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愤青的路之一——烟师时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3:35
一、初到烟师

一列绿皮硬座列车,喘着粗气进站了!从周村到烟台,整整六个小时没有座位,没有休息……陈锋拖着疲惫的身体,还有沉重的行李,一步步地从站台上挨出站来——终于踏上了烟台——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目的地。

来烟台上学,陈锋实在是不情愿、有些委屈:自己刻苦学习、还复了课——但最终只捞到个烟师(烟台师范学院),二本里还是排在后边的。可有什么法子呢?高中已经读了四年了,可英格力士就是学不好——有一个出去的机会就不错了!毕竟,高中的日子不好过……

挤上烟师来接新生的校车,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一条缝来,陈锋观察了一下从火车站到烟师沿途的环境……校车渐渐地驶出了市区,驶入了起伏的群山中……渐渐地,陈锋感到了一丝欣慰:从小自己就喜欢丘陵、山地——如果学院在一片群山中,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烟是真的就在一片群山中!烟台市芝罘区的近郊有一座小镇——世回尧,烟师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小镇上。校车停下了,这里的地形马上就给了陈锋一个惊喜:环烟师皆山也。其中西面和北面的山峰最多、山林也最为茂密。接待新生的老同学告诉他,翻过北面的群山,就能到达黄海岸边;翻越西面的群山,就可以到达烟台市的又一大区——福山区。因为这两个方向的山最多,林最密,所以“有机会一定去探险”陈锋想……

烟师的南区就是一片山坡,历史与社会学院的教学楼就设在这里!最吸引陈锋的还是东面的小山,东面有两座山,一座处于市区,在一片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另一座最有意思——上面有一座宝塔,老同学告诉他那是烟台市的一名胜——“塔山”!

“塔山”,居然和辽沈战役的“塔山”重名——不过这里似乎没有发生过阻击战!

一定得去玩玩,看看这座“塔山”怎么样,哈哈哈……一、初到烟师

一列绿皮硬座列车,喘着粗气进站了!从周村到烟台,整整六个小时没有座位,没有休息……陈锋拖着疲惫的身体,还有沉重的行李,一步步地从站台上挨出站来——终于踏上了烟台——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目的地。

来烟台上学,陈锋实在是不情愿、有些委屈:自己刻苦学习、还复了课——但最终只捞到个烟师(烟台师范学院),二本里还是排在后边的。可有什么法子呢?高中已经读了四年了,可英格力士就是学不好——有一个出去的机会就不错了!毕竟,高中的日子不好过……

挤上烟师来接新生的校车,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一条缝来,陈锋观察了一下从火车站到烟师沿途的环境……校车渐渐地驶出了市区,驶入了起伏的群山中……渐渐地,陈锋感到了一丝欣慰:从小自己就喜欢丘陵、山地——如果学院在一片群山中,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烟是真的就在一片群山中!烟台市芝罘区的近郊有一座小镇——世回尧,烟师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小镇上。校车停下了,这里的地形马上就给了陈锋一个惊喜:环烟师皆山也。其中西面和北面的山峰最多、山林也最为茂密。接待新生的老同学告诉他,翻过北面的群山,就能到达黄海岸边;翻越西面的群山,就可以到达烟台市的又一大区——福山区。因为这两个方向的山最多,林最密,所以“有机会一定去探险”陈锋想……

烟师的南区就是一片山坡,历史与社会学院的教学楼就设在这里!最吸引陈锋的还是东面的小山,东面有两座山,一座处于市区,在一片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另一座最有意思——上面有一座宝塔,老同学告诉他那是烟台市的一名胜——“塔山”!

“塔山”,居然和辽沈战役的“塔山”重名——不过这里似乎没有发生过阻击战!

一定得去玩玩,看看这座“塔山”怎么样,哈哈哈……
说明:这是我作的小说,写一个军迷的故事,但放在军迷风采它又是小说,虚构的,所以只能放在原创茶馆了
二、军训(上)

各级各类学校,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似乎都是军训!

陈锋不抵触军训,但对当前高校的军训,却有很多不满:

第一就是实弹射击被取消了,据说在某大学军训中,流弹打伤了学生!别看军训射击用的不过是“五六半”,而且打的还是空包弹,但空包弹在近距离内同样也可以伤人!于是,许多高校把实弹射击训练取消了(包括烟师)——因噎废食,陈锋很不满:不让摸武器,光在那里“一二一”,有意思吗?

第二件事尤其让他不满,军训要统一服装——本来,希望得到一件迷彩服的,但发下来的却是已经淘汰了的87式军服的旧衬衫和旧裤子,除了这两样以外,最令人不满的就是脚上的破解放鞋!

精锐的PLA部队早就穿上军靴了,再不济,也是新式的99式作训胶鞋——但是给学生军训,还在使用这种破旧东西,唉……

军事理论课在南区的旧礼堂里举行——过了不久,这个礼堂就被拆了!一位老师给上了几堂课,接下来又看了几次电影……

上军事理论课的老师一看就是一位退伍军人出身——举止言行还保留着在军队时的旧习惯——但是离开部队的时间长了,为啥呢,肚子走样了……

上课,陈锋满怀着希望和兴趣,但听到一半,“希望”就变成了“失望”!

