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长城的军事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3:57:14
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四.汉隋等朝的长城

    汉朝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备匈奴的议论,认为:“胡人食肉饮酷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钫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ZG有所以离南 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人。如此连年则ZG贫苦而民不安矣。……遣将吏发卒以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座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不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吧,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言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邙系虏之患。”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汉朝依托长城防御,积累实力不断反击,以至匈奴连受重创,逐渐衰弱,其中长城所起的保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北周统治者为防北部边患匆匆征调老百姓修筑长城不久,宫庭内发生了政变,以皇后父亲名义入宫辅政的随国公杨坚废掉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起了隋朝,并在9年后统一了ZG,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多民族纷扰争霸的分裂局面。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的初期,北面夺得突厥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在其妻北周宗女千金公主的请求下,借口为周复仇又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统治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朝共七次修筑长城,隋炀帝修这条长城时,突厥的启民可汗曾向隋炀帝上表称臣说:“臣今非是旧日边地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表示突厥当时已臣服于隋,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

    五.明长城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一、秦、赵、燕在北边修筑长城的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四.汉隋等朝的长城

    汉朝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备匈奴的议论,认为:“胡人食肉饮酷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钫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ZG有所以离南 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人。如此连年则ZG贫苦而民不安矣。……遣将吏发卒以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座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不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吧,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言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邙系虏之患。”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汉朝依托长城防御,积累实力不断反击,以至匈奴连受重创,逐渐衰弱,其中长城所起的保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北周统治者为防北部边患匆匆征调老百姓修筑长城不久,宫庭内发生了政变,以皇后父亲名义入宫辅政的随国公杨坚废掉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起了隋朝,并在9年后统一了ZG,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多民族纷扰争霸的分裂局面。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的初期,北面夺得突厥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在其妻北周宗女千金公主的请求下,借口为周复仇又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统治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朝共七次修筑长城,隋炀帝修这条长城时,突厥的启民可汗曾向隋炀帝上表称臣说:“臣今非是旧日边地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表示突厥当时已臣服于隋,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

    五.明长城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
六.七.长城的成本

     谈及长城时,修建长城的巨大人力物力投入往往是人们批评的重要原因。从成本上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在边境构筑要塞[也需要很多的成本]并不将他们连接起来,在面对骑兵占优势的游牧民族无疑是不利的,这样构筑的要塞必须配置在所有需要的地方,我们说的长城是边境要塞和连接他们的军事工事,墙可以限制骑兵的机动,这样就迫使着敌人必须去进攻要塞,历史上的边关重镇就是这样要塞,对ZG这样的国土广阔的农业大国来说,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构筑要塞,而使用长城则只需要很少的要塞就可以完成保卫国土的使命,从成本上来说,长城表面上耗费巨大,但实际却节约了成本。既然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的地方都构筑要塞,那如果没有长城,仅仅用军队那需要的数量恐怕是当时国家所不能承受的。


      七长城的整体作用
      长城的本身并非目的,它改善了阵地,有利于自己部队的行动,不利敌人行动的一种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敌人的机动能力。长城是在冷兵器时代所特有一种筑城型式。在当时的作战对象和攻城战术条件下,长城曾构成战略威慑作用,对保卫北部边境安宁,沟通中西文化,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长城,在防御中有利集中兵力重点戍守,进攻中又可作为部队集结出发地域,因此长城本来就是积极防御的体现。在我们东面和南面都是辽阔的海洋,西面是巨大的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浩瀚的戈壁,北部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和干旱的沙漠。地理环境的相对独立、封闭和隔绝,阻碍了中国和其它世界文明中心的互动和交流。修筑长城主要是防御来自北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的威胁。显然与其他文明的交流的积极程度并非长城可以体现的思想,这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况且中国和其他周边的国家一直都有着不断的交流,只是更远处的文明被地理因素所隔绝,而不是长城所隔绝。
     即使国家处于扩张和攻势战略的情况下,长城也是很好的依托和出发阵地,如果没有长城,根本不可能去发动大规模有力的攻势。而一旦作战稍有挫折,因为缺乏坚固的后方则存在亡国的危险。正是由于长城的存在,游牧民族就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入侵,而ZG只需要有不多的机动兵力就完全可以应付一般的入侵,因此长城的战略意义同样是显而意见的。它的作用远不象宣传的那样少,也是唯一可以抵消游牧民族骑兵优势的战略。

    在冷兵器时代,使用城堡要塞进行自我保护是卓有成效的生存手段。世界各民族的情况大致是差不多的。只是惟独ZG会有这样的一道绵亘万里巨大防御工程,这是由于ZG的农耕文明发生和成熟的太早,而古代生活在ZG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又把掠夺视为“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于是便导致了修筑长城经久不衰的势头。

