古城婀娜的影子。  

  江的南边是古城,江北是一些新修的客栈,比较安静,而且可以看到整个古城的风光,是住宿不错的选择。我们先选了江北的客栈,住了两天再转战江南。  

  从江北的客栈望出  

  

  

  湿漉漉的清晨,刚刚从睡梦中醒转的古城,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仿佛走出了当年的光景。  

  

清晨,收垃圾的大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活鲜活得仿佛是一幅画。  

  

  

  我们选择了唯一一个没有名字的客栈,只因为它鲜艳的木板外表,姑且叫它为小木楼吧,木楼下种着翠绿的兰,少女般在微风种招展。  

  
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手绘的地图漫无目的地晃荡,一路寻找好吃的。老街上的小吃店里炊烟袅袅升起,热腾腾的米粉传来肉酱的香气;孩子们准备上学了,在老城的青石路板上跑来跑去;江面上的雾还没有散去,吊脚楼像是雾气中婀娜走出的少女,带着些许的羞涩。忽然,一声声的“碗儿羔——”从街头响到巷尾,一个挑着担子的男子,笑吟吟地走了过来,担子里糯米制的碗儿糕好吃又便宜,想起来就口水直流。苗族老阿妈腌制的酸死人的酸萝卜、酸豆角,土家妇人辣死人的“麻辣炸”:炸糍粑、炸糯米辣、炸小鱼螃蟹,传统的小吃灯盏窝、凉粉、社饭,所有的小吃都让人馋涎欲滴。到了凤凰,不能不吃的就是酸菜鱼和血粑鸭,老城里据说是“翠翠楼”的好吃,一看到翠翠楼,脚就像被粘住似的走不动了,后来才发现,叫翠翠楼的不止一家,至于哪家是正宗的翠翠楼,就不得而知了。  

  香脆脆的炸蟹串  

  

  

  做牛肉饼的老伯  

  

  

  香喷喷的糯米竹筒香饭  

  
这个老伯在做的忘记了是什么,肚子太饱,没来得及吃  

  

  

  实在是太馋嘴了,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个吃。可是真正好吃的酸菜鱼和血粑鸭,反倒因为太急着下嘴忘记了拍。  

  小巷深处的松糕铺  

  

  

  闻着臭吃着香,和婚姻一样,是不是喜欢只有自己知道  

  
飘着细雨的清晨,一对情侣刚刚走出客栈,希望今后所有的路途都能这样肩并肩的走过。  

  

  

  她在沉思,他也在沉思?  

  

  

  正在绣荷包的苗家婆婆,看见镜头露出了羞涩的笑,随即低下头去,似乎可以从那笑容里看出她年轻时的光景。  

  
江北岸的歇脚地,古城里有很多这样特色的小店,让人流连忘返。  

  

  

  沿着江的北岸一路走着,飘渺的山岚薄雾,轻舟横摆,远处的吊脚楼在蒙蒙细雨中像害羞的姑娘,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雨渐渐停了,鹅先露出了笑脸。  

  
这是属于它们的快乐  

  

  

  

  

  如果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小城是安静且孤独的,那么现在的凤凰则充满了生机,各式各样的酒吧咖啡厅店铺将小城点缀得有了新嫁娘的感觉。  

  火柴天堂有各式各样的火柴,10元一排,集火花的人要开心了。现在已经很少人用火柴了,但是火花燃亮的那个瞬间,我们还是会感动。  

  
这应该是最好的招牌了吧。  

  
守望者酒吧外的打油诗,真不愧是文人的故乡。  

  

  

  一杯精心烹制的咖啡,一本心爱的画册,一曲心动的音乐,或者仅仅是发呆,多么醉人的一个下午。  

  

  

  思路有点乱,大家姑且随着我走到哪儿就看到哪儿吧。  

  隔江望去的古城云山雾霭  

  
 江边有很多专心致志写生的学生,  

  

  

  有洗衣的老人,这样冰冷的水让人看得心疼。  

  

  

  有到处拍照的游客,  

  
还有卖花的老人。  

  


两岸农家的菜地。没有喧嚣的游客,一江碧水静静地流着,这才是真正的凤凰,真正的生活。看着坐在身边的那个人,心里涌出淡淡的快乐。  

  

