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哈哈!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第四代中远程空空导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6:09:23
<B>世纪的跨越

</B>
<p>
<P><B>——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某重点型号研制侧记</B></P>2004年初春的一天上午,这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值得纪念的日子:某重点型号产品空中试验首次获得成功!
<p>
<p>
紧接着,空中试验又连续3次绽放霹雳之花,它标志着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第四代中远程航空产品,国防武器装备家族又增添了新的一员。
<p>
<p>
多年来,空空导弹研究院以研制生产红外产品著称,特别在第三代航空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崭露头角,但是能否在第四代雷达产品领域内实现跨越,人们在观望着。特别是该产品去年先后两次试验遭受失利后,更让人们担心。如今的事实证明,空空导弹研究院不仅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时毫不逊色地将空空导弹研制技术水平推进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前沿。
<p>
<p>
航空报国,敢为人先挑重担
<p>
<p>
某重点型号是中央军委确定的重点研制任务。它关系到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增国力、扬军威,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政治任务,是应对未来局部战争的重要手段。
<p>
<p>
21世纪90年代初,当得知党和国家决定研制新一代航空武器产品的消息时,空导院人群情激昂,跃跃欲试。他们深知,目前国际先进的空空导弹研制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而我国的空空导弹研制技术和装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作为国内惟一的空空导弹研发中心,为祖国研制最新的航空武器装备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不干谁干!
<p>
<p>
为了确保承担这一重任,研究院做了精心的准备。早在“七五”期间就自筹经费开始雷达控制技术的预先研究,期望通过预研创新带动型号发展。他们坚信,迟早有一天,祖国需要这种高新技术产品。在预先研究过程中,研究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进行预先研究;坚持引进与自研相结合,获得了多项预研创新成果,为赢得型号立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为争取承担这一型号研制任务,研究院专门组织力量进行立项论证工作,春节顾不上休息,院领导带队数次奔赴北京向上级机关汇报。由于有预研成果作基础,再加上对技术难度、技术关键以及技术优势分析客观、到位,赢得了领导和上级机关的认可,空空导弹研究院的论证方案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p>
<p>
当该重点型号正式批准立项、在空空导弹研究院拉开研制序幕时,院党委、院领导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及时调整技术力量,建立了型号技术系统、行政指挥系统。党委还深入开展重点型号重要性教育,制定了加强重点型号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为重点型号做贡献。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员,全院上下重点型号意识不断增强,一个大干重点型号、自觉为型号研制建功立业的热潮迅速在全院掀起。
<p>
<p>
追求第一,顽强拼搏克难关
<p>
<p>
立项之初,不少人怀疑,该项目研制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在设计思想、试验方法和验证手段上都有极高的要求,国际上也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这对欠缺类似工程经验的空空导弹研究院来说,行吗?事实作了最好的回答。
<p>
<p>
在数年的型号研制和刻苦攻关中,空空导弹研究院勇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关。该重点型号战技指标高,确保战机安全就成为型号研制的首要课题。为此,型号线决定进行地面加载发射试验。这是一项国内从来没有做过的试验,国外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安全风险极大。首任型号总设计师董秉印同志带领技术人员组织专项技术攻关,他们对每一个设计、每一个数据都反复论证,对每一个疑点都反复研究,在试验前夕,大家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直到彻底解决各种问题。地面加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开创了空空导弹研制试验史上的先例。
<p>
<p>
飞行控制技术是重点型号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软件非常复杂。当时年仅30岁的技术人员刘书生和同伴们承担了软件验收和算法优化的重担。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敏捷的思维,不断在优化参数、修正算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发现合作方软件设计存在着运算速度慢、存储容量不够等缺陷,提出了改进设计、更换器件的独到见解。受到专家的高度称赞,保证了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p>
<p>
在型号研制工程中,许多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一些同志为此献出了生命。型号总师董秉印同志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辛劳,心脏病不断加重,他顾不上医护人员要他注意休息和抓紧治疗的规劝,一直带病坚守在型号研制岗位上。就在他病逝的前几天,还奔波于研制单位之间进行工作协调,在病逝的头天晚上还抱病接待外方专家。他为重点型号研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p>