    为什么游牧民族不筑城自卫,反倒是强国把自己给圈起来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本来就恶劣,刚好可以作为他们与中原抗衡的天然屏障;而且他们逐水草而生活,居无定所,也无须小心翼翼地防备什么。相形之下,土地肥美、人口稠密、多有名都大邑等固定目标的中原,反而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他们的袭扰,不得以才想出这么一个防御对策,这也不是以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防御和进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保守和开放。
    而且追求“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防御从表面上来看是被动的。战争是敌我双方的活力对抗,防御者希望自己重点设防的阵地恰恰正对敌人的进攻锋芒,进攻者则企图避亢捣虚,打在敌人设防的薄弱部位。尽管长城防御已经充分考虑了“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的战场背景,毕竟不能确保所有的锁钥部位都固若金汤。马背民族多次跨越长城而南下中原,是不是就可以证明长城从来没有起到过防御作用呢?不可简单地作答,长城是据险制塞,它总比没有任何设防工程的原始阵地更利防守。至于说千百年来,某些段落的长城基本没有派上用场,恰恰说明那些方向使来犯者视为畏途。特别是有些长城重点经营的战略枢纽,敌人几乎是未曾越雷池一步。如山海关,“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是后金和满清从东北进入华北的咽喉,明朝后期,倾力经略,形成了纵深梯次的设防部署,满清的开创者努尔哈赤损兵折将,至死也没有突破山海关。皇太极上台后,也几无建树,后来他从血的教训中悟出:“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攻其无备城邑可也。”他后来假道蒙古迂回,从设防比较薄弱的洪山口取道遵化入关,占领了中原的一些城邑,然终因有山海关挠其后路,仅俘掠而去。一直到吴三桂降清,他们也未能涉足山海关门。这怎么能够说,长城从来没有起到过防御作用呢?有些论者也嘲笑过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修筑的海防长城。但是他们总该承认:南澳岛、台州等一系列平倭战争的胜利以及半个世纪的海波平静,都得益于这些海防筑城的巍然挺立,不可动摇。

    所以说长城是消极防御是不对的。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时代,要塞和阵地的依托仍然是必不可少,长城本身就是积极防御的代表杰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护我们的军队,囤积粮草物资,长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那道墙而是墙连接起来的要塞,这样的一个要塞的作用至少超过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个以上。历史上游牧民族对长城常常苦恼不已,他们只能在防御坚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战斗才希翼战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们在不利环境下的会战正是长城的发挥的军事意义。而正是有了长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长城是否意味中原文明没有决心解决游牧民族的侵略问题呢?显然不是,即使有了长城,对游牧民族的侵扰一直是各朝代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古代,游牧民族的崛起有相当的周期性,谁也不会有好的办法永久解决这个问题,汉朝曾在匈奴强盛时期大规模出兵攻伐,匈奴逐渐衰弱,直至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郅支单于授首,基本解决了北方的威胁。唐朝也有兵分六路灭东突厥,明朝从开国便一直打击蒙古,以至有五征漠北,所以长城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原文明不想去解决游牧民族的边患而一味闭关自守。随着蒙古的衰弱,满清自然能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的问题,这由于二者均为游牧民族,并非二种文明之间的那样的冲突。所以长城对进取心的抑制显然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长城发挥了长期的积极作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的入侵,无不是因为中国内乱或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长城缺乏意义的原因。至于说长城体现的思想,必须说明,没哪个朝代因为是修长城而衰亡的,且不说领先世界的时代,至少是明朝中国也并不落后,只是在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里ZG才落后于世界,那个时期是并没有修筑长城的。
    长城一直代表着古代农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对这一成就我们是感到自豪的,因为这象征我们的先进,今天不还是有别的国家沿着东亚的海上岛屿甚至到中东面对着我们构筑着新的战略“长城”么?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先进,我们落后,所以他们需要“长城”保护他们的先进以免遭到我们这样的落后文明的破坏与挑战,虽然这些军事基地已早不同于往日的泥土砖石,但意义却是一样,如果哪天我们也在面对那些有威胁的落后文明的时候修筑着我们自己的“长城”时,就说明了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了。
    长城对保护中华文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华文明才不至象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的灭绝与消亡,从这点上来说,或许它意义已足够伟大和不可否认。正如历史证明的那样,在修长城的时候我们总是先进的,当我们不想,不再,不能,不需,不去修“长城”的时候,我们是落后的。
乌龟壳虽然很安全,我还是想要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把沉重的龟壳丢了
楼上的把长城当乌龟壳,真是悲剧啊
太保守啦!
21世纪以色列还修隔离墙呢!
长城的文化作用应该大于军事作用。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固步自封,缺少忧患意识。

