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巨大毒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6:09
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巨大毒瘤 </P>
英语和汉语之比较
从表述事物的清晰度上恐怕汉语要高那么一点点。老外在交谈的时候,肢体语言相当丰富,而华人的肢体语言相对来说就要匮乏得多。何故?
因为英语自身的特点,所以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着英文新词的产生,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箭”么,会“计算”的“机”么!所以英语词汇越来越多。(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
重要提示:英语只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


为什么要说英语已经成为毒瘤
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只有两个字:“没门”。
由于无知的“共识”,英语在大学中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4级、6级、研究生英语考试、托福、GRE、雅思这些个英语考试左右着学子们的命运。因为学习英语将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放置一边的学生多不胜数。再加之没有外部语言环境,我们的大学生为了达到这些专业水平(和外国人的普通交流大概不需要4级水平吧)将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既无质量又无效率的大学生活就是如此渡过的。
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气愤、伤心、无奈。哈哈,真可悲啊。
现有教育制度的落后(这里涉及问题较多,我只选英语问题讲)
大家都知道,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中国政通人和,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
而且影响到以后国家民族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是通过学习好他们的语言就能得来的。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米国fbi怀疑华裔科学家泄漏技术的事件不就证明了他们对自己的现有技术严格保密到了极端的地步。
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最多只能算个非常不错的徒弟。记住:师傅总会留下自己的看家本领。
每年数百亿的国家巨大财富打水漂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
这些财富极其稳定流向各类考试的主办者,他们个个富的冒油,是权利变金钱的典型代表。另外一部分流入某些“精英”(很多都有留学经历)手中,而这些精英是否将这些财富留在国内进行投资,恐怕只有天知道。还有一部分流入外国人的钱包。受英语热影响的形形色色的出版商也大赚了一笔。
如果这些钱其中一部分应用到其他更为有用的地方…………
英语严重的摧残着我国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及爱国热情
原来小学生主门只读语文和数学,现在变成英语第一,这样下去汉语会慢慢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大家不要在一块巨大而时髦的“与国际接轨”的招牌下,对于许多其实极为关切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而习惯于麻木。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堂课》,这篇课文讲道: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也是有效率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彻底放弃自己的母语。
中国高中分文科和理科,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有些人偏重记忆,有些人偏重思维,他们都是人才,偏重思维的人一般记忆的水平较差,而发明创造的他的强项。如果这些偏重思维,聪明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还学不好,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对国家又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看看大学生出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名单: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浙江大学,5.复旦大学,6.南开大学,7.南京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天津大学。这些优秀的学生在长期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往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本来希望这些优秀人才毕业后来改变我们一些落后的现状,但他们为了自己,选择了逃避,虽然有些人会说,他们是去学习先进的技术,但有一个问题希望你们回答,如果我们国家还很落后、贫穷,他们中间有几个会回来啊,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多少爱国精神,这与长期学习英语也有很大的关系。
更严重的这样学习英语还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怪圈,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与外国培养的人才差距大,人们就会引进更多的外国人才,由于羡慕就越显英语重要,自然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学英语,这样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水平就更低,怪圈的结果是:中国与外国的人才培养差距越拉越大。

几点建议(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有时之士能提出更现实更有价值的建议)
1、凭心而论,教育部在大学扩招,高考计算机招生等方面做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考试英语毒害太深,因此希望各位人大、政协代表,提个议案,对教育部关于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英语考试提出质疑。

2、成立国家外语翻译研究院,主要从事国际著名杂志及书刊的及时翻译工作,以跟踪世界最新的科技前沿。中国需要精确的"翻译",而不是像现在,几亿人在读英语,但真要找几本外文翻译书籍,找什么,没什么。

3、各省建设一个外国语学院,业有专攻,另外加入WTO,不仅仅需要英语人才。

4、以计算机考级为蓝本,制定国家英语一级考试,二级专业英语考试,严格控制词汇量。
5、理工科学生英语过级,更值得商榷。

附录:
两条新闻:

(1)中国教育部官员透露,中学将推广英语考级制。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组组长张连仲教授近日在南京透露,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它要求高中毕业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获得和处理信息,并用英语进行较复杂的思维和交流。椐悉,中国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新华日报》