<p>
<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8 11:25:41编辑过]
<B>世纪的跨越

</B>
<p>
<P><B>——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某重点型号研制侧记</B></P>2004年初春的一天上午,这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值得纪念的日子:某重点型号产品空中试验首次获得成功!
<p>
<p>
紧接着,空中试验又连续3次绽放霹雳之花,它标志着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第四代中远程航空产品,国防武器装备家族又增添了新的一员。
<p>
<p>
多年来,空空导弹研究院以研制生产红外产品著称,特别在第三代航空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崭露头角,但是能否在第四代雷达产品领域内实现跨越,人们在观望着。特别是该产品去年先后两次试验遭受失利后,更让人们担心。如今的事实证明,空空导弹研究院不仅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时毫不逊色地将空空导弹研制技术水平推进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前沿。
<p>
<p>
航空报国,敢为人先挑重担
<p>
<p>
某重点型号是中央军委确定的重点研制任务。它关系到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增国力、扬军威,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政治任务,是应对未来局部战争的重要手段。
<p>
<p>
21世纪90年代初,当得知党和国家决定研制新一代航空武器产品的消息时,空导院人群情激昂,跃跃欲试。他们深知,目前国际先进的空空导弹研制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而我国的空空导弹研制技术和装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作为国内惟一的空空导弹研发中心,为祖国研制最新的航空武器装备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不干谁干!
<p>
<p>
为了确保承担这一重任,研究院做了精心的准备。早在“七五”期间就自筹经费开始雷达控制技术的预先研究,期望通过预研创新带动型号发展。他们坚信,迟早有一天,祖国需要这种高新技术产品。在预先研究过程中,研究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进行预先研究;坚持引进与自研相结合,获得了多项预研创新成果,为赢得型号立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为争取承担这一型号研制任务,研究院专门组织力量进行立项论证工作,春节顾不上休息,院领导带队数次奔赴北京向上级机关汇报。由于有预研成果作基础,再加上对技术难度、技术关键以及技术优势分析客观、到位,赢得了领导和上级机关的认可,空空导弹研究院的论证方案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p>
<p>
当该重点型号正式批准立项、在空空导弹研究院拉开研制序幕时,院党委、院领导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及时调整技术力量,建立了型号技术系统、行政指挥系统。党委还深入开展重点型号重要性教育,制定了加强重点型号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为重点型号做贡献。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员,全院上下重点型号意识不断增强,一个大干重点型号、自觉为型号研制建功立业的热潮迅速在全院掀起。
<p>
<p>
追求第一,顽强拼搏克难关
<p>
<p>
立项之初,不少人怀疑,该项目研制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在设计思想、试验方法和验证手段上都有极高的要求,国际上也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这对欠缺类似工程经验的空空导弹研究院来说,行吗?事实作了最好的回答。
<p>
<p>
在数年的型号研制和刻苦攻关中,空空导弹研究院勇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关。该重点型号战技指标高,确保战机安全就成为型号研制的首要课题。为此,型号线决定进行地面加载发射试验。这是一项国内从来没有做过的试验,国外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安全风险极大。首任型号总设计师董秉印同志带领技术人员组织专项技术攻关,他们对每一个设计、每一个数据都反复论证,对每一个疑点都反复研究,在试验前夕,大家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直到彻底解决各种问题。地面加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开创了空空导弹研制试验史上的先例。
<p>
<p>
飞行控制技术是重点型号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软件非常复杂。当时年仅30岁的技术人员刘书生和同伴们承担了软件验收和算法优化的重担。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敏捷的思维,不断在优化参数、修正算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发现合作方软件设计存在着运算速度慢、存储容量不够等缺陷,提出了改进设计、更换器件的独到见解。受到专家的高度称赞,保证了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p>
<p>
在型号研制工程中,许多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一些同志为此献出了生命。型号总师董秉印同志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辛劳,心脏病不断加重,他顾不上医护人员要他注意休息和抓紧治疗的规劝,一直带病坚守在型号研制岗位上。就在他病逝的前几天,还奔波于研制单位之间进行工作协调,在病逝的头天晚上还抱病接待外方专家。他为重点型号研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p>

