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灵魂之旅 护送钱斯(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22:28


灵魂之旅  护送钱斯
wallpaper1024x768.jpg

 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所谓的阅历在不断增加,接受着社会的洗礼,饱经着命运的沧桑,人生是座永无休止的课堂。当理想逐渐向现实低头,亦如青春的热情慢慢冰凉,当许多的事情被理智与情感所纠葛,而不得不求助于内心的决断,直到此时我们才忽然发觉那颗曾经驿动的心已然铁石心肠,只剩下空空的胸腔,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成长的代价。

  当内心寂寞空虚的时候,电影往往是我们唾手可得的麻醉剂,剧情的曲折、明星的表演、人物的刻画往往能让我们暂时忘记现实的痛楚和生活的压力。不过拜文化快餐化所赐,看更多的电影就代表遗忘更多,商业化的渲染无法让电影在内心驻足,用不了多久无论多么离奇的情节,还是俊男靓女的扮相都会从头脑中一扫而空。很少有影片能够真正触动人的心灵,特别是所谓的主旋律影片,但是最近一部电影《护送钱斯》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这是一部真实事件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电影的时间只有70分钟,情节也是出奇地平淡,没有曲折的剧情,没有意外的情节,没有孤胆英雄,没有正反派,甚至没有男欢女爱。整部电影只是在如实地叙述一件看上去再平凡不过的事情,海军陆战队参谋部的迈克尔中校主动要求担任灵柩护送员,护送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19岁一等兵钱斯的遗体回乡安葬的故事。

  影片以纯黑色的背景拉开了序幕,并夹杂着战场交火的录音,战争充满了流血和杀戮,黑色则笼罩着死亡的阴云。如果为人父母,当你的子女被卷入到一场战争之中,那么最令人恐惧的事情便是陌生人的敲门。不幸的是,而对于钱斯的父母而言,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成为了现实,他们没有等到儿子的凯旋,却等来了牺牲的噩耗。

   在海湾的美军基地,护送员们正无比肃穆地前行,将死者的灵柩平稳地送上飞机,而其他的军人则轻缓地举起右手敬礼对死去的战友表示告别和崇敬。当C-17运输机硕大的尾舱舱门闭合的时候,对于这些身盖着星条旗的士兵而言,他们履行了自己对国家的职责,现在可以回家了。也许就在数月前,他们也是搭乘同一架飞机为了“国家利益”跨越了半个地球奔赴疆场,他们来时是站立的,而归去却不得不躺下。他们为国牺牲,站着是一个男人,倒下也是一个男人。人生最后的旅程注定不能亲自走过,他们将生命献给了国家,国家又如何报答他们的牺牲呢?

  迈克尔中校是一名参加过沙漠风暴行动的海军陆战队老兵,后来升职后转入海军陆战队作战参谋部从事文职参谋工作,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位体贴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他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现在却马放南山、刀剑入库。这使他陷入了无尽的矛盾和胶着,一方面他无法割舍对家庭和亲人的依恋,这使他对自己是否还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产生了怀疑;而另一面作为一名军人,他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返战场、再立新功,所以即使年近不惑、身居高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锻炼,时刻准备迎接召唤。他总是在每天深夜第一时间查看国防部发布的最新阵亡名单,既关心又担心名单中是否会出现他所认识的人,他希望能为阵亡者做一些什么。直到一等兵菲尔普斯.钱斯出现在阵亡名单中,迈克尔中校意识到这是一名来自他家乡的小伙子,于是他向上司主动提出希望能够护送钱斯的遗体回乡。虽然由高级军官护送下级士兵的行为并不符合惯例,但是在迈克尔的坚持下,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迈克尔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将充当灵柩护送员的角色。在阵亡士兵中转站,阵亡士兵的遗体得到了最好的善待。即便确定葬礼上将不会开棺,钱斯的遗容也永远不会展现在众人面前,但他的每一处伤口和血痕还是得到了最细致的擦拭,伤残的部位也得到了整容。他的遗物被精心地收集起来进行清洁,清除血渍、消毒和抛光,给钱斯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并配以合适的勋章和勋带。尽管这一切并不会为人所见,但是政府还是不惜巨资,只是为了让一个阵亡的士兵在死后获得应有的尊严。尽管钱斯是在科罗拉多入伍,但是由于钱斯的父母生活在怀俄明州,迈克尔带着钱斯踏上了怀俄明的归程。

  飞机的终点站是怀俄明的比林斯,中途需要在印第安纳州的明尼波利斯过夜转机。在丹佛机场,机场票务人员得知迈克尔的身份后免费为其升级了头等舱机票,但是迈克尔的军装和各种勋章的金属制品为其在安检处制造了小小的麻烦。迈克尔坚持要在护送的全程保持军人的尊严,因此他拒绝脱下军装,而要求进行个别安检。在从丹佛到比林斯的空中旅途中,钱斯的灵柩经过了四次搬运,而每次搬运迈克尔中校都一步不离地护卫着,并致以军人的敬意。这其中有几个片段很耐人寻味:

