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放置于“全球一体化”这个大平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51:03


高凉陈君对于中国人口政策的观点可参考本人的标志性评论(可在互联网上随时搜索得到),《帝国学与陆权战略》一文。讨论中国的人口问题绝对不能孤立于中国一国之内来讨论,必须放置于“地球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来深入研究分析,才更具实际意义与不犯历史性大错误。

高凉陈君对于中国人口政策的观点可参考本人的标志性评论(可在互联网上随时搜索得到),《帝国学与陆权战略》一文。讨论中国的人口问题绝对不能孤立于中国一国之内来讨论,必须放置于“地球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来深入研究分析,才更具实际意义与不犯历史性大错误。
不懂得帝国学就没有资格讨论中国的人口问题。
我认为,马寅初当年之所以提出要节制生育,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和德国为开拓“生存空间”而导致的悲惨下场给他们那代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无聊一沓  你没钱买饭吃时候 看谁理你。


“关于历史上诸帝国们如何进行其帝国体系扩张的事件,诸历史典籍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详细描述,在此我就无意再一一复述了。本人在此最感兴趣的是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与及其文明文化)的持续稳定性――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饱经沧桑、在人类历史岁月中存在得那么恒久(如华夏中国等),而有的帝国存在的时间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蒙古帝国等)?!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将其统治控制扩展至无远弗界、广阔无垠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如蒙古帝国等),而有的帝国其统治控制的面积却始终难以大面积扩张(如古印度等)?!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帝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空间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

  很显然,人本身就是传承社会文明文化最佳、最优秀的一种“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种文明文化如果其所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其抗灾变的能力就将会越强。自然其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系统稳定性”也将会越优秀,构成帝国核心主体的文明文化经历漫长久远历史岁月保持下来的可能性也将会越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心了不同地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的极大不同------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又地势平坦的大河流域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生境恶劣的沙漠、高寒草原的十倍、百倍甚至几百倍;同样道理,在农耕文明时代只使自然气候条件相同如果地理空间面积大小相差悬殊,那么帝国及其文明文化的系统稳定性也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与汉帝国,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差异,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中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因此尽管匈奴所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与汉帝国相差无几,但草原地区人口的承载量极低(相对于农耕平原地区而言),具体到实际统治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匈奴帝国相对于汉帝国而言就望尘莫及了。诸单于们并非不想彻底灭亡汉帝国,事实上某些雄才大略的匈奴领袖们对汉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就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匈奴人口数量的相对稀缺,从而限制了匈奴作战军队的人数规模,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信心立即对汉帝国发动致命性、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相反,汉帝国由于拥有数量多得多的人口,自然就拥有了相对雄厚得多的兵源基础――万事具备只欠伟大的领袖人物矣;因此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走上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拉开了匈奴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仅仅为了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控制,汉帝国就可以调集高达六十万的士卒去西域垦田经营,而这一切对人口稀缺的匈奴帝国而言实在无喻于天荒夜谭!

