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笔下的另类帝国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2:43:14
文章提交者:南宫笑 加帖在 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一,奈保尔笔下的另类帝国主义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奈保尔。   人们早就认为奈保尔应获诺贝尔奖。据说从 1973年开始,他就在考虑名单上。但是西方学院左派强烈反对他的入选,称他是蔑视第三世界的“种族主义者”。今年奈保尔之得奖,恰在美国9•11恐怖袭 击之后,某些人难免要猜疑:是不是他对伊斯兰的不敬之词迎合了西方目前的政治潮流,学院左派终于挡不住了?
    瑞典文学院从来不公布评奖讨论过程,难免给“阴谋”论者留下发挥的空间。人云亦云是成不了大作家的,奈保尔对伊斯兰到底说了什么独特的话?对愿意思考的人,这才是真正有兴味之处。
     得奖后,国人谈论的多是奈保尔的小说。他有两部长篇,《比斯瓦斯先生之屋》和《大河湾》,被蓝灯书屋“当代文库”编辑列入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的名单。但世人争论最烈的,却是奈保尔访问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的两本游记:《在信仰者中间》和《何以置信》。这四个都是穆斯林国家,但 不属于创建了伊斯兰的阿拉伯民族,奈保尔称之为“改教民族”,并将这些国家的当前问题回溯到伊斯兰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以他自身的多重文化背景,文化角度当 是奈保尔的透视强点。
    我在图书馆已借不到这两本书。新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也已经脱销;旧书现在售价是原价两倍。幸好笔者今年1 月撰写关于阿富汗的《一小搅动四大的圣战》时,曾将《何以置信》(Beyond Belief)借出一阅,现在手头还有几段笔记和一些复印章节,可以作个简单介绍。
     奈保尔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最野蛮的一种帝国主义。论据之一,就是它企图抹煞改教民族的历史。奈保尔讲的是否有道理?塔利班的炸毁巴米扬大佛,为这一帝国主义行径提供了最新实例。
     奈保尔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最野蛮的一种帝国主义的论据之二,是它使穆斯林不愿与本国其他民族和平共处,甚至不愿与倾向不同的穆斯林和平共处。他讲的 是否有道理?只要看看地图就明白:目前世界上的绝大部分战争,发生在穆斯林与别的民族、或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中东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北非有苏丹政府与 南部黑人的内战;南欧有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南亚有克什米尔;中亚有阿富汗,乌兹别克和阿塞拜疆也有动乱;高加索地区有车臣……那位提出了“文明冲突论”的 亨廷顿讲得更尖锐:伊斯兰有著血色边界。当然,别的宗教也会抹煞改教民族的历史。但奈保尔说,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在那里的冲撞,已是遥远的过去,现在引人注 目的,是穆斯林国家。
    说到巴基斯坦,有一段印象很深,是拉合尔(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妓院区的一位有力人士陪奈保尔逛夜。他们在 店里吃饭拿东西都不给钱,店主脸上还都是很荣幸的表情。他的跟班说:他是一个“恐怖分子”。路上,有下属来迎接他们,跟班又说该下属是个“小恐怖分子”。 9•11之后,想起来更觉奇怪: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怎么“恐怖分子”居然成了权势者的尊称?
    奈保尔说:这是本土文化被摧毁之后的全民精神错乱。
    本土文化被摧毁到什么地步?中小学的历史课,只讲伊斯兰的传播史,似乎巴基斯坦人是阿拉伯人在印度次大陆的移民;几乎每个巴基斯坦家庭,都给自己找了个阿拉伯祖先,尽管按人种讲,他们跟印度是一样的。
     这不是说除伊斯兰之外,巴基斯坦没有别的势力。奈保尔记录了一个gc主义游击战士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阿富汗闹共产党的同时,巴基斯坦在八十年代 初也有过红色武装割据。巴基斯坦政府封锁消息,我国报纸也从未报导过这一运动。一群年轻学生,在英国读书时,视格瓦拉为楷模,去古巴割甘蔗,还读过林彪的 《人民战争胜利万岁》。遵照maozd的教导,以农村包围城市,他们选择了按巴基斯坦标准也要算贫穷落后的西部俾路支省作根据地。政府军队毫不留情地镇 压。俾路支人是游牧民族,军队用机枪和直升飞机成万成万地屠杀他们的牲畜,而一旦失去了牲畜,俾路支人即不知如何谋生。两年后,老乡们招架不住,不再支持 为他们许诺了美好生活的革命者。这些学生只能退入阿富汗,好在喀布尔是自己人掌权。原来巴基斯坦义无反顾地支持阿富汗圣战者,还有这么一段过节。
     说本土文化被摧毁,并不等于说巴基斯坦已经没有本土文化。只要民族还在,文化大概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在奈保尔看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封建土地关系,仍 然顽强地盘踞在巴基斯坦农村。这更不是说本土文化就是合理的,或至少有历史的美感。种姓和封建关系都是人压迫人的制度。奈保尔所到之处,见到地主家里都养 著成群的仆人——许多人按他们的种姓,在农村只能作仆人。饭前洗手时,有仆人端壶洒水;吃饭时仆人川流不息,送饭敬茶。别以为这些地主很富裕,他家里可能 只有一张桌子,还是破的,吃饭时由六、七个仆人扛进房间,饭后再扛到别处去放东西。人口太多了,一个穷地主也不得不养著这些低等种姓的仆人。仆人们几乎从 不吭声,走路也悄无声息,奈保尔称他们为“影身人”。那些租地的佃农,虽然不是仆人,见了地主同样毕恭毕敬,禀事前先弯腰摸摸地主的鞋子,以示尊重。
     不必美化本土文化。问题在于,当伊斯兰以帝国主义的态度对待本土文化时,缺乏教育的下层民众,倾向于把生活的苦难视作伊斯兰化不深不足的结果。伊斯兰确 实提供了一种信徒皆兄弟的理想,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以同一声音背诵同样的祷词,也很容易造成平等的幻象,对下层民众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是,没人知道如何 用古老的教条解决当代的政治、经济问题。看到教条似乎效用不彰时,民众又转向更古老也更简单的教条。如此恶性循环,就一步一步地退到了原教旨主义。
      《何以置信》里有个巴基斯坦农村教育的有趣例子。拉合尔的一位律师带奈保尔去自己的农村老家,一路上指给他看,这是学校,那是学校,其中还有一座是女子学 校。后来奈保尔走近了看,才发现那所女子学校靠公路一边有门有墙,两边也有墙,但没有屋顶也没有后墙。学校只是给过客在公路上望望的。这几所学校,一个教 师都没有。男教师不愿下农村;女教师更不来,怕被地主绑架。注意,这是在拉合尔郊区,灌溉渠道还能用,是巴基斯坦最好的农业区,并不是偏远山村或戈壁滩。