  片段一:当灵柩从费城机场搬运至飞机的过程中,在数十米外的候机楼有两位孩子透过厚厚的玻璃见证了整个过程。也许他们还不明白下面所发生的一切,但是他们一定从好奇中感受到了肃穆和庄严,迈克尔中校忠于职守和一丝不苟的形象将给他们的幼小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威严和光荣,这也许会成为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动力,用国内通常的说法就是榜样的力量。

  片段二:在飞往明尼波利斯的班机上,一位空姐将一座十字架赠给了迈克尔中校,于基督教而言十字架是个人最重要的护身符。当得知阵亡者的灵柩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位空姐无论与死者还是护送员都素不相识,但是她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惊扰其他乘客的前提下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中校在后来将这份珍贵的礼物转赠了钱斯的父母。

  片段三:迈克尔和灵柩抵达明尼波利斯后需要过夜等待第二天转机,虽然政府已经为迈克尔预订了当地的酒店,但是中校拒绝离开而坚持在仓库陪伴钱斯,只是向机场工人要了一把椅子、一条毯子和一件御寒衣物,他的话坚定而又发自内心:“我真不想把他一个人留着这里”。而事实上,迈克尔中校彻夜未眠,在他心里钱斯不是一具僵硬的尸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他的兄弟,所以他不能丢下钱斯不管。这是他的使命,更是他的心意。

  片段四:在搭乘前往比林斯的班机时,一位美丽的女孩成为了迈克尔的邻座,由于并不知情她对中校开了一些玩笑。当飞机降落后,机长告诉全体乘客,飞机上搭载了一位阵亡士兵的遗体,希望能让护送员和灵柩先行离开。当女孩知道了这一切后,立刻用严肃代替了笑容,她向迈克尔表示道歉并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当迈克尔向搬运中的灵柩敬礼的时候,女孩和同机的所有乘客一起行注目礼,人们在默默地为一个素不相识的捐躯者隐隐抽泣。

  从比林斯机场到钱斯的家杜波伊斯镇需要5小时的车程,在装运殡仪车之前,迈克尔仔细地为钱斯的棺木拆除了航空包装,并整齐地包裹了美国国旗。在接下来看似枯燥的行车旅途中却不经意地迎来了本片的第一个高潮,怀俄明地处洛基山脉,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黄石国家公园,在护送钱斯的旅途中虽然窗外风景如画,但是迈克尔中校却无心欣赏,心中的责任感让他心无旁骛。一辆卡车从左侧超车吸引了他的注意,卡车司机在与上校的车平行时打开了汽车的前灯。随后,更多的车超过了他们,并同样打开了车灯,当镜头的视角扫到汽车的后窗,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车排成了一列伴随着他们同行,并且同样亮着车灯。当镜头从远处拉到广角端,令我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之前超过的汽车并没有离开,而是在灵车之前开路。一列自发的护送车队在群山中蔓延,他们用自己的光明为逝者照亮天堂之路,他们用自己的护送安慰自己的灵魂。看到这里,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不得不为之动容,一股电流涌到脑际,不觉中眼眶已有些许湿润。

  灵柩送抵杜波伊斯镇的当晚,当地退伍老兵为钱斯举行了纪念活动,很多人对迈克尔中校表示感谢,因为一位高级军官护送士兵灵柩回乡是一份光荣,而中校始终表示能够护送钱斯回家是他的荣幸。在这里,钱斯的战友安兹中士向中校介绍了钱斯的为人、英勇和牺牲的经过,他为自己不能挽救战友的生命而表示深深的自责,当他说到“我就是无法相信我还活着而他没有”时,迈克尔中校劝慰他:“我很高兴你能在这里”。是的,中国有那么一句话“活着就好”,当一个人经历过枪林弹雨和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呢?虽然迈克尔如此劝解他人,但是他自己也为不能亲历战场而深深地自责,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名真正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了。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对他说:“你把钱斯带回家了,你就是他的见证人了,要是没有一个见证人,他们就这样消失了!”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他们的价值和精神需要见证者的传递,他们的光荣需要别人的分享,他们的为国捐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崇敬。这句话让迈克尔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给予了钱斯所能得到的最高尊严,并且在护送过程中分享了钱斯的光荣,他的军人身份和价值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得到了释怀。

