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式极地考察船新“白濑”号开始服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39:06
新华网东京5月20日电(记者刘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新式极地考察船——新“白濑”号20日被交付日本防卫省,开始正式服役。

新“白濑”号的交付和考察船旗帜授予仪式当天在位于京都府舞鹤市的舞鹤造船厂举行。仪式结束后,新“白濑”号驶往其母港——位于神奈川县的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

新“白濑”号是去年7月退役的老“白濑”号的后继考察船,于2007年3月15日动工建造,2008年4月16日下水,总共耗资380亿日元(1美元约合96日元)。

该船长138米,宽28米,标准排水量约1.25万吨,比老“白濑”号的块头稍大。船上乘员为船员179人,极地考察队员80人,最多可载3架直升机。它拥有先进的破冰能力,在冰层厚度达1.5米的海面上能以3节(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的航速破冰前行。

新“白濑”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很多环保技术。在破冰方面,其船首可喷出海水对冰层进行溶解,从而减少直接破冰的燃油消耗。船上有污水净化系统,以保证不排出污水污染海洋。为防止发生事故时燃油泄漏,新“白濑”号的油舱采用双层结构。船上还装有先进的垃圾焚烧炉,可在焚烧垃圾时不排放有毒的二恶英。

新“白濑”号是继“宗谷”号、“富士”号和老“白濑”号之后的日本第四代极地考察船。日本第51次南极考察队将乘坐它于今年11月从日本出发赴南极考察。新华网东京5月20日电(记者刘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新式极地考察船——新“白濑”号20日被交付日本防卫省,开始正式服役。

新“白濑”号的交付和考察船旗帜授予仪式当天在位于京都府舞鹤市的舞鹤造船厂举行。仪式结束后,新“白濑”号驶往其母港——位于神奈川县的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

新“白濑”号是去年7月退役的老“白濑”号的后继考察船,于2007年3月15日动工建造,2008年4月16日下水,总共耗资380亿日元(1美元约合96日元)。

该船长138米,宽28米,标准排水量约1.25万吨,比老“白濑”号的块头稍大。船上乘员为船员179人,极地考察队员80人,最多可载3架直升机。它拥有先进的破冰能力,在冰层厚度达1.5米的海面上能以3节(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的航速破冰前行。

新“白濑”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了很多环保技术。在破冰方面,其船首可喷出海水对冰层进行溶解,从而减少直接破冰的燃油消耗。船上有污水净化系统,以保证不排出污水污染海洋。为防止发生事故时燃油泄漏,新“白濑”号的油舱采用双层结构。船上还装有先进的垃圾焚烧炉,可在焚烧垃圾时不排放有毒的二恶英。

新“白濑”号是继“宗谷”号、“富士”号和老“白濑”号之后的日本第四代极地考察船。日本第51次南极考察队将乘坐它于今年11月从日本出发赴南极考察。
名字起的真好,“白赖”,应该之前还有一艘叫“死乞”的才对:D


“白濑”是日本最早的一名南极探险家陆军中尉白濑矗,他于1910年乘“开南丸”船到达南极,此船为纪念他而命名。

白濑这个人的理想是与阿蒙森、斯科特在南极竞争:L他费尽千辛万苦筹款弄了一条小船,装备寒酸至极。以至于西方人看见他们时,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土著生番。

“白濑”是日本最早的一名南极探险家陆军中尉白濑矗,他于1910年乘“开南丸”船到达南极,此船为纪念他而命名。

白濑这个人的理想是与阿蒙森、斯科特在南极竞争:L他费尽千辛万苦筹款弄了一条小船,装备寒酸至极。以至于西方人看见他们时,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土著生番。
终于好啦^^