    奈保尔记录了一个原教旨主义者冉吉哈的故事。冉吉哈从小没读过书。结婚不久,一个伯父死了,只留下26岁的女儿,是他们家族的第一个 女大学生。另一个伯父,想霸占她的家产,强迫她嫁给自己8岁的儿子。女的不干,与冉吉哈的哥哥私奔了。这位伯父是有权势的人,要把冉吉哈的兄弟们都杀了泄 愤。兄弟们恳求将功赎罪,把那女子抓回来,为伯父恢复名誉。他们找到了自己兄弟的藏身之所,绑架了那女子,后来又枪杀了她。冉吉哈被判刑十五年。在狱中, 他和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头目同室。冉吉哈一面跟他学文化,一面学教义。因为教义学得好,他的刑期从15年减到6年。
    自1947年印 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的法律,早已偏离英国传统而逐渐伊斯兰化,但冉吉哈仍然认为远远不够。他告诉奈保尔一个古代哈里发的故事(注意,这是个阿拉伯传 说):有一次,哈里发穿了件比较奢侈的袍子,受到下属责问,哈里发只能说是一个亲戚送的礼物。冉吉哈说:你想象一下,想象一下,一个统治广大世界的君王, 常人居然可以向他提这样的问题。冉吉哈并不喜欢种姓制度和封建关系,他在村里也受到那个有权势的伯父的欺压。他搬到了原教旨主义者的聚居地,离开了老家的 亲属,他们还在为那桩命案杀来杀去,新命案不断盖上旧命案。但是,冉吉哈所幻想的那种原始平等,普通人占住教义高地,就可以当面斥责把大地踩在脚下的君 主,却只能是实现不了的乌托邦。
    在1930年最早提出“巴基斯坦国”概念的诗人伊克巴曾经以为,这样一个独立国家,可以使印度穆 斯林摆脱“阿拉伯帝国主义的印记”。巴基斯坦建国之父真纳追求的是个世俗国家。但是,在巴基斯坦立国近半世纪之后,冉吉哈的儿子却告诉奈保尔:巴基斯坦是 个穆斯林国家,但并不是伊斯兰国家,混淆两者是人们常有的误解;他们正在为建立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巴基斯坦而奋斗。如果伊克巴和真纳活在今天,也要被冉吉哈 他们骂为叛教者。奈保尔还指出,冉吉哈这类人的危险,还在于他们毕竟不是阿拉伯人,而只是改教者,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伊斯兰纯洁度,他们容易狂热,他们往 往显得比教皇更保皇。
    我们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冉吉哈他们的“朴素的阶级感情”。文化大革命时,我们也发过摧毁本土文化后的全民精神错乱,我们也幻想过建立在外来简单教条上的乌托邦。
    笔者撰写本文时,看到匡咏梅登在《南方周末》上的《奈保尔:后殖民时代的游牧作家》一文,把书名译为“超越信仰”。对此,我要解释几句。
     奈保尔的题目起得非常巧妙。在口语里,“beyond belief”是指不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令人难以相信。书中反映的苦难,对过著舒适日子的西方读者,或许觉得无法想象。belief又有信仰之意,而 苦难的主角都是虔诚穆斯林,于是题目隐隐有了质疑其所信是否可信之暗示,显出反讽的张力。译作“超越信仰”,私意以为,有点令奈保尔文不对题。他只是一个 记录当地人述说自己故事的旅客,并不是倡导什么“超越信仰”的新理想的布道者。就算对伊斯兰有不满,奈保尔也不至于会卷起袖子推著人“超越信仰”。对信教 的人,信仰是不可超越的。你只能委婉地问: 某些具体教条,是否可以随著时代的递换而变通一下?
   《何以置信》大概不能算奈保尔最重要的作品,但他的文学才能,仍是处处闪光。他的语言,干净利索而又内涵绵密。试看他写一个家庭暴力受害女子庇护所的句子:
     Among the very quiet women there——the passive, half-dead faces of women taken by suffering beyond shame and perhaps even feeling -- she was noticeable.
   (女人们因所受苦难而消极、半死的脸,昧于羞耻,或许,甚至失去了感觉的能力。即使在这样的女人中间,她仍然引人注目。)
    当你想用中文表达同样意思时,不能不叹服大师“beyond shame and feeling”之简洁。请注意,feeling不是复数,不是指羞耻之外的多种其他感情;这里的动名词,意思更接近于感觉的能力和过程。
     读著这样的英文,一开始,简直令人忘记了现实的严酷而只是赞叹文字之美。但是,慢慢地,苦难的冰水,一阵阵地灌凉了你的心。那女人被他的丈夫和侄儿钳穿 了鼻子。在已经不在乎羞耻的女人中间,她仍然蒙著半截面纱。她尚未成年,父亲就死了。出嫁时,当地习俗称之“只是为上帝”,即带到夫家的只有虔敬真主之 心。但没有嫁妆是要被夫家看不起的。丈夫是个穷雇农,经常打她。这一次,侄儿的儿子和她的儿子吵架,她责骂了两个小孩几句,丈夫和侄儿就毁了她的面容。
    这女人只有在说到清真寺的时候笑了一下,大概这是她生活中的唯一光明。她说,她要求三个孩子天天去清真寺祷告。   奈保尔只是这样冷静写来,让读者自己去询问宗教与生活的矛盾,比如独携敬心为何反遭蔑视?正如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所言:奈保尔“以一种值得敬佩的警敏文风,把愤怒转变为精确的描写,让事件自己说出本身的内在荒谬。”
    见到报纸上说,译林出版社将以独家中文版权推出奈保尔代表作《比斯瓦斯先生之屋》和《大河湾》。我倒觉得,不妨也译译他的《何以置信》。在见识过了红卫兵老将张承志嚣张狂躁的《心灵史》之后,让国人们对比一下,世界级的大作家是如何记述穆斯林的苦难的。      二、    奈保尔最引起西方争议、更惹怒穆斯林世界的是他两次去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这四个非阿拉伯的穆斯林国家后所写的两部游记:1981年出 版的《在信仰者中间》(Among the Believers)和1998年出版的《难以置信》(Beyond Belief)。
     奈保尔在1979年和1995年分别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去上述四个国家旅游、考察。他和各种普通人交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尝试去理解为什么伊斯 兰原教旨主义在那些原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印度次大陆地区发展那么迅猛。虽然奈保尔的作品完全不是学术性的,而是松散的游记式的纪实作品,他的确发现了几个 相当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其他研究伊斯兰教的著作中没有这些内容的话,那就是奈保尔的独特发现了,仔细归纳起来大概有下列这几条:
     首先,奈保尔指出,伊斯兰教的解释者似乎更提倡君主和百姓平等的概念(很像马 克 思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低等级的、贫穷的印度教人在没有被强迫的情况下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印度次大陆的其他国家历来也都是贫穷落后的,所以伊斯兰教显 得颇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当然,均贫富、求平等的乌托邦幻想不仅在穷人中,在gc主义社会中,在印度的等级社会中,即使在富有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相当有 市场的。