  在第二天的告别仪式上,全镇的居民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悼念钱斯,并且一路目送着钱斯的灵车前往墓地,在接近墓地的道路两边童子军手持国旗站成两列为钱斯守护最后的路程。葬礼按照军礼进行,仪仗队鸣枪致敬,礼毕后海军陆战队员分别将两面国旗折叠整齐后分别交到钱斯已经离异的父母手中,“来自美国总统、海军陆战队统帅,以及一个充满感激的国家,请接受这面国旗作为您的儿子对他的国家忠诚服务的证明,愿主保佑你!”而钱斯的父亲,同样是一名越战老兵,他将自己两枚分别刻着“1960”和“越南”字样的勋章永远地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当参加葬礼的人群渐渐离去了,在苍茫的墓地中只有迈克尔上校和钱斯的灵柩,迈克尔噙着眼中的热泪向钱斯敬了最后一个礼,这是军人向军人的告别。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回去的旅途中,他脱下了军装换上了便服。经过了这一切,他已经不再把护送钱斯看成一件单纯的任务,他已将钱斯看成了自己的兄弟,就像之前遇到了那位送自己哥哥回家的护送员一样,于是他将冷冰冰的任务报告标题改成了《护送钱斯》。“我看着他们伴随他走过了最后十五码,我觉得只要他还能动,他就仍然活在某些人心中,当他们将他安葬之后,他安息了。”他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崇敬,他身盖着国旗入殓,国家没有忘记他,公民没有忘记他,他从踏上祖国的那一刹那起就受到有尊严的对待,他的死是有价值的。迈克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庭,抛开了心中的负担,尽享与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战士与人情并不对立,这也是他们所要守卫的,“如果这个世界有更多像菲尔普斯.钱斯这样的人,就不需要海军陆战队了。” 

  影片的结尾以片花的方式用钱斯过去的照片和录像展现了钱斯短暂的童年,印证了安兹中士对钱斯的评价,更加突出的是,钱斯是一名士兵,但是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来源于迈克尔上校这篇护送报告在网络的传播,也许这样的事情每天的都在发生,只是一名高级军官的参与使其更具有了代表性。军人不管是因为对外参与何种性质的任务而身亡,但是对于他们为国捐躯的性质是同等的,作为他们的祖国有义务让他们得到荣光和受到有尊严的对待!


时间有限,评论待续

灵魂之旅  护送钱斯wallpaper1024x768.jpg

 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所谓的阅历在不断增加,接受着社会的洗礼,饱经着命运的沧桑,人生是座永无休止的课堂。当理想逐渐向现实低头,亦如青春的热情慢慢冰凉,当许多的事情被理智与情感所纠葛,而不得不求助于内心的决断,直到此时我们才忽然发觉那颗曾经驿动的心已然铁石心肠,只剩下空空的胸腔,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成长的代价。

  当内心寂寞空虚的时候,电影往往是我们唾手可得的麻醉剂,剧情的曲折、明星的表演、人物的刻画往往能让我们暂时忘记现实的痛楚和生活的压力。不过拜文化快餐化所赐,看更多的电影就代表遗忘更多,商业化的渲染无法让电影在内心驻足,用不了多久无论多么离奇的情节,还是俊男靓女的扮相都会从头脑中一扫而空。很少有影片能够真正触动人的心灵,特别是所谓的主旋律影片,但是最近一部电影《护送钱斯》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这是一部真实事件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电影的时间只有70分钟,情节也是出奇地平淡,没有曲折的剧情,没有意外的情节,没有孤胆英雄,没有正反派,甚至没有男欢女爱。整部电影只是在如实地叙述一件看上去再平凡不过的事情,海军陆战队参谋部的迈克尔中校主动要求担任灵柩护送员,护送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19岁一等兵钱斯的遗体回乡安葬的故事。

  影片以纯黑色的背景拉开了序幕,并夹杂着战场交火的录音,战争充满了流血和杀戮,黑色则笼罩着死亡的阴云。如果为人父母,当你的子女被卷入到一场战争之中,那么最令人恐惧的事情便是陌生人的敲门。不幸的是,而对于钱斯的父母而言,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成为了现实,他们没有等到儿子的凯旋,却等来了牺牲的噩耗。

   在海湾的美军基地,护送员们正无比肃穆地前行,将死者的灵柩平稳地送上飞机,而其他的军人则轻缓地举起右手敬礼对死去的战友表示告别和崇敬。当C-17运输机硕大的尾舱舱门闭合的时候,对于这些身盖着星条旗的士兵而言,他们履行了自己对国家的职责,现在可以回家了。也许就在数月前,他们也是搭乘同一架飞机为了“国家利益”跨越了半个地球奔赴疆场,他们来时是站立的,而归去却不得不躺下。他们为国牺牲,站着是一个男人,倒下也是一个男人。人生最后的旅程注定不能亲自走过,他们将生命献给了国家,国家又如何报答他们的牺牲呢?

