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钦在我们地图上吗?谁能发个图给大家比较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34:45
也不知道发那里,应该是陆军占的就陆军版了也不知道发那里,应该是陆军占的就陆军版了
在啊,克什米尔东北部紧邻的一片区域,没什么好上的,随便找个地图都能看到
我到找到个图
娱乐大众 发表于 2009-6-6 16:12
感觉和我上面找到的那个有点不同啊
地图不准确
我们占了3万平方公里,印度占6万……
月经帖,楼上的又想引口水
净土骑士 发表于 2009-6-6 16:15
这图把阿克塞钦放大了N倍!呵呵,而且位置南移了。
喜马拉雅山以北是拉达克,拉达克以北是喀喇昆仑山,过了喀喇昆仑山再往东北才是阿克塞钦。
这图都把阿克塞钦放到了喜马拉雅山了。。。

我还是觉得:如果印度硬要藏南,认为按照喜马拉雅山山脊是合理的分界。那么它就应该不仅放弃对阿克塞钦的不合理要求,还应该把拉达克地区归还中国。在中印西部边界,也完全按照喜马拉雅山分界。
楼主,阿克塞钦目前实际控制是没疑问的,那里战略位置太重要,扼守新藏线
6# E-3A


印度占的应该是9万。
还有,中部还有一些地区是印度占领的
阿克塞钦目前实际控制是没疑问的
那里战略位置太重要,扼守新藏线
克什米尔东北部紧邻的一片区域
藏南就6万7左右,

中印中线主要有个1000多争议
其实,拉达克作为阿里三围之一,我们是有很充分的理由对其提出领土要求的![:a2:] :victory:


这幅图比较准确,比例尺一致。

这幅图比较准确,比例尺一致。
水寒 发表于 2009-6-6 22:20
哦。那是我记错了。
我记得阿克塞钦3万8。东段9万。中部有2400多,分好几块。
记得实际年前我们的宣传是12万争议,现在是9万。就是说阿克塞钦我方不认为有争议了……
阿克塞钦,;P我方不认为有争议了……
阿克塞钦,我方已经确定没有争议了……
 
  让印度来“争”这块地吧,我们好一并“议”更多的。当然最好印度来兵争,咱就理所当然去兵议。

  
15楼的老大,挨巴控的那点是他们和我们换的?还有阿肯色钦也是属于克什米尔的?还有那个白色是那个控制的?还有请讲解阿里三围是什么意思呢
quietist 发表于 2009-6-10 08:56
印度本来就认为那地方有争议……


我方FF认为,克什米尔都素中国的:victory:
大部分网友认为巴控的小邦坎巨堤以及印控的拉达克也素中国的;P或者说只要是曾经在某时成为中国藩属的部落占据的地方都属于中国。
反过来印度FF认为,克什米尔都素印度滴:D
至少阿克塞钦和克什米尔谷地等等都素印度滴:victory:

关于这段历史过往,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中有详尽论述,之后还接着讲藏南问题:
我的网盘里有:http://www.brsbox.com/liii007
克什米尔作为第一次锡克战争的果实之一,在一八四六年落入英国手里。但是,英国无意自己去占领,而宁愿把克什米尔树立起来作为“北部边境的守护者,以避免因并吞它而树敌、花费金钱和增加责任”。(当时的总督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就应当“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晋爵”。)因此,英国把克什米尔交给了当地多格拉(Dogra)族的统治者古拉伯•辛格(GulabSingh)。锡克人曾拥戴他为查谟(Jammu)山邦的总督,而他却背叛了锡克人,转而替英国效劳。英国于是制造了查谟-克什米尔邦,把印度教的统治者强加在穆斯林人头上,从而在次大陆的英国权力的两个继承者之间撒下了激烈争吵的种子。这样,正象对边境很敏感的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所说的,英国人“把战略边界推进到喜马拉雅山的心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阿姆利则(Amristar)条约把古拉伯•辛格置于英国的宗主权控制之下,而辛格本人又是一个雄心不小的帝国缔造者,他在几年前就已经征服了拉达克(Ladakh)小王国。
  位于印度河上游河谷海拔一万二千多英尺的拉达克,直至十世纪还是西藏的一部分。十世纪时,它从西藏分裂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到十四世纪,伊斯兰教征服的浪潮冲到了拉达克,随即退去,到了十六世纪又回来,这个王国当时便成为莫卧儿(Moghul)帝国的藩属。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微,拉达克人再次主张独立。不过由于他们信奉佛教,又处在拉萨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范围内,因此在没有强大的征服者足以使它摆脱西藏的情况下,拉达克趋向于重新归附西藏。所以,在19世纪,
  认为拉达克是西藏的一部分大体是最妥当的,其地位与西藏高原的河谷地带中的其他小邦十分相似。它们都对拉萨政府有某种从属关系。拉萨政府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的超凡的地位,而由喇嘛寺院组织管辖下的、政教合一的体制加以贯彻。西藏当时毫无疑问是在中国控制之下。
  但是,一八三四年,古拉伯•辛格指挥多格拉族人侵入拉达克,使拉达克归顺于自己,从而也成为旁遮普的锡克统治者的藩属。不仅如此,他们还企图征服西藏使西藏从效忠于北京变为效忠于拉合尔(Lahore)。一八四一年春,多格拉人向前挺进,击溃了派来阻截他们的西藏军队。到夏末,他们占据了一直到包括兰嘎错湖(RakasTal)和玛法木错湖(Manasarowar)等圣湖在内的所有地区,使锡克王国同时也控制了一些羊毛产地,很赚钱的开司米羊毛披肩贸易所需的羊毛大部分产自这一地区。印度历史家们一直把这一战役作为赫赫武功来颂扬,并且得意扬场地指出,这次战役是在印度斯坦的天然的高山屏障之外进行的。然而,这位多格拉族的将军轻率地决定在西藏过冬,以致被困于“高达一万二千英尺的冰天雪地之中”,终于全军覆没。接着,西藏人又前往解放拉达克。但在刚要到达列城(Leh)的时候,被古拉伯•辛格的增援部队所挫败。由于双方互有胜负,两军的首领在一八四二年十月签订了一项实际上是互不侵犯条约。它规定双方尊重对方的领土,但并没有规定双方之间的边界,而只是提到“古老的、久已存在的疆界”。这种不精确的提法对西藏人和多格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似乎反映了以下的事实:虽然他们的领域是邻近的,然而并不是明显地接连着的;任何一方要派遣远征军进攻另一方,首先要越过山峦重叠的无人地带。双方对自己的边境在哪里都有一个大致概念,但是,由于双方的边境是隔开的,就没有必要加以明确规定,而且由于双方对地理的概念都是很粗浅的,大概也就难以明确规定。[注:六年后,一位英国官员奉总督的指示研究一八四二年协议,他竭力否定该协议有任何法律效力。他指出,西藏方面的签字者是“奉命消灭入侵西藏的多格拉人,而不是同他们订立条约”,而且这项“在军事失利的压力下[从西藏人那里]勒索来”的协议,双方政府都没有批准。甚至在这位官员提出上述报告之前,哈定(Hardinge)勋爵就已经单方面地取消了一八四二年协议中据他看来是有损英国利益的那些章节,而这一行动,就等于是废除了整个协议。]
