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25:14
近日看了家乡当地媒体关于“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一些报道,觉得不详细,在此求助大家,想详细了解一下“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前前后后的情况,最后结局如何,请知情网友指点。




盗洞引发64年前的尘封记忆 数百名皖北抗日英烈家在何方




历史的大门再次在不经意中被打开。2009年立夏节前后,在皖西南边陲的太湖县大石乡境内,一座被时光和荒草掩埋60多年的抗日烈士公墓重见天日。一件件实物,一卷卷档案,一段段回忆,为我们解密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关于抗战时期安徽境内最大的皖籍抗日英烈园,关于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关于数百名九泉之下不屈的抗日英灵。

  盗洞引出64年前的秘密

  2009年初夏,太湖县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在大安山脚下狮子山旁,一个盗洞被路过的村民发现并报告给大石乡政府,据说奔着财富而来的盗贼被盗洞里层层叠叠的白骨吓得落荒而逃。闻讯而来的县文管所专家随即赶赴现场勘察。

  这是一座近60平米的圆形墓葬,并有三级半环带形的夯土层祭台。专家们通过进一步走访周边古稀老人查天水、阳甲贵获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十一游”的公墓,不仅建有墓,而且还有纪念塔、八角亭,均建在狮子山下无相寺旁。

  此后,一份更为详细的资料被找出,这是一位名叫阳朝阶的老人的回忆,刊载在《太湖文史资料》1987年第四辑上:“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的‘十一游’和‘第八挺’,在我县原相石乡安良保无相寺建成一座烈士墓,形状像撑开的巨伞。墓前,有一米多高的石碑,刻有‘抗日阵亡官兵之墓’八个大字,离墓二十多米处,建有一座青砖结构的十多米的纪念塔,塔顶上安装了一只人工制作的巨鹰,塔上有时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题字‘抗日英雄为国捐躯’八个大字。据说墓内埋葬有一百具尸骨,均系国民党军队在安庆、月山、高河埠、望江等地与日军作战而阵亡的烈士。其中一具是储大队长的通讯员,正在那时急病而死,也葬在此墓内。离墓十多米处,建有一座八角亭,亭内有烈士的灵位。八角亭周围有一米多高的石碑,上面刻有碑文……”以上三位老人的回忆提供了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烈士墓建设的时间为抗战胜利之初;二是烈士墓是为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十一游”官兵而建。然而,“十一游”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墓内埋葬的官兵有多少,什么地方人?烈士墓为何修筑于狮子山下、无相寺旁?一个个疑问,等待我们去探寻。

  十二块墓碑重见天日

  筑墓树碑,是华夏民族殡葬文化一贯模式,有墓必有碑,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于是,寻找烈士墓碑成为解开上述疑团的突破口。当地政府通过广发传单,广泛发动,一条条线索被收集到,第一块石碑在沟渠上发现,第二块石碑在田埂上被找到,第三块,第四块……一共找到十二块石碑。碑一高两米,中书“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战阵亡烈士公墓”,右有四字为“先烈之血”,左四字为“革命之花”;碑二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墓志铭”,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谷旦,即1944年,为支队长潘觉民撰书;碑三为“本支队忠烈祠落成碑记”,也为潘觉民所志;碑四为“中校支队副罗君鸿辉墓碑记”;碑五为第一大队长许作荣为本支队烈士祠墓落成纪念而题,文为“嗟我弟兄,随我从征,身冒锋刃,至死为荣,功在丰碑,并垂祠墓,山高水长,同斯千古”;第六块碑为支队副陈某某所题:“将士英烈,震烁人寰;江淮转战,伟绩斑斑;浩气磅礴,充塞南国。留兹祠墓,永壮河山”;第七块碑为时宿松县长朱尚文所题,文为“民族之光”四个大字;碑八是一名为杨士德人士所题诗;碑九为烈士祠墓界碑;碑十、十一为烈士名录;碑十二佚名,文为“甲马行空”。

  碑二墓志铭文如下:“安徽颍亳之间代出英杰,民风刚劲,民气激昂,淮上向与关西并驾齐驱,就余亲历益信前言之不谬也。余束发读书,壮年游学于东瀛,返国后厕身军旅。民二十八夏应皖省前故主席廖公之命收编颍阜涡亳四县人民自为军,改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余充支队长,是军官兵胥足,毁家纾难,众志成城,原未取民间一帛一粟,其志亦良苦,从余以来自皖北移防望江今已数年。大小数十余战。其间抗敌如亳县十二里庙、白沙南埠、临涣三集、巢县盛家桥、望江石牛山,各歼敌数十名或数百名,毙其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算。尤以盛家桥石牛山两役为最壮烈,予敌大创,不敢正视。我官兵为国家争生存,为人民谋安谧,奋不顾身死亡枕籍,暴尸露骨,良用慨然。是旭我同胞节约集资建烈士墓及忠烈祠于泊湖阳,盖所以表英烈慰前壤也。后之过斯墓者当必凭吊依依不置矣。因为之铭曰:“吁我同胞为国宣劳,生为俊杰殁为英豪,山河壮色祠墓巍巍,军人天职斯德所归。”

  潘觉民撰书的这篇墓志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然而,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在此找到答案,如为什么有这样一次收编?第一支队编制、规模、装备情况怎样?