    在奈保尔1979年旅行时,正是伊朗的霍梅尼革命刚刚成功,他亲身体验了那种到处充满革命气息的景象。到处是表威、游 行,报纸上全是套话。当时在伊朗有两个革命在同时进行:gc主义革命和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同时反对左翼gc主义和右翼资本主义。gc主义革命只有 穷人基础,却没有宗教基础;所以既有穷人,又有宗教的霍梅尼成功了。但两种革命打的主要旗号都是相同的:均贫富、求平等的乌托邦境界,纯粹被信仰统治的社 会。
    其次,奈保尔发现在过去这几十年来皈依伊斯兰教的人都有被西方殖民的历史,因此伊斯兰教非常容易地被他们的领导人用作对抗西方文化、西方价值的武器。所以,伊斯兰教在刺激、煽动前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中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伊斯兰教要求皈依者抹掉他们过去的历史。因为伊斯兰教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宗教,所以如果你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穆斯林(所有伊斯兰教徒统称穆斯 林),那么你就是一个皈依者。而作为皈依者的马来西亚人、巴基斯坦人、印度尼西亚人和伊朗人,他们都不是原本的穆斯林人。为了使皈依者表现完全的对阿拉伯 的忠诚,最终只认阿拉伯,所以伊斯兰教要求皈依者抹去过去祖先的历史。“几乎所有我们这些次大陆穆斯林人都给自己编织出一个阿拉伯祖先出来,”一个被奈保 尔采访的人告诉他。
    这些皈依者往往比阿拉伯人更极端,更狂热,更容易走向原教旨主义。《纽约时报》记者在911恐怖份子袭击美国 后问奈保尔,“在你曾采访过的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和伊朗都有拉登的支持者,你是否吃惊?”他回答:“不吃惊。因为他们是皈依伊斯兰教的人。坦白地 说,这些不是阿拉伯人。这些皈依者最神经质的一部份是他们必须证明自己的忠诚。就像法国人说的,奴仆必须表现得比国王更支持君主制。”
    对于那些皈依者来说,伊斯兰教其实只是一个引进的宗教,但这个宗教则切断了他们自己国家的传统,导致他们既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的历史从阿拉伯开始,好像在伊斯兰教进入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历史。以前的一切都被抹掉了。”
     所以,奈保尔认为伊斯兰教不仅是在进行一场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战争、和现代社会形式的战争,同时也和当地人民的传统精神发生战争。他说法国人在五百年的罗 马统治后仍然可以找回自己的历史,自己祖先的传统。但是伊斯兰教则使信仰者抹去祖先的历史、忘记传统,最后脑中只留下阿拉伯文化,使他们除了伊斯兰教之外 没有任何可以回归的传统。所以他说,“伊斯兰是人类迄今最不妥协的、最危险的帝国主义。”
    第四,“原教旨主义者希望人们都是纯洁 透明的,整个儿一个空空的接受器皿,等著宗教往里面倒。”就像毛泽东所说的那种“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是奈保尔说,“这是不可能 的,人永远不可能空白到那种地步。”由于现实无法达到宗教所要求的纯洁度,所以,在这些皈依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奈保尔感觉到有一种既虚无主义,又神经质的 东西。他对伊斯兰教让人们自愿地成为“虚无”非常不能容忍。他说,“伊斯兰的帝国主义是非常具摧毁性的,因为它想要的是人的头脑。”这真让来自共产主义国 家的人不寒而栗,因为共产主义要的也是人的头脑。两者做的都很成功。
    第五,在《难以置信》里,奈保尔写到,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并没 有真正解决穆斯林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回避周围现实生活和宗教冲突的困境。那些宗教的利用者们自己的革命一次次地失败,他们许多似是而非的胡话一次 次地破产。奈保尔认为,伊斯兰教的缺陷是从它的根源上来的,这种缺陷在伊斯兰的历史上一直就有:对于它本身提出的政治问题,它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它只提 供信仰,只提供预言。所以穆斯林人在一步一步退到古老的原教旨教义中寻求解释和解决办法的同时,开始把愤怒转向西方。
    在《在信仰者中间》一书中,奈保尔写道:“处于中世纪状态中的(中东)人被石油和金钱惊醒了,他们在感觉到力量的同时感觉到威胁,同时意识到正在被一个巨大的文明包围。他们感觉到不能左右那个文明,应该拒绝那个文明,但同时他们又感觉到对那个文明(科技)的依赖。”
     奈保尔描述到:他们自然地使用电话联系,理所当然地享受著电视,却从没想过这些都是西方文明创造的东西。他们使用西方文明发明创造的现代化设备,用英语 出版科技、建筑杂志,用西方建筑学设计伊斯兰城市规划,甚至用西方语言攻击西方。他们感觉到被强大的西方文明包围著,无法左右,必须拒绝。在伊朗的书店 里,gc社会接受和推崇的文学,像萧洛霍夫、斯坦贝克、杰克.伦敦等作家的作品,以及英文的马列著作都被醒目地陈列。和共产主义国家一样,抵抗西方成为支 撑穆斯林独裁者的最有力支柱。宗教更把穆斯林人对西方的愤怒神圣化了,使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上等各个方面都对西方愤怒。伊斯兰教的解释者告诉他 们,伊斯兰是纯洁的、完美的,必须抵抗腐朽、堕落的西方。但是,奈保尔不无讽刺地写道,那些穆斯林人只要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信仰的土地”逃到“金 钱的土地”。
    在巴基斯坦他目睹了政府的腐败,疯狂的信徒们对自己的国家毫无信心。奈保尔说,巴基斯坦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制造了 “伊斯兰世界的核武器”。巴基斯坦就是一个“宗教国家”的缩影——“一个只产生皈依者的国家,这样的国家里到处是头脑简单的恶棍,最容易被摧毁,最容易被 左右。”
    在印尼,奈保尔看到苏哈托利用伊斯兰教扩大他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创造一种使非穆斯林人恐惧的社会环境。奈保尔强烈抨击印 尼的知识份子,他采访的著名印尼知识份子对印尼前景的想法和梁启超、mao相同,那就是必须得先塑造“新人”,然后才能发展社会、发展民主。mao是通过 gc主义塑“新人”,印尼则通过伊斯兰塑“新人”。这些印尼知识份子们也似乎明白了,必须和权势联合起来才能成事,所以他们一方面为政府的意识形态服务, 一方面要去西方学习。奈保尔说这些印尼知识份子虽然在科技现代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同时更是苏哈托独 裁政府的帮凶。
    奈保尔认 为:“伊斯兰教的问题是一个比其他任何第三世界的问题都更严重的问题。”他于《在信仰者中间》写道:“伊斯兰的狂热是一种被神圣化了的狂热,对信仰的狂 热,政治狂热。在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见到敏感的男人们,他们随时都酝酿著恐怖骚乱。”“穆斯林人的主要‘感情’就是狂热和仇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 靠仇恨喂养的。”他们强调死亡、流血、报复。奈保尔认为西方长期对独 裁的穆斯林世界的容忍迟早要给文明世界带来灾难。