Beyond在歌曲《长城》中将长城喻成地壳上的一道疤痕。
ak2009
只有进取的王朝才会去修长城,不然就会去修宫殿享乐,或者修首都的城墙使城内步兵能坚守更久,希望能等到各地的勤王大军。
就像现在为了防洪水而修筑的堤坝
和九江大堤一样,修了要98大洪水才冲得垮,不修,随便个大水就漫野千里。
在汉人有效驻守长城时,游牧民族起码要几十万才能挑战长城防线,即使突破也能迟滞敌人几十天,要是没有长城,人家随便纠集三五万骑兵,就可以进来几百里,掠夺而去,我们根本来不及有效反应。
不知不觉中,山人已经代替aspman的地位了。
巨炮要,装甲也要~~~
8# 山人0504

进取的做法应该是消灭所有的和潜在威胁。修建一劳永逸的防御工事从来都只是一厢情愿的。治军不同筑坝, 括且每年都有溃坝发生呢。
没有谁能确保消灭所有的和潜在威胁

岛链封锁也相当于是美国的长城
ak2009 发表于 2009-5-13 15:33

对罗,南宋就是这么做的。也不知多少次主动进取的攻打金朝。

老实说:版主对封IP,封贴的威胁实在不算,大家是拿刀去消灭他呢,还是老实的在bbs守本分。。。。


ak2009
要建立长驱直入大草原,寻歼游牧民族可不容易,那需要无数的粮草饲养上百万战马,运马、运牛、骆驼等牲口。
唯一这么做过的是汉武帝,结果是耗尽文景之治的全部家底,再搞铁、酒等的专营,还搞罪犯交钱可以赎罪等等,最后国家户口减办。再最后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停止进攻匈奴才没有激起更大规模的那么起义。在最后,游牧民族还是重新崛起,掳掠中原。
所以,一劳永逸不是不想,而是不可能,修长城也出来不是为了一劳永逸。
坝年年有溃,长城却每几百年才被攻破一次,而且都是中原内乱导致长城防卫空虚的时候。

ak2009
要建立长驱直入大草原,寻歼游牧民族可不容易,那需要无数的粮草饲养上百万战马,运马、运牛、骆驼等牲口。
唯一这么做过的是汉武帝,结果是耗尽文景之治的全部家底,再搞铁、酒等的专营,还搞罪犯交钱可以赎罪等等,最后国家户口减办。再最后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停止进攻匈奴才没有激起更大规模的那么起义。在最后,游牧民族还是重新崛起,掳掠中原。
所以,一劳永逸不是不想,而是不可能,修长城也出来不是为了一劳永逸。
坝年年有溃,长城却每几百年才被攻破一次,而且都是中原内乱导致长城防卫空虚的时候。
ak2009 发表于 2009-5-13 15:33
你大概以为你是阿提拉。。。不过。。。阿提拉也办不到这种效果。。。
你这种行为不过会让反抗你的人更加坚决。。。蒙古人会屠城。。。但是它完蛋的也快。。。完全靠军事高压建立的安全是靠不住的。。。秦朝收尽天下之兵。。。一样被推倒。。。。
匈奴最后还是被消灭了。关键很多朝代的目光还是留在中原,士兵以步兵为主,肯定不合适打游牧民族。汉武帝耗尽国力,那是因为以前都是靠朝贡来换和平,根本没想过建立合适的军队来和匈奴作战,一下建立那么大的骑兵部队,花费肯定是一个朝代无法承受的。
长城是积极防御。河堤也是积极防御。

只有长城不行。游牧盲流闲着也是闲着,想进来捞一把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河堤也不行。水流没处去,到处找缝隙冲出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长城和朝贡互市配合着引导游牧盲流,他们就安心了。
河堤和疏浚河道配合着引导水流,水流也就不到处乱淹了。

万物同理。
长城是盾,机动兵力是剑.
没有盾的剑不够安全很容易遭到致命打击,没有剑的盾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虽然不能单纯依靠长城,不过有个长城当当盾牌也不错.
那啥,我说前排的MT,你好开盾墙了,再不行把破釜沉舟也开了.....
不战屈人 发表于 2009-5-13 16:01

一个是包围自己,一个是包围敌人,性质不同。
山人0504 发表于 2009-5-13 21:19

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欧洲,堂堂一个大汉帝国向西推进半个西伯利亚又有何难呢?