  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

  在安庆市档案局、安徽省档案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笔者从浩如烟海的一卷卷档案资料中仔细查找,终于有了收获。

  在《安徽省志·军事志》中,详细记录了这支部队的改编过程。抗战之初,安徽省各地抗日自卫地方武装风起云涌,尤以淮河两岸为最,“民国28年1月,民政厅长陈良佐与廖磊恐安徽地方部队搞‘皖人治皖’,遂谋定对安徽人民自卫军强行整编……5月,第五战司令长官部命令,将战区内各游击部队统一进行调整,确定番号名称及编制经费,对以前各路、各总队、各支队及各大队等人民自卫军和游击队之庞杂组织,加以改造。省即遵令复对各路人民自卫军进行整编,统编为游击纵队……全省共编为7个游击纵队,委季光思为第八游击纵队司令,陈树森为第九游击纵队司令,第五区专员李本一兼第十游击纵队司令,皖北行署主任颜红毅兼为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黄帅岳为第十四游击纵队司令,第三区专员李盛宗兼第十一游击纵队司令(后更委马馨亭),赵凤藻为第二十游击纵队司令。”

  上面这段材料印证了潘觉民所书第一支队始建时间为1939年,同时也阐述这支部队成立之原因,是因为以廖磊为首的桂系军阀为防止肘下生变,箍制安徽地方抗日武装的一项举措;还有,第一支队的编制相当于团的编制。安徽省档案馆藏00044卷中,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官佐名册也证实了这一点,上校支队长潘觉民名列榜首,其下依次为“中校支队附卓伯明、少校支队附黄海帆、上尉副官宋光汉、少尉副官葛舜贤……”

  潘觉民,四川三台人,1910年出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其部队官佐骨干两广人居多。据省档案馆1943年5月资料记载,该支部队计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队部和机枪中队。部队成立后,转战江淮,参加大小战役数十起,后移防怀宁、望江、太湖、宿松沿江一带。

  1990年《怀宁县志》亦有记载,“民国30年5月,第五战区第十一游击纵队(后改为挺进纵队)第一支队进驻高河、集贤岭、青草镇地区,上校支队长潘觉民。33年11月部队移驻望江,其第二大队副队长李位九率两个分队驻上石牌,第三大队第七中队长张宗文率队驻怀宁金潭河两岸(今皖河农场),第三支队长郝文波进驻江镇、三桥、秀山等地。”该部治军严明、秋毫不犯,“不取百姓一米一粟”,深得驻地百姓爱戴。抗倭著名战役有亳县十二里庙战斗、白沙南埠战斗、临涣三集战斗、庐江盛家桥战斗、望江太阳山、石牛山战斗、各役歼死数十名或数百名,毙其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抗日英烈家在何方

  第一支队转战江淮数年间,在重创日寇的同时自身伤亡也不少,达六百人之多,支队长潘觉民在墓志铭中用“死亡枕藉,暴死路骨”八字以概括。

  为安抚英灵,1944年底,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夕,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国民安徽省政府同意,由太、宿、望、怀四县政府动议、襄助,当地民众捐资投劳,第一支队利用两年时间在泊湖之阳,即太湖县大石乡境内之无相寺旁建成抗日英烈园,供人瞻仰。烈士园背靠大安山青峦,面临烟波泊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第一支队官佐以两广人为主,但士兵以皖北籍居多,公墓中埋葬的官兵数据老人们回忆为100多人,但据资料记载,整个墓地铭刻有672名英烈,仅从发现的十号、十一号碑刻中,可考的烈士名录竞达160人之多,还有几十人姓名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二者相加估计超过200人。近日看了家乡当地媒体关于“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一些报道,觉得不详细,在此求助大家,想详细了解一下“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的前前后后的情况,最后结局如何,请知情网友指点。




盗洞引发64年前的尘封记忆 数百名皖北抗日英烈家在何方




历史的大门再次在不经意中被打开。2009年立夏节前后,在皖西南边陲的太湖县大石乡境内,一座被时光和荒草掩埋60多年的抗日烈士公墓重见天日。一件件实物,一卷卷档案,一段段回忆,为我们解密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关于抗战时期安徽境内最大的皖籍抗日英烈园,关于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关于数百名九泉之下不屈的抗日英灵。