  迈克尔中校是一名参加过沙漠风暴行动的海军陆战队老兵,后来升职后转入海军陆战队作战参谋部从事文职参谋工作,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位体贴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他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现在却马放南山、刀剑入库。这使他陷入了无尽的矛盾和胶着,一方面他无法割舍对家庭和亲人的依恋,这使他对自己是否还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产生了怀疑;而另一面作为一名军人,他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返战场、再立新功,所以即使年近不惑、身居高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锻炼,时刻准备迎接召唤。他总是在每天深夜第一时间查看国防部发布的最新阵亡名单,既关心又担心名单中是否会出现他所认识的人,他希望能为阵亡者做一些什么。直到一等兵菲尔普斯.钱斯出现在阵亡名单中,迈克尔中校意识到这是一名来自他家乡的小伙子,于是他向上司主动提出希望能够护送钱斯的遗体回乡。虽然由高级军官护送下级士兵的行为并不符合惯例,但是在迈克尔的坚持下,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迈克尔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将充当灵柩护送员的角色。在阵亡士兵中转站,阵亡士兵的遗体得到了最好的善待。即便确定葬礼上将不会开棺,钱斯的遗容也永远不会展现在众人面前,但他的每一处伤口和血痕还是得到了最细致的擦拭,伤残的部位也得到了整容。他的遗物被精心地收集起来进行清洁,清除血渍、消毒和抛光,给钱斯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并配以合适的勋章和勋带。尽管这一切并不会为人所见,但是政府还是不惜巨资,只是为了让一个阵亡的士兵在死后获得应有的尊严。尽管钱斯是在科罗拉多入伍,但是由于钱斯的父母生活在怀俄明州,迈克尔带着钱斯踏上了怀俄明的归程。

  飞机的终点站是怀俄明的比林斯,中途需要在印第安纳州的明尼波利斯过夜转机。在丹佛机场,机场票务人员得知迈克尔的身份后免费为其升级了头等舱机票,但是迈克尔的军装和各种勋章的金属制品为其在安检处制造了小小的麻烦。迈克尔坚持要在护送的全程保持军人的尊严,因此他拒绝脱下军装,而要求进行个别安检。在从丹佛到比林斯的空中旅途中,钱斯的灵柩经过了四次搬运,而每次搬运迈克尔中校都一步不离地护卫着,并致以军人的敬意。这其中有几个片段很耐人寻味:

  片段一:当灵柩从费城机场搬运至飞机的过程中,在数十米外的候机楼有两位孩子透过厚厚的玻璃见证了整个过程。也许他们还不明白下面所发生的一切,但是他们一定从好奇中感受到了肃穆和庄严,迈克尔中校忠于职守和一丝不苟的形象将给他们的幼小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威严和光荣,这也许会成为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动力,用国内通常的说法就是榜样的力量。

  片段二:在飞往明尼波利斯的班机上,一位空姐将一座十字架赠给了迈克尔中校,于基督教而言十字架是个人最重要的护身符。当得知阵亡者的灵柩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位空姐无论与死者还是护送员都素不相识,但是她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惊扰其他乘客的前提下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中校在后来将这份珍贵的礼物转赠了钱斯的父母。

  片段三:迈克尔和灵柩抵达明尼波利斯后需要过夜等待第二天转机,虽然政府已经为迈克尔预订了当地的酒店,但是中校拒绝离开而坚持在仓库陪伴钱斯,只是向机场工人要了一把椅子、一条毯子和一件御寒衣物,他的话坚定而又发自内心:“我真不想把他一个人留着这里”。而事实上,迈克尔中校彻夜未眠,在他心里钱斯不是一具僵硬的尸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他的兄弟,所以他不能丢下钱斯不管。这是他的使命,更是他的心意。

  片段四:在搭乘前往比林斯的班机时,一位美丽的女孩成为了迈克尔的邻座,由于并不知情她对中校开了一些玩笑。当飞机降落后,机长告诉全体乘客,飞机上搭载了一位阵亡士兵的遗体,希望能让护送员和灵柩先行离开。当女孩知道了这一切后,立刻用严肃代替了笑容,她向迈克尔表示道歉并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当迈克尔向搬运中的灵柩敬礼的时候,女孩和同机的所有乘客一起行注目礼,人们在默默地为一个素不相识的捐躯者隐隐抽泣。

  从比林斯机场到钱斯的家杜波伊斯镇需要5小时的车程,在装运殡仪车之前,迈克尔仔细地为钱斯的棺木拆除了航空包装,并整齐地包裹了美国国旗。在接下来看似枯燥的行车旅途中却不经意地迎来了本片的第一个高潮,怀俄明地处洛基山脉,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黄石国家公园,在护送钱斯的旅途中虽然窗外风景如画,但是迈克尔中校却无心欣赏,心中的责任感让他心无旁骛。一辆卡车从左侧超车吸引了他的注意,卡车司机在与上校的车平行时打开了汽车的前灯。随后,更多的车超过了他们,并同样打开了车灯,当镜头的视角扫到汽车的后窗,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车排成了一列伴随着他们同行,并且同样亮着车灯。当镜头从远处拉到广角端,令我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之前超过的汽车并没有离开,而是在灵车之前开路。一列自发的护送车队在群山中蔓延,他们用自己的光明为逝者照亮天堂之路,他们用自己的护送安慰自己的灵魂。看到这里,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不得不为之动容,一股电流涌到脑际,不觉中眼眶已有些许湿润。