大概这位老师是指导员、政委出身吧,开口先不说军事,而是大谈“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我军三大传统‘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我军在各次战争中能够以劣势武器装备打败优势敌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军实行了卓有成效地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确是我军的生命线。不仅我军重视,我军的敌人也很重视——特别是败逃到台湾的蒋中正先生。一方面,蒋先生派专人研究“共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仿效“共军”在“国军”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号召“国军”将士,为了“反攻大陆”,要“勿忘在莒”……
可战争毕竟不能只靠“思想政治‘,要进行战争,还是离不开”军事“……一谈到军事,这位老师就变成”外行“了

大概他是炮兵出身吧……一讲到武器,便大谈各种火炮:”火炮中,最多的是加农炮和榴弹炮——射程最远的,大约30公里,但我们国家没有“……这位老兄,思想大概还停留在六六式和八三式榴弹炮时代——的确它们的射程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我们国家已经研制出PLZ45型新式榴弹炮了,射程高达40公里……

”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出,往外倒“,又开始研究迫击炮了,的确,很多迫击炮需要从炮口装填炮弹——但是,出了故障打不出、往外倒可绝对不行——那是十分危险的……

” 火箭炮有12管、19管、40管“,又来火箭炮了,他说的大概是107、130、122三种火箭炮吧,“40管的是最先进的”——的确,我们国家的40管 122火箭炮仿自苏联“冰雹”火箭炮,威力相当大——但我们国家已经制造出了273、300等大口径火箭炮,那才是真正的“大杀器“,比122火箭炮厉害多了!

”知道的还没有我多“陈锋听不下去了,打起了瞌睡
军训(中)

烟师南区有一座破旧的两层小楼——大概是全院最旧的,很有历史感!“这座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班里唯一的烟台籍同学吕慎超向陈锋介绍道!

旧楼的后面有一个网球场,军训队列训练就在网球场上进行。

虽然时节已进入仲秋,但太阳还是非常厉害……“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这种队列练习,陈锋已经很熟悉了——初中、高中都“玩”过了——现在再进行这种练习,陈锋唯一的感觉,只剩下“单调、枯燥了”……大概班里的同学,也是这么想的——太阳太厉害了,大家都练出了汗水,后来,教官也由“严格监督”变成“例行公事”了……

但一到休息时间,就热闹了,大家争着和教官拉话,陈锋最卖力!

教官是一位湖北籍老战士——很有意思!我们国家的征兵制度,总是让义务兵和士官到外地去服役,很少有在家门口当兵的!

“教官,你们是什么部队?”陈锋问!“我们是海防团炮兵营。”教官回答

“那你们有什么火炮,自行榴弹炮?火箭炮?”陈锋破不及待地继续追问。

“哪些东西只有集团军属炮兵才有,那是陆军精锐部队,海防团是地方部队,装备没有那么好!我们只有八五加农炮和一三零加农炮……”教官说。

原来,PLA的现役部队分为机动部队和边海防部队两类。机动部队被编入各集团军,属于军中精锐,将来将要实现全机械化!边海防部队则归各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指挥,属于地方部队,比集团军的装备要差一些。

“我们海防团属于烟台警备区,防备敌人从海上登陆……一旦战争爆发,这地方离日本、韩国近,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PLA把韩国(南棒子)当作假想敌,令陈锋喜出望外——早就看高丽棒子不顺眼了!但颇令很多追逐时尚(哈韩)的女生不满。李晓菲(一位颇喜欢追求时尚的女士)立即抗议:“韩剧多浪漫,韩国泡菜多好吃,韩版衣服多漂亮……”

“军迷”和“粉丝”,始终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陈锋立即用厌恶的目光白了她一眼……
军训(下)

一支长长的队伍,离开公路、走上土道;又离开了土道,走上了小路,最后消失在寂静的山林中。军训的重头戏——野营拉练开始了!

胶东半岛在山东各地区中是最湿润的,半岛上的山地和鲁中地区也大有不同。山不高,也不怎么险要,但林木却十分茂密——缓坡已经被开垦,变成了果园——栽满了苹果、梨、樱桃……没有开垦的地方,也遍生树木——郁郁葱葱的长满了马尾松、麻栎,而且十分茂盛,比鲁中地区那些光秃秃的石头山要耐看多了。

“这个地方很适合防御,也很适合打游击”,陈锋想。

的确,胶东地区早在抗战时就是老根据地了……

抗战初期,党在胶东半岛就发动了天福山起义,建立了抗日武装;抗战相持阶段,在这里的军民又创造了“地雷战”的壮举;在抗战的最后反攻阶段,半岛军民较早地进行了反攻,并且一度攻下烟台等大中城市!

队伍在这茂密的山林中快速行进着,秋天的太阳不很强烈,但是气温却一点也不低。路走得长了,很多同学的军衬衫就由干变湿了(出汗了)……

“快跟上,别掉队”,教官在一旁催促道:“我们必须在中午赶到目的地!”

陈锋没心思再看山中的风景了,而是不得不加快了“行军”的脚步——整个大队的脚步都已经开始加快了!

徒步远行对陈锋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从小他就经常一个人徒步远行,或爬山、或进城……即使大队的行进速度加快了,他也没感到有什么不适应……

山峰一座接一座被踩在脚下,没有来得及享受攀登的快乐;树林一片接一片地被甩在后边,当然也没来得及欣赏翠绿色的风景。

在一处偏辟的山坳里,队伍终于停下了——目的地到了。一辆卡车开来了,给经历了“长途跋涉”,已经接近“精疲力尽”的同学们送来了“给养”——一小瓶可口可乐,仅能解解渴而已,领到可乐,三口两口就喝完了……

队伍缓缓地踏上了归途……
“马陵道”与“马其顿长矛”(上)

“军训”结束了,正式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陈锋最好学的专业课便是“中古”(中国古代史),而且对这门课的印象最为深刻——它的进度最慢,学习这门课,用了一年半时间;教授它的老师实在是多——三个人!