  

  下了船,沿着江边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无疑中看到了这块碑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国画大师黄永玉为了表达对表叔沈丛文先生的尊敬而留下的墨迹,它静静地矗立在听涛山上,丝毫不见显眼,碑文也不甚清楚了,然而,这无疑是对先生最中肯的评价:他以一个士兵的身份离开故乡,辗转于湘西各地;以一介文学大师的称号立足于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以一个文物研究专家的称呼结束了他灿烂而平淡的一生,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古老而朴素的凤凰。我意识到先生的墓就在附近了,然而,真正寻到的那一刹那,还是不禁悲凉了起来,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土包,几株颓败干枯了的小树在风中乱舞,如若不是那块刻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的五彩碑石,谁又能曾料想这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最终的归宿?据说碑文是先生的爱人张兆和从先生的遗文《抽象的抒情》中选定的一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照他思索,真正读懂他心底淡淡的孤独悲哀?墓碑上,人们献上的花环在静静诉说,告诉我们这便是先生栖息的地方。空旷的听涛山上有微冷的风吹过,树叶摇动的沙沙声仿佛是在为先生唱一曲哀伤的歌。山下面是衣带般的沱江和颓废了的吊脚楼,还有不远处那日渐沧桑的城楼。整个画面都带着一股萧瑟的寒意,直把人整个思绪都搅得一片怀念的忧伤。  

  
 先生的墓碑。  

  

  

  下了山,坐人力车回到古城。车夫人很善谈,因为是淡季,游客不多,还带着我们在雨地里走了大半个城,告诉我们哪家的姜糖好,哪家的酒正宗,哪家的银号决不欺骗人。以后的一周里,每次无意中碰到我们,他都会说:啊?你们怎么还没走?  

  沈先生故居对面的酒坊,猕猴桃酒好喝得没话说。每次经过都要尝上两口。  

  

  

  古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制姜糖的人。  

  
每逢周末,城门洞里都汇集了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吉他架子鼓电贝司的,扯着嗓子喊:死了都要爱!那是属于年轻的冲动,直把人感染得沸腾起来。  

  

  

  白天,酒吧里的小女孩无所事事地绣着什么,那样悠然淡然的青春是我所羡慕的。  

  

  

  总是会见到这个卖花的婆婆,她的眼里是淡淡的忧伤。  

  
 百年历史的椅子,为了给它拍照还被店员说了一顿。  

  

  

  店里的包包都是这个男孩亲手做的,看到我手里的相机,他只是羞涩地笑,一针一针地缝着手中的牛皮,制一个包包也要几天的工夫。  

  
看着是不是很有食欲。  

  

  

  这是传说中的大使饭店,对于我这样爱吃的人,肯定是不会错过的了。可是说实话,这里的口味却不如传说中般好吃,反倒是南华门外不远处一家叫做“好运来”的小饭馆,里面的酸菜鱼一等一的好,价格又公道,只要28元。据老板娘说,酸菜是用米沤出来的哦。  

  

  

  庭院深深深几许,里面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围炉闲话,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吧。  

  

  

  这个东西,你有多久没有见到过了?这是属于我童年的快乐,那细碎的如爆米花般的快乐。  

  

  

  夜的虹桥,别有一番况味,而夜的凤凰,才是一天真正的开始。桥的两边,到处都是酒吧,带上了些秦淮河活色生香的感觉,直要喧嚣到深夜。  

  

  

  放一盏许愿灯,愿你岁岁年年平平安安。  

  

  

  虹桥上  

  

  

  晚上的篝火表演其实可看可不看,如果你还要去苗寨的话,不看也罢。当然,这本身会有助于你了解苗人的习俗。  

  
闻名遐迩的火烧鸡。  

  

  

  在北岸住了两天,终于禁不住南岸活色生香的诱惑,搬到了很好口碑的“青稞客栈”,和胖总朝夕相处了几天。别看胖总个头大,着实温顺,据说是只势力的狗,见到衣着不整的人才会叫个不停。一个女孩子偎在沙发上逗着胖总,仿佛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一问才知道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了,问她什么时候离开,答曰“不知道”,仿佛凤凰就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不用管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每天对着江水发呆,也是件多么快乐惬意的事情。  