  英国对古拉伯•辛格这次未成功的侵犯感到忧虑,怕中国会“把锡克人(古拉伯•辛格是替他们效劳的)入侵中国领土归咎于英国政府的挑动”,从而作出不利于英国的反应。一八四六年,当英国人承认古拉伯•辛格为查谟与克什米尔的大君时,他们就怀有上述忧虑,并且担心“进行掠夺和复仇的欲望”,会诱使他再次进攻西藏,而这次更有可能把英国卷进去。因此,阿姆利则条约不准古拉伯•辛格未经英国的同意擅自扩大领土。为了防止他暗中进行扩张,该条约还规定了要标定西藏和拉达克之间的边界,英国人希望从此消除“东方的一切纠纷的最通常的起因,即未定的边界”。
  于是,英国同时写信给拉萨和中国中央政府的两广总督,将英国对于标定边界的建议,通知了中国政府,邀请中国方面参加。当时在北京没有英国的使团,同中国政府联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得到答复了。在这一问题上,英国得到近似于答复的,只是两广总督的一句托辞,他说:“这些领土[即西藏与拉达克]的边界业已充分清楚地确定,故恪守此项古时安排,最为适当,无庸再行勘定。”后来,这位中国官员表示,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将派出代表团,参加标定边界的工作。然而当英国的边界事务官员到达边境时,不仅看不到中国官员在那里等候他们,而且还遇到西藏人的敌视行动。
  标界只能在划界(即有关政府商定边界的走向)之后进行,而且必然要双方联合进行。既然中国和西藏都不同英国合作,那就不可能在一八四六年标定西藏和拉达克之间的边界。[注:见下文注]但是,英国的第一个目的是划出一条线来约束古拉伯•辛格,不许他越过这条线进行扩张,而这是英国单方面就可以做到的。因此,英国官员奉命勘察边界,并且在地图上画出界线来。他们得到的指示是“要记住我们所要的不是多一块或者少一块贫瘠的或甚至是富饶的领土,而是一条清楚的、明确规定的界线”。换言之,他们不但要考虑到人数稀少的当地居民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而且要用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一条实际的界线应当在那里。
  这些英国官员,经过一八四六和一八四七两年的工作,划了一条从班公湖(PangongLake)稍为偏北的地方到司丕提河(SpitiRiver)的界线,并到此为止。对于从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KarakoramPass)继续往北的一段,有一个英国官员说,它“应被看作是未知的地区,因此,朝东北方向的西藏边界无法准确地加以确定”。他认为,既然那个地区渺无人烟,因此边界走向就关系不大。这个结论证明是错误的。一百多年后,正是那个地区,成了中印边界争端的核心问题。
  印度测量局的一个名叫约翰逊(W.H.Johnson)的官员后来提出了一条边界线填补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之间未划的一段。他在一八六五年到了和田,经由阿克赛钦(AksaiChin,意即“白石滩”)返回。这个海拔一万七千英尺的荒凉的高原,夹在喀喇昆仑和昆仑两大雄伟的山脉之间,寸草不生,无人居住,在二十世纪中叶竟成为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角逐之地。虽然这个地区一片荒凉,人迹罕见,寒风刺骨,根本没有饲料和躲避风雨之处,然而,对人们说来,也还有它的重要意义。一条古时的商路穿过此地,在短促的夏季,中午前后几个钟头,溪流里的冰融化可供牲畜饮水时,载着生丝、玉石、黄麻、食盐、羊毛的牦牛队,就从现在的新疆经过这里前往西藏。
  约翰逊根据他那次往返和田的冒险旅行,在一张地图上把阿克赛钦以及一大块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地区都画入克什米尔境内。有人认为,约翰逊对边界线的画法,反映了克什米尔的统治者扩张主义的强烈欲望。由于约翰逊画了那条线后,很快就被委派为克什米尔驻拉达克的专员,因而这种推论也就得到了某种间接的证明。当时别的英国人对约翰逊替克什米尔提出的领土要求都表示怀疑。其中有一个写道:“克什米尔的大君同我一样对[喀喇昆仑山口以北的]赛图拉(Shahidulla)并不拥有任何权利。”“他[在那里]从未拥有任何权利,尤其令人惊异的是我们最新地图却把他现已放弃的要求重新画进去,把一块他并不拥有一寸土地而居民又全是另一国家的人民的地区画入了他的境内。”另一个到过这些地区的旅行家说,一条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东麓,自喀喇昆仑山口到羌臣摩河(ChangchenmoRiver)的线,“从地理上和政治上的角度来看,可以明确规定为克什米尔大君北部领域的界限”。尽管如此,在一八六十四瓿霭娴牡赝技校己惭废呷闯晌耸裁锥谋呓纾婧笳馓跸哂殖鱿衷诟菡庖换ɑ嬷频男矶嗥渌赝忌稀T谑攀兰土甏⒐哉庖坏囟蔚谋呔痴撸绲笔钡淖芏剿娑ǖ模且远钥耸裁锥耐持握