李永泉教授第一个给新生教授中古,专门负责从上古到秦汉这一部分的内容!

古代是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战争历史,各股政治势力都使用自己所能掌握的一切力量在拼命厮杀着——其中,战乱最多的时期之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李永泉教授讲课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写整齐的板书,往往是想到什么些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说“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写过什么什么书,那位老先生写过篇什么什么文章”。其次便是讲他的研究了——简牍学还有他在考证“马陵之战”!

陈锋在课上最感兴趣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了,“马陵之战”就是当时一个著名的战例!

春秋时期的战事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车战”了,车就是战车(古书中称之为虎贲),而车战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曹刿论战》中的“长勺之战”了。

车战首先要先摆好阵势,然后以战车虎贲互相冲击,战斗一般在一天之内就见分晓。大多数战斗,胜利者没有多少战果,而失败者一般也会体面的撤出战斗——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的状况非常少——颇有些竞赛或者决斗的味道!

但到了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首先,这一时期的兵种变了,骑兵开始出现(只是还没有马蹬),而且地位越来越高,战车的地位却下降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骑兵地位上升的反映;其次,这一时期,开始注重战略战术,穿插、包抄、合围、埋伏等战法已经被普遍应用——出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不朽的兵家名著;最后,这一时期的战争已经开始注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务求全歼,战争的残酷性也开始增强了,斩首数万已经很平常了,空前残酷的秦赵长平之战更是以坑杀四十万把这种残酷推向了顶峰!

齐魏马陵之战就是战国时期的一著名战例,继围魏救赵以后,公元前341年,齐国孙膑率军再次与魏国庞涓的军队决战。孙膑先巧妙地以减灶的办法制造假象,诱庞涓的军队深入,在马陵道设伏,全歼魏军,庞涓自杀,魏军大败!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智谋取胜的著名战例……

作为军迷,陈锋最关心的莫过于孙膑的智谋和妙计了——但是作为历史学者的李永泉教授最关心的却是马陵之战发生在什么地方:“我考证认为马陵之战发生在临沂郯城马陵山,但是有人认为发生在聊城——聊城还进行过关于马陵之战的学术研讨会,我反对发生在聊城的观点,我不能允许他们瞎说……”

咳,关于马陵之战发生在那里,作如此大的争论有意思吗?

还不如研究一下孙膑的兵法和孙膑的军事思想更有意义……
“马陵道”与“马其顿长矛”(下)

高校有时候也会安排在晚上上课,第一学期的世古(世界古代史)每周就有一节被安排在了晚上。

教授世古的是一位女士——张清老师——她对犹太人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据说在以色列参观学习过……

世界古代史对于陈锋来说,不算很陌生,但也说不上很熟悉……但对于世界古代史中的战争,陈锋却是相当感兴趣的!

在世界上古史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特洛伊木马、斯巴达武士、马其顿长矛了……而罗马军团,则将上古西方的军事推向了顶峰!

在古希腊时期,作战以步兵为主——地位最高的是重装步兵(出身于城邦的贵族,自备盔甲兵器)。他们身着厚重的盔甲,使用长剑、长矛和敌人格斗。但是,重装步兵却不擅长使用弓箭——大概是因为这时候弓箭的威力太小,不足以射穿厚重的盔甲,还达不到中世纪的英格兰长弓、十字弩那样的威力吧!

马其顿长矛是一种颇有意思的武器,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利用马其顿长矛,发明了著名的长矛阵:将重装步兵排成16-20排,士兵皆手持长矛。第一排士兵平端长矛,后排士兵则将矛杆搭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形成一堵“矛墙”,在两翼用轻装步兵和骑兵来作掩护——一个完整的长矛方阵就这样形成了!

亚历山大利用这方阵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波斯帝国、打到了中亚、打到了印度……

对于这一独特的战法,陈锋却颇多疑惑:方阵正面冲击力强大,但两翼和背后却十分薄弱,对手为什么不从两翼包抄,从背后迂回呢?非得“硬碰硬”?方阵在平原地区好用,但在山地就有劲使不上,为什么不利用山地地形伏击亚历山大的军队呢?

陈锋向张清老师询问这些问题,老师说:“大概这个时期,人的思维还比较简单,只会斗力,不懂得斗智、用计吧!”

罗马军团和上述的军队就大有不同了!他们在上古西方世界较早地建立了正规的兵役制度,建立了正规的军队建制——军团;罗马军团重视官兵的勇敢,但更重视严明的纪律——建立了处死临阵脱逃者的制度;罗马军团不只斗力,也开始注重斗智了:在对马其顿的战争中,就巧妙得用包抄、迂回的战法打败了“过去”一度“所向无敌”的马其顿方阵!