  同样道理,相对印度本土文明文化的最终命运结局而言,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地理空间范围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东亚大陆的面积空间要比南亚次大陆的面积空间至少大四倍以上)。事实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无论是次数还是规模上都没有比印度少、比印度低!可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始终能够保持得了自身文明文化体系两千余年以来从不间断的发展传承,直至今天中国所用的文字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代所用的文字都没有革命性的“突变”;而印度的本土文明文化却屡受打击(甚至是灭绝性的打击),今天的印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了呢(印度文明文化严重缺泛持续性的纵向联系)?!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固有局限性是脱不了关系的。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帝国与文明文化而言,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一旦面临外来强敌的入侵,抵抗不成便只有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了,根本就不存在其它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周旋,因此尽管我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也屡次受到外来强敌的入侵打击,但“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我们最终还是能够“挺”得过来。而只使所有国土空间均彻底沦落入外来入侵势力之手(如元、清时代那样),但同样由于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社会人口基数的庞大众多,使得外来入侵势力进行征服的时间被极大延长、进行深入统治控制的程度被极大“稀释”;以致不少外来入侵民族在征服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过程中,“功业未成“就反被我们所彻底地整合同化掉了(如历史上的鲜卑、辽、西夏那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绝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局与现象过程对中国、印度本土文明文化潜意识的深层影响。事实上任何一个深入分析研究过印度古文明文化的人员都会发现印度文明文化中“出世”的倾向相当严重,极端的表现就是“非暴力”思想行为的提出实施与虚无宗教幻觉的追求(如某些宗教教徒们极端的修炼行为);相反,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潜意识里相信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成王败寇”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东西,“入世”的倾向极为严重(最极端的莫过于大规模殉葬行为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到中印文明文化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别差异呢?!我认为其核心根源也同样出在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有限狭窄问题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使得印度本土文明文化面临外来入侵势力的打击时,一旦失败,除了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之外别无他法;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外来入侵势力的入侵打击时,最终结局均屡次证明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抵抗的绝望性与无效性,如此天长日久自然就在印度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植下了“非暴力”与消极“出世”、回避现实思想行为的种子――开始无论如何努力抗争、最终结果却反正都是“反抗无效”,因此逃僻现实、沉迷宗教修练与自暴自弃就理所当然了!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地理回旋空间的广阔无垠,历史一再印证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抗争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如抗匈奴、抗金乃至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等,尽管抗元、抗清并没有在当时就彻底地成功阻止了这些外来入侵政权的建立,但由于后来最终都重新建立了以汉族为核心的新政权,因此这些事情乃一再强化了中国人潜意识中武力抗争的“正当性、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想的认同)。因此在我们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对武力抗争思想的认同与崇拜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强化起来了!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非暴力”思想与消极出世的宗教行为则受到了强烈的遣责与批判,这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始终不能取得帝国官方政府认同的核心根源;相反,强调“出世与治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则一直得到了帝国官方政府的一至认同与推崇! ”


这是《帝国学与陆权战略》的部分内容,象中国这样的处于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接区的文明古国,如果不能维持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优势,在漫长文明史过程中早就不知被灭亡多少次了。
在中国有一些所谓的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的人口数量如果同今天的加拿大那样一样多,那么中国今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富如美国了。
但有这种思想的人就是历史学知识的白痴。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传统分界线上的中国,如果如此辽阔的土地所承载的人口只有区区几百万(古代社会),几千万(指现代社会),那么早就要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被彻底灭亡N次了。

“关于历史上诸帝国们如何进行其帝国体系扩张的事件,诸历史典籍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详细描述,在此我就无意再一一复述了。本人在此最感兴趣的是帝国统治控制体系(与及其文明文化)的持续稳定性――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饱经沧桑、在人类历史岁月中存在得那么恒久(如华夏中国等),而有的帝国存在的时间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蒙古帝国等)?!为什么有的帝国能够将其统治控制扩展至无远弗界、广阔无垠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如蒙古帝国等),而有的帝国其统治控制的面积却始终难以大面积扩张(如古印度等)?!根源何在?!我认为这与帝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空间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

  很显然,人本身就是传承社会文明文化最佳、最优秀的一种“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种文明文化如果其所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那么其抗灾变的能力就将会越强。自然其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系统稳定性”也将会越优秀,构成帝国核心主体的文明文化经历漫长久远历史岁月保持下来的可能性也将会越大!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心了不同地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的极大不同------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又地势平坦的大河流域单位面积空间所能承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生境恶劣的沙漠、高寒草原的十倍、百倍甚至几百倍;同样道理,在农耕文明时代只使自然气候条件相同如果地理空间面积大小相差悬殊,那么帝国及其文明文化的系统稳定性也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匈奴与汉帝国,由于自然气候环境的差异,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中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因此尽管匈奴所统治控制的地理空间与汉帝国相差无几,但草原地区人口的承载量极低(相对于农耕平原地区而言),具体到实际统治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匈奴帝国相对于汉帝国而言就望尘莫及了。诸单于们并非不想彻底灭亡汉帝国,事实上某些雄才大略的匈奴领袖们对汉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就严重威胁到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但由于匈奴人口数量的相对稀缺,从而限制了匈奴作战军队的人数规模,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信心立即对汉帝国发动致命性、决定性的军事打击。相反,汉帝国由于拥有数量多得多的人口,自然就拥有了相对雄厚得多的兵源基础――万事具备只欠伟大的领袖人物矣;因此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走上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拉开了匈奴帝国灭亡的序幕!因为仅仅为了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控制,汉帝国就可以调集高达六十万的士卒去西域垦田经营,而这一切对人口稀缺的匈奴帝国而言实在无喻于天荒夜谭!