我方FF认为,克什米尔都素中国的:victory:
大部分网友认为巴控的小邦坎巨堤以及印控的拉达克也素中国的;P或者说只要是曾经在某时成为中国藩属的部落占据的地方都属于中国。
反过来印度FF认为,克什米尔都素印度滴:D
至少阿克塞钦和克什米尔谷地等等都素印度滴:victory:

关于这段历史过往,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中有详尽论述,之后还接着讲藏南问题:
我的网盘里有:http://www.brsbox.com/liii007
克什米尔作为第一次锡克战争的果实之一,在一八四六年落入英国手里。但是,英国无意自己去占领,而宁愿把克什米尔树立起来作为“北部边境的守护者,以避免因并吞它而树敌、花费金钱和增加责任”。(当时的总督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就应当“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晋爵”。)因此,英国把克什米尔交给了当地多格拉(Dogra)族的统治者古拉伯•辛格(GulabSingh)。锡克人曾拥戴他为查谟(Jammu)山邦的总督,而他却背叛了锡克人,转而替英国效劳。英国于是制造了查谟-克什米尔邦,把印度教的统治者强加在穆斯林人头上,从而在次大陆的英国权力的两个继承者之间撒下了激烈争吵的种子。这样,正象对边境很敏感的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所说的,英国人“把战略边界推进到喜马拉雅山的心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阿姆利则(Amristar)条约把古拉伯•辛格置于英国的宗主权控制之下,而辛格本人又是一个雄心不小的帝国缔造者,他在几年前就已经征服了拉达克(Ladakh)小王国。
  位于印度河上游河谷海拔一万二千多英尺的拉达克,直至十世纪还是西藏的一部分。十世纪时,它从西藏分裂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到十四世纪,伊斯兰教征服的浪潮冲到了拉达克,随即退去,到了十六世纪又回来,这个王国当时便成为莫卧儿(Moghul)帝国的藩属。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微,拉达克人再次主张独立。不过由于他们信奉佛教,又处在拉萨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范围内,因此在没有强大的征服者足以使它摆脱西藏的情况下,拉达克趋向于重新归附西藏。所以,在19世纪,
  认为拉达克是西藏的一部分大体是最妥当的,其地位与西藏高原的河谷地带中的其他小邦十分相似。它们都对拉萨政府有某种从属关系。拉萨政府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的超凡的地位,而由喇嘛寺院组织管辖下的、政教合一的体制加以贯彻。西藏当时毫无疑问是在中国控制之下。
  但是,一八三四年,古拉伯•辛格指挥多格拉族人侵入拉达克,使拉达克归顺于自己,从而也成为旁遮普的锡克统治者的藩属。不仅如此,他们还企图征服西藏使西藏从效忠于北京变为效忠于拉合尔(Lahore)。一八四一年春,多格拉人向前挺进,击溃了派来阻截他们的西藏军队。到夏末,他们占据了一直到包括兰嘎错湖(RakasTal)和玛法木错湖(Manasarowar)等圣湖在内的所有地区,使锡克王国同时也控制了一些羊毛产地,很赚钱的开司米羊毛披肩贸易所需的羊毛大部分产自这一地区。印度历史家们一直把这一战役作为赫赫武功来颂扬,并且得意扬场地指出,这次战役是在印度斯坦的天然的高山屏障之外进行的。然而,这位多格拉族的将军轻率地决定在西藏过冬,以致被困于“高达一万二千英尺的冰天雪地之中”,终于全军覆没。接着,西藏人又前往解放拉达克。但在刚要到达列城(Leh)的时候,被古拉伯•辛格的增援部队所挫败。由于双方互有胜负,两军的首领在一八四二年十月签订了一项实际上是互不侵犯条约。它规定双方尊重对方的领土,但并没有规定双方之间的边界,而只是提到“古老的、久已存在的疆界”。这种不精确的提法对西藏人和多格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似乎反映了以下的事实:虽然他们的领域是邻近的,然而并不是明显地接连着的;任何一方要派遣远征军进攻另一方,首先要越过山峦重叠的无人地带。双方对自己的边境在哪里都有一个大致概念,但是,由于双方的边境是隔开的,就没有必要加以明确规定,而且由于双方对地理的概念都是很粗浅的,大概也就难以明确规定。[注:六年后,一位英国官员奉总督的指示研究一八四二年协议,他竭力否定该协议有任何法律效力。他指出,西藏方面的签字者是“奉命消灭入侵西藏的多格拉人,而不是同他们订立条约”,而且这项“在军事失利的压力下[从西藏人那里]勒索来”的协议,双方政府都没有批准。甚至在这位官员提出上述报告之前,哈定(Hardinge)勋爵就已经单方面地取消了一八四二年协议中据他看来是有损英国利益的那些章节,而这一行动,就等于是废除了整个协议。]