    奈保尔对 穆斯林世界如此尖刻的批评不仅惹怒穆斯林世界,在西方也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而遭到攻击。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奈保尔政治观点的人,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 是奈保尔长期被诺贝尔奖提名,但一直没有得到,除了他对于非洲第三世界的观点之外,主要是由于他关于伊斯兰教的作品和言论。
    注:《难以置信》(Beyond Belief)又译作《超越信仰》。
      
  三、『书里书外』奈保尔的伊斯兰之旅    奈保尔开始伊斯兰之旅的时候,伊斯兰运动正风起云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可能就是霍梅尼领导伊朗革 命获得胜利。流放若干年之后,他终于荣归故里。在伊朗,国王领导之下实行的由不同信仰的外国人主要参与的现代化,就此告终。由一个宗教领袖领导的回到从前 的运动,就此大规模开始。类似的革命,后来在阿富汗也发生过,领导革命的,是一帮有信仰的年轻学生,叫做塔利班。这是后话。看这本书,可能有助于理解阿富 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革命。
    开始伊斯兰之旅时,奈保尔已经将近50岁。在这个年纪,他满腹经书。关于信仰,关于疮痍满目的伊斯兰 历史,他很可能已经烂熟于胸。他还没有做的,是还没有在伊斯兰革命最新大规模爆发的地方考察因信仰而发生的革 命,是还没有抵达伊朗,是还没有写关于信仰者言行的书。这样想来,他的伊斯兰旅程,不是发现未知,而是寻找佐证,寻找现代的佐证。他自己不想证明什么,而 是想让现代穆斯林自己证明他们在过去几百年中一直在证明的信 念,以及信念带给他们的希望、彷徨、绝望。我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考察结果,与他原来的想法是否一致。也不知道,看完书之后,我是否会找到答案,因为我不知 道,在他的旅程尽头,他是否找到了什么。
    我不知道,伊斯兰自己的学者,是否在冷静地观察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我也不知道,伊斯兰 学者自己是否能够以超然的态度来看自己的历史和未来,我不知道,伊斯兰学者身处那种环境,是否能够自 由搏击自 由研究那种信 念。当然,我也不知道,奈保尔对伊斯兰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是否真实的,是否有缺陷,他对信 仰 者的实地观察,是否能佐证他多少的结论,我都不知道。我只大概知道,他对这些问题,已经读过相当多的书,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当然没有看到他的读书单。我所 能做的,就是跟随他的脚步,跟著他的目光,看他看到的一切。
    当然,他不会知道,我在他的文字中旅行时,想到的是,另外一种信 念,在另外一个国度,曾经被奉为圭皋。几乎是所有的人,如那些穆斯林一样,曾经狂热相信,信念或者信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必须按照先知 的规定来实施,来规范。一切都可以牺牲,必须牺牲。甚至可以屠杀,甚至可以杀戮,以信仰的名义。这些事情,并非穆 斯林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同样的事情,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发生在其他地方。但一大不同是,我所在的民族,虽然曾经因为某种信仰而狂热,应为狂热而发生类似我上 面所说的事情,但是,我所在的民族,从文化和传统上说,不是一个有疯 狂宗教信仰的民族。那种由于有目的的故意误导而产生的狂热信仰,在灾难发生之后,在无数痛苦之后,已经在解 放思想的旗帜下,失去了原来的神圣光 辉。甚至那些曾经致力于误 导的人,也可能深刻怀疑那种信仰。事实是,没有那种信仰,我们也活著,而且比有那种方式的信仰,活得更好。或者说,我们不用那么狂热,也可以活著,也可以 活得更好。没有疯狂的非理性的信仰,也许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五千年的秘诀之一。只有这样的民族,才会不断检讨得失,才会说实事求是,才会说解放思想。也许 我是错的,但我绝不相信,一个有疯 狂信 仰的民族,会有胆量说实事求是,会有勇气说解放思想。一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我相信,可以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远一些,走的比较顺畅一些,留下一些更为 辉煌的东西。由此引起的一个话题是,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可以在文明的道路上走得很远。有些民族最多就是贡献一个信仰,贡献一块地毯,以及一堆死亡的思想。而 另外一些民族,贡献哈勃望远镜,贡献计算机,贡献莎士比亚,贡献托尔斯泰,贡献李白。不同的贡献,来自不同的文化,这不是偶然的。不同的民族,选择不同的 发展方向,正如不同的物种,或者相同的物种,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人,国家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国家,是一个长达多少万年的选择 过程,或者长达几百年的选择过程。这些过程并没有完结。物竞天择,我相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是存在的,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虽然,是否应当存在,是否 合乎被很多人致力于发展弘扬的道德,是否合乎千奇百怪的法律,是否合乎被很多人疯狂持有而被另一部分人利用的信仰,是另外一说。
     当然,我所想到的,只是一个很大问题的一个小小的方面。我没有能力阐述这么严肃的题目,也不想阐述。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看的时候,也没有将一闪而过的 想法记录下来,只是信马由缰看来,让我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随风而逝。我也不想将书中一些我感兴趣的细节,或者说法,摘录下来。我只是将记得的自己的一些想 法,写下来。对书中很多事情,我很可能误读误解,而我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文章提交者:南宫笑 加帖在 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一,奈保尔笔下的另类帝国主义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奈保尔。   人们早就认为奈保尔应获诺贝尔奖。据说从 1973年开始,他就在考虑名单上。但是西方学院左派强烈反对他的入选,称他是蔑视第三世界的“种族主义者”。今年奈保尔之得奖,恰在美国9•11恐怖袭 击之后,某些人难免要猜疑:是不是他对伊斯兰的不敬之词迎合了西方目前的政治潮流,学院左派终于挡不住了?