不知道宗谷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说起来,这条还有富士都还留着……老 白濑 不知道怎么处理?
南北两极,地球上最后的圈地运动。。。
实际上根本不缺船用,日本为保持极地船只的研制能力不断线,十年造一级
我们什么时候也造他个5艘极地考察船来玩玩,顺便圈点地皮。
che 发表于 2009-5-21 19:24
中国就缺少这样的探险家、冒险家
FlyPanda 发表于 2009-5-21 20:11
在北极中国纯粹是酱油党,和别人合作,在挪威也有考察站。
在南极已经圈了不少地了,还冒死突击抢占了最高点,去年去还放了一个鼎。。。
小丹尼 发表于 2009-5-21 20:30

放鼎做甚?准备将来烤鲸油用?
回复除了酸,一点建设性都没有。
kj20 发表于 2009-5-21 20:38
鼎这个东西不是随便放的,老外不懂咱中国人都懂。

当然,下面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下棋党意淫啊什么的,我很期待。。。

放鼎做甚?准备将来烤鲸油用?
kj20 发表于 2009-5-21 20:38


估计是拿来洗澡用的!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胜利建成和开站,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铸造的两尊青铜鼎中的一尊——中华天鼎,也由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安放到了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


立鼎纪念内陆站成功建立



南极立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挑战极限、昌明科学、腾声飞实、奉献人类”的意愿;同时也是为纪念我国在南极内陆成功建立第一个考察站。


鼎乃国之大器,我国历来有着以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工程和节庆活动的习惯。几千年来,铜鼎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世国宝、国家鼎盛繁荣的象征。因此,国家海洋局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经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铸造两尊铜鼎,分别安放在南极冰盖冰穹A穹顶(即最高点)和中国南极昆仑站前。


按照中国人的天地人和理念,两尊宝鼎被分别定名为“中华天鼎”和“南极华鼎”。


据极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南极考察“雪龙”船到中山站后由于冰情严重,卸货一度受阻,加上昆仑站建站任务较重,因此此次内陆冰盖队只带去“中华天鼎”,并将它安放在了南纬80°22′00″、东经77°21′11″、高程4092.75米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而“南极华鼎”则被留在了中山站,将由下次队带进冰盖并安放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前。

宝鼎铭文记载我国南极考察大事


南极双鼎均由上海嘉丰特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银涛研究员设计。卢银涛曾设计了我国赠送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见证香港、澳门回归历史的“香港宝鼎”“澳门宝鼎”,立在拉萨的“民族团结宝鼎”和安放在小平故里四川广安的“实事求是鼎”等名鼎,他是我国知名的特艺设计大师。


此次卢银涛为南极设计的双鼎外观为三足双耳圆形鼎,总高度为2.5米。其中鼎高1.68米、座和坛高0.82米。他表示,鼎高2.5米,喻意着中国的第25次南极考察。鼎身饰有的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和牛兽纹,象征中华民族威力无比、能战胜一切的英雄气概和孺子牛一般的踏实作风与冲天干劲。鼎身还同时饰有夔龙纹、冠凤纹、牛纹、虫纹,构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创人类美好世界的宏图。双鼎的底座为方座,代表天圆地方。鼎座下方所设的三个台阶和双耳、三足所饰的图形,表达了在人类进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聚起四面八方精英,为人类认识南极、和平利用南极作贡献的意思。鼎座正面是用金文篆刻的鼎名,左右两侧分别是中、英文的宝鼎记,背面是用金文所写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立鼎时间公元2009年1月。双鼎的内底铭文篆刻的是我国南极科考大事记。
宝鼎用超薄型铸造工艺铸成


由于双鼎将被安放在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的南极冰盖,在制鼎之初就对材料和鼎的重量提出了特殊要求。为适应南极特殊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上海嘉丰特艺有限公司在宝鼎铸造时特意改进配方,加入了耐低温和可增加硬度的特殊金属。此外,为了方便南极运输,嘉丰公司还对南极双鼎采用了特殊的超薄型铸造工艺,因此双鼎制成后较一般的鼎壁薄,平均铸造厚度仅为11厘米,重约2吨。