  英国对古拉伯•辛格这次未成功的侵犯感到忧虑,怕中国会“把锡克人(古拉伯•辛格是替他们效劳的)入侵中国领土归咎于英国政府的挑动”,从而作出不利于英国的反应。一八四六年,当英国人承认古拉伯•辛格为查谟与克什米尔的大君时,他们就怀有上述忧虑,并且担心“进行掠夺和复仇的欲望”,会诱使他再次进攻西藏,而这次更有可能把英国卷进去。因此,阿姆利则条约不准古拉伯•辛格未经英国的同意擅自扩大领土。为了防止他暗中进行扩张,该条约还规定了要标定西藏和拉达克之间的边界,英国人希望从此消除“东方的一切纠纷的最通常的起因,即未定的边界”。
  于是,英国同时写信给拉萨和中国中央政府的两广总督,将英国对于标定边界的建议,通知了中国政府,邀请中国方面参加。当时在北京没有英国的使团,同中国政府联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得到答复了。在这一问题上,英国得到近似于答复的,只是两广总督的一句托辞,他说:“这些领土[即西藏与拉达克]的边界业已充分清楚地确定,故恪守此项古时安排,最为适当,无庸再行勘定。”后来,这位中国官员表示,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将派出代表团,参加标定边界的工作。然而当英国的边界事务官员到达边境时,不仅看不到中国官员在那里等候他们,而且还遇到西藏人的敌视行动。
  标界只能在划界(即有关政府商定边界的走向)之后进行,而且必然要双方联合进行。既然中国和西藏都不同英国合作,那就不可能在一八四六年标定西藏和拉达克之间的边界。[注:见下文注]但是,英国的第一个目的是划出一条线来约束古拉伯•辛格,不许他越过这条线进行扩张,而这是英国单方面就可以做到的。因此,英国官员奉命勘察边界,并且在地图上画出界线来。他们得到的指示是“要记住我们所要的不是多一块或者少一块贫瘠的或甚至是富饶的领土,而是一条清楚的、明确规定的界线”。换言之,他们不但要考虑到人数稀少的当地居民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而且要用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一条实际的界线应当在那里。
  这些英国官员,经过一八四六和一八四七两年的工作,划了一条从班公湖(PangongLake)稍为偏北的地方到司丕提河(SpitiRiver)的界线,并到此为止。对于从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KarakoramPass)继续往北的一段,有一个英国官员说,它“应被看作是未知的地区,因此,朝东北方向的西藏边界无法准确地加以确定”。他认为,既然那个地区渺无人烟,因此边界走向就关系不大。这个结论证明是错误的。一百多年后,正是那个地区,成了中印边界争端的核心问题。
  印度测量局的一个名叫约翰逊(W.H.Johnson)的官员后来提出了一条边界线填补班公湖到喀喇昆仑山口之间未划的一段。他在一八六五年到了和田,经由阿克赛钦(AksaiChin,意即“白石滩”)返回。这个海拔一万七千英尺的荒凉的高原,夹在喀喇昆仑和昆仑两大雄伟的山脉之间,寸草不生,无人居住,在二十世纪中叶竟成为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角逐之地。虽然这个地区一片荒凉,人迹罕见,寒风刺骨,根本没有饲料和躲避风雨之处,然而,对人们说来,也还有它的重要意义。一条古时的商路穿过此地,在短促的夏季,中午前后几个钟头,溪流里的冰融化可供牲畜饮水时,载着生丝、玉石、黄麻、食盐、羊毛的牦牛队,就从现在的新疆经过这里前往西藏。
  约翰逊根据他那次往返和田的冒险旅行,在一张地图上把阿克赛钦以及一大块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地区都画入克什米尔境内。有人认为,约翰逊对边界线的画法,反映了克什米尔的统治者扩张主义的强烈欲望。由于约翰逊画了那条线后,很快就被委派为克什米尔驻拉达克的专员,因而这种推论也就得到了某种间接的证明。当时别的英国人对约翰逊替克什米尔提出的领土要求都表示怀疑。其中有一个写道:“克什米尔的大君同我一样对[喀喇昆仑山口以北的]赛图拉(Shahidulla)并不拥有任何权利。”“他[在那里]从未拥有任何权利,尤其令人惊异的是我们最新地图却把他现已放弃的要求重新画进去,把一块他并不拥有一寸土地而居民又全是另一国家的人民的地区画入了他的境内。”另一个到过这些地区的旅行家说,一条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东麓,自喀喇昆仑山口到羌臣摩河(ChangchenmoRiver)的线,“从地理上和政治上的角度来看,可以明确规定为克什米尔大君北部领域的界限”。尽管如此,在一八六十四瓿霭娴牡赝技校己惭废呷闯晌耸裁锥谋呓纾婧笳馓跸哂殖鱿衷诟菡庖换ɑ嬷频男矶嗥渌赝忌稀T谑攀兰土甏⒐哉庖坏囟蔚谋呔痴撸绲笔钡淖芏剿娑ǖ模且远钥耸裁锥耐持握
排沙漏斗 发表于 2009-6-8 14:47
哦。那是我记错了。
我记得阿克塞钦3万8。东段9万。中部有2400多,分好几块。
记得实际年前我们的宣传是 ...
TG占的地方本来就木有争议
克什米尔原来都有一半是TG的.何止一个阿克钦