(2)保护国语,法国政府封杀“E-mail”。法国人对母语的热爱,对英语的鄙视是众所周知的,日前,法国文化部刚刚宣布一项禁令,为了阻止英语的入侵,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巴黎懂英语者大有人在,如果有人同他们用英语交流,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在象欧洲迪斯尼乐园等国际友人众多的公共场所,英语才派上用场。这倒不是法国人高傲,而是他们已把使用法语提高到民族形象和尊严的高度。《海峡都市报》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转帖]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明显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在座的一向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武大学子们一片哗然,他们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等观点群起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等一连串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认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人,在一块巨大而时髦的“与国际接轨”的招牌下,对于许多其实极为关切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而习惯于麻木。当然,也有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说”,在“说与不说”上,保持了世故的沉默。我们这个民族吃尽了自闭的苦头,我当然不否认,今天我们还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自上世纪初一批秉有良好旧学传统的有志之士冲出国门、掉头西顾至今的百年间,不觉中我们已经由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崇仰,沦为畸形的语言崇拜,具体地说,便是对英语的崇拜。而我更认为,我们对英语所产生的这种极端化崇拜,便是这样的问题之一。

随处张贴的花花绿绿的考研英语培训班广告,已是当下大学校园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校园里,其情形简直可以直比“文革”期间张贴满墙的大字报。200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刚刚结束,针对2003年的考研英语培训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授课“明星” 近十年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们,每年自9月份开始,便在中国的上空飞来飞去,给各大城市带去广告上所标榜的“来自当年命题组的消息”。在武汉,一次串讲门票往往高达百元以上,但听众仍有数千之众。其盛况几乎可以直追二流影视歌星走穴。这些专家们除了讲授学问外,他们对拉动国内消费也一样功不可没(恕我不怀好意地揣测,这些专家们面对巨额的串讲收入是否交纳了个人所得税。)。太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所谓“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这种游戏规则给人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关于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都仰赖于西方的汉学,因而英语是应当掌握的首要工具。就此,我常常作这样的设想:如果哪一天中国本土文学、历史、哲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古代历史、传统哲学的研究,真正有赖于外文资料的话,那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观。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的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须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以至于,有些“迂执”的老先生们发出这样的牢骚:不用什么招考了,直接到英语系找两个来就是。老先生们的牢骚还没有说出之前,精明的考生们早就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在武汉这两年,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嫉妒。见得多了,自然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出身英语专业攻取任何学位,只要愿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这一中国特色又如何叫人对英语保持冷静呢?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我想作为校领导当然知道,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理性,往往在决定一个政策那脑袋一拍的瞬间消失殆尽。对这种细致而不可理喻的划线录取方式惟一的解释便是,英语几乎是当年度博士生录取的唯一杠杆。而这又陷入了另一个悖论之中,作为博士研究生,专业的位置在哪里?另外,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人士,对我国的硕士和某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题产生过质疑。我真的很怀疑,卷面上那些卖弄似的找出一些连老外们也几乎早已不计较的语法问题和针对4到5篇断章取义的短文,设计一些谜语般的选择题等这些考试方式,是否就是对培养专业研究者英语水准的一个合理测度。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一位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的副教授,在湖北省2001年度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才取得了57分的成绩。我们可以想见,那该是一份怎样坚决要把人考“倒”的英语试卷。对于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多少人因专业的需要真正使用过英语。而更多的是:作为敲门砖,门被敲开甚至“砸开” 之后,“砖”便被弃置不顾。我绝不是一个文化本位主义者,从不怀疑外语对于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所说,为进入硕士、博士学业的人员,结合相关专业设定一个合理的外语测度,是完全必要的,但把外语几乎作为录取的惟一要求则是荒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英语的门槛放低一点、实用一点,让考生多一些精力关注专业领域;同时也给导师多一点选择的空间呢?