专家表示,南极双鼎造型古朴凝重、精致典雅、气势宏伟,屹立于南极,不仅给南极注入了强烈的中国符号、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而且必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中国南极科考的特点成为永载史册的青铜鼎重器。


中华天鼎宝鼎记 自1984年中国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至今,已开展了25次南极科学考察,并于2005年1月问鼎冰穹A,首次测定最高点位置为南纬80°22′00″、东经77°21′11″、高程为4092.75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


天是至高的象征,鼎是文明的载体,在冰穹A最高点设立中华天鼎,意为挑战极限,昌明科学,腾声飞实,奉献人类。


南极华鼎宝鼎记 在南极内陆建站,将实现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史上一座瑰伟的里程碑,也将是中国对2007-2008国际极地年作出的杰出贡献。第2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09年1月在冰穹之巅建成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旨在拓展考察区域,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创立丰功伟业。


华兆硕果,鼎志盛世。值此建站之际,特立华鼎,以为纪念。


双鼎鼎内铭文


1964
年2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将在未来开展南北极考察。


1983
年5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 《南极条约》的决议,同年,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4
年10月,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1985
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建成。同年10月,中国被正式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1989
年2月,中国南极中山站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建成。


2009
年1月,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建成。
放鼎做甚?准备将来烤鲸油用?
kj20 发表于 2009-5-21 20:38


估计是拿来洗澡用的!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胜利建成和开站,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铸造的两尊青铜鼎中的一尊——中华天鼎,也由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安放到了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


立鼎纪念内陆站成功建立



南极立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挑战极限、昌明科学、腾声飞实、奉献人类”的意愿;同时也是为纪念我国在南极内陆成功建立第一个考察站。


鼎乃国之大器,我国历来有着以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工程和节庆活动的习惯。几千年来,铜鼎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世国宝、国家鼎盛繁荣的象征。因此,国家海洋局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经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铸造两尊铜鼎,分别安放在南极冰盖冰穹A穹顶(即最高点)和中国南极昆仑站前。


按照中国人的天地人和理念,两尊宝鼎被分别定名为“中华天鼎”和“南极华鼎”。


据极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南极考察“雪龙”船到中山站后由于冰情严重,卸货一度受阻,加上昆仑站建站任务较重,因此此次内陆冰盖队只带去“中华天鼎”,并将它安放在了南纬80°22′00″、东经77°21′11″、高程4092.75米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而“南极华鼎”则被留在了中山站,将由下次队带进冰盖并安放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前。

宝鼎铭文记载我国南极考察大事


南极双鼎均由上海嘉丰特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银涛研究员设计。卢银涛曾设计了我国赠送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见证香港、澳门回归历史的“香港宝鼎”“澳门宝鼎”,立在拉萨的“民族团结宝鼎”和安放在小平故里四川广安的“实事求是鼎”等名鼎,他是我国知名的特艺设计大师。


此次卢银涛为南极设计的双鼎外观为三足双耳圆形鼎,总高度为2.5米。其中鼎高1.68米、座和坛高0.82米。他表示,鼎高2.5米,喻意着中国的第25次南极考察。鼎身饰有的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和牛兽纹,象征中华民族威力无比、能战胜一切的英雄气概和孺子牛一般的踏实作风与冲天干劲。鼎身还同时饰有夔龙纹、冠凤纹、牛纹、虫纹,构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创人类美好世界的宏图。双鼎的底座为方座,代表天圆地方。鼎座下方所设的三个台阶和双耳、三足所饰的图形,表达了在人类进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聚起四面八方精英,为人类认识南极、和平利用南极作贡献的意思。鼎座正面是用金文篆刻的鼎名,左右两侧分别是中、英文的宝鼎记,背面是用金文所写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立鼎时间公元2009年1月。双鼎的内底铭文篆刻的是我国南极科考大事记。
宝鼎用超薄型铸造工艺铸成