那地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TG的。。。

不过从地图上看貌似离新德里不远

那地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TG的。。。

不过从地图上看貌似离新德里不远
排沙漏斗 发表于 2009-6-8 14:47
哦。那是我记错了。
我记得阿克塞钦3万8。东段9万。中部有2400多,分好几块。
记得实际年前我们的宣传是 ...
不是,现在重新测绘了下,藏南只有6W多,没有以前宣传的9W,
freemailman 发表于 2011-11-22 16:29
那地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TG的。。。

不过从地图上看貌似离新德里不远
直线距离好像是400公里,苏-27能派上用场,
净土骑士 发表于 2009-6-6 16:15
我到找到个图
此图阿克赛钦的大小和位置严重有误,有误导嫌疑,表示批判地图制作者
净土骑士 发表于 2009-6-10 19:32
15楼的老大,挨巴控的那点是他们和我们换的?还有阿肯色钦也是属于克什米尔的?还有那个白色是那个控制的? ...
阿里三围又称阿里三部,阿里地区古称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后来被吐蕃吞并。公元842年,吐蕃最后一代赞普朗达玛因内部矛盾激化被弑,其两个王妃在王族和外族的支持下各为其子争夺王位,使王室分裂为二,不相统属。。至朗达玛孙子一代因爆发平民和奴隶起义,两王室分别遭到打击,朗达玛次子奥松之子贝考赞于公元895年被奴隶军首领诛于娘若香堡(今西藏江孜),贝考之子吉德尼玛衮逃至羊同的扎布让(今西藏札达县),娶羊同地方官之女没卢氏为妻,生三子,等到他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后,他以形象为标志,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分封,建立了三个王朝(普兰王朝、古格王朝和拉达克王朝),从此,羊同地区改成阿里三部或者阿里三围。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达克拉地区就是阿里三部中达克拉王朝统治的地方,从法理上来说,最有资格主张主权的就是TG。
娱乐大众 发表于 2009-6-6 16:44
地图不准确
应该是我们占了3万,阿三占了9万
马来西亚 发表于 2009-6-7 10:36
这幅图比较准确,比例尺一致。
你的数据没错,藏南面积的确是9万多,加上中段和西段阿克赛钦,一共是12.5万平方公里。


据天涯高人推测:阿克赛欣+达旺如果印度能正式承认属我国,东段(除达旺)中段可能会被放弃了。

据天涯高人推测:阿克赛欣+达旺如果印度能正式承认属我国,东段(除达旺)中段可能会被放弃了。

topamin 发表于 2011-11-22 18:16
你的数据没错,藏南面积的确是9万多,加上中段和西段阿克赛钦,一共是12.5万平方公里。


实际是6.5~7万之间,即使不用专业的地图软件,找一幅地图画画小方格的也能算出来。

当然,面对阿三的时候,还是得往大了说。
topamin 发表于 2011-11-22 18:16
你的数据没错,藏南面积的确是9万多,加上中段和西段阿克赛钦,一共是12.5万平方公里。


实际是6.5~7万之间,即使不用专业的地图软件,找一幅地图画画小方格的也能算出来。

当然,面对阿三的时候,还是得往大了说。
排沙漏斗 发表于 2009-6-6 20:58
6# E-3A
藏南并非完全是印度占领,部分也控制在中国手里。
早晚争议区全归我们
据我了解,藏南地区基本上被阿三控制了,目前双方实际控制区非常接近麦克马洪线,只有几处地方有出入,藏南总面积(也就是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面积大约9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