1999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上,记得是福建的南帆先生在发言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表示深深隐忧。其根源在于当代大学生,包括中文系学生,对汉语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冷漠,而这种冷漠又源于在现今找到一个“含金量”高的工作只需要学好两项技能,那便是英语和计算机。我自己也曾在讲授现代文学的课堂上遭遇到一位女生的质问:“老师,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 在这个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时代里,她让我无言以对。汉语使用的粗鄙化和芜杂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人文学者为此痛心疾首,他们中不少人在为提高我们本民族语言的纯度而大声疾呼,而写作的“母语化”问题则是90年代文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纷纷实践中、英双语教学,以此自抬身价。不久前我在《中国青年报》上也看到了对此表示疑虑的文章。但我们对于英语的态度终究又迈出了“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大步”,由以前只是在英语课上老师教、学生学,到现在各科老师一齐努力,让中国学生有呆在英、美课堂上的感觉。多么良苦的用心!而双语幼儿园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笔者两岁半的女儿在江苏一地级市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带回三个英语单词:laugh and cry,并且说“我们老师又笑了又哭了”。望着口里念念有词,一脸童稚的女儿,我这个一生都在汉语言文学里讨饭吃的老爸,真的是“cry and laugh不得”。受到随英语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熏染,她们将成为在中国本土培养出的地道的、“黄皮而白心”的“香蕉人”。我们喊了许多“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我认为只有 “学英语从娃娃抓起”做得最令人满意。与之恰成对比的是,面对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只是在个别大学比如说武汉大学文学院,亡羊补牢但让人感佩而欣慰地办办“国学班”而已。

语言是一种显在的、不争的文化事实。对待本民族语言的态度,可以说,也基本上是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英语这种不可理喻的崇仰和对待汉语的这种让人痛心的虚无,已经让我们从文化意义上,感知到了随其而来的让人不愿看到的后果。而且,在将来我们的感受将会更为痛切。日前我参加了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一直高喊“与国际接轨”、动辄大谈中国文化的中国人,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而在申奥陈述这种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中国代表团的领导们,除了袁伟民先生外(恕我再次不怀好意地揣测,不知他确实不能讲,还是坚决不讲,如果是后者,我将对袁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敬意。),都是满口洋话。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我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的话,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又是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这种常识性的例子不用多举了。在当今后殖民主义甚嚣尘上的世界潮流里,我真难以理解一个拥有如此悠久的文明传统的民族,何以要以如此卑下的一种姿态去主动迎合这股潮流。长此以往,我认为终有一日,我们常常引以为骄傲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将不是毁于火山的爆发、地震的颠覆、沙漠的入侵;而是毁于我们自己自虐式的糟鄙。但愿我这是故作惊人之语的杞忧。

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们是小时侯都学过《最后一课》的一代。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谈到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确保和消隐的可能,我在一次博士生讨论课上同样表示出我们有被同化的忧虑。当时,有比我年长的同学表现出不以为然的自信,而比我更年轻的七十年代中后期生人,则冷淡地认为同化并没有什么不好。我还能说什么呢?要知道一种文化身份的确立,所仰赖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个性。这同样是常识。

由此我想到,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我想,目前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但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如果真的只有如此,那么英语将对我意味着:汉语,我只有对你哭!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巨大毒瘤 </P>
英语和汉语之比较
从表述事物的清晰度上恐怕汉语要高那么一点点。老外在交谈的时候,肢体语言相当丰富,而华人的肢体语言相对来说就要匮乏得多。何故?
因为英语自身的特点,所以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着英文新词的产生,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箭”么,会“计算”的“机”么!所以英语词汇越来越多。(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
重要提示:英语只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