由于双鼎将被安放在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的南极冰盖,在制鼎之初就对材料和鼎的重量提出了特殊要求。为适应南极特殊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上海嘉丰特艺有限公司在宝鼎铸造时特意改进配方,加入了耐低温和可增加硬度的特殊金属。此外,为了方便南极运输,嘉丰公司还对南极双鼎采用了特殊的超薄型铸造工艺,因此双鼎制成后较一般的鼎壁薄,平均铸造厚度仅为11厘米,重约2吨。


专家表示,南极双鼎造型古朴凝重、精致典雅、气势宏伟,屹立于南极,不仅给南极注入了强烈的中国符号、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而且必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中国南极科考的特点成为永载史册的青铜鼎重器。


中华天鼎宝鼎记 自1984年中国第一支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至今,已开展了25次南极科学考察,并于2005年1月问鼎冰穹A,首次测定最高点位置为南纬80°22′00″、东经77°21′11″、高程为4092.75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


天是至高的象征,鼎是文明的载体,在冰穹A最高点设立中华天鼎,意为挑战极限,昌明科学,腾声飞实,奉献人类。


南极华鼎宝鼎记 在南极内陆建站,将实现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史上一座瑰伟的里程碑,也将是中国对2007-2008国际极地年作出的杰出贡献。第2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09年1月在冰穹之巅建成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旨在拓展考察区域,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创立丰功伟业。


华兆硕果,鼎志盛世。值此建站之际,特立华鼎,以为纪念。


双鼎鼎内铭文


1964
年2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将在未来开展南北极考察。


1983
年5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 《南极条约》的决议,同年,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4
年10月,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1985
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建成。同年10月,中国被正式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1989
年2月,中国南极中山站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建成。


2009
年1月,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建成。
晕,TG不会想仿效周天子铸9鼎分布天下.建造和谐世界吧!
“问鼎中原”,鼎象征着征服啊,TG太赤裸裸了!
那块地就是我的了  立此为证
筑9鼎的是大禹
饕餮呀,表示要吞噬一切吗?
这个鼎立的好,居地球之极,而鼎定天下,看看起的那个名,中华天鼎,土鳖太赤裸,以后列强来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窥伺,以天鼎沸之,哈哈,土鳖邪恶。
北极是美俄的禁脔,tg能在那打酱油已经很不错了
天行者A 发表于 2009-5-21 20:56
好大一个火锅啊
呵呵,诸位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昆仑站气死人啊,去年他们征名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起好了昆仑这个名字,赶紧发了过去,最后没被征上我也认了(他们说相同名字里随机抽取一个,谁TM知道有没有猫腻),可是,可是能不能尊重一下人啊,你最起码回个邮件啊,我最后尽然是在新闻里得知活动已经结束的消息,这样的做法无疑极大地打击了我们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热情。
昆仑站是不是昆仑润滑油冠名的?
天朝也在建雪龙的后续船了
鼎最早本来就是用来煮食物的。。。
我看成了“白嫩号”才进来的
怎么不配个图?
问鼎中原,鼎在中国的意义可不一般
好大的块头啊!把2吨多的纪念物拉到南极最高点怕不是容易的事情吧?
天下布武
定鼎南极:victory::D
看过风水了吧?;P
中国对于南北极的科研贡献比较少,比较吃亏
3# che

白濑这个人的理想是与阿蒙森、斯科特在南极竞争他费尽千辛万苦筹款弄了一条小船,装备寒酸至极。以至于西方人看见他们时,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土著生番

======================================
也算有理想啊!何必取笑呢?
wonert1 发表于 2009-5-22 15:51
要求太高啦,现在也算第一集团了,圈了十几平方万公里吧,不算多,也不能说吃亏。
去得有点晚,80年代,那时连破冰船都没有,站点只能建在圈外,第二个才建进圈内。
中国去冰穹A点,真的是抢出来的,算是冒死出征吧。
向南极的圈地英雄们致敬!!!!
larry0000000 发表于 2009-5-22 02:06
‘鼎’本来就是‘火锅’。不过那嘎达冰天雪地好像没什么野味可炖的,鲸鱼海豹还在千公里以外。得好好想想那旮旯能涮什么野味。