斯巴达武士很勇猛,但却没有正规化编制,严明的纪律——充其量只是勇敢的“民兵”;马其顿方阵“无坚不摧”,但只能正面冲击,架不住包抄、迂回战术——我们只能慨叹亚历山大战斗勇猛,但头脑简单;只有罗马军团,将正规的编制、严明的纪律、巧妙的智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上古西方的军事推进到了顶峰!
烟师,现在叫鲁东大学了。
世回尧,其实它本各石灰窑,我一直对老乡们这么高深的文学功力深感钦佩,这名字改的,没挑了。世回尧现在也算市区的一部分了,看来楼主回忆的时点多半还是上个世纪吧。
废话几句,帮楼主看看场子,你快点往下续啊。
山东本孔孟之乡,却有孙子诡兵之道,诸葛乃琅琊人士,土民身材高大粗壮,善于力气,近代民风国内存忠厚之评;
精习列祖之道,放眼宇内所长,潜心于国强民富之行,我齐鲁子弟不却之责也!
威海卫 发表于 2009-7-23 15:02
我上学的最后一年,正式改名为“鲁东大学”——我是一期毕业生!
要继续往下续,我得写出好的故事情节
selinar 发表于 2009-7-23 16:02
烟师距离机场很近,机场上驻扎着海航的强5和歼8,偶尔会有一两架豹子
这是二锅头的马甲吗? 好好
好喝二锅头 发表于 2009-7-23 16:47
你的信息真的是不太新了,现在满场的豹子,还得在后边加个A。强五还有不到一只手的数,另有几架尖叫六。人品暴发的时候能看见高新或者四个挂钩的六爷。欢迎回来看看。
冷雨、烟台古酿和午餐肉

十月底的烟台,忽然下起了连绵的秋雨……雨很细,不用打伞,但淋在身上却感到了多少有些“寒意”……

外面下着雨,陈锋不想去餐厅打饭了,而是在宿舍里享受起了自己的美味——烟台古酿、午餐肉、红肠还有榨菜、花生米。

在军队的纪律与条令中,不允许士兵在平时饮酒……但是,好喝酒的军人却实在是不少,似乎官越大,酒量也越大——在PLA里,最典型的莫过于许世友上将了——《世界军事》中撰文说他“上将司令几十年的俸禄,全交给‘杜康’同志了。”

自然,陈锋也喝酒,历史与社会学院02级中染上喝白酒习惯的,他大概是头一个!

几乎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特产酒——酿酒几乎是每一个地区都有的产业。烟台(仅限芝罘区)就有“烟台古酿、烟台白干、烟台啤酒”,还有著名的“张裕干红、张裕金奖白兰地 ”。

四块钱一瓶的烟台古酿,是烟台“特色酒”之一。物美价廉,度数不高——四十度,喝下去不至于像二锅头一样烧喉咙。只是得慢慢饮,不能喝得太急——好上头……

下酒菜总是少不了一盒佳肴——午餐肉。

午餐肉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国外只有“咸牛肉罐头”和“猪肉罐头”……虽然叫“午餐肉”,但是早餐和晚餐也可以吃。

午餐肉,最早当然是一种野战食品——要不然陈锋怎么会好吃这东西呢?!大概它是二战时期美国人发明的——至少在二战时期它曾经被大量投放到了战场上。

午餐肉,也曾经被作为“援外物资”,大量援助美国的盟国——苏联红军战士就对美国的咸牛肉罐头赞誉有加——电影《解放》里的一个战士甚至称牛肉罐头为“第二战场”!

蒋介石的“国军”当然也得到了大批午餐肉——只是没用在抗战中!而是“储备”了大量“剩余物资”去打内战。当然,午餐肉也被我军大量缴获,成了我军战士的佳肴!当时我军的战利品中,美国罐头是非常受重视的——美国罐头,大概多数就是午餐肉吧。

国内最有名的午餐肉,由上海的梅林牌,还有烟台的飞轮牌——陈锋在烟台,自然飞轮牌罐头就成了他的“佳肴”了。

将杯中倒满酒,打开午餐肉,喝一口酒,再啃一口午餐肉罐头,可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一杯喝完了,又是一杯——陈锋不是喝多了就睡的人,反而是越喝越兴奋的那种类型……第二杯喝完了,又倒上第三杯,渐渐地,酒过量了,陈锋唱起了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喝了咱的酒啊”,“我颠颠又倒倒好像浪涛”,“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陈锋想爬到床上去,但却上不去了——他睡上铺

同宿舍的同学赶紧把他架了上去!

“我喝点小酒,我晕,我是醉仙”,躺在床上,陈锋的嘴里还在念叨着……
这一回的很俗,不过,飞轮牌午餐肉真的不错——据说罐头厂被山村果园公司收购了——不知道飞轮牌罐头还生产不?
因为需要在家照顾孩子,小说得暂停一段时间了


国外只有“咸牛肉罐头”和“猪肉罐头

午餐肉是30年代大萧条的美国人用猪前腿下脚料加淀粉压制成的,跟牛肉猪肉罐头根本不是一回事
现在也许不是下脚料了,但是猪肉成分有多少?便宜还能撑胃,只能是淀粉。肉不过是给你点肉味儿感觉像是在吃肉而已。
午餐肉这个翻译的确是中国特色,但是并非把牛肉猪肉罐头翻译成午餐肉。

国外只有“咸牛肉罐头”和“猪肉罐头

午餐肉是30年代大萧条的美国人用猪前腿下脚料加淀粉压制成的,跟牛肉猪肉罐头根本不是一回事
现在也许不是下脚料了,但是猪肉成分有多少?便宜还能撑胃,只能是淀粉。肉不过是给你点肉味儿感觉像是在吃肉而已。
午餐肉这个翻译的确是中国特色,但是并非把牛肉猪肉罐头翻译成午餐肉。
有人认为发生在聊城——聊城还进行过关于马陵之战的学术研讨会,我反对发生在聊城的观点,我不能允许他们瞎说
--------------
真没听说过.:D
冲出亚马逊

高校宿舍里面没有电视,而且师范学校的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电脑——于是想娱乐就得想别的办法了——例如看电影!每周五——周日的晚上,学校礼堂里都放电影!