  灵柩送抵杜波伊斯镇的当晚,当地退伍老兵为钱斯举行了纪念活动,很多人对迈克尔中校表示感谢,因为一位高级军官护送士兵灵柩回乡是一份光荣,而中校始终表示能够护送钱斯回家是他的荣幸。在这里,钱斯的战友安兹中士向中校介绍了钱斯的为人、英勇和牺牲的经过,他为自己不能挽救战友的生命而表示深深的自责,当他说到“我就是无法相信我还活着而他没有”时,迈克尔中校劝慰他:“我很高兴你能在这里”。是的,中国有那么一句话“活着就好”,当一个人经历过枪林弹雨和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呢?虽然迈克尔如此劝解他人,但是他自己也为不能亲历战场而深深地自责,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名真正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了。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对他说:“你把钱斯带回家了,你就是他的见证人了,要是没有一个见证人,他们就这样消失了!”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他们的价值和精神需要见证者的传递,他们的光荣需要别人的分享,他们的为国捐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崇敬。这句话让迈克尔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给予了钱斯所能得到的最高尊严,并且在护送过程中分享了钱斯的光荣,他的军人身份和价值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得到了释怀。

  在第二天的告别仪式上,全镇的居民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悼念钱斯,并且一路目送着钱斯的灵车前往墓地,在接近墓地的道路两边童子军手持国旗站成两列为钱斯守护最后的路程。葬礼按照军礼进行,仪仗队鸣枪致敬,礼毕后海军陆战队员分别将两面国旗折叠整齐后分别交到钱斯已经离异的父母手中,“来自美国总统、海军陆战队统帅,以及一个充满感激的国家,请接受这面国旗作为您的儿子对他的国家忠诚服务的证明,愿主保佑你!”而钱斯的父亲,同样是一名越战老兵,他将自己两枚分别刻着“1960”和“越南”字样的勋章永远地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当参加葬礼的人群渐渐离去了,在苍茫的墓地中只有迈克尔上校和钱斯的灵柩,迈克尔噙着眼中的热泪向钱斯敬了最后一个礼,这是军人向军人的告别。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回去的旅途中,他脱下了军装换上了便服。经过了这一切,他已经不再把护送钱斯看成一件单纯的任务,他已将钱斯看成了自己的兄弟,就像之前遇到了那位送自己哥哥回家的护送员一样,于是他将冷冰冰的任务报告标题改成了《护送钱斯》。“我看着他们伴随他走过了最后十五码,我觉得只要他还能动,他就仍然活在某些人心中,当他们将他安葬之后,他安息了。”他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崇敬,他身盖着国旗入殓,国家没有忘记他,公民没有忘记他,他从踏上祖国的那一刹那起就受到有尊严的对待,他的死是有价值的。迈克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庭,抛开了心中的负担,尽享与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战士与人情并不对立,这也是他们所要守卫的,“如果这个世界有更多像菲尔普斯.钱斯这样的人,就不需要海军陆战队了。” 

  影片的结尾以片花的方式用钱斯过去的照片和录像展现了钱斯短暂的童年,印证了安兹中士对钱斯的评价,更加突出的是,钱斯是一名士兵,但是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来源于迈克尔上校这篇护送报告在网络的传播,也许这样的事情每天的都在发生,只是一名高级军官的参与使其更具有了代表性。军人不管是因为对外参与何种性质的任务而身亡,但是对于他们为国捐躯的性质是同等的,作为他们的祖国有义务让他们得到荣光和受到有尊严的对待!


时间有限,评论待续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宣扬美国价值的主旋律电影,对于通常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我们的定式往往离不开“灌输”、“说教”、“苍白”等印象,从而让我们从主观上对主旋律电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排斥,但是《护送钱斯》却彻底颠覆了主旋律在我内心的印象。没有伟岸光辉的英雄形象,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物事迹,更没有一波三折的情感历程,《护送钱斯》却能够像一条温润的小溪缓缓地流过我们的心房,让我们这些并不十分了解美国文化的人也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莫名的感动,《护送钱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真实是一把无形的卡尺,只有真实方可打动人心。不可否认,《护送钱斯》作为一部电影不可避免地会运用一些艺术化的渲染,但是一件普通的事件、一些平凡的人物、一些自然而然的举动在朴实无华的表演中是显得如此地真切。也许,伴随着美国对外战争的持续,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边,所以即便是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色,他们的表演依然是那么自然而毫无破绽,他们的敬意甚至不是源自表演的需要,而是从内心油然而生。
  
  影片并没有从正面来塑造钱斯的形象,导演没有重现战场的惨烈和钱斯的英勇,甚至除了结尾那些钱斯童年的剪影影片从前到后都没有展现钱斯的容貌。但是,当我们看完整部影片,却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那就灵柩内并非一具僵硬的躯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更多的信息来自第三方的转述,战友和朋友们对钱斯的描述和介绍,指挥官在信中对钱斯的评价,钱斯的英勇和对战友的友情最后由钱斯所获得的6条勋带得到了客观的佐证。所以,迈克尔中校直到钱斯入土为安前依然把他看作是一个活着的人,他不但是钱斯的护送者,更是钱斯的战友,所以他绝不允许自己让钱斯忍受孤独的煎熬。