  同样道理,相对印度本土文明文化的最终命运结局而言,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地理空间范围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东亚大陆的面积空间要比南亚次大陆的面积空间至少大四倍以上)。事实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无论是次数还是规模上都没有比印度少、比印度低!可是为什么东亚的中国始终能够保持得了自身文明文化体系两千余年以来从不间断的发展传承,直至今天中国所用的文字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代所用的文字都没有革命性的“突变”;而印度的本土文明文化却屡受打击(甚至是灭绝性的打击),今天的印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操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了呢(印度文明文化严重缺泛持续性的纵向联系)?!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与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固有局限性是脱不了关系的。对于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帝国与文明文化而言,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一旦面临外来强敌的入侵,抵抗不成便只有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了,根本就不存在其它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周旋,因此尽管我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也屡次受到外来强敌的入侵打击,但“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我们最终还是能够“挺”得过来。而只使所有国土空间均彻底沦落入外来入侵势力之手(如元、清时代那样),但同样由于地理空间的广阔无垠、社会人口基数的庞大众多,使得外来入侵势力进行征服的时间被极大延长、进行深入统治控制的程度被极大“稀释”;以致不少外来入侵民族在征服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过程中,“功业未成“就反被我们所彻底地整合同化掉了(如历史上的鲜卑、辽、西夏那样)!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绝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局与现象过程对中国、印度本土文明文化潜意识的深层影响。事实上任何一个深入分析研究过印度古文明文化的人员都会发现印度文明文化中“出世”的倾向相当严重,极端的表现就是“非暴力”思想行为的提出实施与虚无宗教幻觉的追求(如某些宗教教徒们极端的修炼行为);相反,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潜意识里相信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成王败寇”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东西,“入世”的倾向极为严重(最极端的莫过于大规模殉葬行为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到中印文明文化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别差异呢?!我认为其核心根源也同样出在印度次大陆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有限狭窄问题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地理战略回旋空间的狭窄使得印度本土文明文化面临外来入侵势力的打击时,一旦失败,除了彻底屈服或彻底毁灭两条路可选择之外别无他法;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外来入侵势力的入侵打击时,最终结局均屡次证明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抵抗的绝望性与无效性,如此天长日久自然就在印度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植下了“非暴力”与消极“出世”、回避现实思想行为的种子――开始无论如何努力抗争、最终结果却反正都是“反抗无效”,因此逃僻现实、沉迷宗教修练与自暴自弃就理所当然了!相反,对于东亚的中国而言,由于地理回旋空间的广阔无垠,历史一再印证了对外来入侵势力进行武力抗争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如抗匈奴、抗金乃至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等,尽管抗元、抗清并没有在当时就彻底地成功阻止了这些外来入侵政权的建立,但由于后来最终都重新建立了以汉族为核心的新政权,因此这些事情乃一再强化了中国人潜意识中武力抗争的“正当性、必要性与有效性”思想的认同)。因此在我们文明文化的潜意识中对武力抗争思想的认同与崇拜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强化起来了!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非暴力”思想与消极出世的宗教行为则受到了强烈的遣责与批判,这也是佛教思想在中国始终不能取得帝国官方政府认同的核心根源;相反,强调“出世与治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则一直得到了帝国官方政府的一至认同与推崇! ”


这是《帝国学与陆权战略》的部分内容,象中国这样的处于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接区的文明古国,如果不能维持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优势,在漫长文明史过程中早就不知被灭亡多少次了。
在中国有一些所谓的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的人口数量如果同今天的加拿大那样一样多,那么中国今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富如美国了。
但有这种思想的人就是历史学知识的白痴。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传统分界线上的中国,如果如此辽阔的土地所承载的人口只有区区几百万(古代社会),几千万(指现代社会),那么早就要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被彻底灭亡N次了。
zlaser 发表于 2009-5-22 18:57
马寅初自己生了七个子女,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