<p>
<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8 11:25:41编辑过]
sd-10吗?
<P>重点型号是中央军委确定的重点研制任务-=-是杀手锏之一吧?</P><P>90年代初开始研制</P><P>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P><P>首任型号总设计师董秉印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
<P>我们现在的状况还是扛枪的多,导弹的少啊。有好的,就装备啊。</P>
sd10的国内型号
应该就是PL12了,其性能绝对在SD10之上,SD10号称世界第三
<P>董总</P><P>SD-10/PL-12。</P>
<B>以下是引用<I>pppccc0</I>在2004-5-27 13:07:00的发言:</B>
应该就是PL12了,其性能绝对在SD10之上,SD10号称世界第三


如果性能降级的SD-10都能排世界第三,那么PL12岂不是可以排到世界第一?
<P>支持国产</P><P>不过没图!</P>
<B>以下是引用<I>大黄蜂</I>在2004-5-27 17:15:00的发言:</B>


如果性能降级的SD-10都能排世界第三,那么PL12岂不是可以排到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是流星,短时间内谁也抢不走这个宝座,赶上AIM-120C和R-77E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B>以下是引用<I>pppccc0</I>在2004-5-27 13:07:00的发言:</B>
应该就是PL12了,其性能绝对在SD10之上,SD10号称世界第三

<P>有这么厉害啊</P>
儿子还是自己的好啊!应该,否则就受制于人。[em01]
<P>越多越好</P><P>超越流星</P>
<P>这里说的是S-10</P>
SD-10 和 PL-12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种导弹大概就是我曾经询问过的4发4中的那种。
<P>...</P><P>支持</P>
<B>以下是引用<I>轰炸机</I>在2004-5-28 1:43:00的发言:</B>
SD-10 和 PL-12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种导弹大概就是我曾经询问过的4发4中的那种。

<P>SD-10为出口型,PL-12为自用型。一般相信SD-10的性能会较PL-12稍差</P>
<P>最近经过小飞猪、Flanker_27、大黄蜂等诸位网友的“教育”,我终于在国产导弹方面有了一点开窍。确定该导弹应该是PL12。最大离轴角应该可达90度。</P><P>谢谢各位</P>[em01][em01][em01]
<P>强过AIM-120改进型和米卡吧?</P>
开心![em31][em31][em31]
<B>以下是引用<I>轰炸机</I>在2004-5-28 11:36:00的发言:</B>

<P>最近经过小飞猪、Flanker_27、大黄蜂等诸位网友的“教育”,我终于在国产导弹方面有了一点开窍。确定该导弹应该是PL12。最大离轴角应该可达90度。</P>
<P>谢谢各位</P>[em01][em01][em01]

<P>PL12有90度离轴角?不会吧,中距弹要这么大的离轴角干嘛?格斗弹还差不多</P>
<P>PL-12</P><P>没错</P>
sd-10
PL--12
应该是自用版的SD-10,就是PL-12了!
世界第三这种推论不成立 依据在哪里???
闪电10吗?
儿子还是自己的好啊!
董总是心脏病突发
<P>难道没人关心董总吗,我军每发展一个项目最大的损失不是研制了没有装备,而是在研制过程中那些英年早逝的军工们</P>
是PL-12没错.说排名第3我怀疑.流星还是在研制阶段,没货比较不得.[em05]
<P>就算是,也是在柜台上的排名,人家自用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孰高孰低,打了才知道!</P>[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