    瑞典文学院从来不公布评奖讨论过程,难免给“阴谋”论者留下发挥的空间。人云亦云是成不了大作家的,奈保尔对伊斯兰到底说了什么独特的话?对愿意思考的人,这才是真正有兴味之处。
     得奖后,国人谈论的多是奈保尔的小说。他有两部长篇,《比斯瓦斯先生之屋》和《大河湾》,被蓝灯书屋“当代文库”编辑列入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的名单。但世人争论最烈的,却是奈保尔访问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的两本游记:《在信仰者中间》和《何以置信》。这四个都是穆斯林国家,但 不属于创建了伊斯兰的阿拉伯民族,奈保尔称之为“改教民族”,并将这些国家的当前问题回溯到伊斯兰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以他自身的多重文化背景,文化角度当 是奈保尔的透视强点。
    我在图书馆已借不到这两本书。新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也已经脱销;旧书现在售价是原价两倍。幸好笔者今年1 月撰写关于阿富汗的《一小搅动四大的圣战》时,曾将《何以置信》(Beyond Belief)借出一阅,现在手头还有几段笔记和一些复印章节,可以作个简单介绍。
     奈保尔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最野蛮的一种帝国主义。论据之一,就是它企图抹煞改教民族的历史。奈保尔讲的是否有道理?塔利班的炸毁巴米扬大佛,为这一帝国主义行径提供了最新实例。
     奈保尔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最野蛮的一种帝国主义的论据之二,是它使穆斯林不愿与本国其他民族和平共处,甚至不愿与倾向不同的穆斯林和平共处。他讲的 是否有道理?只要看看地图就明白:目前世界上的绝大部分战争,发生在穆斯林与别的民族、或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中东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北非有苏丹政府与 南部黑人的内战;南欧有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南亚有克什米尔;中亚有阿富汗,乌兹别克和阿塞拜疆也有动乱;高加索地区有车臣……那位提出了“文明冲突论”的 亨廷顿讲得更尖锐:伊斯兰有著血色边界。当然,别的宗教也会抹煞改教民族的历史。但奈保尔说,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在那里的冲撞,已是遥远的过去,现在引人注 目的,是穆斯林国家。
    说到巴基斯坦,有一段印象很深,是拉合尔(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妓院区的一位有力人士陪奈保尔逛夜。他们在 店里吃饭拿东西都不给钱,店主脸上还都是很荣幸的表情。他的跟班说:他是一个“恐怖分子”。路上,有下属来迎接他们,跟班又说该下属是个“小恐怖分子”。 9•11之后,想起来更觉奇怪: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怎么“恐怖分子”居然成了权势者的尊称?
    奈保尔说:这是本土文化被摧毁之后的全民精神错乱。
    本土文化被摧毁到什么地步?中小学的历史课,只讲伊斯兰的传播史,似乎巴基斯坦人是阿拉伯人在印度次大陆的移民;几乎每个巴基斯坦家庭,都给自己找了个阿拉伯祖先,尽管按人种讲,他们跟印度是一样的。
     这不是说除伊斯兰之外,巴基斯坦没有别的势力。奈保尔记录了一个gc主义游击战士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阿富汗闹共产党的同时,巴基斯坦在八十年代 初也有过红色武装割据。巴基斯坦政府封锁消息,我国报纸也从未报导过这一运动。一群年轻学生,在英国读书时,视格瓦拉为楷模,去古巴割甘蔗,还读过林彪的 《人民战争胜利万岁》。遵照maozd的教导,以农村包围城市,他们选择了按巴基斯坦标准也要算贫穷落后的西部俾路支省作根据地。政府军队毫不留情地镇 压。俾路支人是游牧民族,军队用机枪和直升飞机成万成万地屠杀他们的牲畜,而一旦失去了牲畜,俾路支人即不知如何谋生。两年后,老乡们招架不住,不再支持 为他们许诺了美好生活的革命者。这些学生只能退入阿富汗,好在喀布尔是自己人掌权。原来巴基斯坦义无反顾地支持阿富汗圣战者,还有这么一段过节。
     说本土文化被摧毁,并不等于说巴基斯坦已经没有本土文化。只要民族还在,文化大概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在奈保尔看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封建土地关系,仍 然顽强地盘踞在巴基斯坦农村。这更不是说本土文化就是合理的,或至少有历史的美感。种姓和封建关系都是人压迫人的制度。奈保尔所到之处,见到地主家里都养 著成群的仆人——许多人按他们的种姓,在农村只能作仆人。饭前洗手时,有仆人端壶洒水;吃饭时仆人川流不息,送饭敬茶。别以为这些地主很富裕,他家里可能 只有一张桌子,还是破的,吃饭时由六、七个仆人扛进房间,饭后再扛到别处去放东西。人口太多了,一个穷地主也不得不养著这些低等种姓的仆人。仆人们几乎从 不吭声,走路也悄无声息,奈保尔称他们为“影身人”。那些租地的佃农,虽然不是仆人,见了地主同样毕恭毕敬,禀事前先弯腰摸摸地主的鞋子,以示尊重。
     不必美化本土文化。问题在于,当伊斯兰以帝国主义的态度对待本土文化时,缺乏教育的下层民众,倾向于把生活的苦难视作伊斯兰化不深不足的结果。伊斯兰确 实提供了一种信徒皆兄弟的理想,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以同一声音背诵同样的祷词,也很容易造成平等的幻象,对下层民众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是,没人知道如何 用古老的教条解决当代的政治、经济问题。看到教条似乎效用不彰时,民众又转向更古老也更简单的教条。如此恶性循环,就一步一步地退到了原教旨主义。
      《何以置信》里有个巴基斯坦农村教育的有趣例子。拉合尔的一位律师带奈保尔去自己的农村老家,一路上指给他看,这是学校,那是学校,其中还有一座是女子学 校。后来奈保尔走近了看,才发现那所女子学校靠公路一边有门有墙,两边也有墙,但没有屋顶也没有后墙。学校只是给过客在公路上望望的。这几所学校,一个教 师都没有。男教师不愿下农村;女教师更不来,怕被地主绑架。注意,这是在拉合尔郊区,灌溉渠道还能用,是巴基斯坦最好的农业区,并不是偏远山村或戈壁滩。
    奈保尔记录了一个原教旨主义者冉吉哈的故事。冉吉哈从小没读过书。结婚不久,一个伯父死了,只留下26岁的女儿,是他们家族的第一个 女大学生。另一个伯父,想霸占她的家产,强迫她嫁给自己8岁的儿子。女的不干,与冉吉哈的哥哥私奔了。这位伯父是有权势的人,要把冉吉哈的兄弟们都杀了泄 愤。兄弟们恳求将功赎罪,把那女子抓回来,为伯父恢复名誉。他们找到了自己兄弟的藏身之所,绑架了那女子,后来又枪杀了她。冉吉哈被判刑十五年。在狱中, 他和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头目同室。冉吉哈一面跟他学文化,一面学教义。因为教义学得好,他的刑期从15年减到6年。
