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台湾,中国会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45:3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114478.shtml

「沒有我他會死」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9.03 03:39 am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日前表示,不要怕中國大陸越來越大,重要的是如何發揮台灣優勢,做到「沒有我他會死」,與我們的看法不謀而合。不過他希望今後要做到,但我們認知台商早已做到,而且已是既成的事實了。   {:3_79:}

我們可以舉台商在大陸投資,利用兩岸優勢互補、相互結合、密不可分,「沒有我,他真的會死」的實例:

其一是根據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的資料,2008年台灣海內外生產的資訊硬體產值高達1,103億美元,其中許多產品產量高居世界第一、二位,國際間稱:「台灣是資訊硬體重鎮」;可是其最大生產地在中國大陸,台商在大陸生產1,013億美元,占海內外生產總值的92%。而中國大陸資訊硬體產值估計超過1,200億美元,在世界名列前茅,故被國際稱為「資訊硬體生產王國」;但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1,013億美元,也高占其生產總額的84%。因而台商在大陸生產的資訊硬體1,013億美元,在兩岸資訊硬體產業中,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已到密不可分的境地。

若沒有台商生產,則大陸本地非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NB),只有200多億美元,而台灣本身及在其他國家生產的更少,只有90億美元,兩岸產值均微不足道,誰還會重視?更談不上「資訊硬體生產王國」與「資訊硬體重鎮」了。此例充分顯現兩岸優勢互補,「合則兩利、分則皆輸」的局面。

其二是兩岸NB產業的發展。2001年全球NB生產2,500萬台,其中台灣生產1,400萬台,高占56%居世界第一位。而該年因網路泡沫破滅,全球經濟陷入衰退,NB的行銷跨國大企業,如戴爾、IBM、惠普等,都要求台灣NB代工廠降價,以低價推銷突破經濟的衰退。該時,NB生產已屬微利產業,不可能再削價。但在這些跨國大企業的壓力下,正好台灣開放NB赴大陸投資生產,於是台灣所有NB的生產線,先後都轉到大陸生產。由於兩岸的優勢互補,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符合跨國企業的降價要求;削價推銷的結果,在全球經濟衰退下,2002及2003年NB銷售量一枝獨秀,呈兩位數成長。

至2008年NB全球生產增至1.22億台,與2001年相比,七年間平均每年增加率高達25%;而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NB,高達1.12億台,每年增加率更高達35%。而這七年間全球生產NB增加9,700萬台,而台商在大陸生產則增加9,800萬台;顯然近七年全球NB市場的迅速擴大,全拜台商增產之賜。

全球NB市場近七年能如此迅速擴大,主要是台商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優勢互補成本大幅降低的貢獻。每台NB平均出廠價格,自2001年的860美元,2008年降到510美元,下降41%之巨。

該例2008年台商不但為大陸爭取了573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及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跨國企業貢獻了巨額銷售利潤,且為台灣帶動零組件及配件的出口,並創造三角貿易的服務收入,以及大量就業機會。同時由於大幅降價,使全球消費者享受到價廉物美的電腦,創造了「多贏」的局面。假如當年台商不將NB生產線移往大陸,全球NB不會有今天的盛景,不僅大陸不能成為NB的生產王國,其NB生產規模肯定小到無人理會,更是全盤皆輸的局面。

由以上實例,可以證實兩岸經貿合作,優勢互補,早已做到「沒有我他會死」的境地。而今新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簽署ECFA,不僅可以促進兩岸市場更深層的開放,也有助於台灣經貿進一步向大陸及國際延伸,完成全球布局,屆時台灣將成為高度國際化的台灣,又有何好怕的?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114478.shtml

「沒有我他會死」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9.03 03:39 am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日前表示,不要怕中國大陸越來越大,重要的是如何發揮台灣優勢,做到「沒有我他會死」,與我們的看法不謀而合。不過他希望今後要做到,但我們認知台商早已做到,而且已是既成的事實了。   {:3_79:}

我們可以舉台商在大陸投資,利用兩岸優勢互補、相互結合、密不可分,「沒有我,他真的會死」的實例:

其一是根據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的資料,2008年台灣海內外生產的資訊硬體產值高達1,103億美元,其中許多產品產量高居世界第一、二位,國際間稱:「台灣是資訊硬體重鎮」;可是其最大生產地在中國大陸,台商在大陸生產1,013億美元,占海內外生產總值的92%。而中國大陸資訊硬體產值估計超過1,200億美元,在世界名列前茅,故被國際稱為「資訊硬體生產王國」;但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1,013億美元,也高占其生產總額的84%。因而台商在大陸生產的資訊硬體1,013億美元,在兩岸資訊硬體產業中,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已到密不可分的境地。

若沒有台商生產,則大陸本地非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NB),只有200多億美元,而台灣本身及在其他國家生產的更少,只有90億美元,兩岸產值均微不足道,誰還會重視?更談不上「資訊硬體生產王國」與「資訊硬體重鎮」了。此例充分顯現兩岸優勢互補,「合則兩利、分則皆輸」的局面。

其二是兩岸NB產業的發展。2001年全球NB生產2,500萬台,其中台灣生產1,400萬台,高占56%居世界第一位。而該年因網路泡沫破滅,全球經濟陷入衰退,NB的行銷跨國大企業,如戴爾、IBM、惠普等,都要求台灣NB代工廠降價,以低價推銷突破經濟的衰退。該時,NB生產已屬微利產業,不可能再削價。但在這些跨國大企業的壓力下,正好台灣開放NB赴大陸投資生產,於是台灣所有NB的生產線,先後都轉到大陸生產。由於兩岸的優勢互補,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符合跨國企業的降價要求;削價推銷的結果,在全球經濟衰退下,2002及2003年NB銷售量一枝獨秀,呈兩位數成長。

至2008年NB全球生產增至1.22億台,與2001年相比,七年間平均每年增加率高達25%;而其中台商在大陸生產的NB,高達1.12億台,每年增加率更高達35%。而這七年間全球生產NB增加9,700萬台,而台商在大陸生產則增加9,800萬台;顯然近七年全球NB市場的迅速擴大,全拜台商增產之賜。

全球NB市場近七年能如此迅速擴大,主要是台商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優勢互補成本大幅降低的貢獻。每台NB平均出廠價格,自2001年的860美元,2008年降到510美元,下降41%之巨。

該例2008年台商不但為大陸爭取了573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及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跨國企業貢獻了巨額銷售利潤,且為台灣帶動零組件及配件的出口,並創造三角貿易的服務收入,以及大量就業機會。同時由於大幅降價,使全球消費者享受到價廉物美的電腦,創造了「多贏」的局面。假如當年台商不將NB生產線移往大陸,全球NB不會有今天的盛景,不僅大陸不能成為NB的生產王國,其NB生產規模肯定小到無人理會,更是全盤皆輸的局面。

由以上實例,可以證實兩岸經貿合作,優勢互補,早已做到「沒有我他會死」的境地。而今新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簽署ECFA,不僅可以促進兩岸市場更深層的開放,也有助於台灣經貿進一步向大陸及國際延伸,完成全球布局,屆時台灣將成為高度國際化的台灣,又有何好怕的?
……

我承认我午饭都要吐了
失去TW,政治上没准会死,但没有TW,至少福建人民远比现在逍遥!
[:a13:]岛民的思维就是让人汗颜
没有中国 台湾也不会死
但是惹毛了中国
台湾的电子技术企业 也就是苟延残喘的货了
没有台湾,沿海地区遭受台风袭击的次数和危害将大大增加。
台湾岛早点搬吧{:3_88:}
不愧是岛民呀
{:3_86:}俺们湾湾早就被棒子附体了
你们怎么知道他不是土共的隐蔽战线工作者{:3_94:}
我说大明、大清为什么灭亡,原来是失去了WW 的过。明白了,谢谢楼猪提醒,为了不死俺们也一定不会失去台湾的,一定要解放台湾的,你等着这一天吧。
rkld 发表于 2009-9-4 23:38
是台湾岛民早点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