但陈锋想看的军事战争电影却实在太少了:老放些港台的、南棒子的酸溜溜的东西——在第一学期,陈锋只看了一部电影——《冲出亚马逊》。

影片讲述了一个多国特种部队在南美某特种兵学校受训,并且打击贩毒分子的故事,总体感觉还不错,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拍出这种片子相当不容易了!

里面的特种兵以美制M16为主要武器——的确,目前世界上的特种部队都喜欢美制武器,倒是恐怖分子、非法武装喜欢使用AK47系列(还有56式)——大概这些武器便宜,容易获得吧!

不过在丛林战中,M16未必比AK47好用,特别是在热带雨林潮湿、泥泞的环境下——M16保养不善就易卡壳、哑火,倒是AK47好用得多!

片中的训练是十分刻苦而且残酷的!例如用高压水枪冲击,在泥水中打斗!其实这在我国的军队训练中就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不过里面的伙食实在太少而且太差让人有些不舒服(每人每餐一个玉米饼,一碗稀粥),但是这是带有实战色彩的——实战中,最为重大而且令指挥官头疼的就是后勤不畅,后勤补给线被切断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得减少补充的补给数量,让士兵坚持了……

里面还训练吃生野牛肉,吃生鱼、生肉这也是事实,在野外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士兵野外生存那是必修课——同时在野外生火十分容易暴露目标,那只好吃生鱼生肉了!几年后热播的《士兵突击》中,同样出现了吃生老鼠肉的镜头!

但训练实在是太残酷了,很多受训的官兵受不了,不得不自伤以求得早日结束训练回国!里面就有个黑人军官用手枪自伤了,不过他用的枪似乎是一把54,哈哈哈

影片中两位中国士兵的表演实在出色——也反映了我军特种兵的强悍,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军就组建了特种部队,不过那个时期用的是81式——八一杠!现在已经开始用95了

在热带雨林中,鳄鱼是很凶狠的动物,在野外训练中,侯勇(主角)用匕首杀死了一条鳄鱼,救下了负伤的同伴,着实牛了一把!

最有意思的是侯勇居然抓住了起飞中的直升机的起落架(飞机被贩毒团伙劫持了)——不怕摔下来吗?仔细看了一下,那是架直八(也可能是超黄蜂),大概起飞的时候不收起落架吧!