  盗洞引出64年前的秘密

  2009年初夏,太湖县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在大安山脚下狮子山旁,一个盗洞被路过的村民发现并报告给大石乡政府,据说奔着财富而来的盗贼被盗洞里层层叠叠的白骨吓得落荒而逃。闻讯而来的县文管所专家随即赶赴现场勘察。

  这是一座近60平米的圆形墓葬,并有三级半环带形的夯土层祭台。专家们通过进一步走访周边古稀老人查天水、阳甲贵获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十一游”的公墓,不仅建有墓,而且还有纪念塔、八角亭,均建在狮子山下无相寺旁。

  此后,一份更为详细的资料被找出,这是一位名叫阳朝阶的老人的回忆,刊载在《太湖文史资料》1987年第四辑上:“一九四五年抗日胜利后,国民党的‘十一游’和‘第八挺’,在我县原相石乡安良保无相寺建成一座烈士墓,形状像撑开的巨伞。墓前,有一米多高的石碑,刻有‘抗日阵亡官兵之墓’八个大字,离墓二十多米处,建有一座青砖结构的十多米的纪念塔,塔顶上安装了一只人工制作的巨鹰,塔上有时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题字‘抗日英雄为国捐躯’八个大字。据说墓内埋葬有一百具尸骨,均系国民党军队在安庆、月山、高河埠、望江等地与日军作战而阵亡的烈士。其中一具是储大队长的通讯员,正在那时急病而死,也葬在此墓内。离墓十多米处,建有一座八角亭,亭内有烈士的灵位。八角亭周围有一米多高的石碑,上面刻有碑文……”以上三位老人的回忆提供了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烈士墓建设的时间为抗战胜利之初;二是烈士墓是为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十一游”官兵而建。然而,“十一游”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墓内埋葬的官兵有多少,什么地方人?烈士墓为何修筑于狮子山下、无相寺旁?一个个疑问,等待我们去探寻。

  十二块墓碑重见天日

  筑墓树碑,是华夏民族殡葬文化一贯模式,有墓必有碑,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于是,寻找烈士墓碑成为解开上述疑团的突破口。当地政府通过广发传单,广泛发动,一条条线索被收集到,第一块石碑在沟渠上发现,第二块石碑在田埂上被找到,第三块,第四块……一共找到十二块石碑。碑一高两米,中书“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战阵亡烈士公墓”,右有四字为“先烈之血”,左四字为“革命之花”;碑二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墓志铭”,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谷旦,即1944年,为支队长潘觉民撰书;碑三为“本支队忠烈祠落成碑记”,也为潘觉民所志;碑四为“中校支队副罗君鸿辉墓碑记”;碑五为第一大队长许作荣为本支队烈士祠墓落成纪念而题,文为“嗟我弟兄,随我从征,身冒锋刃,至死为荣,功在丰碑,并垂祠墓,山高水长,同斯千古”;第六块碑为支队副陈某某所题:“将士英烈,震烁人寰;江淮转战,伟绩斑斑;浩气磅礴,充塞南国。留兹祠墓,永壮河山”;第七块碑为时宿松县长朱尚文所题,文为“民族之光”四个大字;碑八是一名为杨士德人士所题诗;碑九为烈士祠墓界碑;碑十、十一为烈士名录;碑十二佚名,文为“甲马行空”。

  碑二墓志铭文如下:“安徽颍亳之间代出英杰,民风刚劲,民气激昂,淮上向与关西并驾齐驱,就余亲历益信前言之不谬也。余束发读书,壮年游学于东瀛,返国后厕身军旅。民二十八夏应皖省前故主席廖公之命收编颍阜涡亳四县人民自为军,改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余充支队长,是军官兵胥足,毁家纾难,众志成城,原未取民间一帛一粟,其志亦良苦,从余以来自皖北移防望江今已数年。大小数十余战。其间抗敌如亳县十二里庙、白沙南埠、临涣三集、巢县盛家桥、望江石牛山,各歼敌数十名或数百名,毙其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算。尤以盛家桥石牛山两役为最壮烈,予敌大创,不敢正视。我官兵为国家争生存,为人民谋安谧,奋不顾身死亡枕籍,暴尸露骨,良用慨然。是旭我同胞节约集资建烈士墓及忠烈祠于泊湖阳,盖所以表英烈慰前壤也。后之过斯墓者当必凭吊依依不置矣。因为之铭曰:“吁我同胞为国宣劳,生为俊杰殁为英豪,山河壮色祠墓巍巍,军人天职斯德所归。”

  潘觉民撰书的这篇墓志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然而,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在此找到答案,如为什么有这样一次收编?第一支队编制、规模、装备情况怎样?