    自1947年印 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的法律,早已偏离英国传统而逐渐伊斯兰化,但冉吉哈仍然认为远远不够。他告诉奈保尔一个古代哈里发的故事(注意,这是个阿拉伯传 说):有一次,哈里发穿了件比较奢侈的袍子,受到下属责问,哈里发只能说是一个亲戚送的礼物。冉吉哈说:你想象一下,想象一下,一个统治广大世界的君王, 常人居然可以向他提这样的问题。冉吉哈并不喜欢种姓制度和封建关系,他在村里也受到那个有权势的伯父的欺压。他搬到了原教旨主义者的聚居地,离开了老家的 亲属,他们还在为那桩命案杀来杀去,新命案不断盖上旧命案。但是,冉吉哈所幻想的那种原始平等,普通人占住教义高地,就可以当面斥责把大地踩在脚下的君 主,却只能是实现不了的乌托邦。
    在1930年最早提出“巴基斯坦国”概念的诗人伊克巴曾经以为,这样一个独立国家,可以使印度穆 斯林摆脱“阿拉伯帝国主义的印记”。巴基斯坦建国之父真纳追求的是个世俗国家。但是,在巴基斯坦立国近半世纪之后,冉吉哈的儿子却告诉奈保尔:巴基斯坦是 个穆斯林国家,但并不是伊斯兰国家,混淆两者是人们常有的误解;他们正在为建立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巴基斯坦而奋斗。如果伊克巴和真纳活在今天,也要被冉吉哈 他们骂为叛教者。奈保尔还指出,冉吉哈这类人的危险,还在于他们毕竟不是阿拉伯人,而只是改教者,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伊斯兰纯洁度,他们容易狂热,他们往 往显得比教皇更保皇。
    我们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冉吉哈他们的“朴素的阶级感情”。文化大革命时,我们也发过摧毁本土文化后的全民精神错乱,我们也幻想过建立在外来简单教条上的乌托邦。
    笔者撰写本文时,看到匡咏梅登在《南方周末》上的《奈保尔:后殖民时代的游牧作家》一文,把书名译为“超越信仰”。对此,我要解释几句。
     奈保尔的题目起得非常巧妙。在口语里,“beyond belief”是指不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令人难以相信。书中反映的苦难,对过著舒适日子的西方读者,或许觉得无法想象。belief又有信仰之意,而 苦难的主角都是虔诚穆斯林,于是题目隐隐有了质疑其所信是否可信之暗示,显出反讽的张力。译作“超越信仰”,私意以为,有点令奈保尔文不对题。他只是一个 记录当地人述说自己故事的旅客,并不是倡导什么“超越信仰”的新理想的布道者。就算对伊斯兰有不满,奈保尔也不至于会卷起袖子推著人“超越信仰”。对信教 的人,信仰是不可超越的。你只能委婉地问: 某些具体教条,是否可以随著时代的递换而变通一下?
   《何以置信》大概不能算奈保尔最重要的作品,但他的文学才能,仍是处处闪光。他的语言,干净利索而又内涵绵密。试看他写一个家庭暴力受害女子庇护所的句子:
     Among the very quiet women there——the passive, half-dead faces of women taken by suffering beyond shame and perhaps even feeling -- she was noticeable.
   (女人们因所受苦难而消极、半死的脸,昧于羞耻,或许,甚至失去了感觉的能力。即使在这样的女人中间,她仍然引人注目。)
    当你想用中文表达同样意思时,不能不叹服大师“beyond shame and feeling”之简洁。请注意,feeling不是复数,不是指羞耻之外的多种其他感情;这里的动名词,意思更接近于感觉的能力和过程。
     读著这样的英文,一开始,简直令人忘记了现实的严酷而只是赞叹文字之美。但是,慢慢地,苦难的冰水,一阵阵地灌凉了你的心。那女人被他的丈夫和侄儿钳穿 了鼻子。在已经不在乎羞耻的女人中间,她仍然蒙著半截面纱。她尚未成年,父亲就死了。出嫁时,当地习俗称之“只是为上帝”,即带到夫家的只有虔敬真主之 心。但没有嫁妆是要被夫家看不起的。丈夫是个穷雇农,经常打她。这一次,侄儿的儿子和她的儿子吵架,她责骂了两个小孩几句,丈夫和侄儿就毁了她的面容。
    这女人只有在说到清真寺的时候笑了一下,大概这是她生活中的唯一光明。她说,她要求三个孩子天天去清真寺祷告。   奈保尔只是这样冷静写来,让读者自己去询问宗教与生活的矛盾,比如独携敬心为何反遭蔑视?正如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所言:奈保尔“以一种值得敬佩的警敏文风,把愤怒转变为精确的描写,让事件自己说出本身的内在荒谬。”
    见到报纸上说,译林出版社将以独家中文版权推出奈保尔代表作《比斯瓦斯先生之屋》和《大河湾》。我倒觉得,不妨也译译他的《何以置信》。在见识过了红卫兵老将张承志嚣张狂躁的《心灵史》之后,让国人们对比一下,世界级的大作家是如何记述穆斯林的苦难的。      二、    奈保尔最引起西方争议、更惹怒穆斯林世界的是他两次去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这四个非阿拉伯的穆斯林国家后所写的两部游记:1981年出 版的《在信仰者中间》(Among the Believers)和1998年出版的《难以置信》(Beyond Belief)。
     奈保尔在1979年和1995年分别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去上述四个国家旅游、考察。他和各种普通人交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尝试去理解为什么伊斯 兰原教旨主义在那些原本不是穆斯林国家的印度次大陆地区发展那么迅猛。虽然奈保尔的作品完全不是学术性的,而是松散的游记式的纪实作品,他的确发现了几个 相当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其他研究伊斯兰教的著作中没有这些内容的话,那就是奈保尔的独特发现了,仔细归纳起来大概有下列这几条:
     首先,奈保尔指出,伊斯兰教的解释者似乎更提倡君主和百姓平等的概念(很像马 克 思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低等级的、贫穷的印度教人在没有被强迫的情况下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印度次大陆的其他国家历来也都是贫穷落后的,所以伊斯兰教显 得颇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当然,均贫富、求平等的乌托邦幻想不仅在穷人中,在gc主义社会中,在印度的等级社会中,即使在富有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相当有 市场的。
    在奈保尔1979年旅行时,正是伊朗的霍梅尼革命刚刚成功,他亲身体验了那种到处充满革命气息的景象。到处是表威、游 行,报纸上全是套话。当时在伊朗有两个革命在同时进行:gc主义革命和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同时反对左翼gc主义和右翼资本主义。gc主义革命只有 穷人基础,却没有宗教基础;所以既有穷人,又有宗教的霍梅尼成功了。但两种革命打的主要旗号都是相同的:均贫富、求平等的乌托邦境界,纯粹被信仰统治的社 会。