《冲出亚马逊》是陈锋在大学期间看到的第一部好看的片子,不过后来好看的就多了:《亮剑》、《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东西多得很……
留个记号回头看
大雪(上)
1941年突如其来的大雪将莫斯科变成了冰天雪地,苏联红军编利用这雪向纳粹德军大举反击,一举把他们阻止在莫斯科城下!
1946年纷纷扬扬的大雪将东北的深山老林变成了银装素裹,东北民主联军的小分队在冰天雪地中艰苦作战,肃清土匪,稳定后方,作家曲波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遂创作出了经典《林海雪原》!
莫斯科郊外的冰雪,陈锋没见过;东北的冰天雪地,也只看过电视。但在烟师的第一个冬天,烟台的学就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大雪、暴雪……
时令才刚过小雪,烟台的暴雪便开始了。
十一月底的一天,天还没亮,天空就已经彤云密布,朔风渐起,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这鬼天气,这么早就开始下雪!”陈锋一边埋怨天气,一边给自己穿上新邮购来的M65风衣和沙漠靴!
“你不知道,胶东半岛一冬至少要下一个月雪。”对面铺上的青岛同学修铭义介绍说。
可偏巧这一天又是周一,课又安排得很多,大家不得不顶风冒雪向南区的教室走去。
陈锋穿着崭新的M65风衣,脚蹬着翻牛皮的沙漠靴,鹅毛飘在身上并未感到多么寒冷!脚下的碎琼乱玉,一点也不凉,倒是踩起来咯吱咯吱地响颇有意思。只是那雪下得正紧,去南区又得爬一个大坡——下雪路滑,上下坡必须小心翼翼地!
专业课一上就是一个上午,那雪下得正紧。历史学院的破楼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内部重新装修了,但毕竟年岁老了,在朔风中,窗户被吹得呼呼地响!
陈锋感叹道:“这如何能过得这烟台的寒冬,院里为什么不唤些泥水匠来修理一番呢?”
按照院里的规定,大一学生需要上晚自习,下雪天也一样——不够人性化!
好不容易下课铃响了——男生还必须迎着朔风,踩着碎琼乱玉往北区走(宿舍在北区),一路须经过一个大坡,登很多级台阶(学校依山而建),在这漫天大雪中,大家迤逦前进着……时刻需要担心脚下打滑、失足跌倒!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得从南区到北区”,这是班里的秀才李云雁在调侃!
“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
大雪(中)
在冬季的冰天雪地中作战一直是各国军方重视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在战争中,雪可以成为朋友,但有时候那就是无形的敌人。
1939年苏芬战争,不重视冬季作战的苏联军队吃了大亏!苏军吸取了教训,加强了准备,1941年反而利用冬季的严寒将法西斯德军阻止在莫斯科城下,并由此逐步转入了反攻……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严寒中战斗,首要的事情就是保暖防寒的衣物。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就是因为缺少防寒准备被冻死、冻伤了不少,因此而败退;在朝鲜战争中,严寒同样光临了志愿军——长津湖之战,志愿军九兵团就因为缺少棉衣而导致因冻伤大量减员。严寒有时候是比枪炮、飞机更厉害的敌人!
一说御寒的衣物,首先想到的就是棉衣了,棉衣的确很保暖,但防水性能不好,在冰天雪地中,棉衣一旦被雪水打湿,保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是毛皮大衣,二战苏联红军就普遍使用了毛皮衣物,毛皮的保暖效果当然比棉衣强了,但毛皮实在太贵重了,难以大量普及;最后当然就是专门研制的防寒保暖衣物了,例如美式的M65风衣,它的面料是尼龙和棉混纺的缎纹布,非常结实紧密,防风防小雨。内衬用的是涤纶和棉的混纺布,贴身穿着时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导热性,不会很闷。同时,它还有专用的棉胆,即使在阿拉斯加的极地的严寒中,一件M65加上其配套的棉胆,也足可过冬。陈锋刚刚从网上淘来了崭新的M65风衣,在这个冬季可帮上大忙了!
与衣服同样重要的是鞋或靴子了——其中最被推崇的当然是军靴了!冬季的军靴,老款的是黑色的皮靴,新款的则是翻毛皮的,例如美式的翻牛皮的沙漠靴。我国生产军靴的时间很长了,但是大多数PLA战士到现在冬天还是穿着棉胶鞋——只有少数特种部队和精锐集团军的部队使上了军靴——PLA战士苦啊……不过民间买卖的所谓军工企业生产的“军警靴”倒是不少。不过,陈锋一眼就能看出来——骗银子的,连军品的边都粘不上,价格还贵得吓人!
野战风餐露宿那是少不了的,在雪地里宿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日本人田上信画过一篇关于冬季作战的漫画,里面专门讲道:雪天宿营最好在森林里宿营,要堆雪墙、挖雪洞、搭帐篷!堆雪墙、挖雪洞是有道理的,雪看似寒冷,但实际上它在严寒中有非常好的保温效果(《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打进威虎山时就曾经堆雪墙露宿)。此外,在树洞、山洞中宿营也不错,但经常会和冬眠的动物(例如狗熊)遭遇,惹来麻烦。在寒冷的雪地中露宿,普通的被子当然不行了,最好使用专用睡袋——美军就装备有专用的防寒睡袋甚至极地睡袋,保暖效果相当好!但PLA到现在还是得用被子甚至裹着大衣露宿,没有这种好东西——唉,还是那句话,PLA战士太苦了!
在冰天雪地中,饮食也是一个大问题。最好有专用的食物,热量高、还最好是热食(这是最高要求了)——传统的压缩干粮、罐头当然不行了!于是,各国为军队研制了自热食品——PLA也有自热食品,例如自加热副食罐头、自热米饭、自热面条等。但如果后勤跟不上,那就得自己在雪地中野炊了,雪地中野炊,一是要设法抓住野兽,比如兔子,而是要学会生火——善于野外生存的老兵,甚至不用火柴、打火机,用一块冰向着太阳一照就能生起温暖的篝火……有时候,生火是不允许的,那没办法了——吃生肉吧!
下雪路滑,在没膝积雪中行动迟缓,而且会留下脚印,暴露目标——但是会滑雪就便利、迅速得多了!二战苏联红军专门组建了滑雪兵团,在冬季作战中大显神威!《林海雪原》中的小分队,学会了滑雪,速度甚至超过了骑兵!
在雪地中作战,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武器弹药——许多枪械在天寒地冻中非常容易出故障,例如冻住枪机!德国造毛瑟快慢机(盒子炮),那绝对是好枪,但在严寒中就会发生故障——侦察英雄杨子荣就是因为盒子炮被冻住了枪机,无法击发而牺牲的!
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还得注意自己的坦克装甲车辆,早期的坦克装甲车是窄履带,经常容易陷在雪地中——于是以T34为代表的坦克使用了宽履带!早期坦克装甲车辆的汽油机、柴油机在严寒中启动困难,于是就改进了发动机,改用增压柴油机和燃气轮机……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冬季,对军队来说,可能是朋友、但也可能是危险的敌人……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作战,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
大雪(下)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终于可以到市区去玩一玩了!
可不料,周五的晚上,天又下起了雪……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市里去不成了,呆在宿舍里又实在无聊,干脆去教室吧!于是,踏着那碎琼乱玉,迤逦着向教室走去!
教室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位女同学在那里用功读“英格力士”。
陈锋一向对英语很反感(在以后的内容中将会讲到),于是将自己刚刚买来的杂志从桌洞里拿出读了起来。
窗外那雪下得正紧,朔风也吹得厉害。破楼的窗户在风中呼呼地作响,好在屋里有暖气,并没使人感到多么寒冷。
“又看你那破杂志,那东西考试不考的!好好学英语吧!”一位女士合上手里的英语课本,向陈锋教导道。说话的是林晓燕,一位对英语颇感兴趣,整天梦想着能够去USA,获得绿卡的女士!“我觉得看军事很有意义,倒是那英格力士没什么意义,因为将来工作用得上吗?再说,英格力士有啥了不起的,不就仗着阿美瑞柯和US刀了撑着腰吗?!!”陈锋反驳道。“唉,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林晓燕叹了口气走开了!
“陈锋啊,把你那军服换下来吧!”坐在林晓燕身边的孔莉向陈锋建议道。“为什么?”,陈锋不解!“因为女生不喜欢你身上的那套东东,你难道不喜欢找一个女朋友吗?在上学期间不想浪漫一回吗?”孔莉说道。
“哈哈哈,我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有可能,我想去当和尚……不过我喜欢吃肉喝酒,人家不收我!”陈锋调侃道。
“哈哈哈……”他的回答引来了一阵大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校园很快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天已近晌午,但雪还是下得正紧,教室里只剩下陈锋一人了。他将椅子搬到暖气旁边,向了一回暖气,觉得肚中饥饿了,心想:却是怎的好?忽然,他有主意了:南区餐厅有白酒,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陈锋把教室门锁了,投南区餐厅而去。到了餐厅,买了一瓶劣质白酒——烟台白干,又买了一份鱿鱼,一份土豆……回到教室,自斟自饮起来。
烟台白干是地瓜干子酿的,度数在40度左右,味道比高粱酒要差得多,不过好在酒精度数很高。陈锋一边饮酒,一边就着鱿鱼和土豆下酒!
酒饮过了半瓶,陈锋的脸开始发热,发红了,他想到了很多事情……
尤其是孔莉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看了看身上的M65,自言自语道:“女生的确不喜欢这衣服,太另类了,与别人交流又是障碍。”
可他又实在舍不得这件衣服,因为这是花了大力气淘来的,而且在烟台的严冬中的确带给了他温暖。
“管它呢,自己舒服就行了!不穿军服,还叫军迷吗?”陈锋把三把椅子并在一起,躺在上面睡着了……
窗外,雪还是下得正紧,柳絮、鹅毛在漫天飞舞……
M65能在极地条件下防寒?
新年