鼎边上有个中国司南雕塑叫“华夏苍穹”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12日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随后,厦门青年艺术家吴曦煌创作的黄铜雕塑“华夏苍穹”被竖立在该处,成为中国首尊登上南极的雕塑。
12日晚,吴曦煌获悉此事后,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兴奋地说,在得知“华夏苍穹”登上冰穹A的那刻,他才算松了口气。虽然半个多月前,“华夏苍穹”就已随考察队前往南极,但未到最终登顶的那天,他的那颗心始终悬着。如今,总算石头落地,几个月来辛苦的创作与等待,终于有了个美好结果。他还表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能成为南极上最具中国特色的永久性标志,他倍感荣幸,感觉这一切就像在做梦。
吴曦煌说,此次“华夏苍穹”随科考队成功登顶南极,除了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科学精神外,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厦门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资料“华夏苍穹”
“华夏苍穹”雕塑高1.6米,重180公斤,由黄铜铸成。
“华夏苍穹”雕塑的上部为司南,下部是石琮,刻有大篆文字。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雏形。石琮内圆外方,它的出现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代表中国人对天与地的最早理解,即“天圆地方”。
雕塑上刻有24个金光闪闪的大篆体文字,正面文字为“华夏苍穹南极巨人”,两侧分别为“和平科学利用南极”和“造福人类振兴中华”。
在雕塑背面,用中英文镌刻了纪念碑文,记录了冰穹A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以及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艰难探索过程和科考目的等。


据了解,吴曦煌为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共创作了三座雕塑作品,除了黄铜雕塑《华夏苍穹》外,还有不锈钢雕塑《方向标》和《远征》。其中,《方向标》也随“雪龙号”前往南极,同样将被放置冰穹A上;《远征》如今已被放置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

远征和吴曦煌


鼎边上有个中国司南雕塑叫“华夏苍穹”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12日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随后,厦门青年艺术家吴曦煌创作的黄铜雕塑“华夏苍穹”被竖立在该处,成为中国首尊登上南极的雕塑。
12日晚,吴曦煌获悉此事后,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兴奋地说,在得知“华夏苍穹”登上冰穹A的那刻,他才算松了口气。虽然半个多月前,“华夏苍穹”就已随考察队前往南极,但未到最终登顶的那天,他的那颗心始终悬着。如今,总算石头落地,几个月来辛苦的创作与等待,终于有了个美好结果。他还表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能成为南极上最具中国特色的永久性标志,他倍感荣幸,感觉这一切就像在做梦。
吴曦煌说,此次“华夏苍穹”随科考队成功登顶南极,除了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科学精神外,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厦门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资料“华夏苍穹”
“华夏苍穹”雕塑高1.6米,重180公斤,由黄铜铸成。
“华夏苍穹”雕塑的上部为司南,下部是石琮,刻有大篆文字。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雏形。石琮内圆外方,它的出现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代表中国人对天与地的最早理解,即“天圆地方”。
雕塑上刻有24个金光闪闪的大篆体文字,正面文字为“华夏苍穹南极巨人”,两侧分别为“和平科学利用南极”和“造福人类振兴中华”。
在雕塑背面,用中英文镌刻了纪念碑文,记录了冰穹A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以及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艰难探索过程和科考目的等。


据了解,吴曦煌为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共创作了三座雕塑作品,除了黄铜雕塑《华夏苍穹》外,还有不锈钢雕塑《方向标》和《远征》。其中,《方向标》也随“雪龙号”前往南极,同样将被放置冰穹A上;《远征》如今已被放置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

远征和吴曦煌
中央在打一盘很大的麻将。。。。。

我是麻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