  青稞客栈像个老朋友般温暖,推开红色的大门,拾级而上,透过镂空书架组成的隐蔽墙,一个温暖漂亮的小客厅便呈现在眼前,昏暗的桔色灯光,铺着传统手工刺绣布艺的沙发,摆着精致咖啡杯的小饭桌,书架上多是些很有情调的小品和摄影集,看得出主人精心营造的氛围。一只松狮蜷在沙发上,懒懒的,一动不动,胖总则友好地在你身边转来转去。  

  

  

  温馨的房间  

  
透过开满薰衣草的窗向外望。  

  

  

  是画框,还是窗口?  

  

  

  推开阳台的门,一缕阳光正洒在对面的小木屋上。向左看。  

  
向右看。  

  

  

  向下看,就是丁丁的酒吧--凤凰劫,入夜时在这里喝点小酒,吃点烤肉,天大的享受。  

  

  

  阳光让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仿佛撇清了一切的不快乐,不如意。人生短短的路途中有人相伴,本就是一缕清新的阳光。  

  阳光照在小店的门口。  

  
阳光照在小布鱼上。这样的小鱼,让人想到童年的小巷,小巷里奔跑的孩子以及路口卖焦糖的老人。  

  


阳光照在酒葫芦上,有没有喝一口的冲动?  

  

  

  阳光照在腌猪头上,连它都好像面露微笑。  

  
 阳光下的夺翠楼,据说是黄永玉的工作室,一年中总有一些时间他会在这里作画。  

  

  

  阳光之下,虹桥之上。  

  

  

  阳光下开始做饭的大婶。  

  
 阳光下画团扇的大叔。  

  

  

  顺着阳光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路过一个卖葫芦丝的小店,一个男孩子坐在店铺里,一动不动地吹着自己的葫芦丝,无论你怎样在他的铺里四处走动触摸或是给他拍照,他照样沉寂在自己的音乐里,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快乐。太阳渐渐出来了,转过一个弯,阳光正好落在一只巨大的草鞋上,无意间就看到了“草鞋王”,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主人是个很热心的大姐,不停给你讲解着草鞋的制作过程,面对相机也毫不腼腆,据说她已经被很多电视台采访过,见怪不怪了,她的草鞋舒服耐穿,拿在手上就有沉重厚实的感觉,据她说,她要用一年的时间编制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草鞋,我不知道那草鞋会有多大,但我期待能够在新闻上看见她的笑颜。  

  吹葫芦丝的男孩。  

  

  

  草鞋王的草鞋。  

  
草鞋王家的老奶奶。  

  

  

  编草鞋的阿姐。  

  
在阿姐那里买了几双草鞋,她告诉我们,附近有家小学,里面有座大成殿,可以进去看看,一般人是不会去的。告别了草鞋王,我们向小学进发,却在无意中走入了一个幼儿园的领地,这里的小朋友特别单纯活泼,争着抢着在镜头前摆pose。幼儿园里居然还有一栋逸夫楼呢。  

  小朋友们灿烂的笑脸。  

  

  

  可爱的小妹妹。  

  

  

  有点羞涩的小男孩。  

  

  

  期待。  

  
小朋友的眼睛是最最纯净的,像一汪清泉。  

  

  

  是的,这些照片就是这样隔着大铁门拍成的,而那些孩子,给了我一整天的快乐。  

  

  

  幼儿园旁边小街上的环保标牌,这算是隐性广告吗?  

  
补一张。这是俺的手。换上苗服,跟草鞋王学编草鞋,结果成了别人拍照的靶子。  

  

  

  顺着路继续寻找那所小学,这个阿婆的行头真是漂亮。  

  

  

  怎么样,很可爱吧?  

  

  终于找到了那所小学,在两排教室的中间,雄立着这样一座殿堂,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出处了,它就孤单地立在这里,印证着岁月的流逝,印证着曾经有过的无人知晓的历史。  

  
这算是图腾么?  