  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

  在安庆市档案局、安徽省档案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笔者从浩如烟海的一卷卷档案资料中仔细查找,终于有了收获。

  在《安徽省志·军事志》中,详细记录了这支部队的改编过程。抗战之初,安徽省各地抗日自卫地方武装风起云涌,尤以淮河两岸为最,“民国28年1月,民政厅长陈良佐与廖磊恐安徽地方部队搞‘皖人治皖’,遂谋定对安徽人民自卫军强行整编……5月,第五战司令长官部命令,将战区内各游击部队统一进行调整,确定番号名称及编制经费,对以前各路、各总队、各支队及各大队等人民自卫军和游击队之庞杂组织,加以改造。省即遵令复对各路人民自卫军进行整编,统编为游击纵队……全省共编为7个游击纵队,委季光思为第八游击纵队司令,陈树森为第九游击纵队司令,第五区专员李本一兼第十游击纵队司令,皖北行署主任颜红毅兼为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黄帅岳为第十四游击纵队司令,第三区专员李盛宗兼第十一游击纵队司令(后更委马馨亭),赵凤藻为第二十游击纵队司令。”

  上面这段材料印证了潘觉民所书第一支队始建时间为1939年,同时也阐述这支部队成立之原因,是因为以廖磊为首的桂系军阀为防止肘下生变,箍制安徽地方抗日武装的一项举措;还有,第一支队的编制相当于团的编制。安徽省档案馆藏00044卷中,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官佐名册也证实了这一点,上校支队长潘觉民名列榜首,其下依次为“中校支队附卓伯明、少校支队附黄海帆、上尉副官宋光汉、少尉副官葛舜贤……”

  潘觉民,四川三台人,1910年出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其部队官佐骨干两广人居多。据省档案馆1943年5月资料记载,该支部队计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队部和机枪中队。部队成立后,转战江淮,参加大小战役数十起,后移防怀宁、望江、太湖、宿松沿江一带。

  1990年《怀宁县志》亦有记载,“民国30年5月,第五战区第十一游击纵队(后改为挺进纵队)第一支队进驻高河、集贤岭、青草镇地区,上校支队长潘觉民。33年11月部队移驻望江,其第二大队副队长李位九率两个分队驻上石牌,第三大队第七中队长张宗文率队驻怀宁金潭河两岸(今皖河农场),第三支队长郝文波进驻江镇、三桥、秀山等地。”该部治军严明、秋毫不犯,“不取百姓一米一粟”,深得驻地百姓爱戴。抗倭著名战役有亳县十二里庙战斗、白沙南埠战斗、临涣三集战斗、庐江盛家桥战斗、望江太阳山、石牛山战斗、各役歼死数十名或数百名,毙其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抗日英烈家在何方

  第一支队转战江淮数年间,在重创日寇的同时自身伤亡也不少,达六百人之多,支队长潘觉民在墓志铭中用“死亡枕藉,暴死路骨”八字以概括。

  为安抚英灵,1944年底,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夕,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国民安徽省政府同意,由太、宿、望、怀四县政府动议、襄助,当地民众捐资投劳,第一支队利用两年时间在泊湖之阳,即太湖县大石乡境内之无相寺旁建成抗日英烈园,供人瞻仰。烈士园背靠大安山青峦,面临烟波泊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第一支队官佐以两广人为主,但士兵以皖北籍居多,公墓中埋葬的官兵数据老人们回忆为100多人,但据资料记载,整个墓地铭刻有672名英烈,仅从发现的十号、十一号碑刻中,可考的烈士名录竞达160人之多,还有几十人姓名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二者相加估计超过200人。
应该好好收拾整理一下这块地方,让英灵得到安息。
这又是一个能印证国民党同样在敌后大量组织抗日武装的铁证,历史不容抹杀!

这又是一个能印证国民党同样在敌后大量组织抗日武装的铁证,历史不容抹杀!
youngyang_xzz 发表于 2009-8-17 12:34

这话去跟老蒋,小蒋,岩里政男,陈吴和马娘娘去说吧。
台湾高中教科书里的抗战:
http://tieba.baidu.com/f?kz=171976813
http://tieba.baidu.com/f?kz=84061662
果粉在挖坟哭丧,殊不知人家早就不记得了。
这又是一个能印证国民党同样在敌后大量组织抗日武装的铁证,历史不容抹杀!
youngyang_xzz 发表于 2009-8-17 12:34

这话去跟老蒋,小蒋,岩里政男,陈吴和马娘娘去说吧。
台湾高中教科书里的抗战:
http://tieba.baidu.com/f?kz=171976813
http://tieba.baidu.com/f?kz=84061662
果粉在挖坟哭丧,殊不知人家早就不记得了。
3# youngyang_xzz
好久不见果粉,围观下~:D
youngyang_xzz 发表于 2009-8-17 12:34
原来国军在敌后舒舒服服的打游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