为什么要说英语已经成为毒瘤
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只有两个字:“没门”。
由于无知的“共识”,英语在大学中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4级、6级、研究生英语考试、托福、GRE、雅思这些个英语考试左右着学子们的命运。因为学习英语将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放置一边的学生多不胜数。再加之没有外部语言环境,我们的大学生为了达到这些专业水平(和外国人的普通交流大概不需要4级水平吧)将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既无质量又无效率的大学生活就是如此渡过的。
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气愤、伤心、无奈。哈哈,真可悲啊。
现有教育制度的落后(这里涉及问题较多,我只选英语问题讲)
大家都知道,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中国政通人和,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
而且影响到以后国家民族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是通过学习好他们的语言就能得来的。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米国fbi怀疑华裔科学家泄漏技术的事件不就证明了他们对自己的现有技术严格保密到了极端的地步。
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最多只能算个非常不错的徒弟。记住:师傅总会留下自己的看家本领。
每年数百亿的国家巨大财富打水漂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
这些财富极其稳定流向各类考试的主办者,他们个个富的冒油,是权利变金钱的典型代表。另外一部分流入某些“精英”(很多都有留学经历)手中,而这些精英是否将这些财富留在国内进行投资,恐怕只有天知道。还有一部分流入外国人的钱包。受英语热影响的形形色色的出版商也大赚了一笔。
如果这些钱其中一部分应用到其他更为有用的地方…………
英语严重的摧残着我国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及爱国热情
原来小学生主门只读语文和数学,现在变成英语第一,这样下去汉语会慢慢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大家不要在一块巨大而时髦的“与国际接轨”的招牌下,对于许多其实极为关切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而习惯于麻木。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堂课》,这篇课文讲道: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也是有效率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彻底放弃自己的母语。
中国高中分文科和理科,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有些人偏重记忆,有些人偏重思维,他们都是人才,偏重思维的人一般记忆的水平较差,而发明创造的他的强项。如果这些偏重思维,聪明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还学不好,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对国家又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看看大学生出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名单: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浙江大学,5.复旦大学,6.南开大学,7.南京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天津大学。这些优秀的学生在长期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往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本来希望这些优秀人才毕业后来改变我们一些落后的现状,但他们为了自己,选择了逃避,虽然有些人会说,他们是去学习先进的技术,但有一个问题希望你们回答,如果我们国家还很落后、贫穷,他们中间有几个会回来啊,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多少爱国精神,这与长期学习英语也有很大的关系。
更严重的这样学习英语还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怪圈,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与外国培养的人才差距大,人们就会引进更多的外国人才,由于羡慕就越显英语重要,自然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学英语,这样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水平就更低,怪圈的结果是:中国与外国的人才培养差距越拉越大。

几点建议(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有时之士能提出更现实更有价值的建议)
1、凭心而论,教育部在大学扩招,高考计算机招生等方面做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考试英语毒害太深,因此希望各位人大、政协代表,提个议案,对教育部关于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英语考试提出质疑。

2、成立国家外语翻译研究院,主要从事国际著名杂志及书刊的及时翻译工作,以跟踪世界最新的科技前沿。中国需要精确的"翻译",而不是像现在,几亿人在读英语,但真要找几本外文翻译书籍,找什么,没什么。

3、各省建设一个外国语学院,业有专攻,另外加入WTO,不仅仅需要英语人才。

4、以计算机考级为蓝本,制定国家英语一级考试,二级专业英语考试,严格控制词汇量。
5、理工科学生英语过级,更值得商榷。

附录:
两条新闻:

(1)中国教育部官员透露,中学将推广英语考级制。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组组长张连仲教授近日在南京透露,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它要求高中毕业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获得和处理信息,并用英语进行较复杂的思维和交流。椐悉,中国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新华日报》

(2)保护国语,法国政府封杀“E-mail”。法国人对母语的热爱,对英语的鄙视是众所周知的,日前,法国文化部刚刚宣布一项禁令,为了阻止英语的入侵,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巴黎懂英语者大有人在,如果有人同他们用英语交流,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在象欧洲迪斯尼乐园等国际友人众多的公共场所,英语才派上用场。这倒不是法国人高傲,而是他们已把使用法语提高到民族形象和尊严的高度。《海峡都市报》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转帖]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明显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在座的一向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武大学子们一片哗然,他们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等观点群起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等一连串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认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人,在一块巨大而时髦的“与国际接轨”的招牌下,对于许多其实极为关切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而习惯于麻木。当然,也有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说”,在“说与不说”上,保持了世故的沉默。我们这个民族吃尽了自闭的苦头,我当然不否认,今天我们还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自上世纪初一批秉有良好旧学传统的有志之士冲出国门、掉头西顾至今的百年间,不觉中我们已经由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崇仰,沦为畸形的语言崇拜,具体地说,便是对英语的崇拜。而我更认为,我们对英语所产生的这种极端化崇拜,便是这样的问题之一。