    其次,奈保尔发现在过去这几十年来皈依伊斯兰教的人都有被西方殖民的历史,因此伊斯兰教非常容易地被他们的领导人用作对抗西方文化、西方价值的武器。所以,伊斯兰教在刺激、煽动前殖民地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中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伊斯兰教要求皈依者抹掉他们过去的历史。因为伊斯兰教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宗教,所以如果你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穆斯林(所有伊斯兰教徒统称穆斯 林),那么你就是一个皈依者。而作为皈依者的马来西亚人、巴基斯坦人、印度尼西亚人和伊朗人,他们都不是原本的穆斯林人。为了使皈依者表现完全的对阿拉伯 的忠诚,最终只认阿拉伯,所以伊斯兰教要求皈依者抹去过去祖先的历史。“几乎所有我们这些次大陆穆斯林人都给自己编织出一个阿拉伯祖先出来,”一个被奈保 尔采访的人告诉他。
    这些皈依者往往比阿拉伯人更极端,更狂热,更容易走向原教旨主义。《纽约时报》记者在911恐怖份子袭击美国 后问奈保尔,“在你曾采访过的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和伊朗都有拉登的支持者,你是否吃惊?”他回答:“不吃惊。因为他们是皈依伊斯兰教的人。坦白地 说,这些不是阿拉伯人。这些皈依者最神经质的一部份是他们必须证明自己的忠诚。就像法国人说的,奴仆必须表现得比国王更支持君主制。”
    对于那些皈依者来说,伊斯兰教其实只是一个引进的宗教,但这个宗教则切断了他们自己国家的传统,导致他们既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的历史从阿拉伯开始,好像在伊斯兰教进入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历史。以前的一切都被抹掉了。”
     所以,奈保尔认为伊斯兰教不仅是在进行一场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战争、和现代社会形式的战争,同时也和当地人民的传统精神发生战争。他说法国人在五百年的罗 马统治后仍然可以找回自己的历史,自己祖先的传统。但是伊斯兰教则使信仰者抹去祖先的历史、忘记传统,最后脑中只留下阿拉伯文化,使他们除了伊斯兰教之外 没有任何可以回归的传统。所以他说,“伊斯兰是人类迄今最不妥协的、最危险的帝国主义。”
    第四,“原教旨主义者希望人们都是纯洁 透明的,整个儿一个空空的接受器皿,等著宗教往里面倒。”就像毛泽东所说的那种“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是奈保尔说,“这是不可能 的,人永远不可能空白到那种地步。”由于现实无法达到宗教所要求的纯洁度,所以,在这些皈依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奈保尔感觉到有一种既虚无主义,又神经质的 东西。他对伊斯兰教让人们自愿地成为“虚无”非常不能容忍。他说,“伊斯兰的帝国主义是非常具摧毁性的,因为它想要的是人的头脑。”这真让来自共产主义国 家的人不寒而栗,因为共产主义要的也是人的头脑。两者做的都很成功。
    第五,在《难以置信》里,奈保尔写到,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并没 有真正解决穆斯林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回避周围现实生活和宗教冲突的困境。那些宗教的利用者们自己的革命一次次地失败,他们许多似是而非的胡话一次 次地破产。奈保尔认为,伊斯兰教的缺陷是从它的根源上来的,这种缺陷在伊斯兰的历史上一直就有:对于它本身提出的政治问题,它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它只提 供信仰,只提供预言。所以穆斯林人在一步一步退到古老的原教旨教义中寻求解释和解决办法的同时,开始把愤怒转向西方。
    在《在信仰者中间》一书中,奈保尔写道:“处于中世纪状态中的(中东)人被石油和金钱惊醒了,他们在感觉到力量的同时感觉到威胁,同时意识到正在被一个巨大的文明包围。他们感觉到不能左右那个文明,应该拒绝那个文明,但同时他们又感觉到对那个文明(科技)的依赖。”
     奈保尔描述到:他们自然地使用电话联系,理所当然地享受著电视,却从没想过这些都是西方文明创造的东西。他们使用西方文明发明创造的现代化设备,用英语 出版科技、建筑杂志,用西方建筑学设计伊斯兰城市规划,甚至用西方语言攻击西方。他们感觉到被强大的西方文明包围著,无法左右,必须拒绝。在伊朗的书店 里,gc社会接受和推崇的文学,像萧洛霍夫、斯坦贝克、杰克.伦敦等作家的作品,以及英文的马列著作都被醒目地陈列。和共产主义国家一样,抵抗西方成为支 撑穆斯林独裁者的最有力支柱。宗教更把穆斯林人对西方的愤怒神圣化了,使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上等各个方面都对西方愤怒。伊斯兰教的解释者告诉他 们,伊斯兰是纯洁的、完美的,必须抵抗腐朽、堕落的西方。但是,奈保尔不无讽刺地写道,那些穆斯林人只要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信仰的土地”逃到“金 钱的土地”。
    在巴基斯坦他目睹了政府的腐败,疯狂的信徒们对自己的国家毫无信心。奈保尔说,巴基斯坦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制造了 “伊斯兰世界的核武器”。巴基斯坦就是一个“宗教国家”的缩影——“一个只产生皈依者的国家,这样的国家里到处是头脑简单的恶棍,最容易被摧毁,最容易被 左右。”
    在印尼,奈保尔看到苏哈托利用伊斯兰教扩大他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创造一种使非穆斯林人恐惧的社会环境。奈保尔强烈抨击印 尼的知识份子,他采访的著名印尼知识份子对印尼前景的想法和梁启超、mao相同,那就是必须得先塑造“新人”,然后才能发展社会、发展民主。mao是通过 gc主义塑“新人”,印尼则通过伊斯兰塑“新人”。这些印尼知识份子们也似乎明白了,必须和权势联合起来才能成事,所以他们一方面为政府的意识形态服务, 一方面要去西方学习。奈保尔说这些印尼知识份子虽然在科技现代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同时更是苏哈托独 裁政府的帮凶。
    奈保尔认 为:“伊斯兰教的问题是一个比其他任何第三世界的问题都更严重的问题。”他于《在信仰者中间》写道:“伊斯兰的狂热是一种被神圣化了的狂热,对信仰的狂 热,政治狂热。在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见到敏感的男人们,他们随时都酝酿著恐怖骚乱。”“穆斯林人的主要‘感情’就是狂热和仇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 靠仇恨喂养的。”他们强调死亡、流血、报复。奈保尔认为西方长期对独 裁的穆斯林世界的容忍迟早要给文明世界带来灾难。