一个是包围自己,一个是包围敌人,性质不同。
ak2009 发表于 2009-5-13 23:51



那说明美国的长城更牛叉呵呵

其实都还是预警防线
自古至今,谁能包围谁啊~~~
一个是包围自己,一个是包围敌人,性质不同。
ak2009 发表于 2009-5-13 23:51



那说明美国的长城更牛叉呵呵

其实都还是预警防线
自古至今,谁能包围谁啊~~~
美国的岛链比中国的长城更主动些,
中国的长城要比拜占庭的城墙更主动些,
拜占庭的城墙要比德国的黑天鹅堡更主动些~~
从兵种的特点来看
  骑兵利于分割骚扰攻击犀利 速度快 长于野战   而中原步兵利于正面对战 攻击坚固目标  人数多 兵种齐全 筑城技术高超 长于守城     
  长城的作用就是强迫草原骑兵要想寇掠中原就必须放弃野战优势强攻要塞 以己之短攻我之长  缺少攻城器械的轻骑兵强行攻击重兵防守的要塞 往往损失惨重得不尝试
不战屈人 发表于 2009-5-13 23:57

在自家门口划条线和在人家门口划条线的区别。
积极进取不代表盲目进攻。太祖说“不打没把握的仗”。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合适的时机,积极进取是可以消灭威胁的。以卵击石是智障行为。
ak2009 发表于 2009-5-13 23:56

要是士兵能靠吃草生活,的确不难。
ak2009
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欧洲,堂堂一个大汉帝国向西推进半个西伯利亚又有何难呢?
====有何难,汉武帝不是试过吗?结果是结果是耗尽文景之治的全部家底,再搞铁、酒等的专营,还搞罪犯交钱可以赎罪等等,最后国家户口减办。再最后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停止进攻匈奴才没有激起更大规模的那么起义。再最后,游牧民族还是重新崛起,掳掠中原。
集一切有利因素于一身的汉武帝,拼到这个份上都不足以一劳永逸,何况其他朝代呢?

xuansu
要是士兵能靠吃草生活,的确不难。
====如果消灭漠南漠被的游牧民族,再迁100万汉人去畜牧,这写汉人也可以学会原来游牧民族那套方式,可问题是那时这些吃马肉、喝马奶的汉人,还是汉人吗?他们的首领一样会带着几十万骑兵南下争皇帝宝座。
ak2009 发表于 2009-5-14 10:28



自家门口和人家门口,没有区别
都是势力所及的范围
造长城时那是汉匈的势力交界,设岛链时那是中美的势力交界,再参合些地理等环境利用。

意大利就算认可梵蒂冈划界到地中海边,梵蒂冈依然成不了罗马帝国;
就算始皇把长城造到漠北,你依然会理解为那是自家门口。
ak2009 发表于 2009-5-14 10:37



不设防的进攻才是消极进攻,短期劫掠行为。

华夏当初以长城为障维护文明的根本存在,再挥师出关王化各夷,以致有今日中国
弱问下,
现各足球俱乐部里,有没有“都是前锋没有后卫”的球队?
敢越过长城的朝代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太多球队的前锋是躲在后卫背后的
dachun 发表于 2009-5-14 15:43


即使华夏不贪塞外贫瘠,敢越过长城的也是占多数的

自秦连建长城后,
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朝唐朝明朝等等,还有前朝和本朝,都是出关北拓建功的。

另外前秦等也算发自关中而北伐,
而后周北宋算是出关北伐却气短不济。
前锋是躲在后卫背面,
是因为前锋本身力衰,或者是因为没有后卫而不得已

而不是因为有后卫的存在~~
当年罗马帝国也不是修了吗?反正只要你自己认为有用就行!
如果没有长城,估计现在长安以南都没有汉人了
龙出生天 发表于 2009-5-16 18:08

更正:长安以北
长城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袭掠,而非入侵。面对几十万人的入侵,一道城墙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都是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就象现在的美国一样。美国不害怕入侵,他是最强大的,没人能入侵美国,但美国害怕恐怖分子,防不胜防。古代中国也一样,他害怕的就是游牧民族的袭掠,少则几十人,多则几千,洗劫你的城镇,然后带着东西迅速撤离。你追不上,也防不住。这种攻击一次二次没什么,但时间长了,整个黄河以北地区都人心惶惶,没法生活。但如果有长城,平地上突然立了一座墙,游牧民族就没法这么来去自由了。
主动出击用处不大,当年汉朝赶走匈奴,但空出的草原迅速被鲜卑人占领。游牧民族迁移能力极强,你赶走一个容易,但要是你不能长期殖民和控制这个地区,很快这里又会出现新的游牧民族。但我们是农耕民族,要在不太具备农耕条件的草原长期殖民就不太容易了。