随处张贴的花花绿绿的考研英语培训班广告,已是当下大学校园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校园里,其情形简直可以直比“文革”期间张贴满墙的大字报。200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刚刚结束,针对2003年的考研英语培训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授课“明星” 近十年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们,每年自9月份开始,便在中国的上空飞来飞去,给各大城市带去广告上所标榜的“来自当年命题组的消息”。在武汉,一次串讲门票往往高达百元以上,但听众仍有数千之众。其盛况几乎可以直追二流影视歌星走穴。这些专家们除了讲授学问外,他们对拉动国内消费也一样功不可没(恕我不怀好意地揣测,这些专家们面对巨额的串讲收入是否交纳了个人所得税。)。太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所谓“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这种游戏规则给人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关于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都仰赖于西方的汉学,因而英语是应当掌握的首要工具。就此,我常常作这样的设想:如果哪一天中国本土文学、历史、哲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古代历史、传统哲学的研究,真正有赖于外文资料的话,那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观。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的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须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以至于,有些“迂执”的老先生们发出这样的牢骚:不用什么招考了,直接到英语系找两个来就是。老先生们的牢骚还没有说出之前,精明的考生们早就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在武汉这两年,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嫉妒。见得多了,自然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出身英语专业攻取任何学位,只要愿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这一中国特色又如何叫人对英语保持冷静呢?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我想作为校领导当然知道,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理性,往往在决定一个政策那脑袋一拍的瞬间消失殆尽。对这种细致而不可理喻的划线录取方式惟一的解释便是,英语几乎是当年度博士生录取的唯一杠杆。而这又陷入了另一个悖论之中,作为博士研究生,专业的位置在哪里?另外,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人士,对我国的硕士和某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题产生过质疑。我真的很怀疑,卷面上那些卖弄似的找出一些连老外们也几乎早已不计较的语法问题和针对4到5篇断章取义的短文,设计一些谜语般的选择题等这些考试方式,是否就是对培养专业研究者英语水准的一个合理测度。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一位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的副教授,在湖北省2001年度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才取得了57分的成绩。我们可以想见,那该是一份怎样坚决要把人考“倒”的英语试卷。对于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多少人因专业的需要真正使用过英语。而更多的是:作为敲门砖,门被敲开甚至“砸开” 之后,“砖”便被弃置不顾。我绝不是一个文化本位主义者,从不怀疑外语对于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所说,为进入硕士、博士学业的人员,结合相关专业设定一个合理的外语测度,是完全必要的,但把外语几乎作为录取的惟一要求则是荒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英语的门槛放低一点、实用一点,让考生多一些精力关注专业领域;同时也给导师多一点选择的空间呢?

1999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上,记得是福建的南帆先生在发言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表示深深隐忧。其根源在于当代大学生,包括中文系学生,对汉语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冷漠,而这种冷漠又源于在现今找到一个“含金量”高的工作只需要学好两项技能,那便是英语和计算机。我自己也曾在讲授现代文学的课堂上遭遇到一位女生的质问:“老师,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 在这个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时代里,她让我无言以对。汉语使用的粗鄙化和芜杂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人文学者为此痛心疾首,他们中不少人在为提高我们本民族语言的纯度而大声疾呼,而写作的“母语化”问题则是90年代文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纷纷实践中、英双语教学,以此自抬身价。不久前我在《中国青年报》上也看到了对此表示疑虑的文章。但我们对于英语的态度终究又迈出了“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大步”,由以前只是在英语课上老师教、学生学,到现在各科老师一齐努力,让中国学生有呆在英、美课堂上的感觉。多么良苦的用心!而双语幼儿园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笔者两岁半的女儿在江苏一地级市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带回三个英语单词:laugh and cry,并且说“我们老师又笑了又哭了”。望着口里念念有词,一脸童稚的女儿,我这个一生都在汉语言文学里讨饭吃的老爸,真的是“cry and laugh不得”。受到随英语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熏染,她们将成为在中国本土培养出的地道的、“黄皮而白心”的“香蕉人”。我们喊了许多“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我认为只有 “学英语从娃娃抓起”做得最令人满意。与之恰成对比的是,面对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只是在个别大学比如说武汉大学文学院,亡羊补牢但让人感佩而欣慰地办办“国学班”而已。