  在影片中,对人性的刻画无处不在,对人的价值的认同和尊崇贯穿始终。也许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而言,一个人渺小的生命微不足道,在我们饱受儒家思想传承的意识里,国家永远是最重要的,集体次之,而个人价值永远应该排在末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有国才有家这是一种传统的东方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虽然标榜了国家至上,但是由于过于轻视个人价值,使得个人并不能从根本上从心底里产生自发的国家意识,只有在国家遭遇内外患而将会对个人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时,这种国家意识才会被激发和放大。而实际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应该是此消彼长,而应该是无限趋同的。因为,国家是无数个家庭和无数个人的集合体,国家是所有人的代表,国家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没有人能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泾渭分明地进行分割,同样也从来不存在游离于个人利益之外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只是代表了社会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而非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而在《护送钱斯》这类美国影片中则很好地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进行统一,在钱斯和迈克尔这些军人看来,参加军队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和拓展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得到安宁。在战场上,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荣誉,在他们死后国家将荣誉还了他们。不仅仅是军人作为战友向他们致敬,更有无数的普通人将自己看作是国家的代言人尽自己所能对为国捐躯者给予最大的礼遇。对于死者和他们的家庭而言,国家以勋章和国旗的形式认同了英雄的身份和价值,而国家的成员们同样用自己自发的行动对英雄的光荣表示认同和崇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捐躯者在天有灵,国家和成员们对他们如此礼遇,他们亦会感得死得其所。

  影片同样非常完整地展现了美军仪式化的全貌,在钱斯遗体的每一个转运环节无论军人数目的多寡,无论是启棺、搬运、落放、鸣枪、下葬都严格遵循着标准的程序进行,每一身着装、每一个脚步、每一次敬礼都符合同样的规范。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不假,但是是否真的毫无意义呢?军人是最好的榜样,有榜样的存在就不会缺少学习和模仿,当迈克尔每一次郑重地缓缓举起自己的右手用军礼向死者致敬的时候,他身边的普通人同样会受到他的感染而将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前致敬。军人同样是国家形象的最佳代表,他们每一次展现自己尊重而又富有美感的礼仪时,那些观摩者们同样会在自己的心中为国家加分。当海军陆战队员门排成一列用整齐画一地上膛、举枪、鸣枪为死者举行军葬的时候,当军人们将鲜艳的国旗折叠整齐交给殉国者的家属并致以国家的问候的时候,这些亲人们还会有什么怨言呢,或许他们如果还有一个孩子的话依然会把他送进军队,这就是荣耀的无价。

  一部好的电影不会仅仅是自己在叙述,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慢慢阅读和回味,如同一口油井,理解越深入就能读懂更多。如果认真看完了影片,也许在你的言语里会依然会流露出不屑,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有一颗肉做的心,必然会有所触动。
  
  钱斯回家了,你的心呢?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宣扬美国价值的主旋律电影,对于通常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我们的定式往往离不开“灌输”、“说教”、“苍白”等印象,从而让我们从主观上对主旋律电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排斥,但是《护送钱斯》却彻底颠覆了主旋律在我内心的印象。没有伟岸光辉的英雄形象,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物事迹,更没有一波三折的情感历程,《护送钱斯》却能够像一条温润的小溪缓缓地流过我们的心房,让我们这些并不十分了解美国文化的人也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莫名的感动,《护送钱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真实是一把无形的卡尺,只有真实方可打动人心。不可否认,《护送钱斯》作为一部电影不可避免地会运用一些艺术化的渲染,但是一件普通的事件、一些平凡的人物、一些自然而然的举动在朴实无华的表演中是显得如此地真切。也许,伴随着美国对外战争的持续,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边,所以即便是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色,他们的表演依然是那么自然而毫无破绽,他们的敬意甚至不是源自表演的需要,而是从内心油然而生。
  
  影片并没有从正面来塑造钱斯的形象,导演没有重现战场的惨烈和钱斯的英勇,甚至除了结尾那些钱斯童年的剪影影片从前到后都没有展现钱斯的容貌。但是,当我们看完整部影片,却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那就灵柩内并非一具僵硬的躯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更多的信息来自第三方的转述,战友和朋友们对钱斯的描述和介绍,指挥官在信中对钱斯的评价,钱斯的英勇和对战友的友情最后由钱斯所获得的6条勋带得到了客观的佐证。所以,迈克尔中校直到钱斯入土为安前依然把他看作是一个活着的人,他不但是钱斯的护送者,更是钱斯的战友,所以他绝不允许自己让钱斯忍受孤独的煎熬。