    奈保尔对 穆斯林世界如此尖刻的批评不仅惹怒穆斯林世界,在西方也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而遭到攻击。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奈保尔政治观点的人,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 是奈保尔长期被诺贝尔奖提名,但一直没有得到,除了他对于非洲第三世界的观点之外,主要是由于他关于伊斯兰教的作品和言论。
    注:《难以置信》(Beyond Belief)又译作《超越信仰》。
      
  三、『书里书外』奈保尔的伊斯兰之旅    奈保尔开始伊斯兰之旅的时候,伊斯兰运动正风起云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可能就是霍梅尼领导伊朗革 命获得胜利。流放若干年之后,他终于荣归故里。在伊朗,国王领导之下实行的由不同信仰的外国人主要参与的现代化,就此告终。由一个宗教领袖领导的回到从前 的运动,就此大规模开始。类似的革命,后来在阿富汗也发生过,领导革命的,是一帮有信仰的年轻学生,叫做塔利班。这是后话。看这本书,可能有助于理解阿富 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革命。
    开始伊斯兰之旅时,奈保尔已经将近50岁。在这个年纪,他满腹经书。关于信仰,关于疮痍满目的伊斯兰 历史,他很可能已经烂熟于胸。他还没有做的,是还没有在伊斯兰革命最新大规模爆发的地方考察因信仰而发生的革 命,是还没有抵达伊朗,是还没有写关于信仰者言行的书。这样想来,他的伊斯兰旅程,不是发现未知,而是寻找佐证,寻找现代的佐证。他自己不想证明什么,而 是想让现代穆斯林自己证明他们在过去几百年中一直在证明的信 念,以及信念带给他们的希望、彷徨、绝望。我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考察结果,与他原来的想法是否一致。也不知道,看完书之后,我是否会找到答案,因为我不知 道,在他的旅程尽头,他是否找到了什么。
    我不知道,伊斯兰自己的学者,是否在冷静地观察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我也不知道,伊斯兰 学者自己是否能够以超然的态度来看自己的历史和未来,我不知道,伊斯兰学者身处那种环境,是否能够自 由搏击自 由研究那种信 念。当然,我也不知道,奈保尔对伊斯兰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是否真实的,是否有缺陷,他对信 仰 者的实地观察,是否能佐证他多少的结论,我都不知道。我只大概知道,他对这些问题,已经读过相当多的书,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当然没有看到他的读书单。我所 能做的,就是跟随他的脚步,跟著他的目光,看他看到的一切。
    当然,他不会知道,我在他的文字中旅行时,想到的是,另外一种信 念,在另外一个国度,曾经被奉为圭皋。几乎是所有的人,如那些穆斯林一样,曾经狂热相信,信念或者信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必须按照先知 的规定来实施,来规范。一切都可以牺牲,必须牺牲。甚至可以屠杀,甚至可以杀戮,以信仰的名义。这些事情,并非穆 斯林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同样的事情,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发生在其他地方。但一大不同是,我所在的民族,虽然曾经因为某种信仰而狂热,应为狂热而发生类似我上 面所说的事情,但是,我所在的民族,从文化和传统上说,不是一个有疯 狂宗教信仰的民族。那种由于有目的的故意误导而产生的狂热信仰,在灾难发生之后,在无数痛苦之后,已经在解 放思想的旗帜下,失去了原来的神圣光 辉。甚至那些曾经致力于误 导的人,也可能深刻怀疑那种信仰。事实是,没有那种信仰,我们也活著,而且比有那种方式的信仰,活得更好。或者说,我们不用那么狂热,也可以活著,也可以 活得更好。没有疯狂的非理性的信仰,也许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五千年的秘诀之一。只有这样的民族,才会不断检讨得失,才会说实事求是,才会说解放思想。也许 我是错的,但我绝不相信,一个有疯 狂信 仰的民族,会有胆量说实事求是,会有勇气说解放思想。一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我相信,可以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远一些,走的比较顺畅一些,留下一些更为 辉煌的东西。由此引起的一个话题是,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可以在文明的道路上走得很远。有些民族最多就是贡献一个信仰,贡献一块地毯,以及一堆死亡的思想。而 另外一些民族,贡献哈勃望远镜,贡献计算机,贡献莎士比亚,贡献托尔斯泰,贡献李白。不同的贡献,来自不同的文化,这不是偶然的。不同的民族,选择不同的 发展方向,正如不同的物种,或者相同的物种,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人,国家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国家,是一个长达多少万年的选择 过程,或者长达几百年的选择过程。这些过程并没有完结。物竞天择,我相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是存在的,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虽然,是否应当存在,是否 合乎被很多人致力于发展弘扬的道德,是否合乎千奇百怪的法律,是否合乎被很多人疯狂持有而被另一部分人利用的信仰,是另外一说。
     当然,我所想到的,只是一个很大问题的一个小小的方面。我没有能力阐述这么严肃的题目,也不想阐述。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看的时候,也没有将一闪而过的 想法记录下来,只是信马由缰看来,让我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随风而逝。我也不想将书中一些我感兴趣的细节,或者说法,摘录下来。我只是将记得的自己的一些想 法,写下来。对书中很多事情,我很可能误读误解,而我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顶起来
定下
为什么不把这种毒瘤清除掉呢?
贫穷的无产者失去希望,而成为宗教狂热分子

新兴的矿业资产阶级在政治权利的分配上处于下游,因此利用和资助穷人的宗教狂热达成自己的目的.

共产主义理想的遥遥无期,使得"死后上天堂"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

这就是恐怖主义的起源,为什么恐怖主义在冷战后得到巨大发展

阶级分析法,真是一抓就灵啊
先顶再看!
按版规楼主是不是应该给出链接?
上面有出处啊
好久没来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