语言是一种显在的、不争的文化事实。对待本民族语言的态度,可以说,也基本上是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英语这种不可理喻的崇仰和对待汉语的这种让人痛心的虚无,已经让我们从文化意义上,感知到了随其而来的让人不愿看到的后果。而且,在将来我们的感受将会更为痛切。日前我参加了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一直高喊“与国际接轨”、动辄大谈中国文化的中国人,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而在申奥陈述这种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中国代表团的领导们,除了袁伟民先生外(恕我再次不怀好意地揣测,不知他确实不能讲,还是坚决不讲,如果是后者,我将对袁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敬意。),都是满口洋话。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我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的话,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又是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这种常识性的例子不用多举了。在当今后殖民主义甚嚣尘上的世界潮流里,我真难以理解一个拥有如此悠久的文明传统的民族,何以要以如此卑下的一种姿态去主动迎合这股潮流。长此以往,我认为终有一日,我们常常引以为骄傲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将不是毁于火山的爆发、地震的颠覆、沙漠的入侵;而是毁于我们自己自虐式的糟鄙。但愿我这是故作惊人之语的杞忧。

作为七十年代生人,我们是小时侯都学过《最后一课》的一代。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谈到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确保和消隐的可能,我在一次博士生讨论课上同样表示出我们有被同化的忧虑。当时,有比我年长的同学表现出不以为然的自信,而比我更年轻的七十年代中后期生人,则冷淡地认为同化并没有什么不好。我还能说什么呢?要知道一种文化身份的确立,所仰赖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个性。这同样是常识。

由此我想到,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我想,目前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但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如果真的只有如此,那么英语将对我意味着: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P>每年我们不知道为了外语花费了好多</P><P>而且那么多花费却是没有必要的</P>
我也爱汉语,也觉的是世上最美的语言,我的英语也不好,但是要用到英语的地方是比较多的,有些资料是英文的,你去学习,不懂不行啊
等国力强盛以后,国家的地位抬高了,不用担心,老外会很自决的来学习中文的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支持,补充一些个人意见:首先英语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还要向西方学习。其次片面强调英语有悖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确会扼杀一些天才,而天才常常偏科严重。
<P>中国一定会有更大的外向型经济!对英语的人才需求只增不减!!</P><P>不要在这里哀叹了,没人要求中国人忘掉自己的语言,但是,在现今国际社会里,就中国的地位而言,你认为华语能达到“普及”这个样一个地步吗?但是,奉劝各位在国外少说华语,因为有些鬼老很奸,他会听,装不懂,就是为了听你用华语说的“真实心意”。</P>
<P>英语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就如同我们学习数学,物理一样,只要我们认清英语的定位,没必要片面强调英语,也没必要刻意贬低英语,英语根本不会威胁到汉语的,它只是一种工具,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P>
有些偏激
<P>老的不能再老的帖子了</P>
<P>观点太偏激.</P><P>  英语要学好, 因为现在人家经济比你发达,技术比你先进.</P><P>  学好语言是工具, 目的是振兴中华. </P><P>   至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学科, 对与考生的英语要求过高是没有必要的. 但也必须有一定要求, 就说上网,很多资料都是英文的, 你不懂怎么行?</P><P>   中国传统文化要弘扬. 但这个世界是用实力说话的. 很多非洲国家现在连自己的土著语言都不能做官方语言了, 为什么? 落后啊. 还不得更着殖民主义者说法语?</P>
强烈同意楼主的观点!虽然我英语过了四级了
有些偏激了。现在的世界就是英语文化占强势地位,很多时候我们还必须要懂得一些英语。比如工业上应用广泛的PLC,国内用的基本上都是西门子的系统,而相应的组态软件界面虽然是中文的,但帮助只有三种:德语,西班牙语和英语。没办法,不学英语不行。对这一点,从事理工行业的人应该有这样的感受。
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中国早晚还是回成为世界的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的。
<P>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工具,不过其重要性似乎被夸大了,有点虚火</P>
我就b4英语,因为我四级没过,哈哈
难得一见的好文!说出了民族的心声!可是没几个人是清醒的!
<P>哥哥我就是学英语的。你看看现在有没有不开设英语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了,那么多毕业生都干什么去了,大部分都是老师(我不是),所以英语当然重要了,要不那名多哥哥姐姐吃什么。^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