  在影片中,对人性的刻画无处不在,对人的价值的认同和尊崇贯穿始终。也许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而言,一个人渺小的生命微不足道,在我们饱受儒家思想传承的意识里,国家永远是最重要的,集体次之,而个人价值永远应该排在末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有国才有家这是一种传统的东方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虽然标榜了国家至上,但是由于过于轻视个人价值,使得个人并不能从根本上从心底里产生自发的国家意识,只有在国家遭遇内外患而将会对个人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时,这种国家意识才会被激发和放大。而实际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应该是此消彼长,而应该是无限趋同的。因为,国家是无数个家庭和无数个人的集合体,国家是所有人的代表,国家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没有人能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泾渭分明地进行分割,同样也从来不存在游离于个人利益之外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只是代表了社会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而非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而在《护送钱斯》这类美国影片中则很好地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进行统一,在钱斯和迈克尔这些军人看来,参加军队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和拓展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得到安宁。在战场上,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荣誉,在他们死后国家将荣誉还了他们。不仅仅是军人作为战友向他们致敬,更有无数的普通人将自己看作是国家的代言人尽自己所能对为国捐躯者给予最大的礼遇。对于死者和他们的家庭而言,国家以勋章和国旗的形式认同了英雄的身份和价值,而国家的成员们同样用自己自发的行动对英雄的光荣表示认同和崇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捐躯者在天有灵,国家和成员们对他们如此礼遇,他们亦会感得死得其所。

  影片同样非常完整地展现了美军仪式化的全貌,在钱斯遗体的每一个转运环节无论军人数目的多寡,无论是启棺、搬运、落放、鸣枪、下葬都严格遵循着标准的程序进行,每一身着装、每一个脚步、每一次敬礼都符合同样的规范。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不假,但是是否真的毫无意义呢?军人是最好的榜样,有榜样的存在就不会缺少学习和模仿,当迈克尔每一次郑重地缓缓举起自己的右手用军礼向死者致敬的时候,他身边的普通人同样会受到他的感染而将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前致敬。军人同样是国家形象的最佳代表,他们每一次展现自己尊重而又富有美感的礼仪时,那些观摩者们同样会在自己的心中为国家加分。当海军陆战队员门排成一列用整齐画一地上膛、举枪、鸣枪为死者举行军葬的时候,当军人们将鲜艳的国旗折叠整齐交给殉国者的家属并致以国家的问候的时候,这些亲人们还会有什么怨言呢,或许他们如果还有一个孩子的话依然会把他送进军队,这就是荣耀的无价。

  一部好的电影不会仅仅是自己在叙述,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慢慢阅读和回味,如同一口油井,理解越深入就能读懂更多。如果认真看完了影片,也许在你的言语里会依然会流露出不屑,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有一颗肉做的心,必然会有所触动。
  
  钱斯回家了,你的心呢?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片子,确实很感人,引人深思。。。
又是老外抢先了。。。。。。
TB下一百年有可能排出这种水平的片子
看介绍,挺不错的,电驴上没清晰版的,哪有分辨率更高一些的
美帝的拥军做的相当好,,,,,
邦邦评论的比电影更精彩
sdbn127 发表于 2009-6-21 08:38

迅雷有AVI格式700M的DVD版,需要到射手网下载字幕
迈克尔中校,不是上校!
  原创好贴。
非常好的片子和评论,唯一一点是 Lieutenant Colonel是中校
老外没抢先,国内不也是拍过一部类似的片子么?赵忽悠演的,不过是送一位民工的遗体回家,也是根据真事改的
正统 发表于 2009-6-21 10:14

感谢抓虫子,这部影片应该是小成本制作,也有一些破绽,主要是运载灵柩的飞机总是前后不一。
相比之下人家的主旋律影片比我们强多了.
士兵灵柩会用普通民航飞机转运吗?
agora 发表于 2009-6-21 11:27

从国外运到国内用的是C-17运输机,在国内运输用的民航,片中主要是西北航空的班机


好片子,很值得一看。
无论战争的性质,无论政客的利益,对于在战场上牺牲的普通士兵而言,他们始终是国家的英雄,理应被敬重。
无论胜与败,无论生与死,勇敢尽职的军人都应获得英雄的凯旋!

好片子,很值得一看。
无论战争的性质,无论政客的利益,对于在战场上牺牲的普通士兵而言,他们始终是国家的英雄,理应被敬重。
无论胜与败,无论生与死,勇敢尽职的军人都应获得英雄的凯旋!
看介绍就是一个炮灰的故事。。。。如果是中国的士兵很多人就会这样说了。。
fengshou 发表于 2009-6-21 13:56
本质上说,就是美国版的“做鬼也幸福”

记得八十年代看过一篇写中国老山前线老兵坐火车护送战友骨灰回老家的短篇小说,也非常感人

可惜题材不河蟹,涉及到“南方某战事”,所以即使拍出来也会被中宣部和光腚局来个一剪没
对军人的尊重...对为国献身者的认同...对尚武精神的宣传.....

TG真应该好好向美帝学习.....