在漫天飞雪中,陈锋迎来了来烟师后的第一个新年(元旦)!高校的新年是很有意思的,各院校都组织了丰富而且精采的文体活动。

但陈锋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只希望天能够快点黑下来,因为他要放爆竹调皮。

爆竹,也就是鞭炮了——我们中国人在春节、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都要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庆祝佳节,烘托节日的喜悦气氛。

可前几年,不知为什么,很多地方要禁止烟花爆竹,说是“污染环境、易造成火灾”!近年,很多地方允许燃放了,但限制在某些特定地点——例如郊区!

对于禁止和限制烟花爆竹,陈锋是相当不满的:放爆竹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民族的传统能随便丢弃吗?在传统节日光看那些无聊的电视节目有什么意思?的确,火药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但一年里放爆竹的时间有几天?它产生的污染难道比工厂的大烟囱、汽车尾气还大?放爆竹会引发火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燃放,并做好消防准备,火灾的威胁又会有多少?注意安全不就行啦……

好在烟师已处于城市的近郊,在这里放爆竹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市区没有买爆竹的,陈锋费了好大的劲才从郊区的东陌堂镇买到了一包(8个)二踢脚和一串一千头的大地红!

大地红才是真正的“鞭炮”,其它的只能算爆竹——因为它的特点就是特别多,而且燃放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把它放在一个铁桶里燃放,爆竹崩在铁皮上的声音真像用机枪在打连射——抗战时期,民兵经常用这法子糊弄小鬼子,哈哈哈!

二踢脚的声音则特别响亮,而且它会飞到天上爆炸,真好像炸响了一颗小型手雷!

烟师南区有一个破操场,不只是哪年建的?场地的中央长满了野草,又覆盖上了一层积雪,跑道还是炉渣的,没有塑胶!操场东北面有一排单双杠,东北面的墙已经倒了,一眼就可以看见操场外的街道和世回尧镇的小市场。

陈锋独自一人来到了操场上,沙漠靴踩在积雪上咯吱咯吱地响!这天晚上的天气好得可爱,天空虽然没有月亮,但是星星却很多,它们调皮地眨着眼睛,烟台的环境不错,陈锋是个近视眼,但还是毫不费力地看到了大小熊星座,还有北斗、北极星。

操场上只有陈锋独自一人,他把一包二踢脚撕开,一字排列在操场的中央位置,用打火机点燃了第一个的引线……

“砰”,先是那么一小声,二踢脚飞到了天上,“啪”,一声巨响,夜空中炸出了一团火花!

剩下的7个二踢脚如法炮制,“砰砰砰砰砰……”“啪啪啪啪啪……”,7个小手雷先后爆炸了,火光照亮了夜空!

“痛快”,陈锋独自一人站在雪地里,一阵哈哈大笑!

一千头的大地红真像一根机枪弹链,陈锋撕开它的包装纸,把它绑在操场边的单杠上!

引线点燃了,“啪啪啪啪啪啪啪……”,弹链噼噼啪啪地打响了!

伴随着火药的燃烧,包裹着火药的黄泥、红纸一片一片崩落到了雪地上……陈锋凝视着弹链被燃放的火光,微笑了……

这是陈锋在大学期间第一次放鞭炮,也是唯一的一次!