  

  

  精雕细琢的柱子漆已经斑驳了,仍可想见当年的辉煌。  

  

  

  简陋的教室。  

  
惬意 适合居住
 正赶上午餐时间,孩子们在校门口的小吃店买吃的。  

  

  

  孩子们几乎都是在外面三三两两的围着吃东西,很多人在吃方便面,面条拉得老长老长,再一口吸进去,发出很大的声音。:D  

  

  

  这个小胖子,打球打得特别认真。  

  
宿舍一角,大概所有的男生宿舍都是这么乱。  

  


学校表扬框前的两双鞋。  

  

  

  他从河南来,才来了一个多月,每天都举着糖葫芦架子在学校门口留恋,表情总是有点幽怨。他向我们喟叹生活的艰难。  

  
只有这个时候,他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凤凰的日子可以说是这一年里最惬意的日子,睡觉睡到自然醒,苗女的歌声非但不会扰到你的美梦,就连洗衣锤衣的声音都是那么的美妙,宛如一曲曲催眠曲。睡饱了,在老街里瞎溜达,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聊聊天,饿了就到处搜罗美食,累了,就在街边的咖啡厅里坐坐,看着沱江的水静静地流过,看着远处静静伫立着的虹桥。  

  然而,去过的人都知道,凤凰的美,集中在她的清晨,闹腾了一夜的酒吧已然睡去,喧嚣的游客还未从梦中醒来,沱江边已是洗衣的苗家女子,有着节奏的棒锤声不仅没有侵扰到你的睡梦,反似一曲摇篮曲,让人不愿意醒来;卖菜的大叔大婶用江水浸润着碧绿的菜叶;清洁阿伯已经驾着小船,打捞着江面上的垃圾;苗家婆婆穿戴整齐,在大街小巷里张罗整理着出售银饰的小箩筐,将所有的东西精心地排列组合好后,便坐在边上,仔细地绣起荷包和腰带,针脚细密,颜色鲜亮,远远望去,她们亮蓝色的土布苗服上各式各样的图案花团锦簇,跃跃欲出,映着正在认真织绣皱的纹丛生的面庞,别样动人。这是一个谋杀菲林的地方,拿起相机,随意按下都是一幅绝好的画面。苗家婆婆看到镜头,忽然间羞涩起来,低下头,不让你拍到她被岁月雕刻的容颜。  

  江边,写生的学生已经支起了画架,庄严安静地描摹着,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清晨,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繁忙。  

  

  

  江边洗菜的女孩。  

  
大婶们支好了货架。  

  

  

  晨光里静静伫立的虹桥。  

  

   

  卖花的老婆婆出发了,店铺也开门了。  

  
去买菜的老婆婆出门了。  

  

  

  一个男孩在河边静静地画着他的世界。。  

  
个男孩静静地想着他的心事。  

  

  

  很多人在这里写生,很多人拿着三角架不停地奔波于美丽之中。而这幅画,是我见到的写生里最美的一幅。男孩子长长的睫毛非常安静。  

  

  

  

  

  又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溜达,溜达是我在这里的唯一使命。相比景来说,我发现自己更喜欢拍人物和花花草草,遗憾的是只拿了一个广角镜头,大家将就看,全当是本流水帐,总有一些地方,是你遗漏了的。  

  拉板车的老人  

  
搓煤团的大伯。  

  

  

  走着走着,走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几个老人围坐在大门旁拉家常,很热情地欢迎我进去坐坐。老人的家很破败,但内中的家具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我不知道这些老人是否快乐,但能在这样的日子里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拉着家常,也算是一种幸福吧。老人告诉我她原来在工行上班,去过北京和南京,但是没有来过广东。  

  门里门外,她是否在盼望着什么  

  

  

  门里门外  

  
 老人简陋的家  

  

  

  家私里或许有着怎样的故事。  

  

  

  继续上路,居然来到了凤凰第一中学,溜进校园去,这一行,算是把所有的校园都转尽了。  

  
校园一角,应该是职工宿舍吧。  

  

  

  一进校门。  

  

  

  禁毒教育基地怎么设在了学校里面?  

  
草场上散步的祖孙俩。  

  

  

  看到这个,会不会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我们总是吊坐在上面,把腿甩得老高,肆无忌惮地笑着。  

  

  

  走出校园继续往山上走,不远处就看到了玉氏山房,这是黄永玉的大寨子,真的是很大,要是以前,算得上是地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