真理部与光腚局 那帮废物.....
美帝拥军好

退伍军人一年自杀6000人
关键是认为~~~:sleepy:
重剑无锋 发表于 2009-6-21 01:46
退伍军人自杀和拥军有什么 关系?


真理部自废武功是必然的。

不然就会出现一边大买美债,一边大骂美帝的荒唐局面。:D

共产党心里怎么想,美国人会不知道?

真理部自废武功的好处就是减少激化矛盾的几率,对方不会马上出手收拾你。

真理部自废武功是必然的。

不然就会出现一边大买美债,一边大骂美帝的荒唐局面。:D

共产党心里怎么想,美国人会不知道?

真理部自废武功的好处就是减少激化矛盾的几率,对方不会马上出手收拾你。
刘备见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突然蹦起来:“天下英雄,老子和你这个瘪三。”

曹操还会放过刘备么?:D

真理部自废武功,也是这个道理。
MD的主旋律;P
比中国拍的强,不过主旋律还是主旋律
-刀 发表于 2009-6-21 14:51

拥军做得好,生活幸福得要自杀
:sleepy: 号召更多青年继续去做炮灰...
真理部和光腚部最拿手的是教人如何做5毛..........


一部美国的主旋律影片罢了。

这上校一路上做的、发生的事情。。。那怎是一个扯字了得。。。。

弄的和支持二战似的。。。

换中国,早被批成渣了。

不过最后军人下葬还是不错的,挺有震撼力,比咱这里盖着党旗大家转一圈走人的方式,要给人的冲击力大的多。

一部美国的主旋律影片罢了。

这上校一路上做的、发生的事情。。。那怎是一个扯字了得。。。。

弄的和支持二战似的。。。

换中国,早被批成渣了。

不过最后军人下葬还是不错的,挺有震撼力,比咱这里盖着党旗大家转一圈走人的方式,要给人的冲击力大的多。
richthofen 发表于 2009-6-21 18:06
人家洗脑功力深厚啊 真见过有把变形金刚里 美军配合那么快速和好 当真事的人=_=(还是成年人 二十多岁了)

就比如这个电影 为什么是真实事件为题材  而不是纪实拍摄?
傻子都晓得 纪实的话 米国人也有不少随地吐痰的 闯红灯的 而这个是不少去那旅游过的人特意回避的。

真理部么 无语之 真事都能被他搞成群众怀疑其真伪 太油菜了。
叶郎 发表于 2009-6-21 19:03
:D 饭桶部,光腚具,中国足协,工信部....现在可以合称为“狗熊野猪,青城四兽”了
《护送钱斯》翻拍自第8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影片《回家行动:记录战火》,是先有纪录片后有电影的,而纪录片的题材来自于迈克尔中校那篇报告在网上的广泛流传。要是像国内那种让当事人在重复一遍自己所作所为的所谓纪实拍摄的,就是不折不扣地造假了,迈克尔中校在护送钱斯和撰写报告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经历会被拍成纪录片和电影,所以一切显得很自然。当然,如果有人认为是炒作的话,那我也不会表示反对。但是影片的核心并不是对战争正义性的宣传,甚至进行了刻意的淡化,我想强调个人尤其是军人对国家的使命,以及国家对军人和生命的尊重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这才是影片能打动人的原因所在。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09-6-21 14:38
难得老鬼说出这么经典的话。:D
Chance爸爸放在棺材两个勋章一个是越南服役纪念章,一个是南越总统嘉奖(1960-  )
他的姐姐是海军的二等兵,姐夫是陆军,看不清胸前团队的徽章


还可以看看纪录片《why we fight》。里面用大量的事实,访谈,揭示了美国的社会现状:即军事工业复合体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政府决策。通过对比二战时期的美国军队及此后的诸如越战,入侵伊拉克时期的美国军队及决策,揭示了美国国家转变。军队从二战时期的正义之师,转变成了现在的资本集团(特别是军工资本集团)的炮灰。军队客观上不再是为了保卫美国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攫取军事工业资本集团的追求的利益。
    这一点需要所有的人认知和警惕。
    正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最早提出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心和警惕。
    当然,从军人个人而言,他是为了履行军人的天职。而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他们确实成了少数利益获得者的炮灰。

还可以看看纪录片《why we fight》。里面用大量的事实,访谈,揭示了美国的社会现状:即军事工业复合体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政府决策。通过对比二战时期的美国军队及此后的诸如越战,入侵伊拉克时期的美国军队及决策,揭示了美国国家转变。军队从二战时期的正义之师,转变成了现在的资本集团(特别是军工资本集团)的炮灰。军队客观上不再是为了保卫美国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攫取军事工业资本集团的追求的利益。
    这一点需要所有的人认知和警惕。
    正是艾森豪威尔总统最早提出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心和警惕。
    当然,从军人个人而言,他是为了履行军人的天职。而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他们确实成了少数利益获得者的炮灰。
wawa02002 发表于 2009-6-21 06:49
不用这么久,五十年足够
和这个片子相对应的是<父辈的旗帜>.

哪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