伴随着飞雪和“噼噼啪啪”的声音,第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寒假要来临了……
继续期待
烟台的路过~~~~继续看
现在的鲁东大学?????????????
现在的鲁东大学?????????????
29# su-37
是的,当年还叫烟台师范学院,2005年正式改名!
莱山机场
早春的烟台还有点儿倒春寒,但不是十分严重,用M65就对付了……
春节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新学期就开始了!
陈锋想在新学期里多出去玩一玩(徒步),很快就选中了一个目标——莱山机场。
莱山机场离烟师并不远,沿着机场路向南走就是。它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除了有繁忙的航班以外,还驻扎着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
陈锋经过两个多小时艰苦的步行,终于看到了机场的影子。
初春还颇冷,机场停机坪上的草还没有长出来。民航机停在机场的北部,军机停放在南边!
这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机场上的军机都没有飞行。虽然离得很远,但陈锋一眼就看到停机坪上的军机是尖头的,进气口在机身两侧,大部分是白头后掠翼,有几架是绿头三角翼——它们的照片好象在杂志上都见过——对了,它们不是强-5和歼-8Ⅱ吗!!!
强-5和歼-8Ⅱ都是在我空军/海航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武器,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两个传奇!
强-5是我军中现役唯一一种喷气式强击机,它立项于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的时候——由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设计师陆孝彭。立项后不久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项目差点被砍掉,在陆孝彭的坚持下,才被保留下来得以继续试制。
试制的路是相当艰难的,试制小组人员被一裁再裁,最少的时候仅剩下14个人,当时的供应困难,大热天里试制小组的成员都戴着草帽,故它的研制被称作“14顶草帽传奇”。
强-5试飞成功了,立即得到了空军和海航部队的青睐,先后生产了数百架进入空军/海航部队服役。由于它的中低空性能优越,而且价格低廉,还大量出口到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国,成了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畅销货!
强-5在上世纪50-70年代是很优秀的,但它有很多致命的缺点——今天已经大量暴露出来。
强-5最大的缺点就是电子设备简陋,没有机载雷达,无法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特别是空地/空舰导弹。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用法国“超军旗”强击机发射“飞鱼”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国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在同时期的“阿富汗”,苏联的苏-25挂载各种先进武器大打出手。然而,和它们同为强击机的强-5,此时的武器却只有普通航弹和火箭弹,对地攻击火力寒酸到了极点……
后来,强-5的生产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计划给它安装机载雷达,使它具备发射新型空舰导弹YJ81的能力,但后来终因各种原因而不了了之。
强-5和歼-6是同时代的武器,强-5使用的是歼-6的涡喷6发动机,耗油量大而且航程极短,推理很低。随着歼-6在我军中成建制的退役,似乎强-5的剩余价值也不是很多了。
90年代末,西安飞机公司开始生产歼轰-7新型歼击轰炸机,它使用最新的涡扇发动机,航程更远,载弹量大,特别是具备了发射新型YJ8系列反舰导弹的能力!由于它的战斗力相当强悍,故它被赋予了一个绰号“飞豹”,军迷则昵称它作“豹子”……
飞豹一问世就得到了海航的青睐,海航最早大量装备了这种飞机,而且计划用它来取代强-5!后来,飞豹的改进型也装备了空军部队,只不过,飞豹的价格太高,用来取代强-5成本似乎太高了些!故空军/海航在用飞豹部分取代强-5的同时,还必须给强-5留下一席之地!
据说最早使用飞豹的海航部队就驻扎在山东半岛的某机场上,但在莱山机场,陈锋却没有看到,实在是一件憾事!!
除了强-5以外,停机坪上还有几架绿头歼-8Ⅱ……
歼-8Ⅱ战斗机是曾经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它是我国第一种从机身两侧进气的战斗机,由于从机身两侧进气取代了机头进气,它的机动能力比歼-7和歼-8早期型大大加强。更重要的是,机身两侧进气,使它具备了安装大功率机载雷达,进行超视距空战的潜力!
但是,有潜力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能力,要进行超视距空战,还需要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高性能机载雷达!歼-8Ⅱ把机头空出来了,但是雷达却长期未能研制成功。80年代末,我国被迫把歼-8Ⅱ送到美国去寻求改进,这就是著名的“和平典范”计划,但是,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使这一计划最终流产!
沉痛的教训是我国认识到,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只有靠自己,自力更生才有前途!最终在90年代初,我国终于研制出了装备歼-8Ⅱ的先进机载雷达,给它装上了PL-10中距空空导弹(仿自意大利“阿斯派德”)。但中距弹相当少,这时期发表在杂志上的歼-8Ⅱ照片,还是只装备PL-8格斗导弹。
在引进苏-27战斗机之前,歼-8Ⅱ是我军唯一具有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战斗机,地位相当显赫。但当更先进的苏-27引进之后,歼-8Ⅱ立即就在我军中“一落千丈”了!与苏-27相比,它的机动性实在太差,载弹量实在太小,更要命的是,它使用落后的涡喷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使它天生就有一个致命缺点——“腿短”!
但是它的生产者——沈阳飞机公司始终没有放弃对它的改进!很快,继歼-8Ⅱ之后,推出了出口型歼-8ⅡM,后来又有歼-8D,最近又推出了能携带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歼-8F!可以预见到,在苏-27/30和歼-10大量装备我空军/海航的今天,歼-8系列仍然能够凭借它独特的性能在我军航空兵中占据一席之地!
天气不佳,军机都没有飞行,但是机场另一头的民航飞机却十分活跃,一架波音737呼啸着着陆刚不久,一架空客A320在轰鸣中又腾空而起!
然而,看到这繁忙的景象,陈锋非但没感到多么喜悦,反而觉得有一丝隐忧……
军机和民航同住一机场,军事机密岂不是被敌人的间谍一览无余吗……
烟台市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民航国际机场。莱山机场原本是由海航独家使用的!直到1978年总设计师所谓“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屡屡用“经济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之名向军方施加压力,于是莱山机场被迫变成了军民两用机场!
这类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导弹部队驻地周围屡屡出现“投资上亿”的项目;军港的周边,一夜春笋般出现了许多“外资企业”;军用机场变成军民两用甚至军机被赶了出去(上海市区空军的机场就被赶到了崇明岛上);营房被圈占然后被房地产商开发了;人防工程年久失修甚至变成了企业的仓库……
陈锋看到繁忙的民航、被压缩了空间的军机,心中感到十分焦虑而且愤懑,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只顾着“经济”“GDP”,却没有看到国家的安全……
网友为此画了一张新“时局图”:周边国家在大量购置新式武器,大力发展军备,中间的一个人却在那里打瞌睡,嘴里念叨着:“GDP、GDP、GDP……”
最近鲁东那里在闹甲流,封了,那里的留学生餐厅还是不错的,以前常去吃午饭,还算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